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黄帝战蚩尤B. 尧舜禅让C. 大禹治水D. 殷商建立2.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分封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 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至哪里?A. 洛阳B. 长安C. 许昌D. 开封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楚庄王A. 齐国B. 晋国C. 赵国D. 魏国A. 牛耕的使用B. 铁器的推广C. 粮食产量的增加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统一度量衡B. 书同文C. 车同轨A. 纸上谈兵B. 背水一战C. 破釜沉舟D. 草木皆兵二、判断题:1. 大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不断,导致了国家的分裂。
()4. 战国时期,铁器的推广和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学说。
()6.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
()8. 荆轲刺秦王发生在战国时期。
()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10.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称为______。
4.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5. 战国时期,______和______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7.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8.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主张法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种环境决定了远古居民早期的社会形态是()A.制造工具,发展生产B.永居山洞,躲避虫蛇C.原始群居,共同生存D.发明弓箭,追逐野兽2.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根据“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3.下面是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据此可知北京人()A.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D.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4.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是穿孔项链。
由此判定与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遗址是()A.郧县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5.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
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A.炎黄部落起源B.原始农耕生产C.史前制瓷技术D.大禹治水过程6.《商君书》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
”下列印证“耕而食”的说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B.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等耕种工具C.《淮南子》记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D.民间流传的“神农尝百草”传说7.“民以食为天。
”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A.南稻北粟B.北稻南粟C.东麦西黍D.西麦东黍8.距今约5800—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了玉龙、玉鹰等,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尚未形成B.社会分化逐渐出现C.禅让制度一度盛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9.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的纹饰图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是中国古代五帝的是()A. 黄帝、尧、舜、禹、汤B. 唐太宗、朱元璋、康熙、乾隆、咸丰C. 诸葛亮、张良、李斯、王导、贾谊D.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2.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A. 商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D. 清朝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周朝D. 清朝4.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洛阳()A. 唐朝B. 宋朝C. 北魏D. 汉朝5. 以下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姓赵()A. 汉朝B. 唐朝C. 北宋D. 秦朝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7.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A. 唐朝B. 南宋C. 元朝D. 明朝8. 唐朝的长安城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A. 陕西B. 河南C. 湖北D. 湖南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创新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10.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实行了科举制度()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北宋11. 春秋时期的中国分为多少个国家()A. 7B. 13C. 21D. 5612.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修建了万里长城()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13.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南宋1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权()A. 元朝B. 唐朝C. 北宋D. 明朝1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元朝D. 清朝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创新时期。
3.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王朝,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地位。
【精】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A北京市 B云南省 C陕西省 D河南省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能使用工具劳动 B群居生活C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D几十个人一起过着氏族生活3、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4、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5、在原始社会,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并带有血缘关系是生活集体是()A原始人群 B远古人类 C氏族聚落 D国家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同点是()A体质特征 B取火方式 C社会组织 D居住地区7、下来不属于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的是()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8、宰杀自己饲养的家畜吃肉的原始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在下列氏族聚落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文化10、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11、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粗糙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作彩陶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②④③①12、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都能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D种植粟和蔬菜13、下列属于皇帝发明的是()①人工取火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舟车④蒸米饭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4、构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工具简陋 B 血缘关系松散C自然条件艰难 D体质发育不全15、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16、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伊拉克17、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18、下来叙述错误的是()A远古时代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B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神话与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C神话与传说中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D神话与传说中可能有真实的历史1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B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D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二、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1、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上 第一单元测试01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3.这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下列选项对该遗址远古人类表述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三万年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千年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我们应通过什么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新5.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烧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6.小明假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下图),头像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这个头部复原像反映的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7.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工具9.距今约7 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居民()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10.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4.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炎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5.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 ) 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8.“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9.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算盘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D.伶伦——制作音律10.株洲神农城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神农氏雕像,这是为了纪念华夏族的祖先()A.黄帝B.炎帝C.尧帝D.舜帝1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共5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共5套单元一:人类社会的起源检测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是人类社会起源的标志?- A. 农业的发展- B. 动物驯养- C. 语言的产生- D. 买卖的出现- 答案:C2. 人们对于史前社会的认识主要依靠什么?- A. 文字记载- B. 人类学考古学资料- C. 历史文献- D. 地质化石- 答案:B3. 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什么?- A. 旧石器时代的猿人- B.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 C. 南京猿人- D. 直立人- 答案:D简答题4. 请简要描述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 人类社会起源于约250万年前出现的直立人,经过长期进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农业时代、手工业时代、商业时代等不同的社会形态。
