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 (1)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篇1)吴有性: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明朝末年,战争连绵,灾荒不断,疫病流行。

崇祯辛巳(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疫情猖獗,延门阖户,感染者往往相率倒毙。

一般医者以伤寒论治,难以取效。

“不死于病,乃死于医”,身处那种情况下的吴有性认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方,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

”吴氏因此系统地钻研古代医书,认为历代医书研究温病的太少,故而不揣固陋,大胆设想,深入观察,“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瘟疫论》,成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继《伤寒论》之后又一部论述急性外感传染病的专著,在外感病学及传染病学领域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吴氏的医学成就与其不顾个人安危,亲临疫区寻求疾病之因、探求治疾病之法,奋不顾身地为患者着想的精神与举动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患者的生死才是大事。

只要自己所为有利于患者便行,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福祸而左右探求为民疗疾方法的步伐呢!真可谓: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篇2)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

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

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

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

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

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

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分别都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分别都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分别都是谁?“巾帼医家第一人”义妁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

中国最早的女医生:义妁身世坎坷矢志不渝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

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

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

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

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

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

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自小上山采药虚心好学乐钻研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时就开始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竖起耳朵聆听医理。

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

治好久治不愈的病人医名传四方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

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

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了。

自此以后,义妁的医名便在方圆百里传开了。

被汉武帝诏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多病,汉武帝听人说起义妁医术高超,便派人专程暗访。

结果证明义妁不但擅长内科疑难杂症,而且对外科、针灸也颇精通,所用药物只是些山间的草木藤叶,但疗效极好。

于是,汉武帝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特别侍医。

她到宫中以后,果然将王太后的病治好了。

有一天,王太后问她,你有儿子、兄弟吗?义妁说:“只有一个弟弟义纵,但行为不节,不可为官”。

[整理版]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整理版]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中华“医祖”扁鹊诊病圣手扁鹊,战国时代名医,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中医“四诊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望、闻、问、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扁鹊传记。

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写入正史的医生。

行医救人,尊称“扁鹊”扁鹊留给后人太多的谜团,首先就是他的姓名。

《史记》中写道:“扁鹊者渤海郡人也。

”说扁鹊是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一带)人士。

之后继续写道:“姓秦氏,名越人。

”意思是扁鹊叫秦越人。

在《史记·正义》里,还记载了扁鹊“家于卢国”,是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人士,所以又叫卢医。

因此,扁鹊有3个名字,扁鹊、秦越人和卢医。

得到认可的说法是,扁鹊是上古时期一位传说中的医生,到处行医,治病救人。

人们非常尊敬他,就把他比做一只带来喜悦的喜鹊,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秦越人确有其人,《史记》中记载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

由此可见,“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

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

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

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

三百寿命年龄成谜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就是扁鹊生活的时代十分模糊和混乱。

在现存的文献中,扁鹊的行医时间范围很广,如《史记》、《论衡》、《战国策》、《列子》等,如果将这些文献中扁鹊的活动时间相加,巳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寿命。

《韩非子》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695年:扁鹊为虢国太子看病大约在公元前655年;而他为秦国的秦武王看病大约在公元前309年。

以此类推,在300多年的范围内,都有扁鹊的行为被记载,所以,人们很难界定扁鹊的生活年代。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吴谦,《医宗金鉴》的编写者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吴谦,《医宗金鉴》的编写者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吴谦,《医宗金鉴》的编写者本文导读:吴谦生平吴谦字文吉,生于1689年是清朝安徽歙县人,在乾隆年间为太医院院判,而吴谦所修著的《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的医者,曾担宫廷的太医院右院判。

作为御医,吴谦侍奉皇帝左右。

在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皇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让乾隆皇帝能够快速的痊愈因此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吴谦在宫廷任职期间深受皇帝的信任因此受到了很多赏赐。

吴谦的医学成就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下诏令编纂医书,任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

身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都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因此在编纂医书的时候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的态度来编纂。

