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组成及作用

合集下载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和控制的系统,以实现计算机正常运行和完成特定任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功能: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组成:包括控制单元(Control Unit)和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2. 存储器(Memory):-功能: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

-作用: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功能: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作用:通过输入设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向计算机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功能: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作用:通过输出设备,计算机可以向用户呈现运算结果、图形、声音等信息。

5. 系统总线(System Bus):-功能:系统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的数据通道,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作用:系统总线负责在各个硬件组件之间传递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6. 输入/输出控制器(I/O Controller):-功能:输入/输出控制器负责管理输入和输出设备的数据传输。

-作用:控制器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输到主存储器,或者将主存储器中的数据传输到输出设备。

7. 系统时钟(System Clock):-功能:系统时钟用于同步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作用:时钟信号驱动CPU执行指令,确保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8.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执行应用程序的环境。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一、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控制理论和技术手段,实现对工业流程、机械设备等的自动监测、控制和优化。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对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以及这些组成部件的作用。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1.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各种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可供系统处理的电信号。

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实时采集被测量对象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能够将这些参数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并传递给控制系统。

2. 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对被控制对象进行相应的操作。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机、阀门、伺服器等。

执行器的作用是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物理运动或其他形式的操作,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被控制对象的状态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控制。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逻辑控制器等。

4. 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外部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

输入/输出模块的作用是通过接口和协议的转换,将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5.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进行交互的接口,它能够向操作人员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并接受操作人员的指令。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实现系统的可视化操作和监控,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试。

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信网络的作用是实现各个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以及与上位机或其他外部系统的联网通信。

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

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

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1.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回路组成的一种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系统输入信号,经过控制器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调整。

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不受系统反馈信息的影响。

其特点是系统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适用于简单的、不需要高稳定性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受到系统反馈信息的调整。

其特点是系统稳定性较好,能够自动调整控制信号以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状态。

适用于需要高稳定性和精密控制的系统。

2. 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系统的结构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部分、处理部分和输出部分。

2.1 输入部分输入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

传感器负责将被控制对象的状态或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装置将传感器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处理部分使用。

2.2 处理部分处理部分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受输入信号并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处理部分通常由控制器组成,可以是硬件控制器或软件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预设的控制策略,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其送到输出部分。

2.3 输出部分输出部分主要由执行器和执行机构组成,负责接收处理部分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控制行动。

执行器通常是电机、阀门等设备,通过输出的控制信号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

3. 控制系统的特点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稳定性:控制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的输出状态,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

•灵活性: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和控制策略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灵活的控制。

•可靠性:控制系统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正常工作,不容易出现故障或失效。

•精密性: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密控制,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时性: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并及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自动控制系统呀!这玩意儿就好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大管家,默默地在各种场合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呢!你看啊,自动控制系统它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

首先就是传感器啦,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的各种信息,温度啦、压力啦、位置啦等等。

它时刻保持着警惕,一旦有啥风吹草动,马上就能察觉到,厉害吧!然后呢,就是控制器啦!它就像是一个智慧的大脑,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后,就开始迅速地分析、思考、判断,然后发出各种指令。

它可机灵着呢,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最合适的决策,就像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

接下来就是执行器啦,这可是个行动派!它接到控制器的指令后,二话不说就开始行动,去调整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

比如说调节阀门的开度啊,改变电机的转速啊等等。

它可真是个实干家呀!那这自动控制系统有啥用呢?哎呀,那用处可大了去啦!比如说在工厂里,它能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稳定。

不用人工时时刻刻盯着,它就能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产品的质量也更有保障啦,这不是省了好多事儿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它的身影呢!就拿家里的空调来说吧,它能根据室内的温度自动调节,让我们一直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

