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考
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几点思考—上海的做法与启示
s
l
;
__ ■
每 ■
维普资讯
曩 目
臻
湮
第五, 从长远发展 目标来看 , 个人信用征信体 系必须要和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有机联结起来 , 其联 结 点在 于 企业 的所有 者 、 营 者 。通 过 贯 通两 个 征 经 信体 系, 能有效防止企业赖账而企业主富裕 等信用 “ 黑洞”从而构成全面、 . 完整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一
、
一
一
。
—
第一部关于个人信用联合 征信 的政策性管理办法 《 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 举办有 , 关法律 、 政策问题的专家咨询活动 ,为项 目运作尽 可能提供 良好法律环境; 推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 制, 为此专门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 , 谋求从司法部 门采集信息;牵头组建 “ 上海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 中心理事会”协调征信业务管理等。 ,
但由于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信息有偿采集成本较高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又不能太高因此在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小部分商业银行尚未严格执行人行上海分行关于办理个人信贷业务必须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规定以及系统尚未对非银行部门和单位开放使用在系统服务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系统运营的收支缺151巨大
兀 0
上 海市个 人信 用联 合征信 系统 的特点 是政府推进 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是 20 OO年 上 海 市 政 府 为 民 办 实 事 的 重 点 工 程 之 该项 工 程 由始至终 上海市 政 府都发 挥 了举足轻 重 的作 用 。体现 在 : 牵头 向中央政 府提 出立项 申请 , 确定从个人信用体系到联合企业信用体系 , 最终实 现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项 目 发展方向; 牵头组建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引进具有一定政府背景的公司 作为项 目股东 , 解决项 目初期资金问题 ;出台国内
信用中国 银行为先——推进银行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同 时 与 四 大 国 有 资 产 公 司 合 作 , 有 资 对
产 剥 离 记 录 的 公 司 及 其 股 东 成 员 进 行
理 机 制 。没 有 信 用 就 没 有 金 融 活 动 , 谈 更 不上 现 代经 济和 社会 的进 步 和发 展 , 信 用 是 现 代 经 济 的根 基 。 我 们 倡 导 诚 信 ,我 们 致 力 于 信 用 制 度 建 设 ,因 为 有 了完 善 的 信 用 制 度 就 意 味 着 拥 有 无 限 的 商 机 和信 用 资 源 。 在 此
立 , 现 代 经 济 条 件 下 , 用 已不 单 纯 是 在 信 道 德 规 范 、 会 学 上 的 概 念 , 是 经 济 交 社 而 往 的 准 则 , 经 济 学 的 概 念 。信 用 又是 一 是
客 户 信 用 记 录 原 始 资 料 的 提 供 ; 户 信 客 用 9级 评 级 ; 企 业 资 信 报 告 的 提 供 ; 深 层 次 企 业 资 信 报 告 的 提 供 ; 业 专 题 问 企
鉴 美 国 的 做 法 , 立 一 个 中 国 企 业 信 用 建
展 的 大 局 。 反 映 在 银 行 经 营 上 不 良 资 产 大 量 剥 离 后 , 大 量 涌 现 , 良资 产 居 高 又 不 不 下 , 级 分 类 的不 良率 严 重超 标 , 废 五 逃 银 行 债 务 时 有 发生 。 信 用 , 《 海 》 的 解 释 是 指 信 任 在 辞 中 使 用 , 遵 守 诺 言 , 践 成 约 , 而 取 得 即 实 从 别 人 对他 的 信 任 。人 言 为 信 ,人 无 信 不
权 威机 构 ,如 果 因失真 信 息造 成损 失 , 该 公 司 将 失 去 存 在 的 必 要 , 将 受 到 法 并 律 的 制裁 。 中介公 司 主要 经 营范 围是 :
关于商业银行建立信用体系的几点思考
维普资讯
账 户 ,可支 配 资 产 组 成 ,信 用 监 管 ,荣 誉 奖 惩 ;包 括 企 业 的 价 格 行 为 ,纳 税 行 为 , 经 营 规
系。
在 信 用 体 系 的 涵 盖 对 象 上 ,包 括 国 家 信 用 建 设 、企 业 信 用 建 设 、 个 体 私 营 者 信 用 建 设 、
83
维普资讯
行 业 中介 信 用 建 设 、个 人 信 用建 设 五 大 类 。在 五 个 类 型 的 建 设 中 ,商业 银 行 要 重 点 建 立 企 业 和 个 人 的 信 用 体 系 ,优 先 建 立 和 开 放 存 贷 、信 用 卡 、 担 保 等 与 银 行 业 务 相 关 的信 用 档 案 。 其
这一事实 。 信 用 缺 失 ,导 致 交 易 风 险 失 控 ,使 得 企 业 在 经 济 交 往 中 ,被 迫 放 弃 现 代 信 用 手 段 ,重新 选 择 以货 易 货 、 现 金 结 账 等 传 统 交 易 式 ,严 重 降 低 了资 金 流 动效 率 ,增 加 了交 易 成 本 。 每 年 由于 现 款交 易 和 “ 角 债 ” 三 ,增 加 财 务 费 用 约 2 0 0 0亿 元 。 由于 信 用 缺 失 而 引 发 的 道 德 风 险 ,更 形 成 恶 性 循 环 ,使 商 业 银 行 之 间 的 竞 争 变 得 无 序 , 经 营 成 本 加 大 , 资 产 质 量 下 降 ,进 一 步 增 加 商 业 银 行 的 经 营 风 险 。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思考
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我国个人信用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与问题1.缺乏可靠完整的个人信用资料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居民的个人信用记录普遍缺乏、诚信数据分散且开放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个人诚信数据掌握在央行、公安、法院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电信等非政府机构。
而这些数据又极端分散和相互屏蔽,因此很难避免片面性与虚假性,从而无法对个人的信用状况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评估。
2.诚信服务缺乏市场竞争《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诚信服务中心可以根据个人申请有偿提供其本人信用报告。
而由央行牵头的诚信服务中心由于整体实力及政策性的因素等原因势必将导致诚信行业的不公平竞争。
例如上海诚信系统只覆盖了大约600万人,而央行诚信系统覆盖了大约3.4亿人。
这种局面必将会导致市场缺乏竞争,诚信机构的运作效率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缺乏统一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定技术标准目前全国个人信用评分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商业银行和信用评级机构各成体系,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相互间可比性不强,难以客观、正确的反映个人信用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的推广。
