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滤波和叠加电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叠加
大家知道,电感有频率才有感量,直流叠加必然影响导磁率,就是说电感量肯定下降;如果加的直流工作电流不大,电感的偏差仍然符合客户的要求,那么这个电感OK,如果加的直流工作电流较大,电感的范围超出用户要求,要更换磁心材质,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在磁心的一端加一个永磁磁铁,至于怎样加,取决于磁铁的导磁率(髙斯),磁心的材质,叠加电流的大小等因素.有一点请大家注意:这种电感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起线端和收线端,还要注意磁心的粘接方向.否则在电路中会出现问题.
额定电流一般主要看两个方面:
1. 温升小于30-50度(主要由使用场合决定),可以确定一个最大电流值!
2. 直流叠加:一般要大于原始电感的90%,又决定一个最大电流值!以上两个电流值取小的那个值,就是额定电流!第2个电流值很容易测量,第1个的话误差较大,真要做的话一般实际测量结合理论计算! 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1. 交流额定电流:受限于频率及功耗;
2. 直流额定电流:受限于磁芯最大饱和Bs及空气间隙.
大多数工厂不具备高频测机,一块电路板就那么几个高频电感,花几万到几十万买一台测机不合算.因此你碰到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在使用那个公式时要注意,高频电感的测试频率不是自谐频率.例如:EC24-1R0K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L0307-1uH的小功率高频电感,在生产过程中的测试频率为25.2MHz,但它的自谐频率为180MHz.目前用新材料制造的小功率小感量的高频电感的自谐频率大于600MHz.
一般来说:用1KHZ的LCR表及1KHZ的电桥测出的电感可以称为真实电感.
说句题外话:如果客户提供的材料和你实际工作中的那个材料相差很大的话(在以你的测机为准的前提下)那么再论证也没有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A:用你的测机测试你目前的合格品并详细记录L值Q值及DCR
连你测试的样品一起交给供应商去校正他们测机的“偏差”B:如果供应商有条件,应该带一台有模拟功能的测机去你那里,将他的测机完全模拟成你们的测机,这样就确保万无一失了.
2.5mH的电感应该是共模电感.共模电感一般由高导磁心做成,高导材料有一缺点,它的磁导率在较低的频率下就会下跌.磁导率越高,越明显.如UI=10000的材料在100000HZ多一点就开始下跌,UI=5000的就好一些,要到几百K才下跌.所以变压器厂家定的测试频率一般在10K或更低.
使用同样的测试频率和测试电压使用不同的测试仪表由于仪表的内阻不一样造成施加在电感器或者变压器绕组上的电压信号不一样也会造成所测的电感量不一样.
使用不同的频率同样的电压下测试结果有所差别是正常的
尤其是如果测试电压高致使测的电感量不是起始磁导率下的电感量那样电感值随测试频率的不同造成感应的Bm不同,那么磁导率就不同当然电感量也就不同.
环形样品Le和Ae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环形样品有效磁路长度Le有效截面积Ae
我们知道,与一般的电流电压测量不同,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测量都是间接测量。

磁场强度通过测量励磁电流后计算得到,磁感应强度是通过测量感应磁通后计算得到,参与计算的样品有效参数Le和Ae将直接与测量结果相关。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 (N × Ae)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根据样品尺寸计算样品的有效参数Le和Ae,在不同的行业中,计算方法往往不统一,这可能使测试结果缺乏可比性。

在SMTest软磁测量软件中,样品有效参数的计算依照行业标准SJ/T10281。

下面以环形样品为例,讲述样品有效磁路长度Le和有效截面积Ae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情况:指定叠片系数Sx,指定样品的外径A、内径B和高度C。

根据SJ/T10281标准,先计算样品的磁芯常数C1和C2,然后根据磁芯常数计算Le和Ae,这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的计算方法。

第二种情况:指定材料密度De和样品质量W,指定样品的外径A、内径B和高度C。

根据SJ/T10281标准,先计算样品的磁芯常数C1和C2,然后根据磁芯常数计算Le和Ae,并可推算叠片系数Sx,这是另外一种计算方法,与标准有点差别,但计算结果与标准比较接近。

