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超全总结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质量控制重点和难点一、路基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本工程土方路基的填筑质量和填筑进度直接关系到本工程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土方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路基工程的质量决定了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体性,并具有相当等级的强度。

路基工程监理的宗旨是:处理好原地表及高填方的边坡,确保路基稳定性;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加强对台背回填、涵洞回填等部位的监管,确保路基整体性;严格控制碾压工艺,确保路基最终的整体强度。

根据上述宗旨,监理的工作重点是:1)基底处理2)填料质量控制3)台背及涵洞回填4)路基碾压。

1)基底处理:一般意义上,基底处理是指:按规定要求进行表土清除后,对不能达到压实标准的地表进行翻晒、换填、碾压工作,使之达到规范要求90%的压实度标准,称之为基底处理。

处理含水量较大的地表时,一般采取翻晒的方法,但经验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此时,呛灰处理是较好的方法。

当采取呛灰处理时,监理应严格控制呛灰处理的深度不低于30cm。

控制深度可简单地用铁锹挖验。

碾呀时,监理应注意:不要机械的要求碾压层面必须和正常填方要求一样,其原因在于30CM以下的土质依然含水量大,其软弹必然影响到30cm 范围内的压实效果。

因此,监理要提醒施工单位快速成活,并且注意养生保护,待灰土形成一定强度,形成板体后,再进行填方工作。

对于腐植土等不适宜材料,一般采取换填的方法.换填材料多采用天然砂砾,按规范规定,同样是30cm.但如果地表附带含水量大,此时换填深度不宜小于50cm,并且不宜分层回填,应一次开挖到位,一次填筑碾压成型,以防止底层软弹逐层上返。

2)。

填料质量控制:经现场考察,本工程沿线周边大部分为粉沙土,据现场目测,其CBR值等指标不适于高速公路填方,需要在工艺上和材料本身进行处理。

在正式填方之前,不仅要严格控制基底处理,还要对土源、土质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可采取现场调查,取样试验等,现场调查内容在质量控制范畴内主要是查验土中杂质情况.经验证明:当土中含树根等杂物较多时,施工单位承诺的现场捡除根本不能100%的兑现,只能捡除摊铺层面上的一小部分.其结果是相当部分的树根等杂物被埋在路基里,造成极大的质量隐患。

砼质量控制标准

砼质量控制标准

砼质量控制标准砼作为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对砼的质量控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搅拌浇筑、养护及验收等方面,对砼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原材料的选用对砼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用原材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配合比设计是砼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砼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考虑到原材料的性能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的配合比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搅拌浇筑是砼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搅拌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

同时,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避免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养护是砼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砼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确保砼能够充分硬化和成型。

同时,应避免在养护期间出现外力破坏等情况,保证砼的质量。

最后,验收是砼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

在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砼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应注意对砼的外观和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砼的质量达到工程要求。

总之,砼质量控制标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搅拌浇筑、养护及验收等环节,能够保证砼的质量达到工程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促进砼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

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7篇

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7篇

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7篇通过写工作总结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工作总结是我对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创新和改进的总结,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有施工冷缝、蜂窝、麻面、离析、气泡、钢筋保护层不够及缺棱掉角等。

一、出现蜂窝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3、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4、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5、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6、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漏浆。

防治的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封堵严实。

处理方法: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二、出现麻面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刷油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防治的措施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 4 篇)第 1 篇:混凝土通病整改措施混凝土常见问题处理一、蜂窝(1)配合比计量不许,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者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 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者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时常检查;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下料高度超过 2m 要用串筒或者溜槽;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处理措施为: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1:2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者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者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者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振捣应充分密实;处理方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三、孔洞(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防治措施为: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者配以人工插捣;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处理方法: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浇筑捣固。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一、混凝土施工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面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②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③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④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高海拔大坝工程趾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总结

高海拔大坝工程趾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总结

高海拔大坝工程趾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总结杜天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青海西宁810006)内容提要蓄集峡水利枢纽大坝工程为巴音河干流上骨干调蓄工程,坝顶高程3472.00m,位于高海拔地区,大坝坐落在河床及两岸基岩上。

