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0013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2.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西方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包括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等。
中国当时的音乐市场主要受到传统音乐和戏曲的影响,对于西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较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音乐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对音乐的管理。
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成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到了1960年代,中国的音乐产业又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音乐界几乎完全停止了活动。
在这个时期,除了政府宣传的音乐,其他风格的音乐几乎无法听到。
直到1970年代末期,中国的音乐产业才逐渐恢复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开始引进外国流行音乐和音乐制作技术。
80年代初,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此前的政治宣传曲调转向了更加个性化的风格。
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以唱作人为主,诞生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和经典的作品。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产业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各种音乐风格开始出现,包括摇滚乐、流行乐、嘻哈、电子音乐等。
音乐制作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音乐制作、录音和演出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壮大。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音乐的传播更加便捷,各种音乐平台也涌现出来。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一些中国流行歌手和乐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到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同时也吸收了国外音乐的元素。
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丰富了音乐市场和文化生活,也为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发展机会。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e7c7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这些音乐受到了限制,并被视为堕落的代表。
然而,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革命歌曲和民歌开始流行起来,以表达人民的情感和社会变革的目标。
这种音乐形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主流。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的音乐界开始受到外国音乐的影响。
1980年代,流行音乐的概念逐渐引入中国,一些流行乐队和歌手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然而,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依然受到政府审查的限制,歌曲的主题和内容需要符合当时的价值观。
到了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
一些独立音乐人和乐团开始涌现,他们敢于挑战主流音乐的规范,创作出更多元化、自由思想的作品。
同时,亚洲流行音乐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例如韩国、日本的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21世纪初,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子音乐、摇滚乐和嘻哈音乐等多种音乐流派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同时一些新生代歌手和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
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音乐的兴起,使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捷和广泛。
目前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
国内外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主流趋势,各种音乐节和演唱会也在中国不断举办。
音乐市场的发展也为更多的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受限制到自由创作的转变。
政治、社会以及技术的变革都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d736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c.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的音乐界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跟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逐步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界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些融合了东西方风格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在当时并不被主流音乐界所接受,但却为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经历了一段起伏不定的发展时期。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多数流行音乐作品也都是由一些政府或官方机构所控制。
虽然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还是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一些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经济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一些新的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开始在中国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摇滚乐、流行乐、民谣等音乐风格成为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一些优秀的音乐人纷纷涌现,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创新性,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中国流行音乐人开始尝试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创作出了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风格的音乐作品。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音乐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音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精选全文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b621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我国艺术歌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一、初期发展(1949年至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迅速兴起。
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革命歌曲和民族歌曲诞生,成为新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
这些歌曲内容新颖,歌词朴实无华,旋律优美动听,曲调婉转悠扬,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其中,如《东方红》、《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至今仍深受人民喜爱和传唱。
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阶段。
在政治上,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艺术上,歌曲的形式和内容逐渐多样化,从“大俗小雅”转向“大雅小俗”。
革命歌曲回归到现实题材和人民生活问题的刻画中,如《敖包相会》、《梅花三弄》等。
民族歌曲也从传统的叙事歌曲向表现人民群众生活、感情和情趣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茉莉花》等,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在这些歌曲中,以第一个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道德现实主义、可亲现实主义”为创作方向。
