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的确定的五种理论
对“价值”概念的几种界定
![对“价值”概念的几种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77496d42cf84b9d528ea7a5e.png)
摘
要: 在经济理论领域 内,价值” “ 是使 用得 最广泛 , 同时也是 最复杂的一个经济 范畴之一。在各 种价值理论 *4 首先要解决 n
或观点背后 , 如何理解“ 价值” 关键所在。 实,价值” 是 其 “ 最初是 同交换密切联 系在一起 的, 在交换
的一个 问题是一个物品换取他种物品的数量是 多少, 亦即交换 比例如何确 定的 问题 , 当然交换比例应在逻辑上先 于 交换行为而确定的。进 一步的研究表 明, 关于交换比例 的确定的量的分析之前 , 在 还必须回答交换成立的基础这一
更加重要的质的问题 , 然而 , 这一 问题开始进入 经济思想家的眼界并不容 易, 能否意识到并 同意这个问题是造成价
值理论分歧 的根本原 因之一 。据此, 考察经济史上各种价值或价格理论, 并对“ 价值” 概念进行 了几种界定。
关 键词 : 值 ; 价 交换 价 值 ; 格 ; 价 劳动 价值 论 ; 均衡 价 格 论
在关于交换 比例这个 问题上 有着“ 代经济学之 父” 现 的 亚 当・ 斯密先是写道 :价值一词有两个不 同的意义。它有 时 “
表示特定物 品的效 用 ,有时又表示 由于占有 某物而取得 的 对他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 , 者可叫做交 后 换价值 。” 明确将价值 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 后 , 在 斯密进一 步写道 :每种东西 的实 际价格 ,每一种东西对 于 “ 希望取得它 的人的实际成本 , 就是获取它时所费 的辛 劳。”
汇聚 了足够精彩 的思想财富 , 且不说对经济问题的探 讨最早
件 。 如在 一个 渔猎 民族 中 , 例 如果捕杀一 只海狸所 费的劳动 通常二倍 于捕 杀一只野鹿所 费的劳动 ,那 么一 只海狸 自然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9c2b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5.png)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主体性价值是由美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提出来的一个伦理学理论,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被任何外部力量所剥夺或侵犯。
主体性价值理论包含五个公理,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个公理。
公理一:自由原则自由原则是主体性价值理论中最核心的一个公理。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目标的权利,同时也有自主规划和决策自己生活的权利。
这意味着,任何人或团体都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和尊重,而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公理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主体性价值理论中的第二个公理。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不管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如何。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并且应该享受到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公理三: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主体性价值理论中的第三个公理。
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独立并可自我支配。
这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生活中的决策的完全控制权,以及自我评估和自我评价的权利。
这个公理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性,并认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有自主性。
公理四: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主体性价值理论中的第四个公理。
它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价值和观念,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欣赏。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差异和独特性,并且不应该试图剥夺他们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公理五:关怀原则关怀原则是主体性价值理论中的第五个公理。
它认为,关怀是人类相处之间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持有尊重、热情和关爱的态度,这将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爱的社会关系。
主体性价值理论强调了个体主体性的重要性,坚持人人平等、独立和自主决策,倡导认可差异和关心他人。
这些公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主体性,促进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
马克思讨论价值判断的论述
![马克思讨论价值判断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657f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c.png)
马克思讨论价值判断的论述
马克思对于价值判断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他的论述主要围绕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形成和评价展开。
以下是马克思关于价值判断的主要论述:
1.商品价值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不仅仅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商品在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劳动时间。
这种价值的社会性质并不取决于商品的个体特性,而是在商品作为社会产品进入交换流通时产生的。
2.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用于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他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质对于价值的形成至关重要,认为这是商品交换和价值评价的基础。
3.资本主义下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获得的工资。
这个额外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被称为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现象在马克思看来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对社会中的价值和正义问题的深刻反思。
4.资本主义下的物化社会关系: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被物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这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和判断往往受到了物质利益和金钱的影响,而不是以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为导向。
总的来说,马克思对价值判断的论述强调了商品价值的社会性质、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下的剩余价值问题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的社会关系。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是对于价值观判断形成的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变革和正
