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强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解析:选A。

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A正确。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所决定,若强电解质溶液是稀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B不正确。

强电解质部分是离子化合物,部分是共价化合物,而弱电解质绝大部分是共价化合物,C不正确。

强电解质有的难溶于水,如BaSO4、CaCO3;弱电解质有的是易溶于水,如H2SO3,D不正确。

2.(2011年沈阳四校高三阶段测试)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C.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解析:选A。

分析题给反应,氧化性①中:Cl2>Br2、②中:KClO3>Cl2、③中:KBrO3>KClO3,A对;①中KCl是还原产物,KBr发生氧化反应,B错;③中氧化剂是KBrO3,其转化为Br2,故1 mol KBrO3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C错;反应②中氧化剂是KClO3,Cl的化合价降低5价,还原剂是HCl,Cl的化合价升高1价,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

3.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 mol M+和0.10 mol 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012年高考反应原理部分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012年高考反应原理部分

第41讲《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2012·海南化学卷13]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H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 N2H4 (1) △H1= -195kJ·mol-1② (1) + O2(g)= N2(g) + 2 H2O △H2= -534.2kJ·mol-1写出肼和N2H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二、电化学基础2. [2012·海南化学卷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 HCl、CuCl2、Ba(OH)2B. NaOH、CuSO4、H2SO4C. NaOH、H2SO4、Ba(OH)2D. NaBr、H2SO4、Ba(OH)23.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4.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6]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

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 x 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三⽀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组同学在进⾏(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速率加快。

②⼄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泡的快慢,定性⽐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所⽰,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分液漏⽃控制阴离⼦相同,排除阴离⼦的⼲扰收集40mL⽓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另⼀个⽅⾯从反应产⽣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3)⽐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不同,尽量让阴离⼦相同,减少阴离⼦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体,所需时间的长短⼊⼿。

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项复习真题仿真—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项复习真题仿真—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202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真题试卷模拟——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T℃、100kPa下,n(平衡时气体):n(初始气体①1K=_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列出计算式常数p②若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已达平衡时由图可知,75min 后4CH 的转化率与炭催化剂的目数的关系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P 原子的空间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已知晶体中硼原子和磷原子的半径分别为1pm r 和2pm r ,距离最近的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核间距为二者原子半径之和。

则磷化硼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

2.(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取二甲醚(DME)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制取过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Ⅰ.()()()()22321CO g 3H g CH OH g H O g ΔH ++ 反应Ⅱ.()()()1333222CH OH g CH OCH g H O g Δ23.4kJ molH -+=-⋅ 反应Ⅲ.()()()()12223CO g H g CO g H O g Δ41.2kJ molH -++=+⋅ 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向恒压容器中充入0.2mol CO 2(g)和0.6mol H 2(g),若在该条件下只发生反应Ⅰ,达平衡时,放出4kJ 能量;若向相同容器中充入0.4mol CH 3OH(g)和0.4mol H 2O(g),吸收11.8kJ 能量,则反应Ⅰ的△H 1=___________kJ/mol 。

(2)已知反应Ⅲ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2v =k p CO p H 正正⋅⋅,()()2v =k p CO p H O 逆逆⋅⋅,lgk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T 2℃下,图中A 、B 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0.7、a-1。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期末)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

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1)B极是电源的_______极。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______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_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c(OH-)=0.1 mol·L-1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甲中溶液的pH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E电极换为铁,其它装置都不变,则乙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通电一段时间后,需向甲中加入49 g Cu(OH)2固体才能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则这段时间内,整个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2.(2022·四川达州·高三期末)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减少SO2的排放。

回答下列问题:(1)H2还原法:已知:2H2S(g)+SO2(g)=3S(s)+2H2O(1) △H=akJ·mol-1H2S(g)=H2(g)+S(s) △H=bkJ·mol-1H2O(l)=H2O(g) △H=ckJ·mol-1SO2(g)和H2(g)反应生成S(s)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碘循环法:其循环过程如图所示A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做催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