左岸趾板分为A、B、C、D型,右岸趾板分为F、G、H、I、J型,厚度分别为0.8m、0.6m、0.4~0.458m;趾板底部设置©28锚筋,将趾板锚固在基岩上。

文章对趾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

1工程概况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为巴音河干流上骨干调蓄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对径流进行多年调节,保障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用水安全,支撑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3472.00m,坝顶长度365.00m,最大坝高121.50m。

蓄集峡水利枢纽大坝工程,坐落在河床及两岸基岩上。

趾板及防渗板(内趾板)混凝土均采用C30F300W12,二级配,趾板按设计图要求共分成10种形式,其中河床段E型,E型趾板宽度为12m,趾板高程为3350.50m。

左岸分为A、B、C、D型,A型趾板高程3465.62m~3420.00m,宽度为4m;B型趾板高程3420.00m~3399.91m,宽度为8m;C型趾板高程3399.91m~3365.00m,宽度为10m;D型趾板高程3365.00m~3350.50m,宽度为12m。

右岸分为F、G、H、I、J型,J型趾板高程3470.00m~3452.531,宽度为4m;I型趾板高程3452.53m~3446.00m,宽度为4m;H型趾板高程3446.00m~3405.00m,宽度为4.33~20.77m;G型趾板高程3405.00m~3370.00m,宽度为8m;F型趾板高程3370.00m~3350.5m,宽度为8m。

趾板厚度分别为0.8m、0.6m、0.4~0.458m;趾板底部设置“28锚筋,将趾板锚固在基岩上。

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精选11篇)

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精选11篇)

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精选11篇)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第1篇(1)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在通风条件不好的场地施工时必须待安装通风设备后方能施工。

(2)在涂刷或喷涂对人体有害的涂料时,需戴上防护口罩,如对眼睛有害需戴上密闭式眼镜进行防护。

(3)为了避免静电集聚引起事故,对罐体涂漆或喷涂应安装接地线装置。

(4)在配料或提取易燃品时不得吸烟,浸擦过清油、清漆、油的棉纱,擦手布不允许随便乱丢。

(5)施工现场注意防火,严禁吸烟和使用电炉等。

(6)油漆材料库应能适当通风,并备置消防器材。

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第2篇(1)安装上层窗扇,不要向下乱扔东西。

工作时注意脚要踩稳。

(2)不准脚踩窗框,或在窗框放置脚手板和悬吊重物。

(3)木工机械的基座必须稳固,部件必须齐全,机械的转动和危险部位必须按规定安装防护装置。

不准任意换粗熔丝。

特别对机械的刀盘部分要严格检查,刀盘螺钉必须旋紧,以防刀片飞出伤人。

(4)木工车间、木库、木料堆场严禁吸烟或随便动用明火。

废料应及时清理归堆,做好落手清,以免发生意外。

(5)门窗不得平放,应该竖立,其倾斜不得超过20度,并不准人字型堆放。

墙体混凝土施工要点总结第3篇(1)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土平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2)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砌体不得太高,同一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人。

(3)不准站顶上做划线,刮缝和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4)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脚手板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5CM×10CM木料或钢模板作人立板。

(5)砍砖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

(6)使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等,必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7)冬季施工时,脚手板上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进行操作。

施工质量验收要点总结与案例分析

施工质量验收要点总结与案例分析

施工质量验收要点总结与案例分析引言施工质量是任何建筑项目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施工质量验收的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一、细致的施工计划与过程控制施工质量验收的第一个要点是确保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严格的过程控制。

施工计划应该包括施工时程、施工步骤、所用材料等各方面的内容,并按照规定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施工的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要求得到满足。

例如,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模板安装牢固,混凝土的浇入应均匀而稳定。

案例分析: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在进行楼层平整度测量时发现问题,经查,发现市政道路施工对建筑物基础的振动严重超标,导致楼层形成不平整现象。

