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及实践案例课题报告共22页文档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08de3e6102de2bd960588c6.png)
从 20 0 2年开 始 ,在 国 内各 企业间 实行 自由买卖 的二 氧化碳 排放交 易制度 。根据该制 度 ,对于 申报 削减二氧化碳 排放量 指标 的企业 ,政府将 予以奖励 ,对于 完不 成这一指标的企业 将予 以罚款 。如果不想被 罚款 ,可 以从 完成 了削减二氧化碳 排放量指标 的企业购买 富余的二氧化碳排放 削减量。政府为 实行这 一制度的企业逐 一注册登记并建立账 户 ,允许企业间 相互买 卖二 氧化碳排放 削减量 。削减量 与有价证 券一样具有 定 的价值 ,可 以对 削减 量进 行交易 ,从而形 成二氧 化碳排 放交 易市场 。为 了便于这 一市场的运作 ,英 国政 府还 设立了 奖励基 金 ,奖金额度依企业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难 易程度 而 定 ,对于 未能如期 完成 二氧化 碳排放量 削减 目标 的企业 , 除责令 其退还 中报指标 时所 获得的奖金和利息外 ,再次 申报 二氧化碳排 放削减指标时 , 获得的奖金将相应地 减少。 所 大量 的实 践表 明 ,排 污 权交 易在 美 国 、英 国 等国 实施 后 ,已取得 了明显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 ( 二) 国内概况 中国 污染 物 排 放 许 可 证 制度 的试 点 工 作开 始 于 1 8 98 年 。 目前 ,我国的排污权 交易主要用于大气 污染 和水污染领
2 、排污权 拍卖 的问题 。排污权 采用拍 卖方式 具有诸 多 优势 ,在 2 0世纪 7 0年 代排 污权 均是 以拍 卖作 为初 始分 配 的方式 ,然后在 市场上进行交易 。相 比免费分配方式 ,排 污 权拍卖 的优点为 :() 1拍卖能提 高环境管理 部门的财政 收入 , 然后 可把这 些收 入用 于环境 治理 ;() 卖可 以减少 扭 曲性 2拍 税收 ,降低 无谓 损失 ,提高社 会福 利 ;() 3拍卖 能激励 企 业 技术 创新 ,提高 技术 水平 ;() 能减 少免费 分配 所产 生 4拍卖 的各利益集 团之 间的争执 ,体现公 平 、公正的原则 。 3 、排污权 交易 中的交 易成本 问题 。与 市场势 力相对 应 的是排污权 交易中的交易成本 问题 。传统的排污权交 易理 论 认为 ,排污权 交易市场是一个正规 的 、无摩擦的市场 。但 从 美国等西方 发达国家的实践来 看 ,排污权交 易市场在运作 过 程 中,不但 存在信息不充分 、交易不频繁 ,而且 存在 逐案谈 判的 问题 。有大量的实践证据表 明 ,排污权交易市场 上普 遍 存在 着交易成本 。
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2656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5.png)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它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 (排污权)来明确企业对其污染物的排放权利。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灵活的环保 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 的双重目标。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排污权交易的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规范为排 污权交易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在实践中,排污权交易的具体操作方式 因地区、行业和企业而异。一般来说,排污权交易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即 政府或企业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此外,还可以采取 行政手段来进行排污权交易,如政府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对超 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等。
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
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中,制度设计是关键环节。以下是针对我国排污权交 易制度设计的建议:
制度设计
1、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在国家层面,需根据各地区的环境容量和 生态承载能力,制定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在地方层面,根据实际情况将总量控制 目标分解到各排污企业。
制度设计
2、分配排污权。应采取有偿分配与拍卖相结合的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分配给 排污企业,同时通过拍卖方式为排污权确定合理价格,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
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01 引言
03 研究现状
目录
02 定义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研究成果与不足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排污权交易理论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保政策,越 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排污权交易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环境资源的政策 手段,其基本思想是将排放权利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从而使企业在追求经济 利益的同时,也能积极减少污染物排放。本次演示将对排污权交易理论的研究背 景、定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与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 究提供参考。
本文针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相关理论
