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下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以广府庙会为例
目录
01 引言
03
广府庙会符号建构分 析
02 节庆旅游吸引物概述 04 游客认知与体验
目录
05 管理服务与品牌建设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广府庙会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或元宵节期间 举行。这一盛大的庙会活动历史悠久,起源于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作为节庆旅游吸引物,广府庙会不仅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具有独 特的地域文化特
和发展民俗节庆文化,让其在地方认同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和社会 各界也需共同努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民俗节庆的可持续 发展。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二
新创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 以广府庙会为例
广府庙会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庆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内 涵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本次演示将通过探讨广府庙会与地方认同建构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新创民俗节庆在地方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
广府庙会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节日,主要活动包括祭祀、 舞龙舞狮、粤剧表演、民间工艺展示等。自唐朝起,广府庙会便已成为当地民众 欢庆的重要节日,延续至今。
游客认知与体验
从游客认知和体验角度来看,广府庙会的符号建构满足了游客对于节庆旅游 的需求。首先,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广府庙会活动,深入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和地 域特色,增强文化认知和归属感。其次,庙会中的传统习俗符号让游客感受到中 国传统文化氛围
Hale Waihona Puke ,获得独特的节庆体验。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广府庙会这一平台,与不同 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拓宽视野。
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参与。最后,政府应加强对广府庙会的监管力 度,遏制过度商业化的不良现象,保护广府庙会的原始文化内涵。
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理论体系的探讨
义 ,旅游中丰富的符号体系所呈现 的是一个丰富多
彩 而蕴 含 厚重 的研究领 域 。
旅游吸引物系统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是旅游符
号 研究 的 主要 内容之 一 。旅 游吸 引物 是 一个 系 统 ,它之 所 以能够 吸引游 客 ,归结 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 属 性 和符 号属性 两 方 面 。也 即旅 游 吸 引 物 对 游 客 具 有 吸 引
电视 、报 纸 、网络 、杂 志 、书籍 等 媒 体所 建 构 的 旅
为 ,人是符 号 的动物。人 类社 会 的普遍交 流 活动 中,每个信息均是由符号构成 。表征符号是指能有 意义地表达某种事物 的一切东 西 ,它的功能在于传 递 和保存复杂的信息 ;帮助人们理解抽象概念 ;同 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一些社会学学者将 国
第2 3卷第 5期
21 0 1年 1 O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N GEOGRAP I E H C NVI ONM ENT RE ARCI R SE - I
Vo . 3, No 5 12 . 0c .2 1 L 01
文 化旅 游 吸 引物 表 征 符 号 理 论 体 系的探讨
作。这一过程涉及两个密切相关 的方面:第一是通
过对符号表征系统的解码 ,实现意义的生产 ;第二
则是通过编码实现意义的共享 。因此 ,旅游吸引物
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 意义 和价值建构 的过程 , 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 。上述学者的论 断完善 了之前 相关研究 中不 足。之前 的诸 多研 究
游的 “ 符号 化 ” 愈演 愈烈 ,一 些学 者开 始担 心 :旅
游的 “ 符号化”将导致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走向歧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 合,通过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元素、建构过程和影响因 子的综合分析,揭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规律。
02 节庆旅游吸引物 符号系统的理论 基础
符号学理论
01
符号学理论是探究符号系统的本质、构成、运作和变迁的科学 。
02
符号学理论关注符号的意义、符号与事物的关系、符号与人的
04 节庆旅游吸引物 符号的建构过程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的能指选择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节庆旅游的重要符号 之一,能够体现节庆的历史和文 化背景,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节庆旅游的另一个重 要符号,能够体现节庆的民俗风 情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关注
和兴趣。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节庆旅游的又一重要 符号,能够体现节庆的自然特色 和景观之美,吸引游客前来欣赏
和体验。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的所指塑造
文化传承
通过符号化的历史建筑和民俗文化,塑造出节庆旅游的文化传承 形象,使游客感受到节庆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地方特色
通过符号化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塑造出节庆旅游的地方特色形 象,使游客感受到当地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旅游体验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体验,使游客感受到节庆旅游的旅游体验价值 ,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形象和特色。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传播
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 媒体进行传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 影响力。
网络传播
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 传播,具有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 特点。
口碑传播
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进行传播,具有 可信度高、影响力强的特点。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旅游者,对于徽州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各种符号来构建的。
符号学是一种研究符号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符号在沟通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对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建筑符号:徽州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
徽派建筑是徽州地区独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是“三雕六合”,即门楼、庭园和房屋的组合。
这些建筑符号不仅体现了徽州人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技艺,还承载着徽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二、人物符号:徽州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
李白、杜牧、黄庭坚等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都与徽州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人物符号代表着徽州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也成为徽州旅游的独特卖点。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他们的故居、纪念馆和墓地等地来感受徽州的文化氛围。
三、美食符号:徽州素有“饮食天堂”的美誉。
徽州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享誉中外。
徽州菜的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注重烹调技巧和食材的选择。
旅游者可以品尝到徽州的特色小吃,如徽州糕点、徽州豆腐等,来感受徽州的味蕾魅力。
四、自然景观符号:徽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黄山是徽州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黄山融合了徽派建筑和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
黄山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云海日出等景观符号,展现了徽州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五、民俗符号:徽州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徽州的传统婚礼、丧葬习俗、节日庆典等。
这些民俗符号反映了徽州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徽州人文的机会。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导言:旅游是一种全球性且日益普及的活动,旅游业也成为多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到达目的地,更多的是对象征性地参观和体验。
旅游活动不仅涉及到个体的体验和感受,还与目的地营销和旅游开发息息相关。
因此,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审视旅游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符号化”现象。
一、旅游的符号化意义旅游是一种寻求感官刺激和文化体验的活动,人们通过旅游来满足文化认同和社会互动的需求。
旅游目的地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埃菲尔铁塔代表着巴黎,金字塔象征着埃及文明。
人们选择特定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在寻找与特定符号相关的体验和认同感。
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和旅游宣传都是以符号为基础展开的。
旅游产品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景点、酒店、餐厅等各个方面,这些产品通过符号传递着特定的信息和情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欲望。
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则通过符号的运用打造目的地的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
二、符号化旅游的影响符号化旅游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旅游体验和认同感,也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营销密切相关。
符号化旅游对个体的影响:1. 美化和理想化:旅游目的地常常通过符号的包装使其显得更加美丽和完美,引发游客对旅游经历的期待和美好想象。
2. 认同感和归属感:旅游目的地的符号不仅带有地域特征,也代表着特定的文化和价值观。
游客通过与符号产生共鸣,获得对目的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1. 过度商业化:为了满足游客的期待,旅游目的地常常过度发展商业化景区和服务,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和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
2. 形象营销:旅游目的地常常依赖于符号的宣传和营销来吸引游客,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形象的过度包装和失真。
三、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学应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符号学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营销效果和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 符号学审视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符号化旅游可以使游 客获得一种体验文化、放松身心的感觉。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们可以通过参与各 种符号化的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从而拓宽视野、丰富 阅历。此外,符号化旅游还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许多旅游景点和城市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得到提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2、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化
2、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化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对旅游经历的物化表现,也是旅游符号的另一种表现形 式。纪念品的符号化主要表现在其设计、制作和营销过程中。设计是纪念品符号 化的关键环节,它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将景点的特色、文化内涵等 表现出来,成为旅游者收藏和回忆的重要载体。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4、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推行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5、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旅游开发理 念和技术,同时也可以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推向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美 誉度。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日 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旅游符号化现象逐渐凸显出来, 成为学界的热点。本次演示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化现 象进行审视,以期为旅游业和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旅游符号化的审视
三、结论与建议
2、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等特色元素,形成具 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符号,提高旅游开发的品质和效益。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导语: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和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参观景点或游玩,更是通过体验和感受来获取快乐和满足。
而在旅游体验中,符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旅游、旅游体验以及符号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