(二)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信用文化培育不足,缺乏失信惩戒机制在发达国家,信用文化十分发达,讲究信用蔚然成风,信用作为商品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失信者有相关的经济和劳动制裁,并使其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而守信者将获得经济上的便利和好处。
在我国,由于近代社会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严重滞后,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体制转轨时期,传统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被打破,新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
在司法上也缺乏相关的配合,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不大或者没有。
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失信者得利、守信者遭殃。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盛行、信用卡诈骗、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十分严重,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效率和市场秩序。
(完整版)关于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探讨
个人征信体系又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牵头组建,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
个人征信体系的数据库的功能又是其核心内容。
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有利于我国的金融、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始于2O世纪8O年代后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
企业征信方面目前已建立起全国联网的企业征信系统一人行登记咨询系统,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则仍处于初级阶段,有些不足之处尚需改进。
一、建设个人征信体系的意义(一)有助于帮助商业银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虽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素很多,但贷款机构缺乏可靠途径,得到借款人全面、可靠的信用信息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日益发展、借贷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下更是如此。
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收集借款人在全国各家商业银行的借款以及还款记录,为他人担保信息,以及身份、职业和居住等个人基本信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掌握借款人的异地、跨行负债水平,全面考察其综合负债情况;有利于商业银行掌握借债人的家庭总体负债水平,综合评估其整体还款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的不良负债状况,客观评价其还款意愿;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的或有负债,深入判断其潜在风险。
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的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了放贷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银行业风险的降低,无疑将有助于国家更好的维护金融稳定。
(二)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的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内资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全方位的竞争。
目前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中资银行的主要客户和盈利来源是向大中型企业的贷款。
对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它 使 个人 不 仅 单 纯 根 据 劳 动 报 酬 所 得 进 行 支 付 ,
也 可 以通 过 信 用 方 式 获 得 支 付 能 力 .建 立 个 人
环 担保 、 头担保 、 人资信失控失 真等现象 , 多 个 极
易 造 成 恶 意 透 支 , 不 利 于 防 止 个 人 逃 废 债 以及 也 对 个 人 债 务 的清 偿 。虽 然 上 海 资 信 有 限 公 司 正 式 开 始 运 作 以来 ,为 银 行 提 供 了个 人 的信 用报 告 , 目前 这 项 制 度 还 只在 上 海 试 点 , 且 上 海 但 而 10 4 0万 人 口 中 只有 2 0万 人 进 入 这 一 系 统 ,虽 0 然 已有 扩 容 计 划 , 实 施 起 来 毕 竟 需 要 时 日。 但 3 、个 人 信 用 评 估 的依 据 不 够 充 分 。在 个 人
号 码 和 相 应 账 户 , 人 在 申请 工 作 、 取 失 业 救 个 领
济 金 、 房 、 税 时 都 要 出示 和登 记 其 社 会 保 障 租 赋
号 码 以备 资 信 调 查 。 因 此 , 多 数 美 国 人 都 很 珍 大 惜 自己 的信 用 , 量 避 免 被 列 入 黑 名 单 。而 在 我 尽 国 的经 济 生 活 中 ,居 民个 人 的 信 用 记 录 普 遍 缺 乏 。 同时 , 于 各 种 原 因 , 家金 融 机 构 对 仅 有 由 各 的 、 人 申请 信 用 卡 而 积 累 的个 人 资 信 状 况 相 互 个
・
17・ 9
维普资讯
门, 并且信 息与信息之 间互不 相通 。
二 、 立 个 人 信 用 制 度 的 迫 切 性 建
判 断 个 人 的 信 用 , 银 行 眼 中 , 户 只有 资 产 信 在 储 用 。 因此 ,依 靠 法 律 手 段 推 行 储 蓄存 款 实 名 制 ,
浅析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框架
因为 信 用 缺 失 而 导 致 的 各 种 违 法 违 规 行 为 降 至最 低 。完善 的个 人 信 用 体 系不 仅 能 够 约 束 违 约 失 信 行 为 , 也 能激 励 诚 实 守 信 行 为, 使 整 个社 会盛 行诚 信 之 风 , 使 国家 经 济 实 现 良性 运 转 。
2 . 1 改 善 社 会 信 用 状 况
当今 社 会 , 信 用 早 已 不再 仅 被 看 作 是 道 德 的体 现 。 信 用 是 货 币, 更 是 资 本 。有 了信 用 , 我 们 对 交 易 双 方 都 有 了 更 客 观 的 评 价, 我 们 的交 易 变 得 更 加 便 利 , 我 们 的交 易 成 本 变 得 更 加 低 廉 。 社 会 交 易 规 模 也 会 因此 扩 大 。 但 是 在 追 逐 利 润 最 大 化 的今 天 , 信 用 关 系 的 存 在 却 不 断 导 致 了违 约 、 诈骗、 欠 债 等 各 种 失 信 行
要] 健 全 的 个人 信 用体 系能 够 促 进 我 国 消 费 信 贷 领 域 健 康 发 展 , 能 够 为 我 国 的 经 济发 展 提 供 基 础 保 障 。 在
梳 理我 国信 用体 系建设 历 程 的基 础 上 , 提 出我 国个 人 信 用体 系建 设 的 基 本 框 架 。
[ 关键词 ] 个人 信 用体 系; 个人信用指标体 系; 法律 法规 建设 [ 中图 分 类 号 ] F 8 3 2 . 4 [ 文献标识码 ] A
2 - 2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基 础 保 障
1 我 国信 用体 系建设 历程
2 o 0 2年 。 党 的 十六 大 报 告 中 明 确 提 出 要 “ 健 全 现 代 市 场 经
浅谈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体系
