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完善综述

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完善综述

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完善综述托宾Q理论(Tobin's q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提出的一种投资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企业资本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对于理解企业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综述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完善情况,从理论基础、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托宾Q理论的理论基础托宾Q理论最早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基于投资决策的微观经济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实际投资之间的比率Q值,Q值大于1时,企业会增加投资;Q值小于1时,企业会减少投资。

托宾Q可以理解为企业投资动机的指标,企业在决策投资时会比较Q值与1的大小,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活动。

二、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在我国,托宾Q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宏观层面,托宾Q可以用于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例如,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整个经济系统的Q值,以判断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微观层面,托宾Q可以用于评估企业投资风险和回报。

通过计算企业的Q值,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低效率投资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为企业提供决策建议。

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托宾Q理论难以准确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

在我国,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企业的市场价值往往无法准确估计,进而导致Q值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其次,托宾Q理论在衡量企业实际投资时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企业投资决策不仅受到Q值的影响,还受到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托宾Q理论在这些方面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三、完善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完善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可准确估计性。

其次,加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全面分析,考虑其他因素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1958年,Whiteback(1958)在《人力资源功能》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理解、维护、开发、雇用或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使之成为工作的一个整体”。

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公司和员工的利益能否共同实现。

Garrides (1969)在《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中增加了关于探究和实证方法的一章,以数据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如何使事实管理和决策[1];赫尔曼(2000)在《绩效管理》中提出:绩效管理是对个人或团队的绩效进行判断和评估,并使这部分绩效与团队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如果绩效管理不到位或方案不好,会给企业或个人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

Wayne Casio(2020)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工具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主张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要尊重差异化,并有效利用差异化来提高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3]。

在薪酬和激励方面,威廉詹姆斯(1990)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只能表现出自己真实能力的20-30%;但是,如果获得适当的激励,它可以显示80-90%。

两者相差50% ~ 70% [4]。

Bonnie(1992)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平的评价体系。

如果制度不够公平,副作用显然会占主导地位。

Milne(1992)对薪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认知计划和奖励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绩效。

与加薪相比,平等、透明的岗位竞争具有更显著的激励作用。

此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员工的激励同样重要[5]。

Beary(2006)指出,当给予心理激励时,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可以得到提高。

如何为员工和组织创造双赢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氛围,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Mahanthump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最终发现关键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发展(33.7%)、工作热情(30.5%)、工作成就(28.7%)和工资收入(7.1%)。

国外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新型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在国际商业界的研究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关注企业集团的理论研究,以求深入理解企业集团的内涵,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企业集团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外研究者大多集中研究企业集团有关的理论,首先是宏观经济学家和古典经济学家 Edward Marshall“企业集团效应”理论,该理论指的是企业集团内部合作能带来的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集团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

此外,集团理论还包括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Porter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资源配置、市场定位和组织行为等因素,通过对于内部和外部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可以帮助企业集团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另外,企业集团理论还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美国经济学家 Paul Krugman Lawrence Summers把这一理论提出为“全球型公司论”。

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构建大型全球化的企业集团来实现,全球型企业集团的实质是大规模的跨国运营,它是由不同国家具备的资源能力和后勤管理能力综合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型企业集团可以在全世界各地高效地运作,实现全球经济整合,从而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欧洲学者也提出了有关企业集团理论的观点,被称为“欧洲模式”,突出特征是多个企业组成形成一个协作网络,鼓励企业之间的学习合作,联合发展新的技术,并实施全面的组织变革,从而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

此外,欧洲经济学家还提出,企业集团可以利用跨国经营的优势,如更强的营销和管理能力、更低的成本和更优质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企业集团效应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全球型企业集团理论。

它们都探讨了企业集团形式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影响,为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切实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吸收能力 的内涵 、 度 、 程模 型、 因变量 等主要 研 测 过 前 究 问题做 了较 系统 的梳理 , 以期 明晰 吸收能力 理论 的 研究现状 , 并在此基础 上对 吸 收能力理 论 的进 一 步研
究趋势进行 了探讨 。
异, “ 如 学生企业” 老师企业 ” 间具有 相似 性 的知 和“ 之