一、旅游的定义与特点旅游是指为了娱乐、探索、体验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日常环境,并且在无所必须的情况下进行的行动。
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移动性、临时性、刺激性、消费性和多元性等。
二、旅游体验的概念与要素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感官、情感和认知等多方面的参与与互动,产生的富有个人价值和意义的主观体验。
旅游体验的要素主要包括环境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和个体要素等。
环境要素: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景观、气候、资源、设施、服务等。
例如,美丽的风景、舒适的住宿和便捷的交通等都对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要素:指旅游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关系,包括旅游者之间的交流、旅游业者的服务和当地居民的态度等。
例如,友善的服务、热情的接待和愉快的旅伴都能够增强旅游体验的质量。
文化要素:指旅游地所特有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
文化要素在旅游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旅游地的文化。
例如,参观历史遗迹、品尝当地美食和观赏民俗表演等都能够增加旅游体验的深度和丰富度。
个体要素:指旅游者自身的特点、需求和态度等。
每个人对旅游的理解和追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旅游体验也具有个体的差异性。
例如,年轻人更注重刺激与活动性,而中老年人则更看重休闲与放松。
三、符号在旅游体验中的作用符号是一种语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能够代表或象征某种意义或概念。
在旅游体验中,符号起着引导、识别、沟通和表达的作用。
首先,符号能够引导旅游者的行为和注意力。
旅游地通过符号的布置和设计来引导游客游览景点、参与活动或购买商品等。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
具有不同的编码者 、 编码元素、 编码方式 、 解码者和解码方式 ( 见表 1 ) :
2 0 1 3年 6月
旅
游
科
学
J u n ., 2 01 3
Vo l J 2 7.No . 3
第2 7 卷第3 期
口墨皿函曩回匝墨
中图分类号 F 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5 7 5 ( 2 0 1 3 )一0 3— 0 0 2 6—1 1
旅 游 吸 引物 符 号 的 三种 形态 及 其研 究 展 望
旅游者对景物的访 问可以从符号学角度加以概念化 , 但这时“ 能指 ”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本身 , 而“ 所指” 则是真实历史事件 。我们认为 , L a u的分析 , 实际上将旅游符号学研究从 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引 向了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 号学研究 。罗兰 ・ 巴尔特 ( R o n a l d B a a h e s ) 运用费尔迪兰 ・ 德 ・ 索绪尔( S a u s s u r e ) 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分 析 服装 、 饮食 、 家具 、 建 筑 等各 种 文 化 现象 , 将 符 号学 从 语 言 领 域 延伸 到 了文 化 领
的客观 属性 , 主要 应 用于旅 游体验 ( 真 实性 ) 和旅 游设 计 等研 究领 域 。旅 游 吸 引物
群 体符 号体现 符 号的情 感属 性 , 主 要 应 用 于旅 游 者情 感 管 理和 旅 游 者依 恋 系统 等
研 究领 域 。
关 键词 : 旅 游吸 引物 ; 标 志符 号 ;文化 符 号 ;群体 符号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8— 1 8 ; 修 订 日期 : 2 0 1 3— 0 6—1 4 作者简介 :陈 岗( 1 9 8 1 一) , 男, 博士 , 杭州 I 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旅 游与休 闲 社会 学, 文化地理 学 。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作者:陈岗来源:《旅游科学》2013年第03期摘要: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
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态: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体现符号的客观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旅游设计等研究领域。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体现符号的情感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者情感管理和旅游者依恋系统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文化符号;群体符号自从MacCannell(麦肯奈尔)等人关于旅游符号学的开创性研究以来,Peirce(1934)的一般符号学一直是现代旅游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指导理论。
Peirce的符号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突出反映了符号的认知属性(郭鸿,2008)。
在其理论基础之上,MacCannell (1999)认为,标志(marker)、景物(sight)和旅游者(tourist)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符号。
MacCannell(1999)的旅游符号学中的标志是关于景观的信息,实际上也是旅游者对景物进行认知活动的媒介。
受到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的影响,当前旅游符号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旅游者认知过程联系密切的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方面。
MacCannell以历史战争地点、月球岩石展览等为例指出,标志常常是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部分。
然而,Lau(2011)也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在历史战争地点,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是真实历史事件,而不是关于该事件的信息(即旅游标志);旅游者对景物的访问可以从符号学角度加以概念化,但这时“能指”是景物本身,而“所指”则是真实历史事件。
我们认为,Lau的分析,实际上将旅游符号学研究从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引向了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学研究。
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设计反思
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设计反思作者:陈晨俣申雨弦张丽君来源:《设计》2021年第17期摘要:研究社交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吸引物设计的符号化转变,分析其中利弊关系,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考。
以符号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设计的必要性和需求。
以近年国内热门乡村旅游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图像分析对案例的吸引物符号进行剖析。
得到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社交媒体乡村振兴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9-0057-03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attractio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analyzes the pros and cons of rural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though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emio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demand of symbolization design of rural tourism attractions. Taking the popular rural tourism project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s an example,the attraction symbol of the case was analyzed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image analysi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symbolic design of rural tourism attractions,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solved.Keywords: Rural tourismTourism attractionsSymbolicSocial Media Rural revitalization design引言鄉村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多样性与人民的创造力,推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因此对乡村施以保护至关重要。
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
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一、本文概述旅游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结合了符号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旨在探讨旅游现象中的符号及其意义生成、传播与解读的过程。
本文旨在对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进行系统的述评,梳理其研究内容,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
我们将回顾旅游符号学的发展历程,明确其学科定位与研究范畴。
接着,我们将介绍旅游符号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符号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旅游符号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如旅游符号的识别与解读、旅游符号的意义生成与传播、旅游符号与文化认同等。
我们将对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旅游符号学理论述评旅游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融合了符号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旨在探讨旅游现象中的符号表征、意义传达以及文化交流等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符号学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理论述评方面,旅游符号学主要关注旅游符号的构成、意义生成与解读过程。
旅游符号的构成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如旅游广告、导游讲解等,通过文字和语言传递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非语言符号如建筑、风景、服饰等,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传达旅游地的文化特色。
这些符号在旅游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在意义生成方面,旅游符号学强调符号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符号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意义的生成者。
旅游者通过解读旅游符号,获得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符号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代、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在解读过程方面,旅游符号学注重旅游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旅游者作为旅游符号的接收者和解读者,其文化背景、审美趣味、个体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对旅游符号的解读。
因此,旅游符号学强调旅游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认为旅游者的解读过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这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成为了广大游客前来探访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对“徽州”旅游目的地的符号学分析进行探讨,旨在深入挖掘“徽州”旅游形象感知的意义和特点。
一、视觉符号分析1.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其独特的装修风格和造型设计,形成了诸如“三凌堂”“古城墙”“徽州古街”等标志性建筑,成为徽州独特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很多游客心目中关于徽州的最初印象。
以三凌堂为例,其传统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构成了一个充满徽州风格的建筑,外形宏伟,内部装饰华丽,成为著名的文化遗产。
因此,徽派建筑是“徽州”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之一,它展现了徽州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在游客心中留下浓郁的文化印象。
2.黛色服饰3.徽州摆设为了营造古朴而典雅的生活氛围,“徽州摆设”成为很多徽州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徽州独特的文化符号。
徽州摆设包括家具、陶瓷、铁器、竹编等,其特点是以纤细、精美、适用为主,采用高雅的色彩、线条、图案等进行装饰。
这些细腻的手工艺品将真正的徽州智慧和文化凝聚其中,成为了代表徽州的一个窗口。
1.徽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徽州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重华衣、黛色礼仪、歌球等,它们体现了徽州人尊重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这种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成为徽州品牌中最为核心的象征。
对于游客来说,走进徽州,不仅可以欣赏到徽派建筑和饮食文化,更能体验到徽州特有的民风民俗,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会让游客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留下对徽州的深刻印象。
2.黄山自然景观除了文化旅游,徽州的“黄山自然景观”也是很多游客的出游目的,黄山是国内著名的名胜之一,其秀美的雪山风景、奇峰怪石、瀑布溪流等,为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惊奇和美景,也展示了丰富的自然文化,在游客中构建了属于徽州的自然符号。
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解读