吴谦推崇仲景学说。

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并且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句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的首位。

《医宗金鉴》的影响《医宗金鉴》是清朝乾隆黄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空前绝后,宫廷医学也达到顶峰时期。

因此乾隆皇帝务求标榜文治,于乾隆四年(1739)下谕太医院编纂医书:“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

撰著《医宗金鉴》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任命御医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相当于主编),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

为了保障医书的质量,选派有真知灼见、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设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维藩等作为纂修官参加了编写。

除此之外还有审效官、誊录官等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

古代名医传世故事华佗与曹操

古代名医传世故事华佗与曹操

古代名医传世故事华佗与曹操华佗与曹操,古代名医传世故事在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著名的名医华佗。

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享誉于世。

而与之相伴的,是他与曹操这位权谋之主之间的一段传世佳话,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华佗,字元化,生于东汉末年。

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早年即以医术而闻名江湖。

他所擅长的医技非凡,能够凭借着触摸和询问病人,即可判断其病情,同时还能够准确地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种无需依赖一切医疗器械的特殊医术,使得华佗在当时医者无数的古代中国医学界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与华佗同时,那位著名的权谋之主曹操也正处于风光的巅峰时期。

他雄才大略,虽有着权谋之名,却也非常欣赏华佗这位名医。

有一天,曹操突然生病了,病情非常严重,一时间找不到医治之法。

这个消息传到了华佗的耳中。

华佗得知曹操重病,毫不犹豫地立即启程前往,寻找治疗曹操的办法。

而当他到达曹营时,却被负责保卫曹操安全的禁卫军吓住了。

禁卫军也知道华佗的医术非凡,所以不敢大意。

然而华佗并不以权谋之主为念,他只是想救治曹操,并没有些许不好的心思。

他寻找到门口黑瘦小卒,告诉他自己的医术,请求让他进宫治疗曹操。

在了解到华佗的医术之后,小卒被其深深打动,答应帮助他。

小卒替华佗传达消息,得到曹操批准后,华佗彻底放下心来。

他用手触摸曹操的身体,细细询问病情,然后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治疗方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华佗一直不离不弃地为曹操治疗。

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并且细致入微地处理曹操的病情,使得曹操的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华佗的治疗方案需要用到一味名为“千金散”的名贵药材,而曹操却没有足够的金钱购买。

当得知曹操缺乏治疗所需药材的消息后,华佗毫不犹豫地决定自愿出售自己的价值连城的药方以及私人著作,这些都是无法取代的瑰宝。

他将所有的金钱拿给曹操,不图回报,只为了帮助曹操恢复健康。

最终,曹操逐渐康复,重回强者之列。

然而,华佗并没有因为曹操的病愈而离开,而是继续为曹操治疗并提供保健建议。

【古代十大名医】古代好听中医馆名字

【古代十大名医】古代好听中医馆名字

【古代十大名医】古代好听中医馆名字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

據人考證,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西元前四O七年),卒於赧王五年(西元前三一O年)。

他為什麼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

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

因為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為那裏帶去安康,犹如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里,就給那裏帶來喜訊。

因此,古人習慣把那些醫術高超的醫生稱為扁鵲。

秦越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刻苦鑽研,努力總結前人的經驗,大膽創新,成為一個學識淵博,醫術高超的醫生。

他走南闖北,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解除疾病的苦痛,獲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歡迎。

於是,人們也敬重地把他稱為扁鵲。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

華佗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西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西元二0八年)。

這考證很可疑。

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

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

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

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當時一位闻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裏,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

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

目睹這種情況,華佗特别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非常怜悯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

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西元一五O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其著作《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

它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缘由、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書中還精選了三百多方,這些方劑的藥物配伍比較精煉,主治明確。

传世名医华佗

传世名医华佗

传世名医华佗华佗(约公元145年-约公元208年),字元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师和草药学家,也是古代名医中的传世人物之一。