义的思考和关注。
价值定义的概念
![价值定义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09024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4.png)
价值定义的概念价值定义是指对于某个事物或现象的评价和认可,即判断其重要性和意义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价值定义是人们思考和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价值定义的概念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不同领域对于价值定义的观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对于事物的价值所在进行探讨。
在哲学领域,有多种理论试图解释价值定义。
最常见的是伦理学中的伦理主义和相对主义。
伦理主义认为价值存在于事物本身,即事物具有某种固有的道德或伦理属性,而相对主义则认为价值是人们主观评价的结果,因此存在于不同的个体或社会之中。
无论是伦理主义还是相对主义,都试图解释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和判断。
在经济学领域,价值定义主要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价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经济主体对于事物的主观评价,而价格观念则是指市场上对于事物的交换比率。
经济学中的价值定义与资源分配和生产决策密切相关。
例如,价值在供需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供求双方根据对商品的价值定义来决定交换关系。
此外,价值也与效用相关,经济学研究人们对于商品的效用价值。
在社会学领域,价值定义主要研究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一个或多个基本道德准则,它反映了社会共识的一种价值取向。
而文化价值观是指某个文化或社会群体所认同和追求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价值定义在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选择。
价值定义的概念还涉及到主客观性的问题。
主观价值定义认为价值是人们主观评价的结果,即因人而异,而客观价值定义则认为某些价值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跟个体的主观意识无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往往是主观的,受到主观感受、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价值存在,如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真实、美好的追求等。
总的来说,价值定义是人们对于事物或现象的评价和认可,它在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027563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4.png)
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经济学中有根本对立的两种价值理论: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
所谓的客观价值论,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有客观的、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而价格只是围绕这个本质的客观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一个现象。
一般这个客观价值指的是劳动价值。
而主观价值论则是指所有的物品,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的价值,只有人对它的判断,人觉得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
主观价值论认为:凡是客观价值论能够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也能解释。
一辆名贵的跑车,客观价值论认为,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它里面凝聚的贵金属、技术含量以及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多一点。
主观值论的解释是:人们喜欢它,看重它,所以它就名贵。
客观价值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也能解释。
一位明星,花几秒钟喝一瓶矿泉水拍下来的广告,值很多钱。
而普通人也喝矿泉水,但拍下来的视频就不值钱。
这两段视频里凝结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是差不多的,但市场价格却相差很大。
这客观价值论没办法解释,但是主观价值论能解释。
人们看重的是明星效应,因为明星短缺,普通人并不短缺,所以视频的价差悬殊。
同一张家庭老照片,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非常珍贵,对有些人却是一张普通的照片呢?从客观价值论上看,它得不到解释,而主观价值论就可以解释得很明白,是因为有些人看重它,它就有价值。
比起客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能够更好地指导生产。
据客观价值论,人们只要在一件商品里付出了劳动,这件商品就有了价值。
但是主观价值论认为,人们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心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需要它,能不能把它卖出去。
在计划经济体系里,讲究的投入导向,只要工厂投入了建设,人们努力了生产,就算是创造了财富。
但是在商品经济中的是需求导向。
如果生产的产品没人要买,就算花出再多的劳动也没有价值。
客观价值论认为:当今经济学领域内存在两个主要的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和边际主义价值论。
这两种价值理论长期对立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体系。
劳动价值论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社会财富,由此说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面对劳动的相互关系,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一雇佣劳动制度中,一部分人出了生产资料而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由此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价值的解读
![价值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32da6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3.png)
价值的解读
价值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解读视角:
1. 道德伦理视角:在道德伦理领域,价值通常指的是道德和伦理准则中的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评判标准。
这种解读强调个体或社会行为的道德性和伦理性,以及对于人类福祉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2. 经济视角:在经济学中,价值是指某个物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或使用价值。
价值可以通过供求关系、稀缺性、效用等因素来决定。
这种解读关注物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及市场交易中的价格形成。
3. 心理学视角: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个体或群体对于某种对象、目标或观念的认同、重视和追求程度。
这种解读强调个体的需求、欲望和动机,以及对于个人满足和幸福感的影响。
4. 文化观念视角:在文化研究中,价值是指特定社会或群体对于某种信念、行为、艺术作品等的认同和重视程度。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解读强调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相对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解读只是对于价值的一些常见视角,实际上价值的含义和解读还有很多其他方面。
