中国网通 IP电话推广活动整体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家经营促使市场形成多元化竞争局面。 ★ 在2000年,中国电信光纤网络建设迅速升温,中国电信为弥补自 身带宽
不足,进一步满足快速多媒体服务的发展需要。建设了5500公里 的DWDM
干线,1720公里的光缆工程。中国联通大规模投资建设自己的长 途骨
干网;中国移动投入约8亿元,专门建设自己的数据通信网。
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认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电信
联通
移动
传统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卡式电话 IP电话
吉通 (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
终端消费者认知
• 电信运营商品牌处在形成期; •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电信运营商的认知度越高; • 消费者对电信企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对其品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吉通、网通作为主要 的IP业务运营商,相互厮杀激烈。 年初的大幅降价之后,短期内降价空间不会很大, 目前各运营商开始进行网络服务及服务管理等增值 服务上的竞争。
国内IP业务巨头市场占位
电信属于市场领先者, 联通属于市场挑战者, 吉通和网通同属IP电话市场追随者
中国网通作为移动IP的市场追随者, 在固话IP业务中,属于市场的挑战者 和明星
牌上,而对与品牌相联系的具体业务则认知较少; • 知名度在70%以上依次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
移动;而其他两家的知名度在70%以下,依次为吉通、 网通。
(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
消费者分析
目前城市中高收入人群, 以及高知识阶层对IP电话的认知度高
IP用户的品牌认知度低, 缺乏品牌忠诚度,受价格、网络覆盖力 以及方便性影响很大。 目前各竞争品牌的降价打折对销售影响力强。
关于网通的认知
➢ 企业 中国新一代的电信运营商
➢ 任务 构建中国e时代基础设施,打造强大的可更新网络
➢ 产品 以宽带高度开发的CNCnet为基础,以网络型数据中心为核心, 提供全 方位宽带电信服务
➢ 优势 技术创新,确保可行性,体制革新 建立新一代中国电信公司的管 理、 发展、竞争、盈利模式
➢ 目标 人人拥有带宽,沟通与光同速
针对高知识层面上的品牌意识 并附属适当的销售行为
IP
家 庭 收 入 影 响 对
电 话 使 用 倾 向 的 影 响
IP
家 庭 收 入 影 响 对
电 话 认 知 率 的 影 响
IP
受 教 育 程 度 对
电 话 使 用 倾 向 度 的 影 响
对网络电话的认知度和感兴趣程度 基本与学历和收入同方向变化。
八大电信运营商各有优势: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吉通通信、 中国卫星、中国铁通七家并存,还有广电网
八大骨干纵横全国: 中国电信ChinaNet 中国联通CNCninet 中国网通 CNCnet 中国吉通 ChinaGBN 教育部 CERNet 中国科学院 CSTNnet 中国移动Cmnet 外经贸委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CIETnet
➢业务:批发带宽,高速接入 ➢用户:全国性的ISP或区域、全国的运营商 ➢服务内容:提供裸光纤乃至波长的出租 ➢优势:依托其骨干网、宽带城域网,国际传输出
入口, 网通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和高品质的传输 服务。
网通发展中已有的优势
1、年轻的电信公司 2、先进的技术 3、市场化的管理团队 4、优越的政策支持 5、已完成骨干网的基础建设
网通简况
★ 1999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铁道部、 上海 市政府联合组建。
★ 主要业务:国内、国际宽带批发;高速公众互联网接入; 住宅 小区宽带接入;IP长途电话;DVB/IP卫星宽带接入;卫星 线路 租赁;VPN;虚拟ISP等。(新一代的开放电信平台)。
★ 2001年深圳的重点推广--省内漫游IP电话卡业务、171上 网卡、
