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游戏(囚徒困境)

合集下载

团队游戏(囚徒困境)共17页

团队游戏(囚徒困境)共17页
游戏规则
• 所有参与游戏者(囚徒)按人数分为两组, 为了让你们供认罪行,法官宣布:
1. 起评分为60分; 2. 如果双方都认罪则每方扣10分; 3. 如果双方都不认罪则每方加10分; 4. 如果一方认罪另一方不认罪,则认罪方得30
分,不认罪方扣30分。
沟通、表决
• 每轮表决每组选举一人写表决书,只需 在纸上写上“认罪”或“不认罪”,然 后折起来上交。
谢谢
• 每轮表决前各组有1分钟内部讨论时间; • 每隔三轮两组之间有一次沟通机会,每
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室外沟通,时间不超 过一分钟;
• 第七轮与第八轮得分乘以3计入总分。
胜负判定
• 比赛进行若干轮,得分高者胜出,得分低于0 分者出局。
比赛轮数
A组
B组基准分ຫໍສະໝຸດ 60601
2 3
4
……
点评:
1·要取得长期利益,必须采取合作的态 度。 2·团体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3·信任来自于畅顺的沟通。 4·信任一旦逝去,难以补救。

管理学定律囚徒困境

管理学定律囚徒困境

管理学定律囚徒困境管理学定律:囚徒困境管理学定律是在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

其中,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学定律,它描述了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困境和抉择。

囚徒困境是在博弈论中提出的一种经典问题,常用来研究团队合作和个体选择。

假设有两名嫌疑犯被警方关押,缺乏证据来定罪。

警方分别与两名嫌疑犯进行独立审讯,以期通过嫌疑犯的供词来定罪。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两名嫌疑犯都保持沉默,警方只能以较轻的罪名定罪,而如果其中一人选择供出另一人,供出者将得到豁免,而被供出者将面临较重的罪名。

如果两人都供出对方,那么都将受到更重的罪名处罚。

在这个困境中,囚徒们面临了两种选择:合作或背叛。

合作是指两名嫌疑犯都保持沉默,以追求较轻的罪名。

背叛则是指一方嫌疑犯选择供出对方,以获得豁免。

然而,如果双方都背叛,就会陷入囚徒困境,造成双输的局面。

囚徒困境的精髓在于,个体利益最大化与整体效益之间的矛盾。

如果每个囚徒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理性的选择是背叛。

因为无论对方合作还是背叛,背叛者都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但是,当每个囚徒都采取个人最优策略时,整个系统的效益会受到损害,双方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囚徒困境在组织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企业合作中,团队成员需要克服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如果每个成员只追求个人利益,可能会破坏团队合作,导致整个团队效益受损。

而当每个成员都能够退让一些个人利益,保持合作,整个团队将能够共同获得更好的结果。

为了在囚徒困境中获得最佳解决方案,管理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管理者应该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激励个体为整体利益而努力。

这可以通过设定个人和团队绩效指标,并与奖励机制相结合来实现。

其次,管理者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团队成员明确整体目标,并能够共享信息。

这可以帮助提升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共识,加强协同合作。

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培养团队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合作、信任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囚徒困境拓展实验报告

囚徒困境拓展实验报告

囚徒困境拓展实验报告1. 背景介绍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讲述了两名罪犯被单独审问,被告诱供出对方的情况。

在此情景下,博弈的最优策略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探讨,而囚徒困境拓展实验也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2. 实验设计为了更好地研究囚徒困境的策略选择,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扮演囚徒和警察,通过决策和博弈来模拟真实的囚徒困境。

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下:2.1 参与者分组我们招募了一百名参与者,将其以随机方式分为囚徒组和警察组。

每组各有五十名参与者。

2.2 游戏规则游戏分为五轮进行。

每个回合的游戏规则如下:- 每个囚徒对每个警察进行一次选择,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