这不就是相当于有个贴心的小助手在照顾我们嘛!还有那些智能家电,不都是靠着自动控制系统才能这么方便、好用的嘛!你想想,如果没有自动控制系统,那得乱成啥样呀!工厂里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生产效率低下;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不那么便利,得多操好多心呢!所以说呀,这自动控制系统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守护我们的卫士,虽然我们可能平时不会特别注意到它,但它却一直在那里,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保障。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自动控制系统呀,它可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呢!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智能。

以后啊,它肯定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呢!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啦?。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控制系统是由各种元件和设备组成的,在工业自动化以及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对各种物理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使得系统能够自动运行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信号传输系统四个部分。

1.1 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用于感知被控制对象的状态或参数,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

1.2 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制对象的状态或参数。

执行器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命令后,将通过电、气或机械方式对被控制对象施加控制。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阀门、电机和液压缸等。

1.3 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

控制器通常由一或多个计算机芯片或微控制器组成,通过算法和逻辑运算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控制。

控制器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器。

1.4 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负责传递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和控制器生成的控制信号。

它通常由电缆、电线、总线或者无线传输等方式组成。

信号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过程。

2.1 感知过程控制系统首先通过传感器感知控制对象的状态或参数。

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

感知过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决策过程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后,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控制器使用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和规则,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可以根据目标任务和要求,对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

自动控制的原理、系统构成及应用

自动控制的原理、系统构成及应用
问题。
系统可靠性
在许多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核能等,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如何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概率,是自动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的融合发展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在 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何利用 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精度 和稳定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另一重要分支, 其与自动控制的结合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何利用强化学习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提 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是未来研究的
重点方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集成各种家居设备,如照明、空调、门窗等,实现集中控制 和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控制家居设备, 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生活品质和舒适度。
交通运
总结词
交通运输领域中,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提 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VS
详细描述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 于航空、铁路、公路和航运等交通工具中 。例如,飞机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 飞行姿态、速度和高度等参数,提高飞行 安全性和效率;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时监 测交通状况、优化信号灯控制和路线规划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在自动 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将智能控 制与其他控制策略相结合,实现更高效、更 智能的控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与网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 出。如何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被控对象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便系统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压力、湿度、速度等多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2. 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来执行相应的动作。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和液压执行器等。

通过执行器,控制系统可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实现预定的动作或操作。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根据输入信号(传感器信号)和输出信号(执行器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控制器可以是硬件设备,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单片机,也可以是软件程序,如嵌入式控制系统。

4. 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决策。

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采样和数字化等操作,从而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和控制。

5.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与操作人员交互的界面,其作用是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和报警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操作人员,并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和设定参数。

人机界面可以是显示屏、触摸屏、键盘、鼠标等设备,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控制。

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

通过通信网络,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不同部分可以相互协调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7.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电能供给,确保各个组成部分正常运行。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相结合,实现对生产过程、设备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 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感知和采集被控对象的信息,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传感器将感知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力、速度或位置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运动或动作。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作用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和物理控制。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器,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对系统状态进行监测和调节,以达到所需的控制目标。

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器,如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3.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的交互界面。

它通过显示屏、键盘、触摸屏等设备,将系统状态、参数设置、报警信息等信息直观地展示给操作人员,同时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和参数设定。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实现操作人员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控制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人机交互效率。

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媒介。

它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或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远程访问。

通信网络的作用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分布式控制和远程监控。

5. 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采集和存储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和优化,从而改进控制策略和算法,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效率。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智能化、精确化和可靠性。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一、硬件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处理计算机指令并控制系统的运行。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CPU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和外围设备的操作。

2.存储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指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外存是指计算机外部的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3.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计算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4.外围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外围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电机、气动元件、液压元件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或控制信号,实现对各种工艺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5.总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线是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的通信线路。

它主要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存储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二、软件组成1.系统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调试器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协调各种应用软件的运行。

2.应用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包括控制程序、监控程序、数据采集程序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测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3.数据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

它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更新和共享。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虽然复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它们都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测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一)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一)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概述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实现对某个设备或过程的自动控制。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传感器:用于采集设备或过程的各种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物理量转换为可测量和可处理的信号,比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执行器: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指令,对设备或过程进行操作,完成所需的动作。

