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专题复习木心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部分散文阅读第二节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
考点集训(三十七)第二节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对应学生用书p50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木心是谁?王张应最早接触木心这个名字,是因为一首名为《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 喜欢这首诗,也因此欣赏写诗的那个人,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木心。
木心是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他的书,所有答案都在书中。
于是我读了木心的好几本书,有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鱼丽之宴》,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还有由木心讲述、他的得意门生陈丹青先生记录整理的《文学回忆录》,当然也包括陈丹青的诸多介绍文字。
之后,对木心的了解越来越多。
木心是谁?这已然不是问题。
这个问号终于被拉得笔直,成为一个语气肯定的感叹号。
木心就是生于乌镇,成年以后离开乌镇,到过杭州,到过上海,到过大洋彼岸的纽约,最后,又回到了乌镇,终老乌镇的那个一生漂泊又叶落归根的单身男人。
他的祖上很富裕,留给他不少田产。
木心决意离开乌镇时,将他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
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
木心说:“人穷一点才方始像一个人⋯⋯再者,处于悲伤中的人才符合人的本性,不因得意而忘形才更像一个人⋯⋯”这话听起来耳熟,让人想起孟德斯鸠,他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木心早已对大师的思想熟烂于心,轻轻松松化作自己的语言了。
木心两手空空走出国门,差不多绕着地球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大概正是因为他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像一个人吧,他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
他孑然一身,没有子嗣,死的时候,身边却有一大批青年男女给他送终。
青年们跟木心无亲无故,他们都只是木心的读者。
这种情景,在鲁迅之后,应该很少见了。
木心就是曾经在上海的某次会议上,因看不惯某位“要员” 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结果自己惨遭批斗的那个“不识时务” 的文人。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木心作品精选精品
木心作品精选精品南朝的齐是唐诗的序曲期,这个序曲唱得很长.这里要做技术性的补充解释:诗的新韵律所以创立,主要因为梵文在发音方法上影响了中国,其发音比中国语言精密,过去中国对诗的韵律并不多加分析,之后,定平、上、去、入四声法,讲究了。
后来,沈约作《四声谱》,谢朓、王融赞和,以身作则,倡言为诗必须讲究四声,否则就不能算谐和,世称永明体(齐武帝年号).永明体,四声法,将每个字纳入声部,俨然诗韵的“宪法”,后人说某诗“出韵”,即否定的意思,其实束缚了后世诗人的手脚.我的看法是,古人协韵是天然自成,到了沈约他们,用理性来分析,其实便宜了二流三流角色.对一流诗人,实在没有必要.沈约本人,一上来就做过了头,形式的完整使诗意僵化了,例:《石塘濑听猿》:“嗷嗷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六句完全对仗,但很不自然一—自然造人,知道该双的双、该单的单:两耳、两眼、两乳、两手、两脚、一头、一鼻、一嘴——所以,沈约的主张,流弊是后人写诗成了文字游戏,小丑跳梁,一通韵律便俨然诗人.当然,沈约不负这个责、纵观中国诗传统,有太多的诗人一生为了押韵,成了匠人,相互赞赏,以为不得了,这是很滑稽的。
总之,沈约做过了头.形式完整,诗意僵化了。
该不对称时就不对称,文字岂可句句对称?(选自木心《文学回忆录》,有删改) 27.“南朝的齐是唐诗的序曲期”,即唐韵律诗开端于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28.永明体、四声法对诗歌创作有哪些不良影响?(6分)29.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5分)街头三女人木心是这样。
都市街景情趣盎然。
是这样。
我常注意这些人的脸,与我所思相符,都是良善的——又是觉得这些都是耶稣同情而上帝却不理睬的人。
耶稣说富人要进天国,比骆驼穿针孔还难。
上帝说穷人要进天国,比两匹骆驼并排穿针孔还难。
上帝是在富人这一边的,否则富人怎能富起来。
一个青春已去的女人,常在较宽阔的人行道上伏地作粉笔画,地面本有着等边六角形的凹纹,她利用这些蜂房格,画出人脸、花朵,伴以多种图案。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读者意识让议论文说理更清晰透彻
读者意识让议论文说理更清晰透彻(简案)一、教学目标1、树立读者意识,理解议论文的说服性特点2、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以读者意识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3、总结议论由浅入深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以读者意识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同桌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展示实例,发现问题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学生思考讨论从游客角度该如何立意构思写作(三)锁定焦点,重构文章思路脉络1、文中的观点从什么角度提出?正确的观点应是怎样?从游客角度。