三、后期发展(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歌曲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特色化和时代化的趋势。
在形式上,除了传统华彩、田园、山歌等板块以外,广场舞音乐、网络音乐等新的形式也逐渐流行。
在内容上,歌曲的主题和风格更加偏向现代化、都市化、情感化,如《今天你要嫁给我》、《心太软》、《半壶纱》等。
这些歌曲的特点往往是轻快流畅、歌词简洁明快、时尚又耐听。
总的来说,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巨变的影响,也反映了音乐形式和内容的演变和升级,展现了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以及我国音乐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
建国70周年间艺术歌曲发展与艺术特征
![建国70周年间艺术歌曲发展与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2993e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建国70周年间艺术歌曲发展与艺术特征建国70周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70年间,艺术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让我们回顾一下建国70年以来的艺术歌曲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1949-1978年),艺术歌曲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新中国和新时代的热爱和祝福,以激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这些歌曲通常是乐观向上的,以宏大的歌词和豪迈的旋律为特点,如《东方红》、《歌唱祖国》等。
改革开放以后(1979-2000年),艺术歌曲开始反映社会多样性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歌曲的风格和题材也更加多样化,涉及到爱情、友情和社会问题等。
除了传统的宣传性歌曲外,出现了一些表现个人情感和观点的歌曲,如《朋友》、《我的中国心》等。
进入21世纪以后(2001年至今),艺术歌曲进一步多元化和个性化。
歌词更加自由,旋律也更加大胆和多样化。
歌曲的创作也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如引入当代流行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等。
这些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如《成全》、《时间都去哪儿了》等。
在艺术特征方面,建国70年间的艺术歌曲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歌曲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
以前的歌曲主要以歌颂国家和集体为主题,而现在的歌曲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独特的体验。
曲风和语言更加多样化。
建国70年的艺术歌曲除了保留传统的音乐元素外,还融入了流行音乐、摇滚、民谣等不同曲风,给人带来了更多元的听觉享受。
歌词的语言也更加自由和多样化,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交流。
歌曲的创作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
艺术歌曲不仅要具备曲调优美、歌词深刻的特点,还要通过创新的音乐编曲和表现形式来吸引听众。
歌手的表演技巧和形象设计也成为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歌曲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和便利化。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随时随地收听和分享自己喜爱的歌曲。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7755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2.png)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音乐时期:古代中国音乐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是由简单的原始音乐逐渐发展而来。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在古乐和民歌上,其形式以古琴、筝、锣鼓等乐器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礼仪性质。
2.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音乐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音乐多重视曲调和韵律,流行的音乐形式有舞蹈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
同时,音乐理论也逐渐形成,如乐律、音律和音韵等。
3. 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国音乐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由于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音乐开始引入了西洋乐器,同时音乐形式也有所改变,如宫廷音乐中出现了西洋乐队和合唱等形式。
4. 近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西方音乐在中国迅速传入并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
当时,许多年轻音乐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并结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创造出了大量的新作品。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国音乐家,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5. 当代音乐时期:20世纪后期至今,中国音乐经历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音乐与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相互渗透和融合。
同时,中国
音乐也开始探索自身的特色和独特性,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总结起来,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音乐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近代音乐时期以及当代音乐时期。
这些时期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不断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传统。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bd4c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d.png)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音乐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国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三个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古代音乐(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618年)古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乐器,如骨笛、石铙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逐渐丰富,音乐也开始在宗教、军事和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到了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音乐已经成为宫廷和贵族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乐器的种类进一步增加,包括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同时,古代中国音乐也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体系,如“乐律”和“六律”。
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周朝,音乐逐渐成为礼仪和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同时也开始与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雅乐为主,雅乐是一种庄重、典雅的宫廷音乐,用于宴会、祭祀等场合。
民族音乐(公元618年至1949年)随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民族音乐开始兴起并发展壮大。
唐朝(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音乐兼具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特点。
唐朝的音乐以曲艺、戏曲、舞蹈等形式广泛流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
宋朝(960年至1279年)是中国音乐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逐渐走向民间,民间音乐开始兴起。
同时,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徽谱”和“十二律”。
明清时期(1368年至1912年)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并存,各地方音乐也各具特色。