华佗以其卓越的医术和精湛的外科手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外科之祖”。

华佗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医学世家,他从小就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研究。

他广泛学习医书,掌握了当时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在他的治疗实践中,华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创立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方法。

华佗的医术精湛,尤其擅长外科手术。

根据史书的记载,他在外科手术方面有着非凡的造诣。

他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手术,如创伤处理、疝气手术、肿瘤切除等。

华佗的手术技术娴熟,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深受患者的敬重和爱戴。

除了外科手术,华佗在内科医学和草药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对于伤寒、霍乱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还广泛研究了许多中草药,并总结了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佗除了医术高超,他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据史书记载,他在行医过程中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计较名利地救死扶伤。

他悉心为患者诊治疾病,时刻保持崇高的医德和人文关怀,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尊敬。

华佗的名声远播,引来了许多医学学徒前来拜师学艺。

他不吝授人以艺术,把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传承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这使得华佗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得以传承,对于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华佗在医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的医术和贡献被後世的医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推崇和纪念。

华佗被誉为“医圣”,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地流传在后世,成为医学界和社会的典范。

总结起来,华佗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传世名医,他以其卓越的医术和精湛的外科手术而闻名于世。

华佗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也展现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

他的医术和思想对于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纪念。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故事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故事一.扁鹊扁鹊(公元前407-310年),真实姓名秦越人,又号卢医。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

因此,古人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

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

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有一次,扁鹊到晋国,晋国卿相赵简子由于专心国事,用脑过度,突然昏倒,五天不省人事。

大夫急忙召扁鹊诊治。

扁鹊按了脉,从房里出来。

从人尾随着探问病情,扁鹊沉静地说:“病人的脉搏照常跳动,不必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就会康复的。

”果然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醒过来了。

准确地用切脉诊病是扁鹊的首创。

又有一次,扁鹊路过齐国都城临淄,见齐国的国君齐桓侯气色不好,就断定他已经生病了,说:“你有病在肤表,如不快治,就会加重。

”桓侯听了不以为然,说:“我没病。

”扁鹊见他不听劝告就走了。

这时,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凡是医生都是贪图名利的。

他们没有本事,就把没有病的人当有病的来治,以显示本领,窍取功利。

”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作了一番观察之后,对齐桓侯说:“你的病到了血脉,不治会加重的。

”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

再过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经过细致的观察,严肃地对他说:“你的病进入肠胃之间,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听了很生气,当然也没有理睬扁鹊的话。

等到扁鹊第四次来见桓侯,他只瞥了一眼,就跑开了。

齐桓侯发觉扁鹊不理睬自己,就派人询问。

扁鹊说:“病在肤表,用汤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用酒剂也能治愈。

古代名医 宇陀宁玛 元丹贡布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宇陀宁玛 元丹贡布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生平简介姓名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字暂无资料。

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833年所在朝代唐出生地区西藏堆龙给那主要成就完善藏医药理论,著《四部医典》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暂无资料。

一、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简介:宇妥宁玛·元丹贡布(gYu-thogrNying-maYon-tanmGon-po),古代医家名。

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

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

二、人物介绍:宇妥·元丹贡布是公元八世纪的一位杰出的藏医学大师。

他在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举世公认;他一生为丰富和发展藏医学方面的光辉业绩,广为传颂。

宇妥·元丹贡布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崇高,伟大而神圣的。

他们唱道:医术高明的宇妥,是病人最高的保护者。

学识渊博的宇妥,是消除灾难最大的救星。

道德高尚的宇妥,是扫除黑暗最好的太阳。

三、主要著作:《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藏名《居悉》,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扎居》一一根本医典,是关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总论;《协居》一一论说医典,是对生理解剖、病症分类和治疗原则的论述;《门阿居》一一秘诀医典,论述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亲玛居》一一后续医典,主要论述症候、辨病和药物方剂、外治疗法等等。

