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符合题意漫画型材料的审题立意进阶练习B组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同样的“低头”,不同的人生【郝新允,河南省唐河县第四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中的运用研究》并结项,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论文。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广东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漫画情境的限制。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漫画审题要注意细节:第一幅漫画中的人物显然处于“登峰”状态,他身背行囊,手握拐杖,屈膝弯腰,精神焕发,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第二幅漫画中的人物处于平凡庸碌的生活状态,他低头勾腰,双手搭于后背,两腿直伸,精神颓废萎靡,暮气沉沉。

除关注漫画本身,考生还要关注两幅漫画上的说明性文字:第一幅是,“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第二幅是,“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命题人还给出了一句提示性的话,“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漫画直观形象,能引发考生对人生的思考,促使考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健全人格。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本题的任务指向比较明确,要求考生“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针对两种“低头”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展开联想和思考。

写作时,考生必须兼顾两种“低头”的态度,不能仅写“埋头苦干,成功登峰”,也不能只批判“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有所褒贬,有所阐发。

考生还须联系实际,可以是我国教育、科研、经济、生活、外交方面的实际,也可以是考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要体现“有我”之境。

全国卷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突破-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全国卷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突破-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突破-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概念解析】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对于看图作文,考生在读题时,需要将图画转化为文字,这类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题,我们称之为看图作文,究竟该如何读图呢?这类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个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

【审题立意方法】一、看标题标题往往告知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

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

所以审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画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三、读注释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

这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

四、析夸张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所以,审读题时必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

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

【示例】:下面以2007年全国卷l的作文题为例: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审题立意1.先看标题。

图画《摔了一跤》交代了主要事件是一个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很显然,这个“摔跤”是有象征意义的,它可引申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失败等。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审题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审题

构图要素:小熊 冰川 裂缝 胶布 标题《人类救赎》 连图成话:小熊拿着胶布在缝补冰川裂缝 象征义: 以“人类救赎”为话题:
构图要素:小熊、冰川、裂缝、胶布、标题《人类救赎》
连图成话:小熊拿着胶布在缝补冰川裂缝
象征义:小熊——人类 冰川——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自然的、社会的) 裂缝——危机、灾难、不幸、隔阂 胶布——拯救危难、使世界更美好更完整的办法
有明显的提示语,图像起辅助作用,形象生动。
在大数据时代,各类软件纷纷采用“用户定制”的方式,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 断优化针对你的内容推送,仿佛你身边有个“周到”的管家,无时无刻不在留意 你,记录下你的兴趣、喜好,然后竭尽所能地“满足”你的品位。人们逐渐被大 数据引入“信息茧房”之中,获得的信息单一闭塞。
1.德为得之先。 2.用有德之道取得,人生才有意义。 3.心中有德行,所失亦为所得。
关注两幅图的联系,进行思辨
1. 不 要 站 在 道 德 高 地 指 责 别 人 。 2.要有自己的主见。 3.既要考虑别人的意见,又要 有自己的辨别,坚持做自己。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人类救赎
构图要素: 连图成话:
不要伤害树木 要保护环境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拒绝修剪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构图要素: 连图成话: 象征义: 话题:
对于如何破除“信息茧房”,你有何思考或建议?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这幅图画对我们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有启示意义。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漫画类题材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漫画类题材
三国时,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诸葛亮满口答应。3天要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诸葛亮为什么又答应了呢?诸葛亮自有办法。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千帆齐发,船上扎满了稻草,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杀声震天,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站在城墙上一看,江面上朦朦胧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驶来,曹操以为周瑜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满载而归,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题目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表明文章不能脱离漫画内容尤其是寓意进行写作,一般漫画式材料作文的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作为当代青年,考生最好要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进行解读和思考;从文字表述来看,漫画没有对窗子与镜子有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所以在立意上有其开放性。可以谈当代青年要有“窗子”也要有“镜子”,既要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要正确认识自己;可以谈当代青年要拥有“窗子”而不只是“镜子”,要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只看到自己,封闭自己;也可以谈当代青年不要只看到“窗子”而忽略“镜子”,只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忽略自己,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注。
学无止境,行更无止境。所以,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惟其如此,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为多材料作文,所选材料为一则漫画和两则文字材料,三则材料之间是同向互训关系。漫画所展示的内涵可以借助文字得到更清楚的展现,文字所阐述的哲理可以在漫画里得到验证。材料一中,人物是漫画主体部分,头上的学位帽、眼镜和整齐的着装说明其身份是高学历人士,样式齐全排列整齐的兵器架和人物“学了不少”的台词说明他系统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但地上散落的兵器和“怎么一样也用不起来呢”的台词说明他的所学没有转化为所用,他的实践操作是不成功的。材料二来自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和知名大学校训,这一点本身就带有启迪和指导世人的暗示性,校训的具体内容也明确表达了只是在书斋里研究学问是不够的,人们应重视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对世界的深入认识拿去指导实践活动,以获得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材料三更具体,宋代诗人杨万里谈论的是诗文创作的心得:独处书斋、闭门觅句并不是作诗的好方法,你只有走出去,在旅行和广阔天地自然中才会作出好诗。其中包含了和前两则材料类似的哲理,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践,躲在象牙塔里往往掌握不了真本领,到鲜活的实践中去才能大有收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漫画类(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漫画类(含答案)