经过总结,发现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物基础的振动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合格材料的选用与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质量验收时,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例如,对于钢筋的验收,需要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质量问题,如腐蚀、变形等,同时还需要核对钢筋的规格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案例分析:某新建学校的工程验收中发现,部分墙体的砖块存在开裂的问题。

经过对施工过程的分析,发现是砖块的质量问题导致。

施工方在选用砖块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导致质量不合格的砖块进入施工现场。

三、精细化的工程施工技术良好的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要求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使用砂浆进行砌筑时,应注意控制砂浆的配比及拌合时间,确保砌筑结实牢固。

案例分析:某工厂厂房的施工中,施工方使用了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导致部分构件的质量问题。

经查,发现施工方在砌筑墙体时未按照规定的砌筑技术进行操作,导致墙体的砌筑质量低下。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对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总结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

标签:碾压砼施工、质量控制1.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含水率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特干硬性的材料特点和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特点,使碾压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收缩小、施工速度快、强度高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云南红河马堵山水电站是《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推荐的12级开发方案中的第10个梯级。

坝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干流上。

该水电站装机容量300MW,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表孔、泄洪排沙底孔、冲沙孔、引水系统和地面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22.5m,最大坝高105.5m。

2.碾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沙石系统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进度数量的要求,为保证砂、石质量,在开采毛料时必须防止草根、树根及夹泥进入毛料中,必须有足够的开采能力,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连续生产的要求;RCC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0.2。

2.2 水泥品质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75-1999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外,且必须具有低热、低脆性、无收缩的性能,其矿物成份控制在C4AF≥15%.C2S≥25.C3S≤50%.C3A<6%。

2.3 粉煤灰质量按《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96)Ⅱ级灰或准Ⅱ级灰要求进行控制。

掺量高温施工时可按气温高低情况适量增加粉煤灰掺量的5-15%,以降低水化热及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4 外加剂质量按《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DL/T5100-1999)执行。

为满足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时间,必须根据温度变化的情况,调整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平均温度≤20℃时,按基本配合比掺量执行;温度高于≤25℃时,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高于25℃时采用高温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为0.7-0.8%。