执行器的作用是控制设备的某种机械运动或操作,如电动阀门、电动马达等。

3.控制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输入信号进行决策,并生成输出信号来实现控制。

4.通信网络:用于传输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号。

通信网络的作用是确保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5.人机界面:提供给操作员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接受操作员的控制指令,并向操作员提供实时的反馈信息。

各部分的作用各个组成部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传感器通过采集设备或过程的相关信号,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为控制器提供准确的输入信号。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设备或过程进行操作,实现所需的动作,如开关、调节、控制等。

•控制器基于传感器提供的信号,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决策,并向执行器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达到控制设备或过程的目的。

•通信网络确保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它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同时将控制器生成的指令传输给执行器。

•人机界面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命令等信息展示给操作员,使其能够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综上所述,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和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共同实现对设备或过程的自动控制。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一、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设备、仪器和程序来实现对生产过程或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控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二、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测量。

其作用是将实际的物理量转化为可供控制系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输入。

三、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动作或操作。

执行器可以是电动机、气缸、阀门等设备,通过控制信号来改变其状态或位置。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实现相应的动作或操作,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四、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进行信号处理和逻辑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

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系统的要求,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控制,保持参数在设定值范围内的稳定运行。

五、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人进行交互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显示屏、键盘、鼠标等设备。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使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状态和参数,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设置。

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监控和控制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调整和优化。

六、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媒介。

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现场总线等各种通信协议和技术。

通信网络的作用是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使整个系统能够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七、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存储和处理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

数据存储和处理可以通过数据库、数据采集卡等设备实现。

控制系统组成要素

控制系统组成要素

控制系统组成要素控制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组成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协作以实现系统的预期目标。

在控制系统中,每个组成要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

1. 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传感器可以感知和测量系统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传感器将这些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以便其他组成要素能够理解和处理。

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执行器:执行器是另一个重要的控制系统组成要素。

执行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动作或操作。

例如,电动机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启动、停止或改变运动方向。

执行器的质量和性能对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3. 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要素。

控制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并根据系统的预期目标进行计算和决策,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控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方法,如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算法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4. 过程模型:过程模型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用于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通过建立准确的过程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设计出有效的控制策略。

过程模型可以通过数学模型、仿真模型或实验方法来获得。

5. 反馈环路:反馈环路是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反馈环路的作用是将系统输出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根据差异来调整控制信号。

利用反馈环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6.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控制系统与人进行交互的接口。

用户界面可以是人机界面(如按钮、触摸屏等)或者远程监控界面(如计算机软件、手机应用等)。

通过用户界面,人们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整控制参数以及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7.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多个控制系统组成要素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媒介。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自动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以及反馈环节组成的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某个物理过程或行为。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和条件,自动地采集信息、做出决策并执行控制动作,以实现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环节。

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电信号。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或控制。

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和预设的控制规则,生成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执行器。

反馈环节用于监测系统的输出,并将其与预设目标进行比较,将反馈信息返回给控制器,以便进行校正和调整。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自动调整,避免了手动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和延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 提高生产质量: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3. 降低能耗和成本: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反馈信息对能源的使用进行调节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成本。

4. 提高安全性: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5. 减少人力劳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替代大部分繁琐、重复、危险或高强度的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力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6. 扩展系统规模和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以适应系统规模的变化和功能的增加,实现更高级的控制任务和应用。

总结起来,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建立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控制链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和调整的技术手段。

其作用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提高安全性、减少人力劳动、以及方便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 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对工业或其他过程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基础的组件之一,它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各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

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获取被监测对象的状态信息,为后续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 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

执行器可以是电动机、阀门、气缸等设备,通过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信号来实现运动或调节。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算法输出相应的操作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或操作。

4.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预设的控制算法来生成控制信号。

控制器可以是计算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它能够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5.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传递的界面。

