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与意译之争是一场什么样的争论_李全安
直译意译辨析(续)
英语知识作者:王晓元二、本义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直译与意译并非两个学派,而只不过是翻译过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孰优孰劣并不是绝对的(李全安, 1990: 18-22)。
从对直译意译的界定看,可以刘重德(1991)与许渊冲(1984)为代表,虽然许渊冲的翻译实践表明他并不是一位直译者。
刘重德(1991:46-65)在回顾了中西各自关于直译意译的论争后,对直译作了如下的界定(52):在翻译过程中,以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同时亦考虑到整个篇章;力图再现整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尽可能保存原作的修辞手法与主要句子结构,如SV、SVO、SVC等。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工作定义或操作性定义,主要是以句为本位。
但有一个问题: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要保持句子内部结构,似乎有点困难。
或许,这与作者的直译可以达到如下三个目的有关(59)─同时不难看出鲁迅的影响来:①忠实原文的思想内容;②反映异国风味;③吸收新的表达方式。
而可能更易为人所接受的界说则来自许渊冲。
他(1984: 5-6)认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
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很明显,许渊冲与刘重德一样,都认为无论直译、意译都当忠于原文的内容或意义,这就意味着,首先承认二者都必须是翻译这一大前提,然后方可讨论二者的异同。
作者这种界定应当说是基本得当的,但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通顺的译文形式‛这一提法不太准确,虽然大多数论者都有着类似的表述,诸如译文‚通畅、明白、易懂‛,实际上这已经把译文的标准降格到中学生作文的要求了。
试问,如原文不‚通顺‛(照我们常规的理解),象一些意识流作品,译文又怎能‚通顺‛?第二,‚原文形式‛所指不明确。
这一术语至少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源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langue)形式,二是指作者运用语言的形式,即言语(parole)。
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 ,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其中最早的一次 ,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已经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唐代臻于极盛 ,北宋时代已经势微 ,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18 - 19。
在这历时约一千年的佛经翻译实践中 ,涌现出许多翻译名家 ,并提出了许多经典译论。
佛经翻译重“文” ,还是重“质”的争论 ,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文质之争(一 )时间范围关于“文质之争”的时间范围 ,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观点。
从狭义上讲 ,“这场争论 ,发生在初译《法句经》的 224年” 175。
后来 ,支谦所作的《法句经序》记述了这场争论;从广义上讲 ,这场争论是“贯穿整个佛经翻译过程的核心问题”。
各译经大家被粗分成了“文”“质”两派 ,“文质之争”则指代两派人物所提出的不同观点。
这里采用的是广义上的说法 ,从安世高译经开始至赞宁总结译论为止。
(二 )“文”“质”两派“文质之争”是围绕“文”“质”两大派别各自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展开的一场讨论。
从整体上来看 ,这场争论沿着从以“质”为主 ,到以“文”为主 ,最后结于文质相辅的道路发展。
按时间顺序 ,最先出现的是“质”派 ,其代表人物有安清、支娄加谶、竺法护、释道安。
安清 ,字世高 ,安息国王子 ,于汉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年 )抵达洛阳。
至灵帝建宁的二十余年间 ,共译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
“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梁皎慧《高僧传》评他的译本“义理明晰 ,文字允正 ,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
但“有些地方顺从原本结构 ,不免重复、颠倒 ,而术语的创作也有些意义不够清楚”支娄加谶,简称支谶,西域月支人,于后汉桓帝末年 (公元 167年)从月支来到洛阳。
据道安经录记载,至灵帝中平 (公元 189年) ,共译经文三部十四卷。
晋支憨度评其译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
虽然其译文比安清的易懂一些,但因其仍多用音译,故仍然颇为晦涩。
归化与异化的例子
归化与异化的例子【篇一:归化与异化的例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范文一:摘要:归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宿。
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