怎么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怎么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怎么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近年来,建筑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不能够保证,那么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工地上的工程人员,混凝土肯定是日常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好朋友”啦!不过,彼此相处如此甚密的小伙伴,你真的了解怎么来好好地“对待”它吗?(一)混凝土的浇筑要求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防止离析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合物由料斗、漏斗、混凝土输送管、运输车内卸出时,如自由倾落高度过大,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粘着力后的下落动能大,下落速度较砂浆快,因而可能形成混凝土离析.为此,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如柱、墙等)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沿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铁皮,使用时其水平倾角不宜超过30°.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筒长700mm左右,用钩环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档板.(2)分层灌注分层捣实,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分层厚度,应使混凝土能捣固密实,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为振动棒长的1.25倍;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为200mm,当用人工捣固时,根据钢筋疏密程不同,一般为150~250mm.(3)合理留置施工缝施工缝是一种特殊的工艺缝.浇筑时由于施工技术(安装上部钢筋、重新安装模板和脚手架、限制支撑结构上的荷载等)或施工组织(工人换班、设备损坏、待料等)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时,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由于施工缝处“新”、“老”混凝土连接的强度比整体混凝土强度低,所以施工缝一般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二)混凝土浇筑方法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浇筑合理留置施工缝首先划分施工层和施工段,施工层一般按结构层划分,而每一施工层如何划分施工段,则要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和预埋管线的检查和清理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浇筑用脚手架、走道的搭设和安全检查;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和检查等材料;并做好施工用具的准备等.浇筑柱子时,施工段内的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顺序浇筑,不要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预防柱子模板因湿胀造成受推倾斜而导致误差积累难以纠正.柱子开始浇筑时,底部应先浇筑一层厚50~100mm与所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完毕,如柱顶处有较大厚度的砂浆层,则应加以处理.柱子浇筑后,应间隔1.0~1.5h,待所浇混凝土拌合物初步沉实,再筑浇上面的梁板结构.梁和板一般应同时浇筑,顺次梁方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只有当梁高大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此时的施工缝留在楼板板面下20~30mm处.梁底侧面注意振实,振动器不要直接触及钢筋和预埋件.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表面振动器或内部振动器振实,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后用长的木抹子抹平.以上这些步骤千万不能因为偷懒就忽略某些细节哦,不然后果是很严重的!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脆性较大,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抗拉强度,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使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总结许多工程实际,多数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其表面症状也不一.不同结构构件的裂缝成因也就不一样.(三)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1、温度变化大,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产生温度胀缩裂缝.2、湿度不匀引起表面干燥收缩,开成裂缝.3、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碱骨料反应,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4、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引起裂缝.5、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足或过度振捣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在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水泥浆层,水分蒸发,易形成收缩裂缝.6、混凝土配合比不良,胶—骨料过大和砂率过大,混凝土本身缺少抵抗温度,干缩变形的骨架作用,容易开裂.7、养护不当是造成现浇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土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水泥缺少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产生裂缝.8、在施工中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钢筋移位,后浇带未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四)混凝土的运输:(1)采取的混凝土运输方式,应当严格掌握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出规范的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2)对商品混凝土应就近选择搅拌站,并向搅拌站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及允许偏差,有无早强及缓凝要求、初凝时间、浇筑速度等.(3)混凝土浇筑对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应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浇筑工艺,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浇筑施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1)合理的分缝分块,安排合理的浇筑顺序.(2)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分层浇筑,减小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3)在混凝土中埋设降温水管,通入冷水降温.(4)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5)注意控制钢筋位置,防止钢筋位移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过大而开裂.(五)混凝土的拆模拆模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构件,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模造成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对承重构件,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在拆模的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在拆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混凝土拆模的工序,更是要检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质量问题和其中容易出现的额各种缺陷,在发现缺陷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修补措施.避免日后的维修带来影响和不利因素.对面积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先通过钢丝刷或者压水进行冲洗和冲刷其基层部位,然后在使用其主要的水泥浆进行找平.对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然后再进行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的施工过程,这样有利于在施工的过程中良好的捣实过程,避免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与影响因素.。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料作准备工作:
1. 水泥质量的把控。

需按规格采购合格产品,将合格证等文件妥善保管。

2. 砂、粉料的分类和储存。

各类原料需区分加工储存,防止混淆。

3. 混合站预作准备。

确认设备齐全,场地清洁整齐。

二、混凝土制备过程控制:
1. 配磅计量准确。

各类原料需遵循设计配比进行计量。

2. 混合时间足够。

混合均匀需要适当时间,不能早停早滞。

3. 混合便匀细致。

混合后分散无砾石边角,没有水泥带。

三、混凝土输送施工过程管理:
1. 短距离灌筑及时。

切勿停放过久影响性能。

2. 运送路线保持清洁。

防止下泥下渣影响质量。

3. 倾倒操作规范。

要靠近架床,避免翻滚跌落。

4. 施工进度控制。

按安装顺序有节奏施工。

五、质量监管:
1. 实施抽样检测。

定期检测混凝土强度配合性等指标。

2. 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跟踪处理。

3. 记录管理规范妥善。

各项工艺记录及检测报告书按期保管整理。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混凝土材料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

如何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检测限,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研究如何保证质量,加大质量检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也是世界各国都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广西苍昭高速公路薯良坪隧道相关施工背景,对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正在落实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

即改进模板安装技术,改进钢材加工和连接,调整改进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改进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改进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concrete materials, 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ed technical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improve the detectionlimit of concret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how to ensure quality, increase quality inspec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and reduce project cost is also a research topic of interest to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huliangping tunnel of CangZhao Expressway in Guangx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quality problem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ll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hat is, improve the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teel processing and connection, adjust andimprove the concrete mixing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pouringand concrete, and improve the selection of concrete raw materials.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前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进步。

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学习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超重要。