![本文针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相关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4c746cb84ae45c3b358c5a.png)
3.1研究对象本文针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相关理论、国外的实践经验、当今的现实情况及开展排污权交易的相应程序和特殊性等问题分别展开了讨论,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第二章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相关评述,涉及排污权有关的专用名词予以解释第三章对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方法、资料的经费应用归纳总结。
第四章详细讨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展开应具有的程序、针对当前排污老八条政策、排污的交易在继承的前提对照,实现在环境容量约束下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化,具有合符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创新性和前沿性,并根据绍兴县的环境现状,在探讨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为交易的,必要性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活跃推广交易的一些想法。
第五章结论的展望归纳总结工作,本文的研究内容,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该领域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涉及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的产生理论,应用理论,绍兴县的实践应用,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广泛应用,既是环境管理人创新手段,也是增加环境社会管理的科学性促进绍兴县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
3.2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本论文的写作需要大量的资料,在论文题目确定下来后,首先对本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与查阅,对相关研究进行收集与整理,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杂志、地方统计年鉴、利用本单位图书档案室查阅报告,统计数据和文件和相关平面媒体对本行业、本领域报道的剪报合集,查看绍兴县污水排放相关监控记录,尤其是排污权不足上榜的绝对超排量,超排率企业,在送达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通知时,相应的沟通,交谈也成为论文资料的组成部分,引成自己的一些想法。
因工作需要,绍兴县环保间成立安装,刷卡排污总量自动控制系统项目组,该项目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根据企业排污权的大小进行远程的自动化控制是,促使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我是项目三人组成员,项目组的工作是对全县所有排污企业进行排污许可证的核对,对所排污水进行超排率的统计,落实工程报投标法定程序。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海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海排放权交易](https://img.taocdn.com/s3/m/39fef1f5910ef12d2af9e78d.png)
个整体 .在此 内部 ,若
美国 的捧污权 交易翩 度
些 污染源 增加排放 ,就必须 让内部其
和实践 :
排污 枉交易的思想是 最早在美 国提 出的,也是最早在美国被成功地付诸 实 践 ,美国政府从1 7 年为排污权交 易做 96 准 备,18 年正式 实施,对包括 空气 污 92
维普资讯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
结合上海排放权交易
文/ 赵贺
一 ,
个公 司的下 属多个 _厂或某个特 定区域 l _ 的工 厂群视 为
一
= .上海的捧放权交易
国家环保局住上海生要进行 了丁业 污水排放权交 易试 点。上海 市T业 污水 排放权交易 能从 宽到有地逐 步发展起来 是 丰观 推 动和 客观 形 势所 迫 共 同促 成
的推 动 ,
一
污 总量 从18 年起 .这些总量 向区 内 96 的4 4 企q 进 行分 配 .并核 发了排污 0家 k 许可证 ,规定 了城排指标和期跟 。总量 目标的确 定,总量指 标分 ,为排污权
交 易创 造 了 前提 条 件
源分 为三粪 .老 污染源 盯O 年代 中 期 已 经存在 的污 染源) 、新污染源 (O 7 年代 中
期 后…现 的污染源 ) 改扩 建污染源 ; 、
经济发展形 势迫 使基层进行 制度创 新 。由于水源 保护区的 总面积 r 整个上 海市面积 的1 ,所 在的青浦 、松 和 2 I 闵彳 义是 八 1 了 年代 上海郊 经济 发展最
具 潜 力 的地 区 , 招 商 l 话 跃 .新 建 项 资
决 这 一 题 . 这 些 区 县 进 行 了 大 胆 探 索 .丰 动 关 闭 一 效 益差 、污 染 严 蘑 的 企 业 ,让 出 排 污 指标 给 经 济 效 益 好 、环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现实的差距_经济法论文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现实的差距_经济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3aa4cb8bd63186bdebbc0b.png)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现实的差距_经济法论文摘要:基于科斯定理产生的排污权交易是对传统庇古理论的扬弃。
从理论上排污权交易克服了排污收费制度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弊端,但其在中国的应用却遭受到来自市场、技术、法制、政府和交易本身的现实困境限制。
由此,应辨证的看待排污权交易,逐步探索。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理论,现实困境完整意义上的排污权交易1999年由美国环保协会引入中国,南通与本溪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城市。
