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学科信息: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1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大李杜”李:李白杜:杜甫“小李杜”李:李商隐杜:杜牧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有“诗仙”“诗侠”“酒仙”等称呼,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知识知晓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自南齐诗人谢朓、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后,此山遂名扬于天下。
整体感知听朗读,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tín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xiānɡ(互相)相xiànɡ(相片)诗歌解读众鸟高飞尽,【尽】尽头,指无影无踪。
孤云独去闲。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云】一片云。
相看两不厌,【厌】文中指满足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拟人:相看都不觉“厌”,看不够。
这是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他,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构梳理鸟尽云去独坐敬亭山拟人孤独、寂寞只有敬亭山主旨概括:《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内容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内容复习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内容复习第一单元:《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诗人以轻快地笔触,描写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桂林山水》描写桂林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奇、秀、险。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描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过程。
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
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第二单元:《中彩那天》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母亲的话是: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行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万年牢》中三处“万年牢”,表现了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
《尊严》使我们懂得了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第三单元:《自然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一文写了“歌声诱敌、麻痹敌人、诱敌深入、传递敌情、歼灭敌人、继续战斗”几个部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份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①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独坐敬亭山 学科信息: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诗 人 简 介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 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
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李白生
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 漫游生活。直到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 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赏析升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
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 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品读,悟诗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从“只有”两个字上,我们猜一猜,此时诗人在想
些什么?从表面上看,诗人找到了朋友,显得轻松自在,
其实作者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因为他只能在大自然中找到 “知己”,求得心灵的安慰。 创作背景 2、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 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
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 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后世将李 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
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
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 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教材分析:第一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走遍千山万水”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2、课内理解: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1)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2)“尽“”闲“两个字,给人静寂的境界。
第一、二句中动中有静(3)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望洞庭》1、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欢迎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第一单元1、《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4、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独坐敬亭山
3、“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两句诗运用拟 人,写诗人与敬亭山的惜惜相怜的感情。
寂静的境界。
相看两不厌,
释义: 我和敬亭山互相对视 而不感到厌倦的。
4
只有敬亭山。
体会: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 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释义:此时我忘记了其他的 一切,心中只有那孤独秀丽
的敬亭山。
思考:1.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独 孤 只有
2.面对着众鸟飞尽,孤云又去的孤独, 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呢?
2
孤云独去闲。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郊。 闲:形容云飘来飘去悠闲自
相看两不厌,厌:满在足的。样子。
只有敬亭山。
tíng
3
亭
组词:凉亭 亭子
独众鸟高飞尽,
释义: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 空飞散了。
4
孤云独去闲。
释义: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 云,却不肯停留,悠闲地飘
走了。
体会情感:“尽”、“闲” 两个字, 把读者引入一个
1
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 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
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
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
不人带着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
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注释:
5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 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1 、李白,字 _太_白__,号
_青__莲_居__士__,是我
国_唐___代大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
九百九十多首,他被人们称为_诗_仙__。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课的一首古诗。
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
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
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激发对古诗的喜爱,并在背诵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
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四、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3、音乐五、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揭题。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代是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唐代的诗人灿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诗酒闻名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李白.李白一生中写了很多诗,我们学习过的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那我们来背其中的一首。
2.那在你们心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课件)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去认识一个失意的,孤独的李白。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独坐敬亭山》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原文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同步练习题1、看拼音写词语jìng tíng shān2、“亭”字的读音是________,“亭”字的笔画共________画,我可以用“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可以给“亭”字加上“ ________”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________。
我可以给“亭”字加上“ ________”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 ________。
4、《独坐敬亭山》作者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的感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其中“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闲”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尽”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诗句。
天上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走了,孤独的一朵云也不愿意留下,悠闲地向远处飘去。
________。
和我互相对视而不会觉得厌烦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
6、《独从敬亭山》这首诗里,只有( )和诗人相伴相依。
7、《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______和_______。
诗句中,能表现出“孤独”的词有________。
8、辨字组词孤( )狐( )亭( )享( )9、从《独坐敬亭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我能体会到诗人孤独的心情。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三章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品味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领略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朗读诗词: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分析诗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和情感,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例题讲解: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望洞庭》和《忆江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独坐敬亭山》:意境:山水相依,宁静深远。
情感:怀念友人,寄托哀思。
《望洞庭》:意境:洞庭湖美景,如诗如画。
情感:赞美大自然,抒发豪情。
《忆江南》:意境:江南水乡,美丽富饶。
情感:怀念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2)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用文字进行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独坐敬亭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望洞庭》:诗人以洞庭湖美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豪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说
我会写
亭
我会读 范读赏析 吟诵赏析
t íng
亭 部首:亠 结构:上下 总笔画:9画 词性:名词 造字法:形声 形近字:亨
组词:亭子、邮亭、凉亭
造句:公园有许多凉亭,供游人休息。
名句引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白居易
返回
笔顺 组词 造句 引用
汉典 下张
小试牛刀
1、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
•情感寄托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 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 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 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 情感的诗。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内容解析 敬亭美景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 尽, 尽:没有了 孤云:一片云 孤云 独去闲。 相(xiāng):相互,相 看两不厌 , 厌:满足 又读xiàng,如:相 唯有敬亭山。
敬亭美景
安徽省第一届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
古
诗
之
三 首
独 坐
敬 亭
山
目录
作 者 介
创 作 背
内
敬
容
亭
解
美
绍
景
析
景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内容解析 敬亭美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 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 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 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 白帝城》等多首。 人物生平 李白,其出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 州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 族皆不详。 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 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开始道家思想的 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 书。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 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 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 行东下至渝州。 726年,李白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 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个人相册 个人简历
返回
继续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内容解析 敬亭美景
•地理位置
敬亭山,又名查山,在宣州(即今安徽 宣城)市区北郊,山高286米,宣州是六朝 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 在这里做过太守,此山遂名于天下 •人物经历
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 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 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 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
•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 • 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
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咬文嚼字
2、你能分析本诗所运用的手法和作者寄托的感情吗?
返回
查看赏析文件
下张
作者介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背景 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