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合集下载

人教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人教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此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个
少12个
25+8=33(个) 口答:鸡蛋有33个。
25-12=13(个) 口答:鹅蛋有13个。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1.7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案(含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1.7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案(含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会画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2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单位“1”,并理解单位“1”的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回顾,准备铺垫1在小组内交流,下面的数量关系中,分别把谁看做单位“1”?(课件出示,在小组内交流汇报)(1)一根木料锯下错误!。

(2)女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错误!。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错误!。

预设生1:(1)题是把这根木料的总长度看做单位“1”。

生2:(2)题是把全班的人数看做单位“1”。

生3:(3)题是把这条公路的总长度看做单位“1”。

2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1)杨树有50棵,松树比杨树多2021求松树的棵数。

(杨树的棵数+2021树的棵数)(2)黄花有25朵,红花比黄花多15朵,求红花的朵数。

(黄花的朵数+15=红花的朵数)操作指导学生找出单位“1”和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里蕴涵的数量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趣味导入,探究新知活动1趣味体验有趣的小体验:同学们,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做个小体验,“摸脉搏,知心跳”。

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摸到自己的脉搏,学生体验。

人的年龄不同,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不同,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而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更多一些。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有趣的问题。

活动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9。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节课是在学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学生还易见多就加,见少就减。

针对此类问题我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纸条图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这节课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

即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多得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

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其它班得的红旗面数。

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注重教给学生分析“比字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标一标的方法分析清楚比字句中是谁与谁比,比多时找出多的量,比少时即要求找出少的量,问题中是求多的量就用加法算,求少的量就用减法算。

因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还小,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如果只但但要求学生听老师分析的话,根本无法理解比字句的含义,所以必须通过动手画、写来帮助自己理解,这样可为以后学习比标准量打好基础。

3.但还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量关系,并不是只能用纸条来操作,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纸条来摆一摆。

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还应反复让学生说出算理,加深对条件与问题的理解。

4.另外,还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说话要有条理性、完整性。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要更加注重对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此外,我还需要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3)在实际问题中,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并正确列出算式。
举例:
-对于问题“小华比小明少3个苹果,已知小明有10个苹果,求小华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需要理解“少”意味着减法,然后找出已知数(小明有10个苹果)和未知数(小华的苹果数),列出算式10-3=7。
(4)在复杂的实际问题中,识别并运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基本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加减法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它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你有10个铅笔,比小明多3个,我们会用减法算出小明有7个铅笔。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实际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情况?”比如,你有多少糖果,比你的朋友多3个,你能算出你的朋友有多少糖果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类问题的奥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14~15页例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模型特征,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经历应用分数乘法接军问题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理解、分析数量关系。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成功的愉悦。

【目标解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较复杂,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大胆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分析方法,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分率”关系,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阅读思考谈话:孩子们老师发现你们一上课就这么带劲,瞧:坐姿这么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在看着老师!不过虽然表面上你的身体现在没有动,可是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还在动,你感觉到了吗?是的,心脏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心跳的小资料呢,大家想了解吗?师课件出示关于心跳的小资料让学生观察。

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感觉咱们还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老师根据这些资料提取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一)课件出示信息师出示课件: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石仓小学黄美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4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归纳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唱儿歌:《左手与右手》,唱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样?”引出:同样多。

2.填空:五角星有10个。

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个。

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4(1)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1)这个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2)第二个条件是什么?(3)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板书)4、出示例4(2),学生自由读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多少面?(1)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请3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第一个出示一班的12面小红旗,第二个出示二班的小红旗。

第三个出示三班的红旗比一班的少4面。

(2)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摆一摆或小朋友的演示过程进行解决。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5、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

求比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解法探讨

求比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解法探讨

求“比一个数少几”或“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的探究
1、淘气家这个月的水电费是178.34元,比上个月多6.85元,淘气家上个月的水电费是
多少元?
2、深圳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梁威龙以11.76秒的成绩获得小学组100米冠军,比林欣鹏
慢0.45秒,林欣鹏100米跑的成绩是多少秒?
以上的两道应用题分别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学生对此类应用题往往存在着误解,见“多”就用加,见“少“就用减的错误解答,为此我在教学中探讨出解答此类应用题的一个方法即三句话,仅供读者们参考。