- 合作表示不揭发对方,获得3分。

- 背叛表示揭发对方,获得1分。

- 如果两个囚徒都选择合作,则每个人获得2分。

- 如果一个囚徒选择背叛,而另一个选择合作,则背叛的囚徒获得5分,合作的囚徒获得0分。

2.3 统计数据在游戏进行的同时,我们记录了每一轮的参与者选择和获得分数情况。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和博弈效果。

3. 实验结果经过五轮的游戏,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3.1 囚徒组策略选择分析囚徒组中,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大致分为两种:- 个体理性:有一部分囚徒参与者在前几轮中选择了背叛,以追求更高的个体收益,但在后续观察到其他囚徒普遍合作后,逐渐倾向于选择合作。

- 合作主义:另一部分囚徒参与者一直坚持选择合作,始终希望通过团队合作获得更高的总体收益。

3.2 警察组策略选择分析警察组中,参与者也有两种策略选择:- 鸽派:一部分警察参与者倾向于选择合作,希望通过与囚徒团结合作,减少犯罪行为,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 鹰派:另一部分警察参与者更倾向于选择背叛,以对付囚徒的“欺骗”,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3.3 获得分数统计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计算了每个参与者的平均得分。

囚徒组中,个体理性囚徒的平均得分为4.2分,合作主义者的平均得分为2.8分。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策略思维与博弈
主 讲 人:孙其龙 联系方式:qiuhong3565@
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内容提要
• 掌握博弈的战略表示 • 理解纳什均衡的概念及其求解 • 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游戏一:成绩博弈
• 假如本课程的最后成绩有三种结果:0(重修) 、1(及格)、-1(毕业大补考)和3(优秀). • 在不与其他人商量的前提下,请填写a或b, • 若你是a,你的同桌也是a,则你们两人均得0; • 若你是a,你的同桌是b,则你得3,你的同桌得 -1; • 若你是b,你的同桌是a,则你得-1,你的同桌 得3; • 若你是b,你的同桌也是b,则你们两人 • 均得1;
进一步
• 即使事后补偿实际上不会发生,变革不可能得 到一致的同意。但,如果在作出制度安排前每 个人成为赢家的机会均等,从事前角度看,卡 尔多—希克斯改进也是帕累托改进。 • 如果每个人均有50%的机会成为1000的赢家, 变革后每个人的预期 0.5×1000+0.5×100=549.5 >100 • 预期效用最大化意味着社会成员会事先一致同 意财富最大化的制度安排。(罗尔斯,正义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版)
提供
4,4
-1,5
不提供
5,-1
0,0
税收制度就是保证公共产品的生产, 解决公共产品生产上的“囚徒困境”
例子
• 3、军备竞赛
• 谁都知道大量扩军是劳民伤财,问题是, 我不扩军,你扩军,我不是要受到军事威 胁么? • 4、经济体制改革 • 改革者要付出成本,甚至牺牲,而改革的 成果大家共享,结果是,人人都知道改革 好,但是却没有人真正的去改革。
广告战 :增加广告开支
OPEC :私自增加石油产量
关税战 :私自提高关税

囚徒困境的破解方法

囚徒困境的破解方法

囚徒困境的破解方法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两个合谋犯罪的人被警察抓住,关在两个单独的牢房里,无法互相交流。

警方给了两名嫌疑人三个选择:一是两人都没有交代罪行,根据掌握的证据,各判两年;二是两人都坦白自己的罪行,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和新坦白的罪行,可能判四年;第三,一个什么都没坦白,另一个罪犯选择背叛搭档,坦白自己的罪行。

认罪立功,当庭释放。

另一个将被判六年。

从共同利益出发,两个嫌疑人都守口如瓶,共同掩盖罪行,才是最好的结果。

他们每个人只在里面呆两年。

但从个人利益来说,你肯定是希望自己认罪,而你的同伙什么都不会告诉你,这样你就无罪释放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但是,每个人都会这么想,都会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两人都供认了自己的罪行,但都没有被判无罪,加重了罪行,被判了四年。