浅谈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体系一、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的特征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必须实现信用信息有效化,准确真实的反应个人信用的高低,为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将资本流动风险降到最低,能够拉动消费,为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助力。
信用信息的供给需要有相应的监管体系,信用监管公正公开并实时调整,信用信息对于恶意进行贷款不还的个人实施惩罚措施,降低其信用评级限制资本流向,促进商业资本的良性循环,形成信用产品。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的主要作用点在商业消费,要促进消费的增长与信贷共识,个人信用用于商用,其覆盖面广,涉及的成员组成复杂,必须注意一定的技术来构建模型,统一归纳,评判信用等级与风险指数,要对不良信贷作出相应的挽救方案。
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经济价值的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和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原始数据,拓宽了个人信贷市场的发展,比如住房汽车旅游等个人消费行为有资本的支撑点,但也形成了市场泡沫,毕竟如果实体经济发展不利,仅靠信贷业务所营造起的市场繁荣的假象是不靠谱的。
对于信用进行合理评价,防止银行资金流失,使得银行能够长屹不倒成为市场的金融枢纽。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是经济价值得以保留,不会因为恶性信贷而坐空资本挽回了,可重复利用的资金,而是经济往来的风险减小,信用记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若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可以保证,可以有中介机构出品,监督机构敲定形成信用产品相应的需求,进行信息参考分析,利用信用资本信息提供便利产品市场,使市场的潜能被激发,使得消费双方交易的盲目性减少。
三、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体系运行原理的分析(一)个人信用评价标准的分析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应建立一个基本信息之上,信用卡消费记录、银行借贷记录、账户欠款多少应该记录在内,民事诉讼审判结果、纳税记录、淘宝档案、有无担保等信息状态都有可能影响贷款还款能力综合信用指数,并且跟踪更新实现动态管理,成为消费资本等活动的可靠依据。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的思考
在 着 信 息 的 不 对 称 性 , 有 关 银 行 、 费 者 的 相 关 信 息 即 消
在 “ —— 民 ” 易 双 方 的 不 完 全 和 不 对 称 分 布 。 居 民 银 交
与银行 之 间的信 息不对 称表 现在诸 多方 面 ,如银 行对
居 民个 人 收 入 与 信 用 方 面 的 信 息 掌 握 非 常 有 限 ,居 民 个 人 现 在 与 将 来 在 收 入 与 支 出 方 面 信 息 的 不 完 全 性
维普资讯
・
理 财 前沿 ・
鲴 国 骨
徊 1 塑 凰 鲴 剧 訇 傩
■ 陶 湮
A 人银行 业务 是商业 银行 在经 营 中按 客户 对 象划 1 分 出的专 门以个 人和 家庭 为服务 对象 的业 务范
围和 市 场 ,是 对 居 民 个 人 或 家 庭 提 供 的 银 行 金 融 产 品
消 费 为 核 心 的 个 人 银 行 业 务 的 发 展 却 十分 落 后 。
( ) 外个 人 银 行 业 务 发 展 程 度较 高 。 英 美 等 金 一 国 在
抵押的住房贷款 , 个人信 用贷款 比重甚低 。
二 、 个 人 征 信 是 目 前 我 国 个 人 银 行 业 务 发 展 的 瓶
银 行 资 产 的 5 %以上 为住 房 按 揭 货 款 。 银 行 卡 业 务方 0 在
面 , 达 国家 银 行 卡 业 务 的盈 利 能 力 是 贷 款 业 务 的 3倍 发
等 。消费信贷 申请 者个人 收入水平 、 产数量 、 财 负债状 况 以及 过去有 无信用 不 良记录等个 人信 用信息 ,对银 行 决 策 很 重 要 但 银 行 却 不 易 全 面 获 知 ; 或 通 过 专 人 调
对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思考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 不仅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 , 还是建立合理的 、 有效的个人储蓄一 消费结 构的迫切要求 , 是提高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效率的 保障 , 是商业银 行提 高市 场竞争能力, 展个人贷款业 更 拓 务, 提高个人贷款管理水平 的关键因 素。 l 构建 个人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我 国已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机制 , 尚未形成符合市 但 场经济 要求 的信用体 系, 目前经济生活对 建立信用 体系已 提 出迫 切要求 , 社会普遍存在的失信现象 已构成经 济增 长 的桎梏 , 严重 阻碍了经 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这要求我们 要迅速进行信用体系这种市场经济 的基础 建设 , 为各行各 业提供信用资料和评估结果 。 11 建立个人信 用体 系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
2 1 建 立 统 一 的 、 范 的个 人 信 用 账 户 . 规 所谓个人信用账户, 就是居民个人在银行 以储蓄实名制 为基础开立的综合性信用账户 。这个账户按身份证编码一 人一号 , 依托于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 , 将个人的一 切资金往来置于这一基本账户下, 统一管理个人的资产 、 负 债业务, 为个人提供所需的一切金融服务。 此账户可实行以 I 多功 能 网络 身 份证 的 形式 , C卡 也可 考虑 充分 利用 全 国统 ~ 的“ 银联” 标识卡网络系统, 与储蓄实名制相结合 , 先建立区 域性的个人基础账户 , 再逐步实行全国联网, 最终实现“ 一人 卡 、全 国 统一 ” 。个人 基础 账 户应 记 录 个人 的一 切 资 金往 来, 统一管理个人的资产负债业务, 并可结合个人 “ 三金” 账 户、 所得税记录、 公用收费记录等形成综合性个人账户, 为建 立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提供完整的个人经济账户资料 , 便于各 地银行在需要时可 以随时调阅个人的资信情况 。通过这种 多功能网络的实施 , 对个人某一时点的资产、 负债情况, 某一 时期的经营损益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 编制资产负债表、 损
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个人信用编辑于 2009-04-28内容摘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且关系到治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本文针对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如何搞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思考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而且关系到治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既要克服传统体制的巨大惯性,又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一体化的要求,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空前的。
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