水泥得是抗渗性好的,我理解就像选超级英雄一样,要挑选那种有特殊能力去抵抗渗水的。

我之前就犯糊涂,以为普通水泥也差不多,后来才发现不行。

石子也有讲究,粒径不能太大,太大就像堵墙时用了大砖头,缝隙会很大,容易透水。

比如要是用一拳头大的石块去填坑洼,肯定到处漏水对吧。

我总结啊,原材料这块得严格按照标准去选。

接着就是配合比的设计,这就像是调配魔法药水的配方。

水灰比一定得控制好,水太多了就像煮粥水放多了会很稀,混凝土就不密实,容易渗水。

我之前对这个比例一直算不太明白,后来不断看资料研究才好一些。

我觉得可以把它想象成做饭时食材的比例,一点点差错可能就影响成品。

对了还有外加剂,外加剂适量的话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多了少了都不行,这就是个头疼的平衡问题。

施工过程那也是重点好嘛。

振捣要均匀、密实,这就好像给混凝土做按摩,得按到位,要是哪个地方没按到,那就会有气泡留下来,就像你皮肤上起个包,这地方就不紧实,水就容易渗进去。

还有养护也不能马虎,不能说浇完就不管了。

就像养花一样,不浇水施肥怎么能行呢。

要是养护不好,混凝土表面干裂,那就是给渗水开了一扇门啊。

我平时学习会找些工程实例的书籍看,像《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这种,还有就是网上一些前辈分享的实际工程中的经验教训。

我知道我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全面,但是通过这样不断地学习和分享,我也在逐步提高。

哦对了,施工缝的处理也是个要点。

施工缝处理不好,就像衣服上有个破洞没补好,水肯定能渗进去。

必须要按规定的方法去处理施工缝,清洁、密封什么的都得做好。

再还有模板的拼接,模板要是拼不好就像盖房子的墙歪歪斜斜的,缝隙一大肯定渗水,所以要让模板严密拼接才行。

我感觉在学习这个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的时候,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要多联想实际的场景,这样才能记得牢。

而且每次有新的工程案例出现都要去分析一下,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

收稿日期:2020-08-06作者简介:陈雷(1979—),男,河南商丘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技术管理工作E-mail :21297520@qq.com【工程建设管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陈雷,侯永朋(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8)摘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其他传统坝型相比较,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良好,能适应不良的气候条件、地形和地质条件等特点。

为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在分析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控制、面板防裂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坝体填筑注意事项、填筑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上坝料质量控制和碾压质量的控制与检验、面板混凝土的防裂和施工等,提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应提高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防裂;施工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V641.4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20.S2.08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能适应不良的气候条件、地形和地质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程各建筑物的开挖料来填筑坝体,施工工期短,在强震区、深覆盖层、深厚强风化岩和高陡岸坡等各类坝址,面板堆石坝往往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

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1.1面板堆石坝特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堆石坝的一种,简称面板堆石坝,是在传统堆石坝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坝型。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体由完全没有凝聚力的松散集料组成,采用薄层碾压的施工方法,而传统堆石坝采用抛填式的施工方法,这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传统堆石坝的根本区别。

面板堆石坝靠堆石坝体挡水并保持自身稳定,柔性面板、止水结构和系统防渗联合工作,从而减少渗漏和保证大坝运行安全。

堆石坝体具有很好的自身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一般不存在安全问题,尚无坝体因整体失稳或渗水而导致破坏的先例。

柔性面板具有很强的变形适应性,面板基本上不分担水荷载,仅有一定的传力作用,可以认为是一层浮在堆石体上的防渗“膜”。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运输过程控制、储存条件、施工前准备等方面。

二、原材料检验1. 水泥检验:检查水泥的标准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抽取样品进行强度检测、凝结时间检测等。

2. 骨料检验:检查骨料的规格、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确保骨料符合设计要求。

还应进行颗粒形状检测、强度检测等。

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检查外加剂的类型、用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进行凝结时间检测、抗渗性能检测等。

