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瑞雪》教案(精品)
关于《瑞雪》教案设计
关于《瑞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瑞雪》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瑞雪》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
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雪的意义和象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查找和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理解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瑞雪》。
2. 图片资料:有关雪的图片。
3. 参考资料:有关雪的文化背景资料。
六、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任务,如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表达分享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找和学习重点词汇。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产生兴趣。
关于《瑞雪》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瑞雪》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瑞雪》的理解和分析,生词短语的学习。
难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课文《瑞雪》的阅读和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文学元素。
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2.2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瑞雪》的内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生词学习:讲解和练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文学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文学元素,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生词运用: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生词短语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思考深入。
阅读理解测试:正确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生词运用:正确使用生词短语,表达清晰。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课文《瑞雪》和相关阅读材料。
4.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和文学分析。
第二课时:主题讨论和总结。
六、教学策略6.1 课文《瑞雪》的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经历过瑞雪,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6.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情节。
《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1一.真情实感,融入教学.任何的情感都是如此,只有自己真正沉浸在其中,才能够感动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对于语文首先要自己乐在其中,对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语言.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才有可能感染学生.带领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语文的教学中去.在对本文的教学中,我结合自己对雪景的感受,设计各种情景,引导.开发学生对雪景的想象.同时,收集了各种雪景的图片和资料,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新大纲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语言的形式很丰富,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着丰富而美丽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选择课文关键段落,进行充分的讲解后,再让学生朗读.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们的思绪也融入到茫茫的雪景,缩短了与课文的情感距离,对雪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二.学生为本,活力课堂.新课程改革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积极地响应这个主题,以学生为本,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一直以来我都在设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导演,胜似导演,从学生的视角和需求出发,策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和全体学生一起来上好一堂充满着活力和童趣的课程.在课堂上,我始终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亦师亦友,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在教学本文的难点〝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对这句话的理解.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各种不同的理解纷纷得以展示.然后我再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得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修正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保护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思考,另一方面也使知识得以更加柔和的传播,因此也就更加容易深入人心.知识可以被传授,而智慧却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力求避免灌输式教育,而应以循循善诱,启发为主.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潜力,重在自悟,开启学生自身智慧的天窗.要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带着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够使每堂课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使他们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教师就必须在设计课程的各个环节时都要下足工夫.在本文的教学中,在感受山村居民对雪景的喜爱一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想象,在学生们的七嘴八舌中,雪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得以全景式的展现,学生们也因此对雪的认识更加完整和丰满.《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2一.教学目标: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难点:理解部分新词.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四.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那么瑞雪呢?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二)初读课文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四)学习第1段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2.默读第1段,用〝〞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大雪下了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5.学习第1句.(1)自由读,用〝〞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6.自学2.3.4句(分组)7.检查.反馈.(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2)朗读指导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8.齐读第1段,小结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9.看板书说话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五.课堂总结六.生字书写指导七.教后感: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3一.教学目标1.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喜悦心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意思3.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4.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第1段弄清叙述顺序2.教学难点:理解北国风光的雄伟壮丽和农谚:〝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三.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四.教学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揭题,读题2.解题,瑞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1.默读2.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场怎样的大雪?为什么成之为瑞雪?三.学习生字1.自学2.检查A.指名分段读课文B.分析字形:凛.罩.蒙.巍.眉C.辩字组词瑞()例()馒()端()冽()漫()D.解释词语纷纷扬扬.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无际.眉开眼笑.笼罩E.写出近义词凛冽.昏暗.分外.追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2.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教学过程一.复习:认读生字新词二.第1段1.默读,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3.