这就使我国的个人征信业面临尴尬和困境:一方面,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导致信用数据征集困难;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没有法律对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加以区分,难免面临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尴尬。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法定程序下进行的,并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
而我国目前的做法则是,信用机构从中介人那里获得消费者的信息,作为信息所有者的消费者本人却不知晓,以致于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尚未树立现代信用意识在我国传统的信用文化中,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而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
一个人不讲信用,只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经济利益并没受到太大损失。
因此,失信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以致于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缺失。
非凡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信用意识并没有随之建立,因而缺乏对失信的惩戒机制,将造成全社会严重的信用危机。
关于建立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思考
我 国征 信 业 的 发 展 大 体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度低 。据 调 查 . 国 目前 大 约 50~ 0 我 0 06 %的 /
18 ~94 公 法 场 主体 。个 人信 用体 系 的 完 备 对 市 场 经 济 段 : 9 9 1 9 年 的 起 步 和 初 期 阶 段 : 个 人 征 信 数 据 掌 握 在 人 总 行 、 安 、 院 、 的 稳 定 运行 起 着 基 础 性 作 用 。而 完 善 的个 19 ~ 9 9年 的 民 营 征 信 业 发 展 和 外 资 进 工 商 、 9 5 19 国税 、 动 保 障 、 事 等 各 部 门 以 及 劳 人
实 际上 . 国于 1 9 我 9 9年 便 开 始 了 个 人 得 个 人 信 息 无 法 全 面公 开 ; 二是 征信 立法
ivsgt n , 可 称 之 为 信 用 调查 或 资 信 国政 府 早 已将 个 人 征 信 建 设 提 上 日程 。 net ai )又 i o
相 征 的 信 用 资 料 进 行 收 集 、 用 、 供 、 护 和 信 用 征 信 体 系 的 建 设 。 19 利 提 维 9 9年 6月 , 国 中 滞 后 , 应 法 律法 规 缺 失 。 信 立 法 是 市场 管 理 的 活 动 。 体 而 言 , 是 对 个 人 的信 用 人 民银 行 批 准 上海 开展 个 人 信 用 联 合 征 信 征信 体 系建 设 的重 要保 障 。 没 有 完 善 的 法 具 则 状 况 或 企 业 的 资 信 状 况 进 行 系 统 的调 查 与 试 点 : 核 准 上 海 资 信 公 司从 事 试 点 业 务 。 律体 系 ,征 信 系统 无法 得 到 应 有 的 保 护 与 并 将 三 评 估 ,用 以 满 足 信 用 交 易 者 对 信 用 信 息 的 2 0 0 0年 7月 1日 , 海 正 式 成 立 了 全 国第 支 持 , 无 法 有 效 运 行 ; 是 征 信 服 务 市 场 上 需 求 。 西方 征信 国 家 . 信 已经 发展 成 为 在 征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思考
第l 8卷 革 4期
Vo . 8, 4 I 1 No
辽 宁税 务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L AONI I NG TAXAT1 0N COLLEGE J OURNAL 来自20 0 6年 8月
Au g., 006 2
完 善 我 国 个 人 信 用 体 系 的 思 考
中 国 人 民 银行 于 1 9 9 9年 3月 颁 布 了《 于 开展 个 人 消 费 关
20 0 0年 2月 联 合 印 发 了 《 海 市 个 人 信 用 联 合 征 信 试 点 办 上 法 》这 是 国 内第 一 部 联 合 征 信 的政 策 性 管 理 办 法 , , 为联 合 征
信 拟 定 了初 步 的法 律 框 架 。 一 系列 文件 规定 的 颁 布对 促进 这 我 国个 人 信 用 制 度 的建 设 和 发 展 起 到 了重 要作 用 。
本 、 基 础 的方 面 . 最
2 初 步 建 立 了个 人 征信 系统 , 人 联 合 征 信 开 始 起 步 . 个 我 国 已有 一 些 信 用 中介 机 构 从 事 个 人 信用 调 查 、 估 业 评 务 , 大公 国际资信评估 有限公 司、 如 中诚 信 国 际 资 信 评 估 有 限公 司 、 安 信用 风 险 管 理 有 限 公 司 等 。 0 0年 7月 1日, 华 20 上
信 用 制 度 的成 熟 经 验 , 全 和 完 善 我 国 个 人 信用 制度 。 健
关量词 : 人 信 用 制 度 ; 个 个人 信 用联 合 征 信 ; 个人 信 用评 估
中图分类号: 2 . F8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2 5 ( 0 6 0 — 0 90 10 —8 92 0 )40 4 -3
试论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逻辑
试论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逻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构建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既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的需要。
本文将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深入探讨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必要性、目标定位、核心要素和实施路径。
一、必要性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求。
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的兴起,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态和业务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需要构建一套更加灵活、更加符合新业务模式的绩效评估体系。
2. 适应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商业银行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评价自身的绩效。
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3. 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改进。
绩效评估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改进和提高。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和效益,也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
二、目标定位构建新时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导向,以风险为把控,以创新为动力。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应该能够全面体现客户满意度、业务效益、风险控制和创新发展四个方面的绩效表现,从而实现客户价值、商业价值、风险价值和创新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核心要素1.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商业银行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客户满意度包括客户服务满意度、产品满意度、渠道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构建客户满意度评估体系,有助于了解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
