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城市景观视野下雕塑建设的系统性导控初探_以山东广饶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ulpture Construction Systemic Control from the View Point of Urban Landscape
——Case Studies of Guangrao County,Shandong
城市景观视野下雕塑建设的系统性导控初探
——以山东广饶县为例
文/吴晓 徐卞融 孙世界
Wu Xiao Xu BianRong Sun ShiJie
ABSTRACT
作者简介
吴 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 教授 博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徐卞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孙世界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博士 国家注册规划师
KEY WORDS
本文以广饶县城市景观风貌塑造为实证,摆脱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个体化、单一化创作思路,而尝试将宏观景观格局的把握同微观公共艺术的塑造相结合,主要从主题、层级、特色等方面入手,为城市雕塑的整体建设提供系统性导控的思路与方法。
This paper based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Guangrao County styl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 get rid of the individual, single creative ideas of the past "on the sculpture on the sculpture", and instead to combine the macro-landscape pattern and micro-public art, mainly from the theme, level, features etc. aspect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sculpture construction systemic control were put forward.城市景观,雕塑,导控,广饶
Urban landscape,Sculpture, Control,Guangrao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现代化中的城市雕塑建设》(04SJB7600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14B06)和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项目”(4001001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谈及城市雕塑的建设,往往会让人首先想到雕塑的材料、色彩、体量、艺术手法、组合方式等个体性的创作特征,而忽视了城市雕塑同时也是一类以城市为背景的实体造型艺术。
而本文借城市景观的视野来导控雕塑的整体建设,正是要摆脱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个体创作的单一思路,而将宏观景观格局的把握同微观公共艺术的塑造相结合,尤其是需要同城市格局及空间景观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世界上有不少作品都因为宏观格局与微观创作的兼顾而成为享誉全球的地标,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有“挪威国宝”之称的维格兰德雕塑公园。
1.城市雕塑建设的导控要素
就城市层面而言,成百上千座雕塑的存在意味着其建设必须突破纯粹的单体创作思维,而从较为宏观的景观视角展开引导和控制。
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工作与实践活动还相对有限,像哈尔滨、广州、无锡
等地均就此做过积极探索。
综合既往的成果与经验,笔者认为,通过主题、层级和空间类型三大要素的信息迭合与多重控制,可实现对雕塑建设的总体引导:1.1导控城市雕塑的主题要素
城市雕塑按照其在城市景观塑造中所承载和传达的主题理念,大致可分为城市发展、地域风情、人文历史、科学教育、生态环境、宗教文化等几类主题。
地域风情主题包括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城市发展主题包括城市演化、都市风貌、社会经济状况等;人文历史主题包括历史沿革、人文积淀、文化遗产、名人典故等;生态环境主题包括自然地貌、环境保护等;科学教育主题包括科技进步、教育兴邦、成果展示等;宗教文化主题包括宗教教义、典故传说、人物事件等。
1.2导控城市雕塑的层级要素
城市雕塑按照其在城市景观中所处的层级地位与作用发挥,大致可分为市级雕塑、区级雕塑和社区级雕塑。
市级雕塑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往往位于市级中心区或副中心、市级开敞空间,能反映城市整体格局;区级雕塑往往位于城市历史地段、重要旅游景点、片区重要地段,反映所在区域的空间特性;社区级雕塑反映某一区段的历史特色和场景特征,通常位于城市中影响力一般的区段。
1.3导控城市雕塑的空间类型要素
城市雕塑按照所处城市空间的景观特征与场所性质,又可分为交通性空间、街道空间、开敞空间、历史地段、门户空间等几类。
交通性空间类雕塑要满足大量人流车流的快速体验,雕塑以简洁明快、便于辨认为特色;街道空间类雕塑中,景观性道路强调序列性和重复性,商业街强调利于行人驻足休息体验的环境,居住性街道强调文化生活品味、反映市民生活等
1
等;开敞空间类雕塑中,广场公园强调雕塑的主题、尺度、色彩等信息与所处环境匹配度,要注重文化社会价值的发掘,滨水区雕塑则要结合自然要素的特点,考虑滨水空间景观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历史地段类雕塑不仅要同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方式保持一致,还要尽量提升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门户空间类雕塑应根据交通方式和枢纽的不同,在交通节点处展示以城市特色为主线的窗口式雕塑。
2.城市雕塑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雕塑的建设可以依照“现状调研——体系建构——结构规划”的基本脉络,制定基本的技术路线(见图1)。
下文将结合广饶县的景观风貌塑造,具体就城市雕塑的系统性导控逐步展开实证式探讨。
3.城市雕塑现状的调查分析
3.1城市雕塑现状的调查建档
城市雕塑的现状调研同样要立足于城市整体景观的塑造,同上述总体导控要素相对应,通过系统的实地踏勘来建立包括主题、等级、空间类型等各类信息在内的基本档案,便于全面分析其分布特点、使用状况等,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建议(见表1)。