人类社会起源和演化的标志包括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社团的形成等。
5. 请简要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 人类社会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特点是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开始学会用火,逐渐走出非洲,向其他大陆扩张,形成了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社会。
检测卷二选择题1.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 A. 山上- B. 河边- C. 洞穴- D. 平原- 答案:C2.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主要以什么为食物?- A. 野果- B. 野兽- C. 野菜- D. 野鸟- 答案:B3.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群体中?- A. 家庭- B. 部落- C. 氏族- D. 国家- 答案:B简答题4. 请简要介绍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是人类生活在山洞中,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是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磨制而成的石器等进步性的工具。
5. 请简要介绍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出现农业的意义。
-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是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发展了陶器制作和纺织技术。
农业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不再依赖狩猎采集为生,开始了粮食生产和定居生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2.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4.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8.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9.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会直立行走B. 手脚分工C. 过群居生活D. 懂得人工取火【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知识点。
在火的利用方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比较能力。
2.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为()A. 石制工具B. 铁制工具C. 棍棒D. 硬质土块【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如果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选择的工具应该为石制工具,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本题难度不大。
3.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辽河流域D. 珠江流域【答案】A【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云南省元谋县属于长江流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
4.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 两颗门齿化石B. 大量碳屑C. 古鱼类化石D. 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远古时期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可以说明属于原始人类遗迹,两颗门齿化石、大量碳屑、古鱼类化石不一定就是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类时期,故选D。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共3套

第一单元检测—《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85分)第 1 题(4分):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了元谋人牙齿化石,共计左右门齿两颗。
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
这说明了我国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地区之一是()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第 2 题(4分):它们出自一位元谋人成年个体,很粗壮,呈铲形,切缘部分较为扩张,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特质。
这里的“它们”指的是()A.门齿化石 B.两条腿的化石 C.两只胳膊的化石 D.头骨的化石第 3 题(4分):据了解,在同一遗址上还出土了17件石制品,并发现用火的痕迹及动物烧焦的骨头。
这说明对元谋人属于()A.遗物研究 B.洞穴研究 C.食物研究 D.身体研究第 4 题(4分):在北京人遗址处,先后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说明了()A.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 B.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C.北京人遗址的面积最大 D.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第 5 题(4分):如果让你讲述北京人的历史,你认为下列哪一图片不可能使用()A.B.C.D.第 6 题(4分):“北京人使用的这种石制工具的主要用途是割开兽皮等。
”这里的“这种石器”主要是指()A.尖状 B.刮削器 C.石锤 D.石砧第 7 题(4分):以下是某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搜集到的两幅相关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的变化()A.可知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B.可知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C.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D.可知北京人已经懂得了使用天然火第 8 题(4分):如果穿越时空,回到约6000年前的半坡村,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A.几位半坡人正在公共墓地埋葬死者B.几位半坡人正在窑场烧制陶器C.几位半坡人正在用铜制的工具在田间耕作D.几位半坡人正在河边用渔叉捕鱼第 9 题(4分):以下关于半坡人生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B.半坡人用精美的石器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C.半坡人用弓箭等猎捕动物D.半坡人的食物很充足,不需要补充第 10 题(4分):某种子公司要考察我国水稻的种植历史,你应该建议他去下列哪一原始居民遗址()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第 11 题(3分):河姆渡人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连接成屋。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能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黄帝 B.大禹 C.舜11.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这里的“家”是( ) A .原始人类的活动 B .农耕文明的出现 C .早期国家的产生D .封建社会的形成2.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材料反映了(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禹是夏的开国君主C .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D .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3.下面是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 )遗址描述洛阳二里头遗址 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安阳殷墟 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商王朝都邑郑州娘娘寨遗址 全国发现的第五座带有城圈的西周城址A .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B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D .政权分立与民族的交融 4.下列三图片共同反映了( )A .文字演变的历程B .商周都城的更替C .早期国家的建立D .统一国家的形成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七上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秘。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科学的答案是DA.上帝造人说B.女娲造人说C.黄帝造人说D.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CA.北京市B.陕西省C.云南省D.浙江省3.(2016·湖南郴州)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B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4.在历史兴趣小组的一次活动中,阳阳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彩陶D.玉器5.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了200多个贮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这表明半坡人过着以什么为主的定居生活AA.农耕B.工业C.商业D.狩猎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诗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DA.尧B.舜C.禹D.炎帝和黄帝7.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下面与诗中对应的是BA B C D8.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9.(桂林中考)我们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C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10.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