(3)钠碱循环法:1mol/L的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来吸收尾气SO2。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反应原理高考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反应原理高考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K
四、备考策略
(一)依课标,定方向
考什么
怎么考
四、备考策略
(二)研教材,深挖补
四、备考策略
(三)夯基础 提能力
D.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3d能级上有5个未成对电子、4s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是6;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C.
石灰乳与海水混合,过滤得Mg(OH)2,将其溶于盐酸,再蒸发结晶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得到金属镁
【详解】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e]3s2,故为IIA族,故A正确。
故答案为:氮;Cl2;
C故.选C:O2D是。氧化产物,N2是基还础原产知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识元掌素的握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解1m析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不定牢氧化固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燃烧热中水应为液态,故C错误;
C.0~1 D.>1
2021 年全国乙卷 28(3)
McMorris 测定和计算了在 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2NO(g)+2ICl(g) 2NOCl(g)+I2(g) Kp1
2NOCl(g) 2NO(g)+Cl2(g) Kp2
得到
lgKp1
~
1 T

lgKp2
~
1 T
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三、考向预测
2021 年全国甲卷 28.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 (g) 3H2(g) CH3OH(g) H2O(g)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A
B
略 略
C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该气体一定是SO2 中,品红溶液褪色

3、(09年重庆理综·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略 C.略 D.略
4、(09年全国理综卷I·27)(15分)浓H2SO4和木炭 选用仪器(填字母) 加入试剂 作用 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浓)+C △ CO2↑+2H2O+2SO2↑ 选用所需仪器(可重复使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 检验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 KMnO4溶液,其他自选。
SO2+Cl2+2H2O=H2SO4+2HCl =
石灰石- 石灰石-石膏法 Ca(OH)2 + SO2= H2O+CaSO3 2CaSO3+O2 = 2CaSO4 氨水法 SO2+2NH3+H2O = (NH4)2SO3 2(NH4)2SO3+O2 = (NH4)2SO4
知识回顾: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 有毒 气体, 气体, 密度比空气 大 , 1体积水能溶解 易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40 体积的二氧化硫). 体积的二中是否含有CO A、如何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 如何除去CO 中的SO 饱和的NaHCO3溶液 B、如何除去CO2中的SO2?
思考3 思考3: 至饱和, 气体通入BaCl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 至饱和,未见有沉淀 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 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 入的气体可能是 A、CO2 B、NH3 C、NO2 D、Cl2 将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或者CaCl2)至饱 气体通入BaCl 溶液(或者CaCl 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就有 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就有 白色沉淀产生。 白色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产生 A、SO2 B、NH3 C、NO2 D、Cl2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专题讲义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专题讲义

一. 离子反应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电对之间存在电势差)“Cl2(强氧化性)+2Fe2+(强还原性)=2Cl-(弱还原性)+2Fe3+(弱氧化性)”例题1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数据Ψ(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Ψ值越高,氧化型氧化能力越强。