明清时期的音乐以戏曲、曲艺和民间歌舞为主,其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cb43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8.png)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和本土音乐的创新,中国的流行音乐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最早的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上海租界成为了中国的音乐中心,西方音乐文化通过唱片、广播等形式传入中国。
主要流派有国乐流行和上海流行。
国乐流行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而上海流行则融合了爵士、摇滚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李双江、周璇等。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基本上停滞不前。
不过,尽管如此,中国的流行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家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产生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作品。
如1972年发行的《葡萄成熟时》和1978年的《春天的故事》等。
改革开放的改革政策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音乐的进一步引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多样化和国际化。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邓丽君、陈淑桦等。
同时,一些年轻的音乐人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齐秦、杨洪基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呈现出更多元化和创新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产业的发展,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音乐平台的兴起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获得回报的机会。
一些新的音乐流派也逐渐兴起,如摇滚、嘻哈、电子音乐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周杰伦、王力宏、邓紫棋等。
近年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影响力。
一些中国音乐人在海外举办演唱会,赢得了全球粉丝的喜爱。
同时,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各种音乐节、比赛和奖项的举办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尽管中间有一些限制和挑战,但中国的流行音乐艺术家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和创作,为中国的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dc560da216147916112804.png)
《烛光里的妈妈》《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
3.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90年代以后-20世纪末)
90年代,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了流行音乐的繁 荣。在传播方面,电视唱片平面媒体均显示出他们 的重要作用。电视剧文艺晚会对歌曲的传播产生了 重要影响。在音乐制作方面,电脑音乐MIDI技术的 诞生,大大加快了歌曲制作速度。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期音乐很多。 但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的流行歌曲,在 歌曲中个人的名字开始被传唱,被歌颂。 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主要作品有《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
《我们走在大路上》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内地流行音乐
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社 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1978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 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确立“四项基本原则”的方针,种 种社会气象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 重要的转型时期。
受到港台歌曲的响,内地流行歌坛开始出现了 复兴以来的第一批流行歌曲,如《军港之夜》 《妈妈的吻》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一代歌 后。祖籍为河北,出生于台湾。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 润、温婉动人,其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是80年 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 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 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她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 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 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其代表作品,甜蜜蜜、小城故 事、夜来香、但愿人长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 乎你等歌曲,早已成为无数华人心中永恒的经典。据 统计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已超过4800万张。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f06f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0.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上海滩,那时候流行音乐由爵
士乐和流行歌曲组成。
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外国乐团和歌手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开始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
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较为封闭的时期。
在此期间,
民歌成为了主流音乐,但是这段时期的歌曲大多具有革命主义的味道。
改革开放以及改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80年代,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催生了中国摇滚乐和流行歌曲的新发展。
那个
时候的歌曲主题多样化,内容包括爱情、友谊和对生活的思考等。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电子音乐开始进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且,流行音乐开始向亚洲乃至世界发展。
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国际音乐奖项。
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迅速。
不同类型的音乐被引入中国,包括嘻哈音乐、
R&B音乐和电子音乐等。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国内外的音乐节和演唱会层出不穷。
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跌宕起伏,经历了从受外国音乐影响到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
尤其是在经济改革和开放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肯定会继续发展壮大,与世界音乐接轨。
简述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2e80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e.png)
简述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万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的音乐受到宗教和宫廷宴会的影响。
然而,真正的中国古乐从唐朝开始形成,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宗教仪式和宴会娱乐的表演艺术形式。
雅乐是古代皇家宫廷音乐的代表,它通过乐器和声音表达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古代的音乐划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种类型,宫廷音乐通过乐团和乐曲来表达。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民众开始接触到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
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影响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创新和变革。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新的音乐流派,如中国摇滚乐、流行音乐、民谣等。
