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2、3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2.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5.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6.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参加公民大会B.入选四百人议事会C.因破产沦为债奴D.参加审判活动7.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指出:“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话说明( )A.罗马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B.世界各国的法律遭到罗马法的任意践踏C.法律是罗马帝国征服扩张的最有力工具D.耶林对罗马法的评价过高,不符合实际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高一级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高一级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高一级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卷(第一单元——第六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处四个时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右图告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4.对近代西方法律,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法律著作也同样如此。

”材料最能说明( )A.罗马法就是欧洲法B.英、法、德三国法律相同C.罗马法对西方各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D.世界近代法律制度具有一致性5.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史上的重大创举,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代表,关于这一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四年一任,由全国选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B.国会参众两院代表选民的意志,掌控美国立法大权C.由于国会拥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总统的行政须向国会负责D.联邦体制体现了民主和共和的原则6.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B.民主性 C.普选制D.法制化7.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历史必修1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历史必修1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历史必修1第一、二单元测试题高一历史必修1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字母写到下列答题卡里。

每题2分,计60分)I、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匾牌(图略。

图中文宁为“华氏史祠”),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彳丁。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5、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6、“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 B.隋朝 C.宋朝D.清朝8、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管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0、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II、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12、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H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13、明代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周王----- 诸侯--- 士--- 大夫D^ 周王 ----- 大夫 --- 士--- 卿15、“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16、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7、周初实彳丁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18、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B、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辖区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1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20、下面关于“城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城邦一般由城市和周边的农村构成B.城邦是“城市国家”的意图C.城邦的政治制度都实行民主制D.城邦的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21、梭伦改革与克里斯提尼的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革B.无论财产多少,每一个公民可以担任各种官职C.都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22、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于中,而不是在少数人于中。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1.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

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

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2.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3.从秦朝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

据此可知,这一传统( )A.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B.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C.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D.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4.对比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到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数量的增加B.废丞相加强君主专制C.以分权形式实现集权D.官僚机构职能的变更5.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幕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三月必须截止。

这一规定(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6.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

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弛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汤灭夏后大会诸侯。

汤取天子之玺,置于天子之座,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

”汤以此三让,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

对其说的“有道者可以处之”的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打破制B.想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C.为自己即位做铺垫D.认为天下非一家之有,有道者才可以治理天下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B.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C.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D.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3.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A.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B.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C.有利于文化的整合D.扩大了统治的疆域4.传说古代先___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___。

到了秦朝,由于___出生于一月,就把___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A.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封建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5.___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___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恢复分封制度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抨击秦的专制暴政6.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B.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C.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7.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___,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汤灭夏后大会诸侯。

汤取天子之玺,置于天子之座,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

”汤以此三让,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

对其说的“有道者可以处之”的理解,正确的是( )A.想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B.主张打破世袭制C.古代选官制度的模式形成D.为自己即位做铺垫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3.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6.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 B.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C.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 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7.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参考答案)

必修1第一第二单元学考复习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

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2、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答案:C3、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 ④为魏晋南北朝4.从隋朝到清末,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5.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

这次改革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B.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C.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答案:B6.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C7、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宗法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C8、明太祖朱元璋曾在8天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9、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族政治确立起来。

这次改革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B.梭仑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马丁路德改革答案:A10、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中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该法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答案:A11.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平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1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当你在平时认真做好每份历史试题的时候,便能够让你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历史知识点。

所以,还在等什么呢?让我们从这份试题卷中找出那些你欠缺的知识点吧!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60分)1.右图是《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图中深灰色部分表示公元前8到6世纪的希腊。

由此可知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不包括A.巴尔干半岛B.小亚细亚半岛西岸C.爱琴海诸岛屿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上,老师叫学生查找课题中的“民主”一词。

一位同学找到: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对这两个“民主”班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最合理的一项是A.两个“民主”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指人民能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B.老师所要求查找的“民主”是政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人的思想主张C.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等级社会中,民众都是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可言的D.学生找到的“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课题中的“民主”之“民”是被统治者3.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参加公民大会B.入选四百人议事会C.因破产沦为债奴D.参加审判活动4.公元前443—前429年,这15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有的历史教科书也将其称为A.“梭伦时代”B.“克利斯提尼时代”C.“伯利克里时代”D.“柏拉图时代”5.古代雅典制定了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制裁违法执政者的“贝壳放逐法”,也叫“陶片放逐法”。

如图二所示,公民将自己认为应该受制裁人的名字写在贝壳或者陶片上,进行无记名投票。

以下对这一办法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此项制度应该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就已经创立,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发展到鼎盛B.这种独特民主办法的弊病是依此法作出的判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C.这对雅典身居高位的官员没有任何震慑力和约束力,因为在实际环境下很难实行D.根据古希腊各城邦的特点,这一政治法律制度应该是斯巴达所独创而并非是雅典6.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之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内阁制答案 B解析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A、C两项形成于秦朝;D项形成于明成祖时期。

2.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

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答案 B解析吃团圆饭的习俗反映出中国人民重视亲情,故吃团圆饭的习俗受到古代中国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3.“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答案 A解析“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说明了继承权力的唯一性原则,这实际上说明了宗法制的继承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工作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

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答案 C解析从材料可以了解到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

本题选C项。

A、B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明显错误。

5.下图是秦始皇,他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

这突出说明( )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的服饰从名称、装饰和用途来看都是特殊的,这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这个国家里,许多对立的党派如同形形色色的地貌:山地的居民倾心于民主政体,平原的居民偏向寡头统治,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向往一种混合的政体。