正确观点应是“尊重生命,敬畏历史”2、此观点是针对什么人提出的?他们有怎样的社会表现?(讨论或个别回答)他:漠视生命,亵渎历史游客:乱涂乱画文物古迹、各种搞怪动作、肆意破坏各类雕塑等作家、编剧:戏说、掩盖、美化历史(抗日神剧、民国言情剧、戏说历史剧)……3、如何说服他人听从我们呢?(讨论)他人:错误原因:娱乐不分场合,不能把握分寸泛娱乐化倾向历史意识淡薄哗众取宠危害:戏谑一切,摧毁美好、崇高和道德等误导、遗毒下一代淡忘历史,成为无根之人本质:娱乐至上,蔑视生命我:(1)为何尊重生命,敬畏历史?生命逝去,值得牢记还原事实,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砥砺前行珍惜今天(2)怎么做?常怀敬畏之心,约束个人言行了解事实,辨明真相教育引导,警醒世人重建历史意识(四)总结应用读者意识的思路1、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2、我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核心词3、我的观点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什么人提出?他们有怎样的社会表现?4、如何说服对方?对方的错误原因、危害、本质我方的优势、正确引导对方做什么(五)当堂演练(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散文阅读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李娟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
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
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
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
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
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
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
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
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
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
“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像树一样智慧地生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树,往往荣枯有时——该荣则荣,该枯则枯;它们又显隐有节——地面之上的茎干枝叶与深植于地下的根系总有一定的联系……司空见惯的树,或许是最懂得生活真谛的哲学大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像树一样智慧地生活树是智慧的化身,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春风和煦,艳阳高照,风调雨顺,适宜生长的时节,它便尽展荣姿,葱茏茂盛,葳蕤蓬勃。
树懂得适应,懂得顺应,懂得屈从,懂得抓住机遇。
天寒地冻,北风凛冽,环境严酷,它一身的翠绿被剥得干干净净,生存变成唯一的追求时,它也坦然地面对。
因为它懂得顺逆之理。
顺时,坦然接受上天的恩赐,尽情展示生命的活力,蓬勃的生机演绎着生命原始的渴望。
逆时,它便支撑、坚持、坚守。
此时的坚持与坚守,是一种隐忍,更是一种坚毅的抗争,彰显出一种生命的韧性与厚度,诠释了令人感佩的高贵精神的内涵。
所以,葱茏蓬勃的烟树是风景,寒风中光秃秃的、一叶无存的枯枝秃干更是风景。
树懂得生命里不只有和暖之春,也会有寒酷之冬。
于是,它从容而坦然地面对春风与冬雪,不绝望,不放弃,不动摇!它深知,生命中绝不会只有寒冬冷雪,也会有丽日和风。
于是艰苦卓绝中的坚守与隐忍便是一种积淀,一种积累,一种等待。
勾践的卧薪尝胆,是他人生冬天里的一种无奈。
他的这种隐忍与退让,不只是一种顺应与坚守,更是一种斗争的艺术与策。
鸿门宴时的刘邦,时势不顺,实力不济。
他的退让与谦卑,只是身处人生冬天里的权宜之举。
放弃逐鹿,是胸无大志;不顺势而为,是鲁莽;不收敛等待,是愚蠢。
坚守,顺时,隐忍,是刘邦度过人生冬天的智慧结晶。
否则,刘邦又怎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人生春天的得意与张扬?杨绛这棵参天大树,生长了一个多世纪。
她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面对风雨时的淡然心态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良药。
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木心”主题专练
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木心”主题专练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林衍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曲,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戴着格子围巾的木心躺在鲜花中,与这个世界告别。
“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
”陈丹青说。
这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老人,六年前离开美国,隐居在家乡乌镇的“晚晴小筑”里。
同年,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
那时,这位在大陆的“新作者”已经79岁了。
事实上,早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便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
而那时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已经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