三、运输过程控制1. 混凝土搅拌车:检查搅拌车的运输容器是否干净,无明显污染物。

搅拌车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搅拌效果良好。

2.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避免长期的运输过程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

3. 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搅拌车发生剧烈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过程。

四、储存条件1. 水泥储存: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湿度较大的地方。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水泥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结块。

2. 骨料储存:骨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地,避免受到污染。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骨料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杂质过多。

3. 外加剂储存: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外加剂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变质。

五、施工前准备1. 设备检查:检查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3. 现场环境准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无杂物,避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污染。

六、总结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受到温度的影响很大。

因此,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角度,分别介绍相关措施。

一、混凝土温度控制1.1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以确保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表面温度计、内部温度计等。

1.2 冷却措施:当混凝土温度过高时,需要采取冷却措施,以避免混凝土早期龄期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冷却措施包括水淋、覆盖绝热材料等。

1.3 预热措施:在寒冷季节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预热,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预热措施包括加热拌合料、加热模板等。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2.1 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2 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

配合比控制包括水灰比、骨料粒径分布等。

2.3 搅拌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搅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

三、施工现场管理3.1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了解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现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混凝土的温度和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3 施工记录管理:对混凝土温度和质量的相关数据需要进行记录管理,以便日后的查阅和分析,确保施工质量。

四、质量验收4.1 温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4.2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3 质量验收报告:对混凝土的温度和质量进行验收后,需要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以证明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浇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浇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小区住宅楼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二、施工时间1. 开始时间:2022年3月1日2. 完成时间:2022年4月30日三、施工内容本次浇筑混凝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垫层浇筑2. 楼板浇筑3. 梁柱浇筑4. 墙体浇筑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场地平整,排水设施完善。

(2)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方案等均已到位。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实施(1)基础垫层浇筑1)按照设计要求,对基础垫层进行放线、测量,确保垫层厚度和平整度。

2)铺设钢筋网,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固定。

3)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4)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2)楼板浇筑1)按照设计要求,对楼板进行放线、测量,确保楼板厚度和平整度。

2)铺设钢筋网,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固定。

3)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4)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3)梁柱浇筑1)按照设计要求,对梁柱进行放线、测量,确保梁柱尺寸和位置准确。

2)铺设钢筋网,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固定。

3)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4)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4)墙体浇筑1)按照设计要求,对墙体进行放线、测量,确保墙体厚度和垂直度。

2)铺设钢筋网,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固定。

3)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4)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3. 施工质量检查(1)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浇筑方案中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浇筑方案中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浇筑方案中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试块取样与试验为了检测混凝土的质量,首先需要进行试块取样与试验。

试块取样是指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混凝土样本,并按照标准规定的尺寸制作试块。

常见的试块有立方体试块和圆柱体试块。

试块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压力机和弯曲试验机进行。

三、泌水率试验混凝土的泌水率是指其内部水分向表面渗透的速率。

泌水率试验通过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温度和湿度控制的环境中,测量试块表面的湿度变化,从而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

泌水率试验可以通过负压方法或测量表面湿度的方法进行。

四、饱和率试验饱和率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之一。

饱和率是指混凝土中水的含量与其容纳的最大水量之间的比例。

通过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水中,测量试块吸水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饱和率。

五、密度试验密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密度试验方法有体积法和重量法。

体积法是通过测量试块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密度,重量法是通过测量试块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六、渗透性试验渗透性试验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常用的渗透性试验方法有砂浸润试验和氯化钠浸泡试验。

砂浸润试验是通过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石英砂中,观察试块孔隙中的水分变化来评估渗透性能。

氯化钠浸泡试验是通过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测量试块表面的氯离子含量变化来评估渗透性能。

七、老化试验老化试验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常用的老化试验方法有干燥收缩试验和冻融试验。

干燥收缩试验是通过测量混凝土试块的长度变化来评估干燥收缩性能。

冻融试验是通过将混凝土试块置于冷冻室中,模拟冷冻融化的环境,观察试块的破坏情况来评估冻融性能。

八、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超全总结一、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1.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在浇筑前进行塌落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混凝土塌落度实地检测2.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现场设置技术人员进行和易性的及时调节,严禁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加水。