中国音乐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音乐产业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行业。
音乐制作、音乐市场、音乐演出等环节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音乐人有更多机会在国内外展示才华,并为中国音乐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总结而言,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一种表达文化和信仰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音乐经历了创新和变革。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新的音乐流派。
中国音乐业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
庞大而多样化的行业。
中国音乐人在国内外展示才华,并为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2ac162b307e87101f69636.png)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新中国17年的创作歌曲综述1949年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并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热情迸发,音乐家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极大繁荣了新时期的音乐创作。
1、1949-1956年的音乐发展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坚持以歌曲创作为中心,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歌曲作品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初期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和全国人民昂扬的工作、生活情绪。
主要代表歌曲有《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小鸽子》、《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除歌曲的创作之外,器乐创作、音乐喜剧创作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
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序曲》、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戏曲工作者也热情参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曲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
如:评剧《刘巧儿》、《志愿军的未婚妻》,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沪剧《罗汉钱》等。
这些作品不但展示了解放初期戏剧改革的丰实成果,同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1957年至“文革”前夕在曲折中前进的音乐历程建国后7年的音乐繁荣,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及1959年的“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
“大跃进”时期的音乐除了少数作品又一定的艺术质量(如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草原之夜》、《戴花要戴大红花》等),在群众中传播广泛,大多数应时而写的具有明显概念化,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除上述歌曲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有:管弦乐《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交响乐《抗日战争》,小提琴演奏曲《梁祝》,舞剧《睡美人》等。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变历史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变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380ee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a.png)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变历史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以下是一些重要时期和流派的概述:
1. 新文化运动(1919年-192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并受到其影响。
中国作曲家开始创作具有现代风格的艺术歌曲,歌词多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艺术家致力于创作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抗战歌曲。
这些歌曲以激情高昂、旋律明快为特点,成为了当时民众反抗敌人的象征。
3.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音乐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艺术歌曲在宣传革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年代-197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歌曲的内容多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农村生活、工人阶级等,旋律优美、歌词深入人心。
5. 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音乐受到国际流行音乐的影响,艺术歌曲也开始融合不同风格。
爱情、生活等主题成为常见的创作内容,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
在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变历史中,不同时期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这些艺术歌曲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并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思想表达的重要媒介。
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发展
![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4712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a.png)
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发展中国建国时期(1949年至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而且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发展,包括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以及音乐风格的变迁等方面。
一、音乐创作的繁荣在中国建国时期,众多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涌现出来,为国家的音乐创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作曲家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创作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音乐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映山红》等。
这些作品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激励了人们为了国家的建设献身奉献。
与此同时,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创作也开启了对西方音乐的学习和借鉴。
作曲家们积极吸收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和理念,将其融入到中国音乐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音乐作品。
这种融合使得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创作更加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音乐的创新力量。
二、音乐教育的改革中国建国时期对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致力于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
政府加大了对音乐学校和音乐教育机构的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这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此外,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
学生们不仅学习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还积极参与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这种教育模式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风格的转变中国建国时期的音乐风格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背景下,不同流派的音乐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在建国初期,为了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成果,一些音乐作品强调了庄重、雄壮和奋斗的主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紧迫感和奋斗精神。