不同学科和领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人们关于价值的观点
![人们关于价值的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e43e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a.png)
人们关于价值的观点有:
1.实用主义价值观:认为有用即是价值,主张将个体生存和幸福
放在首位。
2.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强调团结、互
助和合作。
3.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个人应该追求
自己的幸福和利益。
4.宗教价值观:认为宗教信仰和道德准则是最重要的价值,强调
信仰、仁慈、虔诚和谦逊等品质。
5.享乐主义价值观:认为快乐是最大的价值,主张追求个人欲望
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
6.功利主义价值观: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大的价值,
主张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7.社会主义价值观:认为社会公正和平等是最重要的价值,主张
社会公有制和公平分配。
有关价值的原理有哪些理论
![有关价值的原理有哪些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55b9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7.png)
有关价值的原理有哪些理论
有关价值的原理有如下理论:
1. 劳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投入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越高。
2. 边际效用理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获得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边际效用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大。
3. 供求理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
如果供大于求,商品的价值较低;如果求大于供,商品的价值较高。
4. 主观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主观评价决定的。
消费者根据商品对其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来决定商品的价值。
5. 边际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一个额外单位商品所需的边际成本决定的。
边际成本越高,商品的价值越高。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价值的形成机制,对于经济学研究和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e930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4.png)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个人或群体根据自身观念、信仰、文化背景等,对事物或行为所认同的标准或原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
1.伦理道德标准:根据道德伦理原则,判断行为的善恶与正当性。
2.效益原则:根据行为对个体或社会的效益程度来判断其价值。
3.公平正义原则:根据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判断行为是否符合
公平和正义的要求。
4.遵循法律法规原则: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判断行为是否合法。
5.个人利益或个人偏好原则:根据个人的利益或个人偏好来判
断行为的价值。
6.社会文化传统原则:根据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来判断行
为的价值。
7.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判断行为是否有
利于保护环境和未来世代的利益。
8.人权尊重原则:根据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判断行为的价值。
这些标准在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中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也取决于具体情况和背景。
价值理论的内容
![价值理论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f0b54d2bed5b9f3f90f1ce6.png)
价值理论的内容。
亚当·斯密坚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在通过深入的论证和概括后,指出所坚持的价值理论是为了解决商品交换的问题,其理论包括:价值的两个意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等。
价值的两个意义。
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在这里,他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他以水和金刚石为例,得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的尺度。
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斯密认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交换价值,这是正确的;但他认为有交换价值的东西可以没有使用价值是错误的。
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他提出他的价值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换言之,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第三,什么是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时高于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
”价值尺度。
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 “一个人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
他还认为,“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的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
”可见,劳动才是衡量财富的尺度。
斯密在探讨劳动是价值的真实尺度时指出:劳动本身的价值经常是保持不变的,等量劳动无论何时何地,对劳动者都有同等价值。
这个尺度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是贫是富以及权利大小。
而贫富或权利指一个人拥有的或有权支配的必须品、便利品或娱乐品,即物质产品。
其次,他探讨了形成这种尺度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分工使各人所需物品的绝大部分依赖他人的劳动;另一方面,任何人索要都必须付出相当代价,他人才肯让出自己的物品。
克拉克洪与思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与思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bfd188cc7931b764ce155a.png)
中国文化 人性本善 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 集体主义
以静制动 公共的 过去/现在
一个时间 做多件事
美国文化 可恶可善 人主导环境
个人主义
重视做事行动 个人、隐秘的 现在/未来
一和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 对人性的看法; 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4. 人的活动导向; 5. 人的空间观念; 6. 人的时间观念。
.