它可以是触摸屏、键盘、显示屏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操作人员可以监视和调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测和管理自动化过程。

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媒介。

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现场总线(如Profibus、Modbus)等,它们能够实现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以及人机界面之间的数据交换。

通信网络的作用是实现各个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

7. 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它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控制系统(讲)

控制系统(讲)

ZPEB
压力传感器的调试
蓄能器上的油压表与遥控装置上气压 表所显示的油压值相差不应超1MPa。
1、当压差过大时,用螺丝刀伸入变送器侧孔, 旋拧调零弹簧。顺时针旋拧螺钉时,遥控装置示 压表显示值升高;逆时针旋拧螺钉时,遥控装置 示压表显示值降低。这常称为“有压调等”。 2、当液压的压力为零时,蓄能器装置与遥 控装置两表指针都应回零,若遥控装置示压 表指针未回零,亦可调节其调零弹簧螺钉使 表针回零。这常称为“无压调零”。
控制装置的组成
远程控 制台
司钻控 制台
控制装置的组成
联结管 汇
控制系统的组成
ACCUMULATOR FOLD
AIR
OPEN CLOSE ANNULAR
INC
AIR VALVE
OPEN
DEC
CLOSE FLOWMETER CLOSE CLOSE
蓄能器装置 (远控台)
OPEN
MASTER OPEN
OPEN
CLOSE
遥控装置— 主(司)控台 连接管汇— 气控管汇
遥控装置— 辅助控制台
液控管汇
ZPEB
控制系统的类型
根据远控房换向阀控制方式分
1.液控液型—陆地钻井(70年代罗马尼亚引进)
2.气控液型—陆地钻井 3.电控液型—海洋钻井 气控液型比液控液型的信号传输快; 安全、经济、无污染;得到广泛的应 用。
远控房主要部件结构
电动三缸 柱塞泵 三位四通 气滑阀 气源总 阀 二位二 通转阀 三位四 通转阀 压力变 送器 压力继 电器 气动泵 压力继 气器 瓶式分隔 式蓄能器
“气控液”型控 制系统主要部件
溢流阀
调压阀
FKQ4005A型控制系统
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位置图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一、系统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受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反馈通路组成。

1. 控制器:控制器的功能是接受操作人员的指令,以及对由检测装置得到的被控量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控制受控对象的控制量的大小,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控制器有多种分类,按能量关系可分为电动、气动、液压、机械和混合型等;按信息传递方式可分为开环和闭环等。

2. 受控对象:受控对象又称被控对象,是指在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控制的设备或装置。

受控对象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控制方案,可以是一个单台设备、一条生产线或一个系统。

3.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产生相应的动作,驱动被控对象,以改变受控量的状态。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伺服电动机、步进电机等。

4. 反馈通路:反馈通路是指把被控量的变化通过传感器和转换装置变成电信号,再传输给控制器,以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

反馈通路由传感器、转换装置和控制器等组成。

二、分类方式
自动控制系统有多种分类方式,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控制系统类型分类: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与系统的过去状态无关;而闭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不仅受输入的控制,还与系统的过去状态有关。

2. 按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程序控制和随动控制。

程序控制是指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控制;随动控制是指系统根据被控量的变化实时调整控制参数。

3. 按控制变量的数量分类:可分为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单变量控制系统是指系统只有一个被控量;多变量控制系统是指系统有多个被控量。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一、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1.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

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执行器执行器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来驱动机械设备或其他操作对象。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执行器可以用来开启或关闭阀门、启动或停止电机等。

3.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4.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来与操作人员进行交互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通过显示屏、键盘、鼠标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提供各种生产过程的信息,并接受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指令。

5.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来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据交换的组成部分。

通过通信网络,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可以相互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流量、温度等参数来调节设备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监测和调节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因此能够避免由于误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浪费和损失,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各种参数,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为一体的系统,用于监测、测量和调节各种工业过程的运行状态。