偏重户外、ROAD SHOW,塑造品牌新形象 目标受众:VIP(以国际漫游为主)
网通IP
传播口号:由我天地宽 品牌高档化传播策略, 着重强调网络先进,国际化漫游 目标受众:VIP、收入较高客户
(出国人员、外籍人士)
竞品传播策略总结
竞品在目标消费群的锁定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外埠 打工者,以及大学生这两个群体。流动性强, 沟通需求的强烈,是目标群最大的特点。 电信、联通、网通在推广语上选择了感性诉求, 或强调企业的地位与实力,或从亲情、亲和力加以推广, 吉通则以直白的口号式广告语进行传播。 相对其目标受众而言,都并不具备足够的感染力, 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并不精确。
司以及商用购买以面值100、200元为主。 • 现终端销 售渠道基本分私营批发(卡贩),
和代理经营两种。卡贩的全国市场冲货及低折 扣转批严重影响了正规渠道的销售。
竞品传播策略
中国电信IP
传播口号:至高至远达天下 强势品牌传播策略,巩固固话IP优势
产品优势:网络覆盖广、通话质高 目标受众:所有IP市场用户 重点:VIP、在校大学生、外埠打工者
• 电信的17909不用登记(签协议),可以直接 使用;
• 吉通进入市场比较早,已经获得业务认知和客 户认可;
• 已经发生过电信连通系统故障,导致客户不满; • 据悉电信将有意缩小IP业务,以面对再次“分
家”问题。
网通面对的问题
• 产品认知度不高 • 面对电信的强势竞争 • 终端铺货以及通路建设很不完善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VOIP市场业务
➢业务:IP电话批发 ➢用户:全国的企业及个人用户 ➢优势:统一计费、优质优价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企业方案事业
➢ 提供端到端的电信服务 ➢ IDC业务为核心,虚拟 ISP ➢ 用户:大的商业企业用户 ➢ 优势:完全宽带化、网络化、大规模、大容量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运营商事业
网通的坐标
• 市场排名第四位,短期内也很难成为三甲; • 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终端用户们对网通
的业务认知度低于3%; • 网通在终端用户的印象中,没有明确的业务定
位。
天赋很高的少年正在默默的、奋力的成长
网通的最大挑战
“最后一公里”的艰巨性、复杂性
➢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多种多样 ➢ 接入方式变化多、接口种类多 ➢ 投资成本大,建设周期长
网通的优势
• 通话质量良好(不掉线 不闪断 易接通) • 品牌印象积极 • 本地卡的价格优惠 • 中国奥申委唯一电信行业合作伙伴
网通的机会
• 联通的通话质量不被消费者认可。 • 吉通的推广和产品质量都存在问题。 • 电信的服务一直广受用户批评。 • 网通IP已经连通电信,开放了所有城市。
市场面临的竞争/威胁
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
知名度? 价格? 竞争? 销售网络?
• 如何迅速的将业务优势(最大利益) 介绍给消费者。将“宽”的概念顺 利转换为应用利益。
我们已有的传播效果和品牌资产
感谢前阶段奥美的出色品牌规划和创意表现 “由我天地宽” 系列广告运 动,
成功地背负起 “中国”的新品牌。
效果
姿态已占位: 我是宽带老大,我是网络先锋
国内固话IP业务市场
11%
4%
34% 以上数据来源于慧聪国际资讯2001年10月22日报告
51%
电信17900 联通17910 吉通17920 网通17930
市场现状
• 共有4家营运商销售IP卡(电信、联通、吉通、 网通)
• 其中电信IP卡销售占70% • 消费者个人购买以面值50元、30元为主,公
(因其价格高,吸引力降低)
联通IP
传播口号:多一种选择真好/传递人间真情) 亲情传播策略,塑造固话IP给消费者最多实惠的形象 目标受众:VIP(因掉线率高,吸引力降低)
在校大学生、低收入外埠打工者竞品传播策略 Nhomakorabea吉通IP
传播口号:带你进入网络新时代 金桥网——人们通向网络新时代的桥梁 长途电话长长讲,讲个痛快,讲到爽
市场环境
☆ IP电话的普及性已经形成 ☆ 部分用户已经建立了对竞争品牌的使用习惯 ☆ 网通的机会在于,推动现有客户的科学使用 并
加大流量和吸引其它网络用户进行转换。
IP市场五雄争霸
IP电话出现以来,市场容量以每年200-300%的速 度递增。 今年上半年我国IP电话业务总量超过了80亿分钟, 是2000年全年业务量的2倍多
我们对电信市场的看法