“在我与木心先生相处的29年里,我亲眼目击他如何挚爱艺术,如他自己所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
”陈丹青在悼词中写道。
上世纪80年代是木心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在的士里写,巴士站上写,厨房里一边煮食一边写,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写到其他的椅子都反放在台子上。
中国美院教授曹立伟还记得,木心很喜欢《诗经》,说如果别人拿《荷马史诗》和我换《诗经》的话,我是不换的。
他鼓励年轻人读尼采,说尼采是“钙”,可以使骨头硬起来。
讲到福楼拜时,他的眼睛会湿润起来。
生于80年代的书评人顾文豪曾去探访木心。
先生少有客套寒暄,坐定,点烟,即谈文学艺术。
聊到兴起处,点烟时烟头竟反了,点了烟屁股,一吸差点儿烧到自己,忙说“这就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木心还为顾文豪取来美国原版画册观赏,讲画时话不多,只说:“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
”临行时,顾文豪曾请木心签名留念,木心笑拒,答说:“今天要让你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先生是有贵族气质的,把自我也当作艺术品在雕刻。
”顾文豪说。
陈丹青称其为‘五四’文化的“遗腹子”,“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然而,木心本人却从未与任何文学团体结缘,始终自称为“文学的个体户”。
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复学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洋社会有些像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直至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清楚不乱。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常由若干人组成。
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因为一个人可参加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不可能同时出现某根柴。
我们称这种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为“团体格局”。
西洋家庭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来”,你知道和他同来的是哪几个人。
在西洋,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中国“阖第光临”虽常见,但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包括哪些人。
为什么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名词,我们会不清不楚呢?这表明我们的社会格局和西洋格局不相同。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这就是“差序格局”,描述了一种按离自己距离远近来判定亲疏的人际格局。
这种格局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上。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这个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
在我们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每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
这个圈子是“街坊”。
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助殓。
这是生活互助机构。
可这不是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厚薄而定。
就像贾家大观园,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便更多了,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木心_高中高三作文300字
木心
木心说,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实的像假的一样。
话说的不错,就好像我们回忆时一样,仿佛过去发生的事,就是一场虚幻的梦。
我们回首,要做什么,只能力不从心。
木心说,我探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木心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如果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会特别赞同她这句话。
可是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多少有点悲观。
而我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都愿意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的。
即便是存在人心浅薄的现象,我也相信会存在有深度的。
可是,我却很喜欢木心的一句话,她说,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
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
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杂家”木心》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杂家”木心》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杂家”木心》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个作家,对读者产生过偶像崇拜效应,让读者会觉得很想见到他,是谁呢?是鲁迅、张爱玲,现在有了第三个,就是木心。