本文将从组成部件和作用两个方面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组成部件1.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被控对象(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感知被控对象的状态,并将其转化为控制系统可以处理的信号。

2. 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输出设备,用于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操作。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机、阀门、驱动器等。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相应的动作或力,并作用于被控对象。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生成控制信号送给执行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使其运行在预定的状态下。

4.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进行交互的界面,常见的形式包括触摸屏、按钮、键盘等。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提供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运行状态和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监控和控制系统的运行。

二、作用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避免了人为误差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降低成本: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3. 提高安全性: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危险环境和复杂工艺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员接触危险物质和环境的机会,提高工作安全性。

4. 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被控对象的状态,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在远离现场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4.2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

4.2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

一、控制系统的组成:
1、控制器:发出命令的部分。 2、执行器:执行命令的部分。
作用:把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转变为能 作用于(或影响)控制对象的信号。
一、控制系统的组成:
3、控制对象:控制器的作用对象。
4、被控量: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目的 5、控制量:执行器作用于控制对象,从而 使被控制对象发生变化。
6、反馈环节:把被控量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机械式定时器,它的原理和发条钟表差 不多。 当你扭到一个时间点后,开关触点 被凸点压住电流导通,发条被上紧并开始释 放,为了均衡走时(否则时间会和设定的差 太多),发条释放时有一个平衡锤,经过平 衡锤后就可以以一个稳定的周期去驱动齿轮 转动,当转到归零位置,凸点回位开关触点 弹开断电。 你听到的嘎嘎声就是这个平衡 锤左右运动的声音。
抽水马桶中的水 位控制 电风扇机械定时 开关控制 路灯自动开关
电冰箱恒温控制
系统名 控制器 称
控制量
被控对象 被控量 给定量 反馈环节
抽水 马桶 中的 水位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水位控制 杠杆作用 器(杠杆 于进水阀 部分) 上使阀门 开启的力
进水阀 水位 浮球 浮球位置 高低 触上 顶时 水位
备注:抽水马桶的进水控制系统。
2、闭环控制:
比较器 期望值
控 制

控制器 执行器 控制对 象
被 控

反馈环节
你从书架上拿一本书的过 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是什 么?
手的伸向方向 和作用于书上 的力是控制量 被控量
期望值
控制器
执行者
控制对象
大脑
发令者

执行器

作用对象
反馈环节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以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为标题,下面将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各种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检测和测量被控对象的状态和参数。

传感器的作用是获取被控对象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为后续的控制提供准确的参考。

二、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改变被控对象的状态。

执行器的作用是将控制信号转化为实际的动作,控制被控对象的运动、位置或其他参数。

三、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实施相应的动作。

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计算,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四、信号传输网络信号传输网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输信号的媒介,它能确保控制信号的准确传输,并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信号传输网络的作用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并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执行器,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控制指令的传输。

五、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与人进行交互的接口,它能将控制系统的状态、参数等信息以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显示给操作人员,并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和控制要求。

人机界面的作用是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与控制系统进行交互和操作。

六、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制定的一种控制方案,用于指导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策略的作用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七、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将执行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传感器采集后反馈给控制器,用于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使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和修正。