这一段共几句,分别写什么?4.4句中哪几句写下雪5.哪些词语写出了雪大6.下雪前刮风有哪些特点?7.朗读三.第2段1.指名读2.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3.哪几句具体描写雪后的景象?找出来读一读4.哪一句抒写作者的感情?A.指名读B.北国风光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哪些景物?C.为什么说雪后的景色是雄伟壮丽的?D.大雪不仅带来了迷人的风光,还带来了什么?E.〝好一派.好一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F.朗读指导四.作业1.齐读1.2段2.摘录课文第1段中反映风大雪大的词语3.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喜降瑞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2.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2.课文第1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怎样按时间顺序写的?二.第3.4段1.默读2.这两段分别写谁?3.老农和小孩的心情一样吗?同样是喜悦,表现有什么不同?理解眉开眼笑.连声.清脆的笑声.传遍4.老农和小孩高兴的原因一样吗?有什么不同?A.指名读农谚B.理解被比喻什么?三层被形容什么?来年什么意思?枕着馒头睡是怎样的情景,形容什么?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关系?为什么〝今年麦盖三层被〞,就会〝来年枕着馒头睡〞?5.指导朗读三.总结1.齐读全文2.为什么称这场大雪是为瑞雪?3.背诵课文《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4《瑞雪》是一篇写雪景的文章.文章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喜人的瑞雪图,展现了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赞美了雪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欢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积累了一定的字词,朗读的能力也正在不断加强和训练.袁老师多次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反复品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背后蕴涵的美感,进而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可谓水到渠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表现形式,就是朗读.而对于同一语言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会形成独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袁老师力求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各自的理解去朗读文本,进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另外,袁老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十分到位.扎实,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自然流畅.袁老师整堂课从课题入手,紧紧围绕〝人们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分别从〝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最后回归到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瑞雪〞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可谓扎实而到位.在教学中,袁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图交替呈现,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感受到了雪大.景美.人乐,受到了热爱生活.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熏陶.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袁老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情,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巡视,快速指出正误,在与学生对话.互动过程中适时调控教学节奏,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需要不断学习的.最后,让我十分感慨和敬佩的是袁老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课堂上生动的媒体资料和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充分地表现了袁老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充分的课前准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袁老师并不凭借经验行事,他对文本反复推敲,对教材耐心细致的解读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我想这也是任何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5设计理念〝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词及句,由句及篇.〞研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语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积累的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2.学会_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媒体准备《雪景》——多媒体课件一个.课时安排二课时教案说明加〝()〞为教师主要导语 ;加〝[]〞为拟定的学生回答.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3.初步感受北国雪景的壮美.4.引出研读专题.教学过程一.侃雪赏雪——导入新课1.侃雪:板书〝雪〞(一起读〝雪〞)[〝雪〞](喜欢雪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中描写过雪?请你背上一两句.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走进白雪世界,去赏雪好吗?)2.赏雪:欣赏课件——(告诉大家你欣赏到了怎样的雪.)在〝雪〞旁加括号,播放课件.二.放声朗读——教学字词(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去细细品味.读之前请同学听清朗读要求:将难读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词在课本上写几遍,并将你认为最难写的1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学生根据要求放声朗读课文.根据学生小纸片上反映的情况,确定字词教学重点.初拟以〝凛冽〞.〝巍巍〞两词为重点.〝凛冽〞教学步骤如下:1.一起读〝凛冽〞.2.范写.3.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4.(〝凛〞和〝冽〞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经常手拉着手在一起.这回兄弟俩出现在哪个句子中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学生读: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5.(明白凛冽是啥意思吗?)6.从两个方面深切理解〝凛冽〞——非常寒冷:A.分组查〝凛〞和〝冽〞明白〝凛〞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两个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别寒冷等]B.反复读句从句中的像声词〝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凛冽〞表示十分寒冷.〝巍〞的教学步骤如下:1.正形:〝巍〞有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写〝委〞再写〝鬼〞,合起来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师边范写边提醒)2.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3.请一个同学择图写填写〝巍巍群山〞意会的含义.注:一副图中画着起伏高耸的群山;一副图中画着几个小土坡.三.轻声诵读——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或雪花的词语.)学生轻声读,边读边划.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注:不苛求学生找出所有描写雪的词语,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去体会. (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读了课文我们一下子找出这么多描写雪的词语.让我们再自由地选择自已最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自由选择读句子.指名学生选择读,集体纠正朗读中的错误.五.默读探究——理清脉络(课文是按同学们读的须序写的吗?)[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默读课文找出依据.)默读.交流得出结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时间.夜里.今天清早〞.六.引读设疑——提出专题(咱们就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一起合作将课文有条理地读一读.我读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同学们接着读相关的内容.)1.引读全文.(哎呀!读了课文,我突然发现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写的字,知道老师出了什么洋相吗?)[课题是〝瑞雪〞不是〝雪〞]2.请同学帮老师把〝瑞〞字补上去,其余同学在课题旁写一写.3.(〝瑞〞字啥意思?)[吉祥](连起来说〝瑞雪〞就是)[吉祥的雪].4.(谁能马上从课本中找到〝瑞雪〞的词?)[好雪](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研究.)在课题上打1个红色的问号.《瑞雪》教案及教学反思。
关于《瑞雪》教案设计