关于商业银行建立信用体系的几点思考
在 信 用体 系 的 涵 盖 对 象 上 , 括 国 家 信 用 建 设 、 业 信 用 建 设 、 体 私 营 者 信 用 建 设 、 业 包 企 个 行
中 介 信 用 建 设 、 人 信 用 建 设 五 大 类 。 在 五 个 类 型 的 建 设 中 , 业 银 行 要 重 点 建 立 企 业 和 个 人 个 商 的 信 用体 系 , 先 建 立 和 开 放 存 贷 、 用 卡 、 保 等 与 银 行 业 务 相 关 的 的 信 用 档 案 。 其 中 , 业 优 信 担 企
维普资讯
设
, 1 I 两
犬于 业 吴
享 彳 亍
近 年 来 , 国 商 业 银 行 普 遍 面 临 不 良资 产 比例 过 高 , 贷 比大 幅 攀 升 , 小 企 业 信 贷 不 足 等 我 存 中
问题 。导 致这 类现 象产 生 的原 因很 多 , 用缺失 是其 中关键 性 的 因素 。 信
是商 业银行 加 强 自身建 设 , 范 金融 风 险 , 与全球 化竞 争 与合作 的 需要 。 防 参
商 业 银 行 加 强 信 用 体 系 建 设 刻 不 容 缓
信 用缺失 , 各行 业 都造成 了危害 , 银行 受 到的 影响 最大 。据 统计 , 止 2 0 对 但 截 0 0年 末 , 四 在
还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资 金 供 求 矛 盾 , 变 每 年 新 产 生 超 过 干 亿 元 不 良贷 款 这 一 事 实 。 改 信 用 缺 失 , 致 交 易 风 险 失 控 , 得 企 业 在 经 济 交 往 中 , 迫 放 弃 了现 代 信 用 手 段 , 新 选 导 使 被 重
完 整 的 信 用体 系 , 是 一 个 能 够 在 市 场 竞 争 环 境 中 应 对 各 种 风 险 , 善 、 实 、 威 的信 用 应 完 真 权 管 理体 系 , 是 个 面 向 全 社 会 、 部 门 信 息 收 集 、 布 、 询 、 流 、 享 的 社 会 化 信 用 体 系 。 跨 发 查 交 共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问题的思考
2 个人信用评估技术的研发和采用 。 国外 , . 在 很多国家采用 了最先进 的个人信用评估技术和工具 , 大大提高了风险监控的效率 和精确度。例如美 国累计 了大量丰富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也引领 了全球
风险评估的前沿技术。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 , 此外很多银行 目前依 旧参考国外的评估手段进行信用审 核 , 中形成 了信用卡风险评估的技术性壁垒 , 无形 并没有出现完全符合国情的风险评估技术 。 但国内这
( ) 一 古典 个人信 用评 估方 法 古典 个 人信 用评 估 方 法也 就是 审 批人 员 的 主观 判断 法 , 主要 依 靠 专家 的知 识 、 验将 个 人信 用 从 经
较为单一的几项来考虑 , 其缺陷很明显 : 在不 同的条件环境下而采用一致性的指标 , 指标权重设置带有 主观性 , 以及指标选用标准性等方面都会对评估结果构成较大偏差。因此 当越来越多以数理统计为核 心并能有效降低信用评估 中主观因素干预的评估手段出现后 , 古典个人信用评估方法也就退 出了历史 的舞台 。 ( ) 二 现代个人信用评估法 (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信用卡风 险管理 的主要原则是风险控制 范围内利润 的最大化 。这是通 过最大化地使用现成的 分析方法和技术 以及新技术的进步和引进 , 并通过解决特定的商业 问题来实现的。 以现代个人信 所 用评估方法( 信用风 险度 量模 型 ) 以数理统计技术 为基 础的 , 是 它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 衡 量 , 目前 有 关 风 险 评估 的理 论 和 工具 主要 有 信 用评 分 制 度 、多元 判 别 分 析 、 oi i Lgt sc回归模 型 、 遗
几年相关研发和科研成果喜人 , 进步 明显。 当前信用卡业务的快速拓展期 ,以数据说话” 当前 国内 在 “ 是 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实现利润增进的关键 , 其核心是风险回报平衡点 的把握 。 于此 , 基 很多公司也开 发 了不少相应的系统以求解决这个 问题 。例如首航财务管理顾 问公 司开发的 “ 信用决策开发系统 ( D ), C S ”是一个将 国际信用卡操作经验 以用户界面形式反应 出来 的适合中国信用卡行业的系统软件。 同时 , 在理论研究方面 , 宏亮 、 穆文全( 0 ) 2 2 0 对现代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 了一个全景式描述 , 在分析技术 方面做 了大量细致的研究 , 提出了数据仓库 、 数据挖掘 、 神经 网络 、 遗传算法 、 决策树等最新的信息技术 成果 , 开拓了思路 , 为个人信用分析提供了技术基础。 诸如此类 的研究成果 , 近几年层出不穷 , 为我国个 人信用评估技术与工具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 ) 二 中国个人信用评估体 系的不足 1 缺乏相对统一合理的评估标准 、 . 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我国个人信用管理起步比较晚, 目前仅限 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汇总阶段 , 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 缺乏对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的理论 和实证研究 , 缺乏具有权威性 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目 国内只有上海资信 、 前 深圳鹏元等少数几家征信 机构有 自己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 但都是 以本地居民为样本 , 是否适用于全 国还有质疑 , 这点与覆盖全 美的 FC IO评分相 比差距甚大。 另一方面 , 各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评估 自成体系, 相互间可比性不强 , 评 估结果有时会大相径庭 , 个人信用数据源的内容 、 个人信用报告 的格式 、 个人资质认证 、 信用等级评估 指标 、 信用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难以标准化和统一。
对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
对 建 立商业银行信 用风 险统计指标体 系的思考
胡 学锋
( 东商 学 院 统 计 学 系 , 东 广 州 5 02 ) 广 广 13 0
【 摘 要 】 自改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的 经 济 运 行 中 出现 了严 重 的 信 用 不 足 与 信 用 缺 失 , 得 商 业银 行 积 聚 了一定 的 风 我 使
一
二 、 立 商 业 银 行信 用风 险指 标 体 系的 指 标 选 择 建
、
建 立 商 业银 行信 用风 险指 标体 系的必 要性