木心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作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因此成为与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的唯一中国作家,但在国内读者的眼里,他却是一位“陌生人”!木心在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恐怕最多读者知道的,是他写了很多散文,写了很多箴言般的、格言般的一些句子,某个程度上你可以说,我自己有时候会拿他比赋为法国的蒙田,当然我们知道当年法国蒙田写作的时候用的文字是怎么样的一种文字。
但是我形容他像蒙田这是因为他写的散文,真的就是蒙田意义上的“我说”,一个题目一个概念,各种疑问探索式的写作,但是他除了这些写作之外,也尝试过不同的文体,诗也是一大宗,此外还有小说。
他的小说写得却像散文,或者说有的时候反过来,他的散文写得像小说,也就是说散文里面看得出明显虚构的东西,而小说里面的叙事慢慢平缓下来,不追求情节上的上下起伏,而变成淡淡散散的,像散文般的格局铺展开去,敷衍开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说写法呢?他在一个访问里面曾经解释过,他说他要写的是一种,你可以说他的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散文,他说长篇小说我另有定义,我的那些短篇小说,都是叙事性散文,就像音乐上的叙事曲,哈代曾说,多记印象少发主见,每隔一段时日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凡记印象的当时和事后都很安逸,发了主见转身变由回忆,追思起来信信不解,现在我用的方法是以印象表成主见。
什么叫做以印象表成主见?我觉得最好的一个例子或者我自己比拟喜欢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这本书《温莎墓园日记》里面同名的小说《温莎墓园日记》,这篇小说很奇怪,一开头你就觉得叙事者的我好似不太明显,或者那个我更像是散文叙事的我,一开始就讲一个墓园,这个墓园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说着说着,就慢慢地开始引入,你开始觉得像小说了,因为叙事者会用括号提醒自己说,这些局部我要写给谁看。
2020年上海市民星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民星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2020年上海市民星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民星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地中海幻想曲王蒙温柔的地中海是无法拒绝的,蓝紫的海波纺织着执拗无望与从容有定的花纹,雪白的浪花生灭着转瞬即逝的笑容。
而原来看着十分伟岸的地中海邮轮,也由于它的安静无声,由于它的定力超强与减震设施,显得谨慎与委屈。
空间与时间就这样在大海洋上聚合与离散,扩大与缩小,积存与失落,而体验、感动与忘却,就这样落花流水,风起云涌,而又欲诉无言,欲唱无响。
时间与空间,生命与感叹永远这样移动着变化着逝去着。
她是一个三十九岁心猿意马的美女。
身高一米七三,体重五十六点四公斤,长着广州人的眼睛,青岛人的身材,米脂人的脸庞与湖南人的意态;还有北京的学士,加州的硕士、海德堡的博士学位;有院士父亲、工商联主席爷爷、在梅兰芳门下学过戏的母亲。
早在二十三年前,她陷入了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感情旋涡,然后遭遇到了身心俱碎的失望。
她从此关闭心门,用学历学位与超级体力训练报复了生活。
然后……她走向四十岁。
最后在三年前结识了比她小五岁的声乐教师小李,小李在彼得堡与拿玻里的比赛中都得了好名次。
这终于使她恢复了美丽、笑容、狡黠,还有在大海上游览的美梦。
但在一个月前,发生了隔膜。
他们二人已经确定了结婚日期,订好了婚礼举行的酒店。
她热烈地希望小李为她做一件事。
做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猜一猜:例如约小李与她一起看一部伊朗影片;例如请小李网购一瓶匈牙利产的以三十筐葡萄为原料的金色甜葡萄酒;例如要小李替她与她的一位闹了点误会的好友通一个电话,说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对于这个小小的请求小李居然未予置理。
这使她伤心欲绝,她取消了婚事,仅酒店的预订费用她与小李就损失了八千块。
她的父母为此极为痛心。
她则严正指出:她不可以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不是一件急于处理的、即将过期的罐头食品,她宁愿一辈子不结婚,她愿意独身一辈子。
然后父亲摔了一把罕见的坭兴陶茶罐,母亲哭出了声。
2020年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聂鑫森三月江南,天总是阴着一块脸,柳树的丝丝缕缕织出翠色的珠帘,桃花也绽放出许多笑意来。
今天是双休日的星期六,华光家具厂的宿舍区静悄悄的,静得悲戚。
名声很好的家具厂,做的家具竟没有了销路。
最烦躁的要算厂长柳大林了,好好一条结实的汉子,硬是瘦了一圈。
他年纪并不大,满打满算五十三,木匠出身,中间还读过两年中专技校,称得上是家具行业中的里手。
一早起来,他在阳台上练了几节“太极操”,可思想老开岔。
厂里的事让他苦恼,家里的事也叫他焦心。
昨晚,妻子告诉他,她听人讲,独生女小絮已有了男朋友,至于那个人的年庚生月、性情长相,以及工作、身体情况,则一概不知。
背后传来了脚步声,轻轻悄悄的,然后停住了。
“爸爸,今天天会晴的。
”大林回转身,见女儿齐齐楚楚地站在面前,长发披肩,西装配牛仔裤。
“管它晴不晴,小絮,你什么时候把男朋友带来让我们看看?”“在适当的时候。
”阳光从云层里射出,金灿灿一直射到客厅里来。
大林站起来,走到窗前,从三楼往下望。
他忽然发现在大楼与大楼之间的那块空坪上,黑压压围了一大堆人,一个个指手画脚、又笑又说的。
小絮悄悄地走了过来,也把脑袋伸出窗外,说:“哦,是一个小木匠在揽生意。
”大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简直是班门弄斧,揽木匠活也不看清地方,居然闯到这木匠窝里来了。