1看问题。

问题是求什么数量?
2、比多少。

所求的数量和已知的数量相比较,谁多谁少?
3、定算法。

所求的数量比已知的数量多就用加,所求的数量比已知的数量少,就用减。

这才是真正的多加少减。

上面的第一题
(1)、看问题:问题是求上个月的水电费。

(2)、比多少:它和这个月相比较,这个月就比上个月多6.85元,也就是上个月比这个月少6.85元。

(3)、定算法:求“少“,用减法解答。

上面的第二题。

(1)、看问题:问题是求林欣鹏100米跑的成绩。

(2)、比多少:他和梁威龙的成绩相比较,梁威龙比林欣鹏慢0.45秒,也就是林欣鹏比梁
威龙快0.45秒。

(3)、定算法:求“多“用加法解答。

二年级数学上《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

(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4.怎样计算△的数量?(二)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二、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口答检验方法。

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

针对此类问题我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画小红旗课件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相同的部分和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

要求较大的数就把两部分加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画图来实际操作,还应反复让学生说出算理,加深对条件与问题的理解。

另外,还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说话要有条理性、完整性。

教师说得太多,学生参与太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欠佳。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在一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差,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知道一个数,并知道另一个数比它多几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类问题间的相互转化,但也是低段孩子学习的难点,需要借助有效的数学策略使孩子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教材呈现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以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题图为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况,将此略加改变,变成自己学校卫生评比的主题图,增加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并引导孩子利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决,但是在汇报交流阶段,问题略显得多了点:有的孩子没有一一对应,有的孩子求出问题再画图,有的孩子根本不知如何入手、、、、、、面对如此复杂的情景该怎么办?只能放慢速度,慢慢来!这也让我意识到,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在一年级并没有给孩子渗透,以至于成为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对于更加复杂的解决问题,孩子会无从下手。

当务之急是教会孩子画图,以攻破难点!以画得好的孩子为契机在投影上进行展示讲解,这就是一年级知识的延伸,有一一对应,有比多少,再让孩子修改时几乎通过,而且谁与谁同样多的部分孩子分析地很好,受益于一年级对这一难点的攻破。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10
教学内容: P23例4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这类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结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悟
1.猜数游戏:师左手出示3颗珠子,请生猜一猜“我的右手有几颗珠子”。

——引导:不能确定
2.再次猜数:如果告诉:右手的珠子比左手少2颗,现在能猜吗?你是怎么想的?
3.揭题:不改变意思,还可以怎么告诉?——左手的珠子比右手多2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二、新知探究
1.出示“全校卫生评比栏”: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追问:哪个班级最多?到底有几面呢?你能知道吗?——引导学生发现评比栏下面的部分被树木挡住了,不能确定
3.信息提示:二(2)班得了16面红旗,现在你能知道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4.尝试解决:二(2)班得了16面红旗,二(3)班比二(2)多2面,二(3)班得了几面?
5.反馈交流:为什么列加法算式解决?
6.巩固练习:要知道二(1)班和三(1)班的得红旗数,怎么列式解决?为什么用减法呢?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7.归纳小结:为什么有时列加法算式,有时却列减法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改编:出示信息——足球比篮球贵,排球比篮球便宜
2.P23做一做:理解“优惠”的意思
3. 独立练习:P24练习四1——3
四、小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如何评价?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新)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新)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提示: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先把题意搞清楚;①判断谁多谁少②确定问题求谁,求多的还是求少的;③求多的用“+”法,求少的用“-”法。

1、申办北京奥运会时,北京得了56票,多伦多22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2、申办北京奥运会时,北京得了56票,巴黎18票。

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3、爸爸今年41岁,小亮今年13岁。

十年后爸爸比小亮大多少岁?4、大象比长劲鹿多活55年,长劲鹿可以活25年,大象可以活多少年?5、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19只。

折纸船多少只?6、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

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7、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8、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9、课外活动中,打球的76人,比下棋的多8人,下棋的有多少人?10、同学们参加大扫除,男同学有35人,比女同学多4人,女同学有多少人?11、小红有28张画片,比小明多6张,小明有多少张?12、小青得了13朵红花,比小华多得5朵,小华得了多少朵红花?13、小红上午做了21朵红花,比下午多做了3朵,她一天做了多少朵?14、小红家有公鸡35只,比母鸡少30只,母鸡有多少只?15、二(3)班买来故事书62本,买来科技书38本,买来的故事书比科技16、人工野鸭岛去年有35只野鸭,今年比去年多28只。

