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方法
探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探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下面我们将探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现场质量控制1.现场前处理:现场前处理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水样品进行标记。
同时,需要在现场对水样中可溶性物以及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以确保水的成分和性质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根据环境因素对样品进行选择,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现场分析:为了确保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在现场需要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在现场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试参数,及时解决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条件相对稳定。
3.现场质量控制:为保证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现场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一般采取选用现场平行、加标对照样及定性样等对监测数据进行质控。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1.通用准备:为了提高实验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实验室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计划,并制定相关的实验室操作流程。
2.质控分析:实验室应该按照正式分析方法进行化验,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中,质控分析非常重要。
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需要正确进行样品配制和稀释、仪器校准以及滴定等操作。
3.比对试验:为了衡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需要开展比对试验,比对试验是通过各种方法比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输入。
比对试验可分为现场比对试验和同步比对试验。
三、数据分析与报告为保证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将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并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数据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同时在制定报告时,应按国家标准要求填写报告,同时对报告其他要求进行标准填写,保证报告的质量和真实性。
总之,水环境监测是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任务。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的质量、污染物浓度以及生态系统状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价。
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的实施。
以下是水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1. 监测方案设计: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监测目的、对象、地点和频次等,确保监测覆盖全面、合理有效。
2. 仪器设备校准: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信。
3. 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采集是水环境监测的首要环节,需要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
采样时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保存,避免可能的污染和变化。
4. 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样品是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或重现性样品来监测监测过程中的误差。
通过分析质量控制样品的结果,可以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监测员培训:监测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进行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准确记录监测数据,并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 数据验证和评估:监测数据应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评估,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的修正和重复分析。
7. 质量控制规范: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制定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规范,明确操作方法、样品标准、仪器设备使用要求等,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8.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通过参与标准品的比对试验和参加环境监测的精密对比试验等方式,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提升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9. 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监测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和结果,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分析、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等。
监测报告应准确、全面,包括监测结果、数据处理方法、质量控制结果等。
10. 监测数据公开与透明: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开,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解读。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水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为了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标准操作程序、仪器设备校准、质量控制样品、人员操作培训等几个方面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标准操作程序在水质化验分析中,标准操作程序是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前,必须编制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实验操作步骤等。
