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电影创作热的契机下影视人才的培养--以指导学生微电影创作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之家/HOME DRAMA
近几年,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影视艺术形式,已成为大众流行文化中的热门,各种社会团体、文化部门及相关企业也推澜助波、发起各种各样的“微电影”大赛,引发社会上制作“微电影”的群体越来越多,使微电影作品如雨后竹笋般,遍地开花。

因为与影院电影高成本高投入不同,微电影由于成本低、规模小、周期短、易操作,主创人员与制作人才上手快,已成为越来越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的青睐,特别是高校影视或广告等方向的大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相同兴趣的同学作为团队伙伴,一旦能筹备到相应的设备,就可进行创作为电影。

特别是近些年来,影像设备不断低廉化,使资金筹备中的设备昂贵问题得到化解。

一、微电影创作可促进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一)有利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微电影创作相当电影来说虽然时间短、质量要求不高,但一些关键制作流程基本相似。

以所指导学生已完成的两部校园爱情微电影来看,其中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演员招募及表演、场景规划、拍摄、配音、后期制作等,主创人员每个环节都要参与或把控。

比如在拍摄过程中,按故事拍摄具体情节时,如何设置镜头的机位、角度、景别,如何防止镜头穿帮,同步录音的大小远近控制等。

演员走步及拍摄角度,演员的表演及表演节奏的控制,多个摄影机之间如何协调配合。

尽管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学习过一些相关课程或知识,但涉及到操作部分的很多技巧则完全需要重新摸索,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转化为实用知识,对知识点真正进行吸收与消化。

同时,学生们通过创作微电影的综合实践过程,得到很多具体的实践技巧及个人经验,为就业以后进入社会职场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微电影创作是由团队合作进行,每个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一部微电影的制作。

在这种长久合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团队合作精神与默契感。

一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有导演、摄影师、演员、场记等各种分工,通常一人身兼多职。

学生团队与专业剧组不同,因为大多都是临时组建,没有经济或行业行规的制约,只能口头约定一些规范,大家全凭自觉遵守,一旦有同学不服从安排自行其是,也没有办法强制执行。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培养团队精神,每个成员都要真诚付出,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把事情做好。

微电影创作是一个创作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过程,通过教师对团队市场化观念的有效引导,可以建立以作品和团队为核心的市场合作模式,使学生通过这种项目式的实践,能与行业市场紧密接轨,为以后就业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促进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大学读书期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他们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就到达学习目标,而很少主动去思考课程以外的知识。

如果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类似于微电影创作这样的项目实践,通过整个项目的完成,会极大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主动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拍摄两个角色面向镜头、边走边谈话的连续镜头时,需要拍摄一个后移长镜头,摄影师需要保持镜头平稳状态下边后退边拍摄,这种常用镜头在专业摄像剧组中会有相应的轨道装置,但学生团队不可能有,学生们就利用滑板来进行拍摄:摄影师站在滑板上固定姿势手持摄像机,其他人在旁边拖动滑板后行,这样就可以拍出需要的镜头效果。

还有其他一些道具、后期编辑等多类似问题,这些困难只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才会面临到,而且不可回避地必须解决,极大地锻炼了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有益之处之外,微电影创作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模式,并通过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或网络平台的传播,展示才华,吸引相关企业的关注,扩展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结语
微电影这种新型影视艺术形式已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给很多微电影创作人才带来良好的就业机遇。

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时代的机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影视人才,共同推动微电影艺术形式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2]尚丹丹,刘张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M].青春岁月,2012.
作者信息:
张 静(1968-)女,湖北省武汉市人,讲师,硕士。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研究方向:动画。

项目基金:本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201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电影创作及商业定向制作的创业实践》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13235001。

高校微电影创作热的契机下影视人才的培养
——以指导学生微电影创作为例
张 静
(武汉科技大学 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摘 要:当前微电影已成为大众接受和认同的流行文化现象,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

随着网络快速传播、各种微电影大赛的兴盛,高校应借此良好的契机培养影视创作人才。

关键词: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140-01
·140·
高校微电影创作热的契机下影视人才的培养--以指导学生微电影创作为

作者:张静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430083
刊名:
戏剧之家
英文刊名:XIJUZHIJIA
年,卷(期):2014(3)
1.孙立动画视听语言 2011
2.尚丹丹;刘张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2012
引用本文格式:张静高校微电影创作热的契机下影视人才的培养--以指导学生微电影创作为例[期刊论文]-戏剧之家 2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