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1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ɡɡù________颇为熟悉的了。
(2)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nì mínɡ________。
(3)其实我并没有决心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 rán_______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答案】(1)掌故(2)匿名(3)凄然【考点】汉字或汉字拼音,藤野先生【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故”易错写成“固”(2)“匿”易错写成“逆”。
【点评】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 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答案】C【考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藤野先生【解析】【分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故事情节”错。
故答案为:C【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情色彩相同的是()A.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含答案)

5藤野先生基础知识巩固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凄.然(qī)发髻.(jì)诘.责(jié)解剖.(pāo)B.关系.(xì)绯.红(fēi)和蔼.(ǎi)斥.责(chì)C.驿.站(yì)不逊.(xùn)喝.彩(hè)畸.形(qí)D.匿.名(nì)订.正(dìnɡ)扒.手(bā)瞥.见(piē)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邮差婉如芦荟油光可鉴B.顿挫耸起改诲好意难却C.订正详细谎话查无消息D.局部适值偷懒深恶痛疾3.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C)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明离家后杳无消息....,父母非常担心。
B.电信诈骗是大伙深恶痛疾....的犯罪行为。
9日,如东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电信诈骗案。
C.鞋子已经擦过了,还上了油,看起来油光可鉴....,就跟新的一样。
D.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外貌(肖像)描写](2)(先生)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描写)(3)(我)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心理描写)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D)A.“清国留学生”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夸张、比喻)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B.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C.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练达,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D.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止思想的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用于监测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碳卫星”。
B.编拟作文提纲,看起来似乎比较费时,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提纲编拟好了,行文思路就会清楚得多。
C.近来,一家名为“Book and bed Tokyo”的书店在日本人气爆棚。
在互联网书店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实体书店渐次萧条的当下,此“住宿书店”让人焕然一新。
D.屠呦呦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而有的明星大腕结婚就花一两个亿。
科学家囊中羞涩,明星一掷千金,这是对我们时代文明的尖刻讽刺。
二、字词书写3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龟(_______)裂②zhēn(_______)酌③酣(_______)然入梦④如火如tú(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母爱永远管峻①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而我的母亲已辞世快十个月。
想起母亲的笑容,心底依然温暖。
其实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活着。
②我的母亲生于一九二八年。
一九四四年,十六岁的她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年的入党宣誓,在一片坟地里悄悄进行。
母亲当年的主要任务,是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给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送情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8分)1. (3分)《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
本文按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2. (2分) (2016九上·曲靖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B .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 . 《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 . 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 .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 .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 . 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4. (3分)《就义诗》是________写的一首绝命诗。
5. (8分)(2017·临沭模拟)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①《谈生命》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著有诗集《________》《春水》。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________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③宋江勒马看时,庄上不见刀枪人马。
心中疑忌。
猛省道:“我的不是了。
天书上明明戒说:‘临敌休急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习题(含答案)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填空题。
(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学过与同一出处的课文时____________。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
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2.选择题。
(1)下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烂漫(màn)樱花(yīn)油光可鉴(jiàn)绯红(fēi)B.芦荟(huì)和蔼(ǎi)杳无消息(yǎo)发髻(jí)C.畸形(qí)不逊(xùn)驿站(yì)瞥见(piē)D.匿名(nì)诘责(jié)教诲(huì)深恶痛疾(wù)(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3)为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油光可鉴()A、镜子B、照C、审察D、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深恶痛疾()A、很坏的行为B、凶恶C、憎恨,讨厌D、恶劣不逊()A、谦虚、谦恭B、让出C、比不上,差(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B、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比喻、夸张)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2018届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同步讲解 第5课《藤野先生》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叙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见闻和感受的散文,作者极尽讽刺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丑对照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把美丽的樱花与丑陋的“清国留学生”放在特定的生活画面中。
那烂熳的樱花,如火如霞,可是花丛中却是空虚无聊、不学无术偏又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发上抹油,误以为“美”;但“油光可鉴”,就未必是美。
作者又以“小姑娘的发髻”这一娇美的形象设喻,让男人女性化,揶揄、嘲讽之情不言而喻。
这种鲜明的美丑对照使美者更美,美得光彩照人;使丑者更丑,丑得黯然失色,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来源:]巧用反语①实在标致极了。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来源:学科网]这三句话中的“标致”“精通时事”“正人君子”都运用了反语。
“标致”讽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以代表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辫子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时事”在这里不是指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
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那些不以救国为己任,只会贪图享乐安逸的子弟。