标准操作程序应该详细阐述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要求,以及所需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仪器设备校准水质化验分析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之前,必须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还需要严格控制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避免外部因素对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三、质量控制样品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应该定期引入质量控制样品,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样品应包括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等,这些样品具有已知的化学成分和浓度,可以用来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通过与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误差,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人员操作培训水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与操作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
为了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实验方法的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人员才能够进行水质化验分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质量控制措施则是保证水质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措施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样品处理、试剂、仪器设备、人员技能等方面详细介绍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样品处理:(1)样品收集:样品的收集要遵循规范程序,根据不同的指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收集方式。
同时,还应注意采样器选取合适的新装或洗涤过的、干净的、没有异味的瓶子。
对于偏重重金属的测试,采集时必须选取玻璃制品。
(2)样品保存:采样后的样品处理要及时保存,在水样化验前,应根据不同的质量要求,采用不同的保存方式和时间,保证化验时保存的和采到的原始样品一样。
例如,NH4-N的分析要在48小时内操作,否则数据将失真。
(3)样品处理:精确的水质分析仪器措施需要对水样进行样品预处理,对于微量成分的分析,还需要采用预浓缩的方法,如激光散射分析法、原子荧光分析法。
样品预处理要求样品在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和处理后的容器必须完全干净,不含污染物质,如异味、异色、禁味物质等。
(4)重复取样:用双数状态下的标准管在水上取样,至少取3次在同一浅水区所取样均匀的水样,同时保证取样不受介质(如泥沙、水草等)影响。
2.试剂:(1)肉碱:肉碱用途广泛,用于 pH 确定和某些短时间内的暴露,这些试剂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纯度高的试剂。
同时,还应注意试剂的存储时间和存储条件,做好试剂储存记录和质量技术文件。
(2)标准:标准物质作为水质化验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仪器调整和校准以及化验前进行检验。
同时,在使用标准物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或相关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确保标准物质与实际样品的准确匹配度。
(3)试剂已过期的使用是不可取的,过期试剂的操作结果与实际样品的差别较大,可能造成误差,使结果偏差超标,甚至无法检测出原有的化学成分。
3.仪器设备:(1)仪器保养:仪器设备是水质分析的重要工具,因此应定期维护和保养。
保养工作的目的是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减少仪器应急记录和错误分析结果,防止仪器设备的误差不可避免地逐步增大。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评判水质优劣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中各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在水质化验分析中存在许多的质量控制问题,为了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一,质量控制方案的建立。
在水质化验分析中,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进行质量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样品进行质量控制等。
只有建立了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案,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标准操作程序的执行。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包括样品的处理、试剂的配制、仪器的使用等。
只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才能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对于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是水质化验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其准确度和稳定性;并且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避免因为仪器设备的故障而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第四,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
在水质化验分析中,要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样品是一种特制的样品,其成分已知,可以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依据。
通过对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可以验证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是否准确可靠。
第五,实验室环境的控制。
实验室环境对水质化验分析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对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因素进行控制。
只有在合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分析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为数据的误差而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分析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指针对环境水体进行监测、评价和管理的过程。
在水环境监测中,为保
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1. 标准化监测操作
为保证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可比性,需要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明确监测方法、操作流程、样品处理等步骤,确保每个实验室的操作标准化、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
培训、技能测试等方式进行。
2. 选择正常样品控制
正常样品控制可以评估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任何偏差或误差。
在水
体环境监测中,如选用稳定和纯净的正常样品,可以保证各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重复测量和复核
重复测量和复核可以评估监测项目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在水环境监测中,应采用双重
测量或复核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同时,必须对数据进行仔细的比对,以减少由于
数据误差而引起的不确定性。
4. 质量控制指导程序
质量控制指导程序是一种文件,记录了所有的监测操作、标准、机器设备等信息。
通
过这个文件,可以确定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的步骤,并帮助使用者确定是否正确地
执行了这些步骤。
5. 质控样品
质控样品是使用特定样品制备方法和计量方法产生的样品。
这种样品比较稳定和精确,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在水环境监测中,质控样品通常是纯化水或淡化水,可用于检