材料作文训练-----漫画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根据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少华漫画作品,有改动)上述材料能给追求自身发展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漫画与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看了上述漫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4、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答案:下山亦上行青山之高,可比苍茫的云天;人生的功名成就,亦如千尺高山。

有人立于山顶,好似成功已信手可得;有人却仍在下山,勇赴下一座险峰。

其实,下山之退,亦是人生之进,倚于一时的成功,实则不进之退。

下山,是一种不傲。

如果说,上山是对生命之险峰的探索,那下山则是对生命之静水的寻源。

上山时,我们的眼神总为山顶迷惑,为了一念付诸许多努力。

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课件22张

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课件22张

生命因感恩而精彩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我在路上走,一直在抱怨,因为我没有一双鞋。我 一直在抱怨,直到我看见一个人,他失去了双腿。 朋友,你有没有觉得,你一直在抱怨,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你的心越来 越孤寂?你会问: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谁也不信,为什么世界总是 为什么不公平,为什么总要发脾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谁也不 理解我的心情? 我们都很脆弱,为自己筑起的防线早就使我们学会忘却。当你跌倒后爬起 来时,你会对自己说,别想了,忘了吧,明天会更好。你把那些伤心的往 事深深埋在了心底,随着岁月的流逝忘却了吗? 生活与痛苦同在,而治愈伤口最好的药,莫过于心存感激。这不仅包含 对你有过恩惠的人,同时也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所谓眼前半杯水, 悲者叹息:只剩半杯了!而乐者说:还有半杯呢。悲者也不是和别人的满 杯比,他只接受了半杯的不好暗示。乐者也并非和无水的空杯比,只是习 惯看光明的一面。借用故事的比喻,如果两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同一 个村庄,向人讨水喝。开门的村民同样给了他们半杯水,不懂感激的会想: 这么小气,没看出我是多么口渴吗?只肯给我这么一点!而懂感激的会想, 这里看上去也很缺水,我正口渴,这半杯水真是太及时了。
从人生心态角度立意:人生中无论何时 都应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从生活的给予方面角度立意:要感谢生 活,学会感恩。
选材上,可横向类比:漫画中,没有脚 却充满笑容,可联想到身残志坚、对生 活充满希望的人,也可联想到生活遭遇 了困难却勇于面对的人,例子不胜枚举; 没鞋抱怨者可联想到对生活失去信心的 四肢健全的人(如不堪生活压力跳楼自 杀者),也可联想到整天抱怨不思进取 者。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生活,不能刻意追求,否则会 过得不自在,不轻松。要学会放弃,适时适当地放弃,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并 不是消极遁世。该放弃的无须坚持,该割爱的无需犹豫。更不必为此黯然伤神, 因为,放弃同样是美丽的!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作文》:漫画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作文》:漫画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作文》:漫画类材料的审题立意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歌颂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材料作文中,漫画类材料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

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审图。

常用的方法是:(1)观察画面。

观察画面要全要细,首先,要从整体看,看有哪些人、哪些物;其次,要细致看,看什么身份、什么特征、什么表情、什么形状、干什么事。

同时还要关注漫画的题目和图中的文字。

(2)联系生活。

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展开合理联想,从而把握漫画寓意。

(3)概括立意。

漫画一般都会采用夸张、简洁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某个方面,因此应联系实际让画面鲜活起来,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揭示的问题实质或讽刺的某种生活现象。

例4根据上面“观察画面——联系生活——概括立意”的步骤写出下列漫画材料的立意。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表现的是两个学生在考试后的不同“待遇”。

观察画面,漫画分两组,第1组,两个学生,左边的考100分得到了亲吻,即得到表扬;右边的因为考了55分挨了一巴掌,即受到了惩罚。

第2组,依然是这两个学生,左边的考了98分受到了惩罚,右边的考了61分得到了表扬。

通过对比可知,两人的待遇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左边的学生退步了,右边的学生进步了。