2002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开始在中国实施排污权交易项目的第二阶段实验,选取了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上海市、天津市、柳州市、华能发电集团作为试点,简称为4+3+1.如今这项实验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试点由第二阶段试点地区的点状分布转向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三个地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实验。
[1]排污权交易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洋为中用”,它是否能为中国的环境价值的保持做出积极的贡献,它如何克服其自身特性和我国国情的种种不适和差距,而自然的衔接统一起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更追求理论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科斯定理”对“庇古手段”的扬弃(一)、庇古手段在环境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传统环境经济政策以“庇古手段”为理论基础,即由政府给外部不经济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通过征税、取消补贴和押金制度等方式,使全部外部费用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承担。
在我国对庇古手段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排污收费制度。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越来越发现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
首先,排污收费制度下,企业只要达到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就没有进一步的动力去减少排放量。
而且由于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经常低于治污的边际成本,企业宁愿交税交费而不愿花钱去改进设备或者购买治污设备以减少污染排放。
由此企业失去了环保的内在激励机制。
其次,排污费征收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对边际私人纯收益和边际外部成本的测算为前提。
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难以事先确定排污标准和相应的最优费率。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5ee87647e21af45b307a8b3.png)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作者:李婷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1期【摘要】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手段,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适用的一种制度,并逐步显示其优越性,排污权交易政策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方面对排污权交易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理论;应用;综述一、排污权交易理论1、排污权交易内容的界定。
要成功设计排污权交易体系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决策变量:一是系统的目标和基本特征,如排污许可的物质基础、可使用排污权的内容、排污权交易的条件、排污权的法律依据以及如何选择参与者;二是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如免费分配的标准,如何选择定价和拍卖方式;三是各种弹性选项,如排污权储蓄和借贷等;四是如何组织排污权交易,是采用企业内部交易,还是通过中介商、交易所或者环境管理部门组织企业之间的交易;五是建立有效的排污监测系统,如绩效跟踪系统;六是激励排污企业遵守环境质量规定和不超标排污的措施,如惩罚和罚款制度的设计;七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其他环境政策的协调等问题。
2、排污权拍卖的问题。
排污权采用拍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在20世纪70年代排污权均是以拍卖作为初始分配的方式,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相比免费分配方式,排污权拍卖的优点为:(1)拍卖能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财政收入,然后可把这些收入用于环境治理;(2)拍卖可以减少扭曲性税收,降低无谓损失,提高社会福利;(3)拍卖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4)拍卖能减少免费分配所产生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执,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3、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与市场势力相对应的是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传统的排污权交易理论认为,排污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正规的、无摩擦的市场。
但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排污权交易市场在运作过程中,不但存在信息不充分、交易不频繁,而且存在逐案谈判的问题。
有大量的实践证据表明,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交易成本。
排污权交易及其案例分析
![排污权交易及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afe3b765ce0508763213d3.png)
考虑以下问题:
●案例中法律上的主客体组成? ●案例中缺乏一个重要角色,是谁? ●如果按照标准流程,这个交易该如 何进行?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我国的排污权 交易面临哪些问题?