查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之,为了保证环境水体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实验室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
进行控制,加强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确保环境水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可靠
性和优良的数据质量。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水质化验分析是指对水样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微生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水质情况,保障人们生活用水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质量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下面将就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一、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首先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SOP)。
这些SOP应包括实验室的规范操作流程、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记录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SOP,可保证每次实验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人为操作错误,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管理在水质化验分析中,常常需要使用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制备和管理标准溶液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原料和药品的质量,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配制。
需要对配制好的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并严格管理,定期检查其浓度和稳定性。
只有保证标准溶液的质量稳定,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质量控制样品是在实验中使用的一种特殊样品,它的成分和性质是已知的,并且经过认证。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需要同时检测质量控制样品,并对比实验结果。
通过对质量控制样品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保障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四、仪器设备的校准与验证水质化验分析通常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测定和分析。
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检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只有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需要严格遵循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规范。
对于实验数据的采集,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记录和存档。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微生物和生物等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和动态监测的过程。
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质量控制原则1. 可溯源性原则质量控制的第一原则是可溯源性,即监测数据应该来源于可靠的标准方法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一致性原则质量控制的第三原则是一致性,即同一监测项目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实验人员的监测结果应当基本一致,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1. 样品采集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首先在于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采样点的选择、样品容器的选择以及采样方法的操作规范等方面。
(1)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和代表性原则,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样品容器的选择样品容器的选择应符合监测要求,并且应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和透明度,确保样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3)采样方法的操作规范采样方法的操作规范包括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定量采样等步骤,确保样品采集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和损害。
2. 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保存和运输是水环境监测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保障样品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具有重要意义。
(1)样品保存样品保存应遵循相应的保存要求,如低温保存、避光保存等,确保样品在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害。
(2)样品运输样品运输应采用封闭式容器,并且应选择专业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和损害。
3. 样品检测样品检测是水环境监测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1)检测仪器的选择检测仪器的选择应优先选择具有国家认证的仪器设备,并且应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方法的操作规范检测方法的操作规范包括样品的预处理、试剂配制、仪器操作等步骤,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指对水质进行化学和物理分析的过程,以评估水质的纯度和适用性。
水质化验分析的结果对于保护公共健康和环境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水质化验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饮用水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必须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手段。
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帮助水质化验分析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避免测试结果受到干扰,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可靠。
1. 样品处理: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对测试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2. 仪器校准:仪器的定期校准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必须按照标准程序对化验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为了监控测试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特别制备的样品。
通过定期检测质控样品,可以及时发现测试过程中的问题,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平行样品: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设置平行样品进行重复测试。