3.要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技术合同》,合同中要按照现行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做明确的约定。

其目的是确保商混厂家供应的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项目部还要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搅拌站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与检验合格证。

二、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1.混凝土浇灌申请:提前与搅拌站联系好,确定混凝土供应的时间、发车间隔时间、发车数量。

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机具和人员:施工用的机具、人员、水电准备充分,同时配备一名电工准备对出故障机械随时检修。

3.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相应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J50204)的规定。

班组间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并办理完成隐检、预检手续。

三、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1.基础混凝土施工1)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面高度如超过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2)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均匀摊铺,振捣密实。

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3)浇筑柱基础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

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4)浇筑条基应分段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

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使逐层呈台阶梯形推进,并注意使混凝土充满模板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5)基层底板混凝土浇筑,一般沿长方向分2~3个区,由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推进,分层均匀下料。

当底板面积很大,宜分段分组浇筑,当底板厚度小于500m m,可不分层,采用斜向赶浆法浇筑,表面及时平整。

当板厚大于500m m ,宜分层浇筑,每层厚250~300m m,分层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防止漏振,每层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成。

6)基础墙体一般先浇筑外墙,后浇筑内墙柱,或内外墙柱同时浇筑,外墙浇筑采用分层分段循环浇筑法,绕周长循环转圈进行,直至外墙浇筑完成。

2.顶板混凝土施工1)顶板混凝土浇筑操作工艺(1)顶板混凝土浇筑路线先浇筑墙体接茬混凝土,达到楼板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

(2)对梁板同时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的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

(3)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下2~3c m处。

浇筑时,应从大截面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

(4)浇筑顶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动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杠刮平。

(5)浇筑悬挑板时,应注意不得使上部的负弯矩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即将钢筋调整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

2)顶板厚度、板面平整度控制(1)顶板混凝土浇注厚度采用定性化工具控制,并采用激光扫平仪水准仪检测,项目部管理人员全程监管,做到随浇筑、随监测、随整改。

厚度控制垫块(2)混凝土铺料后,按标高线对楼面标高进行总体找平。

采用3m铝合金刮尺刮平、调整,并复合标高,误差控制在5m m内。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顶板支撑墙体及顶板支模体系进行二次校模,确保浇筑完成的支模体系稳定性及位置不发生位移。

顶板标高控制顶板平整度控制3)顶板混凝土收面(1)小面积楼板混凝土收面:刮平后采用木抹进行第一遍抹平,保证表面平整。

混凝土终凝前,操作人员携300m m×300mm的垫板,采用木抹子进行第二次抹平(初凝前1~2h)。

随即采用铁抹子压光。

完成2m左右的压光面后,采用长柄木棕对楼面进行拉毛处理(不要压光防止裂缝产生)。

第1遍木抹子抹平第2遍木抹子搓平墙体边线200m m范围内混凝土面拉线找平压光。

第3遍铁抹子压光拉毛处理(2)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收面:为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现浇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采用压光机收面,做到机械化找平,在找平的表面再进行拉毛处理。

楼面细拉毛,纹路通直、细腻,方向一致。

表面无破坏痕迹,无积水。

压光机收面笤帚分隔拉毛处理3)特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收面:采用地面激光整平仪机械进行混凝土找平施工。

地面激光整平仪施工(4)混凝土表面处理措施 a.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b.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

c.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

d.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纹可灌注水泥素浆挂平。

3 .大钢模墙体混凝土施工1)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1)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对相关标高点测量点进行设置,拉设标高50控制线。

(2)根据不同板厚确定相应墙顶标高,认真检查复核。

(3)对出现偏差的墙体进行混凝土增补,并进行二次振捣。

设置墙体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标高控制混凝土增补控制2)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在泵管下料两侧敷设两块模板(模块随泵管下料口移动换位而挪动),合理安排布料浇筑次顺,减少漏料,控制初凝时间,及时振捣,防止造成冷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产生。

