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猪的驯化史

合集下载

家猪驯化历史

家猪驯化历史
家猪驯化历史
时间段
地点
主要事件与特点
距今约10,000至9,000年前
中东(如土耳其)、中国(如河南贾湖遗址)
人类开始独立地驯化野猪。野猪被诱捕并关在围栏里,逐渐适应人类环境和喂养,变得温顺和肥壮。
距今约9,000年
土耳其查耀努遗址、中国河南贾湖遗址
最早的饲养家猪痕迹被发现,标志着家猪驯化的早期阶段。家猪开始成为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距今约行,成为定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今约5,300至4,300年前
长江流域(如杭州良渚遗址)
长江流域也开始出现大量养猪的痕迹,家猪饲养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地区。
后期发展
全球多个地区
随着人类迁徙、交流和杂交,不同地区的家猪产生了多样化和改良。家猪成为世界各地农业社会的重要家畜,不仅用于食用,还参与祭祀和其他生产活动。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分析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分析

收稿日期:2018-07-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000)作者简介:顾京晶(1981-),女,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工作。

猪在动物学上的分类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非反刍目,猪科,猪属。

约4000万年前,猪科(Suidae)动物在欧洲被发现。

约1500万年前,猪属(Sus )动物在欧、亚、非大陆上有了相当广泛的分布。

1起源现代野猪(Sus scorfa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长白山区、黄土高原、西南山区以及华中、华南山地丘陵地区。

野猪分为若干亚种(如华南亚种、四川亚种、台湾亚种等),但亚种划分还存在争议。

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s )是由野猪驯化而来。

人们之所以认为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其主要依据有以下3点。

①野猪和家猪之间并无生殖隔离,在偏远山区的养猪农户经常会发现,家母猪生下来的小猪,和野仔猪外观习性相似。

②野猪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到印度尼西亚的小海岛,均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③大量野猪和家猪生活在同一个地域,很多饲养家猪的地区,也有野猪的存在;④野猪和家猪在形态、行为、生理等许多指标上都非常近似。

2驯化全球动物遗传领域的科学家们对于家猪的驯化及其起源问题非常感兴趣。

通常科学家们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2.1为什么人类把野猪驯化成了家猪有些科学家认为,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应该和早期人类聚居地周围产生的人类生活垃圾有关,仍有营养价值的残余食物吸引了附近的野猪来此觅食,一些性情较为温顺的野猪通过和人类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被人饲养,形成家猪的雏形。

2.2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驯化野猪现有考古证据显示,人类开始驯化野猪大概在10000年前。

2.3野猪的驯化起源地驯化起源地是在某一个地区被集中驯化后,再扩散到全世界其他地区的,还是在全球某些地区在某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由当地的古代人类,独立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并且以当地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

生猪养殖发展简史

生猪养殖发展简史

生猪养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农业活动之一,其发展历程悠久而丰富。

以下是生猪养殖发展的简史:1. 早期驯化(约公元前8000年):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猪最早是在东南亚的森林中被驯化的,后来传播到其他地区。

早期的人类利用猪的杂食性和适应能力强,将其作为食物来源和劳动力。

2. 古代文明(公元前2000年):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中,猪已经成为重要的家畜。

古罗马时期的农业技术书中就有关于猪的饲养和管理方法的记载。

3. 中世纪(公元500年-1500年):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猪的养殖更加普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猪不仅提供肉食,还能提供肥料,对农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4.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猪养殖开始规模化。

机械化生产的引入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也推动了猪肉加工业的发展。

5. 现代养殖(20世纪初至今):20世纪初,生猪养殖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遗传育种技术的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疫病防控措施的改进以及养殖环境的控制,都极大地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效率和产量。

6. 生物技术和环保(21世纪初至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猪养殖开始采用更加科学的饲养方法,如精准饲养、疫病基因检测等。

同时,环保意识提升,生猪养殖开始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粪便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7. 中国生猪养殖发展:在中国,生猪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生猪养殖经历了从传统散户养殖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和环保的重视,生猪养殖行业正在向着绿色、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生猪养殖的发展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将继续向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六畜兴旺 中国古代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

六畜兴旺  中国古代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

六畜兴旺中国古代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六畜兴旺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