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解读*高 飞1,2, 董培海1,3, 李 伟4(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光大银行昆明分行,云南昆明650000;3.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南保山678000;4.云南大学国际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 要] 边境旅游吸引物是边境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受传统的地理学所秉持的客观主义立场影响,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将 吸引力”看作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而边境旅游吸引力也被视为边境旅游吸引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和特征,极大地制约了边境旅游现象研究的深入㊂文章在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符号学理论来阐释和探讨边境旅游吸引物及其吸引力的形成问题,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在深化对边境旅游现象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能对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视角转向和旅游现象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有所启示㊂[关键词] 边境旅游吸引物;吸引力;符号学[中图分类号]F 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9)04-0099-09引 言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理学讨论的一个基础概念,其与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㊁旅游产品的包装营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㊂正如冈恩(G u n n )所强调的: 旅游规划即是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尽管旅游系统中各要素都具有各自的重要作用,但唯有吸引物才是其构成其中的驱动力,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了出游的磁引力(M a g n i t i s m )㊂”① 没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将不复存在㊂”②旅游吸引力构成旅游吸引物的核心,在国内,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往往被等同于旅游产品或旅游资源㊂受传统的地理学所秉持的客观主义立场的影响,旅游地理学研究将 吸引力”看作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旅游吸引力则是吸引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既定的(g i v e n )㊁普遍的㊂而对于旅游吸引力从何而来,什么样的要素才具有 吸引力”,旅游地理学科则鲜有关注㊂197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地理联合会(I G U )游憩工作组会议正式将边境旅游问题提上讨论议程,会议拉开边境旅游研究的序幕,I U G 会议后刊发的M a t z n e t t e r 和E r i k s s o n 的两篇文章成为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的开山之作㊂此后,边境旅游吸引与边境旅游效应㊁跨境旅游合作以及跨境旅游购物等问题成为国外边境旅游关注的学术热点㊂相较而言,国内学者对该命题研究却十分薄弱,现有的几篇关于国外边境旅游研究成果的综述性文章中,对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和梳理也十分简约㊂溯及边境旅游,旅游吸引力被看作是边境旅游吸引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和特征㊂符号学是文科里的数学, 符号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拒绝将主体和客体分离,将符号定义为主体和客体最初的统一㊂”③符号学主客体相统一的研究模式较为切合旅游的体验经济特性和文化属性,借鉴符号学理论研究旅游吸引物具有广阔的前景㊂1976年迪恩㊃麦肯内尔(D e a n M a c C a n n e l l )率先提出旅游的符号意义,他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从全新的角度系统地提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标志以及旅游吸引物系统中的象征符号等观点㊂此后,旅游现象的符号学研究很快吸引国内外大批的追随者㊂ 2019年7月第51卷第4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 .,2019V o l .51N o .4*①②③[作者简介]高 飞,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边境旅游发展㊂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资本培育机制研究”(13X J Y 027);云南省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2015B Z G B 12)㊂G u n n C A.T o u r i s m P l a n n i n g :B a s i c s ,c o n c e p t s ,c a s e s [M ].N e w Y o r k :C r a n e .R u s s a k ,1979:32~56.P i g r a m J .O u t d o o r R e c r e a t i o na n d R e s o u r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M ].L o n d o n :S t .M a r t i n ’sP r e s s ,1983:24.麦坎内尔.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 ].张晓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3~44.国界是国家领土相接触的一条没有宽度的线,政治碰撞㊁经济交融㊁文化多元的边境地区是研究全球化过程最佳的实验室之一㊂①边界既是一种政治㊁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㊁文化甚至是心理现象,②其既构成旅行的障碍,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边境作为一种吸引物具有诸多的特质性㊂文章在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借鉴皮尔斯的 符号三角”和布鲁默的 符号互动”理论,探讨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象征意义,并剖析边境旅游吸引力的符号化形成过程,研究把边境旅游吸引力的形成视为建构的过程,将旅游者纳入旅游吸引力讨论的范畴,希望能打破对边境旅游吸引物吸引力固有属性的认知定式,在深化对边境旅游现象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能对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视角转向和旅游现象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有所启示㊂一、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述评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 旅游吸引物”有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和 t o u r i s m a t t r a c t i o n”两种概念表述㊂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重点关注于旅游吸引力的形成及吸引物的建构过程研究,而 t o u r i s m a t t r a c t i o n ”则聚焦于旅游吸引物的构成要素分类及空间利用和规划等具体问题㊂③ 边境旅游”也有 b o r d e r l a n dt o u r i s m ” b o r d e rt o u r i s m ” c r o s sb o r d e rt o u r i s m ”和 f r o n t i e rt o u r i s m ”等多种表述方式㊂对于何谓 边境旅游”,国外学者却从未进行概念的界定,与之相关的研究中,I o a n n i d e s 用t o u r i s m i n b o r d e r -l a n d s (边境地区的旅游)来予以概括㊂④在国外,M a t z n e t t e r 和E r i k s s o n 较早关注到边境旅游吸引物问题,M a t z n e t t e r ⑤对政治边界(p o l i t i c a lb o u n d a r y )和旅游吸引物(a r e ao ft o u r i s t i ci n t e r e s t )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划分⑥㊂E r i k s s o n ⑦则分别从边境地区的自然㊁社会文化环境以及通关的便利性3个方面总结影响边境旅游吸引力水平(t h el e v e lo f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o fb o r d e ra r e a s )的相关因素㊂随后,L e i m gr u b e r 关注到边界想象(t h e p e r c e p t i o no fb o u n d a r i e s )与边界的吸引和障碍功能㊂⑧T i m o t h y 则对政治边界与旅游的关系做了更为系统的探讨,在‘政治边界与旅游: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边界“(P o l i t i c a lb o u n d a -r i e sa n dt o u r i s m b o r d e r sa s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 )一文中,他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边境的旅游吸引力,一是将边境看作旅游吸引物(a t t r a c t i o n s ),二是将边境看作旅游目的地(d e s t i n a t i o n ),并进一步对边界旅游吸引物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划分㊂⑨在边境旅游吸引力的研究方面,H a l l 指出边境地区由于相㊃001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1卷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生延超,刘晴.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有效性评价[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5).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20.董培海,李庆雷,李伟.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6,(6).I o a n n i d e s D ,N i e l s e n P A ,B i l l i n g P .T r a n s b o u n d a r y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i nt o u r i s m :t h ec a s eo ft h e B o t h n i a n A r c [J ].T o u r i s m G e o g r a p h i e s ,2006,(2).M a t z n e t t e rJ .B o r d e ra n dt o u r i s m :f u n d a m e n t a l r e l a t i o n s [C ].G r u b e rG ,L a m p i n g H ,L u t z W ,M a t z n e t t e rJa n d V o r l a u f e r K e d s [A ].T o u r i s m a n d B o r d e r s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t h e M e e t i n g o ft h eI G U W o r k i n g G r o u p -G e o g r a p h y o f T o u r i s m a n d R e c r e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ef ür W i r t s e h a f t s -u n d S o z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ed e rJ o h a n n W o l f g a n g F r a n k f u r t :G o e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1979.M a t z n e t t e r 划分的政治边界(p o l i t i c a lb o u n d a r y )与旅游吸引物(a r e ao ft o u r i s t i ci n t e r e s t )之间的3种空间关系分别为:1.两个旅游区位于政治边界两边,距离较远;2.单个旅游区位于政治边界一边,紧靠政治边界;3.两个旅游区紧靠政治边界或政治边界穿越一个旅游区㊂E r i k s s o n G A.T o u r i s m a tt h eF i n n i s h -S w e d i s h -N o r w e g i a n b o r d e r s [C ].G r u b e r G ,L a m p i n gH ,L u t z W ,M a t z n e t t e rJa n d V o r l a u f e rK e d s [A ].T o u r i s m a n dB o r d e r s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t h e M e e t i n g o f t h eI G U W o r k i n g G r o u p -G e o g r a p h y o f T o u r i s m a n d R e c r e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ef o r W i r t s e h a f t s -u n d S o z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e d e rJ o h a n n W o l f g a n g F r a n k -f u r t :G o e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1979.L e i m g r u b e r W.T h e p e r c e p t i o no fb o u n d a r i e s :b a r r i e r so ri n v i t a t i o nt oi n t e r a c t i o n [J ].R e g i o B a s i l i e n s i s ,1989,(2).T i m o t h y D J .P o l i t i c a lb o u n d a r i e sa n dt o u r i s m :b o r d e r sa st o u r i s ta ta t t r a c t i o n [J ].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 ,1995,(7).对落后而保存了较高的自然和文化价值,从而具备旅游吸引力㊂①作为边境旅游概念的倡导者②,S o f i e l d ③强调边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其既构成旅行的障碍,同时也是一种吸引物㊂N e i l (1989)发现赌博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许多赌场均修建在两国的边境,博彩旅游通常与跨境行为相伴生㊂④M c k e r c h e r 研究发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边境氛围,使边境地区成为风格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产生极大吸引力㊂⑤P r o k k o l a 分析指出跨境旅游合作(c r o s s -b o r d e rc o o p e r a t i o n )是提升边境旅游吸引力的主要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边界由 障碍”向 资源”的转化(c h a n g i n g fr o m b a r r i e r st or e s o u r c e s )㊂⑥与此同时,G e l b m a n 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栅栏㊁金三角和柏林墙的案例研究也发现,边境能从障碍(h o s t i l e )转变为一种吸引物(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㊂⑦遗憾的是研究者们均未对边境旅游吸引力的具体形成过程,以及边境由旅游障碍向吸引物转化的机制进行具体探讨㊂与国外研究比较,国内学者对于边境旅游吸引物”问题探讨更显单薄,理论研究质量不高㊂作为国内边境旅游研究的发起者,张广瑞虽然很早就注意到 很多人将边境当作旅游目的地,在其他地方属于一般寻常的建筑物和设施,如果边境线从其间穿过就会变成独特的旅游吸引物㊂”⑧但是却未能就这一现象本身进行理论关照㊂为数不多的研究积累中,陈永涛⑨和李庆雷○10结合我国边境旅游发展的实践,探讨边境旅游吸引物的范围及类型㊂王新歌等○11在系统综述国外边境旅游研究成果后指出:边境两端的 差异性”构成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陌生的语言㊁商品和空间符号等的差异性促进了边境旅游的发展㊂孙九霞○12结合边境地区社区空间演变的过程分析,提出边缘地区由于受全球化影响小而保留了独特的空间景观和地域性文化系统,构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㊂这些观点基本上是对国外研究结论的沿袭和借鉴㊂相较而言,安德明○13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旅游的个案研究,指出 边境地区的旅游吸引不仅体现为为了观看和感受想象中遥远甚至奇异的边疆风光和习俗,还包含有对自己国家的深刻认同和感受㊂”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成果之一㊂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外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均表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研究的系统性问题㊂现有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边境旅游吸引物的描述和分类,以及边境旅游吸引物的影响因素及表现㊃101㊃ 第4期高 飞,等: 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解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13H a l lC M.T o u r i s m :R e t h i n k i n g t h el o c a ls c i e n c eo f m o b i l i t y [M ].L o n d o n :P e r s o n E d u c a t i o n a l ,2005:121~123.