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3.1《从算式到方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概念
一元 一次 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 解读
(1)“整式”的含义:方程两边必须都是整式, 分母中不能有未知数. (2)“一次”的含义:方程中未知数的指数是1.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本题运用定义法判断所给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 方程.一个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满足:首先式子 是整式方程,其次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再 次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概念
举例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注意
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可以连续多次使 用这两个性质.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求得方程的解后,为了验证其正确性,可把所得的解 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例6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5-x=-2; (2)3x-6=-31-2x.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例1 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填序号)
①4.3÷x=7×1.5,②3x+2,③3x+5<5,④4a-2.5b=1.8.
解析:① 4.3÷x=7×1.5,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②3x+2,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③3x+5< 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④4a-2.5b=1.8, 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b1 a3
a
.
1 3
;
由x= b 1 可知a+3≠0,所以利用等式的性质2,可以得到
a3
(a+3)x=b-1.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解答第一问时,容易直接给方程两边同除以a+3而
得到等式x=
b a
1 3
,从而给出肯定的回答导致错误
答案.本题忽略当a+3=0时,方程两边不能同除以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例5 下列式子变形是否正确,若正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
a 3
b;
3
(3)如果a-b+c=0,那么a=b-c;
(4)如果a2=4,那么a=2.
解:(1)等式的左边加c,右边减c,故错误.(2)等式的 两边同时除以3,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3)等 式的两边同时加上b-c,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4)等式的左边乘2,右边除以2,故错误.
(1)利用等式的性质1,使一元一次方程左边是未 知数,右边是常数;(2)利用等式的性质2,使未 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
知识解读
(1)方程变形的依据:要严格按照等式的性质,即 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四则运算,否则会破 坏相等关系;
(2)方程变形的结果:最后化为x=a(常数)的形 式才算解方程结束,否则继续进行
思路导图 将y=1代入方程, 将其转化为关 于m的方程
解关于m的 方程,求出 m的值
首页
末页
目录
将m的值代入 式子,从而计 算得出结果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解:将y=1代入方程,得m×1=1+2,解得m=3.当 m=3时,m2-m+1=3 2 -3+1=7.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a+3.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题型一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求字母参数的值
例10 已知方程(m-2)x |m|-1 +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 方程,求m的值.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思路导图
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可知,x的次数为1,且x 的系数不等于零,据此 列出关于m的方程及不等 式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方法点拨
已知某数是方程的解,则将此数代入方程后左、 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就可以将原方程转化为关于参 数的方程.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分析:灵活运用等式的两个性质将方程转化为x=a(常数) 的形式. 解:(1)两边都减5,得-x=-7.两边都除以-1,得x=7. (2)两边都加2x+6,得5x=-25.两边都除以5,得x=-5.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由于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因 此方程两边加上同一个数时,也可以减去这个数 的相反数;方程两边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时,也可 以除以这个数的倒数.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方程的概念
概念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知识 解读
(1)方程的两个要素:一是必须有等号,二是必须含有未知 数;(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 定是方程,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方程 的解
解方 程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 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 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 方程
对于方程120-15x=15,当x=7时,左边 =120-15×7=120-105=15,右边=15, 左边=右边,因此x=7是方程12015x=15的解.将方程120-15x=15变形, 得到x=7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3)“一元”的含义: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例2 已知下列方程:①x-2=
2 x
;②0.3x=1;③
x 2
=5x+1;
④x2-4x=3;⑤x=6;⑥x+2y=0.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
是( B )
A.2 B.3 C.4 D.5
首页
末页
目录
等式的性 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
质2
a=b(c≠0),那么 a b
cc
仍相等
知识解读
理解等式的性质要注意两个“同”:①同时.等式两边要 同时加、减、乘或除以,不能遗漏任何一边;②相同.同 时加、减、乘或除以的数必须是相同的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等式的其他性质: ①对称性:若a=b,则b=a;②传递性:若a=b,b=c,则 a=c.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用具体的数值来代替,这种 方法叫作代入法,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检验 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关键是看将未知数 的值代入方程后,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x
程.①②④都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在③中,易只看到x的次数是1,而忽略了1x不是整式, 从而误认为③是一元一次方程.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利用8
解方程:1
中考教材对接
方法点拨
若已知某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①该方程是 整式方程,②该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该方程未 知数的次数都是1,④该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不等于零.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题型二 已知方程的解求式子的值
例11 已知y=1是关于y的方程my=y+2的解,求m2-m+1的 值.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注意
若原题有单位,设未知数时要带单位,但列方 程时不必带单位.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例4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不必解方程): (1)x比它的 7 大15.
8
(2)某人存了一笔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75%,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识别一元一次方程时,漏掉“方程 两边都是整式”这个条件而出错
例7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①②④ .(填序号)
① 2x-1=4; ②x=0; ③ 1 -5=-1; ④x+3=6x-9.
x
解析:在③中,因为 1 不是整式,所以③不是一元一次方
解关于方程及不等式 m,即可得到m的值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解:因为(m-2)x |m|-1 +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 程,所以|m|-1=1,且m-2≠0,所以m=2或m=-2,且 m≠2,所以m=-2.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3
x-2=5.
中考教材对接
解:方程的两边同时加2,得 1 x-2+2=5+2.
化简,得
1 3
x=7.
3
两边同乘3,得x=21.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方程两边应同时进行 相同的变形.但解题时,有时会忽略“同时”和 “相同”这两个条件而导致错误.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运用等式的性质2时,忽略不能除以0而出错
例9 能不能由(a+3)x=b-1得到等式x=
b1 a3
?反之,能不
能由x=
b1 a3
得到(a+3)x=b-1?为什么?
解:当a=-3时,由(a+3)x=b-1,不能得到等式x= b
当a≠-3时,由(a+3)x=b-1能得到等式x=
2
B.6- x =x
D.x
4
2
=2x-4
5
中考教材对接
解析:A.当x=4时,左边=4-3=1≠右边,故本选项不符合 题意;B.当x=4时,左边=6-2=4=右边,故本选项符合题 意;C.当x=4时,左边=2+3=5≠右边,故本选项不符合 题意;D.当x=4时,左边=0,右边=4,左边≠右边,故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一般步骤
(1)找:审清题意,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包含已知
根据实际问 量和未知量的相等关系;

(2)设: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
列一元一次
方程
(3)列:用式子表示各个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
次方程
知识解读
(1)列方程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这需要仔细审题,读懂 关键性词语的意义. (2)设未知数有两种:一种是求什么设什么,叫直接设未 知数;另一种是求什么但不设什么,叫间接设未知数
今年到期后,连本带息总共取出10 825元,他三年前存
了多少钱?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分析:(1)根据文字表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x-x

7 8
=15,根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2)利用年利
率为2.75%,表示出本金与利息的和,进而得出方程.
解:(1)根据题意,得x-7 x=15.
8
(2)设他三年前存了x元.根据题意,得
x+2.75%×3x=10 825.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等式的性质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内容
用字母表示
等式的性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
质1
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解析:①x-2= 2 的右边不是整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②
x
0.3x=1,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一元一次方程;③
x
2 =5x+1,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一元一次方程; ④x2-4x=3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⑤x=6,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一元一次方程;⑥ x+2y=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综上所述, 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3.故选B.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解答此类问题要分别看等式的两边是如何变化 的,是否是加、减同一个数或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步骤
利用等式的 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知识 解读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将这个数代入方程的两边, 分别计算出结果,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该 方程的解;如果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那么这个数就不是该方 程的解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例3 下列方程,解为x=4的是( B )
A.x-3=-1 C.1 x+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