信 用 风 险 一 般 是 指 在 以 信 用 为 中 介 的 交 易 中 , 易 一 方 因 交 各 种 原 因 不 愿 或 无 力 履 行 合 同条 件 而 构 成 违 约 , 使 交 易 的 另 致 方 遭 受 损 失 的可 能性 , 又称 违 约 风 险 。 当 商 业 银 行 做 出 提 供 信 用 的决 定 时 , 须 在 风 险 与 收 益 之 间 寻 求 平 衡 , 须 考 虑 许 必 必 多 方 面 。如 : 获 得 一 定 收 益 ( 息 ) 在 利 的前 提 下 , 大 的 信 用 风 险 多 是 可 以 接 受 的 ;接 受 贷 款 的 企 业 可 以 承 受 的 贷 款 规 模 有 多 大 , 对 接 受 贷 款 企 业 的信 用 状 况 应 如 何 做 出评 价 。 自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于制 度 和 法 规 的 不 健 全 、 业 征 信 环 由 企 境 的 不 成 熟 以及 商 业 银 行 治 理 结 构 、 部 控 制 机 制 等 经 营 方 面 内 存 在 的缺 陷 , 我 国 的经 济 运 行 中 出现 了 严 重 的信 用 不 足 与 信 在 用 缺 失 , 得 商 业 银 行 积 聚 了 一 定 的 风 险 。 : 业 信 用 意 识 淡 使 如 企 泊 , 欠 银 行 贷 款 十 分 严 重 , 致 信 贷 风 险 成 了 我 国 四 大 国 有 拖 导 商业银行最 主要的信用风险 。 迄今为止 , 四大 国有 商 业 银 行 已 向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剥 离 不 良 资 产 1 9 33 3亿 元 ,虽 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了 多 年 积 聚 的 金 融 风 险 。 是 , 量 不 良 资产 的 数 额 仍 然 巨大 , 良资 产 的再 生 机 但 存 不 制 仍 然 存 在 , 的不 良资 产 还 在 不 断 产 生 。 新 面对 这 种 情 况 , 少 不 银 行 采 取 消极 的 “ 贷 ” 策 。 因 为 银 行 难 以 界 定 企 业 信 用 , 惜 政 无 法 控 制 还 贷 , 好 将 银 行 信 贷 资 金 投 向 效 益 较 好 、 誉 较 好 的 只 信 少 数 大 企 业 , 对 其 他 大 多 数 企 业 特 别 是 中 、 企 业 则 慎 之 又 而 小 慎 。 额 的 不 良资 产 包 袱 及 消 极 的 惜 贷 策 略 不 仅 已经 直 接 影 响 巨 到各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竞 争 能 力 , 接 威 胁 到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直 生存 , 且 还 造 成 大 多 数 企 业 特 别 是 中 、 企 业 贷 款 难 、 业 流 而 小 企 动 资 金 紧 缺 、 资 渠 道 不 畅 等 多 种 问 题 , 缓 和 阻 碍 了 社 会 主 融 延 义 市 场 经 济 的持 续 稳 定 快 速 发 展 。 近 年 来 , 家 一 直 要 求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每 年 降 低 不 良贷 款 率 国 2个 ~ 3个 百 分 点 , 年 内 达 到 1% 以 下 的 国 际 公 认 标 准 , 且 五 0 并 要改变“ 贷” 惜 的状 况 , 推进 经 济 发 展 做 出积 极 贡献 。 此 , 为 ・ 因 如 何 控 制 信 用 风 险 , 缩 不 良资 产 , 高 信 贷 质 量 , 了 各 国有 商 压 提 成 业 银 行 亟 需 解 决 的 重 大 问 题 。 四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吸 收 了 我 国 6 %的 居 民 储 蓄 , 担 着 全 社 会 8 % 的 支 付 结 算 业 务 , 款 占 5 承 0 贷
对构建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的思考
用联 合征信制 度的试 点工作 引起 了 国
内社 会 各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被 认 为 是 继 存 款 实 名 制 后 , 中 国 社 会 信 用 体 系 与 国 际接 轨 的 又 一 重 大 举 措 。在此 , 者 笔 就 这 一 制 度 的 构 建 和 完 善 谈 一 点 看
企业信贷部。但现在看来 ,我国为 民营 中小企业提 供信贷 服务 的 中小银行 发
展 还 远 远 不 能 满 足 民 营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Hale Waihona Puke 民事 和刑事诉 讼记 录 、居 民身份 证信
息 等 个 人 信 用 信 息 归 总 积 累 , 以 信 用 报 告 等 方 式 对 个 人 信 用 主 体 形 成 综 合 性 的 信 用 评 价 ,实 现 个 人 信 用 信 息 社
年 产 值 在 10 万 元 以下 的 占 9 % ,基 00 0 本 上 都 属 于 微 小 型 企 业 。从 成 本 角 度 看 ,国有 大银 行 从 事 民 营 中小 企业 的小
会 共 享 ,从 而 大 幅 提 高 公 民 的 失 信 成 本 , 活社 会 守 信 效 应 。 激 随 着 中 国 加 入 wr o,社 会 各 界 对
市 场 信 息 不 对 称 等 因 素 的 制 约 时 ,经 济 发 展 就 会 受 到 一 定 的 限 制 。 目前 我 国 传 统 的 个 人 信 用 评 估 是 对 个 人 发 展 过 程 历 史 纪 录 的 综 合 性 的 评 估 ,这 种 方 法 表 面 上 很 科 学 ,但 实 际 上 仍 然 存
款 , 主 要 是 指 银 行 、 资 者 与 个 人 消 而 投
对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思考
规定 , 都可能使个人信用行 为隐藏着法律和道德风险 , 影响个人 还有住 房贷 款户 , 有 的是假借住房贷款之名行生产经营流动性
3缺乏统一的、 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各商业银行提供 款 。这一现象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难以形成整个社会对个人信用 的完整判断 。另外 , 一些 中介 费信贷健康发展的障碍 。 在我 国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今天 , 建立 完善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还款记 录等方 面的数据 , 然而这些数据 缺少规范 、 连续 的记载 , 而且各家商业银行记载的数据没有有效 的信息共享 ,为此造成 个人信用记 录的持续的缺失 。 2 . 缺 乏个人信用体 系。 有效 的体制和制度支持我国 目前居 民 3 . 个人信 用制度缺失导致银行提供 的消费信贷服务单调。 目
的记录来描述 的, 没有信用记录就无法判别信用的好坏 。 我 国以 构来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 数据 收集 ,个人能提供的信用文件只
前一直把重点主要集 中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上 ,而缺乏专门机 信息 。另外 ,个人收入的不透 明性也隐含着消费贷款的道德风 险 ,诚实守信 的道德标准在相应范 围内尚未成为人们的行为准 有 自身的资产凭证 , 不足 以充 当资信证明。各类 金融机构 、 商家 则 。甚至有部分借款人蓄意欺诈 , 骗取贷款 , 或到期拒不履约, 使 及有关企业缺少对个人信 用记 录的记载 ,即使是发生信用关系 银行遭受 了较大的损失。 较多 的商业银行 , 虽然 能够提供消费者个 人信贷 的数额 、 期限、
前, 我 国银行消费贷款的品种仅 限于住房 、 汽车 、 助学 贷款 、 信用 卡等业 务方 面,其他如个人债务重组贷款和个人信用额度等信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授信评估的思考
- 1 业 务创新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授信评估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 司个人 金融部 李意柯
近 年来 ,为有效 防范和控制 个人信 用风 险 ,促进 业务限额 。
个 人贷款和信 用卡业 务的健康快 速发展 ,如何在 有效
对于担 保类授信 项下 的贷款业 务 ,在客 户不能2
准确的收 集 ,不仅包括 反映客 户的经济信 息 ,如资产 越来越 多的数学方法被应用到信 用评估 中来 ,主要有 : 状况 、收入水平 、社 会地位 、所 处行业 以及 当地的经 判别分析 、回归分析 、数学规 划法 、递 归判别法 、专 济环 境发展状 况等 ,还包 括反映 其道 德水平 的信息 , 家系统 、 神经网络 法 、 非参数法以及 时间变动模型等 。
水 平 等决 定 ,并 且 因 各商 业机 构 对 于风 险 的 承受 能 常违约 、 透支等各种陷入财务困境的借款人是 否相似。
力 和倾 向性 而不 同。综 合 来讲 ,个 人 信 用 评估 主要 其首 先刻画 消费者 的信 用 、品德 以及 支付能 力指标 , 包 括 客 户 的道 德 水 平 、还款 能 力 、资 产状 况 、经 济 再把各指标 分成若干档次 , 然后计算每个指标 的加权 ,
周期状 态。道 德水平反 映客 户的人格道德 水平 ,反 映 最后得到消费者的总分。
其按 时 还 款 的主 观 意愿 ,主要 依 据 其生 活 习惯 、职 F I C O信 用评分关注的主要 因素和权重如下 : ( 1 ) 个人应付款偿还历史 ( 权重 3 5 %),包括被
业 、偿还债 务的 习惯和 是否存 在恶性索赔 等因素加 以