关于《瑞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瑞雪》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雪景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运用观察、想象、表达等方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瑞雪》的内容,体会作者对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会欣赏大自然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2)运用观察、想象、表达等方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雪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和理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瑞雪》,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创作实践:(1)学生运用观察、想象、表达等方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2)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瑞雪》的写作特点,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
2. 观察大自然,选取一个季节,写一篇景物描写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瑞雪》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的运用。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播放相关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中描述的瑞雪之中。
《瑞雪》教学设计(通用9篇)
《瑞雪》教学设计(通用9篇)《瑞雪》篇1设计理念“披文入景,披文入情。
由词及句,由句及篇。
”研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语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积累的过程。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
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
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媒体准备《雪景》——多媒体一个。
课时安排二课时说明加为教师主要导语;加为拟定的学生回答。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初步感受北国雪景的壮美。
4、引出研读专题。
教学过程一、侃雪赏雪——导入新课1、侃雪:板书“雪”(一起读“雪”)[“雪”](喜欢雪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中描写过雪?请你背上一两句。
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走进白雪世界,去赏雪好吗?)2、赏雪:欣赏课件——(告诉大家你欣赏到了怎样的雪。
)在“雪”旁加括号,播放课件。
二、放声朗读——教学字词(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去细细品味。
读之前请同学听清朗读要求:将难读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词在课本上写几遍,并将你认为最难写的1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
)学生根据要求放声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小纸片上反映的情况,确定字词教学重点。
初拟以“凛冽”、“巍巍”两词为重点。
“凛冽”教学步骤如下:1、一起读“凛冽”。
2、范写。
3、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4、(“凛”和“冽”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经常手拉着手在一起。
这回兄弟俩出现在哪个句子中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5、(明白凛冽是啥意思吗?)6、从两个方面深切理解“凛冽”——非常寒冷:A、分组查“凛”和“冽”明白“凛”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两个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别寒冷等]B、反复读句从句中的像声词“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凛冽”表示十分寒冷。
《瑞雪》教案模板
《瑞雪》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瑞雪》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瑞雪对农作物的好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瑞雪》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生字词。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瑞雪对农作物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瑞雪》的文本或多媒体课件。
2. 生字词卡片或板书。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关于雪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介课文《瑞雪》的作者和背景。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瑞雪对农作物的好处。
教师通过讲解或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拓展练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跟读课文《瑞雪》,巩固学习效果。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写一篇小作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评估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参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瑞雪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瑞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理解本单元课文,掌握《瑞雪》的主要情节及故事背景。
(2)加深对比喻与拟人的理解,涨知识,丰富语言。
(3)掌握书写汉字“雪”,并能用词语表达天气变化及所带来的景色变化。
2.能力目标:(1)能够倾听课文,理解所表达的情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够进行相关的手工实践,并运用创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善于归纳整理,进行正确的概括和总结。
3.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雪的审美效应,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及背景。
(2)掌握书写汉字“雪”,掌握雪带给人们的特殊感受。
2. 教学难点:(1)发现并解释文本中的隐喻和拟人手法。
(2)理解课文中逐步引导读者兴致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1)呈现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让学生发表对雪的印象和喜好。
2.新课讲解(10分钟)(1)首先通过图片和现实体验引导学生认识雪和感受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解故事背景:瑞雪纷飞的冬天,整座城市都被白雪覆盖,人们尤其爱看这种雪。
(3)讲解生词:瑞雪、兴致、纷纷、贪玩。
3.阅读交流(25分钟)(1)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用的手法。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文中隐藏的隐喻和拟人的表达方式,例如:雪花葩葩如花瓣般飞舞,小河成了一条银河璀璨的景象等。
(3)让学生自由发表对雪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4.创意表达(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雪花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手工创作,表达自己对雪的喜爱和感受。
(2)学生一边制作,一边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
5.课堂小结(5分钟)(1)让学生自己寻找本节课中的亮点,做一个小结,以达到概括和总结的目的。
(2)让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雪”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升华,能够通过学习,用出更多的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表达对事物的敏感和感受。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瑞雪”、“丰收”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3)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和书写“瑞雪”、“丰收”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3)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正确拼读和书写;(2)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3)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语文教材;2. 工具书:为学生提供汉语词典等查阅工具;3. 教学媒体: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4. 学习用品:为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瑞雪纷飞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2)引导学生思考:瑞雪与丰收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3. 词语学习:(1)学生跟读词语,注意发音和声调;(2)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通过例句进行巩固;(3)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创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生词,注意书写规范;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瑞雪和丰收的小作文;3. 查阅工具书或资料,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新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精品)
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笼罩”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按要求默读课文。
2.阅读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