面临的问题:
1.有关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和法律滞后 1.有关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和法律滞后 2.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 2.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 3.排污总量难以确定 3.排污总量难以确定 4.排污权初始分配存在障碍 4.排污权初始分配存在障碍
• • • • • • • •
申购程序 1.企业向环保局提交环评报告书 (表); 2.环保局核实主要污染物可交易 量,并出具排污权交易联系单; 3.到交易中心签订排污权转让合 同、支付交易款项; 4.交易中心出具排污权交易终结 联系单; 5.环保局出具环评批复; 6.试生产后进行“三同时”验收。 7.发放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许可证。
南京的下关发电厂由于引进了先 进的芬兰治理技术,使下关电厂每年排 放的二氧化硫实际量比环保部门核定的 排污总量指标减少了3000吨。一个 因扩建将造成排污量突破许可指标的上 限,一个因脱硫成功而实现了排污量指 标剩余,面对两个不同地区的发电企业, 经江苏省环保厅牵线,两家企业经过几 轮协商,最终达成了二氧化硫排污权的 异地交易。 按照协议,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 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将从下关发电厂购买170 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指标,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向 下关发电厂支付170万元的交易费用。双方还商定到2 006年之后,将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决定交易价格。
第二部分
实例分析
2003年的夏天,一股罕见的热浪席卷 我国南方地区,空调等降温设施的大量使用, 使得城市的电力供应紧张,江苏、上海等省市 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不得不一度拉闸限电。事 实上,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经济发展突 飞猛进,用电需求量与日俱增,扩建、新建电 厂的呼声越来越高。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 公司就是因苏州市电力需求缺口较大而兴建的 重点发电工程。由于公司需要扩建发电供热机组, 因此每年将增加2000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 建厂中间,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虽然搞了二氧 化硫的脱硫装置,仍然还有1700吨的二氧化硫 排放量指标的缺口没有解决。 根据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配方案,太 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因扩建造成的二氧化硫排放 许可指标的缺口在南京的下关发电厂那里找到了解 决办法。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及实践案例课题报告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及实践案例课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fc6e05b90d6c85ed3ac624.png)
全国重点湖泊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率先在 太湖正式实施。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在无锡市 举行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 仪式。此次水污染物排污有偿使用选定的范围是影响水质的 关键性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太湖周边5家企业将以每吨化 学需氧量指标购买了共计817吨的化学需氧量排污指标的申 购合同,由此向当地财政部门支付295万元的有偿使用金。 今后依此购买标准,太湖流域的2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将通 过有偿方式获得COD的排放权。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案例
人员组成
* 组 长 :王班祥 * 副组长: 欧和群 * 策划顾问:吴颜桦 * 解 说 员:孟菲 * 质量监管:张建 * 执行总监:王刚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案例
目录
1.对排污权交易的认识
2.国外排污权交易简况及案例
3.国内排污权交易的简况及实践案例
4.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分析
(八)环境政策不完善问题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案例
* 排污权交易的建议及 发展前景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案例
30 88
30
12
25
20 10
33 65
30 30
90
23
15
65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ABC
完善排污权交 易立法,奠定 排污权交易法 律基础 。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案例
面对二氧化硫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美国联邦环保局(EPA)为 解决通过新建企业发展经济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在实现《清洁空气 法》所规定的空气质量目标时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设想,引入了“ 排放减少信用”这一概念,并围绕排放减少信用从1977年开始先后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允许不同工厂之间转让和交换排污削减量 ,这也为企业针对如何进行费用最小的污染削减提供了新的选择。 而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实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受到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1daf3c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8.png)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排污许可证交易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简要概括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提供有效支持。
排污许可证交易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环境污染的政策工具。
在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下,政府机构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并限定每个许可证允许的排放量。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减少排放量或购买额外的许可证。
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政府可以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降低减排成本。
同时,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还能激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实施减排措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实施了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
例如,美国东北部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体系通过排污许可证交易,成功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量,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
欧盟也实施了碳排放交易体系,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而在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已在多个城市得到试点,并在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国内外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教训:政府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规划,以保障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确保排污许可证的合法有效;政府需采取措施来防范市场风险,如设立储备池、提供财税支持等,以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
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在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制度,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需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明确排污许可证交易的范围、程序和标准,为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减排和排污许可证的交易。