徐金发
杭州 305 ) 10 8
( 江大学 管理学院 浙
摘 要
吸 收 能 力 与 知 识 的获 取 、 消化 和 应 用 密切 相 关 , 收 能 力 的研 究 成 为 近 年 来 日益 关 注 的 主 题 之 一 。 简 述 了 吸
吸收能力的 内涵 , 对吸收能力的测度 、 过程模型 、 因变量等方面的研 究进行 了述评 , 出了进 一步研 究的方向 。 前 提
识 内容或认知结构 , 就会 增加 “ 学生 企业 ” 的知 识 吸收 和消化 。同时 , yr Sn h 19 ) ] D e & i ( 9 8 I 也指 出 , g s 企业 识
别、 消化 和应用 另一 个企业知识 的能 力是 基 于社会 交
1 吸收 能力 的概 念 及 内涵
概 念的清 晰界定 是科 学研 究 的前 提 , 现有 吸收能 力理论研 究的文献 , 最突 出的 问题是对 这个 概念 的具
能 力。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 同 的视角 、 同的分析层 面或 假定 不
下提出吸收能力 的概念 , 而产 生一些 有差 异但 本质 从

致的概念表 述。 最广泛接受 和使 用 的吸收 能力定 义 , C hn& 是 oe
L v t 3 1 9 ei h ] 90年提 出 的。他 们 将其 定 义 为企 业 n 在

国外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国外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国外组织培训理论文献综述西方培训理论最早源自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自泰勒后各种培训理论相继产生并运用于实践。

从最早的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到需求培训理论、资本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并丰富了现代培训理论体系。

其中,资本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提出对现代培训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与评估培训理论,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理论和培训效果评估理论,阐述了培训的内容;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则描述了培训的方式。

上述各种培训理论对培训实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意义,当今,资本培训理论和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影响比较大。

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员工,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

对于如何使工人成为第一流工人,泰勒不同意传统的由工人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方法,而是提出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科学选择并不断地培训工人。

泰勒指出:“管理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

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

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

”泰勒还指出:甚至在已知的最原始的工种上,也有一种科学。

如果仔细挑选了最适宜于干这类活计的工人,而又发现了干活的科学规律,仔细选出来的工人已培训得能按照这种科学去干活,那么所得的结果必然会比那些在“积极性加刺激性”的计划下工作的结果丰硕得多。

可见,培训对任何一种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本培训理论的代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功能。

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企业精英代表的上市公司大量涌现,为经济增长增添了活力。

然而,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但是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的现象有目共睹,企业生命周期短且难以做强做大。

因此迫切需要运用相关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将对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试图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一、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及基础研究“自生能力”概念最初源于对植物自我生存与生长能力的一种描述。

1999 年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Viability)”概念并对其做了后续研究,现将其提出背景及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1. 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林毅夫教授于1999 年正式提出的企业“ 自生能力(Viability)” 概念表述如下: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林毅夫,1999)。

理论是基于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与当时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

林毅夫教授提出的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是与当时的国有企业状况及其改革紧密相关的。

当时政府试图优先发展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企业按照政府指令,从事着并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从一个纯粹的微观经济个体转化为肩负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双重目标的“复合体”。

当企业发生亏损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并不能很清晰地判断该亏损属于政策性亏损还是经营性亏损,不得不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以扶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

因此,林毅夫将当时的国有企业定性为“缺乏自生能力”,强调自生能力是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一种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并据此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总体思路—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应用,以期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测量方法,为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企业制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其核心理论框架的探讨,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这些理论框架试图从不同角度解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发展及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核心竞争力来源的理论框架主要关注企业如何形成和维持其核心竞争力。

其中,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RBV)认为,企业拥有的独特、稀缺、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KBV)则强调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过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形成和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构成的理论框架主要探讨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通常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5月)CHINA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社会责任;概念;范围与层次;相关理论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创建。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存在不同的解释。

同时,随着社会上不同时期的劳工运动、少数者权利运动、环保主义者和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也不尽相同。

1953年,博文(Bowen H.R )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了“企业家们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向相关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一种义务”。

麦克格尔(McGuire Joseph W.)将这一概念深化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不仅意味着企业负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基本义务以外的其他某些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戴维斯(Davis Keith )将社会责任的含义精确为了:“社会责任是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者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相关社会的福利。

