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分析-ppt
合集下载
实验设计方法-PPT
2、设计要求:(1);各组观察对象要同质,满足 均衡性、 (2);采用随机化分组、 (3)合理设置 对照组、 (4);各组例数相等或相近、
3、优缺点;
(1)优点;设计方法简单易行,统计分析也简单; 适用面广,不论两组或多组、不管组间样本含 量相等或不等,均可采用这种设计。
(2)缺点;要求实验设计,故实 验所需样本含量相对较多。
变异来源 总变异 组间变异
01 组内变异
表 方差分析结果 SS υ MS F P 281、65 31 141、17 3 47、057 9、38 <0、
140、465 28 5、017
二、配对设计与分析▲
①、概念---就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 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得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得 处理组、
予以注射、以上剂量、种系与笼子三个 因素得分组如下表,试分析不同因素间 有无差别。
表白兔注射不同剂量甲状腺素后得甲状腺体重量(mg)
种系
笼
号
种系 种系
1
2 3 4 5 小计 均数
甲
C65 E85 A57 B49 D79 335 67、0
乙
E82 B63 D77 C70 A46 338 67、6
(k-1)(b-1)
MS区组 MS误差
四、 拉丁方设计与方差分析(110)
一、拉丁方设计▲
1、概念;用r个拉丁字母排成r行r列得方阵,使每行、每列中每个 字母都出现一次,这样得方阵叫r阶拉丁方。按拉丁方得字母、 行与列安排处理及影响因素得试验称为拉丁方试验。
拉丁方设计就是随机单位组设计得进一步扩展,可以考虑3个 处理因素。(也可以1个、2个)
4、方法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案 示意图
预选对象
按纳入 标准
3、优缺点;
(1)优点;设计方法简单易行,统计分析也简单; 适用面广,不论两组或多组、不管组间样本含 量相等或不等,均可采用这种设计。
(2)缺点;要求实验设计,故实 验所需样本含量相对较多。
变异来源 总变异 组间变异
01 组内变异
表 方差分析结果 SS υ MS F P 281、65 31 141、17 3 47、057 9、38 <0、
140、465 28 5、017
二、配对设计与分析▲
①、概念---就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 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得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得 处理组、
予以注射、以上剂量、种系与笼子三个 因素得分组如下表,试分析不同因素间 有无差别。
表白兔注射不同剂量甲状腺素后得甲状腺体重量(mg)
种系
笼
号
种系 种系
1
2 3 4 5 小计 均数
甲
C65 E85 A57 B49 D79 335 67、0
乙
E82 B63 D77 C70 A46 338 67、6
(k-1)(b-1)
MS区组 MS误差
四、 拉丁方设计与方差分析(110)
一、拉丁方设计▲
1、概念;用r个拉丁字母排成r行r列得方阵,使每行、每列中每个 字母都出现一次,这样得方阵叫r阶拉丁方。按拉丁方得字母、 行与列安排处理及影响因素得试验称为拉丁方试验。
拉丁方设计就是随机单位组设计得进一步扩展,可以考虑3个 处理因素。(也可以1个、2个)
4、方法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案 示意图
预选对象
按纳入 标准
《实验方案设计》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实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实验目标
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 要明确实验的目标,以便 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方案 和收集数据。
指导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是实验过程的指 导思想,有助于确保实验 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 有效性。
合作研究
与其他研究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实验的应用和推广。
培训与交流
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实验应用经验和技术成果,促进实验的 普及和应用。
REPORT
《实验方案设计》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实验方案设计概述 •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 实验变量与控制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实验方案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实验方案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
科学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 分析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 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实验方案具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假设的可行性分析
在提出假设之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实验方 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包括对实验条件、资源、技 术等方面的考虑。
REPORT
CATALOG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 ppt课件
机会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各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1.随机化目的与内容: ①保证处理组和对照组实验单位各种已知或未知
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衡可比性; ②避免人的主 观因素影响; ③保证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变量。 2.随机化的内容:随机分组、随机抽样、随机实验顺序。 3.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及抓阄、摸球、掷币、 抽签等半随机方法。
…
…
X n2
…
X ng
T2
…
Tg
区组小计
B1 B2
…
Bn X
(二)应用范围:
不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中,若仅考虑一个具有k 水平的研究因素,
且实验单位可以按照某个或某些重要的非研究因素分组时,均可采用随机区组
两只动物。
PPT课件
16
(二)应用实例 例,有20只小鼠,按窝别、性别相同,月龄、体重相同或接近的条件配成 10对,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配到甲组和乙组中去。
——随机数字表法 (1)编号:将10对小鼠顺序编为1-10号; (2)取随机数字:从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7行第5列开
始,依次读取一位数抄写于配对号下,见表3-7第2行; (3)事先规定:若随机数字为奇数,则对子中的第一只小鼠分配甲组,另
个动物(即第12号动物)调至C组,使三组动物数相等。最终分组如下,A组:
1,3,9,13,15号,B组:4,5,7,8,10号,PPCT课组件:2,6,11,14,12号。
9
(三)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观察,
