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练习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2大气运动 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2大气运动 含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 B.日出前后出现DC.晴朗白天出现.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D .盛行西风 C.湖陆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D.下倾,不易登山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PPT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PPT

[命题方向] 本考点多以曲线图、区域等温线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具体的生 活情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的基本原理及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和 整合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 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解析:青藏高原比东北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的强度更大;海 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为-1~1 ℃时,冬季气温较高, 冬季形成的冻土层较薄,夏季冻土层可以全部融化,所以年平均气 温在-1~1 ℃时,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 年平均气温低于-1~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 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 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素养一综合思维:气温日变化现象分析判读 1.[2017·全国卷Ⅰ,9~10]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
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 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 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垂直方向: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约下降 6 ℃,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
②水平方向
地区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呈递减趋势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海陆 间
1 月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向 北凸出;7 月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素养二综合思维:气温差异原因分析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大气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各产业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巨大。

关注人类活动必须深入研究大气活动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作为基本考查内容,是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着眼点,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和“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作为重要考点,必然会多角度进行考查。

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原理图为载体,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是重要命题方式和方向,也多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人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来命题。

考向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模拟诊断](全国卷)小明同学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题。

.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解题思路】第题,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

故选。

【答案】.(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月至次年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题。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①.②.③.④.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该地可能位于().吉林省.河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题思路】第题,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月至次年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

排除③④。

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昼夜温差大。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所以选②。

第题,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

第7讲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第7讲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1.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气温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活动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影响(1)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2)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②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③气象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同。

3.热力环流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方向、两个关系”。

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②两种气流运动方向a.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b.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③两个关系a.温压关系:下垫面热低压、冷高压。

b.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

B是摩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

C是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判断理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

(3)图示地区位于北(填“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风向向右偏转。

图中的风是近地面(填“高空”或“近地面”)风,判断理由是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西南方 D.西北方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关键能力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17类基础图像专项突破❺)
典题精研 [典例2] 读图,回答下题。
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答案:D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图示为东亚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在区域认知上,明确图示两 个时刻台北、上海、首尔、北京四地的气压分布状况 结合图示气压分布状况及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的方法,运用 综合思维进行分析,确定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 北的城市
(4)根据温差判断:一般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看距风源地远近:距风源地近,则风力大,如我国西北地区距冬 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力大。
3.看摩擦力大小 (1)平原、高原地面平坦开阔,阻挡作用弱,风力大,如内蒙古高原; 风由陆地吹向海面或湖面,摩擦力变小,风力变大。
(2)摩擦力随海拔变化
原理分析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 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风向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 渐向右偏转(如右图),南半球逐渐向 左偏转
图示
4.看植被多少:植被茂密,阻力大,风力小;植被稀疏,阻力小, 风力大。
5.看地形因素: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原理如下所示:
3.随海拔的升高( D ) 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4.该图所示地点位于( B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地区 D.无法判断 5.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 B ) A.地转偏向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B.地面摩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小 C.水平气压梯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D.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变低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第6讲大气的运动练习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第6讲大气的运动练习

专题突破练6大气的运动(2018 •甘肃天水测试)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 题。

2飞眼雜當材料1. 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A.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 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 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 乙气流为下降气流C. 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答案:1.B 2.B解析:第1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

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2017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

据此完成第3~5题。

A. 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 便于采光C. 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 便于室外空气流入4. 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A. 储存生活用水B. 增加室内湿度C. 美化居室环境D. 冷却大气温度5. 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A. 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答案:3.D 4.D 5.B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项正确。

第4题,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相对较低,则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大气温度,D项正确。

【二轮复习】2、气候与大气运动专题

【二轮复习】2、气候与大气运动专题


四、热力环流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 地面的保温作用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大 气
大气上界
地 面
大气吸收 、 辐 反射、散射 射
大气
吸 等削弱作用
吸收

大气逆辐射
地面增温


1“太阳暖大地”
3“大气还大地” 2“大地暖大气”
(二)影响气压的因素:主要是海拔、气温、 空气运动
1、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
冬季风 性质:寒冷干燥 成因: 1、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冷 2、由陆地吹向海洋——干燥
东亚和南亚的冬季风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造成
夏季风
性质:高温多雨
成因:
1、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高温 2、由海洋吹向陆地——湿润 东亚的夏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南亚的夏季风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 赤道,地转偏向力改变形成西南季风(或称 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
第一步:判别南北半球 方法:据温度曲线(或数字)北半球:七月气 温高;一月气温低。反之则为南半球。(定 南北半球主要是为了区别季节)
第二步:以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定带
1、最冷月气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 然后在根据降水特点加以区别。
热带雨林:全年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 上。
热带草原: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最多月不超过 400mm)
3、地形:同一纬度山地、平原、高原、凹 地的气温年较差比较总结
(1)、凹地(如盆地、谷地)日较差、 年较差大于同一纬度的平原,平原大于同 一纬度的山地。
(2)、高原则比同纬度平原日较差较大而 年较差较小,不可混为一谈。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 “寻找最佳避寒地 ”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 “百里钢 城 ”之称的攀枝花 1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 7.7℃,成都为 5.5℃),是长江 流域冬季的 “温暖之都 ”。图 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 7b示意 攀枝花周边地形。
2.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如果所示,回答 小题:
(1)、巴伦支海风大浪急,此时盛行风 向是() A、西风 B、极地东风 C、冬季风 D、海陆风 (2)、巴伦支海沿岸的气候符合下图 中的()
A、
B、
C、
D、
+
3.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①③ 为大陆上气压中心, ②④ 为海洋上气压中心 。完成小题:
7.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完成小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 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 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03 大气运动规律
一、单 1.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据此回答小题 。
(1)、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 在() A、市区 B、郊区 C、远郊 D、农村 (2)、日常生活中,根据下列物体的方向判断风向易出现错误 的是() A、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B、炊烟的方向 C、旗帜展开的方向 D、人体的感觉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 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 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 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易混概念3 降水、降雨 (1)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 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 替降水量。 (3)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 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等。
答案: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 向丙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 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 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 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 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PPT课件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PPT课件