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三.课前准备词语卡片课件录音机课文磁带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要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下雪的经过;学习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1.板书:雪。
你看到“雪”字会想到什么?2.在“雪”前板书“瑞”,(完整课题)“瑞”读音(),意思()。
(:吉祥,好。
)字形比较:瑞()端()3.说说题目的意思。
师: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学了课文我们会更明白。
4.认真抄写“瑞雪”2遍。
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1.听老师朗读课文。
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的一场雪?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2.交流:读读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语句和段落。
同时,利用语言环境教学部分生字。
字音:凛冽()霎()时间笼罩()分()外巍巍()三层()被枕()掷()追逐()(在括号里注上读音)字形:凛冽、霎、巍、罩、掷、眉(各写一个)字意:霎时间、分外、巍巍群山、眉开眼笑3.认读生字词语。
三.自读课文1.字词学得不错,课文能读正确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
评评哪个同学读得好。
四.学习第1--3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1--3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指名读,并框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3.齐读这些词语。
4.细学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
这段共有几句话?请标上句序。
用“--”划出描写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划出描写下雪时情景的句子。
读读划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写下雪的经过,还写出了这场雪的一个特点--雪下得很大。
《瑞雪》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
《瑞雪》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瑞雪》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记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2.能够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3.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词语和语法知识,完成相关练习和作文;4.能够在小组内展示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2.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难点:1.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2.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思和寓意。
教学准备:1.教材《瑞雪》故事;2.多媒体设备;3.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瑞雪》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和主要人物。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取名的寓意。
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听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并做好笔记。
Step 2:课文学习(2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瑞雪》的文字故事,逐段解读,让学生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人物。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Step 3:语言运用(2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包括汉字词语填空、句子翻译和简短作文。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同时可以互相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Step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要知识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加强记忆和复习。
Step 6: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完成练习题、写感想和复述故事等。
学生在家完成作业后,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和讨论,相互提出建议和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地接受信息,更是能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瑞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瑞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围绕研读专题研读课文,体会雪大、雪美、雪使人欢、知道课文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时间顺序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专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23瑞雪1/ 7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新词,现在就让大家来汇报一下,出示生字词:瑞雪凛冽昏暗霎时间笼罩分外耀眼巍巍群山眉开眼笑掷雪球追逐纷纷扬扬山川白蒙蒙红日茫茫银装壮丽北国风光丰年一望无际老农传遍2.上一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默读课文,研读深究过渡: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这是一场瑞雪,把它们划出来,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1.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进行默读指导。
2.默读好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交流顺序不固定,主要根据学生发言前后而定,教师适应调控,初拟交流重点如下:---------------------------------------------------------------范文最新推荐------------------------------------------------------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荡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组织语言将理由说清。
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
因为从傍晚、大片大片、笼罩、白蒙蒙这些词中我读懂了这场雪下得很大。
请学生将研读结论大写到黑板上。
《瑞雪》教学设计
瑞雪教学设计概述本篇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瑞雪》这篇课文展开。
《瑞雪》是以自然为主题的课文,主要描述了冬天下雪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景象中的雪•了解雪的形态特点及相关知识•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态度价值观•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重点•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理解雪的景象•体味自然之美难点•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文本的理解和分析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朗读课文•集中讨论雪的定义及特点•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雪的形态和景象活动安排:1.教师先让学生表述一下他们对于雪的了解,然后教师就雪的定义及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欣赏雪的同时更能理解它的特点。
2.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课文中的雪景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3.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及解读。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朗读课文•推导语文成语:瑞雪兆丰年•学生自行撰写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活动安排:1.教师就瑞雪兆丰年展开讲解,向学生介绍这个典故的来历及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一下喜欢的自然景色,并就个人的想法展开讨论。
3.学生自行撰写一篇小短文,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想法。
教学方法•朗读与解读法:教师先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雪的景象,接着教师就文中描述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解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意义。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创造出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感受。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地讨论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参与发言、合作讨论,从而促进他们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具与TICTAC教具:•课本: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PPT•雪花样本TICTAC:•T:自然界的景观:教师先问学生自然界中有什么美丽的景观,然后引出雪景的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兴趣学习。
《瑞雪》教学设计教案