重复程度表现为样本含量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 1. 重复的意义:估计实验误差和降低实验误差。
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衡可比性; ②避免人的主 观因素影响; ③保证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变量。 2.随机化的内容:随机分组、随机抽样、随机实验顺序。 3.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及抓阄、摸球、掷币、 抽签等半随机方法。
…
…
X n2
…
X ng
T2
…
Tg
区组小计
B1 B2
…
Bn X
(二)应用范围:
不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中,若仅考虑一个具有k 水平的研究因素,
且实验单位可以按照某个或某些重要的非研究因素分组时,均可采用随机区组
两只动物。
PPT课件
16
(二)应用实例 例,有20只小鼠,按窝别、性别相同,月龄、体重相同或接近的条件配成 10对,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配到甲组和乙组中去。
——随机数字表法 (1)编号:将10对小鼠顺序编为1-10号; (2)取随机数字:从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7行第5列开
始,依次读取一位数抄写于配对号下,见表3-7第2行; (3)事先规定:若随机数字为奇数,则对子中的第一只小鼠分配甲组,另
个动物(即第12号动物)调至C组,使三组动物数相等。最终分组如下,A组:
1,3,9,13,15号,B组:4,5,7,8,10号,PPCT课组件:2,6,11,14,12号。
9
(三)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观察,
重复程度表现为样本含量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 1. 重复的意义:估计实验误差和降低实验误差。
《实验设计教案》课件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 件
#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件
实验设计概述
实验设计是指为了获得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一种设计过程。通过 本节课,你将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其重要性以及实验设计的流程和步 骤。
实验设计的要素
实验对象
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或被试者,这是实验设 计的基础。
实验因素
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变量控 制与操作。
疫苗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型 疫苗,测试其安全性、有效性 和免疫效果。
新药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药, 评估其药效、毒性和适应症, 以实现临床应用。
总结与问答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回顾
回顾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
探讨实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对实验设计的深入理解。
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实验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内容。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与目的,有助于指导实验设 计的方向与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1 可重复性
2 系统性
实验设计应具备可重复性,即他人能够按 照相同的步骤与条件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 的结果。
实验设计应具备系统性,包含完整的实验 流程和严密的研究设计,确保实验结果可 靠。
1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统计分析,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假设,从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3
实验结果应用与推广
#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件
实验设计概述
实验设计是指为了获得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一种设计过程。通过 本节课,你将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其重要性以及实验设计的流程和步 骤。
实验设计的要素
实验对象
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或被试者,这是实验设 计的基础。
实验因素
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变量控 制与操作。
疫苗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型 疫苗,测试其安全性、有效性 和免疫效果。
新药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药, 评估其药效、毒性和适应症, 以实现临床应用。
总结与问答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回顾
回顾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
探讨实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对实验设计的深入理解。
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实验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内容。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与目的,有助于指导实验设 计的方向与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1 可重复性
2 系统性
实验设计应具备可重复性,即他人能够按 照相同的步骤与条件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 的结果。
实验设计应具备系统性,包含完整的实验 流程和严密的研究设计,确保实验结果可 靠。
1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统计分析,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假设,从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3
实验结果应用与推广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PPT课件
2021
3.实验设计的内容 广义地说,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形成统计假设,并为检验假设、搜集和分析 数据制定有效的计划; (2)阐明检验统计假设所遵循的决策; (3)按计划搜集资料; (4)按计划分析资料; (5)对统计假设的真伪作出归纳性推断。
2021
4、分类
(1)依据:实验控制条件严密程度不同,即: ①对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控制程度; ②能否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③能否主动操纵实验变量.
