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世纪的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
迈向新世纪的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

代红外成像 寻 的制 导 的典型代 表 。它 的研 制起 始于
2 世纪 7 O O年代 中期 , 采用 4 ×4光导 Hg d e C T 小面阵
弹攻防战 , 红外成像 寻的制导 武器在这场 战争中所显 示的威力令世人瞩 目。这场高技术战争带绐人们 的深
刻启示 , 包括美 国在 内的各 国军方深深感 到配有红外
2 2 0世 纪 红 外 成 像 寻 的制 导 技 术 发 展 回 顾
2 1 第 一 代红 外成 像 寻 的 制导 .
第一代红外成像寻 的制导 的主要标 志是用光机扫 描方法实时获取 目标 图像 , 它经历 了从 亚 成像到成像
的发展 阶段 。 采用双色 ( b紫外或 双色红外 ) 红# / 多瓣玫瑰线( 或 往复式螺线 ) 图形扫描的亚成像制导体制 , 实际上是一
l 前 言
红外寻 的制导是 当代红外 技术 的重要军事领 域。 伴 随着红外探测器 技术 的发 展, 别是红外焦 平面探 特 测器的工程应用 和计算机 信息 处理 以及超 大规模集成 电路的飞速发 展, 已使红 外寻 的制 导技术 由点源发展 到成像寻的制导 。在 2 O世纪八 九十年代得 到迅速发 展, 目前红外成像寻 的制导 已广 泛应用于精 确制导武 器系统。 红外成像寻的制导与其它光电制导 技术相 比具有
显著的优点 , 它能提供 二维 图像信息 , 采用计算 机图像
信息处理实现制导智能化 , 有高灵敏 度、 具 高空间分辨
种从点源探测到 成像制 导过 渡的体 制。它通常在对 目 标进行搜索 的阶段采用玟瑰 线或螺 线扫描 的点探测 ,
而在对选定 的 目标进行跟踪 的阶段 , 则依 据不 同的视 场对同一 目标所 探测到 的信 息进行 亚成像 的处理 , 从 而实现对命 中点 的选 择 。典 型 的型号 产品 如美 国的 “ 尾刺” S i e o t n t g r MP 改进型 、 ( t g r s A dSi e R ) n P n 前苏 联的“ AM-3 、 S 1” 和法 国的“ 西北风”改进型等 。 美 国光机扫描红外成像制导马伐瑞克导弹是第一
红外制导技术流程

红外制导技术流程红外制导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特性的导引系统,广泛应用于导弹、火箭、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无人机等领域。
它利用目标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作为导引信号,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制导。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外制导技术的流程。
一、红外辐射检测红外制导技术的第一步是通过红外探测器对目标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
红外探测器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能够对不同波长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进行敏感捕捉。
当目标物体发射红外辐射时,红外探测器会感应到并将信号传输给后续处理模块。
二、信号处理红外辐射检测到的信号需要进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信号处理模块通常包括滤波、放大、放大、数字化等步骤。
滤波可以去除噪声干扰,放大可以增强信号强度,数字化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目标跟踪目标跟踪是红外制导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对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目标跟踪模块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识别和目标追踪三个步骤。
目标检测使用特定的算法和模型,从背景中分离出目标物体;目标识别通过比对已有的目标库,确定目标的种类和特征;目标追踪通过连续的观测和预测算法,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
四、制导计算在目标跟踪的基础上,制导计算模块通过对目标的运动轨迹和弹道参数进行计算,确定导弹或火箭的制导方案。
制导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目标的速度、加速度、飞行高度、风速、弹道参数等。
根据这些参数,制导计算模块可以实时调整导弹或火箭的航向、姿态和推进力等,使其能够精确地追踪和命中目标。
五、制导指令传输制导指令传输是将计算得到的制导方案传输给导弹或火箭的关键步骤。
制导指令通常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可以通过通信链路实现。
制导指令传输模块负责将计算得到的制导指令编码、调制,并通过通信链路发送给导弹或火箭的制导系统。
六、导弹或火箭制导导弹或火箭根据接收到的制导指令,调整自身的航向、姿态和推进力等参数,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制导。
航空制导武器制导技术发展趋势

控制与制导本文2010203212收到,作者分别系空军航空大学副教授、讲师、助教航空制导武器制导技术发展趋势贾秋锐 孙媛媛 陈 萃摘 要 介绍了应用在航空制导武器的红外成像制导、激光制导、毫米波制导、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地磁场、网络中心、视觉仿生成像、电磁指纹等新制导技术。
应用新的制导技术,可显著提高航空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提高武器的作战效能。
关键词 制导武器 红外成像 激光制导 多模复合制导引 言目前,应用在航空制导武器中的制导技术主要有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毫米波制导、微波制导、多模或复合制导、智能化信息处理等技术。
但随着对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影响导弹的命中精度和对目标的毁伤能力,因此,进入21世纪,上述制导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又研究出了新的制导技术。
本文对应用在航空制导武器中的几种制导技术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1 传统制导技术发展趋势1.1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可提高导弹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精度,该技术在国外已发展了两代,目前正向第三代发展[1]。
如美国的AG M 265D /F 幼畜导弹。
未来的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红外复合制导技术目前应用在制导武器中的红外复合制导技术包括:红外/紫外、微波/红外、毫米波/红外、I N S+GPS/红外等复合制导技术。
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继续研制新的复合制导方式,如红外多光谱、超声波红外、亚毫米波等与红外制导构成复合制导。
二是凝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该制导技术采用大规模探测单元和凝视工作方式,连续累计目标辐射能量,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信息更新率的优点,如美国的海尔法导弹配有四种以上不同模式的导引头(激光、电视、雷达/红外、红外成像)。
2)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成像制导、微型计算机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小波变换等各种信息处理方法引入智能寻的制导信息融合技术中,使制导武器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导武器。