高增长,高回报,高投入的骨干产业和主力市场, 正在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市场机制。
市场发 展
★ 未来五年,我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三倍于国家GDP的增 长速 度发展(年均增涨20%以上)。
★ 为满足快速多媒体服务的发展需要,宽带成为电信运 营商争夺未来电信市场的“利器”。
★ 即将面临WTO后的国际竞争(如AT&T于99年在上海开通 了IP宽带网业务)
网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没有最终接入资源,没有良好的商业合作 环境及足够的制度保证
➢ 铺设光纤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不断的融资、不同的标准,不同 的用户群,导致接口方式的不同,在”最后一公里“遇到障碍
➢ 中国电信的先天优势,联通的后起高起点,长城宽带的社区联网 概念,铁通的第二阵营,使网通在概念上不是有明显优势
前有狼,后有虎,压力重重
我们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
➢ 国内外资本市场看好中国电信领域,部分外资财团、媒 体集团、基金机构、风险投资商已变相注资国内电信企 业和电信股
➢ WTO后,电信市场对外开放将不容回避 ➢ 政策放宽后,对后进入的企业创造费用等方面的机会 ➢ 国务院已通过了电信条例 ➢ 电信法有望2年内制定完成 ➢ 政策不完善时,以快博慢者受益
消费者眼中的IP市场(固话)
电信IP——质量最好的IP
通达城市最多 (国内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 国际开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话质量最好,大公司的IP
IP市场 (固话)
联通IP——最便宜的IP
通话质量较差 高峰时期接入率较低
通达地区较电信少 (国内开通238地区 国际开通137个国家和地区) 大公司的IP
受 教 育 程 度 对
电 话 认 识 率 的 影 响
IP
IP电话的使用倾向
有90.7%的人表示愿意使用IP电话, 有7.4%的人表示不愿意使用IP电话, 而其余的人则表示无所谓/不知道。
四大城市IP调查
网络电话的知名度
四城市中76.5%的人听说过IP电话 其中上海的被访者听说过 IP电话的比例最高,为87.4%, 而其余城市IP电话知名度见图一
移动IP=17951 通畅、方便、省钱
➢ 缺乏最终用户的量与质,在基础层优势明显,业务层和服务层欠 缺,竞争的重点已经从基础网络建设上升到如何吸引客户
网通SWOT
• 优势: – IP/DWDM全光纤IP优化宽带骨干网络(核心竞争 力) – 拥有强大的实力背景支持 – “宽”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 劣势: – 进入市场较晚 – 本地接入是最大的难题 – 认知度与知名度差异巨大 – 由于受阶段性传播的影响,业务不被用户了解
网通IP——国际漫游的IP
(150个国家和地区) 新兴的公司 网络支持强大 品牌档次 较高
吉通IP——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的IP
通达地区少 (国内开通115地区 国际开通190个国家和地区) 费用合理(以秒计费) 通话质量高,掉线率低 (专线接入) 小公司的IP
消费者眼中的IP
移动IP(17951/17911)
网通SWOT
• 机会: – 电信市场迅速发展扩张,拥有巨大空间 – 宽带(光纤)网络已是必然的趋势 – 市场竞争转向合作
• 威胁: – 面临垄断性竞争 – 技术革新速度加快,随时面临技术淘汰或变更 – 与竞争对手的用户利益差异不明显 – 年内WOT的加入,使完善自身的时间有限
网通的机会
• 为客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当年的联通) • 资费较低 • 语音质量良好 • 品牌印象良好
深入人心: 我是未来生活的提供者,我是宽带时代的领导者
概念初显现:宽带=网通
我们的传播目标
建立新的,更切实可行的,能驱动消费者的营销推力和广告拉力。 持续建立品牌优势深度认知,强化原有优势(技术含量、实力背景、可信
度)。 当形象顶天立地,让产品利益更加突显。
竞争分析
竞争环境
• 整体竞争是资源的竞争 • 服务的竞争 • 价格的竞争 • 差异化竞争 • 竞争、互补、联合是新的市场规则
显优势 ·树品牌 ·拉流 量
XX年中国网通17931IP电话新年 推广活动整体策划方案
目录
•对 网 通 的 基 本
全年 推广的 初步构想
深圳 市场 推广纲要
12-1月份
17931 推广建议
市场概 况