戴维斯的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企业应该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为社会福利带来益处。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77・
吸收能力;潜在的吸收能力存在一个向现实 的吸收能力转化的过程;吸收能力的结果是 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加强,体现在柔性、创新 和绩效上。这个模型中存在激发事件、社会 整合机制以及收益独占性(制度)这三个关 键的权变因素。 该模型反映了吸收能力的动态性,认为潜在的吸 收能力向现实的吸收能力转化过程中,需考虑社会整 合机制。不足之处是没有深入分析社会整合机制的不
(如三维度或四维度),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相互补充 的,对它们的测量,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种是使用替代的方法来测量整体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大多数研究从知识基 础的角度来看待吸收能力,尤其是从企业先前的知识 程度来考虑。常见的是以研发支出对销售的比例(研
万方数据
第5期
林枫,等: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同维度——协调能力、系统能力、社会化能力(Van
Bosch
et
den
应用性像索性学习(箭头2)的影响,期望形式的变化
又会对组织结构和组织的整合能力产生作用(箭头 3),形成吸收能力一学习一新的吸收能力的循环过程。 宏观层面分析的是吸收能力产生的结果对知识环境的 影响(箭头4),而知识环境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企业 的吸收能力(箭头5),产生了吸收能力与环境共同演 化的过程。
力的测量,利用不同方法的互补性会更完善。例如,运 用企业员工填写的调查表,同时也运用针对行业专家 评价企业的调查表,或运用定量的替代和案例研究相 结合的方法来测量吸收能力。 3有关吸收能力的一些模型
吸收能力模型最典型的是Cohen&Levinthal
(1990)[3 J提出的,后来的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发展和 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Van
Zahra&George(2002)∞1基于Cohen&Levinthal

企业家理论——精选推荐

企业家理论——精选推荐

关于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综述摘要:企业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本文从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演进进行分析研究,综述了企业家理论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进而又根据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理论,发展,研究一、企业家理论的演进过程科斯定理的发现标志着旧制度经济学的结束,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始。

而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也以此为分界线,科斯以前的成为古典理论,以后的又逐渐发展为由新古典理论学派和现代企业家理论阶段,各个不同阶段也都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古典学派理查德·坎蒂隆在1775年出版的《商业的性质概论》中提到:企业家自己的收入,由于存在谷物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是不确定的。

坎蒂隆依此推断说,把农产品运到城市的商人、农产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这些在交换和流动中起着中介作用的人,收入同样是不确定的,因而部属于企业家阶级。

坎蒂隆将“企业家”这个词语引入到经济学中.认为企业家是“风险承担者”。

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企业家是将一切生产手段——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或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

他将企业家的利润与资丰家的利润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家不仅应具备指挥和监督能力,而且还要有判断能力、恒心、商业领域的知识、组织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能力。

萨伊把企业家看做是将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认为企业家可以是自有资本的经营者.也可以是借贷资本的经营者。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企业家的概念,但同时也忽略了“承担风险的精神”和“创新”这至关重要的两点。

2、新古典学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中是没有企业家位置的,而试图把企业家纳入经济理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奈特的不确定性理论以及卡森和列宾斯坦的市场失效理论中。