反馈机制的作用是实时监测被控对象的状态变化,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实现对控制过程的闭环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控制系统
4.1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控制系统的组成(5部分)
(1)数字控制装置
作用:程序译码执行;状态信号输入采集处理,产生输出控制信号和状态显示信息
(2)输入装置
作用:接受现场状态信息和操作命令,(专为可识别的信息格式)(3)输出装置(输出设备)
作用:接受来自数字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转化并执行相应命令信息,
产生调解、改变系统工作状态的操作和动作
(4)输入输出接口
作用:连接数字控制装置和输入输出设备的信息桥梁,完成I/O信号的电平转换,隔离,信号方式转换,滤波,锁存和缓冲等功能(5)功率放大电路
作用:将输出接口的输出控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足够的功率驱动输出执行设备(输出装置),完成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的组成实例1:
控制系统的组成实例2:
作业:
1.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构成
2.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各功能部件的作用
第四章控制系统 4.2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10个部分:
(1)功能实用性:指功能,性能,精度,应用范围及特点等技术指标概况
(2)系统可靠性:指系统在给定条件,预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评价:无故障工作时间和故障的排出时间(含永久性和偶发性故障))
(3)运行稳定性:系统的输入量变化或受到外界干扰时,输出量被迫离开原来的稳定值过渡到另一个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中,输出量发生超出规定限度或
发生非收敛性变化的概率(包括超调,振荡,滞后,静态误差等)(4)操作宜人性:人机工程概念内容,有助于提高效率,速度,质量和可靠性(5)人机安全性:监测,自动保护,报警,显示,急停,极限保护等
(6)环境保护水平:不产生环境污染
(7)技术经济性: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的性价比和运行的性价比
(8)结构工艺性:设计应满足加工,装配,检测,包装,安装,维护的最佳工艺性(9)造型艺术性:系统外形,比率,形体结构,色彩符合工业设计要求和时代美感(10)成果规范性:设计遵从相关法规,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附:
※对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要求
具有完善的过程输入/输出功能
具有实时控制功能
具有可靠性
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
具有丰富的软件
※工业控制计算机分类及特点
1.可编程控制器
特点:
程序可变,柔性好。

可靠性强,适于工业环境。

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功能完善。

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装入机器内部。

2.总线型工业控制计算机
特点:
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

提高系统可靠性。

便于调试和维修。

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3.单片机
单板机
特点:
受集成度的限制,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

可靠性高。

易扩展。

控制功能强。

一般单片机内无监控程序或系统通用管理程序。

组成:
(1) 传感器它将贮槽液位高低的信息转换为一种特定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并传送到控制器,相当于人工控制时的眼睛。

(2) 控制器它接受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生产工艺要求所预先设定的液位高度信号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则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发送到执行器,相当于人工控制时的大脑。

(3) 执行器在这里就是控制阀,它可以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以及信号值的大小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度,相当于人工控制时手和阀的组合。

作业:
1.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的10个评价标准
2.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内容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控制系统输入装置的主要作用
将控制命令信息和状态信息送入数字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输入装置的主要种类
键盘开关接口电路

(1)输入接口
的形式的确定
(2)防抖动措
施的确定
(3)开关电平
的确定方法
(4)工作方式
的确定:
①无条
件方式的输入
②查询
方式的输入
③中断方式的输