全书凡156章,约二十四万一千字,是一部集古代藏医学大成之作。

四、学术内容:暂无资料。

五、临床应用:暂无资料。

六、后世影响:暂无资料。

七、轶事典故:青少年时代的宇妥不仅具有相当高明的医学知识,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富有科学的创造性。

他曾应周边国家国王的邀请,前往行医,在尼泊尔成功医治了尼泊尔国王寒性胃肠顽疾;在克什米尔运用藏医外科器械疗法对克什米尔大臣桑格白巴成功进行了脑颅外伤手术,并得到国王嘉奖;在60岁时还治愈过唐朝皇帝中风顽疾等。

精于颐养的清代名医徐灵胎(一)

精于颐养的清代名医徐灵胎(一)

久” “ ;君子安而不忘危 , 而不忘亡 , 存 治而 《 子》 “ 孟 说 富贵不 能淫 , 贫贱不 能移 , 威武 不忘乱 ,是 以身安 而国家 可保 也” “ ;仁者 不 能屈 ” “ .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 “ .老吾 老 .
马 桶 是排 泄脏 物 的通 道 , 是 我 们每 天必 须 使 用 的 东 西 。 如 果 不 掌 握 正 确 的使 用 和 清洗 方 法 , 也 它就 很 有 可 能 成 为 产 生 疾 病 的 罪魁 祸 首 。
养 , 生 有 术 , 德 高 艺 精 , 受 广 大 患 者 书 成 了历 代 学 童 的必 读 教 材 。 灵 胎 对 此 摄 且 备 徐 称 赞 , 而 始 终 精 神 焕 发 , 心 俱 健 , 终 书更 是读得滚瓜烂熟 , 因 身 最 倒背如流 。 他对《 大 享 年 7 岁 , 在 当 时 来 说 , 要 算 高 寿 者 学 》 9 这 就 所倡导的“ 正心诚 意” “ ,修身 、 齐家 、 治 了 。 于 徐 氏在 摄 生 颐 养 方 面 的诀 窍 和卓 国 、 天下” 关 平 之说 ; 中庸 》 《 所说 “ 博学 之 , 审
名 大 业 , 胎 乃 其 字 ( 乾 隆 皇 帝 喜 欢 称 “ 灵 因 乐天知命 , 故不 忧 , 安土敦乎 仁 , 故能爱
呼其 字号 , 以字行 ) 晚年号 洄溪 老人 。 等等 , 故 , 无不 口诵心惟 , 复琢磨 体会 。 反
江 苏 吴 江 人 , 代 著 名 医学 家 。 小 业 儒 . 清 从 徐 氏 曾历 时 2 多 年 深 入 钻 研 老 子 的 O
是 可以抵得 上 家财万贯的“ ? 第三是指 富”
徐 步而行 , 这对 养 生更是 必要 的 。众所周 知, 步行 可使 血脉通 畅 , 气和平 , 心 有利于

古代名医1华佗

古代名医1华佗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 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6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沛相陈珪举孝廉 举:推荐 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宥:宽容 C.太祖苦头风 苦:痛苦 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强:勉强
7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
3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 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 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 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 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 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 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 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 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 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 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 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 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 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 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11
令此儿强死也
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
令此儿强死也
C.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
令此儿强死也
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文化体系,它强调顺应自然,修炼身心,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名医,他们擅长运用自然之道、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理论,治疗疾病、延年益寿。

他们的医术丰富而深奥,被后人传颂为“道教名医”。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代道教名医及其医术成就。

华佗:华佗,字元化,生于东汉末年。

他精通医术,被誉为“神医华佗”,主要擅长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

传说华佗有“三绝”之称,即“药石之绝,针灸之绝,刀针之绝”。

他在治疗疾病时,善于选用中药和针灸疗法,对外科手术也有独到的见解和手法。

据传记载,华佗曾治愈曹操的骨折和曹操之子曹植的疟疾,显示了他卓越的医术水平。

华佗还是《黄帝内经》的注解者,他将《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理论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华佗将医学看作是一门艺术,注重治病救人,深受后人尊敬和爱戴。