国内边境旅游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 b o r d e rt o u r i s m (边境旅游)”概念最早是2006年S o f i e l d 提出的,其实不然,早在1996年M a t t e o 就有c r o s sb o r d e rt r a v e l 提法,参见:M a t t e oL D ,M a t t e o R D.A na n a l y s i so fC a n a d i a nc r o s s -b o r -d e rt r a v e l [J ].A n n a l so fT o u r i s m R e s e a r c h ,1996,23(1):103~122;2005年7月在西双版纳召开由中山大学主办的边境旅游与社区旅游”国际研讨会上,S o f i e l d 提交了题为 B o r d e r T o u r i s m a n d B o r d e r C o mm u n i t i e s :A n O v e r v i e w ”的会议论文,这篇文章2006年刊发于‘T o u r i s m G e o g r a p h i e s “.因此,边境旅游的提法最先源于S o f i e l d 的说法并不恰当,相较而言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研究中已有边境旅游”的正式提法㊂S o f i e l d T H B .B o r d e rT o u r i s m a n d B o r d e rC o mm u n i t i e s :A n O v e r v i e w [J ].T o u r i s m G e o g r a p h i e s ,2006,(2).N e i lL .T o u r i s m a n d g a m b l i n g [J ].G e o J o u r n a l ,1989,(3).M c k e r c h e rB .A n 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 ofT o u r i s m i n t ot h eP e a r lR i v e rD e l t a [J ].P a c i f i c T o u r i s m R e v i e w ,2001,(5).P r o k k o l a E .C r o s s -b o r d e rr e g i o n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o u r i s m d e v e l o p m e n ta tt h eS w e d i s h -F i n n i s hb o r d e r :d e s t i n a t i o n A r c t i cC i r c l e [J ].S c a n d i n a v i a nJ o u r n a lo f H o s p i t a l i t y a n d T o u r i s m ,2007,(2).G e l b m a n A ,T i m o t h y D J .F r o m h o s t i l e b o u n d a r i e st o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 [J ].C u r r e n tI s s u e si n T o u r i s m ,2010,(3).张广瑞.边境旅游:国际的实践与经验[J ].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4).陈永涛.边境旅游研究无法绕过的命题:边境旅游资源[J ].红河学院学报,2013,(3).李庆雷,杨培韬,娄阳.边境旅游资源的概念㊁界定与分类框架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2017,(3).王新歌,孔钦钦,席建超.边境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资源科学,2014,(6).孙九霞,苏静.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J ].旅游学刊,2014,(5).安德明.体验国家的边界 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J ].民俗研究,2014,(1).形式等方面,视角也多局限于旅游地理㊁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的学科知识谱系,问题研究的范围和学科视野十分有限㊂其次是研究的深度问题㊂对于边境旅游吸引物的认识主要还是聚焦于现象层面的直观描述和解释,对于构成边境旅游吸引物核心的 吸引力”并未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阐释㊂受传统客观主义研究惯性思维的影响,对边境旅游吸引力的形成过程和动因机制的研究始终难以深入㊂从长远来看,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研究亟须在研究范式和学科视野的基础上寻求突破㊂二、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象征意义分析符号研究是跨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领域,其早已渗透到社会学㊁人类学㊁语言学㊁心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㊂如,心理学中弗洛伊德(F r e u d ,1973)和荣格(J u n g ,1956)对潜意识的象征意义分析,社会学中米德(M e a d ,1934)和罗斯(R o s e ,1962)等的符号互动理论(s y m b o l -i ci n t e r a c t i o n i s tt h e o r y ),人类学中列维㊃斯特劳斯(L e v i -S t r a u s s ,1963)的结构人类学分析,霍尔(H a l l ,1980;H a l l ,1997)的文化研究,还有动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D e e l y ,1990)㊂①总体来看,西方历史上的符号理论发展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 科学主义”的线索,其肇始于亚里士多德(A r i s t o t l e )的记号(s i g n )理论,经过皮尔斯(P e i r c e )㊁莫里斯(M o r r i s )㊁艾柯(Um b e r t o E c o )等人的发展,一直延伸到20世纪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理论之中㊂其侧重于从科学的逻辑和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符号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问题,多涉及修辞学㊁逻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㊂另一条是 人本主义”的线索,其以索绪尔㊁卡西尔(C a s s i r e r )等为代表,侧重于分析符号的文化意义,符号与人类精神世界㊁生存体验和理解的关系,以及符号本身所指的不确定性问题㊂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观点也主要是源于 人文主义”流派的影响㊂②在旅游吸引物研究方面,符号学的影响也有两条脉络可循:一是以美国旅游社会学家迪恩㊃麦肯奈尔为先驱的对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关系理论和巴尔特符号能指与所指理论的综合借鉴,麦肯奈尔将旅游吸引物定义为是基于旅游者(t o u r i s t )㊁景观(s i g h t )和标志(m a r k e r )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r e l a t i o n s h i p ),并通过 景观神圣化”理论具体描述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㊂其二是以厄里(U r r y )㊁坎贝尔(C a m p e l l )等为代表,他们借鉴凡勃仑(V e b l e n )㊁鲍德里亚(B a u d r i l l a r d )和艾柯(E c o )等的符号消费理论以分析旅游吸引物消费的象征意义㊂③(一)边境旅游吸引物与国别身份象征生存是空间性的,但空间存在的阐释工作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窘境㊂”④ 空间再生产理论”的提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 窘境”㊂列斐伏尔⑤认为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形式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空间具有它的物质属性,但正是因为人涉足其间,空间才显出意义㊂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文化㊁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㊂⑥空间再生产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认知的局限,空间不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王国,而成为让人类注入意义,让意义与空间以某种方式相联系的地方(C r e s s w e l l2004;R a k i c ,C h a m b e r s2012),为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范式注入新的活力㊂沿袭此路径,旅游社会学家厄里(U r r y ,2002)在‘消费地方“(C o n s u m i n gP l a c e s )一书中也强调: 地方意义不是简单给定的(s i m p l yg i v e n ),而是文化建构的,空间本身是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化再生产的㊂”⑦边境作为国家对领土统治的具有排他性权力的最明显的一种空间表达,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仅体现为显性的如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也可以是隐性地对经济多动的心理㊃201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1卷 ①②③④⑤⑥⑦E c h t n e r .C h a r l o t t e T h e s e m i o t i c p a r a d i g m :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T o u r i s m R e s e a r c h [J ].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 ,1999,(20).龚锐,郑向春.旅游人类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20~121.董培海,李伟.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J ].旅游学刊,2016,(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陈春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㊁读书㊁新知三联书店,2012:131.吴宁.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J ].哲学研究,2007,(2).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 ].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U r r y J .C o n s u m i n g P l a c e s [M ].L o n d o n &N e w Y o r k :R o u t l e d ge ,1995:21~22.和行为影响㊂①对边界的研究应该从静态的显性功能研究转向互动和过程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其隐性功能上,尤其是边界对不同民族文化和认同的分割作用㊂人类群体划分在本质上是空间的划分,其反映出人类倾向于居住和生活在有界的空间愿望,作为空间划分相伴生的边界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群体分异的标志,人类希望并通过划定空间边界来创造属于自己同群体的领土范围㊂对人类来说,特定空间被看作是群体成员集合的地域㊂②在边境旅游中,边境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它既构成旅行的障碍,同时也是一种吸引物,他们在旅游者体验过程中构成一种 从本土到异域”的阈限(l i m i n a l ),边境旅游吸引物的体验也成为旅游者身份认同的一种标志(m a k e r )㊂通过观赏和体验国门㊁界碑㊁界河等那些被赋予清晰国际地缘政治意义的边境旅游吸引物符号,旅游者获得对自己国家的深刻感受,形成一种 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身份认同意识㊂旅游者在远离自己故乡,远离国家权力中心的地方,却唤起了远比身在故园时更加强烈㊁更加明晰地对自己国家的情感和意识㊂在旅游者那里,边境旅游吸引物成了象征国际关系,标志国家认同和独立性的重要符号,在与他者所属领地的对比中,进一步突出自我的边界㊂并在边界上强烈地感受和体会到自己的国家,进而重新检讨 我”与 我的国家”的关系㊂③(二)边境旅游吸引物与阶层身份象征边境旅游吸引物体验的符号意义不仅在于 国别身份”象征,更在于其对个体意义上的旅游者的 阶层身份”象征㊂早在1899年美国学者凡勃伦(V e b l e n )在‘有闲阶级论“(T h e T h e o r y o ft h e L e i s u r e C l a s s )一书中提出 炫耀性消费”(C o n s p i c u o u s C o n s u m p t i o n )的概念㊂在此基础上,鲍德里亚④进一步强调: 消费”其实是一种 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义,而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表现个性㊁特征㊁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的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概念和意义,即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㊂旅游作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定产物,旅游消费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而是一种以物品消费为载体的心理㊁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典型的符号消费属性㊂⑤相较于国内旅游,边境旅游又具有 出国”的意义,其体验具有 远走他乡”的象征隐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可以作为旅游者彰显身份㊁收入㊁见识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性符号,这也构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边境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㊂三、边境旅游吸引力符号化生产的理论阐释社会学很早就关注到边界旅游效应的问题㊂琼治(J o n g e ,1967)提出的边界效应(e d g ee f f e c t )理论认为,人们喜欢在森林㊁海滩㊁树丛㊁林中空地等边缘区域逗留,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㊂于一块场地来说,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场地边缘的特征,而不是场地的中央,人的活动也多集中于场地的边缘,边界空间对人的行为具有支持功能,使人们乐于将边界作为自身活动的场所㊂⑥亚历山大(A l e x a n d e r ,2002)⑦在总结有关公共空间中边界效应和边界区域的结论后强调 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绝不会富有生气”㊂作为社会学中影响深远的一个理论,符号互动论排斥主客二元分立立场,认为旅游吸引物包括旅游是一个主客双方运用符号互动的过程,其尤为强调对符号意义深层结构的揭示,在理解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形成㊁变化乃至旅游动机的发生方面具有广阔的发挥㊃301㊃ 第4期高 飞,等: 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解读 ①②③④⑤⑥⑦黄细嘉,梅文斌,谢珈. 元治理”视角下全域旅游治理体制的构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L e f e b v r e A.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o fs p a c e [M ].B a s i cB l a c k w e l l :O x f o r d U K a n d C a m b r i d g e U S A ,1991:192.安德明.体验国家的边界 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J ].民俗研究,2014,(1).让㊃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董培海,李伟.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J ].