※输入键盘的种类
⑴通用标准编码键盘
特点:软件定义各个键的功能,充分利用微型计算机的现有软硬件资源,简化了系统设计和制作工作量,体积,总量,成本,防尘较欠理想
⑵专用的非编码矩阵键盘
特点:采用较少的硬件电路资源和专门设计的扫描软件组成
①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紧凑合理
②功能单一的扫描软件,执行速度快,系统运行效率高
③根据控制功能的需要设计键的数量和功能分配,基本无冗余,功能键
的位置组合根据需要设计,操作简单快捷且人性化
④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⑤研制工作量较大
非编码矩阵键盘
1. 组成原理
⑴本例为8行8列的矩阵键盘
⑵输出口为锁存器74LS377,口地址为7FFFH
⑶输入口为缓冲器74LS244,口地址为7FFFH
⑷由控制信号区分I/O接口
⑸键盘采用中断方式联络CPU
⑹8行8列64键的键号为0~63
⑺初始Q0~Q7=00H
⑻有键按下与门输出0,请求中断
控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概述
(1)应用意义:简单,经济,在信息量较少的控制系统中应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LED 数码管类型 ① 七段LED 数码管 (按显示段数) ② 八段LED 数码管 ③ 十六段LED 数码 (3) LED 数码管类型 ① 共阴极LED 数码管 (按共极性) ② 共阳极LED 数码管 控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
(1)LED 数码管的内部结构原理:按数字图案排列的8个LED 发光二极管
(2)LED 数码管的显示原理:按所需要的字符图案点亮相应的LED ,完成相应
字符和图案的显示效果
LED 数码管的引脚示意图
控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编码——共阴极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显示静态显示接口电
1.
亮度高,无闪烁,软件设计简单
电路硬件成本高,位数少适用
2.电路组成
使用多功能并行接口8255直接驱动3位LED数码管
3.软件设计
内存开设显示缓冲区,存放待显示字符的二进制码,由显示输出子程序调用刷新4.动态显示电路的特点:
亮度较低,存在扫描闪烁,软件设计复杂,CPU利用率下降,
电路硬件成本低,位数较多的显示电路适用
基本原理:按位依次从显示缓冲区取出显示码并送入字形码锁存器,再根据该字符
所在位将位编码送入位锁存器仅让该位LED显示该字形码字符,经适当延时,再改为下一位的点亮显示,到最后一位点亮延时后,再从头开始,由于人的视觉暂留效应,感觉效果依然是连续显示
作业:
1.简述LED显示器的两类显示方式的特点
2.简述LED显示器的动态显示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第四章控制系统 4.5 控制系统的信息输入输出
两种I/O方式
①信号的并行输入输出方式
②信号的串行输入输出方式
4.5.1并行输入输出
(1)并行I/O方式的特点
①传输速度快,传输信号线多,使用于近距离传送
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方式选择,位置,压力等开关量信号适合并行传送
③控制系统中的非编码矩阵键盘适合并行输入输出
④一般可同时完成电平转换,隔离,锁存,缓冲,功放等技术处理
(2)常用的接口芯片
①简单的输入接口:可使用TTL 8-缓冲器74LS244等芯片
②简单的输出接口:可使用TTL锁存器74LS377,74LS277,74LS373 等
芯片
③ 使用通用多功能并行接口:例如 8255,8155等
④ 直接使用单片微型机的片内并行接口,例80C31, 80C51, 87C51的 P0,P1,P2,P3准双向8位并行接口,既可 8位并行I/O 传送,又可位控操作
并行I/O 中的光电隔离电路 1.光电隔离的主要意义
⑴ 系统内外电路的电器隔离,避免抢点系统对微机系统的影响 ⑵ 电平转换
2. 常见的3种光电隔离电路类型
同相输出 反相输出 开关量输入
4.5.1并行输入输出应用例
步进电机环形分配器控制
作业:
1.简述三种常见的光电耦合器的应用形式的工作原理
2.简述YB013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
1.十进制——二进制的数制的转换处理
ASCII码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BCD码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二进制——十进制的数制的转换处理
数字滤波技术
数字滤波相对模拟滤波的技术特点
(1)软件滤波技术
(2)可靠,无阻抗匹配问题
(3)可对极低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BC滤波器则因R或C的值太大无法实现1.程序判断滤波
(1)根据经验或工艺分析确定两次采样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Δx
(2)采样后发现偏差大于Δx,则是干扰而放弃
(3)采样后发现偏差小于Δx,则是不是干扰而输入
(4)具有限幅滤波和限速滤波两大类
(5)适用:变化缓慢的信号(温度、液位等)
2.算术平均滤波
(1)方法:取n次采样值的平均值作为本次采样值
(2)适用:适用于压力,流量等周期脉动信号的平滑处理信号输入
3.加权平均滤波
(1)原理:基本同算术平均滤波,但不同时刻的采样值赋予不同的加权因子(例1/N采样值),从而提高采样精度)
(2)使用:系统信号值滞后时间较大,采样时间较短的情况
4.中值滤波
(1)n次采样后去除极限之后再平均n-2次
(2)减少偶然干扰影响
作业:
1.简述二进制码,BCD码,ASCII码的主要应用意义
2.简述十进制码转化为二进制码的基本方法
3. 简述数字滤波相对模拟滤波波的主要技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