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综合(一)含答案
人文地理综合复习题(一)
B 有 大量 青壮 年人 口迁入 .
C. 入 逆 城 市 化 阶 段 进
D. 口老 龄 化 问 题 加 剧 人
l. 国 钢 铁 企 业 的 合 并 搬 迁 , 2我 与下 图所 示模 式 相符 的是 :
l. 中 甲 、 、 三 地 依 次 对 应 6图 乙 丙 的城 市 功 能 区是 :
同 步 训 练
‘ 、
∞ Hale Waihona Puke 、 --—一
瑚
人
乙 图 量
0
∞
一
、
选择 题
图 4为 某 家 庭 农 场 主要 农 事 安
∞ " 排 图 。 图 回 答 8- 。 读 9题 ∞
图 1中 甲 、 乙分 别是 某 市 2 0 05
年 1 %人 口抽 样 调 查 的 户 籍 人 口和 流动 人 口金 字 塔 示 意 图 .该 市 的 平
人 口数量 ( ) 人
田
B. 自然 资 源 短 缺 C. 府 安 排 外 迁 人 口 多 政
D. 态 移 民较 多 生
图 4
8 农 场 的农 业 地 域类 型 为 : . 该
A. 合 农 业 混
C. 畜 业 乳
年龄( 岁)
B 商 品 谷 物 农 业 .
D. 牧 场 放 牧 业 大
布 图 . 图 完成 3 5题 。 读 ' -
3 . 深圳户籍人 口来源地 中 , 排在 第二圈层 的省级行政区 ,除重庆 、 四
川、 海南 外 还 有 :
A. 吉林 、 徽 、 安 湖北 、 州 贵 B云 南 、 州 、 南 、 . 贵 湖 江西
7下 列关于 图示地 区地理 特征 .
图 7
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B、人文地理学C、文化地理学D、政治地理学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B、希波革拉第C、柏拉图D、埃拉托色尼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B、胡焕庸C、张相文D、李旭旦4、制度文化亦称为A、社会B、政治C、经济D、法律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A、自然因素B、行为因素C、气候因素D、海拔因素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B、定居地C、迁入地D、迁出地8、 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B、布莱克C、兰迪D、诺特斯坦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A、人地系统B、生态系统C、社会系统D、人口系统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B、食物过剩C、宴享D、需求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B、采集C、定居D、迁移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A、需求不旺B、需求过旺C、需求稳定D、需求波动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B、社会形态C、自然体质D、心理素质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B、劳动C、行为D、心理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B、经商与贸易C、武力侵略D、文化侵略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涵是什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与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的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瘦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针织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与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与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合性。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容繁多,碧玺之间以与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键,如果仅就个别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可能无确理解现象的本质和问细致地分析题的关键。
只有对所有关键因素进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与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年级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
七年级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 人口数量的多少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自然环境B. 经济发展C. 政治制度D. 文化传统答案:B. 经济发展2. 下列城市中,哪一个具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称号?()A. 巴黎B. 伦敦C. 东京D. 上海答案:B. 伦敦3. 以下哪个国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A. 美国B. 俄罗斯C. 中国D. 日本答案:C. 中国4.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最少的国家?()A. 直布罗陀B. 圣马力诺C. 摩纳哥D. 美属维尔京群岛答案:C. 摩纳哥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A. 上海B. 新加坡C. 纽约D. 汉堡答案:A. 上海二、填空题1. 靠近海洋的地区通常有较(少)的降水量。
2. 北京是哪个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北京市)3.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4. 东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日本)5. 金融业发达的城市通常都有很高的(人口密度)。
三、问答题1. 请简述人文地理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答: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农业、工业等。
2. 什么是人口迁移?请举例说明。
答: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现象。
例如,农民工从农村迁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是一种典型的人口迁移现象。
3. 请列举一些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答: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经济因素如城市的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等;政治因素如政府政策、行政管理等;社会因素如人口迁移、文化传统等。
四、案例分析某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分布也不均衡。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沿海城市,而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现象对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人口集中在沿海城市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更为快速。
2012年广州一模文综地理解析(附试题与评分标准)
2012年“广州市一模”文综地理试题简析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何善波1~5:ABDCC;6~11:BCDACD1~2、解析:本题组第1题考地球运动,突破点在于图图转换,将题目的“地球可见光云图”转为地球光照图,北半球夜长昼短,且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可知为冬至日前后光照图。
第1题选A。
第2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干旱少雨;南极地区为极地气候,酷寒、烈风、干燥。
本题时间为冬至日前后,选B。
复习导向:从考点的角度来分析,本题组考查的是主干知识,涉及到了四节气日照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两张自然地理图,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落实到原理图、分布图效果更好。
3~5、解析:本题组以“秦岭”为载体考查了地质作用、自然带要素、(气候)气温这三大自然环境要素。
第3题,考查外力作用形式的分布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以流水作用、化学风化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力作用、物理风化为主,滨海地区主要以海浪作用为主,高海拔高纬度地区主要以冰川作用为主。
题目的关键字“海拔3300米以上”,说明属高海拔地区,“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在成因上是冰川堆积物,选D。
第4题,考查垂直地带性规律,很多学生错选“D”,D是温带荒漠带,属于干旱环境下生成,而垂直地带性带谱中受水分和热量条件递减的影响,形成的是高寒荒漠。
本题“秦岭”地区山脚水平带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山顶气温约有10多度,属高山草甸,选C。
第5题,考查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山顶“海拔3767.2米”,故可用水平地带的0℃去估算,山顶气温下降约22.2℃,选C。
复习导向:从考点的角度分析,地质作用、自然带要素、(气候)气温这些考点都是主干考点,涉及主要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自然地理复习在于掌握好主干知识,不需要做难题、怪题。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二、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二、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三、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二、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三、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同城效应【答案】同堿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
同堿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2.白兰士【答案】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在他的倡导下,法囯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的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3.边缘城市【答案】边缘城市是指受本省中心或省会堿市辐射较小的城市。
德囯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