目 链
海西部、南部地势较高阻挡西风,西风影响不大。

再仔细观察图中信息,西北部陆地有平行分布的西
北-东南向的山脉、高地及河谷,大风从这里吹来
15
Z真题感悟 找准方向
形成“狭管效应”风力进一步增强,导致西北海
区波涛汹涌;由此推断该风只能是从北部吹来,
栏 目
即冬季有“强冷空气南下”。
链 接
16
栏 目 链 接
气上界太阳辐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栏 目 链 接
20
K考点突破 主干整合
(1)①~⑥曲线中,代表北极点大气上界太阳辐射 年变化的是( D )
A.① B.③
C.⑤
D.⑥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小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栏 目
其主要原因是( C )
链 接
A.太阳高度角,地面较大气上界小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较大气上界强
17
K考点突破
主干整合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 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18
K考点突破 主干整合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射是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


起保温作பைடு நூலகம்。
链 接
19
K考点突破 主干整合
典型例题 例1 (2014·江门市模拟)下图为地球六地点大
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B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4
Z真题感悟
找准方向 考向2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天气)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1)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1)

()
A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Z真题感 悟找准方

解 第(1)题,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
低,析故在南半球;该气候雨热同期,故排除地

中海气候,选D项正确。第(2)题,热带草原气
目 链

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
的,其中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雨,信风带

解 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 高析空气压低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
乙地,因此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


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
Z真题感
悟找准方 考向2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天气)的 向 影响
(2014·四川卷)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 渔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Z真题感 悟找准方

(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
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强__冷__空__气__南__下__;__受__山__地__、__河__谷__地__形__影__响_________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考点突 破主干整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 如合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
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


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K考点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7常见天气系统(2018 •河北定州模拟)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低压槽线。

读图,完成第1~2题。

1. 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部的风向分别为()
A. 西北、东南
B. 西北、西南
C. 东北、东南
D. 东北、西南
2. 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 暴雨和冰雹天气
B. 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 连绵的阴雨天气
D. 干热风(焚风)天气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对于槽线西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北风。

对于槽线东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南风。

第2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则该槽线向北移动,为暖锋天气。

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2017 •浙江十校联考)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第3~4题。

140°90°
3. 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 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 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 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前,可能为晴朗天气,而乙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故选B项。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项错。

乙地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项正确。

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C项错。

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项错。

(2017 •福建泉州测试)下面图1为我国南方春季某日14时天气形势图,图2为次日14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1皤ll<r 120°
图1
5. 乙地气压可能是()
A. 1 015 hPa
B. 1 007 hPa
C. 1 002 hPa
D. 997 hPa
6. 在这24小时中,丙地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风力增大,雨后降温
B.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 气压升高,风力减弱
D. 持续晴天,气温下降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气压分布,推知图示区域气压北高南低,等值距为2.5 hPa,故乙地邻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 007.5,因此乙地气压可能为 1 007 hPa。

第6题,对比两图看出,24小时内,丙地气压升高,且为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故有降水过程和降温出现。

(2017 •山东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 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第7~9题。

20©
图2


7. 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A. 辐散下沉
B. 辐散上升
C. 辐合上升
D. 辐合下沉
&控制0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冷锋
B. 暖锋
C. 高压
D. 高压脊
9. 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0地的天气可能是()
A. 连绵阴雨天气
B. 强对流降雨天气
C. 沙尘暴天气
D. 晴朗高温天气
答案:7.C 8.A 9.B
解析:第7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C项正确。

第8题,依题意,0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
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

第9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低
压槽处的强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2018 •湖北襄阳模拟)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 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11. 图甲所示时刻()
A. 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大
B. ①地风力较②大
C. 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0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图甲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
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第11题,②地位于暖锋锋后,③地位于暖锋锋前,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小,A项错;从图乙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
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项正确;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地低,C项错;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项错。

12. (2018 •云南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F图为2015年1月27日20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局部分布图。

(2)简述图中时刻B点天气状况及成因。

(3)据图判断中国四大临海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答案:(1)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原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2) 阴雨(雨雪);大风;降温。

成因:冷锋过境。

(3) 东海。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
断,A气压中心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

高压。

第(2)题,B点位于冷暖气团交界处,属于冷锋过境天气,所以伴有阴雨或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第(3)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在东海区域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

13. (2017 •北京朝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2016年1月22日0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
势图。

(1) 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2)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

(3) 指出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并列举其带来的危害。

答案:(1)冷锋。

出现大风、降温、阴或雨雪天气;之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2)异:①地比②地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小(或②地比①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同:两地都为晴朗天气。

(3)寒潮。

农作物遭受冻害;建筑物受损;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气压和符号可判断天气系统;根据文字材料中的时间,结合所学气温、气压、风、降水、阴晴等角度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第(2)题,图中①②两地都位于高压脊的部位,但两地离高压中心的距离和等压线疏密不同,由此可从气温、风力和阴晴等角度比较
两地天气状况的异同。

第(3)题,根据时间和图示冷锋天气系统可推断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

从大风、降温和暴雪等方面列举其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