★ 过去的5年中,电信产业一直处于高增长率(25%)。
★ 从三足(电信、移动、联通)鼎立,渐渐转向6大电信巨头角逐 的局面。
不足,进一步满足快速多媒体服务的发展需要。建设了5500公里 的DWDM
干线,1720公里的光缆工程。中国联通大规模投资建设自己的长 途骨
干网;中国移动投入约8亿元,专门建设自己的数据通信网。
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认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电信
联通
移动
传统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卡式电话 IP电话
吉通 (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
终端消费者认知
• 电信运营商品牌处在形成期; •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电信运营商的认知度越高; • 消费者对电信企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对其品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吉通、网通作为主要 的IP业务运营商,相互厮杀激烈。 年初的大幅降价之后,短期内降价空间不会很大, 目前各运营商开始进行网络服务及服务管理等增值 服务上的竞争。
国内IP业务巨头市场占位
电信属于市场领先者, 联通属于市场挑战者, 吉通和网通同属IP电话市场追随者
中国网通作为移动IP的市场追随者, 在固话IP业务中,属于市场的挑战者 和明星
牌上,而对与品牌相联系的具体业务则认知较少; • 知名度在70%以上依次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
移动;而其他两家的知名度在70%以下,依次为吉通、 网通。
(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
消费者分析
目前城市中高收入人群, 以及高知识阶层对IP电话的认知度高
IP用户的品牌认知度低, 缺乏品牌忠诚度,受价格、网络覆盖力 以及方便性影响很大。 目前各竞争品牌的降价打折对销售影响力强。
关于网通的认知
➢ 企业 中国新一代的电信运营商
➢ 任务 构建中国e时代基础设施,打造强大的可更新网络
➢ 产品 以宽带高度开发的CNCnet为基础,以网络型数据中心为核心, 提供全 方位宽带电信服务
➢ 优势 技术创新,确保可行性,体制革新 建立新一代中国电信公司的管 理、 发展、竞争、盈利模式
➢ 目标 人人拥有带宽,沟通与光同速
针对高知识层面上的品牌意识 并附属适当的销售行为
IP
家 庭 收 入 影 响 对
电 话 使 用 倾 向 的 影 响
IP
家 庭 收 入 影 响 对
电 话 认 知 率 的 影 响
IP
受 教 育 程 度 对
电 话 使 用 倾 向 度 的 影 响
对网络电话的认知度和感兴趣程度 基本与学历和收入同方向变化。
八大电信运营商各有优势: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吉通通信、 中国卫星、中国铁通七家并存,还有广电网
八大骨干纵横全国: 中国电信ChinaNet 中国联通CNCninet 中国网通 CNCnet 中国吉通 ChinaGBN 教育部 CERNet 中国科学院 CSTNnet 中国移动Cmnet 外经贸委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CIETnet
➢业务:批发带宽,高速接入 ➢用户:全国性的ISP或区域、全国的运营商 ➢服务内容:提供裸光纤乃至波长的出租 ➢优势:依托其骨干网、宽带城域网,国际传输出
入口, 网通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和高品质的传输 服务。
网通发展中已有的优势
1、年轻的电信公司 2、先进的技术 3、市场化的管理团队 4、优越的政策支持 5、已完成骨干网的基础建设
网通简况
★ 1999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铁道部、 上海 市政府联合组建。
★ 主要业务:国内、国际宽带批发;高速公众互联网接入; 住宅 小区宽带接入;IP长途电话;DVB/IP卫星宽带接入;卫星 线路 租赁;VPN;虚拟ISP等。(新一代的开放电信平台)。
★ 2001年深圳的重点推广--省内漫游IP电话卡业务、171上 网卡、
偏重户外、ROAD SHOW,塑造品牌新形象 目标受众:VIP(以国际漫游为主)
网通IP
传播口号:由我天地宽 品牌高档化传播策略, 着重强调网络先进,国际化漫游 目标受众:VIP、收入较高客户