城市形态从单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及城市核心区在扩散中出现新集聚的过程中,在郊区发展起来的兼具商业、就业与居住等职能的综合功能中心,这成为了”边缘城市”理论的原型。
4.城市化【答案】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5.适度人口【答案】适度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
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奠基者是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1888年,他在《初等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适度人口”是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规模:最初确定“适度人口”概念的是瑞典经济学家K·维克塞尔,他在《论适度人口》中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有其适度的人口规模、合适的人口密度,绝不能使人口规模超过该国的农业资源及它所能提供食物的综合能力,一国的人口增长应与它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2023北京高三二模地理汇编:人文地理(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二模地理汇编人文地理(综合题)一、综合题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7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格鲁吉亚(下图)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葡萄品种多样,有机栽培。
葡萄酒酿酒厂一直坚持传统的、自然的酿造方式,生产的有机葡萄酒获得国际认证。
中格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格鲁吉亚葡萄酒以零关税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1)分析格鲁吉亚有机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
巴统位于格鲁吉亚西南部,11世纪至13世纪是重要军事防御要塞。
1883年开通跨国铁路,1897~1907年石油管道建成后,巴统逐渐兴起,成为石油中转港和农产品进出口港。
如今巴统有多座海滨浴场、矿泉水疗养院,是度假和疗养圣地。
(2)概述巴统城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2.(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
县内的朱溪河流域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治理,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一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2017年长汀县成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下图为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
(注:土壤侵蚀率指在给定的坡度带或海拔区间内,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率与海拔区间的关系。
(2)指出土壤侵蚀率达70%以上区域的坡度范围,并推测原因。
(3)归纳长汀县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经验。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引起热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积聚,导致市区温度显著高于郊区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文地理试题集锦
人文地理试题集试题一名词解释:1.人口合理容量2. 美国苏尔提出的“文化景观”3.“世界岛”4.“历史地理学”(侯仁之的观点)5.国界及其三种职能简答:1. 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2. 影响城市内部区域分化的主要因素及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学说3.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对其的评价4. 试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综合:1. 试述人文地理学的三种基本理论,并对它们进行评价2. 试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试题二名词解释:1.人本主义2.区位论3.地缘政治学4.可持续发展5. 城市化简答:1. 试分析人口迁移产生的原因、类型和影响2. 如何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3. 试述文化地理研究的领域4. 试述你对行为地理学的认识5. 旅游地和客源地之间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综合:如何理解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从人地关系的内涵、人文地理学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分析)试题三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2.行为空间3.政治地理单元4.人口移动5.城市体系简答:1.简述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社会影响3.简述影响人们购物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因素4.试述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点论述:1. 论述并评价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2. 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试题四名词解释:物质、精神文化文化扩散、整合人才资源、劳动资源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工业化与城市化1简答、论述:1. 流动人口动因及效应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 城市发展与演化的动因机制4. 郊区化的地域表现5.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及存在问题6. 旅游经济活动的社会文化影响7. 当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特征及发展趋势我国战略安全的措施8.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中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9. 世界遗产地开发与保护问题试题五名词解释:1.旅游活动与旅游业2.文化扩散与文化区3.政治地理单元与政治地理格局4.工业化与城市化5.人口承载量与适度人口简答:1. 简述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2. 简述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3. 简述科学技术在国家实力中的地位与作用4.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何区别?你认为生态旅游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举例说明论述:1. 试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你认为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为什么?2. 试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世界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会考复习人文地理综合试题及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会考复习-人文地理综合试题及解析一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A.地域性B.商品性C.季节性和周期性D.科学性解析: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时间上的规律,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具有季节变化并有一定周期性,所以农业生产中必须因时制宜,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答案:C2.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肉、奶、禽、蛋生产基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好B.有城市自来水灌溉C.市场需要D.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大城市附近的城郊农业特点的理解;大城市人口多,生活消费量大,有着市场方面的优势,而蔬菜、肉、奶、蛋等保鲜要求高,易腐烂变质,靠近城市可以方便运输,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对任何一个农业区位都需要,具普遍性,故不是城郊农业的最主要因素;选项D对城郊农业有一定影响,也不是最主要因素;答案:C3.以下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改造地形条件的是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三江平原的沼泽地D.东南丘陵解析:本题涉及到中国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我国各地区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又要了解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处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的沼泽地过湿,也应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由于地形坡度较大,需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易错选的是C;答案:D4.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B.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为主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D.水稻种植业属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解析:水稻是喜高温需水量很大的作物,主要分布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多发,所以水利工程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障,故C项正确;水稻种植业按投入和产出分类属密集农业,按产品性质分类属自给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属于种植业,所以D选项正确;水稻生产因人多地少,多以家庭为单位,属于小农经营,所以B选项错误;答案:B5.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B.