信状况 ,对 银行 的信 息管理能 力 、风险控制 能力提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考篇一: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个人信用编辑于2009-04-28内容摘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且关系到治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本文针对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如何搞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思考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而且关系到治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既要克服传统体制的巨大惯性,又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一体化的要求,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空前的。
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
这就使我国的个人征信业面临尴尬和困境:一方面,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导致信用数据征集困难;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没有法律对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加以区分,难免面临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尴尬。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法定程序下进行的,并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
而我国目前的做法则是,信用机构从中介人那里获得消费者的信息,作为信息所有者的消费者本人却不知晓,以致于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尚未树立现代信用意识在我国传统的信用文化中,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而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
一个人不讲信用,只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经济利益并没受到太大损失。
因此,失信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以致于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缺失。
非凡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信用意识并没有随之建立,因而缺乏对失信的惩戒机制,将造成全社会严重的信用危机。
信用数据征集成本较高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关系日益复杂,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参与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从而其信用信息广泛散落在各个部门机构。
一个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必须以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收集起来为前提。
而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难以获得,从而难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数据库。
在我国这样一个信用意识低下、信用数据分散的国家,由市场来操纵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不可避免会碰到困难,这就产生了政府支持的要求。
而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信用体系建立的背后也有政府的介入。
但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专门的执法机构的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将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必将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信用中介机构将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
另外,对个人信用数据的征信过程中,实行有偿征信的费用非常高,尤其是前期,征信任务艰巨,数据库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属于一种投资期长、前期投入高的行业,这对于没有足够实力的民营征信公司来说,很可能会不堪重负。
此外,从所有权角度看,个人信用数据应属于消费者个人所有,但假如实行有偿征信,当消费者需要信息时却应该是信用公司将信息有偿销售给消费者,作为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等部门获得了收入,作为所有者的个人却付出代价。
信用中介机构整体水平不高由于缺乏现代信用意识,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商品,因而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从而使得信用中介机构因缺乏市场而难以发展起来;从信用服务的供给来看,国内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还很少,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从而难于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告。
而这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议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信用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最起码的基础。
因此,大力培育社会信用观念和意识,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时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我国涉及到个人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较多,有银行、证券、保险、社保、公安、工商、民政和社会共同事业等部门、行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互通有无的个人信息收集平台,此项工作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即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建立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凡涉及到个人信息资源或需要利用个人信用数据的部门、单位均可作为个人信用中介的成员单位,实行资源搜集和享用互补,会员之间服务,数据采集,会员以外单位按照市场运作,全部采取有偿服务,且依据其服务的项目难易程度以及次数多少、金额大小等,以确定其服务价格的高低。
个人信用评估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个人信用体系建立成败,也是衡量一家征信机构运作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所以科学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十分重要。
它要求首先评估数据面要广,既要有个人日常活动数据,如个人、家庭消费、资产、工资、住房、银行往来等,也要有突发性事件数据,如透支、借贷、捐赠、违规等。
其次是评估内容要全,除了能用数据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外,还应包括个人品德,能力以及曾经有过的奖励和处罚等,有利的和不良的信息都纳入其中。
