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4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15e5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c.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读“鲈、饵、纵”等11个生字,会写“捞、饵、溅”等14个生字,理解“涟漪、翕动、抉择、告诫”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体条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学习生字词。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3)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如水的夜晚,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
就是那一次钓鱼,给小男孩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2、齐读课题。
3、释题。
师:“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小黑板出示):鱼饵鱼钩鱼鳃捕捞操纵抉择告诫实践皎洁沮丧诱惑溅起涟漪小心翼翼轻轻翕动不容争辩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b、找近义词。
抉择(选择)告诫(劝诫)师:(拿出两只颜色不同的粉笔)我想从中选一只,能不能说“抉择”?(不能,“抉择”指很难的选择,可能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告诫”什么时候能用呢?(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警告、劝诫)(三)概括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单的话讲一讲。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50640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钓鱼的启示》教案1【设计思路】《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34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理解,但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理解课文的内容不是难点,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须从文中钓鱼这件事去理解,从我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和沮丧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体会“我”钓到鲈鱼时的得意和放鱼时的沮丧做为教学的重点,由体会这种心情的变化来理解道德实践的艰难,理解父亲的话。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李卓然和周锦泽学习,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
做到这两个字很不容易。
今天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美好的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13课,《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9a5f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0.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学习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
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詹姆斯·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的谜语导入,让孩子明白善于读懂生活,就会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5226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1.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2022-12-15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1总目标:授课: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词“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作”、“跳跃”、“道德实践”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重点:体会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能力和力量,并练习朗读。
难点:了解叙述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感悟“我”的心理活动及启示。
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第二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4-11自然段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重点:体会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能力和力量,并练习朗读。
难点:了解叙述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通过设问、谈体会的方法感悟“我”的心理活动及启示。
谈话导入,学习质疑(4`)齐读课题。
师:我们上节课了解到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我”真兴奋,得意极了,你想在今天的进一步学习中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
师:今天我们就从后来父亲怎么做,“我”怎么想的来感悟钓鱼的启示,让同学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4-9自然段(14`)设问学习描写父亲的内容:自由读4-9自然段,勾划描写父亲的句子。
交流。
快速默读勾划内容,试一试自设问自因答、自设问请人答。
汇报与交流(主要点有两个,课件点击配合),●“盯着”?父亲自己也舍不得父亲想一想如何对孩子提要求●“得把它放回支”?规定时间未到,科学养殖鲈鱼的规定人要诚实,不贪便宜,父亲品行良好要求子女严格。
指导读、示范读、齐读(读出深思熟虑、语重心长)目先转向“我”,体会学习能反映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24c90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e.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联系实际,受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4、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运用细节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从而受到“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受到启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重点,教学中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立足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再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的平凡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
切忌“标签式”的空洞说教。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
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3、回忆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吗?(学生交流)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条名言——(多媒体显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1f32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6.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1岁的詹姆斯钓到了他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条鱼,但那是一条鲈鱼,按规定只有清晨以后才可以钓鲈鱼,当时还差两个小时,父亲坚决让他放掉,经过一番痛楚的思想挣扎,他终究放掉了那条鱼。
这个故事告知人们,不管在何种情形下,都要严格遵照社会规则,自觉是一个公民应有的修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6个。
2、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情势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伤,反思他的行动,知道遵照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知道如何结合实际,遵照规则。
教学重难点:1、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情势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伤,反思他的行动,知道遵照规则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知道如何结合实际,遵照规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钓鱼的启示。
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这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钓鱼的启示是什么呢?)老师们常常逢公布课或优质课评选时费尽脑汁设计各种出人意料花样繁多的导课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却是本末颠倒,占用了学生去读文摸索的时间。
倒不如,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导入新课。
像老师的这种导课方式,用时短,直接切入课文内容,同时在学生主动质疑当中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愿望,可谓多快好省。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9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6407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d.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小编为您带来了9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与父亲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_、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启示”的意思是什么?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感悟文章写法。
2、通过角色体验、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读懂“我”从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导入朗读由单元导语改成的小诗,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读准词语①小心翼翼熟练操纵鱼鳃翕动(理解“翕动”)②划着一根火柴你得把它放回(读准多音字)③急切依依不舍沮丧(补充表示心情的词语)④道德抉择告诫实践预习时能读准字音的同学奖励自己两颗星。
2、任意挑选一组词语说一句话。
要求:跟课文内容一致。
会说的同学,对课文内容都比较熟悉,再奖励自己两颗星。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e687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7篇)《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恳守信"的道德教育,《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利用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同学朗读感悟力量、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像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很简洁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二)理解道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缘由。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同学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争论。
3、汇报沟通,引领同学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1)这条鱼是我好不简单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e1af8955270722182ef786.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