真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非实验设计
2021
(2)依据:每个实验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①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 ②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
③在各自变量和各处理水平中用相同的被试者,还 是用不同的被试者?
根据这三个条件的组合,就可构成许多不同类型的 实验设计。
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
混合设计
➢这三种设计为实验中的“三大动态因素”(不可并存)
2021
(7)仪器使用 (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2021
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 情景以外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测验的反作用 前测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条件的敏感性,使得实验 结果难以推广。 (2) 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 抽样或分组没有做到真正的随机化,带来选择偏差 (即以非对等组进行比较)。 (3)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
2021
②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这一原则规定,研究者必须 尊重被试的自由,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实 验,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实 验。);
③保护被试免遭伤害(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在实验进 行中和完成后,都必须确保被试不会因为实验而产生 任何不良反应)
3.实验设计的内容 广义地说,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形成统计假设,并为检验假设、搜集和分析 数据制定有效的计划; (2)阐明检验统计假设所遵循的决策; (3)按计划搜集资料; (4)按计划分析资料; (5)对统计假设的真伪作出归纳性推断。
2021
4、分类
(1)依据:实验控制条件严密程度不同,即: ①对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控制程度; ②能否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③能否主动操纵实验变量.
真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非实验设计
2021
(2)依据:每个实验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①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 ②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
③在各自变量和各处理水平中用相同的被试者,还 是用不同的被试者?
根据这三个条件的组合,就可构成许多不同类型的 实验设计。
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
混合设计
➢这三种设计为实验中的“三大动态因素”(不可并存)
2021
(7)仪器使用 (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2021
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 情景以外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测验的反作用 前测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条件的敏感性,使得实验 结果难以推广。 (2) 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 抽样或分组没有做到真正的随机化,带来选择偏差 (即以非对等组进行比较)。 (3)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
2021
②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这一原则规定,研究者必须 尊重被试的自由,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实 验,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实 验。);
③保护被试免遭伤害(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在实验进 行中和完成后,都必须确保被试不会因为实验而产生 任何不良反应)
实验设计与分析
考纲要求
➢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II) ➢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II)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课内容
进行实验分析
选用材料试剂
实验设计 与分析
根据实验原则设计实验步骤 进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
流
学
程
以2018年全国理综卷(II)29题为例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 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 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 的处理是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B组的处理是 切除垂体 。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 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生长 激素和 促甲状 激素。
①取材、分组、编号,做相同处理; ②引入自变量,做不同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等量原则
可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论
1.三步法
①取材、分组、编号,做相同处理; ②引入自变量,做不同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因变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1.垂体产生激素种类及作用。 2.垂体切除法。
➢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II) ➢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II)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课内容
进行实验分析
选用材料试剂
实验设计 与分析
根据实验原则设计实验步骤 进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
流
学
程
以2018年全国理综卷(II)29题为例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 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 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 的处理是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B组的处理是 切除垂体 。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 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生长 激素和 促甲状 激素。