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

”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

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

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

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

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

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狗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

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

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

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

“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与饲养(文字版)

“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与饲养(文字版)

“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与饲养(文字版)“谷豕是飨”的农耕传统曾对中国周邻地区产生过广泛的辐射影响,同时猪的驯化与饲养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意义重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猪类驯化和饲养中心,猪的驯化、饲养与选育技术在中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

甲骨文中的“家”字便写为,即房屋里面有一头猪,其本义为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后来才引申为今天我们熟知的涵义。

另外家猪还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可见它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直至今天也依然如此。

“谷豕是飨”的农耕传统曾对中国周邻地区产生过广泛的辐射影响,同时猪的驯化与饲养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也意义重大。

我国猪类资源十分丰富,其系统演化过程也相当完整,并有多学科的证据表明我国家猪是由全新世的野猪驯化而来的。

目前,国际动物考古学界研究初步显示,猪类驯化经历了一个跨越数千年的漫长过程。

尽管野猪与较成熟的家猪在身体形态与比例上有较明显的区别,但在驯化初期的家猪骨骼形态的变化可能并不十分明显,这一时期的家猪的判定工作则更多的依靠考古文化现象和新的科技手段,如食性分析、牙釉质病理观察等。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与猪相关的文物为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和饲养提供了宝贵的物证,弥足珍贵。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前仰韶文化时期到了前仰韶时期(距今9000~7000 年),家猪饲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渐已出现。

其中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第一期遗存中即出土有家猪骨骼标本,年代可早至距今9000 年左右,这是目前可确认的国内年代最早的家猪。

由于该家猪标本的齿列扭曲,而这种骨骼形态变化需要较长时期的积累,故而表明我国家猪驯化的时间还可往上追溯。

当然,家猪饲养作为一种生产经济,其起源终究不能脱离新石器时代早期(约距今12000~10000 年)及其初步发展的考古学背景。

大致可以推断,我国猪类驯化的时间可能早到距今 10000 年左右,但应不会超出距今12000 年。

对于前仰韶时期各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猪群的群体特征(身体尺寸、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数量比例等)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显现出较鲜明地域差异,至少整体上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大的类群。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与猪肉祭祀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与猪肉祭祀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与猪肉祭祀的演变一、史前时期猪的饲养与祭祀(一)猪的驯化与原始家猪的饲养猪是中华先民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

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人们不仅大量饲养猪,还塑造了许多生动的陶猪。

据专家研究,这些原始家猪的吻部相对较短,头胸部和腹臀部约各占身体的二分之一。

这些特征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是一种人工驯化的结果。

由于驯化的环境和途径不同,当时已有华北家猪、华南家猪之分。

在稍后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猪的饲养也越来越普遍。

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属大汶口文化)中,出土有猪鬶。

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辽宁后洼遗址中,出土有滑石猪。

这些都是史前养猪业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产物。

史前时期的人们在住地饲养家猪,为了防止野兽侵扰和家猪外逃,人们还建有猪栏。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处直径1米的圆形猪栏,周边以60根木桩围起。

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和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中,都发掘有猪栏。

三里河遗址的猪栏内,还有5个小猪的遗体。

由于不实行去势,猪群内杂交,近亲繁殖,又早交早孕,猪既瘦又小,这可能是原始养猪的特点①。

(二)史前人类以猪随葬的习俗除食用外,史前时期的人们大量用猪随葬和祭祀。

在大汶口文化中,人们普遍以猪头随葬,一些富人甚至还以整猪随葬。

这样做,一是供死者享受,二是借此夸富。

在晋南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晚期的墓地中,大型墓用整猪随葬,中型墓普遍出土有猪下颌骨。

史前时期的人们如何用猪祭祀,我们尚不得而知。

但现代民俗志的一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线索。

在海南岛,黎族人祭祖时杀猪,将猪放在火上反复烧烤,直到把猪毛烧掉为止,然后用刀刮掉毛,用水冲洗,然后才开膛取出内脏②。

二、夏商周时期猪的饲养与祭祀(一)夏商周养猪业的初步发展夏商两代时,「猪一类繁殖能力旺盛、易于饲养而经济效益来得快的牲畜,可能向小规模饲养发展,成为一般社会阶层肉食品的基本来源」③。

