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梦溪笔谈》二则同步训练【推荐】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精讲精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精讲精练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汉字写拼音解答此题的关键,既要熟练掌握拼音,还要写准汉字,在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千万蔽地蔽:______(2)岁以大穰岁:______(3)患其塔动患:______(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______ (5)贻以金钗贻:______(6)人履其板履:______。
【答案】遮盖;收成;担忧;所以;赠给;走,踩踏【解析】(1)成千上万,遍地都是.蔽:遮盖;(2)这一年的收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岁:收成;(3)担心塔晃动.患:担忧;(4)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上面轻,所以像这样.故:所以;(5)拿金钗送给她;贻:赠给;(6)人踩在那楼板上.履:走,踩踏.答案:(1)遮盖(2)收成(3)担忧(4)所以(5)赠给(6)走,踩踏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2.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其:______(2)岁以大穰以:______ (3)以钳搏之以:______(4)乃以瓦布之乃:______ (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而:______ (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______。
【答案】他的,指匠师的;因;用;连词,相当于“于是,便”;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解析】(1)句意: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其:他的,指匠师的.(2)句意:说年末因此而获得大丰收.以:因.(3)句意: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以:用.(4)句意: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乃:连词,相当于“于是,便”.(5)句意: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而: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6)句意:因为钉牢的木板上下紧紧约束.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答案:(1)他的,指匠师的(2)因(3)用(4)连词,相当于“于是,便”(5)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6)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把握.解答时,要结合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的意思进行辨析.3.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卷(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卷(1)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千万蔽.地(2)旬日..子方皆尽(3)岁.以大穰(4)患.其塔动(5)贻.以金钗(6)匠师如.其言(7)盖.钉板上下弥束(8)人皆伏其精练..。
2.“之”有下列意思或用法:A.代词,代指物;B.相当于结构助词“的”;C.语气词,无实在意义。
请指出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
(只写序号)(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3)其虫旧曾有之.(4)问塔动之.因(5)钱帅登之.,患其塔动(6)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B.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C.方/两三级,钱帅/登之D.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4.翻译下列句子。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译文:(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译文:(3)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译文:。
5.作家作品。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朝代)时期科学家、政治家。
其中的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6.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以虫治虫》这篇文章在今天有什么重大意义。
据有关报道,近年来全国因误食有残留农药的果蔬中毒案件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超过1 000例。
研究表明,果蔬中残留的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更可怕).更为严重的是,农药在人体内的蓄积,还会通过胚胎和人乳传给下一代,殃及子孙后代的健康。
二、课内阅读7.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钱氏据.两浙时(统治)B.故.如此(所以)C.而.动如初(顺接连词,不译)D.人履.其板(走,踩踏)(2)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B.乃以瓦∕布之C.人∕皆伏其精练D.盖∕钉板上下弥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千万蔽地蔽:(2)岁以大穰岁:(3)患其塔动患:(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5)贻以金钗贻:(6)人履其板履: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其:(2)岁以大穰以:(3)以钳搏之以:(4)乃以瓦布之乃:(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而:(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1)代词,代物:(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5.译述下列句子。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课内阅读】(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办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岁以大穰.()(2)贻.以金钗()(3)其喙.有钳()(4)人履.其板()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B. 如.土中狗蝎匠师如.其言C. 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D. 其.虫旧曾有之匠师如其.言E. 以钳搏之.问塔动之.因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卷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梵.天寺木塔贻.以金钗逐层布板讫.人履.其板六幕相联如胠箧..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其喙.有钳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患.其塔动贻.以金钗匠师如.其言盖.钉板上下弥束..人履.其板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2)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二、阅读理解4.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界:②悉.为两段悉:③方.为秋田之害方: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方:④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之: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之:⑤其.虫旧曾有之其:匠师如其.言,塔遂定其:(2)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3)这篇文言短文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示出来,并写出各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5.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是,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是。
(请用原文回答)(2)喻皓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哪个字透露了他的心态?(3)“无可奈何”一词既写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也反衬了。