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C.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D.草类茂盛,有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解析:此题考查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具有较大的迷惑度;选项A错误,因为题干所问是自然条件,而运输保鲜技术属社会经济条件,非题干所问;选项B错误,世界草场资源有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如美国、阿根廷、新西兰等国的大牧场皆属温带草原非热带草原;选项D也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大牧场放牧业都是草类茂盛,像一些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因降水稀少,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是一种粗放经营、家庭经营的生产类型D.农忙与农闲有机结合,灵活性强解析:从农业类型来看,商品谷物农业属于密集型农业、商品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基本特征,所以B项正确;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多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丰富;A项错误;商品谷物农业需投入大量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尽管是家庭经营但非粗放农业,故C项错误;商品谷物农业不同于混合农业,D项错误;答案:B7.下列工业企业与其所属工业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大同煤矿——劳动密集型B.上海宝山钢铁厂——资源密集型C.杉杉西服厂——资金密集型D.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密集型解析:本题涉及工业类型的划分,属于工业投入的有关知识;大同煤矿等采掘工业靠近自然资源,即煤炭分布区,所以属资源密集型工业;上海宝山钢铁厂附近资源没有煤和铁,尤其是铁,需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等国运入,所以其主导因素是接近消费市场,而且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西服厂主要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属劳动密集型,而卫星发射中心需要高科技的保障,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答案:D8.当今世界的工业布局受能源的地域限制明显减小,其主要原因是①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②新材料的出现和新的自然资源被发现③新的电子工业的兴起④煤炭资源的开发规模迅速扩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远距离送电,核电站建设的地区适应性强,新兴电子工业耗能少,所有这些都使工业布局进一步摆脱了能源的地域限制,向着更广泛的空间、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新材料的发现扩大了工业原料的来源而与能源无关;由于煤炭的能量密度小,长距离运输会加重运输负担,增加运输成本,因此用煤炭作能源对工业布局的地域限制往往比较明显,扩大其开采规模并不能改变其能量密度,也就不能改变其对工业布局的地域限制;答案:B9.下列四组国家中,工业部门齐全,技术与资金密集型部门都尤为发达是A.意大利、巴西B.日本、法国C.德国、印度D.美国、瑞士解析:近代工业从18世纪中期在英国起源后,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国;目前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工业化社会,从世界范围看,工业集中分布于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推进自己的工业化;因此本题实为考查两类国家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差异,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虽然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以基础工业、传统工业占优势,而题中的发达国家中,工业部门、工业类型也各有差异;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多中小型而非资金、技术密集型;日本、法国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10.上海建立宝钢的最大区位优势是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便利D.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宝山钢铁公司附近没有煤和铁,其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煤主要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但上海地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有着钢铁工业广阔的消费市场,加上地处长江入海口,河海兼备,有着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所以宝钢的区位优势是交通运输便利和接近消费市场;答案:B11-12.读图,表示的是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11~12题;11.区位选择与下图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C.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解析: 阶段I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燃料皆为近距离运输,这类工业多为原料笨重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工业,钢铁工业等;答案:A12.下图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B.燃烧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解析: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代替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答案:C13.一般说来,企业早期的增长战略多为A.横向一体化B.纵向一体化C.多样化D.国际化解析:由于横向一体化与原生产活动有关,易于实现,因此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战略多为横向一体化;答案:A14.下列工业分散现象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使的是A.“硅谷"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C.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答案:A15-16.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回答15~16题15.该厂产品可能是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电子工业方兴未艾,为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本题企业在我国建厂,并产生工业集聚;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从订单到生产到运到市场仅用1天时间,生产速度快,运输快捷,所以这类工业的产品一定是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依靠空运投放市场;答案:B1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电子工业方兴未艾,为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本题企业在我国建厂,并产生工业集聚;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从订单到生产到运到市场仅用1天时间,生产速度快,运输快捷,所以这类工业的产品一定是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依靠空运投放市场;答案:B17.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丰富的水资源B.丰富的铁矿资源C.丰富的煤炭资源D.便利的交通条件解析:德国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成为形成传统工业的主导因素,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铁矿区较近;便利的交通和水源条件,属于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但不是主导因素;答案:C18.有关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兴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解析:该题考查新兴工业区种类及其特点差异等方面的内容;新兴工业区有两种类型,以意大利普拉托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区和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工业区,二者都属于新兴工业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前者以轻工业为主,对从业人员科技水平要求不高,故题中A、B项错误,后者主要生产电子产品,多属于生产资料,非轻工业产品,故题中D选项也错,二者共同的特点是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故该题只有C正确,易误选A 、B、D项;答案:C19.下列农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是①水稻种植业②园艺业③乳畜业④游牧业A.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园艺业和乳畜业是两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因其产品不易保存,所以需要快捷的交通条件;答案:B20.下列农业投入属于科技投入的是①培育良种②改革耕作方式③平整农田④增加农业劳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按照教材,农业上的科技投入是指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答案:A21.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的主要原因是A.牲畜需要不断地更换环境 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C.有利于节约用水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解析:混合农业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土地既能得到休养生息,又因为轮作时,放牧的过程可以肥田,所以土壤肥力得以保持与提高;答案:B22-23.我国天山附近牧民夏季在山上放牧,冬季在山下放牧,据此回答22~23题;22.这种农业按投人多少分类属于A.种植业B.畜牧业C.粗放农业D.密集农业解析:我国天山附近的牧业,主要是“靠天养畜”,这种放牧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属于粗放农业;答案:C23.