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1651)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相关问题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施幼儿教育。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 儿童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儿期:触觉和听觉是初级感觉,视觉和嗅觉逐渐发展;幼儿期:感觉运动整合能力增强,动作逐渐精细;学龄前期:感觉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手眼协调进一步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幼儿期:能进行简单的类比思维,但思维仍受限于具体情境;学龄前期:操作思维逐渐发展,开始具备逆向思维能力;早期学龄期:逐渐具备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3. 儿童的情感发展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依恋行为和情感反应;幼儿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情感调节能力;学龄前期:情感表达更加成熟,开始体验到社会情感。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重点关注儿童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以刺激和反应的连续性为基础,强调通过条件反射和塑造形成习惯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学习。

3.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注重社会情境对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影响。

4.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实践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2. 游戏教学法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亲子共读通过和家长一起阅读、讨论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案例1. 游戏中的认知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堆积积木、穿珠子等,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为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为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幼儿教育学第一章1.幼儿教育的概念2.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3.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幼儿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4.福禄培尔(1782~1852年)∶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培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第一,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第二,游戏理论;第三,协调原理;第四,重视亲子教育。

5.陈鹤琴(1892~1982年)∶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第一,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第三,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第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保教结合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①教育的活动性;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1 幼儿发展阶段幼儿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在这些阶段中,幼儿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1.2 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记忆力好、情绪波动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关注。

二、教育方法2.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游戏教学法可以分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2.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购物场景来教幼儿认识货币和计数。

2.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3.1 情绪管理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幼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教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大哭大闹来发泄情绪。

3.2 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3.3 社交能力培养社交能力是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和分享。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等活动。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2、正强化3、最近发展区4、有意义学习5、知识二、简答1、请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2、请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3、请简述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4、请简述韦纳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5、请简述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4、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二、简答1、请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1)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请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3、请简述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的学科。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幼儿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1. 思维发展阶段幼儿时期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等不同的阶段。

在感觉运动期,幼儿的思维主要基于他们的感觉和动作,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在前运算期,幼儿开始具有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类比和类别划分。

到了具体运算期,幼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

2. 社会情感发展阶段在社会情感发展方面,幼儿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早期阶段,幼儿主要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幼儿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依赖逐渐发展为相互依存的情感关系。

3. 语言发展阶段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对幼儿的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经历了听觉阶段、单词期、句子期和逻辑发展期等不同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听懂和使用语言,从最初的简单词汇使用发展到能够进行复杂的语句表达和逻辑思维。

二、教育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1. 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

通过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幼儿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

2. 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

比如,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

2、幼儿教学特殊性。

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

3、幼儿的教材更广。

4、幼儿学习即活动。

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章学习与幼儿学习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

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0-6 岁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游戏、交往等心理活动。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动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情感发展的特点、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等。

幼儿学习心理 包括幼儿学习的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幼儿游戏心理 包括幼儿游戏的特点、游戏的作用、游戏的指导等。

幼儿交往心理 包括幼儿交往的特点、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指导等。

幼儿心理健康 包括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测验法 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2. 3. 4. 5. 6. 1. 2. 3. 4. 1. 2.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推动幼儿教育改革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推动幼儿教育改革,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的综合化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综合化,涉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多个方面。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分为①手把手的操作:学习运动技能时;②尝试错误的操作。通过幼儿自发的尝试错误性质的操作,幼儿可能顿悟,获得学习成果;(举例:P79)③模仿示范的操作。④反复练习的操作。
3)语言理解的学习:用于成人讲解和指导下对行为与态度的学习。与婴儿相比,幼儿大量使用语言理解的学习方式;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学习更多依赖从感性入手的方式;从归纳入手的学习方式。
2)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提出。他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发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是由于联系和迁移之间有相同的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则迁移性越强;反之则迁移性越弱。
3)概化理论:概化理论否定了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的发生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强调儿童能否概括出可迁移性的原则与概念。
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别差异。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认知和理解。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拟学习、操作尝试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等。
1)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同时,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与模仿相联系。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表面的现象,4岁以后模仿逐渐内化,开始模仿学习,大量用于行为与态度方面。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直观形象性是幼儿学习的突出特点。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语言指导下使用直观材料或实际活动最适合幼儿。
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幼儿的学习,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幼儿需要安全的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的安全环境,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安全氛围。处于安全及受尊重的群体环境中,幼儿才能获得最佳的习本身感兴趣,由此引发的动机。这种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即活动本身构成了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与需求。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3、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需要,二是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

4、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5、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6、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②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③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在教师指导下,同龄伙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心理,特别是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家庭中父母有意识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行为态度、是非爱憎等,给予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7、教育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幼儿心理的发展。

教育总是要通过幼儿的积极活动,引起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领会、掌握,才有可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主观能动性)8、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在每一个阶段中既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一个阶段里总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9、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判断&改错)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10、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p2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

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榜样行为。

p253.掌握学习:也可称完全学习、精熟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

它是指学习者必须掌握本阶段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

没有达到标准水平的儿童要介绍额外时间的指导,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p274.意义学习:奥苏贝尔在分析“后括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意义学习”。