在夏代东方的山东泗水尹家城岳石文化层中,出土有大量家猪的骨骼。

第二部分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王

第二部分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王

第二部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人类在新石器代前期(距今约八千到一万年前)开始驯化了野猪经考古发掘,继在旧石器代开始驯化羊、狗之后,到了新石器代前期(距今约八千到一万年前),已经饲养和驯化了野猪。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的猪骨,距今约有8500年,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家猪中最原始的材料。

就现有的历史资料看,我国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饲养家猪。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多年)中,发现了许多猪的头骨和骨胳,其中有许多是幼猪的骨胳。

人类到新石器时代,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方式,这才有了圈养家畜的可能,猪和牛、羊或马不同,它在游牧时不容易被带走,因而不被游牧民所重视,而到了定居之后,由于其产仔多,生长期短,不会远离等特点,而很快被人们所重视,促使猪比其他家畜更为发展。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罐(公元前5000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公元前5000多年)我国家猪的起源,据研究一般可分两大类型,即华南猪与华北猪。

这两个类型的猪,无论在体型、毛色、繁殖力等都迥然不同,华北地区的家猪与华北地区野猪(分布于华北、四川、安徽等地)相近,而华南地区的家猪与华南野猪相似。

这是家猪来源不同的有力证明,说明在我国猪驯化不是一个中心,而是早在新石器时赛,居住在我国华北和华南的居民,各自驯化了当地的野猪。

我国南、北各地所培育出的优良种猪,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作出的贡献。

(华南猪、华北猪照片)在黑龙江宁安县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1963年在肃慎人原始社会遗址出土几件陶猪,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025±90年、2985±12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陶猪体形丰满肥硕,已经脱却“狼奔豕突”的野猪体态,而与近代家猪十分相似。

夏、商、周猪的人工选择在几千年就在我国用于生产之中了。

商代有关叫韦()的人相传是我国最早的猪的选种专家。

《周礼》中,记载了有关各种猪的不同叫法。

二师兄进化史:中国猪的前世今生

二师兄进化史:中国猪的前世今生

二师兄进化史:中国猪的前世今生猪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已有3600万年的历史,而人类只有300多万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家猪缘自野猪的驯化。

目前,家猪遍布世界各地,而亚洲野猪仅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等地区。

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差异明显,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人间美味为什么驯养的是野猪猪能成为史前社会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动物,能被古人驯养,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食用植物的种植、狩猎技术不断提高;2、圈养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增加捕获动物的载肉量、可以自主调节动物食物的消费、可以繁殖后代,减少狩猎次数;3、猪是杂食动物,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不高,人类饲养他们以后,可以调整不同的方式以满足猪的食物要求,便于饲养;4、猪不是经常迁徙住所的动物,居住范围不大,这与习惯于定居生活的人类特别是农耕民族的生活相适应,因此从事农耕的定居民族多半都饲养猪。

5、圈养场所和配套饲养技术的建立家猪起源的前提在新石器时代,家猪作为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之一,应具备以下前提:1、传统狩猎获得的肉食资源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肉食的需求,需要寻求新的肉食资源;2、居住地周围存在着一定量的野猪,特别是出生不久的幼小野猪,容易获得驯化对象;3、对水稻、粟等特定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栽培工艺的成功,巩固了古人有意识地种植植物性食物的信心,同时也促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动物进行驯化;4、收获的粮食有了一定的剩余,可以用来对动物进行饲养。

家猪的祖先与驯化历史家猪和现在的野猪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原生野猪,野猪生活的范围相当广泛,在人类开始训话它们之前,早已广泛分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

在中国,家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一)远古时期四大巨猪1、巨猪:体型堪比野牛生活在古近纪,大约距今6500万年,长相并不是巨大的猪,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体型发展到野牛这么大,故有“巨猪”之称。