通过比对不同测试结果,可以评估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5. 质量标准:水质化验分析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审核:测试结果必须经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评估,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必须对测试数据进行多重审核和验证,避免数据错误和不一致。
1. 建立质量控制计划:水质化验分析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措施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水质化验分析实验室必须对化验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评估水质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水质化验过程中,对于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的要求极高。
为确保化验分析结果的可信性,需要通过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一、常规质控措施1. 样品保存:为避免样品变质,水样在采集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并储存于适宜的温度下。
水样的运输和储存方式应符合标准方法的要求。
2. 试剂:化学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配制,并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测,例如校准试剂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等。
3. 仪器:仪器应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检查仪器是否有效,并在测试之前做好预热时间和质量控制测试。
4. 校准:对于每项分析项目,应通过标准品和稀释等校准方法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5. 控制品:使用控制品可以确定正常水平下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和实验室的误差范围,确保水质分析的精准性。
二、质量控制方案在水质化验分析中,与常规质控措施相比,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更广泛的措施,能够帮助实验室更好的控制误差和提高实验精度。
1. 参加资质认证:参加认证程序能够帮助实验室提高其实验室过程的品质和标准,认证过后,实验室可以获得相关事业模式和操作手册,推动实验室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 质量保证计划:该计划为实验室建立一系列文件和过程,明确实验室的操作方式和控制标准,并记录分析过程和重要的实验数据。
同时,该计划还可以包括仪器校验和维护,试验技术和质量检验等过程。
计划的目的是鼓励实验室的员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工作,并保证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质量评估体系:实验室应建立定期的质量评估过程,对实验室进行质量评估,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
质量评估体系可以包括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实验室间比较、应急计划等内容。
通过质量评估体系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标准,识别和纠正整个实验室过程中的问题。
4. 质控标准建立和实施: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验室中应该建立并实施质控标准程序,其中包括常规质控要求、计划书、过程审查、纠正措施、记录管理和改进措施等。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是保证监测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样品采集1. 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监测站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考虑水体受污染程度、流量大小、地理位置等因素,避免非代表性样品被采集。
2. 严格执行采样计划:按照监测计划进行样品采集,遵循规定时间、频率和地点,确保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严格执行采样标准操作:采用合适的采样设备和容器,避免污染和样品组分的损失,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采样,保证采样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实验室分析1. 分析设备的校准与质量控制:定期对实验室所使用的分析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保证设备精度和灵敏度符合要求,排除设备误差的影响。
2. 实验室操作标准化:制定、实施和监督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分析人员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样品分析,避免人为误差和操作差异。
3. 质控样品的使用:加入质控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可以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并及时发现和修正实验室操作中的问题。
三、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1. 数据准确性校核:对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准确性校核,包括重复性、回收率、相对误差等指标的计算,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
2. 数据可追溯与比对:建立数据质控档案和审查制度,确保监测数据可追溯和比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审核与认证:将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认证,确保数据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四、监测质量评价与改进1. 质量评价指标及检测标准: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和检测标准,对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定期质量评估与内部审查:进行定期的监测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查,评估监测绩效和数据准确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外部质量保证与合作:参与国家或地区的质量保证方案,进行外部比对和认证,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合作,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它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海底资源的勘探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定位方法,可以实现对水下地形的精准测量。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GPS信号在水下传播过程中受到各种影响,导致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如何有效地控制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研究GPS误差的来源、性质以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误差控制对策,可以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来源及特点,介绍GPS误差控制的常见方法,重点讨论多普勒效应校正和水下超声波定位系统在误差控制中的应用,并对其他的误差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对地形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存在及其对策,以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深入研究GPS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GPS误差控制对策,并比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适用性。