人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这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人获利。

对个人来说理性的决定对集体来说是不理性的。

在商业上,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创业,大家激情澎湃,勇往直前,企业利润蒸蒸日上。

不能长久;在利益面前,一些人开始盘算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相互怯懦、荣辱与共的创业激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团队之间的猜忌和内斗。

企业的经营也停滞不前,甚至分崩离析。

最终,短期内可能会有人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集体利益严重受损。

长期来看,即使是那些短期可能盈利的,长期收益也会缩水甚至消失。

个人所谓的理性选择,导致集体利益的损失;如何解决囚徒困境,促使我们选择合作,在集体层面做出理性决策?密歇根大学数学心理学教授拉波波特发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具体来说,有两个步骤:1.一开始,选择合作。

2.在后续的沟通中,你要像他上次对待你那样对待他。

这就是所谓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这个策略和对方互动几次之后,对方就会开始主动选择合作了,这就是囚徒困境的破解。

现实中囚徒困境的实例

现实中囚徒困境的实例

现实中囚徒困境的实例:游戏和诚信问题大多数人玩游戏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何时开始合作、应该不应该背叛队友等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归为“囚徒困境”,是一种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共同研究的议题。

简单来说,囚徒困境指的是两个不能相互沟通或依赖彼此的双方,面对合作或背叛的选择,最终会选择背叛。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双方担心被对方背叛,因此不得不先背叛对方。

在游戏中,囚徒困境的例子非常常见。

比如,在双人协作游戏中,如果两个人都合作,他们可以赚取更高的分数,得到更好的奖励,但如果一个人选择背叛,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而另一个人将得到零分。

因为没有沟通,所以两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判断对方是否会背叛,并相应地做出决策。

很多游戏都给出了这种“囚徒困境”的例子。

例如,在《侠盗猎车手5》中,玩家可以选择扮演三个不同的角色。

在其中一个任务中,玩家需要控制两个角色进行异地犯罪,如果两个角色都采取合作策略则任务完成,奖励也更高;但如果有一个玩家选择了背叛,他会得到更多的奖励,而另一个玩家会失去任务奖励。

所以,在游戏中,玩家在考虑背叛和合作的时候,不仅要权衡到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对方可能的决策。

如果对方选择了背叛,那么你的决策也会有所不同。

虽然这种“囚徒困境”在游戏中不可避免,但一些游戏开发者使用一些方法来减少囚徒困境的影响。

例如,在团队游戏中,如果玩家做的非常好,他们可以获得团队奖励,而不仅仅是个人奖励。

此外,有些游戏会提供沟通工具,让玩家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

职场和社交中也存在着“囚徒困境”。

例如,当两个公司在谈判时,如果双方都采取合作策略,则两方均会受益;如果有一个公司选择了背叛,那么可想而知,对方也会立即更改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

由此可见,“囚徒困境”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对方的反应和行为。

在团队协作时,我们需要相互建立信任,避免背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游戏(囚徒困境)

团队游戏(囚徒困境)