第二章 猪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猪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母猪一般 4—5 月龄达性成熟,6—8 月就可以初次配种,妊娠期短,平均为 114 天,这 样小母猪满一岁就可以产第一胎,以后一年 2 胎,如采用早期断奶(60—3 周),可以达到 2.2—2.5 胎/年(断奶—配种—产仔泌乳—断奶计 142 天 2.5/年),母猪一般每胎产仔 8—12 头,平均为 10 头左右(我国有些地方猪种,每胎产仔多达 16—18 头),这样一头母猪若让 其后代继续不断的繁殖,5 年内可繁殖直接后代和间接后代 16000 头以上,母猪的繁殖潜力 很大,据报导母猪两侧卵巢中约有 11 万个卵原细胞,但在它一生的繁殖利用年内大约只能 排卵 400 个左右,一个情期排卵 12—20 个,实际产仔 10 个左右,直接后代 150—200 头(15 —20 胎),由此可见,母猪的繁殖潜力很大,但效率并不高,试验证明,进行激素处理,可 使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排卵 30—40 个,个别有达 80 个,在生产上也有不少报道,个别高产 母猪一胎产仔 20 多个,我国的太湖猪有过一胎产 42 头的报道。母猪的这种繁殖潜力为今后 胚胎移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速度显著提高,性成熟提前,一般 3—6 个月龄,而且一年四季发情,猪的性季节消失,一 年产一胎变成 2—2.5 胎。
第二节
猪的生物特性
猪的生物学特性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猪品种不但有共性,又各有独特之
处,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要不断认识猪的生物学特性,并加以充分利用和改造,根据一些资
料报道,概括猪的生物学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章 猪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学特性
本章学习重点: 现代猪称为家猪,家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本章主要学习猪的进化史,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 哪些特性,为以后各章学习及科学及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讲授内容提纲: 第一节 起源和进化 一、起源 哺乳纲 偶蹄目 猪科 猪属 学名为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a) 二、野猪种类 亚洲野猪: 体躯较小 体重 100—150kg 体长 120—140cm 头骨短宽 泪骨正方形 欧洲野猪: 体躯高大 体重 200—300kg 体长 150—160cm 头骨狭长 泪骨长方形 三、野猪的驯养历史 中国:6000—7000 年 埃及:3500 年 欧洲:2000(罗马时代) 美洲:15 世纪 四、驯养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1、体躯比例 2、体重变化 3、繁殖性能 4、性情变化 5、生活习性 6、毛色变化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力高,世代间隔短 二、生长期短,发育快 三、屠宰率高,出肉率高 四、饲料转化效率高 五、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 六、小猪怕冷,肥猪怕热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 1、嗅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群间 母仔 录乳 固定 性联系 缉毒) 2、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同品种体大为王不同品种则不一定) 3、聪明可爱,讲究卫生(可完成狗做技巧 马戏团一员 开关使用) 4、对饲料营养可自行平衡 本章应掌握知识: 了解猪的历史和生特学特性。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分析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分析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分析作者:顾京晶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8年第08期摘要:家猪的驯化起源研究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简述了家猪的起源及驯化过程,供参考。

关键词:野猪;家猪;起源;驯化中图分类号:S8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8-0030-01猪在动物学上的分类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非反刍目,猪科,猪属。

约4 000万年前,猪科(Suidae)动物在欧洲被发现。

约1 500万年前,猪属(Sus)动物在欧、亚、非大陆上有了相当广泛的分布。

1 起源现代野猪(Sus scorfa)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长白山区、黄土高原、西南山区以及华中、华南山地丘陵地区。

野猪分为若干亚种(如华南亚种、四川亚种、台湾亚种等),但亚种划分还存在争议。

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s)是由野猪驯化而来。

人们之所以认为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其主要依据有以下3点。

①野猪和家猪之间并无生殖隔离,在偏远山区的养猪农户经常会发现,家母猪生下来的小猪,和野仔猪外观习性相似。

②野猪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到印度尼西亚的小海岛,均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③大量野猪和家猪生活在同一个地域,很多饲养家猪的地区,也有野猪的存在;④野猪和家猪在形态、行为、生理等许多指标上都非常近似。

2 驯化全球动物遗传领域的科学家们对于家猪的驯化及其起源问题非常感兴趣。

通常科学家们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2.1 为什么人类把野猪驯化成了家猪有些科学家认为,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应该和早期人类聚居地周围产生的人类生活垃圾有关,仍有营养价值的残余食物吸引了附近的野猪来此觅食,一些性情较为温顺的野猪通过和人类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被人饲养,形成家猪的雏形。