归化异化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创作出成功的译文,才能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世界上有近三千种语言,广泛使用的语言有十几种,众多的语言给彼此信息的交流带来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是翻译,利用翻译这一工具完成不同语言之间信息的交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它同时也是两种语言所蕴涵的深层文化之间的交流。
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一、归化异化的定义1813年,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出翻译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并分别将它们称为“疏离(alienating)”和“归化”(naturalizing)。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归化(domestication),就是源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为归宿,也就是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最切近自然对等”的概念进行翻译,以实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
归化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foreignization),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也就是尽量移用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
第一大论争,是“信达雅”之争。
由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晚清以来中 国翻译及翻译文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命题。它既是严 复翻译经验的精炼的总结,也相当程度地揭示和概括了翻 译活动的本质规律。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翻译理论中,没 有哪一种学说像“信达雅”一样具有如此深远和广泛的影 响力。由于严复的“信达雅”只是有感而发,并未做现代 意义上的科学的界定,后来的人们或解释、或阐发、或引 申、或赞赏、或质疑、或贬斥,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真 正出现了百年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期间的争鸣出现过 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30年代,第二次在50年代,第三 次高潮始于80年代,延续至今。通过论争,“信达雅” 的历史渊源、内在含义、作为翻译及翻译文学的原则标准 的持续有效性得到了大多数论争者的充述中,我们深感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翻译论争的论题是鲜明突出的, 论争的内容、论争的角度和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论争 的学术含量和理论含量是较高的,有关文学翻译的论 争是与中国文学史、中国学术史的发展演进历程密切 相关的。从纵向上看,十大论争贯穿着整个中国翻译 史和翻译文学史,同时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论争高 潮相对集中。20-30年代和80-90年代是论争的两个高 峰,十大论争中的大部分论争集中在这两个时期。显 而易见,这两个高峰期的形成是与中国整个学术文化 的繁荣期相一致的。从论争的主题内容上看,是逐步 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和深化的。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及其 特点
王向远
20世纪的中国处于中西文化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代 环境中,翻译事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 开拓式的发展,其中始终伴随着文学翻译在实际操作 中的具体处理问题。回顾、梳理和总结一个世纪以来 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及其关注焦点,对于我们深化翻 译实践、实现译论创新、促进(文学)翻译事业的新 发展均具有借鉴性和启发性意义。
直译与意译浅析
直译与意译浅析作者:伦淑新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1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内容及文化的关系,区分了中西方读者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差异,从而推出直译、意译是翻译实践中并存的两种方法,他们不但互相补充,而且可以结合使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原文译文文化风格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每次的翻译高潮中都伴随着翻译方法之争,说到底就是直译、意译之争。
其实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无论持哪种观点都不可能自始至终仅采用某一种方法,往往是与其他方法交替使用。
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翻译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如果坚持使用某一种方法的话,那么某些译文便会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
一、直译、意译的内涵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句子结构与原句较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