可以设计个人信用状况的可操作指标如下:自然情况:学历,年龄,健康情况,其他。
道德情况:社会道德;信用道德。
收入情况工作收入,其他稳定收入,其他家庭成员收入。
资产/负债情况:资产;负债等指标全方位地完善个人信用数据库。
第三是评估方法要科学,既要导入数据测算,设计一套较为准确反映个人信用的计算模型,也要有专家论证分析个人信用告,全面、仔细、准确、科学地测算个人信用评估的结果。
第四是评估的程序与方法要可比,全国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信用中介机构最终计算的结果,要有一个相对比较一致的告。
建立个人信用法制体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征信数据采集法》、《信用信息披露法》,并以此为个人信用的核心法律,逐步规范地方性信用法规和制度;完善《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个人信用的法规条款,充实其个人信用的内容。
同时,建立《个人消费法》、《个人借贷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和《信用卡法》等,从程序到行为上作出个人信用的规范。
做到宏观上保护依法合规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微观上保护好个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设立专门的信用消费者保护部门,为消费者维权。
目前我国普通消费者的维权机构是消费者协会,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的金融消费来说,消费者协会并不一定能为信用消费者维权。
虽然银监会负有监管我国银行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但却没有开辟一个专门为消费者维权的部门。
而在美国,所有的信用治理机构都设有消费者保护部门和专门负责消费者事务的专家和人员,这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体系在我国,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有限性,一些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即使权益受到侵犯也不知道,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些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即使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愿或不敢去投诉金融机构。
在美国,许多信用监管机构都开展了消费者培训项目。
如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了smart-money成人培训项目,专门针对金融知识欠缺的成人,提高其理财技能,使其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关系。
因此,我国政府和银监会应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资,加强公众的金融知识。
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个人信用意识的培育,必须是具备两个大环境前提:一方面,让守信者方方面面一路绿灯,受人敬重,而失信者处处碰壁,无路可走。
一旦有了不良信用记录,人人都对其敬而远之,感受到在经济活动中处处被动和步步难行,让其付出比金钱还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凡涉及到个人信用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信用好坏统统录入征信中介机构的数据库中,咨询方可以随时随处咨询调阅任何一个人的信用资料,信用好坏一目了然。
只要我们经常提醒或告诫每一个人诚信为本,倡导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理念,我国个人信用意识就会逐渐地浓厚起来。
惩罚机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惩罚机制可以杜绝大多数商业欺诈和不良动机的投机行为,一个国家信用治理体系惩罚机制能否正常运转决定了一国的市场信用交易方式能否走向成熟,执行机构的作用是将被判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责任人和处罚意见公告给某一行业的全体成员,让他们根据处罚通知一致拒绝同被处罚者进行交易,一旦该责任人的个人信用调查告中出现该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它将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不能消除,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信贷消费服务、个人信用卡等。
规范个人信用行业治理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初始阶段,就应十分注重行业的规范运作,应切实做到依法合规运行,建立和健全行业外部监管和内部自律治理,内外监管。
作为涉及到个人信用治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如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行政治理、公安司法部门等,都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个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展开经常性地监管,对非法或违法机构作出调整或予以取缔。
作为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也应建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避免无序、无效和违规、违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行业公约,加强行业合作,不断提高个人信用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形成个人信用行业“诚信为先”的经营理念。
监管机构应协调金融机构与信用消费者的关系,使消费者与金融机构能够得到较好的沟通。
如美国的信用监管机构很多针对信用消费者的项目都是和金融机构一起合作开展的,一方面这可以增进公众对金融知识和金融机构的了解,更重要的在于,这还可以增加公众和金融机构交流的机会。
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对策研究个人信用编辑于2008-01-07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
在发达国家,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而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经济风险之一。
特别是在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过程中,这一矛盾更为尖锐和突出。
因此,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涵义及其经济社会意义个人信用制度是指能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资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
具体而言,它应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
有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纪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予以决策,从而有效地防范或消除消费信贷风险。
个人信用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机制,它结合了与信用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促进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