在他看来,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飞临时性的联系,这也是区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主要标准。

p415.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主张的最佳学习方式。

他认为,儿童学习和掌握一般原理规则与知识技能固然重要,到那更为重要的是要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即探索新情境、新问题的学习态度。

p426.支架式教学:围绕教师和儿童在教和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p507.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8.学习关键期:学习关键期是指在人生早期的生活经验中,不同年龄对各种事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它能帮助婴幼儿不同区域的脑神经网络发育与成长。

9.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p7810.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它是激励和指引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需要。

学前教育及幼儿心理学

学前教育及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复习纲要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1、幼儿心理发展一般为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日内瓦学派皮亚杰。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儿童心理》被公认是第一步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霍尔提出“复演说”,是美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者。

英国的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调和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斯特恩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格塞尔的成熟论认为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格塞尔的成熟论认为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格塞尔的成熟论认为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认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成熟和学习。

格塞尔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他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相互作用论的观点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观点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瓦龙以及苏联的社瓦龙以及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会文化历史学派。

2、口语学习的关键期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是 1~3 1~3 1~3 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 0~4 0~4 0~4 岁,掌握数概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年龄是念的关键年龄是 5 5 5 岁左右,幼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洛伦茨首次提出印刻概岁左右,幼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洛伦茨首次提出印刻概念,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3、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与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

发展的内因。

` `4、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是幼儿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在思维发展中,其年龄特征表现为:在幼儿初期,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萌芽;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萌芽;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萌芽;到了幼儿中期,到了幼儿中期,到了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开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思维的主导地位;始占思维的主导地位;而到了幼儿晚期,而到了幼儿晚期,而到了幼儿晚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但抽象逻辑思维已萌芽。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实质:教育以满足社会存在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为根本职能教育是经验传递系统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系统三、幼儿教育及幼儿园教育1、幼儿教育: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园情境中传递各种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

4、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幼儿园教育中应注意:①教师应该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与教学措施。

②幼儿必须接受教师或成人的合理指导,而非自然、自发地进行学习。

四、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到幼儿教育中。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②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③幼儿的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④幼儿的心理健康及维护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模式。

③其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具有充实、丰富、深化或指导的作用。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的学科。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

一、认知发展1. 感知与注意力:幼儿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官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感知。

而注意力则是幼儿在感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一刺激的心理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

2. 认知结构:幼儿的认知结构是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从无中心思维到中心思维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本质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3. 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

幼儿通过语言的运用,逐渐形成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与自尊心: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2. 情绪管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情感调适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情感,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自我安慰等,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

3. 社会情感:幼儿的社会情感是指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和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关心他人,并通过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发展1. 角色认同: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角色认同。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

少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说、简答题、资料剖析题考试分数:少儿教育学 50 分,少儿心理学 50 分,总分 100 分。

第一部分少儿教育学第一章1.少儿教育的看法2.少儿教育的意义(1)促使生长发育,提升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使智力发展(3)发展个性,促使人品的健康发展(4)培养美感,促使想像力、创建力的发展3.世界上第一个少儿园的出生∶德国少儿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全部真切意义的少儿教育机构,并在 1840 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4.福禄培尔 (1782 ~1852 年)∶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培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儿园,并且创办了一整套少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他的主要少儿教育思想有∶第一,少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第二,游戏理论;第三,协调原理;第四,重视亲子教育。

5.陈鹤琴 (1892 ~1982 年)∶陈鹤琴先生于 1923 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少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天真园,创办了“活教育”理论,一世致力于探究中国化、老百姓化、科学化的少儿教育道路。

他的少儿教育理论看法有∶第一,倡导合适国情的中国化少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倡导活教育;第三,提出少儿园课程理论;第四,重视少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1.少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少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详细化,是国(4)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家对少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原则和要求,是全国各种类少儿教育机①一日活动中的各样活动不行偏构一致的指导思想废;2.制定少儿园教育目标的依照②各样活动一定有机一致为一个(1)依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整体。

(2)依照少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第三章求1.少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3.少儿园教育的原则少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少儿(1)保教联合的原则掌握这一原则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应明确以下几点∶促使少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①保育和教育是少儿园两大方面全面和睦发展为主旨,并以合适幼的工作;儿身心发展特色的方式、方法、手②保育和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段加以实行的、着眼于培养少儿基浸透;本素质的教育。

幼教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教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考点一幼儿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本质(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4、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需要)(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其性质和形态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3)个性(个性即人与人彼此心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持久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出版为标志。

考点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适合时间相联系的。

★幼儿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是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想象等,思维是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自我意识是最主要的一环)。

2、研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3、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简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简答)(1)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1、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离不开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的观点,幼儿家庭与幼儿所在园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处的环境是()。

2、“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心理家是:()3、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掌握。

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这要求幼儿教师应承担的角色是:()4、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等来吸引成人的关注。

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5、根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论”,有一个阶段,教师有强烈的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机,但在自主发展的规划上有所欠缺。