2.2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驯化野猪现有考古证据显示,人类开始驯化野猪大概在10 000年前。

2.3 野猪的驯化起源地驯化起源地是在某一个地区被集中驯化后,再扩散到全世界其他地区的,还是在全球某些地区在某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由当地的古代人类,独立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并且以当地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

猪的历史典故

猪的历史典故

猪的历史典故
猪是一种重要的家畜,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角色。

早在数千年前,猪就已经被人类驯化,并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以下是猪的历史
典故。

在中国古代,猪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

人们经常食用猪肉
来补充营养,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同时,因为猪繁殖迅速,即使是
贫穷的人也可以养猪,从而保证了其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

在欧洲,猪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

在中世纪,人们经常食用
猪肉来补充营养,并将其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如熏肉、香肠和猪
肝酱。

同时,猪也是养殖量最大的家畜之一,因为它们可以在极其恶
劣的条件下生存,并且可以处理大量的有机垃圾。

除了作为食物来源,猪在一些文化和宗教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猪是被禁止的动物,因为它们被视为不洁之物。

在希腊神话中,猪被认为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并且与某些神祇
有着紧密的联系。

总的来说,猪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农业、文化和
宗教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作为食物来源,还是在文化和宗
教方面,猪都是一个多面的角色,并将继续在未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养殖猪的同时,我们必须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动物福利,
并尽可能去消除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加安心地享
用这种美味的食品。

猪龄8000岁中国的猪从哪里来

猪龄8000岁中国的猪从哪里来

猪龄8000岁中国的猪从哪里来作为人类最早饲育的动物,猪陪伴中国人走过了漫长岁月,历代中国人也通过自己的智慧影响着猪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

◎ 编辑|任红雨|科学探奇|. All Rights Reserved.猪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汉字“家”就是屋檐下有猪的形象。

这考古证据并非对今人毫无意义。

根据英国杜伦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联合研究,现今中国的土产猪与数千年前中国古人驯养的猪系一脉相承,并没有被替换或混入野猪的血统,我们祖先吃的猪和我们在农家乐里吃到的土猪(如果是真的话),其实是有亲缘关系的。

作为最早饲育家猪的国家,在汉代中国猪种已外传。

古罗马帝国曾引入华南猪。

根据宋代史学家周去非的记载,“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

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酿酒其中。

”讲述了中国猪种的出口历程,它们后来与当地猪杂交育成了古罗马的著名猪种那不勒顿猪。

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

经达尔文考证,当时欧洲农户养殖的家猪都是混入了来自中国和当时暹罗(泰国)的混血种。

东亚猪一直在影响全世界人民的餐桌。

而对近现代中国猪影响最大的,则是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英猪是中国古代六畜之一,也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猪料理也依然是广受人们欢迎的美食。

从本帮红烧肉到云南宣威火腿,从隆江猪脚饭到东北锅包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猪肉的兴趣。

一个惊人的数据是,2010年至2019年,中国人每年约吃掉5500万吨的猪肉,占全世界猪肉消费量的52%。

也因之,如今猪价的涨落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

那么走进千万中国家庭餐桌的猪,是从哪里来的呢?———————————————土产猪的来龙去脉———————————————驯化野兽为家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而猪是仅次于狗的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物种。

今天的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野猪就开始被华夏先民驯化。

现今被证实的最早的家猪位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该遗址经碳-14测年,估计距今约8000年。