尤其关注多普勒效应校正和水下超声波定位系统这两种常见的GPS误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还将介绍其他一些可行的误差控制方法,如惯性导航系统、水下信标定位等。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水下地形测量领域提供更加完善和可靠的GPS误差控制对策,为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海洋调查工作,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海底地形的准确性和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GPS信号的传播特性,水下地形测量中常常会遇到GPS误差的问题。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水质化验分析是指通过对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测,来测量和评估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的方法。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水质化验分析中需要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
需要进行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该设置在干燥、洁净、无尘的环境中,避免外来污染物的干扰。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检修与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需要进行样品的质量控制。
在采集水样时,应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和方法,并严格遵守采样规程。
采样容器应洁净无污染,并尽量避免对样品的干扰和污染。
还要记录采样地点、时间和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对。
需要进行试剂和标准品的质量控制。
试剂和标准品是水质化验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试剂的选择、储存和使用都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试剂的选用应与分析方法相匹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还要确保试剂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并定期进行质量验证。
第四,需要进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要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操作和保养。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及时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量验证。
对于长期使用的仪器设备,还要定期进行服务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需要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整理和比对,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校核。
对于异常结果或数据偏差,要进行原因分析和排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或重新检测。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样品的质量控制、试剂和标准品的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的质量控制。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的科学和可靠。
也能够为水质监测和保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为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环境的质量,需要对水环境进行监测。
水环境监测是对水体环境及相关生态系统的定性、定量和周期性的调查观测,以全面了解监测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水环境质量,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监测不仅需要精确而可靠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水环境监测中的样品采集和处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样品的采集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特别是彩色比色法、分子吸收光谱法等测定需要遵循标准方法。
样品在采集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外界污染,如不可以与铜、铁等金属接触。
采集后的样品必须尽快送到实验室检测,以避免样品的自我变化。
2.实验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设备的正确性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因此实验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与维护。
校准应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对于一些需要外部校准的仪器如荧光光度计、电导仪等,还需要参照标准样品进行校准。
设备的维护也十分重要,如设备温度、电子设备的保养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质量控制样的使用与分析监测过程中应使用质量控制样对实验室的分析能力进行评估和监控。
质量控制样也称参比物,是对于分析物已知浓度和含量的样品。
一般常用的质量控制样包括国家标准样品、仿真样品和同行对比样。
在实际应用中,质量控制样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保障非常关键,质量控制样的选用和使用应考虑到样品的类型、特性和所要检测的物质。
4.数据的录入和验证数据的实时录入和验证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水环境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录入,对于异常值应及时进行报警处理和记录。
数据的验证是指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审核。
数据的验证包括逻辑性检查、数据点值域检查、连续性和稳定性检查等多个方面,数据验证应贯穿于监测的始终。
综上所述,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设备的校准与维护、质量控制样的使用与分析和数据的录入和验证等方面。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准确度检验
(2)利用T检验法比较测定均值x与标准试样真值u之间是 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和采取措施;
(3)若有显著性差异,则存在系统误差,否则这个差异 是由偶然误差引起的。
10/24/2023
(2)比较t计与tα值
根据自由度f与置信度P(置信度一般取95%,即显著性水 平为α=0.05),查表得tα值,若t计>tα,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否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测定均值与真值的一致性检验; (2)两组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
主要内容
准确度检验方法
测定均值与真值的一致性检验
两组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
9
2.测定均值与真值的一致性检验
2.1 测定均值与真值一致性检验的用途
(1)检查分析方法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 (2)检查操作过程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
2.2 测定均值与真值一致性检验的做法
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
的比值。
(2)计算公式:
×100%