造成这种迁移农业证明了农业生产具有A.季节性B.地域性C.周期性D.不稳定性解析:我国天山附近的牧业,主要是“靠天养畜”,这种放牧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属于粗放农业;答案:A24-25.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24~25题;24.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因素B.交通运输不便C.消费者习惯变化D.气候变化解析: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大面积发展“温室大棚”,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进行反季节种菜,使北方蔬菜价格降低;答案:A25.“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水分B.土壤C.热量D.光照解析: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大面积发展“温室大棚”,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进行反季节种菜,使北方蔬菜价格降低;答案:C26.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解析:当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答案:D27.塑料大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农业属于1自给农业2粗放农业3密集农业4商品农业A.12B.34C.23D.14解析:塑料大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而且产品是以销售为目的;答案:B28.下列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位于东半球的北半球②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③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④大牧场放牧业多分布在面积广大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故①项不对,其余三项正确;答案:B29.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培育良种、改进耕作制度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解析: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是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答案:A30.从经济利益考虑,厂址应选择在A.能源丰富的地方B.原料充足的地方C.生产成本低而获利高的地方D.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解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从经济利益考虑,厂址应选择在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答案:C31.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新建的企业有①钢铁工业;②汽车工业;③石油化工;④机械工业;A.②③B.①②③④C.②D.②③④解析:钢铁、机械属于鲁尔区传统工业部门,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口石油,发展了石油化工,新建了汽车工业;答案:A32.下列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重工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资本的集中程度高④资本的集中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资本的集中程度低,并以轻工业为主;答案:D33.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工业分布格局是A.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B.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C.以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D.以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解析: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教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答案:B34.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②是以钢铁和化学工业为核心形成的大型钢铁工业地域;③化学工业主要是指依托北海油田建立的石油化学工业;④鲁尔区的改造措施之一是将钢铁、化工厂大量迁向南部,形成新工业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根据教材节传统工业区内容;答案:A35.定制产品与标准化产品的主要区别是A.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B.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C.更有利于适应市场D.更有利于节约能源解析:定制产品按客户的不同要求标准和数量来生产,更有利于适应市场;答案:C36.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有①机床厂②计算机厂③服装厂④造船厂⑤汽车厂⑥电冰箱厂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④⑤解析:机床厂、造船厂、汽车厂需要大量的钢铁厂的产品作为原料,因此靠近钢铁厂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益;答案:D36-39.阅读下列材料,判断36-39题;材料1材料2 1999年开始,我国纺织工业全面减产压锭,许多老的生产设备被淘汰、更新;到2000年底,纺织工业才开始整体纽亏为盈;36.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资金雄厚B.发达国家老工业区污染严重C.纺织业为环境指向型工业D.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丰富解析:从材料分析,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答案:D37.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纺织工业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解析:纺织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答案:C38.下列工厂,按投入—产出排列正确的是A.纺纱厂、毛条厂、织布厂、服装厂、染纱厂B.服装厂、织布厂、染纱厂、纺纱厂、毛条厂C.染纱厂、织布厂、纺纱厂、毛条厂、服装厂D.毛条厂、纺纱厂、染纱厂、织布厂、服装厂解析:根据与棉纺有关的工业及它们之间的投人——产出的关系,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D3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纺织业属于A.资源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解析:纺织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答案:B40.下列属于同一发展类型工业的是A.激光工业、装配工业B.钢铁工业、服装制造业C.微电子工业、航天工业D.电视机装配、采掘工业解析:微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均属知识密集型工业; 答案:C41.图1—7中各地段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B.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D.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解析:读剖面图及纵坐标的数值,按海拔由高到低,坡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果园和耕地; 答案:B42.从环境效益考虑,下列四幅图图1—8中城镇工业布局合理的是解析:图中工业布局需要考虑两点:一要避开居民区盛行风的上风向;二要位于河流下游,避免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上游的污染,故D图正确;答案:D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1.下面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聚落是人类某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C.聚落是一种文化景观,不受该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D.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解析:这是一道概念考查题,解这类题目,要求抓住概念关键含义;本题聚落是指聚居地,它包括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各种社会活动、劳动、生产的所有场所,从这点出发,此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D2.下列哪一项是能决定一个聚落是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A.所占面积B.就业结构C.人口数量D.形态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聚落的类型、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从城市与乡村知识比较中,初看起来,选项A、B都可以选,但这并不与题目要求相符;题干的要求是“哪一项最能决定一个聚落…”,故此题还考了审题能力,通过“最”字说明了只选一项,A项所占面积尽管一般城市较大,乡村较小,但并不是绝对的;而B项就业结构指的是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以农业为主的是乡村,以非农业为主的就是城市;因此选项为B;答案:B3.我国西北部聚落分散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B.水源供给不充足C.交通便利D.山地面积广大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聚落集中与分散的原因,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对聚落的影响;选项C是聚落集中的原因;而选项ABD都是聚落分散的原因,但西北地区聚落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水源;答案:B4.下列城市中,按工矿城、农林城、旅游城顺序排列的一组专业性城市是A.徐州——郑州——杭州B.长春——伊春——宜春C.鞍山——舟山——黄山D.