猪的起源进化

猪的起源进化

15
一、猪的起源
整理课件
16
一、猪的起源
我国古代剪纸艺术,名为“肥猪拱
整理课件
17
门”。象征“招财进宝”
一、猪的起源
判断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是否为家畜
三个原则
1、基于骨骼形态学的判断,即通过观察和测量,比较 骨骼、牙齿的尺寸、形状等特征信息,以区分家养动 物和野生动物
2、考古遗址中某些动物经过了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处理, 可认为属于家养动物
3、把动物的年龄结构及骨骼形态上的反常现象与考古 学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
整理课件
18
一、猪的起源
野猪: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 山脉的欧洲野猪 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
家猪:
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 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2、体重的变化
野猪
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
每年体重春小秋大 长长降降
三岁方达70—80பைடு நூலகம்斤
现代优良猪种 6月龄可达90—100公斤
日本已有100日龄达110公斤的记录
(我国有100d—100kg)
整理课件
41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3、繁殖的变化
野猪 每年秋末冬初一次发情 较为丰富的饲料季
象征着猪已养在人工制成的猪栏中 猪有了一定住所 已不同于露天野生的情况
整理课件
36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3.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
甲骨文中的“ ”字
专家们解释:它象征着人们用双手捧着腹中有 仔的母猪
说明怀孕的母猪受到精心饲养和照顾
这是劳动人民从母猪到仔猪的进行驯化的生 动写照

中国家猪的驯化史

中国家猪的驯化史
考古学中国家猪的驯化史一项最新的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今天在中国饲养的家猪是古代猪类的直系后代而这些古代猪类是早在1万年前第一批被人类驯养的动物
NATURE
AND
SCITECH
自然与科技
2010年5、6月号
>>>遗传 学研究表明,今 天在中国饲养的 家猪是古代猪类 的直系后代,而 这些古代猪类是 早在1万年前第 一批被人类驯养 的动物。
>>> 人类学
放任婴儿哭泣有损脑部发育
一位英国育儿专家最近 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将再度 引发对婴儿哭泣做出反应的 大讨论。
据英国《每日邮报》 உᩃ͘Ѽԧ༟೷f഼ࡇ (Penelope Leach)博士认 为,放任婴儿哭泣不利于健 康,他们长大后出现问题的 机率较高。她声称,新研究 证实,婴儿长时间哭泣会损害脑部发育,造成往后生 活出现学习障碍。
这项研 究,使科学家得 以描绘人类在东 亚的复杂的迁徙 路线。猪在东南 亚被驯化为家畜 后,便随着人类 向南部和东部迁 徙,直到新几内 亚岛,最终抵达 遥远的太平洋, 包括夏威夷岛、 塔希提岛及斐济 岛。 DNA分析还发现,好几千年以前,野猪还在印度 和东南亚半岛等许多地区被驯养过。由于目前没有当 地的考古记录来证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将这些地区 喻为“秘密驯养区”。将来,新的考古发掘也许可以 为我们揭开谜底。 这项研究结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猪的驯化 历史,因而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的迁徙过程。 (彭遥遥/文)
以英国达 勒姆大学及中国 农业大学为首的 国际研究团队, 对1500多头现代猪以及18头古代猪的基因序列进行了 研究。
᧲ַࡳ࠰ࣞᓞ‫ࣞة‬᏿ሂሞᷤඣfச෠‫ࠛר‬ᢥͦ “过去对欧洲家猪的研究表明,欧洲最早的猪类起源 于近东地区,之后,这些最早被饲养的猪类被欧洲野 猪的后代所取代。然而中国的家猪却不同,尽管今天 中国各地都活跃着独具遗传特征的野猪种群,它们却 从未与中国的家猪杂交。”

猪的起源进化方案

猪的起源进化方案

日本已有100日龄达110公斤的记录
(我国有100d—100kg)
41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3、繁殖的变化
野猪 每年秋末冬初一次发情 较为丰富的饲料季
体内贮积一定营养 妊娠产仔在最有利生存的春季 产仔也由4—6头/胎 妊娠时间140天
现代家猪 常年多次发情
产仔10头以上/胎
妊娠时间平均114天
42
36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3.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
甲骨文中的“
”字
专家们解释:它象征着人们用双手捧着腹中有 仔的母猪
说明怀孕的母猪受到精心饲养和照顾
这是劳动人民从母猪到仔猪的进行驯化的生 动写照
37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4.人工选择
温顺 肉质好 产仔高 长的快
38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1、体躯比例的变化
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家猪还是与本地区的野猪在基因上更加相 似,欧洲地区的家猪与中东地区的家猪有着明显区别
这说明不仅欧亚大陆上各大地区的人类祖先相对独立地驯化野 猪,而且不同区域的原始人类也是独立将野猪驯化成家猪的
31
二、猪的驯养
野猪--现代家猪 猪的驯化是从新石器时代前期开始 距今约有8000—10000年历史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出土猪骨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发掘的猪牙、猪骨 结果为11310±180年 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家猪骨骼 (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 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出土最原始的家猪化石 是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距今约有8500年有一个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
前言
• 猪,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
野猪,野猪的染色体数(2n)在36一38之间彼 此间没有繁殖障碍。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 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 (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 本野猪2n=38,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可以生 育后代,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 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 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