(3)注意事项:通常加入标准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
平接近为宜。
1.4 误差检验方法
测定结果误差检验一般用U检验或T检验,其中平行(或重 复)测定次数较少(3—30)的误差检验多采用T检验法。常 规测定中,T检验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得误差分析:
两组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
19
3.两组均值的一致性检验
3.1 两组均值一致性检验的用途
同一水样,由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不同的分析方法进 行测定时,所得的均值一般是不相等的。判断两组测定 结果的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就要用到两组平均 值的一致性检验。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分析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分析水环境监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而质量控制则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从样品采集、分析方法选择、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一、样品采集控制1. 样品采集时间:一般而言,在同一区域、同一样点等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样品差异较小,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样时间。
例如,对于动态变化的流域,需要在分别在不同时期采集水样,以全面反映水质状况。
2. 采样点选取:选取的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要考虑水体的流动、混合、污染分布等因素。
同时,需要避免影响水质的因素,如废水排放口、溢流口、入流口等。
3. 实验器具的消毒处理:在现场进行样品采集前,必须对采样器具进行充足的清洗和消毒处理,防止样品污染。
二、分析方法选择控制1.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及时更新替换落后的分析方法,利用更加准确和敏感的分析方法来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可靠性和重复性,并减少误差。
2.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标准化:建立专业分析方法的标准流程和程序,确保分析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保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项目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正常、高、低品量加标实验,验证和跟踪项目结果。
并对分析设备定期校准、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和试剂的质量持久稳定。
三、质量保证措施1. 样品质量保证:采取标准采样器具,对采样点、落差、采样时间等条件进行标准化把控。
保持现场环境的抗污染特性,避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
2. 检测质量保证:确保分析装备和仪器的良好性能,规范实验室管理,确保样品处理、分析和计算等各个环节贯穿整个工作流程。
并建立应急预案,防范事故的发生。
3. 数据及报告质量保证:分析报告应遵循相关的质保规范,正确使用科学单位,表示应注意数字的精度、可靠性和有用性。
遵循征求内部和客户的专业意见和建议,而不是毫无根据地发布信息和结论。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对于水环境监测来说,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水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监测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过程中的严格控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3)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在水环境监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质量控制方法:(1)协作计量协作计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它通过由不同实验室互相比对数据来进行,以验证实验室的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水环境监测中,协作计量通常是通过参加协作试验、国家法定比对等途径来完成的。
(2)样品代表性的评价样品的代表性是水环境监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采样过程中,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确保取得的样品能够代表目标水体。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评价样品的代表性:① 定向采样:在采样前应制定采样方案和采样点,根据主要污染来源和水流动情况来选择采样点。
② 代表性剖面采样:采样器要能够垂直采样,采取垂直序列,细致地研究水质空间变化。
③ 按季节采样:因为水体水质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因此采样应该结合季节,对同一水体进行不同季节的采样。
(3)现场质控现场质控是指监测人员在采样现场借助常规方法来检验仪器或设备准确性、代表性等的方法。
在水环境监测中,现场质控包括以下方法:① 计算整个监测过程中的控制参数。
② 对标准物质(比如:纯净水和标准溶液)进行比对,来检验各种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严格控制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这通常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① 重复样品检测,以确保测试结果精确。
② 控制样品运输温度、储存时间、处理方式等措施。
③ 定期校准监测设备,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中水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环境监测中水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质问题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维护水生态安全,水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至关重要。
一、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一)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水质监测的关键环节之一,样品采集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后续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样品采集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包括样品容器的选择、标识、保存条件、传输等方面的细节。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水环境,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以获取代表性的样品。
(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水质监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现有的分析方法十分多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
对于不同的水环境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非常关键。
同时,对于已有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对其进行验证、修正和优化,以提高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质控措施为保障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控措施。
包括正负对照实验、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过程控制等。
