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病句满分突破之歧义句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doc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①停顿不明。
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
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
可以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在了。
③词义不明。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可以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中考语文基础满分突破之病句篇

中考语文根底总分值突破之病句篇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主语的词序不当,应该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老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判断出来。
例: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效劳。
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显然是应该先"收集",再"选择",最后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辨析时都一定要结合详细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2.多项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历的国家队的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教学经历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顺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4.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这里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显然就颠倒了。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专题07 病句辨析与修改-2019年中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解析版)

【考点讲解】病句辨析与修改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几乎每年必考,有选择题,有主观题,病句辨析一般为选择题,病句修改一般为主观题。
有的单独考查,有的放到语言运用或者综合性学习里进行考查。
中考病句试题的考查范围:(一)语序不当。
(1)主、谓、宾、定、状、补在具体的语境中各自的位置不当,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需要各就各位,不可鹊巢鸠佔。
(2)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位置不当。
(3)定语语序不当(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为:领属关系的名词、代词+数量词+动词短语+形容词+表性质材料的名词。
)另外还要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前面。
(3)状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为: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副词状语+介词结构状语+中心词)等。
(4)分句或短语次序不当。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6)虚词位置不当。
①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②副词的位置不对。
(二)搭配不当。
(1)包括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两面词”指并在一起的表意相反的两个词,如“好坏”“高低”“能否”等。
如: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要保证。
句中的“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面词”,与其对应的却是一个方面:“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要保证。
”前后不搭配。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主要有五种表现:①缺主语,②缺谓语。
③缺宾语。
④缺状语。
⑤缺定语。
(2)成分赘余。
主要有三种类型:①语意重复。
②附加语赘余(指句中有多余的定语、主语、补语等)③滥用词语。
(四)结构混乱。
主要有两种情况:(1)句式杂糅。
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或者两种不同的句式混杂在一起。
(2)前后脱节。
前后句子不能连贯。
或不能省略的给省略了,不能添加的添加了,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五)表意不明。
主要有五种情况:(1)指代不明。
(全国版)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病句(讲解部分)(pdf)[001]
![(全国版)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病句(讲解部分)(pdf)[001]](https://img.taocdn.com/s3/m/059a5e5a03d8ce2f0066236e.png)
应限制后者( 中心语) ,改为“ 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 (3)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 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
来看我们。 秀的有 20 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该为:他是国家队(领属性) 的一位(数量词) 有 20 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形容词)的羽毛球(名词)教练。 ( 6)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复杂状语的排列顺序大致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 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程 度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该为:许多老师昨天( 时间) 在休息室里( 处 所) 都( 范围) 热情地( 情态) 同他( 对象) 交谈。 (7)主客倒置。 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改为“ 我与报纸接触” ,因为“ 我” 为主动,“ 报纸” 为被动。 (8)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 小玉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因为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所以“ 不但” 应移到句首。 2.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如:
清单一 病句的八种类型
1.语序不当 (1)词序不当。 例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
为解决我国“ 三农” 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句中“发展和重视”不符合客观事理,语序颠倒了,应为“ 重
视和发展” 。 (2)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 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
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句中主语是“ 狂风和暴雨” ,谓语是“ 下” ,可以说下雨,但不 能说下风,可以改为“ 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句中的谓语“ 打破” 与宾语“ 环境” 不搭配,可以改为“ 打破 了环境的沉寂” 。 (3) 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句子中的定语“ 坚实的” 与“ 基础知识” 不搭配,可以把“ 基 础知识” 改为“ 基础” 。 (4)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 北京” 是“ 季节” ,主宾不搭配,可以改为“ 北京的秋天” 。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 句子中“只有”与“就”不搭配,可以把“就会”改为“才能”。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句子中“提高” 是一面性的,“ 是否” 是两面性的,两者不一 致,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由于介词与使令性动词连用,造成主语残 缺。 例如: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删去句中的“使”字,让“我” 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介词“ 通 过” 删去,让“ 学习” 作句子的主语。 (2) 谓 语 残 缺。 由 于 缺 少 谓 语 中 心 语, 造 成 谓 语 残 缺。 例如: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句中的主语是“ 中国人民” ,“ 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强国” 是一个介词结构,它只能作状语,所以句子缺少谓语,可以 在“ 强国” 后面补上“ 而努力奋斗” ,这样句子就有谓语了。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造成宾语中心 语残缺。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 11 个专业公司、2 个研究所、3 个 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 8 500 万元。 句中宾语中 心语 残缺, 应 在 “ 生产 厂” 后补 上 “ 的 大型 企 业” 。 (4) 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例如: 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 原鸟类多达 417 种。 句中的第二个“鸟类” 前缺少修饰限制它的定语,可以在其 前面补上“ 栖息的” ,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更完整准确了。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三蹭的辨析修改与标点的使用讲解部分