本教案以中学生阅读《瑞雪》为目标,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更好地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重点突出阅读策略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实用性。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朗读和听说读写等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情感色彩、人物形象等。
2.学生能够深入挖掘文本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3.学生能够基于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意写作和讨论,发挥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文本导读:通过图片、音频、背景知识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
2.朗读和听说读写: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文本,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基本情感,同时让学生口语流利,能够自如地在口头表达中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3.阅读策略:包括预测、猜测、评价、推理、概括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维操作,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培养提升了解文本的能力。
4.文本分析:针对故事情节的“三重转折”和人物形象的“内在矛盾”,可以从时间、空间、人物、情节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理解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5.创意写作和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帮助他们思考文本中涉及的真实感受和个人反思,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文本的基本情境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朗读和听说读写:分组朗读、个人朗读等方式,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阅读练习中来,通过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让学生提高口语流利度,更好地表达自己。
3.阅读策略:依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风格,针对预测、猜测、评价、推理、概括等5种策略,提供具体的练习,例如:让学生预测一下下一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线索和提示,猜测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让学生评价文本中的人物、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基于文本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推理出故事中的消息和真相;让学生概括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与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雪的美丽与诗意。
2. 通过雪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丽与诗意。
2. 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雪的细节。
2. 如何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雪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观察雪的经历或感受。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丽。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雪的经历或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诗意的方式描述雪。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雪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诗歌欣赏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雪主题的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 培养学生创作自己的雪主题诗歌。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 培养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雪主题诗歌。
2. 学生准备对雪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雪主题的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雪的感受和思考。
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雪主题诗歌,鼓励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创作的诗歌,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三章:散文阅读与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雪主题的散文,理解作者对雪的表达与情感。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散文文本的内容与情感。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文本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文本的内容与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散文文本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雪主题散文。
2. 学生准备对雪的感受和思考。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瑞雪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瑞雪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了解瑞雪的涵义
•理解瑞雪的重要作用
•掌握表达瑞雪的方法
2.教学重点
•理解瑞雪的重要性
•掌握表达瑞雪的方法
3.教学难点
•发掘学生对瑞雪的生活实践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瑞雪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想一想,瑞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瑞雪体验。
2.感知
让学生听一听《瑞雪兆丰年》这首诗词,感受文中瑞雪的意境,理解其中“瑞
雪兆丰年”的含义。
3.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瑞雪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瑞雪的重要性,并展开互动交流。
4.实践
让学生认真观察瑞雪的形状和特点,描述瑞雪的形态特征、颜色、状态,感受
瑞雪的触感和气息。
5.总结
总结瑞雪所带来的好处,强调瑞雪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瑞雪的语
言和方法。
6.作业
让学生回家写一写自己的瑞雪体验和感受,或通过图片或其他方式记录自己观察瑞雪的结果。
三、教学评价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感知、探究、实践和总结等方式,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瑞雪观念,理解瑞雪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表达瑞雪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瑞雪带来的好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听取不同意见、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想创新。
同时,老师也需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和检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瑞雪》教案模板
《瑞雪》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瑞雪对麦子的益处,以及雪融化成水对庄稼的滋润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瑞雪的美丽和生机。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瑞雪的降临对大自然和农作物的影响。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学会珍惜自然资源。
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瑞雪对麦子的益处。
2.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瑞雪的美丽和生机。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观察和体验瑞雪对大自然和农作物的影响。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瑞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师准备关于瑞雪的诗词或故事素材。
3. 学生准备观察和体验瑞雪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瑞雪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瑞雪的美丽和神秘。
教师提问:“你们对瑞雪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对瑞雪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与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瑞雪的降临,让学生亲身感受瑞雪的美丽和生机。
教师提问:“瑞雪对麦子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对农作物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瑞雪的美丽和生机。
2.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瑞雪的景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学生能够珍惜自然资源,理解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六、教学扩展活动:1. 创作时间: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关于瑞雪的诗歌或故事。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瑞雪的美丽和生机。
