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读书分享《断舍离》(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书分享《断舍离》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朱雪敏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一年级语文组的朱雪敏,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相聚于此,共同感受书香的芬芳,分享读书的收获。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断舍离》,初看这个题目,你会不会觉得就是教我们如何扔扔扔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走进书的作者——山下英子。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关键词了解她。

(1)母亲是巨婴:山下英子父亲早年去世,而母亲是个巨婴,家里总是一团乱。她曾说: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空间上,小时候的家都不能让我舒服。

(2)婆婆是控制狂:她本以为嫁人就好了,可她的婆婆却对她的婚姻生活进行事无巨细的控制。

(3)47岁修行:后来,她的家人相继生病,人生的黑暗接踵而至。47岁的她受够了这样的生活,跑去寺庙修行,当僧侣给她僧服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需要的东西,竟然可以这样少。经历了半辈子波折的人生,她在修行中,不断自省、取舍、拿捏,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哲理系统。

(4)55岁写书爆红:2009年,55岁的山下英子出版了一本《断舍离》,因为这本书她在日本爆红,一举成名。之后她还成了陈数的偶像,断舍离这个概念还“拯救”了产后崩溃的汪涵

妻子杨乐乐。

今天呢,我将从什么是断舍离,做不到断舍离的几类人,以及怎样进行断舍离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什么是“断舍离”?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是山下英子的首创,而是来自印度哲学,也就是佛教里提到的“出离心”“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用不妥协的态度,拒绝轻易地买买买;“舍”就是舍弃多余的东西,需要我们不再顽固,大胆放手地扔扔扔;“离”就是在“断”与“舍”两个可实际操作的动作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换句话说,就是:收拾家里的破烂儿,同时也整理内心的破烂儿,能让生活变得简洁开心。

当然,这只是字面意思,要明白深层要义,我们还必须理解这句话:断舍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决定是否舍弃一件物品时,问题不应该是“这件东西还能不能用”,而应该是“这件东西我需不需要用”,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人而非物品。而思考的节点也应该是当下或者未来一小段时间,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说可能以后会用上吧。

说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做不到呢?作者这些人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逃避现实型”,这类人的生活空间往往被杂物堆满,他们不想待在家,更无从收拾打扫,这类人最常说的话是“真麻烦啊”;第二类人是“执着过去性”,他们的家里有很多过去的老物品,即使现在根本用不着也不会丢掉,他们最常说“真可惜啊”;第三类人是“担心未来型”,他

们总是害怕东西不够用,觉得日常用品屯的再多也不为过,严重挤压生活空间,他们常说“总会用上的”。你是哪类人呢?

不管是哪类人,相信在明白断舍离的内涵之后,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清理杂物、收拾东西了。下面我将分享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是理清观念;二是收纳指南。

第一个部分,我们需要明白扫除的顺序。在断舍离中,扫除也是有顺序的,一般要先收拾,即筛选物品,该扔的要扔,只有经过了彻底的收拾,才能进入整理和打扫。不然只是把一堆废物反复搬运和擦拭而已,费时费心还费力。

第二个部分,介绍一些实用的收纳指南。

(1)巧用三分法:分类方法没有绝对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建立自己的三分法,比如在工作的桌面上,可以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文件居中,左右则分别是完成了的工作文件和将要着手的工作文件;

(2)一个动作原则——物品触手可得:即拿出物品只需要靠一个动作完成。比如常备长尾夹,需要密封的食品袋用夹子夹而不要用橡皮筋扎。

(3)自由、自立、自在法则:

自由:这里的自由指“选择自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采用“展示性收纳”,比如餐具不要重叠着放,逐一放置,方便拿取。

自立:在收纳杂物时要有“立”意识,善用挂钩等工具。比如把常用的剪刀、毛巾用挂钩挂起来,方便拿取。

自在:衣服类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方法。把难以挂起来的袜子、紧身裤、长筒袜卷起来放在无盖的筐子里,方便拿取。

更多的指南和案例大家可以亲自到书中寻找,同时,也推荐大家去看根据此书拍摄的小短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相信你会对过一种“断舍离”的生活有更深的体悟。

最后,我认为,每个人都该拥有一套专属于当下的自我的断舍离。断舍离本身就是一个决断和选择的过程,留下的物品是反观自我的途径,通过坚持不懈地执行,我们可以渐渐发现,变化由身边看得见的环境走向到看不见的心境,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谢谢大家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