①取材、分组、编号,做相同处理; ②引入自变量,做不同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等量原则
可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论
1.三步法
①取材、分组、编号,做相同处理; ②引入自变量,做不同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因变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1.垂体产生激素种类及作用。 2.垂体切除法。
(汇总)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节.ppt
一般贝努利试验与n次贝努力试验不严格区分 二项分布的定义:
设随机变量 x 所有可能取值为零和正整数:0,1,2, … n, 且有:
P(x=k)= P n(k) = C n k p k q n-k (k = 0,1,…,n ),其中p > 0, q > 0, p + q =1,
则称为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n和p的二项式分布,记为 x~B(n,p)。
t x /S x
f x
df
df
1 / df
2 / 2
1
t2 df
df 1 2
Ftdf Pt t1
t1 f t df
优选文档
28
优选文档
29
实际样品中σ12和σ22常是未知的,但在样本含量充分大
的情况下,通常是用S12与S22分别代替σ12和σ22,于是常
用
估计, x1 x2
S12
n1
S
2 2
,n2记为:
S x1 x2
S12
n1
S
2 2
n2
2 1
2 2
2
S
2 0
S12
df1
S
2 2
df
2
df1 df2
SS1 SS2 n1 n2 2
0
4
n
Px m Pn k m
C
k n
pk qnk
m
5
m2
Pm1 x m2 Pn m1 k m2 Cnk pk qnk
k m1
(m1≤m2)
优选文档
4
优选文档
5
优选文档
6
3.1.1.2 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和应用条件 已知随机变量x~B(n,p) 正好有k次发生的概率。
设随机变量 x 所有可能取值为零和正整数:0,1,2, … n, 且有:
P(x=k)= P n(k) = C n k p k q n-k (k = 0,1,…,n ),其中p > 0, q > 0, p + q =1,
则称为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n和p的二项式分布,记为 x~B(n,p)。
t x /S x
f x
df
df
1 / df
2 / 2
1
t2 df
df 1 2
Ftdf Pt t1
t1 f t df
优选文档
28
优选文档
29
实际样品中σ12和σ22常是未知的,但在样本含量充分大
的情况下,通常是用S12与S22分别代替σ12和σ22,于是常
用
估计, x1 x2
S12
n1
S
2 2
,n2记为:
S x1 x2
S12
n1
S
2 2
n2
2 1
2 2
2
S
2 0
S12
df1
S
2 2
df
2
df1 df2
SS1 SS2 n1 n2 2
0
4
n
Px m Pn k m
C
k n
pk qnk
m
5
m2
Pm1 x m2 Pn m1 k m2 Cnk pk qnk
k m1
(m1≤m2)
优选文档
4
优选文档
5
优选文档
6
3.1.1.2 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和应用条件 已知随机变量x~B(n,p) 正好有k次发生的概率。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设计与分析
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中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和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正确性,加深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
实验步骤
03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a. 测量橡皮条的原始长度 b. 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重物 c. 记录橡皮条的伸长量 d. 改变重物的重量,重复步骤c e.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培Hale Waihona Puke 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如弹簧秤、滑轮等
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会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实验原理
02
力的合成原理
力的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合并为一个力
01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合成为一个力
矢量运算: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三角形法则:三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三个力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实验操作过程
准备实验器材:弹簧秤、细绳、橡皮条、刻度尺等
固定橡皮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系上细绳
加载力:用弹簧秤拉细绳,使橡皮条产生形变
记录数据: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以及橡皮条的长度和角度
重复实验:改变加载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实验步骤3和4
分析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正确性,加深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
实验步骤
03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a. 测量橡皮条的原始长度 b. 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重物 c. 记录橡皮条的伸长量 d. 改变重物的重量,重复步骤c e.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培Hale Waihona Puke 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如弹簧秤、滑轮等
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会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实验原理
02
力的合成原理
力的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合并为一个力
01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合成为一个力
矢量运算: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三角形法则:三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三个力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实验操作过程
准备实验器材:弹簧秤、细绳、橡皮条、刻度尺等
固定橡皮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系上细绳
加载力:用弹簧秤拉细绳,使橡皮条产生形变
记录数据: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以及橡皮条的长度和角度
重复实验:改变加载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实验步骤3和4
分析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