红外导引头导弹制导技术发展

红外导引头导弹制导技术发展红外导引头技术在导弹制导系统中的应用,是现代事科技的突出成就之一,它极大地提升了武器系统的精确打击能力和战场适应性。
以下是红外导引头导弹制导技术发展的六个关键点:一、探测技术的革新随着光电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量子点阵列探测器的发展,红外导引头的探测灵敏度、分辨率大幅提升,能够在更远距离精确识别和跟踪目标,即使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如烟雾、夜间或对抗红外干扰中也能保持高效。
二、智能图像处理能力集成高性能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红外导引头能实时分析目标图像,快速识别和分类,区分真假目标,提高抗干扰能力。
智能识别技术使导弹能够自主决策,适应动态战场变化,精准攻击预定目标。
三、多光谱融合多光谱融合技术的应用,结合红外与其他光谱段如可见光、近红外、紫外,提供更全面的目标信息,提高识别和跟踪精度。
多光谱数据融合提升了目标识别的鲁棒,特别是在复杂背景或伪装、反隐身技术面前。
四、动态冷却系统高性能制冷技术的引入,特别是低温制冷器的发展,使红外导引头能在极低噪声水平工作,提高信噪比,提升远距离和识别能力。
动态冷却系统在提升导引头性能同时,也兼顾了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五、抗干扰与隐身对抗面对反导技术,现代红外导引头集成抗干扰措施,如自适应滤波形变焦距、频率跳频、抗干扰模式,提高生存能力。
同时,导引头能识别和规避反导诱饵弹、热焰弹,保持对真正目标的跟踪,提高穿透力。
六、系统集成与模块化现代导弹系统设计中,红外导引头趋向模块化、集成化,易于维护、升级。
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快速适应不同导弹平台,集成到空对空、空对地、地对地等,同时支持快速技术更新换代,适应未来作战需求。
总结红外导引头导弹技术的发展,从探测革新、智能图像处理、多光谱融合、制冷系统、抗干扰对抗到模块化设计,展现了事科技的深度集成与智能化趋势。
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导弹的打击精度、抗干扰能力,还增强了战场适应性和灵活性,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红外制导的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

红外制导的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赵超1,(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35研究所,北京100013;杨号22.海军驻阎良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西安710089)摘要:在各种精确制导体制中,红外制导因其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优点,在现代武器装备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综述了红外制导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未来趋势,为红外制导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首先介绍了红外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从现代作战需求出发分析了当前红外制导系统的7个发展方向,最后从探测器件、信息处理、结构设计、干扰对抗等方面分析了未来红外制导系统发展中所面临的5种关键技术等。
关键词:精确制导;红外制导;非制冷红外;红外成像;复合制导中图分类号:V448.13 文献标识码:AA survey on development trends and key technologiesof infrared guidance systemsZHAO Cha01,YANG Had(1.No.35 Institute ofCaSlC,蜥100013,Ol/na;2.NavyA蒯M///tary啪筋∞/nYan//angArea,Xi’帆710089,Odna)Abstract: Among many kind of precise guidance systems.IR guidance system is playing a n10re and moreimportant rule in modem weapon system sinc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曲precision,strong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and good benefit-cost ratio.The paper gives a brief survey on IR guidance system and tech—niques,involving its evolution history,developing trends,and critical techniques.First of all,working principles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IR guidance system are explained.Then,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modem IR guid—ance system are analyzed based on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Finally。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

总 第 16期 5 20 06年第 6期
舰 船 电 了 丁 程
S i lcr nc E gn e g hp E e t i n e m ̄ o 9
Vo . 6 No. 12 6
2 7
红 外 成 像 制导 技 术
王 敏 徐 ’ 锦 郭利松 李江涛 徐世录 ’ ’ ’ )
1 引言 [ 1 ]
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 如美 国的“ 响尾蛇” I AM 邸 、 国的“ 英 天空闪光 ” 均采用非制冷 的硫化 等) 铅探测器, 工作波段在 13 ∞, 用距离 近 , 1 . 作 在 O
一
境 下 自主搜 索 、 获 、 捕 识别 和跟 踪 目标 的能 力 。红 外 成像 探测 实 现 了对 飞 机 的全 向攻 击 , 因为这 时 机
维普资讯
2 8
= 敏等 : l 红外成 像制 导技 术
总第 16期 5
的温 差 图像 , 而实 现对 目标 的识 别 、 捉 、 定 、 从 捕 测
跟踪 。
小 、 量轻 。信 号 处理 过程 分为 三 个阶段 : 重 预处理 、 视频 信 弓处理 和 目标 位 置数 据 处 理 。 预处 理 就 是
Hale Waihona Puke 身蒙皮 的气动加热辐射将成为不可忽视的辐射源 。 机身蒙皮的气动加热辐射的特点是辐射面积大 , 与 环境 的辐射对 比度较小 , 以点源热点制导为模式的 第一 、 二代导弹对其几乎构 不成任何威胁 , 目 但 标 与背景问微小的温差或 自辐射率引起的热辐射分 布图像却很适合红外成像探 测。本文就美 国红外 成像制导技术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v lp n e d my a a a ye eo me t n m 坪 n lzd. t
红外制导原理

红外制导原理红外制导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目标探测和跟踪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导弹、飞机、舰船、坦克等武器装备系统中,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武器制导方式。