直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作的表达法,另觅同义等效的表达法,或指对原作的句子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例如,天气这样闷,十之八九要下雨。
直译:With the weather so close and stuffy, in eight or nine cases out of ten it'll rain presently.意译:With the weather so close and stuffy, ten to one it'll rain presently.“十之八九”与“ten to one”属不完全对应,但都表示“极可能”。
如果将“十之八九”译为eight or nine cases out of ten,译文便失去了原文的比喻色彩,借用英语习语ten to one 既保留了原文的比喻色彩,又能使读者欣然接受,达到了译文与原文之间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要求。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直译_意译_之争_陈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2009年第2期(Social Sciences Edi tion)(总第187期)文学翻译研究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0、/意译0之争陈 言摘 要: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
/豪杰译0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
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0和/直译0。
有人则坚持/意译0。
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
实际上,/直译0、/意译0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
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0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
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
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0、/意译0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直译;意译;豪杰译;硬译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2-0095-08收稿日期:2008-12-25作者简介:陈言,女,江苏宿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北京 100101)明末清初的翻译家,无论是懂外语的周桂笙、陈鸿璧、戢翼,还是不通或基本不通外语的林纾、梁启超、包天笑,他们均采取译述或随意翻译的方法,其特点是误译、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到处可见,甚至为了表达自己意旨不惜改造原文,学界一般称之为/豪杰译0。
/豪杰译0流行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急于输入西方文明和新思想,作为政治家的译者、报刊编辑,常常会根据中国社会现实需要来改动原作。
其次,文学本体意识薄弱。
文学往往被看成是改良社会和救亡图存的工具,目的是一切,手段以目的为转移,是否忠实于原著也就无关紧要。
直译与意义例子短评
直译与意义例子短评第一篇:直译与意义例子短评“白马仍在床上”——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歌词原文:WinterSnow can wait I forgot my mittens Wipe my nose, get my new boots onI get a little warm in my heart when I think of winter I put my hand in my father's gloveI run off where the drifts get deeperSleeping Beauty trips me with a frownI hear a voice:“You must learn to stand up for yourself ‘Cause I can't always be around” He says:*"when you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When you gonna love you as much as I do When you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Cause things are gonna change so fast All the white horses are still in bed(go ahead)I tell you that I'll always want you near You say that things change, my dear”*Boys get discovered as winter melts Flowers competing for the sunYears go by and I'm here still waitingWithering where some snowman wasMirror, mirror, where's the Crystal PalaceBut I only can see myself Skating around the truth who I am But I know, Dad, the ice is getting thin Repeat * Hair is grey and the fires are burning So many dreams on the shelfYou say I wanted you to be proud of meI always wanted that myselfRepeat *优秀译文:冬雪雪花缓缓降落我却将手套遗忘被冻得鼻子通红的我将新棉靴穿上只要一想到冬天心里就莫名的温暖我将小小的手伸进爸爸大大的手套雪花越积越深我便顺势逃跑了睡美人却将我绊倒耳畔传来一个声音:“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我无法永远守护在你的身边”他叮咛:“你要下定决心做事情你要像我爱你一样爱你自己因为世事变化无常冬季还未来临我想让你紧靠在我身边亲爱的,记住世事变化无常”冬雪消融孩子们青春跃动花儿争相斗艳岁月轮回,我却依旧在此苦苦等待等待着,这颗心,如同那融化的雪人渐渐枯萎魔镜啊,魔镜啊,告诉我童话里的水晶宫在哪但我只看见了自己的身影徘徊着,执着地,寻找着自己但是,此刻,亲爱的父亲冰雪将融化一切将真相大白岁月变迁双鬓逐渐发白炉火却仍旺旺燃烧时光易逝啊还有许多梦想还未实现你说我想让你为我骄傲其实,我也一直为自己骄傲点评:“白马仍在床上”——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先读几个译文:译文一:当我看到这银冬,内心竟然感受到一丝温暖,我把手放入爸爸的手套中,向水流深处跑去,皱着小小的眉头依憩在美丽的旅途中。
浅谈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作者:王伶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4期摘要:直译和意译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均认定“信”“顺”互不相容。
争论的原因在于双方对“直译”“意译”的概念理解有误。
其实直译意译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直译;意译;信顺之争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07-01一、翻译的定义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翻译。
《现代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由此得出,翻译是把已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加以表达。
既是重新表达,无形中就定下一条规矩:如实。
这就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准确运用:第一步,准确运用出发语言了解原著;第二步,准确运用归宿语言把原著从形式到内容再作表达。
而语言是词汇和语法的统一体,二者不能拆开,去其一即丧其二,不复成其为语言。
因此,翻译必须连词汇带语法一起翻译。
二、直译与意译受到的误解很多人把直译误解为逐字译:“不按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和词序的翻译”,这实质上只译词汇不译语法,把归宿语言的语法等同于出发语言的语法,认为翻译所涉及的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词汇而不是两种语言,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语法,否定了语言,“忠实”更是无从谈起,顺便也取消了翻译。
当然,翻译实践中确实会有个别句子会与原文语序的结构相仿乃至相同,但只是出于偶然;译文所遵循的实际上仍然是归宿语言的规范而绝非“按照原文的结构和顺序”。
意译也同样受到误解。
其一是“宁顺而不信”,梁实秋和赵景深为其代表;其二是以翻译为载体,添加译者本人的观点和意见。
“不信”以及加入译者本人观点,这已经从根本上违反了翻译的忠实原则,实质上是篡改原文,是对原文意义的不忠不信。
三、真正的直译与意译那么真正的直译和意译是什么呢?此处引入冯世则先生提出的两个术语——“因语言而异的表达方式”和“因言语而异的表达方式”——来阐明这个问题。
浅论中国翻译史中的直译意译之争
浅论中国翻译史中的直译意译之争作者:方志丹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文质之争,又称为直译和意译之争,是翻译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
历年来围绕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家。
本文主要从佛经翻译中诞生的文质之争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中国译学史中的直译与意译的论战,并致力于理论的构建。
关键词:文质之争意译与直译硬译一、中国翻译史上文质之争进程中国传统文学以诗词作为正统的体裁,看中的是其所缔造出来的意境和表现出来的文采,故而其能用少量精炼的词语体现其文采。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频繁,以及现代各国在文化领域方面博采众长的需要,对于原文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翻译,中国的译者提出不少重要的观点。
(一)古代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直译和意译之争,最早被称为文质之争,关于它的讨论始于初期佛经翻译。
成书三国(约公元224年)的《法句经序》中有维祗难和支谦关于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的最早记载。
以维祗难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佛经的译文表达应用质朴的语言,避免过多修饰。
这一些人被认为是质派的代表。
而以支谦为代表的学派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因天竺语和汉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从而强调出佛经翻译的困难之处。
他在赞赏先前学者能够在读懂天竺原文的基础上将其译成汉语的同时,又对译文中的语言表达问题提出了异议。
在他看来译文中胡汉夹杂,音译与直译交互使用,语言表达不够优美,用词过于朴素。
支谦倡导有文采的译文文本,属于文派。
在初期的佛经翻译时期,文、质两派都具有各自的优劣之处。
质派的学者能充分领会到原语中的内在意思,但是他们在行文的过程中,译文的表述过于僵化、意译晦涩难懂,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而文派学者则关注译文表达的文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翻译质量进行了提升,但因过分讲究句式的优美而对原文进行了过多的删减,使得原文的意义难以在译文中重现。
