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文常,读准字音。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难点:读准字音,顺畅朗读。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学检测
1、文常。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著名诗人、散文家。

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2、解释题目: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记”是古时的一种文体。

3、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及郡下()刘子骥()诣太守()与外人间隔()
二、诵读课文。

1 领读。

2小组相互检查诵读情况。

3展示。

三、本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检测。

小组互检读书情况。

五、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段,默写课文第一段。

《桃花源记》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第一段字义和译文。

2.感知、理解第一段内容。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点:准确掌握第一段字义和译文。

学习难点:感知、理解第一段内容。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背诵并默写第一段
二、自主探究
1、疏通第一段段文意。

(安排一至两个组展示)提示:小组内师徒对译,在书上划出重点字词并写好解释。

(展示组对照大屏幕,准确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哪些内容?
3、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4、这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检测。

重点词义:
重点句义:
四、作业。

1、对译第一段。

2、熟读并背诵第二段。

《桃花源记》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第二段字义和译文。

2.感知、理解第二段内容。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难点:准确掌握第二段字义和译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1、第一段重点词语和句义。

2、背诵并默写第二段。

二、自主探究
1、疏通第二段段文意。

(安排一至两个组展示)提示:小组内师徒对译,在书上划出重点字词并写好解释。

(展示组对照大屏幕,准确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描写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
3、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生活的句子: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诗是:
5、文中写老人及孩子肖像、神态的句子
6、写出出自段中的两个成语:
7、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检测。

重点词义:
重点句义:
四、作业。

1、对译第二段。

2、熟读并背诵第三段。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第三段字义和译文。

2.感知、理解第三段内容。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难点:准确掌握第三段字义和译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1、第二段重点词语和句义。

2、背诵并默写第三段。

二、自主探究
1、疏通第三段段文意。

(安排一至两个组展示)提示:小组内师徒对译,在书上划出重点字词并写好解释。

(展示组对照大屏幕,准确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2、“见渔人,乃大惊”推断“大惊”的原因?
3、表现村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4、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5、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6、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检测。

重点词义:
重点句义:
四、作业。

1、对译第三段。

2、熟读并背诵第四、五段。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第四、五段字义和译文。

2.感知、理解第四、五段内容。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重难点:准确掌握第四、五段字义和译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
1、第三段重点词语和句义。

2、背诵并默写第四、五段。

二、自主探究
1、疏通第四、五段段文意。

(安排一至两个组展示)提示:小组内师徒对译,在书上划出重点字词并写好解释。

(展示组对照大屏幕,准确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2、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3、文章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
4、作者在描绘了一个很理想的社会环境之后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了?
5、作者虚构的挑花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何用意)
三、检测。

重点词义:
重点句义:
四、作业。

1、对译第四、五段。

2、熟读并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__,名________,字_______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_______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桃源,
________桃源,_______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二.字音字形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2)俨.然()(3)阡陌()()(4)问津.()(5)邑.人()(6)诣.太守()(7)垂髫.()(8)发髻.()(9)两鬓.()(10)骥.()(11)怡.然()(12)皆.()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来问讯
B.便yāo()还家
C.yuán()溪行
D.xún()病终
E.欣然ɡuī()往
F.后suì()无问津者
三、重点词句考查
1.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B.率妻子邑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C.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D.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E.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1)便舍船屋舍俨然
(2)寻向所志寻病终
(3)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所从来,具答之
(6)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阡陌交通(10)悉如外人(11)黄发垂髫(12)怡然自乐(13)具答之(14)便要还家(15)咸来问讯(1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遂与外人间隔(18)无论魏晋
(1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0)此中人语云
(21)不足为外人道也(22)便扶向路(23)处处志之(24)及郡下(25)诣太守(26)寻向所志
(27)欣然规往(28)寻病终
(29)后遂无问津者(30)未果
4、翻译下列句子。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不足为外人道也。

五.默写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文中借对土地、居民的描写,展现桃花源和平图景的句子是
(2)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6)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词语是
(7)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
(8)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9)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