张仲景:张仲景,字子真,生于东晋时期。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被誉为“药王”。

张仲景著有《金匮要略》,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典之一,对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在《金匮要略》中总结了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仲景提出“伤寒论”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他还对很多疑难杂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受到了后世医学界的高度赞誉。

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成就对后世的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孙思邈:孙思邈,字思邈,生于唐朝时期。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也是道教名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擅长内科和外科,并对药物疗法有独到见解。

他著有《千金方》,这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很有影响的一部,对药理、药方、医案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被后人誉为“药经”。

孙思邈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因势利导”,即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脉象变化来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古代名医 外貌描述

古代名医 外貌描述

古代名医外貌描述
古代名医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以卓越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理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那么,这些古代名医的外貌长什么样呢?在这里,我们为您介绍几位古代名医的外貌描述。

第一位是《黄帝内经》的创始人黄帝。

他身材高大、面容英俊,头上高高的古代发髻让他显得更加威严庄重。

他的眼睛深邃有神,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和决断力。

第二位是《神农本草经》的主要作者神农氏。

神农氏身材矮小,面容平凡,但他的眼睛却是明亮有神,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他的手指十分细长,手脉很强,因此被誉为“神医”。

第三位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

张仲景身材高大,面容俊美,眉宇间透着一股温和和慈悲之气。

他的眼神深邃有神,以及他那张熟悉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底。

第四位是《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

孙思邈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皮肤白皙光滑,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着智慧和庸医难逃的骄傲。

他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给人以井井有条的感觉。

以上是几位古代名医的外貌描述,虽然他们外貌各异,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 1 -。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问题 1 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写成医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1)李时珍出生在医生世家,自幼深受家庭环境影响,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兴 趣,为编写《本草纲目》提供了有利条件。
(2)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和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为编写《本草 纲目》奠定了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3)我国古代药物学著作丰富,尽管存在不少错误,但也不乏知识精华,为李时 珍编写《本草纲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历史地位:《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医药学宝 库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中 国的百科全书”。
神奇的中医之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 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 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 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 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 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 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 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 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 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 防病治病的作用。
(4)李时珍注重实地考察药物,虚心向药农等请教,亲身试验药物疗效,掌握了 大量编写《本草纲目》的第一手药物学素材。
(5)李时珍立志为人民造福的精神,为编写《本草纲目》提供了思想动力。
【例题】 李时珍从35岁开始,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倾注全部心血写 成了《本草纲目》。他写这部著作的出发点是 ( )
A.为李家光宗耀祖 B.立志为明代朝廷争光 C.使自己名扬天下 D.纠正传统本草学错误 解析:李时珍通过研究发现,以前的本草书籍中存在许多错误,害人不 浅,于是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纠正这些错误。 答案:D 点拨 在中国古代,光宗耀祖并使自己名扬天下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入 仕,医学则被世人视为末学杂流。

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

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

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
摘要:
一、扁鹊的生平简介
二、扁鹊的医术成就
三、扁鹊的故事及其启示
四、扁鹊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正文:
【一、扁鹊的生平简介】
扁鹊,姓秦,名越人,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公元前31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足迹遍布黄河流域,擅长内科、外科、针灸等,被誉为“神医”。

【二、扁鹊的医术成就】
扁鹊精通医术,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他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为我国古代医学奠定了基础。

他还精通针灸,发现了经络学说,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扁鹊还擅长外科手术,曾成功治疗虢太子误服有毒食物的病症。

【三、扁鹊的故事及其启示】
扁鹊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扁鹊见蔡桓公”。

这个故事讲述了扁鹊多次提醒蔡桓公治疗病症,但蔡桓公因讳疾忌医而最终病故。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及时治疗疾病,珍惜生命。