在《法句经序》中,支谦将文、质两派的观点记录在案,并简单说明了当时争论状况。
常识与直译意译之争
分类的,分类的基础是翻译单位。
33
在译界,尤其是日汉翻译 界,也包括日本的汉语翻译家, 对直译的理解往往落在最小翻 译单位之上,有把直译绝对化 之嫌。
34
玲子从吉他盒里取出自己的吉他,坐在光
线幽暗的檐廊里,仿佛确认乐器音质似的缓缓
弹起巴赫的赋格曲。细微之处她刻意求工,或 悠扬婉转,或神采飞扬,或一掷千钧,或愁肠 百结。她不胜依依地侧耳倾听各种音质效果。 弹奏巴赫时的玲子,看上去仿佛正在欣赏一件 爱不释手的时装的妙龄少女,两眼闪闪生辉, 双唇紧紧合拢,时而漾出一丝微微的笑意。一 曲弹罢,她凭柱望天,面露沉思之色。 (林少华)
对不通晓的语言,人们就相 当于“文盲”。譬如,阿拉伯语。
5
不懂外文的读者,如果读到 了充分展现原文语序特点,却又 磕磕绊绊、甚至不知所云的直译 译文,也不会去怪罪原文长得面 目狰狞。
6
反言之,即便读到了精 彩绝伦的直译,也意识不到 这是直译的结果。意译,同 样如此,无论优劣,读者不 会与原文、原作者直接挂钩, 进行越界评判。
18
译文1:我准备给大家介绍照相馆 时,心想如果是这家的话还不错。这 种场合,会这样说“这家照相馆不错, 到他那里照张相吧”。“とっても らって”是说大家受照相馆照顾; “やって”是关照照相馆;“くださ いませんか”表示我受大家的关照。 恩情关系就是这样子变化的。
19
译文2:我打算给大家介绍一 家照相馆,心想把这家介绍给大 家准没错。于是就会说:“这家 照相馆不错,请到他那儿让他替 你们拍张照。”这里的“替”, 意为照相馆有恩于大家;“让” 表明大家施恩于照相馆;而“请” 则表示我领大家的情。人情关系
7
翻译的最大任务就是为这 些朴素的“外行”服务。
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
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第一篇: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在青少年中盛行开来,其中一些传统的英文翻译更是完全被颠覆。
How are you?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You have seed!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你有种!给你点颜色看看!Brothers, together up!哥们儿,给我上!虽然这些翻译有点荒唐,但不可否认,这也让很多青年人记住了这些英文。
而到底此类现象的发生对翻译这个领域甚至是文化的交流到底有益还是有害呢?诚然,如此的翻译会带来很大的乐趣,但久而久之是否也会抹杀了它原本的意思呢?这也就引出了两个概念“直译”和“意译”。
而今天要说的直译与意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侧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翻译,而是将视野拓展到语言、美学、和文化等方面,基本等同于中国古代所提出的“信、达、雅”三个层次的翻译。
朱光潜曾说过,“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
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
‘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
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
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
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而郭沫若也曾说过,“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
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
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
”由此得知翻译工作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我们先从一首古诗看起,李白的《静夜思》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小时候必背的古诗之一,而当李白的《静夜思》被引入西方时:例1.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bed,床前明月光,I wondered if it were the frost on the ground.疑是地上霜。
“直译”和“意译”新解“直译"“意译”与词义相关,与形式无关
New Explanations for Direct Translation and Meaning Translation --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Related to Word Meaning and
Irrelated to Form
作者: 李田心
作者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出版物刊名: 皖西学院学报
页码: 87-9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直译 意译 直译加意译 重新定义 音译 错误
摘要:“直译”和“意译”是百年难题,“直译”和“意译”没有统一的定义。
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直译”和“意译”的重点放在对译文和原文形式的比较上,认为重形式的翻译是“直译”,不重形式的翻译是“意译”。
深入研究发现,“直译”和“意译”与形式无关,与词义有关,此观点是“直译”和“意译”重新定义的基础,因此推出翻译方法不是“直译”和“意译”,而是“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
“音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对直译意译之争的再思考