六大价值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 环境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 之间关系的看法 人的活动导向 人的空间观念 人的时间观念
价值 哲学论断
![价值 哲学论断](https://img.taocdn.com/s3/m/754ddf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6.png)
价值哲学论断
1. 价值是主观的:这一论断认为,价值并不是客观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由个体的主观经验、欲望、需求和偏好所决定的。
因此,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2. 价值是客观的:与主观论断相反,这一观点认为,价值是客观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独立于个体的意识和偏好。
例如,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个人是否认同。
3. 价值是相对的: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相对于特定的文化、社会或历史背景而言的。
因此,不同的文化、社会或时代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
4. 价值是多元的:这一论断主张,不同的价值领域(如道德、美学、宗教等)可能有各自独立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方式,而且这些标准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因此,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价值领域可能有不同的价值。
5. 价值与事实是分离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价值判断是主观的、情感性的,而事实陈述是客观的、理性的。
因此,价值与事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或证明。
6. 价值与行动相关:这一观点认为,价值不仅仅是关于事物的观念,还涉及到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价值与我们的行动选择和决策密切相关。
这些论断反映了价值哲学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争议。
价值哲学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行为、伦理道德、政治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价值价值的观点
![什么是价值价值的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50d4e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4.png)
什么是价值价值的观点 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种效⽤、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
那么你对价值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价值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价值的观点 关于价值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
“抽象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指导⼈的思想,⽀配⼈的⾏动,评价某⼀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
“奥妙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难以领悟。
价值决不是实在,既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理的实在。
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
价值的最后基础在于⼈类的⾃许,在于⼈类对世界的冀望,在于⼈类对⼈性(包括理性和情感)的祈愿。
“关系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种关系范畴,表⽰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德尔班把价值当作是⼀种联系和关系,并认为是诸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不是专指⼈类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即任何有联系的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价值,这样,价值就成了联系和关系的代名词,从⽽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区别。
“本性说” 这种观点认为,我们赖以⽣活的价值是天⽣的,像包括真、善、美在内的⼈类的古⽼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都是⼈类本性固有的,是⼈的⽣物性质的⼀部分,是本能的⽽⾮后天获得的。
“情感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帮助。
情感是通过我们的感觉释放的,它帮助我们感知世界和辨认价值。
这⾥提及的价值是不能测量或计算的价值,只能通过感觉经验或感知领会,例如美的价值。
“意义说”或“需要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种关系范畴,表⽰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满⾜主体需要的关系。
价值5层次
![价值5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63efa57d8e9951e79b8927a2.png)
价值五层次1、范式价值(通过范式,哲学,思考的创新,带来的新价值,新增长空间,方式)2、结构价值(通过对结构设计,规律的驾驭,对集团运作模式的应用)3、运营价值(通过管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带来的价值)4、负向价值(通过挖掘效率,控制时间,压缩成本,合并流程等手段从运作过程中挤压出的价值)5、风险价值(通过风险经营,风险的合理管理和处理,获得的价值)把集团价值分为五个层次价值1、范式价值最高价值是,就通过你的新的思路,新的哲学设计,所缔造的价值,叫范式价值。