培育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提高企业对排污许可证交易的认识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论排污权交易
![论排污权交易](https://img.taocdn.com/s3/m/434fe33dcfc789eb172dc862.png)
排污权交易是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手段。
排污权交易制度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dales)于1968年提出后,先后被不同的国家所采纳。
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也有不少实践案例,在理论界也不乏探索。
在法学界,对排污权交易的认识还不统一,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排污权交易是违反法律精神的。
但是,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对排污权交易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排污权交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认识,以从中获得启示。
一、捧污权交易概述(一)含义排污权交易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观点。
1.污染权交易观这种观点认为,排污权交易的内涵是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及环境资源的拥有者,把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权利像股票一样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者。
污染者可以从政府或者拥有排污权的污染者手中购买这种权利,权利拥有者之间可以出售或相互转让污染权。
排污权交易有助于形成污染水平低、生产效率高的合理经济格局,降低成本,使环境质量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改善。
这种观点指出了交易的意义,设计了交易方式,提出了交易主体,指出了政府主体身份的特殊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但是,这种观点的“污染权交易”、“污染者”、“污染权”的提法有欠妥当。
2.经济手段观这种观点认为,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刺激手段,排污权卖方把自己减少排污而剩余的排污权出售给买方而获得经济回报。
其中,卖方获得的回报是市场对有利于环境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
这种观点指出了排污权交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刺激性,阐述了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特点,认为排污权交易是市场对有利于环境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但是,该观点忽视了排污权交易作为环境保护手段的本质特征及其环境容量资源的物权属性。
3.市场机制控制观这种观点认为,排污权交易是指管制当局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排污许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
该手段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管理。
浅议排污权交易理论
![浅议排污权交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a9b7a74693daef5ef73d52.png)
浅议排污权交易理论作者:杨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7期[摘要]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保护环境的手段,是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从成本效益上来说是达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本文拟从排污权交易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谈起,试分析该制度本身存在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困境。
希望本文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理论困惑实践困境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376-011.排污权交易理论简述1.1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涵排污权交易,是指利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和激励措施。
排污权的卖方,按照政府规定减排,获得剩余排污权。
得到经济回报。
实质上,这是市场给与的经济补偿。
排污收费,首先,让市场确定价格。
让市场来确定排污总量。
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
1.2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排污权交易实质上是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是典型的私法手段。
从成本效益上来说是达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符合公平价值的原则,更好的保持了利益矛盾的平衡,大大加强了环保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它有利于成本以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全球环境的好转。
然而,这样的交易,应采取防止污染环境或污染转移的负担,而出现的逃避行为。
1.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产生背景早在1912年,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就环境问题深入研究之后,在"庇古税"中声称,要想正确保护环境,严格控制污染,就必须对污染企业征收惩罚性费用,或用这笔费用,奖励能够认真控制污染的企业和个人。
这样可以使稀缺的环境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排污权交易这一理论,他是将经济学上的科斯定理应用到水污染的控制,经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才得出这一结论的。
于是,这个领域的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
蒙哥马利(1972)的理论证实,如果具备一定条件,排污权交易市场是有可能保持平衡的。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现实意义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b8459bb33687e21ae45a9cd.png)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现实意义作者:段晓凯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段晓凯(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效率型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本文深入探讨了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等排污权交易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构建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理论基础;运行机制;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D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082-04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成都市软科学项目(10RKYB045ZF-023)基金支持;本文受到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渊基金项目支持。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促进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国际上有效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无疑显得至关重要。
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1]。
排污权交易理论最早可追溯至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
192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可以采取对污染者征税或收费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其税收标准应等于污染的外部成本,这时企业最优的产量决策就等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决策,污染水平也是社会最低的[2]。
【精品】排污交易权理论
![【精品】排污交易权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657ef00740be1e640e9a52.png)