旅游学刊,2016,(11).J o n g eD.I m a g e so fU r b a n A r e a sT h e i rS t r u c t u r ea n d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 s [J ].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o fP l a n n e r s ,1962,(4).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 ].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4~16.空间㊂(一)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结构空间是通过物来彰显自身的存在的,诸如方位㊁距离本身对物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㊂没有物或物质,空间就无从具体化㊂①人是符号的动物,而所有的物又都是由 符号”构成的㊂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意义的深层结构㊂在索绪尔看来,符号是能指(s i g n i f i e r )和所指(s i g n i f i e d )的统一, 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而 所指”是符号的内在意义㊂巴尔特(B a r t h e s )②将能指和所指结合为一体的过程称为符号化,即意义的形成过程㊂边境旅游吸引物的 能指”是有形的边境景观,如国门㊁界桩㊁边贸互市行为等,他们构成边境旅游吸引物的 物质载体”㊂对此,T i m o t h y ③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作为边界的柏林墙早已消失了,但是 原址”却仍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边界旅游吸引物,长城同样如此㊂作为所指”的边境旅游吸引物的意义体现为:首先是边界的 异质性”㊂边界意识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意识,其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㊂与此同时,边境的异质性还体现为一种 想象的异质性”,很多边境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的相邻性形成文化的相似性,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㊁生活习俗㊁饮食文化㊁建筑风格㊁服饰装扮等,与邻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㊂④然而,边境和边界构成了精神上区分 我们”和 他们”的工具,边境旅游吸引物体验成为从本土到异域的阈限标识㊂旅游者对边境的意义解读为 边界想象”(i m a g eo fb o u n d a r y )所形塑㊂因此,虽然边境两侧的旅游吸引物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但是他们在旅游者 由此及彼”的旅游体验中却是独一无二的㊂其次是边界的边缘性㊂边境是一个国家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辐射和发展的外围地带,这种地理上的隔离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上导致边境地区的边缘化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边境在旅游者的想象中成为落后㊁蛮荒的代名词,在旅游开发商和市场营销人员的操控下,边境地区往往被赋予古朴㊁神秘的 能指”意义㊂对此,C h r i s t a l l e r ⑤用核心-边缘理论来予以分析,指出 一方面快乐的旅游者集中在边缘地区,而另一方面,教育和商务旅游者却又集中在城市中心”㊂C r i c k ⑥则将这一现象称为是休闲新殖民主义”㊂(二)边境旅游吸引力生产的符号互动旅游吸引物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旅游吸引力的形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㊂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关系理论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原理很好地揭示了这一过程㊂皮尔斯(p e a r c e )⑦认为意义源于所指(d e s i g n a -t u m )㊁能指(t h es i g n )和解释项(i n t e r p r e t a n t )之间的关系㊂因此,符号不只是代表某一事物,对于某个人而言,它也代表着某个特定方面的意义㊂在皮尔斯符号化过程的基础上,芝加哥学派的布鲁默(B l u -m e r )⑧进一步提炼,总结符号互动的3个基本原理:第一,人对社会客体的作用依据客体对他的意义㊂第二,社会客体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㊂第三,意义是在解释的过程中获得和改变㊂借鉴皮尔斯㊁布鲁默的研究,旅游社会学家迪恩㊃麦坎奈尔(D e a n M a c C a n n e l l)⑨进一步将旅游吸引力的形成过程概括为是㊃401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1卷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罗伯特㊃戴维㊃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 ].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罗兰㊃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 ].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5~39.T i m o t h y D J .P o l i t i c a lb o u n d a r i e sa n dt o u r i s m :b o r d e r sa st o u r i s ta ta t t r a c t i o n [J ].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 ,1995,(7).杨兆萍,张小雷.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01,(3).C h r i s t a l l e r W.s o m ec o n s i d e a t i o n so ft o u r i s m l o c a t i o n si n E u r o p e :T h e p e r i p h e r a lr e g i o n su n d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u n t r i e sr e c r e a t i o na r e a s [J ].R e g i o n a lS c i e n c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P a p e r s ,1963,(12).C r i c k M.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o u r i s mi nt h e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s u n ,s e x ,s i g h t ,s a v i n g sa n ds e r v i l i t y [J ].A n n u a lR e v i e w o f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1989,(18).P e i r c eC S .C o l l e c t e d P a p e r so f C h a r l e s S a n d e r s P e i r c e (V o l .5)[M ].C a m b r i d g e :H a r v a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977:299~306.B l u m e r H.S y m b o l i cI n t e r a c t i o n :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 M e t h o d [M ].B e r k e l e y :U n i v e r s i t y ofC 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1969:68~70.麦坎内尔.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 ].张晓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5~60.。
谈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化体系建构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吸引物;符号学;文旅融合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热点,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
但仍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重复性问题突出、文化内涵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传统的静态观光,浅尝辄止的重资源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忽略各种客体意义在人们心目中建构文化和情感意境的动态过程。
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文化以及乡村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建构正是符号学引入乡村旅游场域的意义所在。
目前,在国内外的符号学与旅游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旅游景观的符号意义研究、旅游中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研究、借助符号学方法分析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的符号属性研究以及符号的消费等方面。
将符号学运用在乡村旅游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品牌的符号化打造、旅游开发、景观营造、民族文化提取等方面,少有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上进行研究。
本文以国家级生态乡镇长沙县开慧镇为实例,通过对乡村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形象进行理论分析,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中凸显本地文化特色,为提升产品品质与旅游体验做出积极的探索。
二、研究设计(一)理论依据。
符号,是表示特殊意义或者特定内涵的事物,由能指(符号具体形式)和所指(符号的内容和意义)构成。
如今社会物质丰盛,人们更注重于符号消费,只要把商品当作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操纵和使用,它就属于符号消费,乡村旅游作为以体验性为特征的活动,更是一种符号消费的范式。
乡村旅游地从景观景点到基础设施,到旅游商品,再到旅游体验,整个过程中都是无数个符号的集合。
游客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个人情感、个性特征以及所追求的价值来对符号进行识别、解读。
皮尔斯把符号分为对象、再现体、解释项三位一体结构,对象是符号要表达的意义部分,再现体为表达意义的实际载体(也是我们看到的符号本身),解释项则是对于符号意义的解读。
本研究在皮尔斯将符号区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象征符号三种类型基础上增加情感符号,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体系进行建构。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徽州的形象符号之一是徽州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代表,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徽派建筑以其高大绝伦的屋门和雕刻精细的花纹而闻名,它们代表了徽商的财富和地位。
徽派建筑的形象符号在游客心中传递着徽州的华丽和富有的形象。
徽州的乡野风光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地处山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
古老的村庄、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独特的田园风光形成了徽州乡野风光的独特特色。
这些美丽的景观成为徽州形象的符号,象征着徽州自然环境的宜居和宜人。
徽州的传统文化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融合了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徽州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的符号,如龙柱、古剧、剪纸等,代表着徽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
徽州的美食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的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味而闻名,如徽菜、徽酒和合肥包子等。
这些美食的符号传递着徽州的独具特色和诱人的味道,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之一。
徽州的人文历史也是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徽州古城、徽州土楼和古徽州街等。
这些历史遗迹和古迹象征着徽州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人文风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可以通过符号学进行分析。
徽派建筑、徽州乡野风光、传统文化、美食以及人文历史等形象符号在游客心中传递着徽州的富有、优美和独特。
这些形象符号共同构成了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徽州在旅游业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并且其旅游形象在游客心中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
本文将通过符号学分析的方法,探讨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挖掘出其背后的符号意义。
徽州的地理位置成为其旅游符号的重要元素之一。
徽州位于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特点成为徽州旅游符号的重要象征。
山和水作为徽州的主要自然景观,被赋予了丰富的符号意义。
山代表着力量、稳定和崇高,而水则象征着流动、清澈和柔美。
这些符号意义使得徽州在游客心中形成了神秘、祥和、宁静的形象感知,吸引着游客前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徽州的建筑文化成为旅游符号的重要表达形式。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的代表性建筑风格,成为了徽州旅游形象的重要符号。
徽派建筑以其精致的雕刻和独特的纹样成为了徽州旅游的特色和标志。
古徽州民居、徽州古城墙、宏村等建筑标志性景点,使得徽州旅游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徽派建筑代表了徽州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记忆,通过其符号表达,游客能够感知到徽州的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精髓。
徽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文化活动也成为其旅游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徽派木雕、徽墨、徽砚等手工艺品,以及徽州酒文化、曲艺文化等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其独特的符号表达方式,使得徽州在游客心目中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些手工艺品和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为徽州旅游形象增添了独特的符号色彩,也使得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到徽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徽州的美食文化也是其旅游符号的重要体现。
徽州菜以其鲜、嫩、鲜美而著称,徽州的酱菜、徽州烧鹅、黄山炖鸽等美食,通过其独特的符号形式,成为了徽州旅游的重要象征。
徽州的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享受,更是通过独特的符号表达方式,使得游客对徽州的美好印象更加深刻和持久。
通过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在游客心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符号体系。
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_董培海李庆雷李伟-广西民族研究201612
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董培海李庆雷李伟【摘要】从符号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文章结合国内外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问题。