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9181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7.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直接引题: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交流、指导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讨论: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小结:(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小结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休养的名言警句。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3a4e5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b.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15篇《钓鱼的启示》教案11、课前:可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
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基本教学思路:可抓住三个主干问题构成教学的三大板块,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爱,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之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讲理,不爱“我”吗?抓住描写爸爸神态的细节和相关词句,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
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结合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来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3、理解“我”的心情变化时,可以抓以下重点词句:⑴“得意”: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可引导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⑵“急切”、不理解的心情:如“爸爸!为什么?”⑶委屈、难受的心情: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⑷“乞求”: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⑸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4、抓住描写爸爸动作神态细节,体会爸爸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态度:“我和爸爸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爸爸和我一样喜爱这鱼。
“爸爸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情感说,爸爸也很舍不得放掉这条漂亮的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
“……父亲平静地说。
”──爸爸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又是不容争辩的,爸爸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
5、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落实这一单元重点时,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基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受到真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35ac7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e.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15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抉择、实践”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从钓鱼中会得到什么启示?(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过渡语:那么,钓鱼能得到什么启发呢?2、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分别是哪几小节?3、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幻灯片1(识读生字)鲈鱼鱼腮鱼饵鱼钩捕捞溅起操纵翕动告诫实践抉择诱惑小心翼翼筋疲力尽不容争辩依依不舍a、读一读。
b、随机识字,解词。
读音:翕字形:指导翼的书写理解:不容争辩翕动(动作演示)(2)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课文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了我得到的启示。
(3):那么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些内容呢。
(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再写了父亲让我放鱼,最后写我得到的启示。
一至三节写钓鱼,四至九节写放鱼,十至十一节写启示)请你们拿起笔在书本上作上记号,划上两竖。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8b6487d1f34693daef3e96.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孙关小学2014---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13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道理。
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抓住课文的这一特点,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
【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十一岁的钓鱼一事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积淀,难度肯定很大。
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
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捕捞、鱼饵、鱼钩、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小心翼翼”等词语;会写“钓”“钩”两个字;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启示”的意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6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e99f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5.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6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比较清晰表达出来。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钓鱼的启示师:钓和“钩”容易混淆钓钩我和父亲在鱼xx上放好鱼饵,把xx线抛了出去,不一会儿,大家伙上xx了。
师:很多人喜欢钓鱼,因为能从钓鱼中得到许多快乐,而从钓鱼中能得到启示的人并不多,(板书:启示)美国有名建筑设计师詹姆斯。
兰弗蒂就是其中一位,(齐读课题)来看看作者詹姆斯在与父亲的一次钓鱼中收获了什么终身有益的启示?二、检查读文师:请同学们自由再读一遍课文。
出示检查字词溅起涟漪小心翼翼筋疲力尽月光皎洁鱼腮翕动沮丧告诫吸引实践抉择操纵嘴唇.出示长句子: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这一段话。
三、整体感知师:课题是“钓鱼的启示”,一看就知道,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钓鱼,一是“启示”,请通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小时候钓鱼的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作者成年以后得到的启示?生: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写作者获得的启示。
生:一到第九自然段是写钓鱼的事情。
师:那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生:课文写的是“我”跟着父亲去钓鱼,钓着了一条大鱼,父亲让我把鱼放掉,我依依不舍的把鱼放掉了。
师:我能给你的答案打80分,其中较主要的漏掉了,会让人产生歧义。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714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4.png)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字词:易错音:沮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28c10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1.png)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
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
如何做批注笔记呢?生: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在课文旁边或者页下写一两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师提出自学要求:⑴再读课文,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笔记。
⑵小组内交流体会。
对于仍有困惑的问题小组代表记录到黑板上。
3、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自学方法。
4、小组内交流读书体会,组代表将困惑记录到黑板上。
四、交流体会,形成对话1、各小组代表交流组内体会,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04d3d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c.png)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三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捕捞、鱼钩、鱼饵、剧烈、小心翼翼、操纵、告诫、理论”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抓住“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心情写详细、写生动的。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老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心情写详细、写生动的。
教学难点:作者是如何把心情写详细、写生动的,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导语:同学们,你钓过鱼吗?34年前,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一起去钓鱼,34年后,他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跟老师一起写“钓”,强调里面是“点”,与“钩”区分。
理解“启示”的意思。
〔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今天,我们就钓鱼这件事能让我们领悟到一个怎样的道理。
二、初读感知,明确“启示”〔一〕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用课题扩大的方法进展概括。
〔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捕捞诱惑抉择理论操纵皎洁乞求沮丧挣扎告诫小心翼翼不容争辩依依不舍自由读——指名读,正音——齐读2、生字新词都念准了,课文内容清楚了吗?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课文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我把鲈鱼放回了湖里,并从中获得启示〕师小结:你概括得相当好,其实将课题详细化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啊!〔三〕理解“启示”课文通过钓鱼这件事,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理论起来却很难。
1、指名读——齐读2、学生质疑。
预设: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理论起来很难?“是”什么意思?“非”呢?〔正确的、对的;错误的、不对的〕再读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就钓鱼这件事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板书:是非〕3、交流后得出结论: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放了就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