这种音乐风格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求,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音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音乐风格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一些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开始兴起,年轻人更加追求新颖、活泼和富有个性化的音乐风格。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9abb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0.png)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国古代音乐可以分为儒家音乐、道家音乐、佛家音乐等不同流派。
在古代,音乐在宗教、礼仪、政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音乐以琴、瑟、筝、笛等乐器为主,这些乐器在当时的音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音乐的演奏主要通过皇家宫廷乐舞进行,以及民间歌曲、曲艺等形式。
古代音乐强调和谐、内敛,表达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0世纪初,中国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西方音乐的乐器、调式和节奏等元素开始出现在中国音乐中。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冼星海的《赛马》和谭盾的《黄河大合唱》。
中国音乐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一个高潮。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世界知名的作曲家包括郭文景、冼星海、邓丽君等。
中国音乐的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演奏家,如李祖铭、帕可仁等。
中国音乐的发展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中国的京剧、豫剧、评剧等戏曲剧种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此外,在流行音乐方面,中国的摇滚乐、流行歌曲也开始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外国音乐进入中国,中国音乐家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并吸收了外来音乐的元素。
中国的音乐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从流行音乐到古典音乐,从民乐到现代音乐,中国音乐展现了浓厚的创作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壮大。
音乐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在中国各地举办,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音乐教育也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学习音乐,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充满了变化与活力。
从古代音乐到现代音乐,从传统音乐到国际音乐,中国音乐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与融合。
中国音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中国音乐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c24e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1.png)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1. 历史背景中国音乐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国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以下将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
2. 古代音乐(约公元前21世纪 - 公元618年)在古代中国,音乐被广泛运用于宗教、宫廷、军事和民间活动中。
古代音乐以传统专业音乐家为主导,代表作品有《《史阳舞》、《广陵散》和《渔樵问答》等。
此时期的音乐以宮、商、角、徵、羽五声为基础,为后世影响甚大。
3. 唐宋时期音乐(公元618年 - 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音乐结合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特点,非常丰富多样。
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破阵子》和《广陵散》等。
在唐宋时期,音乐理论也开始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音乐体系。
4. 元明时期音乐(公元1279年 - 公元1644年)元明时期的音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元代音乐和明代音乐的特点。
代表作品有《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
这个时期音乐风格逐渐多样化,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声部和复杂的和声形式。
5. 清代音乐(公元1644年 - 公元1912年)清代音乐继承了明代音乐的特征,并结合了西方音乐的元素。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琵琶曲、月琴曲和京剧等为代表。
清代音乐注重各个部分的配合,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合一。
6. 近现代音乐(公元1912年至今)20世纪初,中国音乐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开始逐渐改变。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音乐经历了一次革命。
音乐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创作出了许多新的音乐作品。
1949年以后,在新中国的发展下,中国音乐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
著名的音乐家包括谭盾、马修等。
7. 未来展望在未来,中国音乐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音乐创作和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d047e44afe04a1b071dea0.png)
《 回延安 》、施光南的 《 打起手鼓 唱起
三、 “ 文革 ”结束 后艺 术歌 曲的
着一 定 的局 限性 ,独 唱形式 的革 命抒 起不落 的太阳 》,田歌创作 的 《 草原之 歌 》、王酩 的 《 渔家姑娘在海边 》等。 情歌 曲 和革命 群众 歌 曲作 为一种 时代 夜》、 《 边疆处处赛江南》,丁善德创 内心 微妙 情感的及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歌 1滴水 》等。 3
新 中国成立后
中国艺术歌 曲的发展
文/ 刘帆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
摘 要 : 中 国 现 代 艺 术 歌 曲 的发 展 音 乐家在保留 民歌的原有风格基础上进 义 的边 缘” 的批 评 ,所 以从 1 6 年到 96
自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以后 ,进入 了一 行整理加工创作了一些艺术歌 曲。如丁 1 7 年 的 “ 6 9 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 命”首 个崭新 的阶段 。本文针对这6 多年 间中 O 善 德创 作 的 《 花几 时开 》、 《 依 先是从 文艺界开刀的。中国艺术歌曲的 槐 玛 国艺术歌 曲经历的发展 、停滞倒 退、复 拉 》,孙云雁创作的 《 五哥放羊 》,徐 发展迫于 “ 四害”横行的压力出现了全
几乎成 了空 白。 “ 文革 ”时期的创作歌
一
、
艺 术歌 曲在 新 中 国长成 立后
十七 年 的发 展 1 4 年 1 月 1 ,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99 0 日
成立 ,中国音 乐文化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 国广大音 乐爱好 等 。还有一些富有诗意的表现爱祖 国、
苏 与 多元 化 发 展 这 四个 阶段 分 别加 以分 振 民创作 的 《 三十里铺》等 。
析论 述 。
面的停滞与倒退。以往一切优秀的音 乐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d56b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那个时候,流行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
在1920年代,爵士乐和电影音乐开始流行,并于1930年代达到顶峰。
到了194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处于战争状态,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压制。
不过,在香港和台湾流行音乐依然兴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它的文化产业开始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195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被政府控制,唯一允许的流行音乐是革命歌曲。
196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逐步恢复,出现了一批民间艺人,如邓丽君、周璇、林忆莲等。