4.框架柱混凝土施工拉柱顶标高500m m混凝土标高控制线1)柱子混凝土浇筑应先填5~10c 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

2)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碰动钢筋。

柱高3m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

超过3m,应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完成将门子洞封严并箍牢。

3)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有间歇,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浇筑完成应停歇1~1.5 h,使混凝土初步沉实,再浇筑上部梁板。

4)浇筑主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宜用小直径振动棒从梁的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入梁端振捣,必要时可以辅以细石子同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

5)框架柱在浇筑过程中,看模板人员必须到位,在浇筑过程中要跟中检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支撑及加固松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重新复核框架柱的垂直度,对垂直度偏差严重超标的要重新校正柱模板。

6)先下振捣棒后下混凝土,严禁混凝土浇筑到顶后再下振捣棒。

5.楼梯踏步混凝土施工1)楼梯踏步和休息平台随着本层顶板混凝土一起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要求压光一次性成活,有装饰面层的楼梯踏步要求混凝土面层做拉毛处理。

楼梯与同层楼板一起施工2)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踏步混凝土,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支模整体效果混凝土浇筑后效果楼梯踏步整体观感6.飘窗板混凝土施工1)在剪力墙中预埋上下飘窗板负弯距筋,低位飘窗板随着上层墙体混凝土一起浇筑,高位飘窗板浇筑上层楼板时浇捣混凝土。

飘窗板负弯矩筋预埋飘窗板上层低位支撑在下层高位飘窗板上飘窗板成型观感7.阳台栏板混凝土施工阳台栏板待本层顶板模板拆除后,即可进行该层阳台栏板钢筋的绑扎和模板支设,模板加固完成后便可以在隔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下层阳台栏板混凝土施工。

由于阳台挡板截面尺寸较小,混凝土浇筑时注意加强混凝土振捣保证成型后的混凝土密实(配置30振捣棒),并结合外窗安装尺寸控制好上口混凝土的标高。

模板上口标高必须保持平齐,与混凝土顶标高平齐或高30m m以内。

阳台栏板支模加固阳台栏板成型观感8.外线条混凝土施工外立面其他混凝土构件如线条、构造柱柱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

外装饰线条要顺直、截面尺寸一致,构造柱上下挂通线控制垂直度偏差。

外墙线条外墙构造柱9.后浇筑带混凝土施工1)施工后浇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

2)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水泥配置的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

±0.000以下各梁、板、墙后浇带混凝土均内掺微膨胀剂。

3)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剔除表面上松动砂石、软弱混凝土层及浮浆,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30m 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后浇带在底板、墙位置处混凝土要分层振捣,每层不超过400m m,混凝土要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 )在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所有施工期间,后浇带跨的梁板的底模及支撑均不得拆除。

后浇带处模板拆除后实体观感10.特殊结构和部位混凝土施工1)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可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d。

2)型钢混凝土结构浇筑:应有足够的下料空间;周边混凝土浇筑宜同步上升,浇筑高差不应大于500m m。

3)柱、墙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浇筑。

(1)先浇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2)高一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可用与梁板相同的混凝土浇筑;(3)高二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时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在低强度混凝土构件中且离高强度混凝土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

4)地下室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因外墙为抗渗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在与外墙相连的内墙上离开外墙30c m处设置竖向垂直分隔缝,浇筑时由专人统一指挥下料。

先浇筑抗渗混凝土,再浇筑普通混凝土。

5)底板大体积混凝土(1)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25℃以内,当气温高于30℃采用冷却法降温,当温度低于5℃,应采用加热法升温。

(2)厚1m以内宜采用平推法浇筑,同一坡度薄层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

厚1米以上宜分层浇筑,在每一浇筑层采用平推浇筑法。

超过2m时,应考虑设置水平施工缝,间断施工,应避开高温时间浇筑混凝土。

11.混凝土施工其它控制要点1)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接缝不应超过2h,如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2)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50~100mm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并用铁锹入模。

以避免烂根现象。

墙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并以标尺杆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