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系统-前悬缸(ZY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桥 – 前悬缸
180-0030
叙述与操作
括号中号码见图1和4。
前悬缸从车架上支撑着前轮和前轴,其作用是吸收由于车辆行驶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引起的振荡冲击。
油和压缩氮气充注在缸筒(18)内部,当车轮遇到颠簸,活塞杆(22)受力压缩到缸筒(18)内。
活塞杆(22)的运动压缩了缸内的氮气,减缓了活塞杆的运动速度。
当活塞杆(22)向缸筒(18)内运动时,油压使钢球(23)离开阀座,这样油液便充注到活塞杆和缸筒(18)之间的空腔。
当活塞杆(22)受力伸出时,在压缩氮气推动下向外运动,回到原来的位置,活塞杆(22)和缸筒(18)间空腔内的油液减缓活塞杆的回位速度。
前桥 – 前悬缸
180-0030
分解
括号内的号码。
见图2。
1.车辆停放于水平工作区域,实施驻车制动,关闭发动机。
2.方向盘向两个方向转动几次,释放转向系统的压力。
掩住车轮,关闭蓄电池主开关。
3.从两个前悬缸上释放氮气压力.见“释放悬缸压力”。
4.在圈梁处用千斤顶顶起车架,直到前悬缸完全伸出。
5.顶起悬缸,直到轮胎离开地面,固定住转向臂。
6.拆卸前轮胎和轮辋,见140-0040节“轮毂、轮辋和轮胎”。
7.卸下连接转向横拉杆、转向油缸到转向臂上的
开口销及开槽螺母,把转向缸和转向横拉杆移到工作场地外,参见220—0120节“转向缸和连杆机构”。
8.用叉车铲叉支撑住悬缸、前半轴和轮总成。
如图3所示。
9.将固定悬缸 (1)到车架的螺栓(3)、垫圈(2)拆掉。
10.小心地将前悬缸 (1),前半轴和轮总成移到合适的工作区域以便分解。
11.如果另一个悬缸也拆卸,按步骤
4到步骤10进行。
拆卸
括号中的号码见图1和4。
1.将固定端盖(1)和缸筒(18)的锁止螺母(25)、螺栓(16)拆下,拆下端盖。
前桥–前悬缸
180-0030
2.从端盖(1)上拆下“O”形圈(5、15)和支撑环(6),并报废。
3.将悬缸中的油排放在一合适容器中。
4.将固定圆盘(29)上的螺栓(31)和淬火垫圈(30)拆下,并拆下盖。
注:活塞杆(22)必须与前半轴分开,以便分解、组装。
最好从缸体顶部分解组装活塞杆,这样活塞杆上的孔不必穿过密封圈。
5.在前半轴锥度上的环形槽上施加液压力,可以将前半轴从活塞杆上拆下。
从前半轴上拆下小螺塞,连接手动泵或高压油枪。
见图5。
6.将固定活塞(9)到活塞杆(22)顶部的螺栓(8)和淬火垫圈(32) 拆下。
7.在活塞杆(22)的顶部安装一吊具,并将其连接到起吊装置上,把活塞杆(22)和活塞(9)作为总成一起从缸筒(18)的顶部拔出。
注:当活塞杆(22) 拆下时,密封座圈圈(13)和内管(7),应作为一个总成从缸筒内拆下。
如果拆下活塞杆(22)后,内管(7)和密封座圈(13)不能完整地拆下,可以逐个地从缸筒(18)内拆下它们。
8.从活塞杆(22)上滑下活塞(9),取下钢球(23)。
注:不得将钢球(23) 乱放。
9.拆下活塞(9),并从活塞上拆下耐磨环(10)。
10.从密封座圈(13)上拆下并报废“O”形圈(11)、支撑环(12)和密封圈(14)。
11.从缸筒(18)上拆下并报废密封圈(20)和防尘圈(21)。
12.拆下耐磨环(19)。
检查
括号中号码见图4 1.在合适的溶剂中彻底清洗所有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检查所有密封座圈(13)的内外槽中是否干净。
2.检查缸筒(18)、活塞杆(22)、活塞(9)壁上是否有划痕、变形或小的磨损处。
用细油石打磨掉损伤部位,如果损伤严重,则更换零件。
3.检查悬缸总成所有零部件是否有不正常的变形或过度磨损,如有则用新的零部件更换。
4.检查螺塞(4)、单向阀(3)、阀总成(2)、黄油咀(17),检查它们在端盖(1)和缸筒(18)上的安装位置,如果它们中的螺纹有损坏,则应修理,并更换损坏的元件。
5.检查耐磨环(19)是否有过渡磨损或损坏,如损坏则更换。
组装
括号中的号码见图1和4。
注:在组装的部件上轻涂—层清洁的液压油,有助于组装,确保所有工作在干净的工作区域进行以防污物进入液压油中。
注:油封(20)、刮油环(21)不得穿过活塞杆(22)的孔。
1.在密封座圈(13)上装新的密封圈(14)、支撑环
