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发展历程_ppt[1]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那时起,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变革,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
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点。
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
首先是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加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后,中国进一步推进了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
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创造业和出口国之一。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进步:在社会方面,新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进步。
首先是土地改革运动,该运动在1950年代初期实施,旨在解决土地问题和农民的贫困状况。
通过重新分配土地和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普及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
中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广泛发展,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医疗保障体系也得到了加强,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和支持,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中国的科技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
例如,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和载人航天器,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如今中国的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过程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正文内容:1. 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1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
1.2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随后,中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
1.3 文化大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运动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2.1 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计划,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起点。
2.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推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3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社会事业的建设3.1 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3.2 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也致力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建立了一系列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制度。
3.3 文化事业:中国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保护和传承了丰富的中华文化。
4. 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4.1 科技创新:新中国致力于科技创新,建立了一系列的科研机构和科技项目,推动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4.2 现代化建设: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等多个方面。
5. 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的提升5.1 参与国际事务: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了国际事务,加入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PPT
1927
西安事变的与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 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 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与实现中国光明 前途准备了条件。
1935
1949
1949年10月1日举行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 人民共与国的成立,开 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78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 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七罢工事件
。
罢工背景
01
罢工导火
03
02
罢工经过
04
罢工意义
罢工背景 罢工导火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特不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 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京汉、陇海两铁路自 然成为共产党重点活动的地方。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 即在京汉路的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次年春,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赵子健 来到郑州,任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教员,在工人中传播新思想,发动、组织 工人。不久,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来到郑州,给工人讲革命道理,讲 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1921年8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1921年11 月,陇海铁路工人为反对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而发动了全路大罢工,在共 产党的领导与京汉铁路等地工人的大力支持下,罢工最终取得了完全的 胜利,并诞生了河南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洛阳党组。
二七纪念塔纪念意义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与“二七”烈士,1951年, 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 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塔式。二 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包括 底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 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 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 资料。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二七纪念塔” 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那时起,新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经济的崩溃、社会的混乱以及战争的后果。
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95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改革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建设了一系列的重要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和电力网络。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0年代,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大革命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国家仍然坚持自力更生和独立发展的原则。
197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被认为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政府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200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结起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发展、稳定和繁荣的历程。
通过政府的积极努力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现代中国的繁荣发展,新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建设1.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
这一制度确保了人民的权益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新中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的组织结构。
建立了党的领导体制,加强了党的建设,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广泛参与。
1.3 加强法治建设新中国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法治的推进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经济建设2.1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新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统一调度和管理经济资源,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经济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2 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新中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中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
修建了铁路、公路、机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提高了国家的运输和通信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社会建设3.1 实现教育普及新中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实现了教育的普及。
通过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2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新中国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普及了基本医疗服务,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新中国发展历程 ppt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 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各个领域影响了世 界发展进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到2008年7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30年来,中国 GDP始终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迄今,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位,成 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成员,从上世纪末起,一些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一些中国企业在 国外建厂、生产和销售,一些中国企业兼并国外公司。这些都引起国 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毛泽东邀请尼克松成功访华,打破了西方封锁新中国 的坚冰,迎来了世界各国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极大改善了 中国的国际环境,确立了以中国为一极的大国外交关系新 格局,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 不正常状态。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 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是两国关系史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而且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3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 了历史性的进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 出。
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 定,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 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不仅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 办的信心。“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中国有信心 办好这样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给世界一个惊喜,有信心展示中国, 沟通世界,并对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史学习教育之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PPT
第 03 章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的 曲折探索章节
中国共产 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957年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 子向 党 和新生 的 社会 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
1959年至1961年
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1960年“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曲折 十年
1956年
新中国 的 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 的 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 的 新 历史
第 02 章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的 篇章基调
中国共产 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新中国 的 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 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 骨 的 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 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 发展史 的 主心骨。
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53年,我们 党 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 的
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 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
良好开端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
1962年
“七千人大会”,国民 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 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
的 景象
中国共产 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966年至1976年,又一个曲折十年
这十年间 的 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 的 预演, 但付出了较为惨重 的 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 化领域革命运动 的 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 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的 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 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 探索过程中 的 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 的 分析,使 党 和国家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 的 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
“四史”学习教育之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PPT
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 基石。
da
第三章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曲折探索章节
“四史”学习教育之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曲折探索章节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曲折探索章节
da
da
“四史”学习教育之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汇报人:某某某 汇报时间:20XX
曲折十年
d a
1956年 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 国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7年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
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
1959年至1961年 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篇章基调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a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 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
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 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
中国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篇序言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 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 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起承转折段落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几乎完全破产,国际上也存在着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国有企业的成立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经济上,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政治上,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如限制国家领导人的任期限制、实行选举制度和加强民主建设等。
文化上,中国的电影、音乐和艺术等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有影响力。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国内的也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发展和合作。
总的来说,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辛勤努力的过程,中国政府和人民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创新的原则。