第三种情况:指定材料密度De和样品质量W,指定样品的外径A和内径B,不指定样品的高度。

不按SJ/T10281标准求磁芯常数,而是按平常的数学公式来求Le和Ae。

这种计算方法与标准相差较大,只有环形样品才有这种计算方法。

一些EMC整改菜鸟经验和大家分享
先从EMI的整改讲起吧。

我们经常接触用电的东西大概分ITE,音视频,家用电器,和灯具,当然还有其他的。

这些东西的一般都需要测试传导,空间辐射/骚扰功率,谐波,电压闪烁。

根据标准不同而不同。

传导主要是通过导线传播的。

所以我们整改时主要在滤波方面入手。

和辐射一样针对不同频率,所用的方法有一定差异。

很多东西涉及到PCB设计,排版。

这方面我就不讲了,我也不是很懂啊。

现在我们就讲成品的整改好了。

以我接触的产品看来,开关电源类产品的频率大概分四段:150K-400K-4M-20M-30M,这样分的好处是找问题迅速,一般前一段的主要问题在于滤波元器件上。

小功率开关电源用一个合适的X电容和一个共模电感可消除,从增加的元件对测试结果来看,一般电感对AV值有效,电容对QP值有效。

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

电容越大,滤除的频率越低。

电感越大(适可而止),滤除的频率越高。

400K-4M这一段主要是开关管,变压器等的干扰。

可以在管与散热片之间加屏蔽层(云母片),或者在引脚上套磁珠。

吸收电路上套磁珠有时也很有效。

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Y电容也是不容忽视的。

次级对初级高压端合适还是低压端有时候对这段频率影响很大。

除此之外,调整滤波器也可以抑制其骚扰。

4M-20M这段主要是变压器等高频干扰,在没有找到根源前,大概通过调整滤波,接地,加磁珠等手段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输出端的问题。

20M以后主要针对齐纳二级管,输出端电源输入端整改。

一般是用到磁珠,接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滤波器件因该远离变压器,散热器,否则容易耦合。

镇流器整改原理和开关电源类似,但是前部分超标并非调整滤波器件就都可以解除,最有效的办法是Y电容金属外壳,外壳再连接地线。

磁珠对高频抑制效果不错。

其他的大同小异。

家电类很多都涉及到马达,好的马达,一般一个X电容就可以通过传导。

频率高一点可以考虑加磁环。

很多马达是需要用到Y电容的,通常是电刷对机壳。

机壳接地或不接根据情况来。

以上传导就这么多了,实在不行,改版啦。

我没干多久,悟性也差,学历太低了。

只能整出这么一点来污染各位眼球,呵呵。

下面说说空间辐射吧,想必大家也参加过不少培训,从原理到设计到走线。

后悔没专心。

现在我讲点实用的,拿大家熟悉的PC来举例吧。

我也是分几部分来查原因。

30-300-600-1000M,这些都不是一个准确的频率。

前一段主要是通过引线传播,解决问题先得找到问题。

所以你就找个超标点,把EUT调到超标最严重的位置,一个一个拔。

频率降了,就说明这个有问题。

频率再高点,拨光所有周边虽然频率有点改善还是超标,你不妨用手去挡或者接触机壳。

或者打开机壳摆弄一下走线,只到找到最有影响的原因。

最后一段自然就是空隙的原因了。

如果不在PCB上找解决的方法,只有加吸收材料,接地和屏蔽这几种方法,不过这也是几种比较适用有效的方法。

所以我们手里通常要有以下材料:导电泡棉(塞缝的),铜/铝箔,扣式磁环,弹片等等。

辐射就象个水塔,哪里有口就往哪里跑,有时候这边好了,那边又不行。

所以要注意内部的走线等防止耦合等。

对于家电和音视频,功率辐射超标现象也很常见。

回说到功率辐射,今天恰好改了一个吹风机,就拿这个样品做例子吧,这玩意120V,功率辐射在114M以上突然一路狂飚,到300M的时候基本在70dbu/W,观察其机构:电源线进来套一磁环,跨一X电容,然后就发热丝,分压后整流给24V直流马达供电。