这一阶段是:()6、中小学教师一般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幼儿教师则较难做到。

很多主体活动、生成活动需要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随机应变。

这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人格特征是()7、当前,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早期教育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各种教学法中,针对这一群体幼儿提供服务的是()8、面对某项学习任务时,有些儿童倾向于把重点放在一系列子问题的解决上,重视子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有些儿童则倾向于对所有子问题惊醒全盘统筹。

这两类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属于()。

9、最早论述儿童学习的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是()10、强调教师应通过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是()11、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包括外在动机逐渐增长、内在动机以好奇和兴趣为主以及()12、大量研究证实,脑功能的()会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13、从学科性质来看,幼儿教育心理学特别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

14、强调评价应重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以及幼儿对学习活动的选择与频率。

这种幼儿学习评价是()。

15、研究幼儿同伴关系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6、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和年龄适宜。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3、诞生的标志:心理学: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教育学:180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德国福禄贝尔1937创立幼儿园;学前心理学:普莱尔是创始人。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a幼儿b教师c环境与教学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卢梭《爱弥儿》;自然后果法;他关于幼儿发展的独立性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教育思想,为重视儿童教育的研究开启了先河。

他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论述可看作是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福禄贝尔:1840年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蒙台梭利:感观教育;1907创办“儿童之家”她设计了一系列学具教具作为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背后人称为“蒙台梭利教学法”。

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过程成为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

8、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被视为新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由于托尔曼的理论开始考虑认知结构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又被视为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鼻祖。

9、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射的条件反应。

铃声—食物—口水,主要规律:a获得律与消退律b刺激泛化与分化律。

10、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他提出两种类型的学习a应答性反应:由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应b操作性反应:个体主动发出,受到强化反应,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白鼠被关在笼子里,这个笼子里面的一边有一个杠杆,当老鼠在盒子里窜时碰到这只杠杆,就会有食物出来,之后白鼠会主动去踩杠杆获得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1651)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考试分数:幼儿教育学50分,幼儿心理学50分,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幼儿教育学第一章1.幼儿教育的概念2.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3.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幼儿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4.福禄培尔(1782~1852年)∶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培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第一,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第二,游戏理论;第三,协调原理;第四,重视亲子教育。

5.陈鹤琴(1892~1982年)∶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第一,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第三,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第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保教结合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①教育的活动性;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2.幼儿体育的概念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3.幼儿智育的概念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4.幼儿智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5.幼儿智育的实施(1)幼儿智育的途径①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②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2)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②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③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6.幼儿德育的概念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7.幼儿德育的内容①发展幼儿社会性;②发展幼儿个性。

8.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①热爱与尊重幼儿;②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③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9.幼儿美育的概念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第四章1.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1)观察力(2)沟通的能力①教师与幼儿的沟通∶a.非言语的沟通;b.言语沟通;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a.了解家长的技能;b.与家长交流的技巧;c.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③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a.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b.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2.幼儿的发展(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①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②幼儿的活动∶a.幼儿的生理活动;b.幼儿的心理活动;c.幼儿的实践活动。

3.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1)教师“教”的活动①直接“教”的方式;②间接“教”的方式;③教师是“教”的主体。

(2)幼儿“学”的活动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4.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5.幼儿园环境的分类幼儿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①物质环境a.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

b.狭义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

②精神环境a.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b.狭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6.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第五章1.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2)课程的要素.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

②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并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

③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

④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2.幼儿园课程(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①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③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4.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1)评价的目的(2)评价的作用①鉴定作用;②诊断作用;③改进作用;④导向作用。

5.课程评价的原则(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4)评价应客观与真实第六章1.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①主导活动方面;②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③师生关系;④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⑤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3.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②培养独立性;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③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4.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第二部分幼儿心理学第一、二章1.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

2.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3.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三、四、五章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2.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婴儿早期(1~6月)①视觉、听觉迅速发展;②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③主动找人;④开始认生。

(2)婴儿晚期(6~12月)①身体动作迅速发展;②手的动作开始形成;③言语开始萌芽;④依恋关系发展。

(3)先学前期(1~3岁) ①学会直立行走;②使用工具;③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④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4)学前初期(3~4岁)①生活范围扩大;②认识依靠行动;③情绪作用大;④爱模仿。

(5)学前中期(4~5岁)①活泼好动;②思维具体形象;③开始能够遵守规则;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6)学前晚期(5~6岁)①好问好学;②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③开始掌握认识方法;④个性初具雏形。

第六章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2.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①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②可以使幼儿持续地进行学习活动。

(2)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①使幼儿从环境中接受大量的信息;②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培养和发展。

3.注意的基本形式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

4.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但恰当的活动方式,幼儿是能够以他自己的兴趣集中注意很好地进行活动的,而且活动中幼儿的注意也相对稳定。

第七章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2)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3)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3.幼儿感知觉发展中的主要特征(1)视觉①视敏度: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②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③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受遗传和环境影响;④色盲:颜色视觉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