通过纵览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概况,具体讨论了符号学理论在旅游吸引物研究中的借鉴、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背景和条件3个基本问题。
研究认为:符号学理论和方法的介入,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旅游吸引物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同时也拓展了旅游研究的深度和文化视野。
在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整体缺乏一种文化研究的理论工具,且旅游学科理论体系较为薄弱的背景下,符号学理论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是值得期待的,其也需要国内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符号化;机制;根基;现代性【作者】董培海,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云南保山,678000;李庆雷,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李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昆明,650500【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162-008引言在西方旅游学界,从皮尔斯(pearce)、科恩(Cohen)到格雷本(Graburn),功绩卓著的旅游人类学家和旅游社会学家们总是习惯性地热衷于对旅游者(tourist)这一角色进行深入的分析,[1]12-14[2][3]355-369而旅游者研究也的确成为理解旅游意义以及旅游发生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一把“密钥”。
从瓦伦·史密斯(Valne Smith)的《东道主与游客》(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到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空聚场》(Empty Meeting Grounds:The Tourist Papers),再到厄里(Urry)的《旅游者凝视》(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西方旅游人类学家和旅游社会学家们通过研究旅游者以剖析现代旅游现象,进而描述现代旅游的发生及其影响。
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象、道”
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象、道”韩小国;沙润【摘要】“器、象、道”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由《易》提出后,经孔子、老子等多位先哲发扬,逐渐成为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哲学思想.本研究从辨析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本质、内涵入手,利用中国哲学动态的辩证思维方法,剖析了文化旅游吸引物与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吸引力、旅游者出游需要的关系,指出了文化旅游吸引物由“器”向“道”的转变,即是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过程.【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3(008)002【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文化旅游吸引物;三位一体;哲学思辨【作者】韩小国;沙润【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71 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繁荣,成为当前旅游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化旅游一词早在1987年就已被学者提出,不过作者当时并未明确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此后学者又从文化旅游形式、文化旅游创意、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过程、文化旅游活动、文化旅游状态等视角对文化旅游进行分析,但一直未形成定论[1].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为2012年2月16日)设置搜索时间段为2003年至2012年,分别以文化旅游吸引物、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得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分别为2篇,594篇和88篇.可见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普遍集中在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产品上,而不太关注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又因文化旅游吸引物与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在内涵上互有交叠,故出现了部分学者对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吸引物存在混淆或误用的现象.例如有些论文标题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而内容却是阐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2];有些是转引穆思特 (Munster)文化旅游吸引物类型表 (详见下文表1),中文译名给出的却是“文化旅游产品 (吸引物)类型表”[3].表1 文化旅游产品 (吸引物)类型Table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s景观类型静态吸引物文物古迹宗教建筑、公共建筑、历史建筑、宫殿建筑、园林公园、陵寝建筑主要吸引物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旅游专题线路文化-历史专线、艺术专线主题公园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筑类主题公园、建筑公园动态吸引物历史文化活动宗教节日、世俗节日、民间节日艺术活动艺术展览 (表演)、艺术节日文化旅游吸引物究竟为何物?缘何会与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产生混淆和误解呢?本文依据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相易的哲学思想,对文化旅游吸引物进行“器、象、道”三位一体的分析,理清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本质与内涵,为文化旅游基础概念辨析提供参考.2 文化旅游吸引物哲学思辨早期的西方研究者提出了旅游吸引物 (attraction)的概念,对旅游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此后的研究者基本认同旅游吸引物是基于旅游吸引力存在而存在的,旅游现象的产生源于旅游吸引力的驱动.国内外的代表观点如下:旅游吸引物是一个被指定的地点,具有特殊的人文或自然特征,是旅游者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4].旅游吸引物通常是个体单位,由单个景点组成或者范围非常小,易于依据某一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范围.目的地则意味着一个比它更大的区域范围,其中包括很多独立的吸引物及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基础设施[5].它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公共娱乐或满足人们兴趣及教育的需求,而并不仅仅是一种零售市场或作为运动比赛、剧场表演及电影放映的场所.它应该是常年对公众开放的,而且对于旅游者、非住宿型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同样具有吸引力.它应该是独立产业,进行单独管理,这样它可以在收入、就业等经济问题上发挥独特作用[6].吸引物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它是旅游活动的客体.狭义的旅游吸引物一般是指有形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广义的旅游吸引物除有形的旅游资源外,还包括旅游服务、社会制度、民居生活方式等无形的旅游资源[7].由上知,研究者们基本认同旅游吸引物的判断依据是存在旅游吸引力或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参照我国旅游吸引物标准定义,文化旅游吸引物可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满足其文化审美需要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根据西方学者穆斯特的研究,文化旅游吸引物分为静态和动态2种.静态文化旅游吸引物包括文物古迹、博物馆、旅游专题线路、主题公园;动态文化旅游吸引物包括历史文化活动、艺术活动.中国研究者通常将文化旅游吸引力当作是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它影响着旅游行为的决策、方式、方向及空间分布与变动,是反映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设施吸引游客能力的一个量化指标,通常配套相应的引力模型[8].国外研究者则认为旅游地吸引力由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意象 (Tourist Image)组成[9].旅游需要的研究基本建立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之上,并无创意性的发展[10].也有部分学者试图将旅游需要扩大化,提出了旅游者需要与潜在旅游者需要的概念[11],用以区分旅游需要的对象.然而这种划分并不成功,因为研究者尚无法准确的界定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界线,也就是说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本身互有交错、瞬时转换,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难以判断.此外旅游需要本身应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唯一不同的只是这个需要表现的形式上的差别而已.因此延伸出旅游者需要与潜在旅游者需要的意义并不大,它只是将旅游需要的表现形式具体化,本质未能超出旅游需要的本源,即一种普遍存在的需要.旅游吸引力和旅游需要之间又有何关系呢?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道”与“器”之间,还有一种过渡的东西便是“象”[12].“道”是自然界的本质,“象”是“道”的客观反映,而“器”就是现实中的存在,类似法国哲学家萨特提出的“此在”.对于文化旅游吸引物来说,若以中国哲学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资源是“器”,是客观世界中的实体存在,可以被感知且有形的东西;文化旅游吸引力是“象”,是尚未定形的但可感知的存在;而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需要则是“道”,是尚未形成的、无形的、假想的本质所在.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从无到有,是其由“道”向“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的结果,而文化旅游吸引物由“器”向“道”的转变,则在客观上实现了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化.2.1 文化旅游吸引物之器《易·系辞》第十一章中提及“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其中“形乃谓之器”,一语道破“器”的本质是“形”,是可以被感知的外部特征.《论语·为政》中也提到“君子不器”,东汉包咸在《论语包氏章句》注曰: “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包氏说:“言器能周人之用也.”认为包氏所注的“周”字出自《逸周书·宝典》“何慎非言,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物周为器”,周的意思是周全完备.另《说文》中关于器的解释是“器,皿”也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可见“器”的解释大抵有三类,一是形乃谓之器;二是物周为器;三是器,皿也.其有3个特征,一是《易》所说的具有外形,二是《逸周书》所说的是美好富有美感的(即完备的、周全的),三是《说文》所说的具有使用功能 (即像器皿一样可盛装东西).那么对于文化旅游吸引物来说,其“器”又是什么呢?大多数研究者认同将文化旅游吸引物等价于文化旅游产品,也有研究者认同文化旅游吸引物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因为旅游产品应该具有吸引力,假若没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怎能促使游客主动为之消费呢?又怎能保持长久的生机与发展呢?再者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对象和前提,它具有3个特点即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象”应包括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资源.尽管有些学者也认为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并非完全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例如某人非自愿的前往某个地域参加会议,假设这个地域本身并不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而旅游者因为必须要参加会议,从而间接上完成了旅游活动过程.因此该学者认为旅游产品也可能没有吸引力而被消费,旅游产品也并不全是旅游吸引物[13].暂且不讨论假设的活动是不是旅游活动,但有一点应该认识到判定旅游产品有没有吸引力并不能以一个人、一段时间的感知来判断,而应基于大多数、很长的时间周期来进行判定.假设中的旅游者只是因为当次对消费的产品没有兴趣,因此对其个人来说该旅游产品没有吸引力,也不能被称为旅游吸引物.但再假设该旅游者本次没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刚跟妻子吵完架,心情不好,对任何产品都没有兴趣,回去之后,心情好转,又带着妻子、孩子消费了他曾经“不感兴趣”的旅游产品.那么该旅游产品对这个旅游者来说究竟有没有旅游吸引力,是不是旅游吸引物呢?答案不言自喻.可见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充分尊重个体感知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个体的感知.那为什么说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是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资源呢?因为,“器”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与文化旅游吸引物相比,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相对稳定,文化旅游资源是现实的实在,而文化旅游产品是经过人为开发,形成运营的商品,具有有形的表现形式 (即能被旅游者消费的具体的形式),而它们都富有美感,且具有使用功能 (消费功能).这正好与上文所述的“器”的性质相吻合,因此说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2.2 文化旅游吸引物之象《易·系辞》中提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又“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象也者.”《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之言:“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范寿康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通论》中认为“先有象,后有物,由象产生万物,物是根据象而产生的.象大体与Plato所谓Idea,Aristote所谓Formal Cause相仿佛.象虽可见,但尚无定形,所谓可见,也不过是说我们可以在想象中想见罢了[14]”.因此象的特征:一是无形,即没有具体的形态,只能够停留在人的想象之中;二是可见,人们能够证明或感知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究竟是点、是线、是面、或是立体的状态;三是它促使万物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驱动力.据此推断,文化旅游吸引物之“象”,应是文化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吸引力是研究者假设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力,是驱使旅游者参与并完成旅游活动的要因.这种力类似磁铁吸引铁钉,万有引力驱使苹果落地,可以被人感知甚至看到现象,然而无法弄清它究竟以何种形态存在.根据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定义,也反映出只要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存在,那么文化旅游吸引物就存在,间接的说文化旅游吸引力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尚未显现出有形的状态.