象这种结构按理说不会有太大干扰,看到突然增高的频率,马上想到可能是某个元件失效,或者某个元件工作频率。

于是
做了一部分整改,比如电极端加电容,加磁珠等,结果还是余量不足。

因为问题很明显出在电机,为了不增加成本,让整改变得有意义,所以让客户提供了两款小马达,和新样品。

测试结果很低很理想。

以上废话的心得是:在无法接受成本的时候,就换核心部件。

马达类产品最好备不同厂家的样品,如果是测试马达,就多备用几个。

交流马达的碳刷产生的干扰比较常见,可以整改电感和电容。

磁环在这类产品中优势比较明显。

电感知识
关键字:电感知识、贴片电感、电感器、电感线圈、电感的作用、功率电感、色环电感、电感单位、色码电感、电感镇流器
一、电感器的定义。

1.1 电感的定义:
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及其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生产此磁通的电流之比。

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是当在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将呈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力线。

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磁生电来分析,变化的磁力线在线圈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势,此感应电势相当于一个“新电源”。

当形成闭合回路时,此感应电势就要产生感应电流。

由楞次定律知道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力线总量要力图阻止原来磁力线的变化的。

由于原来磁力线变化来源于外加交变电源的变化,故从客观效果看,电感线圈有阻止交流电路中电流变化的特性。

电感线圈有与力学中的惯性相类似的特性,在电学上取名为“自感应”,通常在拉开闸刀开关或接通闸刀开关的瞬间,会发生火花,这就是自感现象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势所造成的。

总之,当电感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内部的磁力线将随电流的交变而时刻在变化着,致使线圈不断产生电磁感应。

这种因线圈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

由此可见,电感量只是一个与线圈的圈数、大小形状和介质有关的一个参量,它是电感线圈惯性的量度而与外加电流无关。

1.2 电感线圈与变压器
电感线圈:导线中有电流时,其周围即建立磁场。

通常我们把导线绕成线圈,以增强线圈内部的磁场。

电感线圈就是据此把导线(漆包线、纱包或裸导线)一圈靠一圈(导线间彼此互相绝缘)地绕在绝缘管(绝缘体、铁芯或磁芯)上制成的。

一般情况,电感线圈只有一个绕组。

变压器:电感线圈中流过变化的电流时,不但在自身两端产生感应电压,而且能使附近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这一现象叫互感。

两个彼此不连接但又靠近,相互间存在电磁感应的线圈一般叫变压器。

1.3 电感的符号与单位
电感符号:L
电感单位:亨(H)、毫亨(mH)、微亨(uH),1H=103mH=106uH。

1.4 电感的分类:
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

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

按工作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

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

按工作频率分类:高频线圈、低频线圈。

按结构特点分类:磁芯线圈、可变电感线圈、色码电感线圈、无磁芯线圈等。

二、电感的主要特性参数
2.1 电感量L
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

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

2.2 感抗XL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

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 的关系为XL=2πfL
2.3 品质因素Q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

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

采用磁芯线圈,多股粗线圈均可提高线圈的Q值。

2.4 分布电容
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

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采用分段绕法可减少分布电容。

2.5 允许误差:电感量实际值与标称之差除以标称值所得的百分数。

2.6 标称电流:指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小,通常用字母A、B、C、D、E分别表示,标称电流值为50mA 、150mA 、300mA 、700mA 、1600mA 。

三、常用电感线圈
3.1 单层线圈
单层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纸筒或胶木骨架上。

如晶体管收音机中波天线线圈。

3.2 蜂房式线圈
如果所绕制的线圈,其平面不与旋转面平行,而是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种线圈称为蜂房式线圈。

而其旋转一周,导线来回弯折的次数,常称为折点数。

蜂房式绕法的优点是体积小,分布电容小,而且电感量大。

蜂房式线圈都是利用蜂房绕线机来绕制,折点越多,分布电容越小
3.3 铁氧体磁芯和铁粉芯线圈
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

在空芯线圈中插入铁氧体磁芯,可增加电感量和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

3.4 铜芯线圈
铜芯线圈在超短波范围应用较多,利用旋动铜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电感量,这种调整比较方便、耐用。