【关键字】精品浅谈排污交易权理论郑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710055)[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物排放与我国现有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冲突加剧。
顺应形势,我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法律不健全、监督力度差等,与发达国家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排污交易权制度。
[关键词]:排污交易权排污交易制度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是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
排污交易权理论作为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排污权交易的特点是谋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力量来治理环境污染,达到环境容量的优化配置,其本质是一个环境容量产权明晰的制度变迁过程。
因此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果如何,政府运用的手段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交易成本以及生产的积极性,对环境资源容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一、排污权交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1912年,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庇古税”,主张对排污企业进行惩罚性收费或奖励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更有效地配置稀缺的环境资源。
科斯(1960)在对非市场关系的“庇古税”提出质疑的同时,指出通过产权界定、市场交易来纠正环境资源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的偏差。
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上世纪70年代将科斯定理应用于水污染的控制研究,明确提出了关于排污交易权的观点后,许多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Montgomery(1972)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竞争均衡中整个区域都达到了联合成本的最小化。
Croker对空气污染控制的研究,奠定了排污权交易的理论根底。
1972年,Montgomery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市场的排污权交易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环境治理政策。
他认为,排污权交易系统的优点是污染治理量可根据治理成本进行变动,这样可以使总的协调成本最低。
案例排污收费排权交易-文档在线预览
![案例排污收费排权交易-文档在线预览](https://img.taocdn.com/s3/m/6a69ef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中国太原的排污权交易
■ 太原市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是一个新的尝 试 。这一尝试为我国实行排污权交易提供了 经验 ,建立了一套制度 。排污权交易也暴露 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如何在我们这样一个的 法制传统和市场交易规则尚不完善的国家, 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机制来解决环境污染问 题。
荷兰利用排污费政策控制水污染
b 按照《地表水污染防治法》 的规定 , 政府利用企业及个人 缴纳的排污费制造污水处理设备 ,但是在某些地区 , 只有 使用昂贵的排污设备才能达到法定的排污量 , 从而排污费 用随着设备价格的不断攀升而上升 。有时候 , 许多荷兰企 业家发现 , 他们所交纳的排污费与边际治理成本相等 ,清 洁水平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 。布莱瑟斯通过统计分 析发现 , 较高的排污费在促进污染物削减方面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到1990年 , 荷兰的河流及下水道中重金属污染物 和总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削减了一半 , 污水处理设备又 将河流中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至6, 00,000PE 。工业企 业对于排污费的反应最为强烈 , 1969年 1990年 ,其每年 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从33,000,000PE降至8,800,000PE 。
¡ 无论是通过使用清洁燃料 , 还是借助于安装污染控制设备 , 只要排污削减额超过了政府规定的数目 , 企业就可以将富余 的许可证出售给其他企业以获取利润
中国太原的排污权交易
■ 山西省省会太原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 也是污染严重的 城市 。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和钢铁工业的重镇 , 国有企 业占工业产值的70% ,2002年太原每天二氧化硫聚集 量为0.2mg/m3 ,是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三倍 。美 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对山西省的一项研究估计 , 如果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太原每年可以避免408个人 到1,886人的非正常死亡 ,这相当于每年节省人民币 9.25亿-为了设计排污权交易系统 ,太原市政府 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确定了目标和范 围 , 决定排污权交易只包括烟囱的二氧 化硫排放 。参加排污权交易的只包括23 个烧煤的单位 ,这些单位的二氧化硫排 放量约占太原市的50%。
排污权交易研究
![排污权交易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5e25e3844769eae109ed79.png)
排污权交易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目录污染权交易制度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2)国外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及成效 (2)国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污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排污权(以二氧化硫为例)交易制度实施政府影响寻租问题我国排污权(以二氧化硫为例)交易制度的监督排污权交易的相关立法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论文作者:李宇黄容朱晓蕾许袁晨2012/5/9污权中国二氧化硫排污权蹄及其交易浅谈中国污染权交易问题与解决方法球排中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探索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环境管制政策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命令管制型政策,另一种是经济激励型政策。
美国人戴尔斯(Dales)于1968年提出的污染权既指放污染物的权利。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当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经济激励型政策, 通过赋予环境容量以价值、确定环境资源的合法产权、并允许以产权自由转让方式有效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实现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总成本,成为实现总量控制的有效经济激励型手段之一。
污染权交易制度的主要思想及意义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
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进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污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以此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
它是政府用法律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前提下,为激励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在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
在污染源治理存在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治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剩余的排污权可以出售给那些污染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以促使高减排成本的企业将向减排成本的企业购买配额,促使低减排成本企业承担减排工作,进而设法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