红外制导原理是基于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通过探测和分析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从而实现武器的精确制导。
红外辐射是指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发出的电磁波辐射。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其温度成正比,而且辐射的频谱特征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利用这一特性,红外制导系统可以通过探测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制导。
红外制导系统主要由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器、跟踪器和制导器等部件组成。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则负责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处理,以提取出目标的特征信息。
跟踪器则根据处理后的信号,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和锁定。
最后,制导器根据跟踪器提供的目标信息,控制武器系统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红外制导技术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不受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可以在昼夜和恶劣天气下进行目标探测和跟踪。
其次,红外辐射特征丰富,可以提供丰富的目标信息,有利于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区分。
再次,红外制导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系统中。
然而,红外制导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红外辐射受到大气和地面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和误差。
其次,红外制导系统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实现对远距离、高速目标的精确制导。
再次,红外辐射特征受到目标本身材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会产生识别和干扰问题。
总的来说,红外制导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制导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制导系统的探测距离、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武器装备系统的精确打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_罗海波

收稿日期:2008-10-08;修订日期:2008-12-05作者简介:罗海波(1967-),男,江西吉安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成像制导、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并行信号处理器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Email :luohb@第38卷第4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8月Vol.38No.4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Aug.2009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罗海波1,2,史泽林1(1.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随着信号处理、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为了对该领域相关技术进行总结,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概念,分析了红外光学系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以及图像处理等红外成像制导中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参考国内外红外成像制导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可见光、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研究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该领域关键技术的理解,预测了未来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红外成像制导;红外光学系统;宽频头罩;多面锥/窗口头罩;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中图分类号:TN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9)04-0565-09Status and prospect of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LUO Hai 蛳bo 1,2,SHI Ze 蛳lin 1(1.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gnal processing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the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recently.In order to make a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the concept of the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and the status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was analyzed,including the infrared optical system,the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 (IRFPA)detector,and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author ′s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for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 visible and infrared wave band for many year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technology was predicted.Key words: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Infrared optical system;Multi 蛳spectral dome;Faceted/window dome;Infrared focal plane detector0引言自海湾战争以来,精确制导武器在军事打击行动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而且在未来战争中还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评论〉迈向新世纪的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Ξ刘永昌,吴 鹏,张 黎(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陕西长安710111)摘要: 概述了20世纪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未来高技术战争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要求和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展望了21世纪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红外成像寻的制导当前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红外成像寻的制导; 智能探测; 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控制中图分类号:TJ765.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891(2002)022*******1 前言红外寻的制导是当代红外技术的重要军事领域。