金昌——南昌——西昌解析:城市按其职能可分为工矿城市、农林城市、旅游城市、政治职能城市等等;本题考核学生对我国一些城市职能的掌握情况;涉及的地名多、还有少数地名在教材中未涉及到,如伊春是黑龙江省森林工业发达的城市,但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部分原来以木材加工为生的需转产到其它行业;宜春是浙赣铁路沿线江西东部的一个城市;因此,本题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较高要求,同时也考核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如考生可以从鞍山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城市,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群岛,舟山是我国最大渔场,推出舟山为一个农林城市;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推出黄山为旅游城市,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5.由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ab B.ac C.bc D.ca解析: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主要体现为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主要体现为城市人口比重大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起步晚,发展快;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所以,b可以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发展趋势,c则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发展趋势,答案C正确;答案:C6.有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环境质量随着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膨胀而上升B.许多城市在其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合理规划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但不利生产协作D.绿地面积的多少不能成为衡量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标志解析:此题是考查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内容的理解程度;因为城市环境质量随着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膨胀而下降,故选项A错;建设卫星城市可以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故选项B正确;合理规划城市有利于生产协作,选项C也错;绿地对城市具有很大的生态环境作用,故选项D不正确;答案:B7.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的重要意义在于A.分散大城市的人口、资金和技术B.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C.杜绝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解析: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确实使资金、技术向郊区扩散,但不是主要目的,所以选项A错,这样做也不能杜绝大气污染,所以C错;这样做不是为了扩大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而是为了控制大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所以选项D也错误;答案:B8.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B.聚落是指房屋建筑集中的场所,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C.聚落一旦形成,就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而发展壮大D.聚落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一.单选题1.基督教的创始人是()。
A.穆罕默德B.孔子C.耶稣D.释迦牟尼2.根据G.尼尔森1985年对164个国家、589个民族集团的研究,结果是其中真正的理想民族国家(即纯粹一个民族国家)只有一个,这个国家是()。
A.日本B.中国C.冰岛D.美国3.()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A.文化生态B.文化景观C.文化扩散D.文化区4.结构主义是根据()来解释现实。
A.诸因素之间的关系B.事物C.社会事实D.现象5.人类种族可分四大类,其中()主要特征是肤色深,儿童的头发有时为红色甚至是亚麻色,毛发卷曲。
A.白色种族群B.黑色种族群C.棕色种族群D.黄色种族群6.“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是哪位地缘政治学家的名言()。
A.克莱因B.马汉C.斯皮克曼D.柯恩7.“谁能控制东欧,谁就能控制心脏地带,谁能控制心脏地带,即可控制世界岛;谁能统治世界岛,即可统治世界。
”这句话是()的名言。
A.麦金德(HalfordJ.Mackinder)B.基辛格C.格涅夫·布热津斯基D.希特勒8.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佛教属北传佛教中的分支,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为()。
A.蒙古文系统B.回文系统C.汉文系统D.藏文系统9.不管是在地域的分布上,还是在信奉的人数上,()都是最具世界性的宗教。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10.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过()的游客,这包括那些居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但不包括过境旅客。
A.至少1夜B.至少24小时C.至少1夜但不超过1年D.至少24小时但不超过1年二.多选题11.()两人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A.亚历山大?冯?洪堡B.卡尔?李特尔C.荷马D.埃拉托色尼12.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组织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社会活动的()。
高二地理人文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
高二地理人文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德国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计划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
经考察甲国将成为这一项目的最佳投资地。
下图是甲国等高线地形简图,下表是K港口气候资料表.(1)描述K港口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2)根据材料,简析甲国成为德国DESERTEC项目最佳投资地的主要原因。
(4分)(3)判断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答案】(1)(共6分)K港口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夏季干燥、冬季湿润(2分)。
地处亚热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燥天气;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影响,来自海洋的西风温暖湿润,因此降水较丰富,气温温暖(2分)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不高(2分)。
(2)(共4分)甲国日平均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距欧洲较近,可节省输电成本(2分)。
(3)(共6分)畜牧业(2分);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开阔;草场资源丰富。
(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K港口位于非洲的西北角,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夏季干燥、冬季湿润。
原因:地处亚热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燥天气;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影响,来自海洋的西风温暖湿润,因此降水较丰富,气温温暖;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不高。
(2)甲国成为德国DESERTEC项目最佳投资地的主要原因: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甲国日平均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由地理位置可以判断,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距欧洲较近,可节省输电成本。
(3)由乙地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开阔;草场资源丰富。
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考点】主要考查了非洲西北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下册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分层作业)1.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员登顶,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米是指其峰顶高出()A.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B.海平面的垂直距离C.华北平原的相对高度D.海口市的垂直距离【答案】B【解析】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米,是表示珠穆朗玛峰顶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8848.86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户外研学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地形地貌,绘制出了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D点的海拔高度为()A.200米B.300米C.350米D.400米【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D点位于300米等高线上,故D点海拔为300米,故B正确,故选B。
3.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示地区计划开发瀑布和漂流生态旅游路线,最合适的考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等高线往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山谷可形成河流。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由图可知,图中②路线沿山谷,且半山腰有陡崖,有条件形成瀑布,故该地区计划开发瀑布和漂流生态旅游路线,最合适的考察路线是②,故B正确;等高线往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故①路线沿山脊,不能形成河流和瀑布,故A错误;路线③为山谷到村庄的地势平坦处,只有河流,没有瀑布,故C错误;路线④为山脊到村庄的平坦处,没有河流更没有瀑布,故D错误。
故选B。