1960年代末期,这些音乐家开始翻唱西方流行音乐,并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
197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依然以翻唱西方歌曲为主。
不过,它们开始出现自己特色的音乐风格,如Cui Jian(崔健)那种摇滚般的风格和闫秀峰那种深情的民谣风格。
到了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组合。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如摇滚、流行、嘻哈和电子音乐等。
一些著名音乐家如邓丽君、陈升、杨钰莹、罗大佑、齐豫等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量的流行乐队涌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复杂,不只是摇滚乐或流行音乐,还包括融合民间音乐的乐队。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成为了聚焦年轻人群体的一种文化现象。
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涌现出更多的音乐风格,经典曲风回归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包括华语流行、摇滚、电子音乐、说唱和Hip-hop等。
以阿信、王菲、张学友、周杰伦、SHE、五月天、林俊杰、李宇春、TFBOYS、蔡依林等为代表的中国流行音乐人,受到了全球大量听众的喜欢和追捧。
总体来说,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和风格,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仍在持续,预示着中国流行音乐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1986bc360cba1aa811dad7.png)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新中国17年的创作歌曲综述____年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并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热情迸发,音乐家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极大繁荣了新时期的音乐创作。
1、1949-____年的音乐发展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坚持以歌曲创作为中心,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歌曲作品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初期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和全国人民昂扬的工作、生活情绪。
主要代表歌曲有《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小鸽子》、《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除歌曲的创作之外,器乐创作、音乐喜剧创作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
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序曲》、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戏曲工作者也热情参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曲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
如:评剧《刘巧儿》、《志愿军的未婚妻》,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沪剧《罗汉钱》等。
这些作品不但展示了解放初期戏剧改革的丰实成果,同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____年至“文革”前夕在曲折中前进的音乐历程建国后7年的音乐繁荣,随着____年“反右派斗争”、____年“大跃进”及____年的“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
“大跃进”时期的音乐除了少数作品又一定的艺术质量(如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草原之夜》、《戴花要戴大红花》等),在群众中传播广泛,大多数应时而写的具有明显概念化,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除上述歌曲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有:管弦乐《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交响乐《抗日战争》,小提琴演奏曲《梁祝》,舞剧《睡美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新中国17年的创作歌曲综述1949年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并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热情迸发,音乐家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极大繁荣了新时期的音乐创作。
1、1949-1956年的音乐发展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坚持以歌曲创作为中心,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歌曲作品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初期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和全国人民昂扬的工作、生活情绪。
主要代表歌曲有《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小鸽子》、《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除歌曲的创作之外,器乐创作、音乐喜剧创作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
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序曲》、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戏曲工作者也热情参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曲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
如:评剧《刘巧儿》、《志愿军的未婚妻》,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沪剧《罗汉钱》等。
这些作品不但展示了解放初期戏剧改革的丰实成果,同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1957年至“文革”前夕在曲折中前进的音乐历程建国后7年的音乐繁荣,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及1959年的“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
“大跃进”时期的音乐除了少数作品又一定的艺术质量(如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草原之夜》、《戴花要戴大红花》等),在群众中传播广泛,大多数应时而写的具有明显概念化,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除上述歌曲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有:管弦乐《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交响乐《抗日战争》,小提琴演奏曲《梁祝》,舞剧《睡美人》等。
1960年,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文艺政策随即得以调整。
1961-1963年间,周恩来总理就文艺问题又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在此背景下,全国文艺界、音乐界的形势有所好转,涌现出一批歌唱生活、歌唱部队建设、表现人民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精神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
如:歌曲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边疆处处赛江南》、《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还有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声乐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西江月·井冈山》等;器乐创作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交响乐《长征》、《东方红交响诗》等;,电影音乐《红色娘子军》、《李双双》、《上甘岭》等;民族乐队作品《初春》、《海上锣鼓》、《彝族舞曲》等。
歌剧作品有《刘三姐》、《红珊瑚》、《江姐》等。
此外,这一时期在大型作品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影响巨大的则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1文革时期-音乐成为政治附庸综述文革时期的中国音乐事业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大灾难。
音乐变成了政治的附庸,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令人愉悦。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反常的音乐现象。
是非常政治形势下的一个艺术变种。
在这十年里,中国的音乐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保守了磨难,音乐事业由原来的初步繁荣,百花齐放,转变为只符合野心家政治标准的艺术路线。