利用表格所给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氧/还Ψ{Co3+/Co2+}Ψ{HClO/Cl-}酸性介质 1.84V 1.49V氧/还Ψ{Co(OH)3/Co(OH)2}Ψ{ClO-/Cl-}碱性介质0.17V XA. 推测X<1.49B. Co3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3O4+8H+=Co2++Cl2↑+4H2O+2Co3+C. 碱性条件下科发生反应:2Co(OH)2+NaClO+H2O=2Co(OH)3+NaClD. 与元素Co同周期同族元素中,第三电离能Ⅰ3最小的是Fe【2】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水、气体、弱电解质生成)本质:溶液中微粒数量↓①向MnSO4溶液中加入NH3HCO3可制备MnCO3离子方程式:Mn2+ + 2HCO3-= MnCO3↓+ H2O + CO2↑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离子方程式:CaSO4 + CO32-=CaCO3+ SO42-【3】络合反应.①AgNO3+NH3·H2O(过量)→AgOH↓(先)→Ag(NH3)2OH(后)②CuSO4+NH3·H2O(过量)→Cu(OH)2(先)→[Cu(NH3)4]2+(后)绛蓝色③FeCl3+KSCN/C6H5O-→Fe(SCN)3血红色/[Fe(C6H5O)6]3+紫色↓↓验Fe3+ 验酚-OH【专题】反应间的竞争关系“硫碘亚铁溴”①将SO2通入FeCl3溶液,溶液立即变成红褐色,长时间放置后变成浅绿色反应a.SO2+Fe3+→Fe(SO2)63+(红褐色)反应b.SO2+2Fe3++2H2O=SO42-+2Fe2++4H+【4】广义酸碱反应1.定义酸:能够产生H+或结合OH-(例:NH4+、H3BO3、HCO3-)↓H2OB(OH)4+H+碱:能够产生OH-或结合H+(例:NH3、N2H4、HCO3-)【TIPS】双线数轴法①自左向右按酸性强弱列出反应中涉及的酸②使所有酸失去一个H+后对应写在下一行③使用对应规律判断产物例如:酸性: H 2CO 3 > HClO > HCO 3- > Al(OH)3失H +: HCO 3- < ClO - CO 32- < AlO 2+①少量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ClO⁻ + CO⁻ + H⁻O = HCO⁻⁻ + HClO ②过量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ClO⁻ + CO⁻ + H⁻O = HCO⁻⁻ + HClO酸性: H 2CO 3 > HClO > HCO 3- > Al(OH)3 ‘’谁量多谁固定’’失H +: HCO 3- < ClO - < CO 32- < AlO 2+ ‘’量少平移再确定’’ ③少量CO 2通入NaAlO 2溶液中2AlO⁻⁻+CO⁻+3H⁻O=2Al(OH)⁻+CO⁻²⁻ 解析:H 2CO 3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用CO⁻ 代替。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 化学基础知识专题1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 化学基础知识专题1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8) 有红色粉末生成,说明有 Fe2O3,则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升高,S 元素化合价应降低,则生成 SO2,根据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还有 SO3 生成, 则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可生成 Fe2O3、SO3、SO2。(9) 配平后所得化学方程式为 2(FeO·Cr2O3)+4Na2CO3+7NaNO3=高==温==4Na2CrO4+Fe2O3+4CO2↑+7NaNO2。
[解析] 由图像分析,Fe2+的氧化率受温度和 pH 影响,所以 pH=1.5 时的氧化 率不一定比 pH=2.5 时的氧化率大,A 错误;由图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80 ℃的 氧化率比 50 ℃大,B 正确;Fe2+的氧化率不仅与溶液的 pH、温度有关,还与离子 浓度等其他因素有关,C 错误;离子方程式中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D 错误。
[解析] (2) 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分。(4) 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应为 IO-3 +5I- +6H+===3I2+3H2O。(6) 滴入少量 FeSO4 溶液,溶液仍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出 现氢离子。(7) 向稀硝酸中滴加 Na2SO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应为 2H++ 2NO-3 +3SO23-===3SO24-+2NO↑+H2O。(8) Na2S2O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 SO2 和 S,正确的应为 S2O2-3+2H+===SO2↑+S↓+H2O。
(6) (2015·安徽卷)向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 FeSO4 溶液: 2Fe2++ClO-+2H+===Cl-+2Fe3++H2O( × ) (7) (2015·山东卷)向稀硝酸中滴加 Na2SO3 溶液: SO23-+2H+===SO2↑+H2O( × ) (8) (2013·四川卷)Na2S2O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2O23-+4H+===SO24-+3S↓+2H2O( ×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1.(2022·江苏·模拟预测)有效去除大气中的x NO 和水体中的氮是维持自然界氮循环的重要保证。

(1)已知:①()()()222CO g O g 2CO g += 11ΔH =566.0kJ mol --⋅ ①()()()222N g 2O g 2NO g += 12ΔH =64kJ mol -+⋅反应()()()()2222NO g 4CO g N g 4CO g +=+ ΔH=_______。

(2)磷酸铵镁(44MgNH PO )沉淀法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4NH +和3NH )。

实验室中模拟氨氮处理:将1L 模拟氨氮废水(主要含4NH +)置于搅拌器上,设定反应温度为25①,先后加入2MgCl 和24Na HPO 溶液。

将上述溶液分成两等分,用NaOH 调节溶液pH 分别为9和10,投加絮凝剂并搅拌。

反应30min 后,取清液测定氨氮质量浓度。

实验测得pH 为10时氨氮去除率较pH 为9时的氨氮去除率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

(3)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可通过电解法将模拟氨氮废水全部转化为2N 。

电解时,阳极发生多个电极反应。

保持恒定电流电解相同时间,测得溶液初始pH 对氨氮去除率及溶液中()c O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生成OH ⋅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

①初始pH 从12增大到13时,溶液中()c OH ⋅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已知Ni 的金属活动性与Fe 相当,Pd 不与稀酸反应。

酸性条件下Al 、Al/Ni 、Al/Cu/Pd 等金属还原硝酸盐的反应机理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ads 表示活性吸附态)。