2. 展示环节: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
瑞雪语文教学教案一、第一章:拼音学习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培养学生正确拼读词语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的认读与记忆。
(2)拼音字母的书写。
(3)拼音练习:词语拼读、句子拼读。
1.3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拼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拼音软件、动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拼音练习题。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等。
二、第二章:汉字学习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
(2)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笔顺规则:横、竖、撇、捺、折的书写顺序。
(3)汉字练习:书写常用词语、句子。
2.3 教学方法(1)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示范书写。
(2)学生跟写、自主练习,教师辅导。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汉字书写软件、字帖等,辅助教学。
2.4 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汉字书写练习。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准确性、速度等。
三、第三章:词语学习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常用词语的认读、理解与运用。
(2)词语分类、归纳。
(3)词语练习:填空、造句、成语接龙等。
3.3 教学方法(1)讲解词语的意思、用法,示例讲解。
(2)学生练习、互动,教师辅导。
(3)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词语练习题。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词语运用准确性等。
四、第四章:句子学习4.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学会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表达思想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1)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瑞雪》教案模板
《瑞雪》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瑞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瑞雪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瑞雪的形成过程;(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3)引导学生从自然现象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和谐。
二、教学内容:1. 瑞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瑞雪的形成过程和原因;3. 瑞雪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 观察和描述瑞雪的方法和技巧;5. 瑞雪相关的诗歌、故事和传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瑞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瑞雪的形成过程和原因;(3)瑞雪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观察和描述瑞雪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瑞雪的形成过程和原因;(2)瑞雪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观察和描述瑞雪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瑞雪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教具,引起学生对瑞雪的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1)利用课件或教具,介绍瑞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讲解瑞雪的形成过程和原因;(3)分析瑞雪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观察与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瑞雪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4. 知识梳理与表达:(1)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践的收获;(3)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瑞雪》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瑞雪》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
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
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
1.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哪几句是具体描写雪后美景的?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从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参考资料
雪花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的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
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各部分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
例如当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只在面上凝华,形成的是柱状雪花。
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
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曲率有关,曲率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故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多形成片状雪花。
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虽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
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故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
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小黑板
四、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读题
2、解题,瑞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默读
2、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场怎样的大雪?为什么成之为瑞雪?
三年级语文上册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喜悦心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意思
3、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4、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第1段弄清叙述顺序
3、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体会喜降瑞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2、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课文第1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怎样按时间顺序写的?
二、第3、4段
1、默读
2、这两段分别写谁?
3、老农和小孩的心情一样吗?同样是喜悦,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学习生字
1、自学
2、检查
A、指名分段读课文
B、分析字形:凛、罩、蒙、巍、眉
C、辩字组词
瑞()例()馒()
端()冽()漫()
D、解释词语
纷纷扬扬、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无际、眉开眼笑、笼罩
E、写出近义词
凛冽、昏暗、分外、追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
2、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4、哪一句抒写作者的感情?
A、指名读
B、北国风光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哪些景物?
C、为什么说雪后的景色是雄伟壮丽的`?
D、大雪不仅带来了迷人的风光,还带来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F、朗读指导
四、作业
1、齐读1、2段
2、摘录课文第1段中反映风大雪大的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新词
二、第1段
1、默读,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3、这一段共几句,分别写什么?
4、4句中哪几句写下雪
5、哪些词语写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风有哪些特点?
7、朗读
三、第2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哪几句具体描写雪后的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理解眉开眼笑、连声、清脆的笑声、传遍
4、老农和小孩高兴的原因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A、指名读农谚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层被形容什么?
来年什么意思?枕着馒头睡是怎样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关系?
为什么“今年麦盖三层被”,就会“来年枕着馒头睡”?
5、指导朗读
三、总结
1、齐读全文
2、为什么称这场大雪是为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