4.读图①②③④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分别是()A.①山峰②山脊③山谷④陡崖B.①陡崖②山峰③山脊④山谷C.①山谷②陡崖③山峰④山脊D.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陡崖【答案】A【解析】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故选A。
5.有关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C.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答案】D【解析】由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等高线中间数值大,①、②两地均为高地,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由图可知,甲-乙段和丙-丁段的图上距离相等,那么比例尺越小,实际距离越长,所以甲-乙的实际距离大于丙-丁的实际距离;由图可以推断,甲-乙段、丙-丁段的图上距离和垂直高度差都相等,那么比例尺小的坡度也小。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下图为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A.流动人口中男性人口总体多于女性B.同年龄段女性流动人口比男性多C.返迁人口中男性人口年龄小于女性D.同年龄段男性返迁人口比女性少5.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且年龄明显偏小,主要是因为()A.身体素质更好B.个人教育需求C.就业机会增多D.婚姻家庭需要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
完成下面小题。
6.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7.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读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明清时期,济宁工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丰富B.交通便捷C.地势平坦开阔D.地处三省交界处9.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最北端港口的原因有()①济宁以北地区海洋运输发达②济宁以南地区铁路运输落后③济宁以南地区内河航运发达④济宁以北地区京杭运河淤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0.由图可知,现阶段济宁比枣庄()A.城市等级高B.交通通达度高C.城市人口少D.服务种类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着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 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三、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 2.二元论 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 5.人地关系 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第二章一、填空题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四、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第三章一、填空题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 因素特别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和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指向和指向..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等经济指标..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实现的..二、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三、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四、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间流动的原因..第四章一、填充题1、人口增长是否过快;应比较人口增长的速度与自然资源的速度、环境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2、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和 ..3、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和等..4、适度人口有和两种..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既是 ;又是二、名词解释1、适度人口2、人口转变3、人口构成4、人口年龄构成5、人口性别构成三、问答题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四、分析题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第五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土地荒漠化包括A.草场退化 B.土壤肥力下降 C. 土地沙漠化 D.森林锐减2、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不正确阐述是A.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大B.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口素质不高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老年人口数量近年内迅速达到高峰;对社会福利保障带来巨大压力3、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是属于问题A.水污染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浪费D.资源供需空间的分布不平衡4、温室效应合全球变暖是属问题..A.臭氧空洞B.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C.光化学烟雾D.热污染5、我国的“北煤南运”是为了解决问题..A.后备资源不足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供需的空间分布不平衡D.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6、人口迅速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A.资源短缺B.人地矛盾尖锐C.人口素质下降D.营养不良二、填空题1、自然资源是指的、的物质和能量..2、环境问题包括和 ..3、从人类时空关系来定义;持续发展是且的发展..4、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问题和问题..5、资源供需不平衡包括资源供需不平衡和资源供需不平衡..6、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的能力降低; 增多..二、解释题1、持续发展2、人口问题3、环境问题4、土地荒漠化5、自然资源: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4、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5、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6、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四、分析题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3、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综合福建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21世纪福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人文地理的一些习题人文地理学试卷考研提高部分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1.2 文化由、 |和三个层次组成..1.3 第一产业指;第二产业指;第三产业指 ..1.4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1.5 原始宗教主要指 ;民族宗教主要有 ; 世界三大宗教是 ..2. 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 2.4 综合国力2.5 领土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3.4种族、民族、国民 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环境、资源、能源 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4. 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1传染病的扩散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5. 论述下列各题88分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 12分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 12分5.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10分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8、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六章宗教地理学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聚落地理学1、城市的概念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第八章旅游地理学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第九章政治地理学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6、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第十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4、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5、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7、什么是文化景观 8、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9、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10、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1答案要点一、1 C; 2 A;C; 3 B; 4 B; 5 A;B; 6 B;C;7 D; 8 A;二、填充题1、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神的意志生产关系3、文化政治4、对立统一5、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地理环境6、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论7、人地相关论 8、行为革命 9、经济地理 