①甲中,每还原1 mol 3NO -理论上消耗Al 的质量为_______g 。

①描述乙中3NO -被还原的过程:_______。

①要提高3NO -转化为2N 的选择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高中专题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专题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专题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
写法,以及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基本概念。

一、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反应现象,如铁生锈、火
焰燃烧等。

并提出以下问题: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有哪些不同的反应
类型?
二、学习反应类型
1. 合成反应:A + B → AB
2. 分解反应:AB → A + B
3. 单替换反应:A + BC → AC + B
4. 双替换反应:AB + CD → AD + CB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以上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并引导学生掌握反应类型的区分和化学方程
式的写法。

三、探讨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1. 反应速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教师介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进行相关实
验观察和讨论。

2. 反应机制:反应过程中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反应机制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知识,并
提出相关练习作业。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2. 实验探究:自行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拓展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实际应用,如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等。

这样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建立基础知识并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全国通用【本讲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化学反应速率1. 概念: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公式:v=∆c / t单位:mol/(L·S)或mol/(L·min)2. 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速率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反应物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则不断增加。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不可为负值。

(3)固体、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不变,故一般不用固体或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4)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是不同的,但意义相同。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对可逆反应还要指明反应的方向。

(5)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反应:m A+n B=p C+q D(各物质都不是固态或液态)v(A):v(B):v(C):v(D)=m:n:p:q=c (A): c (B):c (C):c (D)利用上式:①同条件下的同反应,不同物质之间表示的速率可以相互换算。

②不同条件下的同反应,可比较速率值的大小,比值越大,表明用该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③要特别注意,比较速率大小时,先换算成同一单位。

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内因(决定性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建的生成。

反应物分子中键能越大,断裂就越难,其反应速率就越小。

2. 外因对同一个反应,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也不同。

外界条件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1)浓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降低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改变固体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当固体或液体参加反应时,反应速率只和接触面积、扩散速率大小有关,所以增大接触面积(将固体粉碎)或增大扩散速率(对反应物进行搅拌)均可提高反应速率。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训练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2·河南南阳·高三期中)S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研究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回收SO2制取硫酸,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如下:①2SO2(g)+O2(g)2SO3(g) △H1=-196.6kJ•mol-1①SO3(g)+H2O(l)H2SO4(aq) △H2=-130.2kJ•mol-1则2SO2(g)+O2(g)+2H2O(l)2H2SO4(aq) △H=____kJ•mol-1。

(2)工业上根据反应:2CO(g)+SO2(g)S(1)+2CO2(g) △H=-37.0kJ•mol-1,可利用CO处理SO2并回收硫。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乙两个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CO和1molSO2。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则SO2的转化率:α(甲)____α(乙)(填“>”“<"或“=”,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甲)____M(乙)。

(3)在容积相等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按投料比n(CO):n(SO2)=1:1、2:1、3:1投料,发生反应:2CO(g)+SO2(g)S(g)+2CO2(g) △H=+8.0kJ•mol-1,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III代表的投料比为____。

①在密闭容器中按曲线II对应的投料比投料,若初始压强为p0,在a点对应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K 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2022·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倍受关注。

(1)CO2催化加氢合成甲烷的反应为:22421CO (g)+4H (g)=CH (g)+2H O(g)ΔH已知:-12222CO (g)+H (g)=CO(g)+H O(g)ΔH =+41kJ mol ⋅-12423CO(g)+3H (g)=CH (g)+H O(g)ΔH =-205kJ mol ⋅①则1ΔH =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特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含解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特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含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题训练(共10题)1.氯氨是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副产物少于其它水消毒剂。

回答下列问题:(1)①一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②工业上可利用反应Cl2(g)+NH3(g)=NH2Cl(g)+HCl(g)制备一氯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假设不同物质中同种化学键的键能相同),则该反应的△H=________。

化学键N-H Cl-Cl N-Cl H-Cl键能(kJ/mol) 391 243 191 431③一氯胺是重要的水消毒剂,其原因是由于一氯胺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l2和NH3反应制备二氯胺的方程式为2Cl2(g)+NH3(g)NHCl2(l)+2HCl(g),向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2 mol Cl2和2 mol NH3,测得各容器中n(Cl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t/min 0 40 80 120 160 n(Cl2)(甲容器)/mol 2.00 1.50 1. 10 0.80 0.80 n(Cl2) (乙容器)/mol 2.00 1.45 1.00 1.00 1.00①甲容器中,0~40 min内用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