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在防止另外的党派占优势……以下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中派别林立B.雅典内部争斗导致国家衰落C.地理环境对政治影响巨大D.雅典民主政治面临威胁较多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城邦就是他的最高监护人,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

这反映出雅典 ( )A.公民培养受强制性约束 B.法律有违人文精神C.父母失去教育子女资格 D.公民教育制度完备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因此雅典的民主就是“人民统治”;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

这材料说明( )A.雅典民主限制了个人自由B.城邦为个人服务C.近代西方民主与雅典民主的内涵一致D.全体雅典居民都有充分参政的权利5.约公元前420~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

该剧作者意图( ) A.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 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C.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6.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

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说明( )A.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B.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7.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的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A. 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B.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C.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4.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7.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1.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

”钱穆是在A.批评周人的保守落后 B.肯定周人实行的分封制C.指出周人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赞扬周人开创了分封制2.右图为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广东72县陈姓人合资兴建祠堂,主要是因为A.当时广州知府的命令 B.受宗法制的影响C.西方思想的冲击 D.清朝重视培养实用人才3.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5.南宋时地方官选任实行地区回避,其规定:官员在非乡贯“州县寄居己及七年,虽未及七年,而有田产物力及三等户以上,并不许注授本处差遣”。

实行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对地方管理控制 D.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6.明朝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一直是一级行政区最高长官。

尽管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总督或者巡抚等职,但明朝总督与巡抚一般仅为军事长官且为临时性,一般不能干涉布政使与按察使的工作。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0XX年冬至日(12月22日),凤阳县明皇陵景区将举办华夏朱氏源流研究成立大会和冬至日祭祀活动,有来自湖南、浙江、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云南等省的150多位朱氏后裔、明史研究学者,齐聚明皇陵祭祀、探讨朱氏宗亲源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丞相制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三哥B.四哥C.大哥D.二哥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D.等级制5.《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6.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7.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A.西周B.元代C.汉代D.秦代8.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0.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2.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选择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选择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选择题)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选择题)1.《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A.内服制度B.外服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 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①异姓功臣贵族②同姓王室贵族③殷商降族④古代帝王的后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强大 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为小宗.请问诸侯的嫡长子和次子分别是: A.诸侯和诸侯B.诸侯和卿、大夫C.卿大夫和诸侯D.卿、大夫和士 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相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是相沿袭的 10.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内外服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D.实行分封制 1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 D.嫡长子都称为大宗 1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1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 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14.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5.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礼乐制度的破坏 16.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17.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1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 20.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2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表1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7.‚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2A .君主专制的‎消弱B .宗法制的消‎亡C .中央集权加‎强D .分封制的巩‎固 8. 有人这样说‎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A .限制君权B .消弱相权C .实行君主立‎限制D .废除三审六‎部制9.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 .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买‎国B .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国民党从新‎诠释了三民‎主义D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州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007年冬至日(12月22日),凤阳县明皇陵景区将举办华夏朱氏源流研究成立大会和冬至日祭祀活动,有来自湖南、浙江、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云南等省的150多位朱氏后裔、明史研究学者,齐聚明皇陵祭祀、探讨朱氏宗亲源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丞相制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三哥B.四哥C.大哥D.二哥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D.等级制5.《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6.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7.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A.西周B.元代C.汉代D.秦代8.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0.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2.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是说唐太宗()A.德治思想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13.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4.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丞相不再对皇权构成威胁()A.汉朝B.唐朝C.秦朝D.明朝15.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16.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称:……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17.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7岁)妾一(侧室)大哥(25岁)妾二(侧室)二哥(22岁)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18.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回答:“金榜题名。

”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活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19.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B.为打开中国市场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D.为掠夺中国财富20.标志着西方列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1.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2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C.《辛丑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2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24.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25.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A.黄海海战B.台湾保卫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26.“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B.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鸦片战争爆发D.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紧强意志27.20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

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28.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9.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C.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D.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30.“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A.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31.“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2.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3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彭德怀指挥下,中共领导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台儿庄大捷3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实行全民族抗战B.战争的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正确的战略战术二、综合题36.阅读下列材料: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辛许。

”始皇下议其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

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请回答:(1)根据材料,王绾主张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有何弊端?(3分)(2)根据材料,李斯又主张实行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有何特征?(2分)(3)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纳谁的建议?(1分)你的理由是什么?(2分)37.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分)(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措施?(2分)(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1分)其职责是什么?(1分)有何作用?(1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38.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场景 《马关条约》场景 《辛丑条约》场景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本土约相当于中国的1/30,人口相当于中国的1/7,但却拥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当时,日本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了38.2%,年产钢229.2万吨;军队数量虽少于中国,但武器装备却占绝对优势。

而当时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国民经济的90%以上,工业经济不到10%,钢年产量仅1.5吨;军队数量虽然庞大,但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加上蒋介石推行反共内战政策,政治腐败,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

请回答:(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1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1分)(2)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1分)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1分)(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1分)有何主要影响?(1分)(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2分)参考答案36.(1)分封制;弊端:当分封的诸侯势力强大后,会互相争霸,天子无法控制,造成国家分裂。

(2)郡县制;特征:直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李斯的建议;理由:实行郡县制能有效地控制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

37.(1)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特征:皇权的高度集中。

(2)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

措施: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清朝。

职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38.(1)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背景: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根本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腐败落后。

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