新古典学派对企业家在市场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种观点:种是以马歇尔、柯兹纳等为代表的均衡体系的企业家理论;另一种观点则是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均衡破坏者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v e o s a c n Cr tc lRe i w fEnt r r s pa iiy Th o y e p ie Ca b lt e r
GU —e g, NG i ig Qi n DI f Hu— n p
( h a u i s o e t e es ee rhC n e , e i i tn ie i , e ig1 0 4 , h a C i s es mp t i n s R sac e tr B in J oo gUn r t B in 0 0 4 C i ) n B n C iv jg a v sy j n
的理 论 梳 理 和 阐释 , 并提 出将 企 业 能 力理 论 分 为 四 大 流 派 , 资 源 基 础 论 、 心 能 力论 、 识 基 础 论 和 动 态 能 即 核 知 力论 , 中资 源基 础 论 是 企 业 能 力理 论 研 究 的 一 个 热 点 , 态能 力 论 则 是 近 些 年 企 业 能 力 理论 研 究 的 前 沿 。 其 动 关 键 词 : 业 能 力 ; 心 能 力 ; 态 能 力 ; 争 优 势 企 核 动 竞 中 图分 类 号 :2 0 F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80 (0 9 0 —0 70 1 7 —16 2 0 10 1 —6 J
au ersa c t r e e r h.Th s p p r s se tc ly a ay e n umma ie h u r ntr s a c e n t i i a e y t ma ial n l z sa d s rz s t e c r e e e r h s i hs r s e t,a ls iist e i t o rc tg is:t e o r e ba e i w ,t o e c pa iiy t e epc nd ca sfe h m n o f u a e ore her s u c — s d v e hec r — a b l h — t o y,t o e g — a e h o y a d t y a cc pa i t he r r hekn wld e b s d t e r n he d n mi— a b l y t o y.W ih n t e f urc t g is, i t i h o a e ore t e r s ur e b s d v e i h s o u a n h e o c — a e iw st emo tp p lro e,a d t e d n mi—a a i t he r se r i g t n h y a cc p bl y t o y i me g n o i b h x v fb sn s a a iiy t o y i e e ty a s e t e ne twa e o u i e s c p b lt he r n r c n e r . Ke r : u i e s c p b lt y wo ds b sn s a a iiy;c r a a iiy;d na c c p b l y;c m p ttv d a t g o e c p b lt y mi a a ii t o e ii ea v n a e

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综述

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综述

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综述前言:近几十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世界经济趋向于跨国发展,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间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一国跨国公司的数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仅能够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本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我国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数量规模、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可见,中国迫切需要培育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来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跨国公司。

本文主要将国内外对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培育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理论综述,从而指出中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方法。

一、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界定许多机构和学者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有不同的阐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正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价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企业竞争力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静态的能力、改善的能力、进化的能力。

静态的能力是指实际上企业已经达到的竞争能力水平;改善能力是指不断地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能力;进化能力是指建立前两者能力的能力。

罗国勋(1997)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晚。

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称谓很多,诸如“企业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

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研究者如果没有明确自己所处的观察地位、角度和可以使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就可能陷入混沌的境地而导致逻辑的紊乱,故金碚(2002)对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资源学派的企业能力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资源学派的企业能力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资源学派的能力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能力理论。

它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企业资源的资源学派关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观点和相关文献综述。

一、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基本观点能力学派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和1925年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倡的企业内部成长论。

马歇尔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同时他认为每个行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规模、企业寿命、专业知识、组织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份额都不同的异质企业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衰落是经常性的,但一个行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出现长期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

其后他的门人艾迪斯•彭罗斯(Edith Penrose)于 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思想。

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 (杨浩、戴明月,2001)。

企业的内部存在着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从而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

此后对企业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1982年纳尔逊(Richard Nelson)和温特(Sidney Winter)在《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中,借鉴企业的能力理论,以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

同年,里普曼(Stephen Lippman)和罗曼尔特(Richard Rumelt)在“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中,他们推断,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核心能力的资源,那么企业间业已存在的效率差异将无法消除。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理论评价
0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概述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理论背景
该理论是在对之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不足,更全面地解释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理论发展
邓宁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经过不断完善,该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目录
contents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垄断优势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投资理论
01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在外国进行的长期投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外国企业的实际经营控制权或参与其经营管理。
理论概述
国家应投资于提升自身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基础设施等。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国内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推动企业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国家应鼓励企业采取合适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提升自身竞争力。
理论概述
新产品刚刚研发成功,技术密集度高,生产要素需求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素质劳动力为主。
创新阶段
产品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生产要素需求以大规模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主。
成熟阶段

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综述一、概述客户关系管理(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作为现代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从一种商业策略演变成了一套复杂且多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信息技术学等。

这些研究不仅关注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战略和策略,还深入探讨了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实现和系统构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

本文旨在对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从理论背景、发展阶段、核心内容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对国外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定义与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种商业战略,它专注于识别、理解、选择、吸引、保留和增强客户,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利润增长。

CRM的理念基于一种认知,即客户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优化客户关系,公司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盈利能力。