可以说这十年浩劫是漫长中国音乐史上最灰暗、最悲惨的一页。
主要歌曲类型:1、语录歌“语录歌”是文革时期的特定产物,它较早盛行、也较快结束。
“语录歌”兴起于“文革”的第一阶段,即1966年至1969年。
语录歌就是将《毛主席语录》中的各个段落配上曲谱来演唱的形式。
2、四支歌这一时期由于江青对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歌曲突然发难,“语录歌”狂潮戛然而止,当代中国的歌曲进入了一个沉默期,全国范围内只能演唱四首歌曲,它们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国际歌》。
3、战地新歌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以后,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此期间他多次接见音乐工作者,对以往的歌曲创作方面提出了批评,并对大家提出了创作新歌曲的期望。
此后,从1972年到1976年之间一共出版了五集《战地新歌》歌曲集。
4、知青歌曲1968年后,大多数知识青年,在口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鼓励下上山下乡了,1《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貌五-建国后17年的音乐发展》蔡梦中国音乐教育这些插队落户的知青,习惯了城市生活,来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农村,心理失去平衡,对故乡城市生活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知青们内心的感受需要倾吐、宣泄。
于是文革时期的另类产物:知青歌曲诞生了。
例如一首名叫《等着窝头凉》的歌曲,便是根据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的曲调填词的。
任毅创作的《知青之歌》抒发了他对家乡南京的思念之情。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流行音乐起步阶段综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内地尚无原创的流行音乐,那时的中国歌曲只是从原有的“高、亮、硬”转向了抒情,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抒情歌曲带给他们的是心灵的解放,是十年来激情的释放。
“文革”结束初期,高音喇叭开始播放曾经一度被禁播的《洪湖水,浪打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一些抒发人们真挚情感的歌曲,这标志着中国的音乐开始逐渐走出“文革”时期音乐创作的单一期。
在众多的歌曲之中,体现中国人民粉碎“四人帮”欢乐、喜悦心情的《祝酒歌》以其形象生动表达人民在70年代后期如释重负的解放感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喜悦感,而成为中国新时期歌曲创作的里程碑。
主要音乐类型:1、电影歌曲的突出表现解放思想后中国音乐有了大的转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电影歌曲在那个年代,电影歌曲的影响力巨大,《甜蜜的事业》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小花》中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等都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电影《甜蜜的事业》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一首反映爱情的歌曲,文革期间音乐中反映爱情的题材销声匿迹,这首歌可以说是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有轻松的爱情歌曲的时候诞生的,虽然歌词里有“比翼鸟”、“并蒂莲”、“亲爱的”等等在那个时代堪称巨大突破的词语,但是歌曲之中“革命的理想”、“长征路上”等词语也依然存在,这就很突出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音乐创作上的顾虑"改变了传统电影中革命题材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
2、中国音乐的突破中国音乐真正的突破源起于中央电视台1979年录制的风光片《三峡传说》,这部风光片本身并没有引起巨大的轰动,但是作为其中插曲的《乡恋》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乡恋》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抒情歌曲,这首歌是张丕基谱曲,由当时担任中央乐团独唱演员的李谷一演唱。
2月25日《北京音乐报》在头版刊登的文章《不成功的尝试》提出,这首歌抒发的不是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
3、民族抒情歌曲成为主流这段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风格的抒情歌曲为主,大多数都体现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将人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对于祖国的热爱、对大好河山的歌颂以及对于新生活的憧憬向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爱你,塞北的雪》、《难忘今宵》、《我的中国心》等从表现手法上以柔性美代替了文革时期的刚性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主。
4、邓丽君-划时代的歌声改革开放不仅催生了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有机会进入内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台湾歌手邓丽君的名字家喻户晓,无数人听着《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等,透过邓丽君甜美的嗓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唱,释放内心的情感。
5、校园民歌传入内地台湾的校园民歌给流行乐坛带来清新的风。
在内地流行音乐复苏之际,校园民歌广泛传入内地,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极大地推动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主要代表作有:表现童心的《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追求梦想的《橄榄树》,充满童趣与哲理的《蜗牛与黄鹏鸟》,还有体现个性情趣的《乡间的小路》、《踏浪》、《踏着夕阳归去》等等。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流行音乐繁荣期综述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真正崛起的标志是1986年百名歌星为纪念“国际和平年”而筹办的《让世界充满爱》音乐会。
当时的中国内地,人们对于流行音乐总体上是不能接受的甚至还有排斥的心理,有关部门曾有过“三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的规定,这也使得中国的流行歌手们没有当众聚集在一起演唱流行歌曲的机会。
流行歌曲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只称为通俗歌曲。
起初歌手们大多数都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去参加这次晚会的彩排的,而《让世界充满爱》在录音后不久,得到了文化部门的支持,这是文化部门第一次对流行音乐破例。
这首歌改变了大众对流行音乐表现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印象,那种充满人间真情的呼唤,成为了大众心声的表达,之后的许多歌曲都沿袭了这首歌的风格,集中表达了中国大众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1、刮起“西北风”和“东北风”深受当时文化寻根热的影响,音乐界也开始卷起文化狂潮。
1987年、1988年刮起的“西北风”和“东北风”堪称是中国歌坛的一个辉煌纪录,那时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这些豪放的歌曲,这是大陆原创歌曲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典型歌曲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山沟沟》、《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等。
2、中国摇滚的走红参加过《让世界充满爱》晚会后,在众多歌星中并不起眼的崔健以自己的一首《一无所有》,唤醒了所有人沉闷的心灵。
崔健的崛起标志着摇滚乐这种文化性极强的音乐在中国登场。
摇滚乐是一种对现实的力度的表达,其中包括在思想上追求清醒的理性与深度,在感受上强化个体的独特经验,在批判的向度上针锋相对。
《一无所有》用强烈的音符唱出了当时中国人的苦闷、仿徨、困惑和失落的矛盾心情。
崔健至此开创了中国的摇滚音乐,开始抒发时代的苦闷,宣泄失落,之后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红旗下的蛋》等无不是在张扬这种迷茫与对抗的思想。
3、正式登陆内地的港台流行音乐1988年,“卡拉0K”这一新的娱乐形式引入中国内地,并迅速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起来,“卡拉OK”的兴起吸引了众多的歌星,并带动了一大批乐队的产生,这为日后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港台原版音乐的流入使大陆的流行乐坛更加丰富多样。
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让人们对流行音乐有了新的认识,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喊出了现代人生活的压力,齐秦的《狼》和《外面的世界》唱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的渴望与迷惘,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也轰动一时。
4、反映农民工思乡情感的歌曲1992年一首《小芳》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歌曲反映的是主人公作为知青返城后对自己曾经拥有的知青生活的一种怀念。
这首歌掀开了“知识青年怀旧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