小絮说:“一个小木匠,敢到这地方来,恐怕是不同寻常。
”“那好,你陪我下去看看是个什么角色,敢到这里来逞能!”小絮说:“我要看书,我不想去。
”琼芳见大林很有兴趣,忙对小絮说:“小絮,陪你爸爸去吧,免得他老是烦恼,散散心也是好的。
”他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高高挑挑,脸盘很白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配得很匀称,白衬衣上罩一件大棒针打的毛衣,上上下下显得很精神。
他的木匠担子很特别,可以拆开,拼成一个长长的柜台,上面放着十几种家具模型。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素材之木心
1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
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取笔名木心。
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
从小,母亲聘请“一代词宗”夏承焘给木心上课。
木心把自己写的诗集手稿拿给夏承焘看,夏承焘读完,很是惊讶,小小年纪写诗作词竟然如此扎实:“如果把这本集子混入唐诗宋词里,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木心听了之后,默默取回集子,把它丢进烤火炉里烧了。
母亲不解,木心说:我写诗词是为了写出新意,老师说我的诗词和唐宋人并无区别,说明我还只是模仿,与其照搬模仿,不如一把火烧了。
”2家中本来的意愿,是想木心从商从政,但木心毫无兴趣,他想成为一名画家。
1946年,木心考了上海美专,跟刘海粟先生学习油画。
没过多久,他又转到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研习中西绘画。
1947年,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白天上街头发传单,制作反战漫画,晚上听肖邦、听莫扎特。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
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
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当了不到半年教师,木心主动辞职。
又钻进了莫干山,专心读书、写文、绘画,山上人烟稀少,景致荒凉。
他的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31957年,木心家道中落,一日日破败下去。
迫于生计,木心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了设计师。
一天,当木心刚刚回到办公室。
几个警察在等他,问了一句:你就是木心?然后上来就要给木心戴手铐,木心转身就跑。
无路可走时,木心一头扎进大海,但最终还是被捕。
警察给木心安的罪名是策划偷渡。
原来他是被上海美专的同学诬陷。
他们偷渡未遂,就拉上不合群的木心垫背。
在监狱里,警察告诉木心:你母亲去世了。
木心感觉天都快要塌了。
“我哭得醒不过来。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阅读题答案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阅读题答案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
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
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
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
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
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
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
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来。
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来覆去说。
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
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
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
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最”。
他的警句格言——其实是短语——是反警句、反格言的。
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仔细去想。
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不要说出来。
”《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信步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来。
鸡冠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
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木心对着鸡冠花笑说:“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2020届全国语文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八)(解析版)
2020届全国语文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八)(解析版)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
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的诗,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