猪是什么时候驯化的?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口气搞懂猪的前世今生

猪是什么时候驯化的?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口气搞懂猪的前世今生

猪是什么时候驯化的?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口气搞懂猪的前世今生大家好,我是一头猪。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伴随着他们,见证了人类从无到有,见证了人类的贫寒和荣光。

当然了,我的身份并不光荣,我的作用并不伟大,我一直扮演着被人类吃掉的角色。

但你们猜怎么着?其实我并不恼怒,我的祖先早就和人类达成了相互依存的协议。

所以做为一头猪的后代,虽然有无数先辈死在了人类手中,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食物,而以后我的命运也将会是这样,但我并不怨恨,因为我们早已经和人类达成了和解。

关于我祖先的一切,早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太过久远,久远到人类无法用文字记载,早到人类根本没想着会留下记载来显示他们曾经驯化我们的荣光。

但是,历史上关于我们的记载还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我们猪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里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趴在猪窝里的我可以想象得到,假如没有我们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多么大的缺失。

做为一头生长在中国的猪,我想寻根,所幸的是中国文化并没有断层,我在很多记载中找到了我们的身影,当然了,那时候也并不叫猪,在《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大咸之山有蛇。

名曰长蛇、其毛如彘。

这里的这个“彘”就是我们最开始的名字,并且一直伴随着我们到了战国至两汉年间。

古代有不少诗词名家写我们,比如在杜甫的《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中这样写: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

大家可以看到这时候就成“猪”字了,那么,我们是什么时候被驯化的?历史上有什么变化呢?一、从远古到周朝,关于驯化起源人类历史只有三百万年,而我们猪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有了3000多万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近亲有很多因为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而灭绝。

比如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巨猪”,那是一种体型巨大到如同野牛的猪,那时候的动物因为环境的原因,总是向“大”发展,比如那时候的恐龙。

比如生活在3000到200万年前的弓颌猪,这是我们的一种近亲,可以长到八百公斤那么大,可以轻松的把剑齿虎打哭。

有豕于家——从野猪到家猪

有豕于家——从野猪到家猪

有豕于家——从野猪到家猪前言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农历己亥猪年悄然而至。

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与人类生活最贴近的自然物种。

猪安分守己,憨厚老实,对周边世界有益无害,尤以其丰厚的体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用和经济富足。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猪幻化为驱邪化吉、招财送宝的吉祥形象,并将其列为十二生肖之一,猪也被赋予了不少佳号别称,有豕、乌金、天蓬等。

值此猪年新春到来之际,河南博物院联合20多家文博机构,甄选数百件以猪为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和珍贵标本,向广大公众进行图文展示。

透过这些憨态可掬、多姿多彩的猪,我们可以感知中华先民对猪的理解和认识,领略古今人们对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向往。

第一单元有豕于家——从野猪到家猪犬有守夜之义,猪有庖厨之用。

研究显示,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

在中华大地上,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猪的饲养,猪也世代陪伴人们的生活,逐步成长为六畜之一。

汉字的“家”,意指“宀”下有“豕”,寓意只有舍下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

一个“家”字,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黎民百姓共同尊崇的习俗与文化。

回望猪的驯化之路,探寻猪与人类相依相伴的历史足迹,可使人们升华对大千世界、万物生灵的思绪幽情,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强化敬畏茫茫自然、善待地球物种、爱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意识。

1猪的世界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种动物。

它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根据饲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野猪和家猪。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体格强壮,奔跑迅速,主要有疣猪、大林猪、须猪、鹿豚四种。

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全世界有300多种家猪,中国的猪种有近百个,比较著名的有金华猪、太湖猪、荣昌猪、东北民猪等。