那么文化旅游吸引力是否是基于旅游者个体的主观感受而存在的呢?假若事实如此的话,也就是说“象”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它是时刻变化着的,因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而变化莫测.那么学者们乐此不疲的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访谈,实时监测,引力模型等方法测定旅游吸引力的强弱、大小,其结果是否可靠?这样的研究测算又有何意义呢?故而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者必须予以警觉.2.3 文化旅游吸引物之道《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上文也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更为广泛,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等.范寿康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通论》中认为老子以为本体 (即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万物是自然而然地从本体产生出来.本体绝不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故意使万物发生的,也绝不是把发生以后的万物当作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想加以支配 (主宰)的.因此道的特征是:一客观存在性,即道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二普遍性,即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三无为性,即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为了什么而做什么.基于此,文化旅游吸引物之“道”,则是旅游者类似于吃饭、睡觉、走路一样的本能的文化需要和旅游需要.也就是说产生旅游吸引力的因素,不是旅游吸引物自身,而是源于旅游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像上文所说的“道”一样,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无为的.由于其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无法具体感知或者看到,但它依旧客观存在,不受旅游者自身的精神控制.其次,这种需要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旅游活动并不只是贵族、富翁们的专利[15],也不会因贫富、学识、长相、性别、地域的差异产生差别.在我国一生都未出游过的人是大量存在的,而这也是因为外界条件的限制,客观上剥夺了人的出游需要,而非此人没有这种需要.所以社会各界在关注弱势群体各种需要的时候,也应关注他们享受社会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的需要即文化出游的需要.最后,这种需要是无为的,也就是说需要本身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需要的,就像吃饭本身不是为了吃饭一样,它只是一种意图,一种爱好,一种需要满足的状态,并没有功利的色彩.因此对于旅游者来说,不必把这种需要虚无化、功利化、拔高化、奢华化,它只是一种无为的需要,这才是旅游的本质.3 辩证关系《易·系辞》中认为“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中不难看出“道、象、器”是三位一体的,“生生之谓易”是不可分割的.其辩证关系是:“道”是本源,“器”是现象,“象”是“道见”与“器成”的过程.无道便无象,无象便无器.反之,器成必先显象,象显则有道.因此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资源 (器),文化旅游吸引力 (象)和文化旅游需要 (道)也是息息相关,生生相易的,它是文化旅游吸引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内涵上有所不同,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由于需要的存在,促使吸引力的产生,吸引力的出现,实现了旅游出游需要向实际的旅游活动的过渡,实现了旅游行业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过渡.这也是部分旅游研究者混淆相关概念的根源,即因为“三位一体”本身生生相易,难以割裂,只有建立整体的旅游概念观,才能准确的把握三者之间的内涵和本质,进而正确的辨析其区别.4 结论1)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后的产物,文化旅游资源是形成文化旅游产品的前因之一.以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为划界依据,文化旅游资源存在于文化旅游开发前,即存在于文化旅游开发准备阶段,文化旅游产品处于文化旅游开发后,即存在于文化旅游市场运营阶段.二者都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器”是可见并有形的.尽管传统观点一直认为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16],不具备实物商品的特征.然而不可忽略所有旅游产品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主要是说大多数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性的产品,而服务是没有具体的形态,因此旅游产品是无形的,然而实际上旅游者是可以看到服务的存在,即可见[17];同时旅游服务一般具有固定的范式,即固定的操作步骤和服务规范等,而这正是有形的存在,这里的“形”是指形式而非形态.因此单纯认为旅游产品是无形的并不完全正确.2)文化旅游吸引力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象”,“象”是可见而无形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看到或者感受到,但其并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或状态.由于“象”是变化万千,无一定数的,因此研究者试图通过模型,科学的论证,依然难以准确的测定其大小、强弱,它就像天气预报测不准理论一样,并不能精确的被人所认知.旅游研究者应予以正确的看待,徒劳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专注于模型的建立,并不一定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18].同时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也应给予警觉,不能盲目的迷信所谓的科学的、精确的数学模型或理论推导,现实中的“象”是动态的,时刻变化的,须予以辩证的看待.3)旅游者存在的文化需要、出游需要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道”,“道”是不可见的,更谈不上有形.因此对于“道”的揭示不能通过具体的模型或者理论推导来进行描述或测定.道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存在的,无为存在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道”,不可夸大也不必否定,更不应追求虚无化,功利化,拔高化和奢华化,这与“道”自身的无为性相左[19].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出游观,才能真正满足自身的需要,到达自我“道”的境界,获得身心的幸福.4)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器、象、道”是三位一体,生生相易的.因此不论是旅游研究者、旅游开发者还是旅游者,都应建立整体的旅游观.用动态辩证的视角看待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才能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 (References):【相关文献】[1] Ren Guan-wen.Analysis on some concepts concerning cultural tourism [J].Tourism Forum,2009,2(4):159-162.[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2(4):159-162.][2] Ning Ze-qun,Jin Shan.An inspection of 798 artistic zones:A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in Beijing [J].Tourism Tribune,2008,23(3):57-62.[宁泽群,金珊.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J].旅游学刊,2008,23(3):57-62.][3] Xu Ju-feng.Tourist culture and cultural tourism:Some issu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Tourism Tribune,2005,20(4):67-72[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4):67-72.][4]Pearce P.Analysising tourist attractions [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1,2(1):46-55.[5]Swarbrooke J.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M].2nd ed.Oxford:Elsevice.2002.[6] Page S,Connell J.Tourism:A Modern Synthesis[M].2nd ed.Cengage Learning,2006:145-157.[史蒂芬·佩吉,乔·康奈尔.现代旅游管理学导论[M].圣智学习出版社,2006:145-157.][7]Xu Kun-geng,Yan Chang-cheng.Elementary Knowledge of Tour Guide [M].Beijing:Tourism Education Press,2010:7-17.[徐堃耿,阎长城.导游基础知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7-17.][8]Liao Ai-jun.Tourism attraction and the model study[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5.[廖爱军.旅游吸引力及引力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Geoffrey W.Tourism attractions:Points,lines and area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1):240-243.][10]Zhang Jun,Gu Feng,Lu Feng-ping.On attraction factors of urban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habitant environment resources[J].Resources Science,2011,33(3):556-558.[张骏,古风,卢凤萍.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的城市旅游吸引力要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3):556-558.][11]Wang Jing-wu.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t need theory [J].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04,19(2):80-85.[王敬武.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80-85.][12]Lü Shu-bao.On literary witness of Book of Changes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Carving of Dragon [J].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6):143-147.[吕书宝.论《文心雕龙》对《周易》的文学观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43-147.][13]Wu Bi-hu,Song Zi-qian,Dai Guang-quan,et al.Introduction to Tourism [M].Beijing: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9:99-101.[吴必虎,宋子千,戴光全等编著.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9-101.][14]Fan Shou-kang.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M].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2008:24-37.[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4-37.][15] Ma Yong.An outline of the China tourism culture history [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2007,34(5):90-91.[马勇.中国旅游文化史论纲[J].湖北大学学报,2007,34(5):90-91][16] Luo Ming-yi.Tourism Economics[M].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9:52-55.[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2-55.][17]Cao Shi-tu,Cao Guo-xin,Deng Su.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tour[J].Tourism Science,2011,25(1):80-86.[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25(1):80-86.][18] Zhang Hui.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Mode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M].Beijing:China Tourism Press,2011:67-71.[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67-71.][19]Yuan Mei-chang.Introduction to Tourism [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11:40-45.[袁美昌.旅游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40-45.]。
旅游地媒体符号的内容分析_以陕西省为例
2011 年 6 月 第25卷第3期
旅游科学
Tourism Science
中图分类号 F 59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575( 2011) - 03 - 0035 - 10
Jun. ,2011 Vol. 25,No. 3
旅游地媒体符号的内容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马秋芳
(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运用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方法对互联网 上传播的旅游地形象进行分析。肖亮和赵黎明( 2009) 通过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 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 地形象主题,发现各类网站所构建和传播的台湾旅游地形象存在差异。然而,综合 不同传播媒体的有关研究相对缺乏。
第二步,采用 ROST content minming 和 ROST WordParse 两种统计软件对修正 后的 4 个·txt 文档进行内容分析。ROST 是一款词频分析软件,具有分词、词频统 计等功能,可以根据使用者自定义的词典统计一个文档中的所有词及词频数。这 一软件还能对词频分析结果进行过滤,以提取文档的高频特征词。使用 ROST 软 件对文档进行数据挖掘以前,设定一个包括陕西主要旅游景点名称( 如“陕西历史 博物馆”) 、主要地名( 如“宁强”) 、专有名词( 如“红红酸菜炒米”) 的自定义词典, 以保证分词和词频分析结果的准确。启动软件,分析出各文档词频的初步结果,把 “的”、“是”、“在”等介词、连词、助词等常见但又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无关的词汇纳 入软件过滤词汇表。运用软件的过滤功能过滤无关词汇,获得 4 类传播媒体中出 现的高频特征词及其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下)2013年11月20日15:50 来源:《旅游科学》2013年第03期作者:陈岗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27运用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对旅游吸引物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为:第一,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构学研究,着重探讨不同类型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组合轴、系统轴以及构成规则;第二,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义学研究,着重探讨各子符号的意义表达以及这些意义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并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第三,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用学研究,着重探讨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如何满足旅游者的功能性需要。