(出国人员、外籍人士)
竞品传播策略总结
竞品在目标消费群的锁定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外埠 打工者,以及大学生这两个群体。流动性强, 沟通需求的强烈,是目标群最大的特点。 电信、联通、网通在推广语上选择了感性诉求, 或强调企业的地位与实力,或从亲情、亲和力加以推广, 吉通则以直白的口号式广告语进行传播。 相对其目标受众而言,都并不具备足够的感染力, 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并不精确。
司以及商用购买以面值100、200元为主。 • 现终端销 售渠道基本分私营批发(卡贩),
和代理经营两种。卡贩的全国市场冲货及低折 扣转批严重影响了正规渠道的销售。
竞品传播策略
中国电信IP
传播口号:至高至远达天下 强势品牌传播策略,巩固固话IP优势
产品优势:网络覆盖广、通话质高 目标受众:所有IP市场用户 重点:VIP、在校大学生、外埠打工者
• 电信的17909不用登记(签协议),可以直接 使用;
• 吉通进入市场比较早,已经获得业务认知和客 户认可;
• 已经发生过电信连通系统故障,导致客户不满; • 据悉电信将有意缩小IP业务,以面对再次“分
家”问题。
网通面对的问题
• 产品认知度不高 • 面对电信的强势竞争 • 终端铺货以及通路建设很不完善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VOIP市场业务
➢业务:IP电话批发 ➢用户:全国的企业及个人用户 ➢优势:统一计费、优质优价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企业方案事业
➢ 提供端到端的电信服务 ➢ IDC业务为核心,虚拟 ISP ➢ 用户:大的商业企业用户 ➢ 优势:完全宽带化、网络化、大规模、大容量
三大主要业务方向
运营商事业
网通的坐标
• 市场排名第四位,短期内也很难成为三甲; • 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终端用户们对网通
的业务认知度低于3%; • 网通在终端用户的印象中,没有明确的业务定
位。
天赋很高的少年正在默默的、奋力的成长
网通的最大挑战
“最后一公里”的艰巨性、复杂性
➢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多种多样 ➢ 接入方式变化多、接口种类多 ➢ 投资成本大,建设周期长
网通的优势
• 通话质量良好(不掉线 不闪断 易接通) • 品牌印象积极 • 本地卡的价格优惠 • 中国奥申委唯一电信行业合作伙伴
网通的机会
• 联通的通话质量不被消费者认可。 • 吉通的推广和产品质量都存在问题。 • 电信的服务一直广受用户批评。 • 网通IP已经连通电信,开放了所有城市。
市场面临的竞争/威胁
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
知名度? 价格? 竞争? 销售网络?
• 如何迅速的将业务优势(最大利益) 介绍给消费者。将“宽”的概念顺 利转换为应用利益。
我们已有的传播效果和品牌资产
感谢前阶段奥美的出色品牌规划和创意表现 “由我天地宽” 系列广告运 动,
成功地背负起 “中国”的新品牌。
效果
姿态已占位: 我是宽带老大,我是网络先锋
国内固话IP业务市场
11%
4%
34% 以上数据来源于慧聪国际资讯2001年10月22日报告
51%
电信17900 联通17910 吉通17920 网通17930
市场现状
• 共有4家营运商销售IP卡(电信、联通、吉通、 网通)
• 其中电信IP卡销售占70% • 消费者个人购买以面值50元、30元为主,公
(因其价格高,吸引力降低)
联通IP
传播口号:多一种选择真好/传递人间真情) 亲情传播策略,塑造固话IP给消费者最多实惠的形象 目标受众:VIP(因掉线率高,吸引力降低)
在校大学生、低收入外埠打工者竞品传播策略 Nhomakorabea吉通IP
传播口号:带你进入网络新时代 金桥网——人们通向网络新时代的桥梁 长途电话长长讲,讲个痛快,讲到爽
市场环境
☆ IP电话的普及性已经形成 ☆ 部分用户已经建立了对竞争品牌的使用习惯 ☆ 网通的机会在于,推动现有客户的科学使用 并
加大流量和吸引其它网络用户进行转换。
IP市场五雄争霸
IP电话出现以来,市场容量以每年200-300%的速 度递增。 今年上半年我国IP电话业务总量超过了80亿分钟, 是2000年全年业务量的2倍多
我们对电信市场的看法
高增长,高回报,高投入的骨干产业和主力市场, 正在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市场机制。
市场发 展