3.5 色码电感线圈
是一种高频电感线圈,它是在磁芯上绕上一些漆包线后再用环氧树脂或塑料封装而成。

它的工作频率为10KHz至200MHz,电感量一般在0.1uH到3300uH之间。

色码电感器是具有固定电感量的电感器,其电感量标志方法同电阻一样以色环来标记。

其单位为uH。

3.6 阻流圈(扼流圈)
限制交流电通过的线圈称阻流圈,分高频阻流圈和低频阻流圈。

3.7 偏转线圈
偏转线圈是电视机扫描电路输出级的负载,偏转线圈要求:偏转灵敏度高、磁场均匀、Q值高、体积小、价格低。

四、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
基本作用: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
形象说法:“通直流,阻交流”
细化解说:在电子线路中,电感线圈对交流有限流作用,它与电阻器或电容器能组成高通或低通滤波器、移相电路及谐振电路等;变压器可以进行交流耦合、变压、变流和阻抗变换等。

由感抗XL=2πfL 知,电感L越大,频率f越高,感抗就越大。

该电感器两端电压的大小与电感L成正比,还与电流变化速度△i/△t成正比,这关系也可用下式表示:
电感线圈也是一个储能元件,它以磁的形式储存电能,储存的电能大小可用下式表示:WL=1/2 Li2 。

可见,线圈电感量越大,流过越大,储存的电能也就越多。

电感的符号
电感量的标称:直标式、色环标式、无标式
电感方向性:无方向
检查电感好坏方法:用电感测量仪测量其电感量;用万用表测量其通断,理想的电感电阻很小,近乎为零。

五、电感的型号、规格及命名。

国内外有众多的电感生产厂家,其中名牌厂家有SAMUNG、PHI、TDK、AVX、VISHAY、NEC、KEMET、ROHM等。

5.1 片状电感
电感量:10NH~1MH
材料:铁氧体绕线型陶瓷叠层
精度:J=±5% K=±10% M=±20%
尺寸:0402 0603 0805 1008 1206 1210 1812 1008=2.5mm*2.0mm 1210=3.2mm*2.5mm
个别示意图:贴片绕线电感贴片叠层电感
5.2 功率电感
电感量:1NH~20MH
带屏蔽、不带屏蔽
尺寸:SMD43、SMD54、SMD73、SMD75、SMD104、SMD105;RH73/RH74/RH104R/RH105R/RH124;CD43/54/73/75/104/105;
个别示意图:贴片功率电感屏蔽式功率电感
5.3 片状磁珠
种类:CBG(普通型)阻抗:5Ω~3KΩ
CBH(大电流)阻抗:30Ω~120Ω
CBY(尖峰型)阻抗:5Ω~2KΩ
个别示意图:贴片磁珠贴片大电流磁珠
规格:0402/0603/0805/1206/1210/1806(贴片磁珠)
规格:SMB302520/SMB403025/SMB853025(贴片大电流磁珠)
5.4 插件磁珠
规格:RH3.5
规格
A
B
C
阻抗值(Ω)
10mHz
100mHz
RH3.5X4.7X0.8
3.5±0.15
4.7±0.3
62±2
20
45
RH3.5X6X0.8
3.5±0.15
6±0.3
62±2
25
65
RH3.5X9X0.08
3.5±0.15
9±0.3
62±2
40
105
5.5 色环电感
电感量:0.1uH~22MH
尺寸:0204、0307、0410、0512
豆形电感:0.1uH~22MH
尺寸:0405、0606、0607、0909、0910
精度:J=±5% K=±10% M=±20%
精度:J=±5% K=±10% M=±20%
插件的色环电感读法:同色环电阻的标示
5.6 立式电感
电感量:0.1uH~3MH
规格:PK0455/PK0608/PK0810/PK0912
5.7轴向滤波电感
规格:LGC0410/LGC0513/LGC0616/LGC1019
电感量:0.1uH-10mH。

额定电流:65mA~10A。

Q值高,价位一般较低,自谐振频率高。

500
5.8 磁环电感
规格:TC3026/TC3726/TC4426/TC5026
尺寸(单位mm):3.25~15.88
5.9 空气芯电感
空气芯电感为了取得较大的电感值,往往要用较多的漆包线绕成,而为了减少电感本身的线路电阻对直流电流的影响,要采用线径较粗的漆包线。

但在一些体积较少的产品中,采用很重很大的空气芯电感不太现实,不但增加成本,而且限制了产品的体积。

为了提高电感值而保持较轻的重量,我们可以在空气芯电感中插入磁心、铁心,提高电感的自感能力,借此提高电感值。

目前,在计算机中,绝大部分是磁心电感。

六、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电感在电路最常见的功能就是与电容一起,组成LC滤波电路。