伴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程应用和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已使红外寻的制导技术由点源发展到成像寻的制导。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红外成像寻的制导已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系统。
红外成像寻的制导与其它光电制导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它能提供二维图像信息,采用计算机图像信息处理实现制导智能化,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尤其适合探测较弱的目标信号和鉴别多目标的需要;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作用距离大、全天候工作能力强;尤其是红外焦平面(FPA)探测器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形成自主式的智能导引系统,更具有强大的抗红外干扰能力、自动捕获目标能力和复杂情况下自动决策能力。
因此,在高技术兵器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已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应用中重要研究和发展的精确制导项目之一。
尤其是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它是一场高技术对抗的导弹攻防战,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武器在这场战争中所显示的威力令世人瞩目。
这场高技术战争带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军方深深感到配有红外热成像系统兵器的严重威胁。
因此,再一次唤醒了世界各国对发展和装备智能化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视,其研究、发展和应用的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复杂的战场环境,精确制导武器必将向着高度精确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20世纪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发展回顾2.1 第一代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第一代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主要标志是用光机扫描方法实时获取目标图像,它经历了从亚成像到成像的发展阶段。
采用双色(红外/紫外或双色红外)多瓣玫瑰线(或往复式螺线)图形扫描的亚成像制导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从点源探测到成像制导过渡的体制。
它通常在对目标进行搜索的阶段采用玟瑰线或螺线扫描的点探测,而在对选定的目标进行跟踪的阶段,则依据不同的视场对同一目标所探测到的信息进行亚成像的处理,从而实现对命中点的选择。
典型的型号产品如美国的“尾刺”(Stinger Post And Stinger RMP)改进型、前苏联的“SAM213”、和法国的“西北风”改进型等。
美国光机扫描红外成像制导马伐瑞克导弹是第一代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典型代表。
它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采用4×4光导HgCd Te小面阵列红外探测器加旋转光机扫描机构,是当代已经装备部队使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系统。
休斯公司研制的“马伐瑞克”(Maverick)A GM265D空地反坦克导弹、A GM265F反舰导弹就是典型代表,它已于1983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
据报道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中,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大显身手,平均每天发射1第24卷 第2期2002年月3月 红外技术Infrared TechnologyVol.24 No.2March2002Ξ收稿日期:2001201224100多枚“马伐瑞克”导弹,其中大部分为红外成像制导型,命中概率达80%以上,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炮兵阵地、桥梁和掩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在海湾战争中,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比较充分地显示了它的威力和有效性。
采用多元线阵列探测器大都已做成组件,扫描方式由串扫并扫发展到串并扫。
采用的探测器件有60元、120元、180元光伏HgCd Te器件,具有高性能,其温度分辨率达到0.1~0.5K空间分辨率达到0.2~1 mrad典型的产品型号还有美国的近程“空2空”导弹ASRAAM、中程反坦克导弹AAVS2M、挪威“企鹅”(Pcngnin)H K22系统反舰导弹和法国的布沙特(Bus2 sard)反坦克导弹等所采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均属这种形式。
在80年代中期以来,光机扫描器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微型视频光机扫描器的出现,以美国K ollmorgen 公司在光机扫描器微型化方面取得的成功,从而使光机扫描红外成像传感器在小型战术导弹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美国通用扫描公司将这种微型扫描器的尺寸压缩了一半,装入直径仅100mm的战术导弹的导引头内,其扫描视场可达±30°,重量仅2磅。
2.2 第二代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第二代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主要标志是采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成像,用电子自扫描实时获取目标图像。
第二代红外成像导引头几乎是1980年在美国和西欧同时开始研制,它采用凝视红外焦平面(FPA)探测器,无需光机扫描成像,因此,系统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它是最有发展前途和生命力的一种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方式,给发展小型战术导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带来了生机。