(12)和“O”形圈(11)。
将密封座圈(13)总成压入
缸筒(18)直到密封座圈(13)接触到缸筒的底
部,将内管(7)插入缸筒(18),参见图6。
2. 将内磨环(10)安装到活塞(9)上,然后将活塞总成安装到活塞杆(22)上,在活塞杆(22)上向上滑动活塞(9),使其有足够的空间将钢球(23)安装到活塞杆上。
前桥–前悬缸
180-0030
3.在螺栓(8)螺纹部涂乐泰胶277并用垫圈(32)
将活塞(9)固定我到活塞杆(22)上。
此时不要拧紧
螺栓(8)。
4.在缸筒(18)上安装耐磨环(19)并使耐磨环接
缝与黄油咀(21)在一条直线上。
5.在缸筒(18)上安装密封圈(20)和防尘圈(21)。
6.将活塞杆(22)、活塞(9)和耐磨环(10)做为总
成穿过缸筒(18)顶部插入。
确保钢球(23)在活塞
杆正确位置。
前桥 – 前悬缸
180-0030
注:如图7所示为活塞杆(22)安装到外缸筒(18)的简易方法。
a).用两根长915毫米(36英寸)、直径12毫米
( 0.5英寸)的螺杆、4个垫圈和螺母,将端盖(1)连接到缸筒上(外端面朝里)。
b).将液压千斤顶的一端顶靠住端盖(1),另
一端顶靠在一垫在活塞杆(22)的周边木块上,这样防止千斤顶和活塞杆之间金属和金属间的接触,避免活塞杆或活塞的损坏。
c).将千斤顶伸出直到活塞杆(22)和缸筒(18)
平齐。
d).拆下千斤顶、螺杆、螺母、垫圈,清除掉
木块上掉下的残渣碎屑。
e).将活塞杆(22)和活塞(9)总成伸长到最大
限度,将螺栓(8) 拧紧,力矩为105牛顿·米(78磅·英尺),这有助于部件对中,防止卡滞。
7.在端盖(1)上装新的“O ”形圈(5、15)和支撑环
(6),将端盖(1)用螺栓(16)和锁紧螺母(25)固定到缸筒(18)的顶部。
均匀地将锁紧螺母(25)拧紧,力矩为105牛顿·米(78磅·英尺)。
7.将活塞杆(22)的锥端插入到前轴中,用螺栓(31)和淬火垫圈(30)将原盘(29)固定到活塞杆(22)的底部,拧紧螺栓(31),力矩为280牛顿·米(205磅·英尺)。
注:要定期检查螺栓(31)的力矩。
安装
括号中的号码见图2。
1.按图3所示在叉车铲叉上放置垫块,然后将前悬缸总成放到车架的安装而处。
注:用两个直径大约25毫米(1英寸) 200毫米长的导向双头螺栓来辅助,将前悬缸放置到车架圈梁的正确位置。
2.用淬火垫圈(2)、螺栓(3)将悬缸(1)固定到车架上,交替拧紧螺栓(3),扭矩为900-980牛顿·米。
前桥–前悬缸180-0030
3.将安装设备移开。
4.用开槽螺母和开口销将转向缸和转向拉杆连接到转向臂上。
转向拉杆螺母扭矩为1150—1290牛顿·米。
转向缸螺母扭矩为1560—1630顿·米。
注:上述步骤(4)的操作,如必要,参见220—0120节“转向缸及转向连杆机构”。
5.将制动液压管路连接到制动钳上,并给制动系统排气,参见165---0020节“制动零部件”。
6.按140—0040节“轮毂、轮辋和轮胎”所述安装前轮胎、轮辋总成。
7.如果另一侧的悬缸已拆下,重复步骤1到步骤6,安装悬缸。
8.按“充注说明”充注悬缸。
充注悬缸
释放悬缸压力
括号中号码见图8
注:释放悬缸压力前,车辆必须空载,并停放在平坦路面上。
1.用具有足够能力的千斤顶或垫木支撑住前悬缸附近的车架。
2.将前悬缸顶部充气阀(4)的盖拆去,逆时针旋转充气阀上的六角螺母1/4到1/2圈,压下阀芯,如无气体排出,再旋转1/4圈,如此下去,直到压下阀芯后有氮气排出。
3.拆下垫块或释放液压千斤顶的压力,让车辆的重量完全作用在悬缸上。
4.按压充注阀(4)芯,保证所有的压力释放掉。
注:氮气离开悬缸时通常要带走油液,这是由于悬缸内的油泡沫造成的,高压下溶解在油里的氮气在常压时膨胀,同时产生泡沫。
充气时,必须补充这一过程中的油损耗,悬缸排完气体之后,油液在常压中的时间越长,那么再充气时,就越容易排除悬缸内气泡。
车辆空载尺寸A 165-171mm
图8 悬缸安装
前桥–前悬缸
180-0030 充注说明
括号中号码见图8
注:为了保证两悬缸充气压力相同,工作高度相同,应同时充气,。
另外,当充注前悬缸时,两个后悬缸的外伸高度应相等,这可以通过在后桥和车架止动块之间放置相同厚度的垫块来实现。
安装隔环时,需将车架稍微地升起,但应保证当充注完成后撤掉隔环。
注:气体的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悬缸周围温度变化大小都会引起氮气充人体积变化,因而,也使悬缸的工作高度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充入或排出氮气,以保证悬缸工作高度不变。