我们已经知道,电容具有“阻直流,通交流”的本领,而电感则有“通直流,阻交流”的功能。

如果把伴有许多干扰信号的直流电通过LC滤波电路(如图),那么,交流干扰信号将被电容变成热能消耗掉;变得比较纯净的直流电流通过电感时,其中的交流干扰信号也被变成磁感和热能,频率较高的最容易被电感阻抗,这就可以抑制较高频率的干扰信号。

LC滤波电路
在线路板电源部分的电感一般是由线径非常粗的漆包线环绕在涂有各种颜色的圆形磁芯上。

而且附近一般有几个高大的滤波铝电解电容,这二者组成的就是上述的LC滤波电路。

另外,线路板还大量采用“蛇行线+贴片钽电容”来组成LC电路,因为蛇行线在电路板上来回折行,也可以看作一个小电感。

七、常见的磁芯磁环
铁粉芯系列
材质有:-2材(红/透明)、-8材(黄/红)、-18材(绿/红)、-26材(黄/白)、-28材(灰/绿)、-33材(灰/黄)、-38材(灰/黑)、-40材(绿/黄)、-45材(黑色)、-52材(绿/蓝);尺寸:外径大小从30到400D(注解:外径从7.8mm到102mm)。

铁硅铝系列
主要u值有:60、75、90、125;尺寸:外径大小从3.5mm到77.8mm。

两种产品的规格除了主要的环形外,另有E形,棒形等,还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各项参数定做。

它们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主机板,计算机电源,电源供应器,手机充电器,灯饰变压调光器
空心线圈电感的电感量与线径不能说没有关系,只是影响相对小!
空心线圈电感的电感量与线圈绕的圈数,疏密程度以及孔径等有关!
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

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一、电感的分类
按电感形式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

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

按工作性质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

按绕线结构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

二、电感线圈的主要特性参数
1、电感量L
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

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

2、感抗XL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

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 的关系为XL=2πfL
3、品质因素Q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

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

4、分布电容
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

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Q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三、常用线圈
1、单层线圈
单层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纸筒或胶木骨架上。

如晶体管收音机中波天线线圈。

2、蜂房式线圈
如果所绕制的线圈,其平面不与旋转面平行,而是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种线圈称为蜂房式线圈。

而其旋转一周,导线来回弯折的次数,常称为折点数。

蜂房式绕法的优点是体积小,分布电容小,而且电感量大。

蜂房式线圈都是利用蜂房绕线机来绕制,折点越多,分布电容越小
3、铁氧体磁芯和铁粉芯线圈
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

在空芯线圈中插入铁氧体磁芯,可增加电感量和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

4、铜芯线圈
铜芯线圈在超短波范围应用较多,利用旋动铜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电感量,这种调整比较方便、耐用。

5、色码电感器
色码电感器是具有固定电感量的电感器,其电感量标志方法同电阻一样以色环来标记。

6、阻流圈(扼流圈)
限制交流电通过的线圈称阻流圈,分高频阻流圈和低频阻流圈。

7、偏转线圈
偏转线圈是电视机扫描电路输出级的负载,偏转线圈要求:偏转灵敏度高、磁场均匀、Q值高、体积小、价格低。

元件的品质因数,即Q值的大小取决于元件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以及应用环境。

例如,同样一个电感,如果其他参数不变,仅改变绕制电感导线的粗细,则导线粗的电感Q值要比导线细的电感Q值高。

如果再在导线上镀银,则镀银导线所绕制的电感要比不镀银导线绕制的电感Q值高。

至于介质谐振器其Q值更是取决于构成介质谐振器材料和制作工艺。

Q值的大小还与工作频率有关。

一般的电感随着频率的变高其Q值也会增高。

但它有一个极限,当超过这个极限频率点后电感的Q值要陡然下降,这个电感就失去了电感的作用。

在这点上介质谐振器、声表面波谐振器和晶体谐振器更为明显。

当工作频率偏离他们的谐振频率后,其Q 值将急剧下降,同时他们也将不能工作。

品质因数描述了回路的储能与它一周耗能之比。

因为通频带与品质因数之积为回路的谐振频率。

所以,在保证谐振点的情况下品质因数与通频带的宽窄是一对矛盾。

所以不能说品质因数越高越好,还要看对频带的要求的.
电感元件的分类
概述: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1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