CRM的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策略和过程。

从技术角度看,CRM是一套集成的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包括客户数据分析、市场营销自动化、销售自动化和服务自动化等功能。

从策略角度看,CRM是一种商业哲学,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制定和执行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

从过程角度看,CRM包括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客户体验的活动,如客户获取、客户开发、客户保留和客户增长等。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创造、传播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以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理论支持。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斯图尔特·戴维等学者提出了知识创建、转化和应用的“SECI”模型,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外,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工人理论、李国治的知识融资理论和布赖恩·阿瑟的知识剥夺理论等都为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了深入思考。

二、知识管理的关键要素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考虑众多的关键要素。

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方面。

在知识获取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外部的知识共享、员工培训等手段来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在知识存储方面,企业需要建立起系统化、高效的知识库,以便员工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获取相关知识。

在知识传播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博客、社交媒体等渠道实现知识的分享和交流。

在知识应用方面,企业需要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价值,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知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在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些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首先,知识管理可能受到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的限制,因此,企业需要倡导知识共享和协作文化,并通过激励机制来促使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活动。

其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知识安全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安全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的案例分析在国内外,很多企业已经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企业运营能力文献综述

企业运营能力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Transport Studies Group(1991)对欧洲企业运营状况进行了近20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企业运营成本以及收入结构与企业的规模、旅客吞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即企业人均旅客成本与企业规模负相关、企业的非航空收入与旅客吞吐量正相关。

[1] Alexander t. Wells (2004)以美国企业为例对企业运营管理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该文梳理了美国企业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美国企业在运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作者运用企业检查单、旅客吞吐量、市场培育和经济环境等要素进行企业的发展与规划分析,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方面,则侧重于计划与预算、企业设施与服务定价、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等问题。

[2]Eric pels.Nena Njegovan 、Christion Behrens(2008)利用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理论(Cross-price elasticities)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基于详实数据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廉价航空公司和干线企业在运营体系上的相互作用关系,但该研究没有对干线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做深入全面的分析。

[3]2 国内研究现状李丽娟(2009)分析认为我国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存在定位不明确、运营模式“全而不专”等问题,提出改变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应从加强企业管理法规规章的建设、加强灌输特许经营意识及引进外援等方面进行着手。

[4]陈现涛,常磊(2009)分析了“虚拟航站楼”这种新型的企业运营模式,即为了解决各企业之间客源分布不均衡状况,通过在中小城市建立多个“虚拟航站楼”来吸引大量的民航旅客,并将他们有计划的引导到相应的企业,以避免地方中小企业的重复建设,节约资源。

[5]任新惠、赵晶(2010)认为,导致我国企业行业整体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运营效率低下,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机制是影响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要从政府主导下的两权分离、股权多元化为手段改革产权结构、通过立法完善企业相关利益方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入手。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1.国内研究成果与国际比较,我们国内财务分析研究开始得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也有些滞后。

但是后来由于我国学者不断得深入研究,逐渐丰富了我国财务分析方法。

张先治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对我国的财务分析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于1995年完成了对我国的财务分析理论的分类与定位。

在他的观点中,会计与基于会计的财务分析并不是一样的,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本质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并且张教授对这些差异一一做出了解释以及区分。

2001年教授通过对美国财务分析情况的研究与探索,对我过的财务分析体系做出了重建。

1樊行健(2005)提出,我国的会计分析一直都不怎么被大家所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显存在较大的差距。

会计工作只能反映公司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信息。

因此,重点要将财务跟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并要考虑到成本分析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

2陈如意(2006)撰写了一篇有关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章。

文中的观点为,我国的当前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着很多弱项和空缺,其中也包括了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限制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漏洞。

3黄世忠(2007)进行了案例研究。

他经过案例研究,探索出对财务分析有着重要的关键因素,分别为资产质量、现金流量情况和盈利质量这几个关键要素。

并对西方学着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本书就财务表要素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结合实践。

4胡玉明(2007) 提出传统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企业财务报表只是记载一些企业过去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这就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会以结果导向作为起点。

就其本身而言,大家没办法明白“之所以产生这样结果”的来龙去脉,分析和使用企业财务报表的人只能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他认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维一定要从企业经营的环境和经营策略出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反观企业财务报表,在公司财务报表中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然后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框架进行构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摘要】对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企业能力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理论很好地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