2、结构价值即企业形成的资本运作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组合,产融结合。
那么从母公司来看的话,子公司有三种,一种是正向价值经营者,就是起手定江山,投资定江山的这类企业。
技术,选型,产品的市场定位,定江山的这类企业,是正向价值,只要做一个较高屋建瓴的决策,他就可以赚钱,这时候,母公司可以多参与,因为这是母公司的高度决定的。
3、经营价值资源配置,能力管理,成功要素你得要拥有,必须管到位,但不要忘了,这些都是大路货,很多企业都拥有经营这个价值的能力,但这是经营的基础,不能缺。
4、负向价值像富士康他们挣的是负向价值,把跑冒滴漏全部逼出来,正常人管不住跑冒滴漏,所有能够把跑冒滴漏管出来的企业,在这一道工序上可以挣大钱。
正常企业没法经营,因为他是艰苦的过剩竞争当中活下来的企业,他管理的特点是,从跑冒滴漏当中挣钱。
他没有任何壁垒,像塔山狙击战一样,当坡度没有,平地狙击,全靠你的艰苦付出,你的流程合不合理,你的监控到不到位,你的绩效评价准不准确,你的个人评价到不到位,你的审计严不严密,流程高不高效。
这种负向价值经营是国有企业最不擅长的,是民营企业最擅长的,为什么?全是靠你人狠不狠,狼性文化到不到位,对人下不下得了狠手,还有你是不是担负社会责任,你越担负社会责任,越不能乱开人,你不能乱开人,内部就形不成一个狼性的激励能力,内部的压强,压强太弱,形不成一个压力空间。
基于价值五维度
![基于价值五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ed56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e.png)
基于价值五维度是一种评估和分析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价值定义为个体或组织所认可的、有意义的、重要的或有用的东西。
根据这种方法,价值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考量:
1. 实用性: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个体或组织的实际需求。
这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效用和效果等方面。
2. 经济性: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经济性评估考虑了价值所需的投入和最终的回报,以确定是否值得追求。
3. 社会性:价值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这个维度关注价值的可持续性、公正性、环境友好性以及是否符合社会和伦理标准。
4. 美学性:价值在审美上的吸引力和表现出的美感。
这个维度考虑了价值的外观、设计、形式和艺术等方面。
5. 心灵的满足:价值对个体或组织心灵层面的满足程度。
这个维度关注价值对个体情感、幸福感和精神层面的积极影响。
通过综合考量这些维度,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和理解某个事物或行为的价值,并据此做出决策或判断。
这个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维度对价值的贡献,并在实践中寻找平衡和持续的改进。
价值的概念界定
![价值的概念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6a58dd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1.png)
价值的概念界定
"价值"这个词汇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对"价值"概念的一般界定,涵盖了经济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1. 经济学角度:在经济学中,价值通常指的是物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相对重要性,通常以货币形式来衡量。
价值在这个领域中涉及供需关系、效用、稀缺性等概念。
2. 伦理学和道德哲学角度:在伦理学中,价值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有关,涉及对善恶、正义与公正的判断。
个体和社会对于哪些事物是有价值的,以及为何有价值,都是伦理学讨论的主题。
3. 哲学角度:在哲学中,价值可以被理解为人生目标、意义和目的的一部分。
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包括什么使生活有价值,什么是真理和美的价值。
4. 文化和社会学角度:价值观通常指的是一群人或社会对于事物、行为或理念的共同信仰和评价。
不同文化和社会对于价值观的认同和权重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5. 心理学角度:在心理学中,个体的行为和选择通常受到其内在的价值观的影响。
人们可能会在个人层面上寻求满足感、成就感,这些都与其个人价值体系相关。
6. 艺术和美学角度:在艺术和美学中,价值与审美观念有关。
作品的艺术性、美感、创新等因素都可以被视为其价值。
总的来说,"价值"是一个多义且跨学科的概念,其具体含义取决于所处的语境和研究领域。
这些界定只是对其概念进行初步的理解,实际上,关于"价值"有着更为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毛说:"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卖家先报个高价,我还个低价,然后卖家往下让,我往上让,当双方的价格达成一致了,就可以成交了."
大老板说:"没错,一开始,买卖双方都会刺探对方的心理承受价位.从孙子兵法来说,叫知己知彼.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实实在在地发现,买家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和卖方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中间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这桩交易总的利益.比如,你对这件衣服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是100块,卖家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是40块.那么这场交易总的利益就是60块.你们将为这个60块进行博弈."