(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㊂ 例如: 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㊂ 句中主语是 狂风和暴雨 , 谓语是 下 , 可以说下雨, 但不 (2) 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㊂ 例如: 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㊂
能说下风,可以改为 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㊂
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㊂
句中的谓语是 打破 ,宾语是 环境 , 搭配不当, 可以改为 (3) 定语㊁状语㊁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㊂ 例如: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 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 句子中的定语 坚实的 与 基础知 识 搭配不 当, 可 以把 (4)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㊂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㊂ (5)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㊂ 例如: 北京 是 季节 ,主宾不搭配,可以改为 北京的秋天 ㊂
是放在后面作状语㊂
致,搭配不当㊂
句中的 广泛 应该修饰 交换 , 而不是作 意见 的定语,
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㊂ 者不相对应㊂ 常渺茫㊂
多层定语的正确排列顺序一般为 表领属性的或时间㊁处所的+ 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 词短语 ㊂ 另外,带 的 的定语放在不带 的 的定语之前㊂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 20 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㊂ (6)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㊂ 经验的( 动词短语) 优秀的( 形容词短语) 羽毛球( 名词) 教练㊂ 正确的顺序:国家队的( 领属性的) 一位( 数量词) 有 20 年教学
来 ,而上半句意思是 谁也想象得出来 ㊂ 3. 成分残缺
句子中 没有谁 不会 想象 不出来 等 于说 谁都 想象 不出
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㊂ 例如: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㊂
(1) 主语残缺㊂ 有两种情况:① 由于滥用介词, 造成主语残 句子中的 使 字使整个句子缺少了主语, 所以要把 使 字
2019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讲解 收藏起来慢慢看!

2019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讲解收藏起来慢慢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修改病句的原则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病句的类型1、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主谓搭配不当:a、三年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张疃使用外,还向林头、东关等地输送。
、动宾搭配不当:他主动为这个系工程力学专业的两届船舶结构力学学习班挑起了薄壳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
、主宾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缺少主语: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非典”的疫情被控制了。
、缺少宾语: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3、用词不当: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a、我们不能辜负老师们殷勤地期望。
b、在形势危急关头,队长武断的作出撤退决定。
c、李林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4、用词重复: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a、福建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重要交通要道。
b、奥运会上立功的健儿们终于凯旋胜利归来了!5、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a、大家在会上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
b、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研究。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6、否定不当:a、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b、观看日出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c、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出交通事故。
7、语句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a、为了把情况写得更真实些,我们调查了许多王平的事迹。
2019中考语文常见病句:歧义句

2019中考语文常见病句:歧义句歧义句①停顿不明。
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
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
能够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有了。
③词义不明。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能够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能够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仅仅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
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
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2019届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复习_教案教学设计

2019届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复习本文是关于2019届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复习,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名师辅导: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医生给人看病,先是诊断病情,确定病因,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修改病句也是这样。
先要分析语病,确定语病类型,然后采用相应的修改方法。
下面结合常见的语病类型,谈谈修改语病的一般方法。
一、句子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残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缺少主语,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主语被掩盖,如: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
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
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
一是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
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
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二、句子成分不搭配句子成分不搭配有五种情况。
一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这个句子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
一是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
一是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个句子的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一是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病句满分突破之歧义句
歧义句
①停顿不明。
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
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
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
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
能够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有了。
③词义不明。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
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能够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
也能够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仅仅嘴上说说还是
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
高兴。
C.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D
[解析]A项第二句提出了“仅仅嘴上说说”和“采取果断措施”
两个方面,没有说清“否定”的是哪一点。
B项能够理解为孩子们有说有笑,也能够理解为李大伯有说有笑,缺少明确的主语。
C项“修车的”能够指修车的顾客,也能够指修车的师傅,都解释得通。
这三句都存
有着有双重解释的问题,句意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