“正人君子”讽刺了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_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卷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烂漫(màn)樱花(yīn)油光可鉴(jiàn)绯红(fēi)B.芦荟(huì)和蔼(ǎi)杳无消息(yǎo)发髻(jí)C.畸形(qí)不逊(xùn)驿站(yì)瞥见(piē)D.匿名(nì)诘责(jié)教诲(huì)深恶痛疾(w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疑惑成群结队油光可签樱花烂熳B.和蔼烟尘斗乱精通时事美其名曰C.优待几次三翻好意难却抑扬顿挫D.标致沓无消息大而言之正人君子3. 如果你向同桌推荐《朝花夕拾》,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这本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C.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D.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5.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树立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把握《藤野先生》一文的主线,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藤”、“野”、“博”、“文”、“严谨”、“热忱”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思考成果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分享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我应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情况,通过作业和课后反馈,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教学难点
-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作者通过文字所隐含的深层次情感和思想。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形成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
-情感态度的引导: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举例解释:
-在解读课文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变化,从初识的平淡到后来的敬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和鲁迅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和情景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尊敬老师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随堂测试

《藤野先生》随堂测试【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根据拼音写汉字。
瞥见()不逊()杳无消息()油光可鉴()jié()责nì()名深wù()痛疾抑扬顿cuò()2、词语训练。
(1)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判断下列加点副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4、填空。
(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的作品集_______________。
作者本名,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
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5、通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记叙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并思考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6、右图是惟一蝉联奥运乒乓球冠军的选手——邓亚萍发球时的图片,请仔细观察,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邓亚萍当时的英姿,同时发挥想象力,把邓亚萍当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7、八年级(2)班同学举行了一次“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请帮助刘阳把下面这份手抄报的栏目完成。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B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2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驿站(yì) 发髻(jì) 和蔼(ǎi) 诘责(jié)B . 匿名(nì) 畸形(jī) 喝采(hè) 瞥见(piě)C . 纠正(jiū)扒手(bā) 系住(jì) 不逊(xùn)D . 凄然(qī) 绯红(fēi)解剖(pāo)订正(dìnɡ)2. (2分)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A . 懒惰撩起离歌栅栏B . 懒惰撩起骊歌栅拦C . 懒惰瞭起骊歌栅栏D . 懒堕撩起骊歌栅栏3. (2分)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 .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 .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值得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4. (8分) (2018八上·台州期中) 补全成语。
________枯拉朽屏息________声油光可________ ________无消息藏污纳________ 正________危坐筋________力尽 ________颜悦色5. (2分)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 . 鼓动煽动鼓励鼓舞B . 欢乐欢畅欢快欢欣C . 揭穿揭发揭示揭露D . 表扬表彰赞扬表白6. (2分) (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可是提起他(贺龙)的名字,湘鄂的人民差不多是妇孺皆知。
B .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C . 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藤野先生 同步训练10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同步练习10(2018.4)㈠第1─2小节1. “无非”意思是( )A. 除非B. 莫非C. 不过D. 无论2. 句⑴中“这样”一词所指代的内容是( )A. 指东京也是处和肯烂漫的樱花B. 指东京到处有法国留学生在赏花C. 指在东京时常见到清国留学生顶着制帽花赏樱花的丑态D. 指在东京所见到的清国留学生也因在国内所见一样,•过着腐朽的生活,使作者感到失望3.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油光可鉴”的“签”本意是镜子,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当“照”讲。
B. 三个“顶”字词性依次是名、动、名,两个“扭”词性依次是动、量。
C. “樱花烂漫”、“成群结队”、“学生制帽”、•“除下帽来”分别是主谓、并列、偏正、动宾短语。
D. 第二句是由五个分句组成的复句,第一层是转折关系。
4. “清国留学生”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 文中“实在”一词和下面哪句中的“实在”用法相同( )A. 他的话说得很实在B. 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C. 他的演唱实在精彩,以至没有人鼓舞D. 搞“四化”建设,要的是实在本质6. 文中“标致”一词在文中含义是___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表示_____。
7. 这段话第1节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8. 文题是_____,是一篇____(体裁),这种体裁特点是_____。
9. 第1节表明:时间是_____,地点是_____,人物有______。
10. 这段文字中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________特征,运用____描写手法,刻画了他们的丑态,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其___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_____思想感情。
11. 第1节开头一句中的“无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A. 表达对东京热爱之情B. 表达对清国留学生厌恶之情C. 表达对东京厌恶、失望之情12. 第1节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A. 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喜爱这B. 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C. 赞美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表达了他们的羡慕之情13. 这段文字表现了清国留学生什么特点( )A. 风流、标致B. 附庸、风雅,但不与清统治者同流合污C. 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14. 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用意是( )A. 嘲讽“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露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从侧面表达作者的爱国思想感情B. 嘲讽“清国留学生”的无聊,揭示他们思想空虚和精神形态。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B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B.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2 .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溱潼会船历史悠久,场面壮观,在泰州地区家喻户晓。
B.苏晓莹同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真可谓鞠躬尽瘁。