”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D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11.小华在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单元素养评估(二)(第二单元)(60分钟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秋•深圳龙岗期中)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启继位的记载。
三则史料共同说明(B)《史记•夏本纪》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启与支党(党羽)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战国策•燕策一》取之《晋书》益干启位,启杀之A.启通过禅让继位B.启继承禹的王位C.益被迫让位于启D.世袭制已成共识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B.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3.(2023秋•中山期中)二里头遗址中,在贵族墓葬群中发现了青铜器、玉器、陶器、漆器、绿松石器、海贝等,在平民墓葬中发现了少量陶器,有些墓葬甚至没有随葬品,这反映了(C)A.分封制存在严格的等级B.青铜器是商朝礼器C.夏王朝产生了阶级分化D.社会风气比较节俭4.(2023秋·韶关期末改编)下图利簋中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这段铭文记载的史实是(D)A.商汤灭夏B.商王造鼎C.武王分封D.牧野之战5.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
这一做法旨在 (A)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6.(2023•深圳宝安期中)下表反映了西周和东周的政治状况对比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C)名称土地兵力财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西周直辖方圆千里直辖14万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东周方圆百里直辖几千人人口所剩无几,财力减少天子成为傀儡,依靠强大的诸侯A.王位世袭B.江南开发C.王室衰微D.百家争鸣7.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现象级出圈,淄博有齐国故都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B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3.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4.《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C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5.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中,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有( C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右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D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7.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C )A.元谋人时期B.北京人时期C.河姆渡时期D.尧舜禹时期8.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A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C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10.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1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 A ) A.黄帝B.大禹C.夏启D.商汤12.株洲神农城被誉为“两型社会”的典范之作,右图所示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B ) A.蚩尤B.炎帝C.大禹D.虞舜1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B )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14.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C )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1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二、非选择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3分,共55分)16.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人类是从哪里来的?阅读下列图片材料:请回答:(1)图1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你如何看待图1所反映的观点?(4分)图1认为人是由女娲(或神)创造的。
由于古代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图1的有关人类的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并不能完全代表历史事实的存在和发生。
(2)根据图2所示,人类应该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2分)从图2来看,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3)图3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原始人类?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北京人。
体貌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如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很像猿。
(4)除了图3反映的原始人,你还了解哪些原始人类?由此,你有何感想?(2分)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等。
感想: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言之成理即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化石,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
同时还有近10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5分)略。
(本问为开放性问题。
要点提示: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他: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言之有理即可)(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3分)喝过开水或没喝过开水。
根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所以喝过开水。
或北京人当时还不会制造器皿,所以没有喝过开水。
(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以下考古发现(史实)和推论:发现(史实):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或工具)。
请你按这一思路,从以下考古发现中得出相应推论:(4分)①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
推论:(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
②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推论:狩猎是元谋人获取食物的手段之一(或元谋人可能那时已经懂得用火了)。
(4)通过上述的考古发现(史实)与推论,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2分)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做到论从史出。
(言之成理即可)18.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4分)图一是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打制。
图二是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磨制。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2分)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食物话变迁】(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4分)图三:河姆渡居民。
图四:半坡居民。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住房见发展】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4分)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
(答出两点即可)19.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是人类生存繁衍不变的追求。
远古时代的人们同自然灾害抗争搏斗,书写了经久流传的篇章。
请回答:(1)从图一、图二两幅图中,你可以了解哪些信息?(4分)从图片提供的地点,说明大禹的活动范围比较广;图片大禹陵、石刻说明大禹深受人们爱戴等。
(2)从图三文字叙述中可以看出,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结果如何?(4分)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获得成功。
(3)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后,你有何感想?(2分)感想:大禹治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功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禹为了治水,公而忘私,不贪图安逸享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了严重核电站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
灾难给我们更深刻的反思,请就如何同自然相处谈谈你的感想。
(3分)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环保意识,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大型建筑设施、工程等开发建设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等。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D )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C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C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D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5.(2017·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D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D )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7.(2017·山东德州)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B )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A.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C.各国纷纷变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9.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B )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围魏救赵D.问鼎中原10.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B )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宋国⑤楚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11.(2017·安徽)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B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C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