No 6, 2009
Serial N o 118
对直译意译之争的再思考
燕 玉 芝
焦作 454003) (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摘 论。 [ 关键词 ] 直译 ; 意译 ; 归化 ; 异化 ; 动态对等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 2323( 2009) 06- 0046- 02 理的翻译标准。傅雷认为翻译 应重 神似而不在 形似 , 钱 钟书认为 文学翻 译最高标准是# 化∃ , 茅 盾则 指出 , 文学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 达出来 , 使读者 在读译文时 能 象 读原 作 时一 样 得到 启 发、 感 动 和 美的 感 受 。还有人主张翻 译旨在译 出原 作的 神 韵 文体 寓 意 弦外之音 等。 今人中 所讲 直 译 意译 之 争 , 则另 有涵义。表面上 , 直译与 意译 都承认 翻译 必须忠 实原 文 , 恪守 信 的原则 , 但 两者对 信 的理 解却 相差很 远 , 做法 大不相同。直译认为只有 尽量保 留原文 的表达 形式 , 才能 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思 想内容 ; 意 译则 认为 , 原 语与译 语各 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 要如实传达原文的 思想内 容 , 就必须 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 将它改变成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 总之 , 就如 N ida 在! 西方翻译史话∀ 一书的结论中指出 的那样 : 不同时期 , 不同 国家 , 人们对翻 译的观点尽 管有很 多变化 , 但两种基本 的争 论却始 终存 在 , 只是 表现的 紧张 程度不同罢了。基本的 争论就 是 : 直 译还是 意译 ? 以 形式 为主 , 还是以内容为主 ? 其实 , 直译 与 意译 这两个术语 自身存在的问 题已 经 引起 许多 学者 的质 疑。早在 数 十年 前 , 林语堂、 朱光潜就说过它们 不中肯 , 直译和意译的分 别根本不应存在 。 二、 直译意译 之争的根源 纵观直译意译之争 , 其根源 主要在 于译者 理论上 的曲 解和实践上的 偏差 。直译 者注 重内 容和 句式 上忠 实 于原 作 , 其洋味也就多 一些 ; 而意译者注重用顺达的汉语表达原 文 , 对句法句式及 结构是否保存原貌并 不在意 , 洋 味自然 要少些。因此 , 主张 直译 者往 往认 为意 译 太随 意、 太 自由 化 ; 而主张意译者 则认为 直译太拘 谨、 太死板。由 此而 论 , 直译和意译者之争 , 实质上 就是主张直译者与胡 译乱译者 和主张意译者与硬译死译者之间的冲突和论争。争论的原 因是翻译界自始 至 终没 有明 确界 定直 译和 意译 的科 学内 涵。既然概念不明确 , 争论 就在所难免了。 三、 对直译意 译之争的思考 第一 , 直译和 意译是单纯从 翻译文 本的表 达形式 来看 翻译方法 , 尤其 是当 代 直译 与 意译 之争 , 思 路狭 窄 , 缺乏深度 , 是人类 对语言 和翻 译认识 还不 够深入 的表 现。 我们应抛弃二者的争论 , 以获得优秀的 翻译作 品为准 , 不 应过分追求形式方法 , 而应注重内容与 结果 , 做到 忠实而 完美地表现人物和生活的总形象 , 并以易懂为 原则。一部 好的翻译作品如果能深受广大读者的赞赏 , 那么 它就是成 功的。 [ 中图分类号 ] H 315. 9 要]
以直译为主_还是以意译为主_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论
作者简介:穆诗雄(1948-),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3-01-182003年第7期总第172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3, 7Serial 172以直译为主,还是以意译为主?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论穆诗雄(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摘 要:有人说翻译以直译为主,有人说以意译为主。
分析几种流行的翻译教程对这两个名词的论述,表明分歧出于各家所指不尽相同。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名词在定义和概念上存在严重波动的问题。
实际翻译究竟是以直译为主,还是以意译为主,难以做出简单的回答。
根本原因在于,翻译方法取决于翻译目的、对象和语篇类型。
关键词:直译;意译;目的;对象;语篇类型Abstract:Some textbooks say that most translations are literal translations while others maintain most translations free ones.An analy sis of several textbooks shows that,their concepts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s are not the same,though they use the same terms.And the differences come more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of definiti ons and fluctuations in concept.To answer this question,one must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concerned,since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are decided mainly by purposes and receptors of translation,and the text type to be translated.Key words:lit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purpose,recep tor,text type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7-0050-03一、直译与意译之争翻开我们的翻译教科书就会发现,它们对直译意译的论述存在分歧。