1.从单向阀(3)上拆下螺塞(2),在单向阀(3)上固定好连接到压力泵的软管,按300—0020节“润滑系统”中规定用油充注液压油。
拆下充注阀(4)。
注:要求压力大约14巴(200磅/英寸)打开单向阀使油流通过接头流进缸体。
如果泵达不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则:
a).取下备用单向阀组件的阀芯和弹簧。
b).通过在一个5/8—18×1.5螺栓钻孔,在
孔末端攻出1/4NPT的螺纹,制作一个充注接
头。
如果使用这两种方法中任一种给悬缸充油,完
成后,必须再装上原来的标准注油嘴,才能使
汽车运行。
2.活塞杆缩进缸体时,给悬缸充油直到充气阀(4)口处溢出的油没有气泡。
放气后,最好等30分钟或更长,以完全释放氮气,使悬缸内的油泡沫完全清除。
3
.拆下注油设备,重新在单向阀(3)上装螺塞(2)或重新装上在第一步拆掉的单向阀(3),在该接口处重装上氮气充注阀(4)。
如果两个悬缸需同时充注,用三通,接头,两软管(1,图9),夹紧接头(2,图9)和充气接头(3,图9),此工具总成如“专用工具”所述。
4.拧下密封螺母(8、图9),将充气工具与氮气瓶相连接。
5.如下所述在氮气充注阀(4)上安装阀夹紧接头(2,图9)。
a.逆时针旋转阀夹紧接头(2)的…T”形手柄,直到拧不动为止。
b. 旋紧氮气充气阀(4)的旋转螺母,直到紧好
为止。
c.逆时针旋转氮气充气阀(4)的小六方螺母两或三转,使内阀离开阀座。
d.顺时旋转“T”形手柄,直到拧不动为止,打开氮气充注阀(4)的单向阀。
6.检查氮气瓶的压力,关闭充气阀(4、图9),打开进气阀(6、图9),缓慢打开氮气瓶的阀门,注意观察压力表(5,图9)的读数。
氮气瓶的压力必须超过31巴(450磅/英寸)。
7.关闭进气阀(6、图9),打开充气阀(4、图9),两缸充气到如图8所示的高度“A”,充气时慢慢打开和间歇关闭进气阀(6、图9)。
检查缸内压力时,关闭进气阀(6、图9)并注意压力表(5、图9)的读数。
注:如果两悬缸伸出高度不相同,则应检查后桥左右悬缸伸出量是否相等(悬缸可完全收缩),还应检查车辆是否停放在平坦、水平的路面上,车辆是否空载。
注:两缸应充气到图8所示的高度,不得过量充气,否则会引起缸体过度伸出,损坏活塞上的固定螺栓。
前桥–前悬缸180-0030
注:下表中的充气压力只做为参考用。
应按图8所规定的高度来充气,不能只按规定的缸内压力为依据。
注:在充气操作中,车架升起后,用合适的垫块或液压千斤顶支撑住车架。
8.达到高度“A”时(图8),关闭氮气瓶(上的阀门和进气阀(6、图9),顺时针旋转氮气充注阀(4)上的六方螺母,关闭内阀。
然后逆时针转动阀夹紧接头(2,图9)的“T”形手柄直到拧不动为止。
9.打开充气阀(4、图9)和关闭进气阀(6、图9),通过释放阀(10、图9)释放压力表(5、图9)和软管(1、图9)内压力,松动旋转螺母,拆下氮气充气阀(4)的阀夹紧接头 (2、图9)和软管(1、图9)。
注:新的或修复的悬缸,其密封圈和防尘圈会使活塞杆较紧,使悬缸难以达到图8的充注高度。
如果这样,尽可能使悬缸充气准确,并在车辆运行几天后,重新检查悬缸高度。
10.用肥皂水检查氮气充注阀(4)是否有泄漏情况,如上述阀有泄漏,快速压下阀芯一或两次使其重新复位。
如泄漏继续,更换阀芯。
拧紧充注阀锁紧螺母,更换阀盖。
拧紧阀盖,使其用手拧不动。
11.如果悬缸充注到正确高度时,同时车辆并无过载,而悬缸中活塞接触到底,油位可能不正确,悬缸应释放后,再用油充注,然后按上述方法重新充注氮气。
保养
每天检查悬缸高度,按300—0020节“润滑系统”规定的润滑油和维修间隔润滑悬缸。
专用工具
括号中号码见图9。
图9所示的充注工具总成件号、同时充注时所需的其它零部件及一般维修工具,参见300—0070节“维修工具”,这些零部件及工具在代理商处可购得。
同时充注悬缸时,充注工具可以按下述方法调整:
a.从充气阀 (4)上断开软管总成(1),在充气阀 (4)上装一个三通。
b.将软管总成(1)连到三通的一个分支口上并紧固。
c.做第二根软管总成时,将软管的一端装上阀夹紧接头和充气接头。
d.将第二根软管总成连接到三通的另一个支口上并紧固。
前桥–前悬缸
18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