此外,扁鹊的故事还启示我们要尊重医学,尊重医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

【四、扁鹊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扁鹊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医术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医圣”。

他的著作《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虽已散佚,但其所创立的医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

扁鹊的事迹和成就,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扁鹊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的医术和故事传颂千古,成为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葛洪(公元283-343年)。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江宁)人,出身贵族,世代为官,从父葛玄之弟子方士郑隐学道。

葛洪成年后又师事江南另一著名道士鲍靓,娶鲍氏女为妻。

魏晋时期,社会上流行的道教大致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注重斋祀厨会,符箓禁咒等民间群众性宗教活动的“符箓派”。

一是注重个人清修炼养、服食炼丹的“丹鼎派”,又称“神仙道教”。

葛洪所继承的是后一派的传统。

《抱朴子》是葛洪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道教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内、外篇各有一书。

葛洪的宗教哲学最终也是为追求“长生成仙”的宗教实践服务的。

“玄道”就是宇宙中的无限者、永恒者,“其为玄道,可与为水”。

“玄之所在,其乐无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葛洪系统了初期道教的理论和汉魏以来神仙方术思想,充实和发展了神仙道教的学說,促使道教转向以追求不死成仙为最高目标,他在道教前期思想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生于江东名门。

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

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集注》。

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之一。

孙思邈是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岁。

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

【公基常识】常考的古代名医及试题

【公基常识】常考的古代名医及试题

【公基常识】常考的古代名医及试题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代表作品:《难经》(传世);《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

扁鹊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通过望色、听声,即能知病之所在。

并带领弟子到各地行医,因其医术高明,被当时广大老百姓尊称神医,并且借用上古神话中黄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后为秦武王治病,遭太医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杀死。

华佗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主要作品:《青囊经》(已佚)。

主要成就: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主要作品:《伤寒杂病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

孙思邈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主要作品:《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主要作品:《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所以考查了三位“古代改革家”,那就是商鞅、贾谊、吴起,这些人物无论成败,都是改革的倡导者或者实践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今有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领导前行,而古代医者扁鹊、华佗等也不胜其数。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

此可谓医者仁心。

古代的医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历史上,许多人以神医著称,有的天资聪颖,有的敦厚仁爱。

中华“医祖”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

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扁鹊传记。

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写入正史的医生。

“神医”华佗华佗(约公元145年—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市)人,东汉末医学家。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

人们称他为“神医”。

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但未能流传下来。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他创制的“五禽戏”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令人十分钦佩。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

中医“方祖”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公元215),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经过数年总结,还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其中的“辩证论治”原则,为古代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被后人称为“医圣”。

他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任长沙太守期间,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值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针灸鼻祖”皇甫谧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另说有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人,西晋学者、医学家。

皇甫谧与流俗异趣,不趋炎附势,累官不仕,专一著述为务,著书颇丰。

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葛洪在炼丹一道上颇有研究,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化学反应,例如他在炼制水银时发现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在丹砂(硫化汞)加热时可以炼出水银,水银和硫磺的再次结合又能变成丹砂。

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医德高尚,济世活人。

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少年时就博涉诸子百家,被称为“圣童”,青年时冲破世俗,不入仕途,立志学医,后终成一代医学大师,其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

他重医术,更重医德,提出了“人命至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基本行医准则。

他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为了解中草药特性,走遍深山老林,十分重视民间医疗经验,完成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公元659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为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儿科之圣”钱乙钱乙(1032—1113),字仲阳。

祖籍浙江钱塘。

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

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

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钱乙被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学者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

至40岁开始习医,朱丹溪医术高明,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药圣”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被后世尊为“药圣”。

“中医温病学家”叶天士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叶天士少承家学。

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先后拜过名医数人,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著有《温热论》。

叶天士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

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

无论其医学理论,还是医病治世,不贪荣华的品质,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

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 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C.太祖苦头风苦:痛苦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强:勉强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C.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

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

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

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5分)②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