大老板继续说:"到了你们讨价还价的时候,你们会换位思考,你会估计,卖家最低多少钱能卖给你,他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的成本,这个时候,你充当了生产费用论学者.同时,卖家也在估计,你最多愿意出多少钱,你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这个时候,他充当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学者."
四,供求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但是对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却没有给出答案.
五,均衡价格论,是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综合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各种价值理论,提出的.在均衡价格论中,商品价值是由影响商品供求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论改变了价值决定因素一元论的定式,使价值成为效用,成本费用,供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以均衡价格的形式出现.此后,均衡价格论一直被西方经济学沿用,成为一种在西方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价值理论.
大老板用手点了几下鼠标,阿毛看到了下面的文字:
人类对价值的认识,是对商品经济本质的一种基本认识.
价值理论,始终是商品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经济学说,总是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基础,展开理论体系的构建,价值理论决定了它的基本性质,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走向.
人类关于商品价值的思考,起源于古代希腊,研究过价值的学者,包括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
戈森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类的享乐规律.他发现"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乐,那么这同一种享乐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达到饱和.如果我们重复以前已满足过的享乐,享乐量也会发生类似的递减."他还发现"人们在多种享乐之间自由进行选择,但他们的时间不足以充分满足所有的享乐.尽管各个享乐的绝对量有所差别,但为了使自己的享乐总量最大化,人们必须在充分满足最大享乐之前,先部分地满足所有的享乐,而且要以这样的比例来满足:每一享乐的量在其满足被中断时保持完全相等."
然后,你又拿着糖葫芦去找供求论学者,他说:"到底值多少钱,我说不清.但我知道,卖的人少,买的人多的时候,就贵,卖的人多,买的人少的时候,就便宜."
最后,你拿着糖葫芦去找均衡价格论学者.他综合了生产,消费,供求变动等各种情况,经过一番研究分析,他给出了一个价格区间,他认为价格在1块到3块之间,并且,价格将根据实际情况上下变动,不排除高到10块,或者低到5毛的可能.
阿毛读完了,说:"看上去,如果生产费用论学者把糖葫芦,卖给边际效用价值论学者,会是不错的生意."
大老板哈哈一笑,说:"你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会讨价还价吗?"
阿毛说:"会,不过我侃价的水平不高.比如买衣服,一些高手经常会砍到报价的1/3,甚至更低.我做不到,我经常发现我买亏了."
然后,你又拿着一支糖葫芦,去找边际效用价值论学者,问他这支糖葫芦价值多少.他尝了这支糖葫芦后,兴奋地大叫说:"爽!实在是爽!实在是太爽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葫芦!我认为值100块!"这个时候,你又变戏法一样,拿出第二支糖葫芦,他吃了后,开心地说:"爽!实在是爽!我认为值80块!"接着你又拿出第三支,他吃了后,说:"爽!我认为值60块!"接着你又不断拿出糖葫芦,到了第七支,他面色平静地说:"现在我认为只值1块."到了第九支.他脸色开始流露出不高兴,说:"现在我认为只值5毛."当你拿出第十支糖葫芦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他跳了起来,大叫说:"你到底想干什么?给我这么多甜得发腻的东西,你想害死我吗?我觉得你该倒给我10块!"
自古代希腊罗马时代起,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人们就开始逐渐意识到,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或由效用决定的两种观念,在漫长的中世纪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总的来说,从17世纪以来,一共有五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论,均衡价格论.其中,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元论,也就是说,商品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中的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把商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边际效用价值论,把商品的消费和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供求论,均衡价格论,同时考虑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属于二元论.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0年),是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他是西方自传体小说的鼻祖,还写过史书,长篇政治教育小说等.色诺芬已经清楚地看到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用途,并且已经认识到商品价值的波动依存于供求变化.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有多伟大呢?他是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是物理学,天象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学科的创始人,他还开创了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不仅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作了清楚的区分,而且还看出交换价值似乎是从使用价值派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需求是交换的根本原因,交换价值的基础在于商品的效用.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几种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创造的.