这些质控措施能够帮助监测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设备和方法的问题,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和可比性。
(一)监督管理为保障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对监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按照标准程序开展工作。
同时,还需要监督管理各类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等,确保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二)信息公开水质监测工作涉及到广大的民众,他们有权了解监测结果,同时也需要履行监测结果的公开化。
省、市、县、乡镇环保部门等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便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了解水环境状况,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
(三)科研推进在技术不断创新、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水质监测也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科研工作,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促进水质监测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也能够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水下地形测绘前期的质量控制
水下地形测绘前期的质量控制在水下地形测绘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测绘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只有在质量控制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水下地形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下地形测绘前期的质量控制措施。
1. 前期准备在进行水下地形测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目标区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包括海底地形、潮汐情况、水流速度等因素的调查。
同时还需要确保测绘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测绘技术选择在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时,选择合适的测绘技术非常重要。
常用的水下测绘技术包括多波束声纳测深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
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测量需求,选择适合的测绘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测绘任务划分水下地形测绘通常需要分为不同的任务进行。
在质量控制的考虑下,我们应该将整个测绘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任务,每个任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任务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测绘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现场实施水下地形测绘的现场实施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现场测绘过程中,要确保测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测绘流程和操作规范,以及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水下地形测绘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进行数据的校核、去噪和验证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对测绘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6. 质量评估与报告撰写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应该对测绘数据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质量评估,可以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测绘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最终,根据测绘数据和质量评估结果,撰写详细的测绘报告,对地形特征进行阐述,并提供测绘数据的质量保证。
总之,水下地形测绘前期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测绘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方法
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方法刘丰续明李鹭王鑫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从检测分类、检测实施要求、检测实施具体方法、检测复调查、检测准确率统计等几个方面介绍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通过对检测实施的要求,具体检测方法进行规范,同时对重要节点、可疑数据进行复调查等方法,以提高水下检测准确率。
关键词:水下目视检测;水下清理;检测资质;电位测量;ACFM检测;磁粉检测;水下检测复调查;水下检测准确率;0引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国外水下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挪威的检测技术是发展较快的,从技术手段到管理模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如挪威船级社,在发展多种渠道检测方法,制定详细的检测规范和程序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而英国在水下检测方面,尤其是水下焊缝裂纹检测设备方面技术先进。
在我国,有几支专业的水下检测队伍,为不同海域、不同结构设施提供过技术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即便如此,目前国内尚无比较完整的水下检测体系规范,国内水下检测都是通过自己对国外规范的理解去操作,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内在水下检测体系规范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水下检测的准确率更是无法保证,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提高水下检测准确的具体实施方法。
1检测分类方法1.1 I类检测(或称为绿色检测)普通的目视检测,其目的是发现明显的表面损伤。
1.2 II类检测(或称为蓝色检测)详细的目视检测,其目的是发现较为隐蔽的表面损伤。
1.3 III类检测(或称为红色检测)详细的目视检测加水下磁粉检测和水下超声波检测,其目的是发现较为隐蔽的表面损伤和内部缺陷。
2检测实施的基本要求2.1 人员资格2.1.1 潜水员应具有相关的水下检测经验或者至少具有一年的助理潜水员水下检测经验,应当掌握相关结构物知识、专业术语、一些特殊设备操作方法或者资质证书。
2.1.2 操作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结构知识及无损探伤资格证书,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相关操作经验。
2.1.3潜水监督潜水监督应具备认可机构的资质证书,具备为技术和检验人员在认可领域工作两年的经验,以及至少两年的潜水员水下检测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方法
刘丰续明李鹭王鑫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从检测分类、检测实施要求、检测实施具体方法、检测复调查、检测准确率统计等几个方面介绍水下检测准确率质量控制,通过对检测实施的要求,具体检测方法进行规范,同时对重要节点、可疑数据进行复调查等方法,以提高水下检测准确率。
关键词:水下目视检测;水下清理;检测资质;电位测量;ACFM检测;磁粉检测;水下检测复调查;水下检测准确率;