其中有几
点需要注意:
(1)在可控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尽量采取普查方式而非抽查方式;
(2)主题、层级和空间类型作为雕塑宏观导控的核心要素,必须优先保证其信息采集;
(3)相对而言,雕塑创作的个体信息(如材料、色彩、体量、艺术手法等)并非本次雕塑建设的关注重点,可用照片或是图像信息(最好包括远景、中景与近景)代而建档备案;
(4)综合运用现状图、普查表、观察卡片和拍照摄像等手段,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观察研究和资料采集,在编码、照片和方位、主题、层级等信息之间确立明晰准确的对应关系。
3.2城市雕塑现状的总体评价
现状普查发现,广饶县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业已积累了一定的雕塑基础(70座),并结合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如孙武文化和古齐文化)和特定的自然资源要素(如淄河旅游区)营造了一些表现形式较为丰富的特色雕塑空间,如十二生肖雕塑带。
但与此同时,它也在主题、层级和空间类型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3.2.1雕塑主题方面
(1)城市雕塑在各类主题的分配比例上失衡,人文历史主题和地域风情主题占据多数。
(2)局部雕塑立意构思缺乏新意,品味不高,主题也不突出,对区域特色和地方文化挖掘尚不足。
3.2.2雕塑层级方面
(1)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市级雕塑,如位于市中心、门户空间和市级开敞空间的雕塑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难以凸显城市的整体格局。
(2) 雕塑的层级分布不尽合理,尤其是社区级雕塑的数量有待提高。
3.2.3雕塑空间类型方面
(1)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西多东少、中心多外围少”的总体特征,尤其缺乏门户空间和交通
性空间雕塑。
编码雕塑照片方位(图上标示)主题层级空间类型建议
A城市发展
B地域风情C人文历史D科学教育E生态环境F宗教文化A市级
B区级
C社区级
A交通性空间
B街道空间
C开敞空间
D历史地段
E门户空间
表1 城市雕塑建档的普查表示例1 | 城市雕塑建设导控的技术路线
2 | 城市雕塑的“拆、保、增”
3 | 基于不同功能片区的主题遴选图
4 | 基于同一功能片区的层级划分图
5 | 不同特色的雕塑空间分布图
6 | 雕塑布局规划结构图
3
2010 02 A+C论文 P085
分类
序号地点
控制指标
备注
主题色彩材料高度体量空间
组合
广颖公园五村遗址公园孙武湖旅游度假区孙武湖傅家路休闲区孙武湖红旗路休闲区
仅以开敞空间类雕塑为例,其余空间类型略
12
345
○○○○○○
○
○○○
○
○●●●●
●
●●●●●●●●●●●●●
●开敞空间
雕塑组群形式,有单体雕塑4个
(2)雕塑未能与整个城市形态相衔接,未能形成清晰的点线面结构,彰显城市特色。
3.3现状城市雕塑的取舍
根据对雕塑主题、层级以及空间类型的分类调查和分析,以广饶“文化之城、园林之城、休闲之城、宜居之城”的城市景观特色彰显为目标,主要形成三类取舍判断(见图2):
其一、对一些品质良好的现状雕塑(如十二生肖雕塑带)建议保留,其数量占到现有总数的3/5左右;
其二、对于一些无法充分体现广饶风貌特色的雕塑,如主题不突出、品味不高、等级定位不清、布点
参考文献
1孙静,谢泉,吴晓.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 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规划师, 2008(6):28-32.
2刘晓晖,李先逵.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诗意规划思想与方法.城 市规划面对面——2005年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施梁,吴晓.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73.
不当或与场地环境结合不佳的雕塑,进行拆除或搬迁。
其三、以法定规划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定位为依据,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特色,通过整体的雕塑规划,增补一定规模的新雕塑。
4.城市雕塑体系的空间建构4.1 基于不同功能片区的主题遴选
针对广饶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总规、控规等法定规划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定位为优先判定依据,再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特色,将规划用地划分为12个片区。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广饶
“水、城、文化”等景观特色要素的塑造,赋予相应的主题(见图3)。
4.2 基于同一功能片区的层级确立
为了打造广饶县“文化之城、园林之城、宜居之城、休闲之城”的特色形象,根据城市雕塑日后在城市景观中所拥有的地位与作用,可划分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见图4)。
4.3 基于同一层级系统的特色分异
根据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所处的场所特征与景观性质,可将处于同一层级的雕塑空间划分为交通性空间、街道空间、开敞空间、历史地段、门户空间五类(见图5)。
5.城市雕塑体系的总体结构与控制要点5.1 雕塑体系建构的总体结构
基于城市景观视野的城市雕塑建设实质上也是一个体系化的整合过程,需要结合广饶县的空间格局和整体形态特征,以新城旧城的两片核心区、环河滨湖区以及横纵双向发展轴等为依托,可以形成彰显空间特色的雕塑建设的主体骨架——“两轴、五带、两园、两片、四门户节点”(见图6)。
5.2 各类新增雕塑的控制要点
本节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重点是针对雕塑的个
体信息(如材料、色彩、体量、艺术手法等)实施导控。
但这类导控要求并非源于雕塑个体创作的内生需求,而更多地是强调城市整体景观对于雕塑个体创作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外在要求,旨在同主题、层级、空间类型等核心导控要素的信息形成互补,实现宏观格局把握与微观环境塑造的有机结合、雕塑规划与创作的有机结合。
其次,考虑到广饶县半数以上的城市雕塑为综合评价较好的保留雕塑,故这里主要是面向新建增补的高等级雕塑(以市级为主),以所处的空间类型为标准提供控制要点(见表2)。
* 控制指标中,“空间”指对城市雕塑的设置位置、
周围观赏空间等进行控制;“组合”指城市雕塑彼此之间在主题、色彩、体量、高度等各方面应有良好的呼应、协调关系。
* “●”为重点控制指标,“○”为一般控制指标。
表2 市级新增雕塑的规划控制指标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