考满分受表扬,不及格被惩罚;进步了受表扬,退步了被惩罚:这基本上是整个社会对待学生的态度。

那么这种态度是合理的吗?左边的学生虽然退步了,但他依然有98分,右边的学生虽然进步了,却也只有区区61分。

可见对不同的人我们有着不同的要求。

联系生活,那么该怎样看待这种高水平的退步和低水平的进步呢?作文立意:对这则漫画材料的审题立意,可以从家长、学生和旁观者三个角度进行,可有以下立意:①奖励优秀(进步),惩戒落后(退步)。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简介:此为高三语文资深备课组长胡厚龙老师精品教案,讲解透彻,举例精当,深入浅出,效果显著,诚为高三语文老师备课之良参,学生学习之助手。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漫画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是针砭时弊的锐利思想武器。

著名漫画理论家方成说:“漫画也是一种语言形式,漫画就是画思想。

”漫画就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二十多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

如1991年的“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1996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截错了》,2007年全国Ⅰ卷《摔了一跤》,2008年江西卷《助鼠为患》,2016年全国卷I《奖惩》等等。

漫画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

但漫画欣赏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下面依次阐述。

一、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一般有四大步骤:(一)钻进去——仔细观察,弄清画面的内容。

这一步又可分为四个步骤:1、看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

如: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漫画的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幅漫画笔墨简括,形象突出,发人深思。

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从他的神态上看,显得很满足的样子。

仅从这些出发,我们不太容易看出漫画的寓意。

然而,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这人的病态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

联系现实人生,可拓展为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因噎废食”,不敢去进取和斗争。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画图式材料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画图式材料
那么作为年青人、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后来人”,你看了这幅漫画又有怎样的见解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漫画寓意写一篇文章。
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多元化社会,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理想实现增添了无穷可能。有些人在经历不断的尝试、选择、努力后,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有些人在这种过程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才华,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这些都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这种环境下也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态,追名逐利的社会氛围让“一生择一事”显得十分“奢侈”。一段时间里,所谓“成名要趁早”,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认同。踏实认真地做小事、做一件小事的社会土壤,正日益贫瘠。
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根据你的感悟与认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与漫画,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将增至近五分之二,我国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相叠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学生可结合人生道路的选择来构思行文。比如首先亮明自己对于两种“路”的选择,指出“必须走的路”代表着现实,“想走的路”代表着理想,理想要建立于现实的根基之上。然后从为什么这样选择和错误选择会带来什么危害的角度加以论述,思考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赋予新时代的意蕴,对青年人的成长要有指导意义。

2024届高考考前漫画类材料作文指导

2024届高考考前漫画类材料作文指导

步骤一:描述画面内容 (此为作文的原材料) 这幅题为“……”漫画由X部分构成, 中间……上面/下面/左边/右边……
漫画材料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 组成。图画中间部分为 一位 身材健硕的男子一手拿钉子, 一手高举锤子,正在雕塑自我, 把自己从普通的石头变成精美 的工艺品;文字部分内容为: 痛出来的华丽,才能颠倒众生。
【审题思考】 材料的核心事件是烧水,核心目标是烧开水,那么就需要联系我们 的生活实际谈“目标”。 核心矛盾是水烧到一半柴不够了,就是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
到的困境。通常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是“加柴”,可以理解为丰富自己、 提升自己的实力。但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说明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没有拥有足够的能力。但漫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从这一常规的思
路出发,而是选择了“减水”,意味着解决问题需要转变思路,创新思 维。“减水”意味着降低了自己的目标,寓意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 理降低自己的目标……
由果溯因的角度:孩子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只着眼于“柴 火”,思维单一,陷入只能“加柴”的思维定式。
老人解决问题的原因是看到了另一个因素“水”,认识到 现实条件不足时,换个角度,降低了目标——“减水”,使能 力与目标适配;也可能因为经验丰富,做事更灵活等。
【审题思考】
本次作文为漫画材料作文,首先需要读懂画面内容,把 握寓意,联系现实,确定立意。
漫画内容为:一个事件——烧水; 两个因素——水和柴; 两个角度——老人与孩子。
孩子面临的问题是“柴火不够”;老人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把水减半”。
寓意挖掘(抓比喻义):“柴火”是条件、能力、现实; “水”是任务、目标、理想。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 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画型材料的审题立意
进阶练习B组
1. (2016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996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注意:①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②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③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④共200字左右。

(2)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