代表人物有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马克思.
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将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基础.他说"假如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来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值."
大老板说:“问得好。刚才我只是举了个例子,说明怎么交易的问题,也许实际的交易中,按照我刚才举的例子做交易,并不会觉得公平。但交易中,确实存在一个到底怎么才公平的问题。我们比较两个东西是不是一样重,是不是一样长都好办,用秤称,用尺子量就可以了。但要精确估计两个东西交易起来,是不是刚好公平,就没这么简单了。这是个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问题。到现在,这个问题也不能说很好地解决了。”
代表人物有戈森,杰文思.
戈森(1810-1858),德国人.大学攻读法律和公共管理课程,毕业后先当律师,再担任地方税务官.后来辞去公职,专心写作.他拿自己和哥白尼相比,他认为自己"在解释人类关系方面所做的,正是哥白尼在解释天体关系方面所做的事情."他自信"已成功地发现了使人类得以生存并支配着人类进步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发生作用的法则的一般形式."他留给后世的唯一著作是<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该书于1854年出版,戈森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寂寞的人,他的书几乎无人问津.失望和痛苦之余,1858年,戈森要求停止发行并销毁余书,并于当年去世.
冬天里的一天,你在街头碰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你买了一串吃,你发现这糖葫芦太好吃了,是你吃过的最好吃的糖葫芦.
于是,你拿着一支糖葫芦去找劳动价值论学者和生产费用论学者,问他们这支糖葫芦价值多少.他们先实地考察这种糖葫芦的生产情形,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得出了结论:一个认为价值7毛,一个认为价值8毛.他们同时认为,如果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价值可能下降到5毛-6毛.
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经济史上,构建了第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学体系,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并且指出,雇佣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马克思还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描述了,资本家是怎么剥削工人的.
杰文思是英国边际效用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认为,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经济学理论必须把消费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于阐述那些支配人类欲望的法则.他还认为,探讨效用的性质和条件是解决经济学问题的钥匙.人的欲望需要用物品来满足,从而物品对于人便具有效用.效用所表现的是物品与人的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关系,它随着商品数量增加而递减,以水为例,当人口渴时,一杯水便具有极大的效用,如果继续取水,在超过一定数量以后,水的效用就会不断递减,一直减少到零,甚至成为负数.
阿毛说:“哦,五种,这么多!这五种理论的人要是在一起开会,那一定很热闹啊。”
大老板说:“因为交易是发生在,需求方和供给方两者之间,双方都是既要得到一些东西,又要失去一些东西。从需求这一方来说,他得到这个东西,是为了满足他的欲望和需要,就是说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有效用,而对供给这一方来说,这个东西他得到的时候是付出了代价的,现在他需要对方补偿这个代价。比如,你买街上的糖葫芦,是因为你看了眼馋,你需要解谗,吃了糖葫芦后,让你很开心。而对卖糖葫芦的人来说,他为制作这个糖葫芦是付出了代价的。”
阿毛说:“看起来,一头羊和一杆梭镖,是不是相等的问题,很简单,想不到这么复杂啊?”
大老板说:“是的。经济学上是用,两个商品各自具有的价值,来衡量交易是不是公平的。”
阿毛说:“什么是价值?”
大老板说:“问得好.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无数伟大人物,都研究过,他们争论不休,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总的来说,现在有五种理论,研究什么是价值。”
阿毛说:“现在又是冬天了,吃糖葫芦的感觉真不错。”
大老板说:“从古到今的经济学家,就是从需求和供给来分析价值是什么的。有些理论是一元论,就是只从需求和供给的一个方面,或者单独从需求,或者单独从供给,来研究价值.还有些理论,就同时考虑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综合研究。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到底都有些什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