10、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三、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人地相关论人地协调论相同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差异1人地互为因果2 或自然论因果观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三个层次的综合: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 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地理环境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 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差异 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3或然论的因果观..2答案要点一、填空题1、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4、自然地理背景具象材料非具象材料氛围5、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6、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4、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5、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8、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综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不存在..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略四、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略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形式文化区的特点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化相混现象..功能文化区的特点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3答案要点一、1、社会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3、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4、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商品零售额5、气温雨量二、解释题1、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2、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3、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4、人口算术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每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表示..5、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6、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改变住所并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三、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分布特征:极不平衡一般规律: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沿海与内地的差异。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C6. D7. A8. B9. C10. D二、简答题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是其中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一手数据。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形成、演变、布局规划等,以及城市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b. 农村与农业:研究农村地区的特征、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以及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与联系。
c. 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d. 人口与人类活动:研究人口分布、迁移、聚居与城市化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理现象。
e. 文化与历史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对地理格局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对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人文地理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情况,从而形成对地球整体结构和各个地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这种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跳出狭隘的本地视角,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其次,人文地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人文地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们会深入思考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培养起对环境的关爱和责任感。
这种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甲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
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
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D.劳动力价格低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A.基础设施B.商业氛围C.科研实力 B.配套产业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
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
图14.图1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8.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综合(一)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3题1. 在第Ⅰ、Ⅱ阶段,单位面积耕地收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确的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③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④经济作物的收益超过粮食作物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原因有()①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善A. 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3. 第Ⅱ阶段中期以后,耕地实际总产量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②自然灾害频繁③农业劳动力减少④单位面积耕地利润逐渐下降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4. 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最有可能使用的地区及优点是: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的发展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C. 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5. 近年来, 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这是因为:A. 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 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 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连续几年下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这表明: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③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农业决定了国家的现代化水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郑州附近的禹州是大禹的故乡, 历史悠久, 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禹州钧瓷工艺精美, 欧美人民喜爱.7. 禹州钧瓷的工业类型是:A. 市场指向型B. 技术指向型C. 原料指向型D.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8、下列各项中,与上海形成我国最大商业中心关系不大的是A、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京沪、沪杭铁路在此交汇B、上海市既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生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消费地C、长江三角洲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腹地广阔D、上海高等学府云集,人才密集,技术力量雄厚读我国西北某地图2,回答9~12题。
9、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B.水源C.地形D.军事10、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绿洲农业 D.种植园农业11、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酸化D、物种灭绝12.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型转变前,其人口生产特点表现为()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以上都不是13.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一个封闭的地区内,其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B 人口死亡率只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几乎为零C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人口的机械增长来实现的D 造成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1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A 不及人口数量对环境的作用大B 决定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C 对环境影响无足轻重D 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有间接的影响15.三峡工程因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工程需移民达百万之多。