今年有多少只?17、婷婷的妈妈给她买了8本故事书。

科技书比故事书多3本。

买了多少本科技书?连环画比故事书少2本。

连环画多少本?18、小丽有28本书,比小明少9本,小明有多少本书?19、商店第一天卖出服装81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18套,第二天卖出多少套?20、停车场停了24辆小轿车、4辆大客车和6辆大卡车,小轿车比大卡车多多少辆?21、小明拼装一辆玩具赛车用了27分,小亮用了34分,小明比小亮快多少分?22、甲数是20,比乙数多5,乙数是多少?23、二年一班有46个乒乓球,二年二班比一班少26个乒乓球。

(完整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练习题

(完整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练习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练习题一、列式计算(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2)甲数是20,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是多少?二、解决问题1、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2、有25个苹果,苹果比梨少7个。

有多少个梨3、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

小青有多少张照片?4、小青有28张画片,画片比照片多16张。

小青有多少张照片?5、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6、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6、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7、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8、二年级(1)班有男生32人,女生比男生多4人,女生有多少人?9、图书馆有科技书38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7本,图书馆有故事书多少本?10、果园里有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8棵,苹果树有多少棵?11、书法小组有成员24人,美术小组比书法小组多39人,美术小组有多少人?12、运动会上,四年级同学参加跳高的有38人,参加赛跑的比跳高的多12人,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13、小亮踢毽子,第二次踢了16个,比第一次少踢6个,第一次踢了多少个?14、明明和涛涛比赛做题,明明比涛涛多做20道,涛涛做了38道,明明做了多少道?15、光明小学三年级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3人,女同学有49人,男同学有多少人?16、游乐场红气球比蓝气球多25个,蓝气球有30个,红气球有多少个?17、菜地里有一批白菜,第一次卖出25筐,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卖出18筐,第二次卖出多少筐?18、木工小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8把椅子,第二天修了30把,第一天修了多少把?19、商店里上午卖出童装36套,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7套,下午卖出多少套童装?20、爸爸买来一些桔子,剩下的比吃了的多18个,吃了6个,剩下多少个?21、买一块橡皮5角钱,比买一把尺子便宜4角钱,买一把尺子多少钱?22、买一枝铅笔3角钱,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6角,一个卷笔刀多少钱?23、学校饲养白兔20只,饲养的白兔比灰兔多6只.养灰兔多少只?24、学校买来故事书85本,买来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8本。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反思利用主题图解决问题,学生能在观察中探索知识,总结方法。

本节课,我通过主题图,再联系我们学校的制度,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保护环境,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中,我有以下成功之处: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

这种反推理的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

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

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3、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探究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

4、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比较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

虽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但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更加全面的关注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

练习时,要注意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及时了解出现错误的学生,耐心分析错误原因。

另外,在教学设计时要重点设置语气是侧重,比如:在讲解练习时,重点是让学生选择,这道题是求比一个数多几还是少几的数,而不是提问比几多几,让学生去填数。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堂也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摆纸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条学具:纸条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请看:(出示课件)有种鸟,本领高,尖嘴爱给树开刀,树木害虫被吃掉,绿化造林立功劳。

一起告诉老师谜底是什么?(啄木鸟)师:同学们猜对了,就是啄木鸟,除了啄木鸟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的名字?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师:看来大家对鸟类了解的还真不少,其实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用清脆的鸣叫声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它们还用辛勤的劳动维护着树木的健康,人们都称它们为“树林医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信息窗内容。

)(二)探索新知1、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师: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学生观察)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提取到的信息有:黄鹂鸟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鸟多捉了38只;啄木鸟比黄鹂鸟少捉12只……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要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纸条来摆一摆,同桌两人合作,拿出给你准备好的纸条,和老师一起来摆一摆吧。

请大家先拿出蓝纸条,我们用蓝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师贴纸条)多少只?(板书:146只)如果用红纸条或绿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你来试一试,选一选。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5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解答这类问题时,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