【曾素英】中国佛经翻译中的两种倾向直译和意译
第20卷 第4期2007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0 No.4August 2007中国佛经翻译中的两种倾向:直译和意译曾素英(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收稿日期:2007205210作者简介:曾素英(1979-),女,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关键词:佛经翻译;倾向;直译;意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4-0556-03 佛经翻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佛经翻译是由梵语译入汉语,译作种类繁多,其间翻译大师辈出,如汉桓帝时的安世高、三国时的支谦、晋代的道安、符秦时代的鸠摩罗什、隋朝的彦琮和唐朝的玄奘等。
初期的佛经翻译常用“质”与“文”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
“文”与“辞采”,即修饰译文,使之通达;“质”指“朴质”,即紧扣原文,不增不减。
“文”与“质”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意译”与“直译”[1]。
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将从什么是直译和意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说起,进而阐述两种译法在几大译师译文中的应用与体现。
一、“直译”与“意译”的含义与关系何谓“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我国古代,论述译经之道的人并没有提出直译和意译这两个概念。
因此,在我国佛经翻译中存在的这两种倾向,将之称为直译和意译,还不如遵从当时的习惯说法,称之为强调“质直”和强调“文饰”的两种倾向更合适一些。
把翻译中这两种方法称之为直译和意译大概始于清末明初。
直译意译的别论与共识
直译意译的别论与共识
但汉源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直译意译的别论与共识但汉源文学界、翻译界有关直译、意译的争论的确太多,而实际结果却的确太少。
究其根由,至少是:1.直译意译的内涵,不少人解释歧出,判如云泥。
有的指译述的文体,有的只指转达的方式;有的指内容的铺陈,有的只指形态的落实。
2.直译意译的范围...
【总页数】8页(P95-102)
【作者】但汉源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直译”和“意译”新解--“直译”“意译”与词义相关,与形式无关 [J], 李田心
2.直译与意译对比研究--直译的文化延异性 [J], 刘扬
3.从直译与意译比较看意译翻译方法 [J], 张语墨
4.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应用研究 [J], 母敏
5.直译、意译、音意译结合还是音译加注?——浅析《黄帝内经·素问》中养生术语的翻译技巧 [J], 周佶;周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也谈直译与意译
也谈直译与意译
林梅
【期刊名称】《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翻译理论界存在着两种"直译、意译"观,即传统观念上的"直译"与"意译"及反传统观念上的"直译"与"符合习惯的翻译",其背后隐含着不同的忠实现,将直译与意译或者直译与符合习惯的翻译二元对立的错误做法.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林梅
【作者单位】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3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动态翻译理论的发展谈直译与意译之争 [J], 彭念凡
2.从《苔丝》中译本意境的传达谈直译与意译 [J], 杨红艳
3.谈直译与意译在林语堂作中之体现 [J], 杨蓓;刘文君
4.谈直译与意译 [J], 席欢明;刘立煌
5.从《王者之心》谈国外电影大片片名的直译与意译 [J], 郭永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直译与意译的技巧解析——以茶艺翻译为例
论直译与意译的技巧解析——以茶艺翻译为例
李静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17(039)009
【摘要】直译和意译是英语翻译中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本文以茶艺翻译为研究点,分别从保持原文的真实性、遵从茶文化的语言习惯、结合使用直译和意译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茶艺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翻译技巧的具体应用,归纳总结出英语翻译中直译法和意译法的运用技巧,目的是促进英汉互译的合理衔接和发展,以期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
【总页数】2页(P367-368)
【作者】李静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文化差异中的直译与意译——以几个惯用语的翻译为例 [J], 梁丽平;叶维章
2.论直译与意译的技巧解析——以《茶经》翻译为例 [J], 李灵芝
3.茶艺创编的要素与技巧——以创新茶艺获奖作品《陋室茗》和《六堡香飘四海,成就丝路传奇》为例 [J], 梁娟娟;郑斯林;
4.《“一茶一席夏已至”茶席设计》教学设计方案解析——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茶艺》公共选修课程为例 [J], 张颖
5.“五不翻”音译思想的现代应用——以《阴阳师》英译为例 [J], 李东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