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市形成推力的现象是()A.移民更愿意在当地参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近安置困难大C.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大适应16.工业用地对交通区位的考虑,主要包括:①与生活区之间的便利联系;②沿交通干线分布以降低成本;③钢铁、水泥等交通运费高,故钢铁厂、水泥厂多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④占地大的工业距居住区近些中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有关城市规划的不正确说法是()A.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B.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确定城市规模C.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D.卫生防护带内可适当布置学校18.关于商品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的等级是根据门槛人口的大小划分的B.商品的等级依据商店的服务范围划分C.油、盐、酱、醋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简单,所以它们属于低级商品D.价格低的商品都是低级商品19.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地是向居住在其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B.每个中心地都有一个服务范围C.中心地的职能种类多少与等级无关D.高级中心地具有低级中心地所具的职能20.关于各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其说法,错误的是()A.西班牙的旅游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大于奥地利B.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相比,希腊的收入大于西班牙C.奥地利与西班牙的旅游收入与出口总值之比,基本上一样D.从就业人数与就业总人数相比,法国旅游业带动的就业人数比大于泰国21.黄山与庐山同为我国风景名山,但两处开发状况不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A.两处的市场距离不同B.两处的交通通达性不同C.两处的旅游环境承载量不同D.两处的地区接待能力不同22.近十年到“人间天堂”苏杭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主要反映了()A.旅游方式的多样性B.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C.旅游主体的大众化D.旅游内容的丰富性23.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A.成渝线——成昆线B.京哈线——京广线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D.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24.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①外来势力干涉;②以色列不同意归还其所占领的领土;③水资源问题;④宗教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纷争主要有()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5.属于“南南合作”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10+3”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C.加勒比共同体D.独联体经济联盟二、综合题:1.材料:下图15是我国某省县域局部示意图(1)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B两聚落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什么?(6 分)(2)与世纪80年代初相比,说出该区域21世纪初农村面貌已发生的明显变化。
(6 分)(3)为防止水土流失,该区域村民应如何进行区域综合开发。
(8分)2.(08年广西柳州、玉林、梧州三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0分)材料一: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和唐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图11)材料二:太宗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偷渡玉门关,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翻越凌山,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到达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来到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现在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印度。
贞观十七年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
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
材料三:中国政府应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请求为瓜德尔港口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
该港02年3月开工兴建,07年3月日正式启用。
该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巴两国提供了特有的战略价值。
该港启用后,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也扩大了中国在波斯湾及印度洋的影响力。
(1)上述资料中所记叙的佛教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扩散,从资料中看描述的文化扩散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精神)文化扩散。
(4分)(2)唐玄奘西游时经过的国家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所临的边缘海是;试分析该港口附近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8分)(3)假如要建造从瓜德尔港到新疆的输油、输气管道,试评价其区位优势和不利因素。
(8分)3.(分)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在“十七大”被写入党章。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和该省优势与特色产业增加值前五位百分比图(图6)。
((1)图示甲省区简称为_________;图中①河是_________②河是____________;两河之间的分水岭是__________________。
(8分)(2)扼要说明甲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的特点。
(4分)(3)指出甲省高新技术产业在优势与特色产业增加值的位次,并简要说明该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优势。
(8分)4.(08年保定一调)图7、图8分别为穴居时代和殷商时代居住地的区位示意图,图9为弯道水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据图7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主要原因。
(4分)(2)从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方面,分析古代居住地布局在河流凸岸的原因。
(6分)(3)经过时间演化,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河流的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6分)5. 材料一: 国家计划在渤海海峡建蓬莱—长岛—旅顺“南桥北隧”公、铁两用交通线。
蓬莱与旅顺市中间有庙岛列岛成一线摆开, 平均水深25米. 新通道建成后, 将使环渤海“C”运输变为“I”型直达运输。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把胶莱人工海河(胶莱运河)可行性方案论证项目纳入渤海环境治理规划中, 并从规划资金中拨款500万元进行方案论证。
纳入渤海环境治理规划,意味着人工海河项目有望从构想变成现实.莱州湾、胶州湾是两个半封闭的海湾,由于两湾水体交换能力弱和长期受陆源排污影响, 近二十年来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三: 某区域图(1)结合材料,分析有关蓬莱—长岛—旅顺“南桥北隧”公,铁两用交通线的建设条件及意义.(2)胶莱运河经过专家多年研究提出两套方案, 方案一:两湾直线开通,形成长110多千米的人工海河.方案二:利用发源于青岛的胶莱河, 将其拓宽拓深,形成一个曲线距离约130千米的人工海河.与方案一相比, 方案二有哪些优势及劣势。
(3)评价胶莱运河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综合(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解析:1、D 由图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故①对。
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增加速度在前期快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速度,后期增加速度慢于劳动力的增加速度,随着耕地收益的增加,耕地利润是先增后减,故②③两项错。
图中明显看出经济作物的收益一直高于粮食作物,故④项对。
2、D 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与市场的需求和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无关,故①③两项错误。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品种的改良,可以提高产量,故②项正确。
对土地不利的自然条件(如灌溉、盐碱)的改善,可以改变植物的生产环境,提高产量,故④项正确3、C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商业、城市等非农业用地的数量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即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得耕地实际总产量不断下降,故①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