C.京剧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D.《中欧联合声明》4月9日获得通过,这给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诸多正面信息。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
bǐ(______)谷狭ài(______)抽yē(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暖心的柚子王举芳去水果店,想买一些橘子和红枣。
冬日的傍晚,街上行人稀少,风带来阵阵凉意,催赶着人们回家的脚步。
水果店里顾客只有我一人,老板远远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看书。
门帘一响,有人走进来,我与老板娘已十分相熟,便示意她先招呼别的顾客。
走进来的是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他看着那些水果,摸摸橘子,又摸摸苹果,眼神还在搜索着,似乎眼前的水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小朋友,你想要买什么水果啊?”老板娘问。
“我……我想买柚子,有点苦的那种,这里有吗?”“有,你要几个啊?“一个,一个就行。
”老板娘挑了一个柚子,放到秤上一称,说:“8元钱。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训练

《藤野先生》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烂熳.()油光可鉴.()芦荟.()抑扬顿挫.()不逊.()匿.名()诘.责()喝.采()凄.然()深恶.痛疾()fēi红()yì站()落dì()托cí()教huì()yǎo无消息()2.解释下列词语。
(1)标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油光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深恶痛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语意重复,应删去“超过”或“多”)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搭配不当,“分享”应改为“共享”)C.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
(语序不当,“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调换位置)D.《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会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用词重复,应删去“的原因”)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亲爱的老师,爱是你的信念,你在教育的土地上,灌溉了一季又一季的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藤野先生》是他的一篇_____________散文,选自《_____________》,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1.品析下列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讽刺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g gù______颇为熟悉的了。
(2)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nì míng______。
(3)其实我并没有决心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 rán_____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情色彩相同的是()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三、语言表达4.文学常识填空。
《藤野先生》与我们以前所学的《______》和《______》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一书。
5.作者记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哪四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请完成下表。
四、综合性学习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藤野先生》一文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合适作为本次活动选题的一项是()A.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B.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作品C.鲁迅作品中的忧国忧民思想D.鲁迅和韩寒两人个性之比较(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你认为下面哪一则材料不能选用?()①鲁迅先生深深地知道,要想拯救中国,必须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他决定用笔作为武器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②学医只能救人的身体,而学文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
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肉体,而不能医治人的精神、灵魂。
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也。
③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自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不断探索小说文体,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叙述,形式活泼多样。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柳,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哥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
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7.读第①段画线句,根据上下文,请用藤野先生的口吻补充他想说的话,并分析为何他“竟没有说”。
8.藤野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学教授,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会用“伟大”一词去评价他?请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9.第⑦段中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有哪些?10.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阅读《藤野先生》有关选段,完成问题。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1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1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1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1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1)掌故(2)匿名(3)凄然【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此题要注意“凄”的偏旁是两点水。
2.C【解析】试题分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故事情节”错。
3.B【解析】“标致”是褒词贬用,B中“聪明”在这里用作贬义。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解析】【分析】【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朝花夕拾》共10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是我们学过的。
5.藤野先生为作者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极其负责任和对作者的热心帮助。
藤野先生为作者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作者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藤野先生关心作者的解剖实习;说明藤野先生对作者热情诚恳、体贴入微。
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问题;说明他求实,注重调查,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能力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课本中的几个事件不难找出来,注意语言要简洁。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表现了藤野先生强烈的责任心;“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突出了藤野先生的严格;“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善良和体贴;“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说明藤野先生具有求实精神。
6.(1)D(2)③【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所以“鲁迅与韩寒二人个性之比较”显然脱离了“走近鲁迅”这个主题。
(2)注意: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而③这一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
所以不符合“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这一主题要求。
7.示例:他想说:“实在舍不得你走啊,再说,放弃医学也太可惜了。
”不说是因为他尊重鲁迅自己的选择。
8.从藤野先生与鲁迅交往的四件事可以看出: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所以,他在鲁迅先生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9.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
10.“良心发现”指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的是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表达了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解析】【分析】7.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此题补写时应该围绕藤野先生的“不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