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但学生难以理解。

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分解摆圆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

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2. 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结合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

数字比一个数多(少)几练习题

数字比一个数多(少)几练习题

数字比一个数多(少)几练习题1. 数字比一个数多几是指:一个数加上某个数字后得到另一个数,问这个数字是多少。

例如,某个数比8多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里的关键是理解“比多少多几”,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8加上某个数字等于这个数,即8 + ? = 这个数。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5,所以可以得出等式:8 + 5 = 这个数,从而得到这个数是13。

2. 数字比一个数少几是指:一个数减去某个数字后得到另一个数,问这个数字是多少。

例如,某个数比12少7,这个数是多少?答案:同样地,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这个数减去某个数字等于12,即这个数 - ? = 12。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7,所以可以得出等式:这个数 - 7 = 12,从而得到这个数是19。

3. 综合练:(1) 某个数比15多8,这个数是多少?答案:类似于问题1,我们可以设置等式:15 + ? = 这个数,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8,因此可以得出等式:15 + 8 = 这个数,从而得到这个数是23。

(2) 某个数比27少1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类似于问题2,我们可以设置等式:这个数 - ? = 27,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12,因此可以得出等式:这个数 - 12 = 27,从而得到这个数是39。

(3) 某个数比20多多少才能得到48?答案:这个题目相当于问一个数加上多少才能得到48。

我们可以设置等式:20 + ? = 48,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等式:20 + 28 = 48,从而得到这个数是28。

(4) 某个数比35少多少才能得到13?答案:这个题目相当于问一个数减去多少才能得到13。

我们可以设置等式:这个数 - ? = 13,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等式:这个数 - 22 = 13,从而得到这个数是35。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教案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教案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

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用乘加、乘减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2、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3、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体会“先乘后加(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4、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5、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三、借助画线段图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正确的解答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的”意义。

2、能理解表达两步计算的思路,初步感受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五、教学准备PPT、实物投影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课下的时候玩过呼啦圈吗?生:玩过。

那你们最多多少人一起玩过呼啦圈?生:(1个,2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别的小朋友是多少人一起玩呼啦圈的。

(出示课本图片课件)来到了操场看到了好多小朋友在玩呼啦圈,同学们看这3个粉红方框里有些信息,自己小声读一读。

(学生自己独立读信息)师:你能把这些信息整理整理吗?齐回答:一年级转呼啦圈18人。

二年级是一年级2倍多5人。

三年级是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学生边读师边板书出数据)2:探究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根据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学生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哦!是总共有多少学生玩呼啦圈是吗?这个问题不错。

谁还愿意提一个呢?二年级有多少转呼啦圈的小朋友?非常棒真会学习,谁还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呢?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小朋友?同学们太棒了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开始解决,首先计算二年级有多少小朋友转呼啦圈呢?①、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种即简单又方便分析问题的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数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33~34页。

[教学目标]1.理解求“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量关系,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计算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学校开展了绿色回收活动,看(课件出示回收车、老师和同学),一年级的同学捡了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他们数了数,老师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课件触发老师图片出示统计表),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在信息图右侧出示信息)。

提问: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问题吗?(课件闪烁图中小朋友图片后出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真棒!谁能像他这样再提一个这样的数学问题吗?预设1: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易拉罐?预设2:一班比二班多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预设3:二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预设4: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绿色回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

以情境窗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提出比多少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产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你说我讲(一)操作,建立解决“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直观模型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想一想,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是谁和谁比呀?实际上是15和10比,也就是15比10多多少。

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再次闪烁信息,再触发第二条信息出示问题)学生依次回答。

提问: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拿不准。

师:如果有困难,咱们可以请小方块和小棒来帮着我们比一比,好吗?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结果,把研究的结果和过程与同位交流一下,好吗?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交流情况。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和过程?学生借助小方块展示研究过程:学生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引导:你认为这种摆法怎么样?怎样摆能让人一眼看出多出的是5个?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排列(见图1)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方法(课件显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摆?(课件随机在对应的绿色小方块和红色小方块之间画虚线)教师提升:对,这样一一对应着摆,可以清楚地看出二班和一班同样多的是10个,多出来的是5个(课件随机画竖虚线)。