★ 未来五年,我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三倍于国家GDP的增 长速 度发展(年均增涨20%以上)。
★ 为满足快速多媒体服务的发展需要,宽带成为电信运 营商争夺未来电信市场的“利器”。
★ 即将面临WTO后的国际竞争(如AT&T于99年在上海开通 了IP宽带网业务)
网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没有最终接入资源,没有良好的商业合作 环境及足够的制度保证
➢ 铺设光纤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不断的融资、不同的标准,不同 的用户群,导致接口方式的不同,在”最后一公里“遇到障碍
➢ 中国电信的先天优势,联通的后起高起点,长城宽带的社区联网 概念,铁通的第二阵营,使网通在概念上不是有明显优势
前有狼,后有虎,压力重重
我们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
➢ 国内外资本市场看好中国电信领域,部分外资财团、媒 体集团、基金机构、风险投资商已变相注资国内电信企 业和电信股
➢ WTO后,电信市场对外开放将不容回避 ➢ 政策放宽后,对后进入的企业创造费用等方面的机会 ➢ 国务院已通过了电信条例 ➢ 电信法有望2年内制定完成 ➢ 政策不完善时,以快博慢者受益
消费者眼中的IP市场(固话)
电信IP——质量最好的IP
通达城市最多 (国内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 国际开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话质量最好,大公司的IP
IP市场 (固话)
联通IP——最便宜的IP
通话质量较差 高峰时期接入率较低
通达地区较电信少 (国内开通238地区 国际开通137个国家和地区) 大公司的IP
受 教 育 程 度 对
电 话 认 识 率 的 影 响
IP
IP电话的使用倾向
有90.7%的人表示愿意使用IP电话, 有7.4%的人表示不愿意使用IP电话, 而其余的人则表示无所谓/不知道。
四大城市IP调查
网络电话的知名度
四城市中76.5%的人听说过IP电话 其中上海的被访者听说过 IP电话的比例最高,为87.4%, 而其余城市IP电话知名度见图一
移动IP=17951 通畅、方便、省钱
➢ 缺乏最终用户的量与质,在基础层优势明显,业务层和服务层欠 缺,竞争的重点已经从基础网络建设上升到如何吸引客户
网通SWOT
• 优势: – IP/DWDM全光纤IP优化宽带骨干网络(核心竞争 力) – 拥有强大的实力背景支持 – “宽”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 劣势: – 进入市场较晚 – 本地接入是最大的难题 – 认知度与知名度差异巨大 – 由于受阶段性传播的影响,业务不被用户了解
网通IP——国际漫游的IP
(150个国家和地区) 新兴的公司 网络支持强大 品牌档次 较高
吉通IP——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的IP
通达地区少 (国内开通115地区 国际开通190个国家和地区) 费用合理(以秒计费) 通话质量高,掉线率低 (专线接入) 小公司的IP
消费者眼中的IP
移动IP(17951/17911)
网通SWOT
• 机会: – 电信市场迅速发展扩张,拥有巨大空间 – 宽带(光纤)网络已是必然的趋势 – 市场竞争转向合作
• 威胁: – 面临垄断性竞争 – 技术革新速度加快,随时面临技术淘汰或变更 – 与竞争对手的用户利益差异不明显 – 年内WOT的加入,使完善自身的时间有限
网通的机会
• 为客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当年的联通) • 资费较低 • 语音质量良好 • 品牌印象良好
深入人心: 我是未来生活的提供者,我是宽带时代的领导者
概念初显现:宽带=网通
我们的传播目标
建立新的,更切实可行的,能驱动消费者的营销推力和广告拉力。 持续建立品牌优势深度认知,强化原有优势(技术含量、实力背景、可信
度)。 当形象顶天立地,让产品利益更加突显。
竞争分析
竞争环境
• 整体竞争是资源的竞争 • 服务的竞争 • 价格的竞争 • 差异化竞争 • 竞争、互补、联合是新的市场规则
显优势 ·树品牌 ·拉流 量
XX年中国网通17931IP电话新年 推广活动整体策划方案
目录
•对 网 通 的 基 本
全年 推广的 初步构想
深圳 市场 推广纲要
12-1月份
17931 推广建议
市场概 况
★ 过去的5年中,电信产业一直处于高增长率(25%)。
★ 从三足(电信、移动、联通)鼎立,渐渐转向6大电信巨头角逐 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