0引言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国外水下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挪威的检测技术是发展较快的,从技术手段到管理模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如挪威船级社,在发展多种渠道检测方法,制定详细的检测规范和程序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而英国在水下检测方面,尤其是水下焊缝裂纹检测设备方面技术先进。
在我国,有几支专业的水下检测队伍,为不同海域、不同结构设施提供过技术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即便如此,目前国内尚无比较完整的水下检测体系规范,国内水下检测都是通过自己对国外规范的理解去操作,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内在水下检测体系规范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水下检测的准确率更是无法保证,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提高水下检测准确的具体实施方法。
1检测分类方法
1.1 I类检测(或称为绿色检测)
普通的目视检测,其目的是发现明显的表面损伤。
1.2 II类检测(或称为蓝色检测)
详细的目视检测,其目的是发现较为隐蔽的表面损伤。
1.3 III类检测(或称为红色检测)
详细的目视检测加水下磁粉检测和水下超声波检测,其目的是发现较为隐蔽的表面损伤和内部缺陷。
2检测实施的基本要求
2.1 人员资格
2.1.1 潜水员
应具有相关的水下检测经验或者至少具有一年的助理潜水员水下检测经验,应当掌握相关结构物知识、专业术语、一些特殊设备操作方法或者资质证书。
2.1.2 操作人员
应具备足够的结构知识及无损探伤资格证书,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相关操作经验。
2.1.3潜水监督
潜水监督应具备认可机构的资质证书,具备为技术和检验人员在认可领域工作两年的经验,以及至少两年的潜水员水下检测经验。
2.1.4其他人员
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相关水下检测工程作业经验;无损检测人员及焊工等具备相关机构颁发的有效资质证书;无损检测二级以上资格人员具有签署报告的权利。
2.2 设备、工机具
从事水下检测的机构所有设备应具有合格证书及维护、校准记录或年检证书,尤其是各种无损检测设备必须具备有效期内的检定校验证书。
2.3 文件、记录及报告要求
水下检测结果编制为完整和特定方式的文件至关重要,这对检测数据的收集及检测意外状况的记录非常有利。
3水下检测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3.1 水下检测方案
水下检测施工之前应由实施机构编制的业主或认证机构认可的书面方案、程序、工艺手册等文件,方案中应包括检测工程所依据的规范、检测设备、作业程序说明、对人员资格要求、检测位置的选择、标示、检测数据录入及完工报告提交、风险控制及安全措施等。
3.2 水下清理
◆对于普通清理工作,要求将海生物除去即表面清洗;
◆对于复杂的水下无损检测,则要求除去被检金属表面所有的杂质,包括海生物、油漆、保护层及锈
皮等,直到露出发亮的金属基体为止;
◆在进行水下测厚或电位测量时,探头与金属表面为点接触,清理的范围较小;
◆在进行磁粉、ACFM等检测之前,清理的范围应该与探测范围相对应,使电磁轭、电触头及超声探
头等有足够的移动距离(如在焊缝两边各清理100mm的宽度)并保持良好的接触。
3.3 水下目视检测
检测主要包括:机械损伤检查、腐蚀的检查、海生物的检查、阳极块的检查、基础冲刷的检查以及对立管的支撑结构、螺栓、法兰、连接件等的详细检查等。
水下目视检测都要求进行录像,对一些关键部位还要进行水下静态照相。
3.4 壁厚测量
超声波方法被推荐于用于已知的声速材料内部损伤检查和材料厚度测量。
若用人工方法探测,手握探头的操作员必须也能观察到超声波的响应。
壁厚测量中,表面已有腐蚀的情况下,探头与物体之间的水层会给出错误的读数,可采取忽略第一次脉冲回波或者确保物体表面打磨光滑来修正。
3.5 阴极保护系统
管节点、远离阳极的区域及保护层局部损坏的区域都是重点检测区域。
通常至少选择2%阳极数的测点,每个立管上一个测点。
3.5.1杆件电位测量
测量时,将仪器的探头,对准要测量的钢结构点,使其有良好的接触,正确读取数据。
钢结构的测点应选取在两块阳极(或四块阳极之间)。
每个测点应在3,6,9,12点钟位置各测一次。
无保护普通钢结构的电位应-766毫伏左右。
钢结构的保护电位应在-800~ -1020毫伏之间。
保护电位高于-800毫伏结构将腐蚀,保护电位低于-1020毫伏结构将产生析氢现象。
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发现异常电位应每隔0.5米进行测试,并且逐个测点记录。
3.5.2阳极电位测量
阳极电位测量方法与杆件类似,在阳极的两端及中间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最终得到三个数据。
3.5.3阳极腐蚀检测
主要通过目视检测、几何尺寸测量、电位测量的方法判断阳极的腐蚀状况,需要将阳极表面海生物清理干净,分别测量阳极长度及周长以计算阳极的消耗状况、阳极表面腐蚀坑的尺寸(最大深度、最小深度及平均深度)、白色覆盖物的覆盖区域等。
3.6 水下焊缝ACFM检测
裂纹检测通常检测已萌生的裂纹、由于机械作用或过应力引起的裂纹及应力腐蚀裂纹等,因此水下焊缝检测一般选择在已发生裂纹处、易发生或已发生机械损伤处、应力集中区及其他易受损伤及腐蚀区域。
焊缝检测范围为包括焊缝在内的一条10-12cm宽的带状区。
3.7 磁粉检验
◆使用磁粉浓度为0.5~2克/升,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探伤检验。
对被检
焊缝及两边各10厘米的范围清理到足以能探测到磁痕所需的程度。
◆对焊缝两边进行较细的目视检验,对咬边、焊瘤、气孔、弧坑、夹层、锈斑、飞溅等可能出现的假
显示进行记录区分。
◆水下磁粉检测所要求的切向磁场强度至少为2400~4000 安/米,才有可能达到规定的检测灵敏度;
◆采用连续磁化方法,磁化的同时必须连续不断地施加磁悬液。
UWNDT 人员可以用手握持和控制,磁
化时应成一定角度交叉进行,以检测各个方向上可能存在的缺陷。
◆用紫外光源进行观察所需要的黑暗环境(在检查区域周围的可见光强度必须低于10LX)。
但有时
也采用非荧光磁粉探测,观察时周围至少需要500LX 以上照度。
◆发现缺陷,报告水面控制人员,同时进行记录。
进行拍照和录相,应采用微光照相机和录相机,以
保证磁痕能够被记录并有足够的清晰度。
3.8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详细全面的反映包括:检测区域、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数据结果、发现异常时所采取的行动等检测信息。
4水下检测复调查
为提高水下检测准确率,应对水下检测发现的异常情况、非正常数据、及不确定性结果进行复调查,即后一名检测人员对前面检测人员检测结果及数据的确认。
◆对水下检测的里程碑节点,选取总检测数量的5%节点,进行复调查;
◆对现场检测数据与往年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非正常数据,进行复调查;
◆对水下录像分析排查,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复调查;
◆进行水下测厚检测时,检测结果与原始设计规格厚度进行对比,发现非正常数据时,进行复调查;
◆对ACFM水下检测结果,提交给其他经验丰富人员且具备水下检测资质人员进行复审。
5水下检测准确率统计
5.1 水下检测准确率含义
对水下检测准确率定义:(1 - 检测不准确数量/当期完成检测数量) X 100%。
具体指在复调查时发现与检测结果不一致,并确认复调查为准确,计入不准确数量。
5.2 水下检测准确率统计方法
由于水下检测涉及的检测内容较多,在统计准确率时应按照检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项统计,综合得出最终水下检测准确率,见下表:
6文件管理规定
将水下检测准确率统计表、检测报告、水下照片录像等相关数据资料及时进行统计备案存档,以便为以后的检测提供依据。
7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水下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提高水下检测的准确率,对水下检测人员操作技能和职业操守进行监督,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错检、漏检现象的发生。
文中提出的提高检测准确率的一些方法对水下检测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当然随着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检测的准确率也会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水下无损检验装备认证工作导则-DNV海上固定式设施技术指导文件,DNV TNA 801。
[2] 水下无损检测技术,CCS。
[3] 项目研发技术报告-检测指导性文件.海油工程维修公司,天津,2007。
[4] Guidance for SURVEYS USING RISK-BASED INSPECTION FOR THE OFFSHORE INDUSTRY,AB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