沟通、表决
• 每轮表决每组选举一人写表决书,只需 在纸上写上“认罪”或“不认罪”,然 后折起来上交。 • 每轮表决前各组有1分钟内部讨论时间; • 每隔三轮两组之间有一次沟通机会,每 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室外沟通,时间不超 过一分钟; • 第七轮与第八轮得分乘以3计入总分。
胜负判定
• 比赛进行若干轮,得分高者胜出,得分低于0 分者出局。 比赛轮数
Eg: 1、大学生抢占、滥用公 共资源的现象
他人滥用公共物品,而我没有,则我会吃 亏;而若我优先抢用,则不管他们是否有 同样行为,我都不吃亏。
2、移动与联通
基准分
1组
60Biblioteka 2组603组60
4组
60
1
2 3 4
5 6
7
8
点评:
1、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2、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 3、要取得长期利益,必须采取合作的态度。 4、团体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5、只有集体间相互信任,保持团结合作,才能让 大家都能获得最有利的结局。 6、信任一旦逝去,难以补救。
游戏规则
• 1. 2. 3. 4. 所有参与游戏者(有罪之人)按人数分为四 组,两两对抗,为了让你们供认罪行,法官 宣布: 起评分为60分; 如果双方都认罪则每方扣10分; 如果双方都不认罪则每方加10分; 如果一方认罪另一方不认罪,则认罪方得30 分,不认罪方扣30分。
比赛进行若干轮,得分高者胜出, 得分低于0分者出局。

“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启示

“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启示

“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启示作者:丁华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01期周洋韩雪峰什么是囚徒困境亚当·斯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因巨额盗窃而正在服刑的囚犯A和B。

区检察官c 正在调查一宗悬而未决的银行抢劫案,并且他相信A和B就是罪犯。

区检察官c正在计划竞选州长,所以希望A和B认罪,因为这样会在他的记录中增加一项重要的定罪案件。

他依靠监狱警卫的帮助,对A和B的牢房进行了突击搜查,发现了隐藏的武器和毒品。

他知道可以利用这一信息控告他们犯有藏匿武器与毒品的小罪而使之被判刑,他将A和B隔离起来并分别对他们作出了如下承诺:如果无人坦白银行抢劫,他将以藏匿武器与毒品罪起诉并使两人各被再判2年监禁:如果两人都认罪,则都因银行抢劫罪而被再判5年监禁;如果只有一人坦白并将对方揭发出来,则对坦白者的抢劫银行与藏匿武器与毒品行为不予起诉并释放他,而没有坦白的人则会因抢劫银行与藏匿武器与毒品而被再判20年监禁。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

如果选择抵赖,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对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分析警惕公权力的滥用。

在上边的囚徒困境中,区检察官构造了一种情势,使得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会导致对A和B都不利的结果,两个囚徒都会坦白,从而每个人都达到一个双方都认为是差于双方都不坦白的结果。

事实上,检察官所构造的这个困境对A和B的激励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很容易想象A和B被迫承认抢劫银行,甚至即使他们是清白的。

我国“文革”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之所以能使一大批人承认自己的“罪行”,其奥妙即在于此。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即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很显然,A和B双方都抵赖(各判2年)比双方都坦白(各判5年)要好,但是,作为理性人的A和B都想占对方的便宜,结果谁也没占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游戏
囚徒困境
游戏规则
• 1. 2. 3. 4. 所有参与游戏者(囚徒)按人数分为两组, 所有参与游戏者(囚徒)按人数分为两组, 为了让你们供认罪行,法官宣布: 为了让你们供认罪行,法官宣布0分 如果双方都认罪则每方扣 分; 如果双方都不认罪则每方加10分 如果双方都不认罪则每方加 分; 如果一方认罪另一方不认罪,则认罪方得30 如果一方认罪另一方不认罪,则认罪方得 不认罪方扣30分 分,不认罪方扣 分。
点评: 点评:
1·要取得长期利益,必须采取合作的态 度。 2·团体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3·信任来自于畅顺的沟通。 4·信任一旦逝去,难以补救。
沟通、 沟通、表决
• 每轮表决每组选举一人写表决书,只需 在纸上写上“认罪”或“不认罪”,然 后折起来上交。 • 每轮表决前各组有1分钟内部讨论时间; • 每隔三轮两组之间有一次沟通机会,每 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室外沟通,时间不超 过一分钟; • 第七轮与第八轮得分乘以3计入总分。
胜负判定
• 比赛进行若干轮,得分高者胜出,得分低于0 分者出局。 比赛轮数 基准分 1 2 3 4 …… A组 组 60 B组 组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