4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及其研究展望4.1旅游吸引物的群体符号形态旅游认知过程中,客观属性较强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转化为认知属性较强的标志符号,这一过程中,旅游吸引物获得了旅游者的识别和认知。
然而在团队旅游活动中,旅游吸引物符号有待于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以发挥更大功效。
受启发于埃弥尔·涂尔干(2011)的宗教仪式理论和Goffman的互动仪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科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
埃弥尔·涂尔干(2011)的宗教仪式理论,主要分析宗教仪式如何将人群团结在一起并产生集体意识、群体符号以及情感能量(emotional energy)的过程。
而Goffman(1982)则首先提出了互动仪式的概念,并用于对世俗日常活动的分析。
吸收了两位社会学巨擘的观点,兰德尔·科林斯(2009)强调:“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
”王宁等(2008)曾经对符号互动论在旅游社会学中的延伸进行探讨。
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进一步解释了成功的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吸引物符号如何从文化符号形态和标志符号形态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
根据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见图4),旅游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包括:群体集聚、排斥局外人的屏障、相互关注的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以及有节奏连带的反馈。
一般而言,旅游群体由固定的成员(通常包括导游和旅游者)聚集而成,对其他成员具有相对排斥性。
因而在团队旅游活动中,前两个要素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相互关注的焦点”,强调在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者具有共同关注的焦点(旅游吸引物或旅游标志),且通过相互传达而彼此知晓他们的共同关注行为。
“共享的情感状态”,是指旅游者分享共同情感体验的状态。
最后,“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状态”通过“有节奏连带的反馈”相互强化。
“有节奏连带的反馈”机制,要求旅游群体成员之间展开节奏良好的积极互动。
可以发现,后三要素并不是所有旅游群体互动必然具备的,只有在组织和管理良好的旅游活动中这三要素才能具备且配合良好。
当组成要素有效地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共享时,将产生旅游互动仪式链的结果: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群体(社会关系)符号、道德标准以及对违反行为的正当愤怒。
其中,“群体团结”体现了旅游者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感;“个人情感能量”是指旅游者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群体符号”(涂尔干所说的“神圣物”)由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或标志符号转化而来,能够使成员感到与集体相关;“道德标准”是指群体成员为防止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受到侵害而设立的一套行为准则;最后,“道德标准”遭到破坏会激起旅游群体成员“对违反行为的正当愤怒”。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的“能指”是旅游标志或旅游吸引物本身,其“所指”为旅游互动中产生的群体情感能量。
兰德尔·科林斯(2009)指出,高度的情感连带与集体兴奋是短暂的,而团结与情感状态能持续多久取决于情感在能再次唤起他们的符号中的储备状况。
因而,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所指代的旅游群体情感能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持续情感体验。
图4兰德尔·科林斯(2009)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4.2研究展望4.2.1旅游者情感管理出色的旅游者情感管理是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形成的重要前提,而导游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兰德尔·科林斯认为共同关注是群体符号形成的关键,因而导游的首要职责是将旅游者的关注焦点引导至旅游吸引物或其标志之上。
从导游与旅游者初次见面之际旅游互动仪式就已经开始了。
在正式进行旅游吸引物游览时,优秀的导游员常常在旅游大巴上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简要介绍。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焦点引导的开始,能够初步引起旅游者群体对旅游吸引物或其标志的关注。
旅游群体成员间共享的情感状态是旅游互动仪式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导游还应该是具有巨大情感能量的人。
优秀导游的自信、热情和情感能量,能够迅速感染每一位旅游者,从而使旅游群体能够共享某种情感状态。
兰德尔·科林斯特别强调了“有节奏连带的反馈”这一重要条件,这一条件要求导游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导游既要能对旅游者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要能够迅速做出回应。
导游与旅游者之间有节奏连带的反馈,能够强化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状态。
除了导游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外,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对于旅游仪式的成功也至关重要。
旅游者之间互动常常需要一定的话题,因而导游还应善于制造话题。
优秀的导游通常能够流利地讲出很多关于旅游吸引物的小故事(如神话故事、地方传说、名人轶事等)。
源源不断的话题使得旅游者之间能够保持有节奏连带的互动,而减少冷场情况的出现。
4.2.2旅游者依恋系统在成功的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吸引物符号从标志符号形态、文化符号形态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
兰德尔·科林斯(2009)指出,如果群体符号与特定的群体成员身份有关,符号可以从一个情景延续到另一个情景。
这说明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不仅具有强大的现场影响力,而且这一影响力还将延续到旅游活动结束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去。
旅游互动仪式赋予了旅游群体符号强大的情感能量。
旅游者将这种情感能量投射到不同的载体之上形成了旅游者依恋系统(见图5):图5旅游者依恋系统当旅游者通过“焦点引导”机制把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目的地之上时,将形成旅游者的地方依恋;当其通过“相互关注”机制将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群体人际关系之上时,将形成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依恋;而当其通过“有节奏连带的反馈”机制把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机构(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之上时,将形成旅游者的机构依恋。
当前学术界对旅游者的地方依恋研究较多,而对其人际依恋和机构依恋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旅游群体符号的形成,有助于从跨学科视角(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心理学等)探讨旅游者依恋系统的本质特征与形成机制。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旅游互动仪式中哪些过程分别促进了旅游者地方依恋、人际依恋和机构依恋的形成,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在一个理性占优、情感能量普遍不足的现代社会,旅游者依恋系统体现出什么样的社会功能;(3)对于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后续旅游行为而言,旅游者依恋系统发挥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5结语旅游吸引物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社会建构的实质是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马凌,2009)。
从旅游体验的内容和手段来看,整个旅游体验过程也是一个符号的解读过程(谢彦君,彭丹,2005)。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3种形态(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在旅游活动中常常同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文化符号是标志符号的源泉,后者由前者抽取部分信息后社会建构而成;其次,标志符号作为“能指”,指代相应的文化符号(所指);最后,富含情感能量的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被投射到旅游群体之上,形成群体符号。
本文中,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文化符号学和群体符号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分别是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基础为费尔迪兰·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和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前三者与后三者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
与当前符号学的发展趋势一致,旅游符号学也应体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特点。
首先,文化符号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比如旅游企业广告的设计可以借助于文化符号的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相关理论;其次,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理论同样也可以用于分析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比如对某个旅游者而言,某一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可能被看成其所在旅游目的地的标志,并象征后者;最后,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的能指为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因而对其进行分析也需要借助于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理论。
受到MacCannell等人的影响,当前学术界对旅游符号学的研究侧重于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
旅游符号学的研究不可偏废,学术界在继续深化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其文化符号形态和群体符号形态的关注。
注释:①兰德尔·科林斯“社会关系符号”的提出受启发于涂尔干描述的氏族图腾(即氏族的群体符号),其用“代表群体的符号”来表示互动仪式参与者对“社会关系符号”的体验。
实际上,科林斯也常常将“社会关系符号”和“群体符号”混用。
故而,这里“社会关系符号”即是指本文中的“群体符号”。
参考文献:[1]Barthes R. Mythologies[M]. London: Paladin, 1984.[2]Cohen E. Primitive and remote: Hill tribe trekking in Thailand[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9, 16(1): 30-61.[3]Echtner C M. The semiotic paradigm: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4: 47-57.[4]Goffman E.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 New York: Pantheon, 1982: 47-96[5]Hall S. Encoding/decoding[A]//Hall S, et al.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C].London: Hutchinson, 1980: 130.[6]Lau R W K. Tourist sights as semiotic signs a critical commenta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2): 708-722.[7]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Leisure Clas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109-131.[8]Peirce C S.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5)[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34: 302[9]Urry J.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 London: Sage, 1990: 129.[10]Wang N.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6(2): 349-370.[11]Wang Y. Customized authenticity begins at hom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34(3): 789-804.[12]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13-574.[13]陈岗.旅游吸引物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与体验真实性研究[J].人文地理,2012(2):50-55.[14]陈岗,黄震方.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符号学解释——兼议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城市化与旅游商业化现象[J].人文地理,2010(5):124-127.[15]费尔迪兰·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0-171.[16]兰德尔·科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39;86-88;128-135.[17]郭鸿.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1-51.[18]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a:156.[19]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b:34-58.[20]马凌.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旅游学刊,2009(3):69-74.[21]马秋芳,孙根年,张宏.基于Web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3):43-49.[22]王宁,刘丹萍,马凌,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8-50.[23]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4):1-6.[24]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5):75-79.[25]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9-170.(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