(课件随机触发闪烁10个小绿方块并用虚线框起来,同时在上面出示:同样多的10个;触发闪烁多出的5个小绿方块,同时在上面出示:多出的5个。

)师:回想刚才用小方块比的过程,想一想,要解决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10。

组织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要求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就是求15比10 多多少,要求15比10 多多少,就是要从15里面去掉10,所以用减法计算(课件出示算式和“从15里面去掉10,用减法计算”)。

提问:那去掉的这个10在小方块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多出的5个又在哪里?学生回答(课件用虚线框框出二班中的10个小绿方块,并用箭头由算式中的10和5分别指向对应的小方块,见图2)。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个)。

反思小结: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怎样借助小方块或小棒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和同位交流一下。

提问:仔细看图,二班比一班多捡了5个易拉罐,那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方块和小棒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掌握信息,集体订正。

5.沟通联系,提升方法师:现在比较这两个问题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与“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把两个问题移在一起)。

这两个问题都是求15和10这两个数相差多少,都要从15里去掉和10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从大数里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课件闪烁10个绿方块和10个红方块后变虚),求还剩多少(课件闪烁5个绿方块),都要用减法计算。

6.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提问:要求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自主解决。

交流:还用一个对一个摆一摆的方法吗?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了?(数量多,太麻烦)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列算式,教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追问:28-6等于多少呢?。

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独立计算后组内交流。

组间交流时,针对用小棒算的方法,教师引领学生质疑:为什么先算8减6?针对用计数器算的方法,教师引领学生质疑:为什么要从个位上拨去6个珠子?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样,因为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所以要用个位上的数加、减一位数。

你们真会推想,由两位数加一位数推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学习新知识时,由旧知来推想新知,是个好方法。

7.随机巩固争当口算小能手:自主练习第2题(二)探究,建立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问题的方法模型。

提问:二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要先算4捆减2捆?教师适时从4捆中把2捆用虚线框起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算4捆减2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这次要从十位上拨去2个珠子,而不从个位上拨?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2表示2个“十”,所以要从十位上拨。

提问:回想刚才用小棒、计数器算的过程,想一想,45减2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40—20=20,20+5=25。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师:刚才我们把45—20这种新口算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在这里用到了“转化”这个数学思想方法。

师:那先算的这一步40—20=2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学生回答(课件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二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个)5.随机巩固争当口算大王:自主练习第4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小方块,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列算式、说算理”等活动自主探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解决方法和算理,再迁移方法,水到渠成地解决“怎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让他们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迁移推理能力。

放手让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由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推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从而最终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摆一摆,算一算(1)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见图3)(个)求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就是求10比8多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2)第一行比第二行少几根?(见图4)第一行比第二行少几根?(3)反思、建模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了哪几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课件回顾:求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用“二班易拉罐的个数—一班易拉罐的个数”;求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用“矿泉水瓶的个数—易拉罐的个数”;求比多几个,用的个数—个数;求第一行小棒比第二行少几根,用“第二行的小棒根数减去第一行小棒根数”。

引导归纳: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是怎样解决的?(都是用减法计算的,而且都是用大数减去小数)2.比较、整合模型结构(1)一年级同学做了45朵纸花,送给幼儿园20朵,还剩多少朵?(2)一年级同学做了45朵纸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20朵,送给幼儿园多少朵?(3)一年级同学做了45朵纸花,幼儿园小朋友做了20朵,一年级同学比幼儿园小朋友多做多少朵?先逐题出示,学生列式解答。

讨论:这三个问题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设计意图】从实物到画面再到计算,逐步脱离情境,进一步抽象出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问题的方法模型。

因为本节课是对减法的进一步学习,所以要与前面学习的减法的意义加强链接。

在“比较、整合模型结构”这一环节中,第1题是上册所学的求剩余的减法实际问题,减法意义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第2题是本册所学的求去掉多少(减数)的减法实际问题。

这两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第3题是本课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看似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可以转化成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也用减法计算。

设计这样一组题,不仅巩固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模型,也更加丰富了减法的意义,将几种相关问题解决的模型化归、整合为减法意义的模型,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有效建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提升认识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课件出示各教学环节)我们先观察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借助摆小正方体、拨计数器解决了这个问题,总结出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个位数的口算方法,及时做了巩固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预设1: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