这《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这首第一好在意象,比如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第二好在意思,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从前的慢直接转化成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
”夏烈说。
至于为什么这首小诗特别能吸引当代人,夏烈认为,是木心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2001年,《上海文学》,刊发木心的《上海赋》。
作家陈村一读,立马给跪了:“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
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陈丹青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
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
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我们今天读木心,总会发现木心有一种力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读他一个小时,木心便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
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取笔名木心。
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
作家茅盾是木心远亲,木心叫他“德鸿伯伯”。
茅盾在乌镇有一间书屋,藏书万册,木心把凡是中意的书,一批批拿回家来朝夕相对,爱护有加,对破损的书还会动手“补缀装订”。
连看院人都夸木心看过的书比没有看过的还“整齐清爽”。
1937年乌镇被日军攻陷,同乡人脸上都是恐惧,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在哪。
木心相反,一头扎进茅盾的书屋里,一看就是一整天。
那时候,江浙书香门第都已败落,富裕人家多数醉生梦死,少数热血青年则投奔革命,江浙已没有了江南雅致。
木心靠读书自救,十四岁前,木心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
木心刚开始浅读,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
再深读,木心就见到了一个自己来。
内心细腻的人,总是能从书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不管人世间多么嘈杂,总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
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当了不到半年教师,木心主动辞职。
又钻进了莫干山,专心读书、写文、绘画,他抛却荣华富贵,转行做了苦行僧,山上人烟稀少,景致荒凉。
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要求进步,活成标配的生活,而木心主动放弃进步,放弃俗世,他是向内找寻自我的人,是一个真正坚守内心的殉道者。
这一次,木心隐居6年,1956年,木心下山,陪着他下山的是100多个中短篇小说,还有无数张水墨山水画。
1966年,文革开始,有一次开会,陈伯达很无知、也很狂傲嘲笑德国诗人海涅。
木心坐在下面,他听不下去无知的人对诗的侮辱,听得火冒三丈,最后终于抑制不住内心愤怒,站起身来。
指着陈伯达就骂:“你也配对海涅乱叫。
”在全民哑声的年代,木心只是为了一句诗,却拼上了命。
他恪守内心审美,呵护灵魂的高洁,不允许任何人把审美作践弄脏,即使拼了命,也要小心守护。
此话一说,等待木心的就是牢狱之灾。
木心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造反派逼着木心“歌功颂德”。
木心死活不肯,造反派更变本加厉,抓住他的手,咔擦折断木心三根手指。
木心住在污浊的脏水里,每天吃酸馒头和霉咸菜。
饭菜上来,人未开口,就爬满了苍蝇。
可是木心却说:一个人不能变成一个鬼,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不能在醒来时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不管什么时候,一个人都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命运不知如何是好,命运却又是如此精致。
木心找来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琴键。
到了晚上,他蜷在角落里,在这无声的键盘上弹奏莫扎特和肖邦,竟也弹得有滋有味。
造反派给的写自白的纸,他偷偷藏起来,写米粒大小的笔记,每天写1200字,尽管在黑夜什么也看不见,可他却写得密密麻麻、工工整整。
囚禁18个月,他也写了18个月,66张纸,每一张都两面写尽,足有65万字。
按常理一个囚犯的幸福应该是赶紧出狱,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大吃大喝,然后睡上一大觉。
而木心却在笔记上写道:幸福到底是什么个样子的?像塞尚的画那样子,幸福是一笔一笔的。
只有内心真正做到干净的人,才能在牢狱之中,依然坦然自若,志向高洁。
没有一丝怨气,没有愤怒,也没有戾气,恪守着内心的诗意和审美。
别人看来是所谓的无底深渊,而对于木心来说,下去深渊,也是前程万里。
18个月后,木心小心翼翼就把手稿叠得整整齐齐,缝在厚厚的棉袄里,走出了监狱。
木心说:“你要我毁灭,我不!我不能辜负艺术对我的教养!”他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有一首小诗: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雪下得越大,木心就越干净。
文字是那一盏灯,心便是那一束照亮人间的光。
许多人的清高是清高在脸上,木心的清高,是清高到骨髓里。
读书人,不是只读书,而是从书本上学到那种气概与精神。
读书人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不低下勇敢而高贵的头。