③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若容器内Cl2和NH3物质的量之比不变,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原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氦气,Cl2的转化率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加入一定量的NHCl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在恒温条件下,2molCl2和1molNH3发生反应2Cl2(g)+NH3(g)NHCl2(l)+2HCl(g),测得平衡时Cl2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①A、B、C三点中Cl2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点(填“A”“B”或“C”)。

高三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反应历程

高三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反应历程
D.紫外线辐射提供破坏化学键的能量
15.M经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的能量低,N相比M更稳定
B.M生成N的过程中会形成过渡态,过渡态和N的能量差就是该反应的活化能
C.碳碳单键的键能为a kJ/mol,碳碳双键的键能为b kJ/mol,
D.M和N的标准单分子解离反应相对能量如图所示。路径包括碳碳键断裂解离和脱水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制CH3OH,主要涉及的反应有:
①CO2(g)+3H2(g)=CH3OH(g)+H2O(g)△H1=-49.0 kJ/mol
②CO2(g)+H2(g)=CO(g)+H2O(g)△H2=+41.2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吸热反应
B.若①中水为液态,则△H1′>-49.0 kJ/mol
C.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
D.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O2 CO2+H2O
2.M经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H=+88.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相比M更稳定
B.M生成N的过程中会形成过渡态,过渡态和N的能量差就是该反应的活化能
C.碳碳单键的键能为akJ/mol,碳碳双键的键能为bkJ/mol,
D.通过CeO2和CeO2-δ相互转化,降低了反应的焓变,加快了反应速率
5.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molH—H键和1molCl—Cl键时能放出xkJ的能量
C.断裂2molH—Cl键时需要吸收ykJ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 △H=a、2C(s)+O2(g)=2CO(g) △H=b,则a>bD.已知P(白磷,s)=P(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3.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 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 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5.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有如下两条路线:a.CH3CH2OH(g)+H2O(g)=4H2(g)+2CO(g) △H =+255.6kJ·mol-1b.CH3CH2OH(g)+1/2O2(g)=3H2(g)+2CO(g) △H =+13.8kJ·mol-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可提高b路线中乙醇的转化率B.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b路线制氢更加有利C.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D.由a 、b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16.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装置完全正确的是()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2+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 D.NiO(OH)9.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①防止铁钉生锈B.②构成铜锌原电池C.③构成铜银原电池D.④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11.氯碱工业是一种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30%以上,右图是该工艺图示(电极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H2,Y为Cl2B.A池为电解池,且m<nC.B池为燃料电池,且a>bD.该工艺优点是燃料电池提供电能且能提高烧碱产品的浓度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充电放电A .已知2H 2(g)+O 2(g)====2H 2O(g);ΔH=-483.6kJ /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含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57.4kJ /molD .己知2C(s)+2O 2(g)=2CO 2(g);ΔH 1 2C(s)+O 2(g)=2CO(g);ΔH 2则ΔH 1>ΔH 2 1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49.0 kJ/mol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 △H =-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 >-192.9kJ/mol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 .0.1mol B .0.2mol C .0.3mol D .0.4mol 15.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 2++2H 2O 通电 2Cu +O 2↑+4H +B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 32-+2H 2OH 2CO 3+2OH -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 - = Fe 3+D .强碱溶液中NaClO 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2Fe(OH)3=2FeO 42-+ 3Cl -+ H 2O+ 4H + 16.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2+2H 2O +4e -=4OH - C .装置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 、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17.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 6H 12O 6+6H 2O -24e -=6CO 2+24H +C .放电过程中,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能量CH 3OH(g)+H 2O(g)CO 2(g)+3H 2(g)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ΔHCO2:22.4/6L18.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A、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A强于BB.B 的电极反应:B-2e一=B2+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不久沉淀溶解19.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Ni(OH)2 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Ni(OH)2-2e-+2OH-===NiO2+2H2O 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增大20.已知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

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4+2H++2e-===AsO2-3+H2O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答案:1.B2.A3.A4.B5.A6.C7.A8.C9.A 10.D 11.D 12.C 13.D 14.D 15.A 16.C17.B 18.B 19.A 2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