通过不断地和创新,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国家,并为国际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 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 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了政党关系的和谐与国家政治的稳定。
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介绍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历程,包括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 政策等方面的变革。
基础研究的突破
阐述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如量子通信、干细胞研究、 暗物质探测等。
高技术产业的崛起
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 等产业的迅速崛起。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成就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样, 包括旅游、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 社交媒体、网络通讯等新兴交往方式的出现与发展。
05
科技发展与国防建设
科技事业的进步与成就
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深入开展
拥军优属工作的推进
介绍中国拥军优属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军人待遇、退役军人安 置、军属优待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拥政爱民工作的实践
阐述中国拥政爱民工作的实践情况,包括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果。
军民团结的加强
分析中国军民团结的加强情况,包括军民共建、军民融合等方面的 实践和成果,以及未来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的展望。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困难时期到如今的繁荣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建设1.1 建国初期的政治体制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实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
1.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企业的建立,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例如,实行国家主席制度,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不断提高政治体制的科学性和现代化水平。
二、经济建设2.1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通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国家逐步实现对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2.2 经济改革与开放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金融改革等,逐步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2.3 经济发展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三、社会建设3.1 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了普及教育的政策,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建立了一系列教育体制和制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3.2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新中国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3.3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新中国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和人民的幸福感。
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探索
党的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 中共一大 时间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 遵义会议 1935.1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 1945.4 为抗战胜利和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中共八大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956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底 提出改革开放;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中共十二大 1982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三大 1987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 1992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 1997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失误? 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 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2、1966—197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影响: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 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5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___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____建成投产 ③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 _____④沈阳______建成投产 ⑤1957年________大桥建成⑥ ___ ___ ____公路建成 ⑦ 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基地形成
6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
三大改造
1改造形式: 农业: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__ 手工业:个体手工业者参加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企业的_______,实行____政策 2起止时间:___年—___年底 3实质:把生产资料_____制转变为____________制。 4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____________业改造中实行的_____政策,实现了 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标志: _____年底,______完成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措施。
在1950年代,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土地改革和国有企业的建立,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1953年开始实行的“五年计划”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和农业。
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运动试图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和大规模的农村集体化来推动经济发展,但由于计划过于激进和管理不善,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大饥荒。
196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元素,推动经济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了农村改革,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后,中国逐步实行了城市改革,引入外资,发展特区,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实行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政策,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
二、政治发展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法律和宪法的明确确认。
中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的 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作为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 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 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引 领了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 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 党依靠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医治战争创伤,恢 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 大成就,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香港和澳门回归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要贡献。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相继被英国和葡萄牙 殖民者霸占。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我 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为港、澳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基 础。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 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 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新纪元。1999年12月20日,澳 门也顺利回归中国。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 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有200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 博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 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 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 深远。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 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 ,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 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 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是专门从事监督 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 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有89个成员国。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 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和挑战。世博会将带来的主要经济效应有: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对GDP的贡献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以及 后续经济效应等。另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其他效应,如;推动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区域辐 射效应等。
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 定,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 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不仅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 办的信心。“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中国有信心 办好这样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给世界一个惊喜,有信心展示中国, 沟通世界,并对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 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各个领域影响了世 界发展进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到2008年7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30年来,中国 GDP始终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迄今,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位,成 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成员,从上世纪末起,一些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一些中国企业在 国外建厂、生产和销售,一些中国企业兼并国外公司。这些都引起国 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毛泽东邀请尼克松成功访华,打破了西方封锁新中国 的坚冰,迎来了世界各国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极大改善了 中国的国际环境,确立了以中国为一极的大国外交关系新 格局,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 不正常状态。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 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是两国关系史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而且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3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 了历史性的进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 出。
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与会国认同,形 成了亚非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增强各国人民友谊的万隆精神。 •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历史上 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与亚非各国相关的重大问题的 国际会议。29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名代表在历时七天的会议中,冲破了 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会议一致通过的《亚 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 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七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会议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强调,中国倡导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万隆 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以他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平等态度释疑、解 惑、息争,促进了亚非团结事业,赢得了各方崇敬和钦佩。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 中美建交打破了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迎来了世界各国与新中国建 交的热潮,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外交展现全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 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 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的信号,使中美关系 乃至中国同西方外交关系解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 7天的历史性访问。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 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发 表《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 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 中国人民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 评价,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008年8月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书写传奇,在全球 瞩目的奥运竞技场上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共同谱写了一曲 “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乐章,铸造奥林匹克运动新的里程 碑。 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方嘉 宾。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90位国际政要齐聚北京。各国各地 区运动员牢记“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奋勇拼搏,公平 竞争,挑战自我,体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体育精神。 北京奥运会弘扬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世 界各国人民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国际体育竞赛和文化交流的盛 会,广泛地促进了中国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交流合作与中 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再次成为联合国大家庭一员后,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 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 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联合国大舞台上因为有了中 国,就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说了算的表决机器,而具有了真 正普遍性的政府间组织的信誉和作用。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是联合国历史上的一次 重大事件,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 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 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从1950“拖延讨 论”的办法,不允许联合国讨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从1961年起, 美国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说成是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的所谓“重要问题”。这种霸道行径同样遭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 的抵制。到1970年第25届联大期间,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8个 国家共同提出的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 的提案,已经得到了半数以上与会国的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