非洲野猪自然标本黑龙江博物馆藏大约克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杜洛克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槐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闽北花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莆田黑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武夷黑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长白猪自然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藏2驯化之路野猪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是家猪的祖先,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的森林、沼泽和草原。

养猪的历史追溯

养猪的历史追溯

养猪的历史追溯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养猪业》
【年(卷),期】2022()6
【摘要】养猪的历史要追溯到4000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

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

野猪最早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先秦时期,据殷墟
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

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
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

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

【总页数】1页(P51-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
【相关文献】
1.我们今天如何阅读历史?——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追溯持续升温的“历史热”
2.统一追溯编码标准——追溯的历史、现状、趋势与对策
3.可追溯智能养猪
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4.养猪企业猪肉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及管理5.统一追溯编
码标准完善机制共享数据——追溯的历史、现状、趋势与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类学
放任婴儿哭泣有损脑部发育
一位英国育儿专家最近 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将再度 引发对婴儿哭泣做出反应的 大讨论。
据英国《每日邮报》 உᩃ͘Ѽԧ༟೷f഼ࡇ (Penelope Leach)博士认 为,放任婴儿哭泣不利于健 康,他们长大后出现问题的 机率较高。她声称,新研究 证实,婴儿长时间哭泣会损害脑部发育,造成往后生 活出现学习障碍。
李契博士是1997年出版的《婴儿与幼儿:从出生 至5岁》一书的作者,她说:“放任婴儿哭泣可能是 有害的,这不是意见而是事实。如果现在知道了,为 什么还要冒险?”
李契博士的理论与通常的育儿理论背道而驰,这 些理论认为,家长可以让婴儿哭泣20分钟。
《超级保母育儿通》的作者福特与一些专家建
议,父母要严格控制新生儿 的生活,包括让他们哭一段 时间,直到形成有规律的睡 眠方式。但李契博士说,新 生儿的心智还不成熟,无法 学习在正确的时间睡觉。
᧲ַࡳ࠰ࣞᓞ‫ࣞة‬᏿ሂሞᷤඣfச෠‫ࠛר‬ᢥͦ “过去对欧洲家猪的研究表明,欧洲最早的猪类起源 于近东地区,之后,这些最早被饲养的猪类被欧洲野 猪的后代所取代。然而中国的家猪却不同,尽管今天 中国各地都活跃着独具遗传特征的野猪种群,它们却 从未与中国的家猪杂交。”
这项研 究,使科学家得 以描绘人类在东 亚的复杂的迁徙 路线。猪在东南 亚被驯化为家畜 后,便随着人类 向南部和东部迁 徙,直到新几内 亚岛,最终抵达 遥远的太平洋, 包括夏威夷岛、 塔希提岛及斐济 岛。 DNA分析还发现,好几千年以前,野猪还在印度 和东南亚半岛等许多地区被驯养过。由于目前没有当 地的考古记录来证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将这些地区 喻为“秘密驯养区”。将来,新的考古发掘也许可以 为我们揭开谜底。 这项研究结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猪的驯化 历史,因而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的迁徙过程。 (彭遥遥/文)
NATURE
AND
SCITECH
自然与科技
2010年5、6月号
>>> 考古学
中国家猪的驯化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项最新 的考古学和遗传 学研究表明,今 天在中国饲养的 家猪是古代猪类 的直系后代,而 这些古代猪类是 早在1万年前第 一批被人类驯养 的动物。
以英国达 勒姆大学及中国 农业大学为首的 国际研究团队, 对1500多头现代猪以及18头古代猪的基因序列进行了 研究。
她说:“被放任一旁 哭泣的婴儿最后不哭,不是 因为他(她)心甘情愿地独 自睡着了,而是因为他哭累 了,对于获得帮助不再抱有希望。” 李契博士说:“婴儿一直哭泣,产生的‘压 力激素’皮质醇量会增加。长时间哭泣会产生更多 的皮质醇,有损婴儿的脑部。这不表示婴儿不应该 哭,或是婴儿哭的时候,妈妈应该担心。所有的婴 儿都会哭,有些婴儿哭得比较厉害。哭泣本身对婴 儿不是不好,而是哭泣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才 对他们不好。”
(曹淑芬/文)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