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在美国和日本发展很快,3~5μm中波段的硅化铂肖特基势垒焦平面探测器已发展到1024×1024元;锑化铟光伏焦平面探测器件实用化已达512×512元;长波(8~12μm)碲镉汞焦平面探测器已达256×256元,320×240元。
而且焦平面探测器件正向着高密集度、多光谱、高响应度、高探测率、高工作温度方向发展。
这类导弹典型代表有:美国的“海尔法”(Hellfire)导弹、西德、英、法的远程“崔格特”(Trigat)导弹和美国标枪(Javelin)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等。
当前这类红外成像制导系统仍处在研制、开发和试验阶段,并将日趋实用化。
凝视红外焦平面(FPA)探测技术与模式识别相结合,形成自主式的智能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成为21世纪制导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3 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3.1 精确制导战术武器发展的基本特点随着现代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精确制导武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未来高技术战争形态的变化对现代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归纳起来有以下基本特点:1)作用距离远现代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因型号不同而异,而增大射程是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
2)制导精度高自寻的精确制导武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通过高精度命中来提高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这是提高现代武器系统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的关键。
3)自动寻的能力自动寻的精确制导要成为有效的武器,除了高精度外,还必须实现自动捕获、自动识别目标要害部位的能力。
这是保证高效摧毁目标的必要条件。
4)高度的抗干扰能力现代战争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制电磁权的激烈竞争,敌对双方都竭力采用各种电磁对抗手段,因此,武器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对抗能力,在复杂的战争环境条件下,导引武器精确命中目标。
5)全天候、全天时作战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主要取决于武器系统的目标侦察、探测和识别的光电系统以及导弹本身的效能,并且是武器系统在不良的气候条件(雾、雨和雷电等)下以及夜间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的综合表现。
3.2 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主要技术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成像寻的制导、微型计算机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和突破,人们已经探索研究使武器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寻的制导技术。
智能化的寻的制导是采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无人参与地对目标自动探测、自动目标识别(A TR)、自动捕获和跟踪,并进行瞄准点选择和杀伤效果评估,智能化制导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导引头,它具2Vol.24 No.2 红外技术 March2002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
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能在充满各种干扰的复杂战争实际环境中完全自动地探测、搜索、识别视场中的全部目标,能从多目标中选择攻击价值高的目标,选择目标的要害部位和脆弱部位,捕获多目标并进行实时多模跟踪;2)能够综合利用多种信息,对多传感器和复合传感器探测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3)采用具有规划、理解、推理和学习功能的计算机,能够模拟专家解决问题时有效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使智能化制导系统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下判断和决策,自动识别目标(A TR)和自动跟踪目标;4)能对视场中目标进行威胁判断、优先加权等选择威胁大的目标进行拦截;5)能进行瞄准点选择和杀伤效果评估;6)具有对故障干扰和环境进行综合决策的能力。
4 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是用红外成像传感器代替人的眼睛,用专用高速微型计算机模拟人的分析、推理、判断、决策等逻辑功能,用“算法”复制人的思维过程。
4.1 智能探测技术寻的制导系统,为了实现高精度、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其首要问题就是能在各种条件下获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因此,智能探测传感器应该具有探测目标多维特性的能力,在目标探测过程中能完成自适应变焦、变门限智能控制。
红外成像传感器是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系统的关键部件。
成像探测也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由于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技术的限制,当前比较成熟的第一代红外成像探测技术主要是扫描成像技术,正在加紧开展的第二代红外成像探测技术是凝视焦平面成像技术,它的更高级的发展阶段(第三代)将依赖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即不但实现凝视探测,而且可以把无数探测单元和多波段探测单元集成为单片器件,大幅度提高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抗毁伤能力和轻小型化。
凝视焦平面红外成像探测具有突出的技术特点:由于省去了复杂的光机扫描部件,更加轻小型化;由于连续累积目标辐射能量(积分效应),使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由于采用超大规模数量探测元,可获得更高分辨率;由于凝视,使探测器反应更快,制导系统探测信息更换速率提高,更便于对付高速高机动目标;由于它的高度集成化,而大大提高了可靠性以及抗冲击、振动、过载的能力;如果采用长波红外成像探测,不仅可探测目标高温区,也可探测常温目标,使其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凝视焦平面红外成像探测器向着超大规模、高密集度、多光谱、高响应度、高探测率和高工作温度方向的发展,必将对智能化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智能搜索技术智能搜索主要是指实现成像传感器系统对目标的最优搜索,根据被搜索目标和环境智能地改变搜索图案,自适应地改变搜索波门、搜索视场、搜索速度和搜索门限等,从而提高搜索概率,降低虚警概率,保证寻的制导系统能自动、迅速、准确地捕捉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