有时候命运如此荒唐,荒唐到不可言说。
上面的人说:把木心平反了,谁来打扫厕所呀。
然后又把木心扔进了监狱,这一次蹲监狱,木心已经50岁了,一蹲又是两年。
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木心出狱一定是衣衫褴褛、邋遢不堪。
还有人说:“木心老了,一定受不了牢狱之苦,等爬出来时,肯定是驼背,沮丧、失落,老态龙钟了。
”可出狱那天,看到却是这样的一个木心。
他腰板无比坚挺,裤子还有笔直的缝,面带微笑。
干净极了,优雅极了。
出狱的那个冬天,木心穿着一件意大利产的暗棕色大衣,又戴上一顶黑色的礼帽,皮鞋擦得很干净。
一个人来到上海一家餐馆,靠着临窗的座位坐下,点了几道菜。
吃着、吃着就放下了筷子:鱼肉怎么不嫩了,鸡蛋怎么炒老了,从前的味道不是这样的。
他走在街上,仿佛他不来,整个街上就没有往事。
一个人最高的风雅是恪守内心的尊严,真正的精神贵族,既不迁就自己,也不迁就别人,更不迁就这个世界。
有一次,梁文道看到木心五十多岁时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优雅至极,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和苦难。
他十分惊讶:这哪里像是一个坐过牢的人,好奇怪,好奇怪的一个人。
木心一直有晨起洗澡的习惯,有人说木心干净、洁癖,而木心却说,我晨起洗澡,只为把夜洗掉。
1978年,胡铁生当了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
上台第一天,他把儿子胡晓申叫到身边:“我发现一人才,业务学识堪称一流,但目前正在我的基层工厂打扫厕所。
”从那天起,胡晓申创办杂志《美化生活》,木心做主编。
接着,木心做了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再接着,担任了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
然后,又做了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
再然后,成了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
关于人生,木心有四个态度: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
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4年里,木心看着身边的人一一堕落,他们堕落于人际关系的俗套,堕落于所谓的成功和进步,他们练达、精明。
当这个时代对木心越有情,木心就想逃离这种流俗。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这样的生活,他一天也不想过了。
1982年,木心已经56岁,暮年将至。
可木心却做了一个决定去美国:“我要在我的身上克服整个时代,我不可把人生荒废在俗套的生活里。
”人最好的回归就是内心的回归,放弃也是最好的美学。
只有风尘仆仆地长途跋涉,才能真的让内心返璞归真。
1982年,56岁的木心身上装着40美元,他站在纽约的街头。
他放弃一切来到美国,在纽约,木心靠给别人修理古董维持生计。
一个收藏家看重木心的才华,让他搬到曼哈顿林肯中心的豪华公寓居住。
开出的条件是木心为他画画、写阿谀房奉承他的文章。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这是木心一生的做人哲学,对整个时代都不会阿谀奉承的木心,又怎能阿谀奉承一个商人。
漠视之!木心一个人来到“琼美卡”找到了一个住处,替人修理古董维持生计。
生活颠沛流离,可是木心却依然听肖邦,听莫扎特,画画、写作,在别人眼里,木心的生活居无定所,又是暮年,应该是很凄惨才是。
可木心却却活得很高级,他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对于木心,他只想永远站在美的一面,活得干净一点。
他人的生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自己的生活,对他人来说也毫无意义,木心活得才叫纯粹。
他自己裁剪制作衬衫、大衣,自己设计制作皮鞋、帽子,把鸡蛋做出十二种吃法。
把灯芯绒直筒裤缝制成马裤,钉上5颗扣子,用来搭配马靴。
西装第一要讲料作,要纯羊毛,细软的头发要梳得一丝不苟,精美的皮鞋要擦得一尘不染。
木心先是做生活的导演,不成。
次之,做演员。
再次之,做观众。
即使做观众,木心也做成了一个有审美、有趣的观众。
有一次,一个大陆的年轻人问木心:你是流亡诗人吗?木心微笑回答:我不是,我是散步散得远了就到了纽约。
生活最好的样子不正是风风火火的冷冷清清吗。
独自清醒,享受冷清,却风风火火,有滋有味。
1982年,纽约的地铁上。
一个理着寸头的年轻画家低头赶路,远远看见在涌动的人群中,有一张无比干净、高傲的脸,这是木心。
这个叫陈丹青的年轻人径直走向木心,深鞠一躬:“你好,木心先生!”木心谦逊,笑着说:“学士年长者谓之‘先生’,‘先生’不敢当,就叫我木心吧。
”陈丹青和木心两人常常聊天,一聊便是深夜。
好多次,陈丹青送木心回住处,仍然觉得聊得不尽兴,又上楼热了牛奶继续聊。
再分别时,天已经大亮了。
1988年底,陈丹青组织了许多大陆学生拜了木心为师。
他的课程,是美的旅行,每一次课上,学生们穿得很随意,而木心都是穿着浅色的西装、鹅白衬衫,皮鞋擦得很亮。
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没有教室,学生轮流提供自家的客厅,没有课本,全凭记忆讲述。
像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木心带着学生,开始在文学世界里漫游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
在木心课堂上,巴尔扎克是彩色的,鲁迅是紫色的,屈原坐在金字塔尖上,陶渊明却在塔外。
木心常常妙语连珠,他说“丹青弹钢琴有时候也会弹错,但是都弹在琴键上的,有很多人弹在琴盖上”。
木心讲课极为文雅,偶尔也会说几句幽默粗话。
他最讨厌不学无术者,有一次讲课:“有人对我说,洞庭湖出一书家,超过王羲之。
我说:操他妈。
”惹得大家捧腹一笑。
人生最大最大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审美上的无趣。
有一次陈丹青问过木心:“怎么成为艺术家?”木心回答:“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
”是的,最好的艺术其实就是生活本身,不管吃了多少苦头,也要笑着活出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