发展至今,企业能力理论已经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力能力论、知识基础论等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资源基础理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

关键词: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热点;企业能力理论学科前沿引言:企业能力理论是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其后,马歇尔、潘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

时至今日,企业能力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四大流派:沃纳菲尔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能力论”、提斯、匹斯奥和舒恩的“企业动力能力论”以及哈罗德·德姆赛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

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

正是由于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聚焦点来看,就可以发现企业能力理论大致经历了从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以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为标志,该学派相关的经典著作有巴尼1991年发表的《公司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彼特瑞夫1993年发表的《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基于资源的观点》等文章。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后来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蒂斯、匹萨若、苏安、福斯、贺尼等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蒂斯于1994年发表的《The dynam ic capability of firm: An inroduction 》一文为标志,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其后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

企业知识理论以德姆赛茨和格兰特为代表,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基于知识的公司理论》一文堪称企业知识理论的经典之作。

企业知识理论强调了知识在创造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知识是竞争致胜的基础。

要在知识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要协调战略与知识管理,培育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一)企业资源理论(1)关键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在企业资源理论中,企业被假定为难以模仿的资源集合体,企业资源异质性观点是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束。

沃纳非尔特在1984年发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中提出,资源“位势障碍”保护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并在其被利用过程中将转化为成本优势,从而保证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2)有价值、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资源构成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巴尼提出了更具体和综合的框架以识别为获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企业资源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资源是不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

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特殊的资源,即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在竞争者中稀有或者是独特的,不能为竞争者完整地加以模仿以及不能为竞争者所具有的资源替代。

(3)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用来开发、生产和分销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和组织资源。

(4)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事后限制竞争、企业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及企业事前预防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1)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

这一理论认为,应当以最本质的同质的东西来规定企业的内涵,这种同质的东西就是“能力”。

哈默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的学识。

”企业的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和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追加要素投入、企业的经历等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

(2)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首先,对企业进行分析的最小单元,既不是单个的“人”,也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组成的“组织单元”,更不是其它的“物”的因素或具有“社会”性质的规则因素,而是反映企业本质的能力。

其次,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或资产,企业能力可以从本质上把企业能够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界定清楚,企业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别是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

(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单个企业拥有的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

(4)如果一个企业形成了一种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地位,则企业可以将这种能力应用于其他业务单位,实现竞争优势。

(5)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三)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1)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

在全球市场上的胜利者是这样一类企业:具有有效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

蒂斯认为“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

以此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2)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

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的常规惯例。

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如产品开发常规惯例、战略决策形成)、重在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及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如知识创新常规惯例、从外部获取常规惯例)。

(3)动态能力是一种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

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即免疫系统具有一种识别多种抗原多样性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的能力,而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建立、整合和重组资源和能力的能力,从而使动态能力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四企业能力理论总体评价(一)研究意义作为80年代中期出现,9 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已成为当今经济学与管理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

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对于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企业资源理论使得我们能够把目光从单一的考虑成本上面转移到同时考虑技术水平、能力及知识等因素的层面上,这也正是科斯在他的强调成本的现代企业理论之中认识得不够充分之处。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局限性(1)这一理论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企业能力概念,对能力定义不适当的抽象、能力范围。

的界定过窄或过宽都导致无法给出企业能力全面准确的涵义界定。

(2)能力理论在强调企业内在成长,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以形成和创造战略优势的同时,对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的分析有些单一。

(3)企业能力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

(4)企业资源理论的不足:关键资源不明确,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支撑。

(5)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同时,没有给出可行的用以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对核心能力的积累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途径。

(6)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些抽象空泛的概念和框架的讨论上,缺乏对动态能力进行系统、深入的可操作化研究,还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实践。

(三)未来研究方向(1)理论上与经济学更为紧密地结合,并在知识研究方向上进一步发展与新制度经济学或组织经济学、委托一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结合;与奥地利学派结合,走演化研究的道路;与知识管理理论结合。

(2)应用研究上,则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力理论与特定能力,如:管理能力、人力资本、治理结构、社会资本、营销等之间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1] 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M·波特.竞争论[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 金碚.竞争力经济[M] .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 朱高峰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