(4)“人皆伏其精练”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5)课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苏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word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一)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5)但逐层布板讫()3.解释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⑤岁()⑥患()⑦履()⑧赠()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说明为数众多,用“”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
最后用“”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二)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①患其塔动()②故如此()③未布瓦()④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盖钉板上下弥束()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③贻以金钗()④但逐层布板讫()⑤问塔动之因()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梦溪笔谈》沈括存中北宋 2.①xiē②huì 3.①遮盖②全部或都③十天④庄稼丰收 4.①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梦溪笔谈》二则作业 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作业一、积累·整合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喙.()梵.天寺()胠箧..()()岁以大穰.()如土中狗蝎.()殆.以金钗()2.解释列出的字。
(1)宋州界生方子虫界:____________(2)千万蔽地蔽:_______________(3)悉为两段悉:_______________ (4)患其塔动患:_______________ (5)匠师如其言如:_______________(6)乃以瓦布之布:_______________3与“方为秋天之害”的“之”字意义相同的是:()A.以钳搏之B.旧曾有之C.土人谓之D.钱帅登之E.喻皓之妻F.便实钉之4.在《以虫治虫》中,用极其简单的开头介绍了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范围,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形状和消灭虫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应用(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解释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3.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苏教版七上语文 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1)一、填空12分1、《梦溪笔谈》共__________卷,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_________时期的科学成就。
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浙江钱塘人,是________ 家________ 家。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狗蝎.()大穰.()喙.()有钳梵.()天寺金钗.()贻.()蔽.地()履.其板()三、解释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10分子方皆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方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旬日..3、岁以大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两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便实.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盖钉板上下弥.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履.其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匠师如.其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贻.以金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虚词9分方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 其.虫旧曾有之____________ 以.丛草为林____________之其虫旧曾有之.___________ 其其.喙有钳____________ 以以.钳搏之____________ 便实钉之.____________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__________ 岁以.大穰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梦溪笔谈》作者是我国(朝代)的家、家。
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成就。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庆州界.生子方虫()(2)方为秋田之害.()(3)其喙.有钳()(4)千万蔽.地()(5)则以钳搏.之()(6)悉.为两段()(7)旬日..子方皆尽..()()()(8)土人谓.之“傍不肯”()(9)岁.以大穰.()()(10)其虫旧曾..有之()()(11)方两三级.()(12)患.其塔动()(13)未布.瓦()(14)故.如此.()()(15)而动如初.()(16)秘使..其妻见喻皓妻()()(17)贻.以金钗()(18)问.塔动之因.()()(19)此易.耳()()(20)但逐层布板讫.()(21)匠师如其言.()(22)盖钉板上下弥束..相联如胠箧()..()(23)六幕(24)六幕相持.()(25)人皆伏其精练..()3.通假字(要求找出通假的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土人谓之“傍不肯”同(2)人皆伏其精练同4.词类活用(1)千万蔽地()(2)便实钉之()5.古今异义(1)岁.以大穰古义:今义:(2)患.其塔动古义:今义:(3)此易耳.古义:今义:(4)但.逐层布板讫古义:今义:(5)匠师如.其言古义:今义:(6)人履.其板古义:今义:6.一词多义(1)方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2)如如土中狗蝎()故如此()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六幕相联如胠箧()(3)盖盖一癞蛤蟆也()盖钉板上下弥束()(4)履郑人买履()人履其板()(5)自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自不能动()(6)为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方为秋田之害()悉为两段()(7)之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故时有物外之趣()心之所向()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观之正浓()驱之别院()春冬之时()方为秋田之害()则以钳搏之()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钱帅登之()乃以瓦布之()秘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便实钉之()(8)而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而剑不行()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而动如初()(9)其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必细察其纹理()使其冲烟飞鸣()常蹲其身()神游其中()其喙有钳()其虫旧曾有之()患其塔动()秘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匠师如其言()人履其板()人皆伏其精练()(10)以何不试之以足()以虫蚁为兽()不以疾也()岁以大穰()乃以瓦布之()贻以金钗()7.翻译下列句子(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七年级语文上册《《梦溪笔谈》二则练习 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其喙.有钳( huì) 岁以大穰( ráng) 贻以金钗(chāi) 但逐层布板讫( qì)2.选出对各加点字正确解释的一项。
(4分)(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A.虫的名字B.正在C.方才D.于是(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A、每年B.年岁C.年年D、年成(3)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 )A、名词“钉子”B.动词“钉”C.用钉子钉D.是一个通假字(4)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A、虽然B.于是C.而且D.只是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一项。
(4分)(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 )A、人们遇到子方虫,就用铁夹子捉它,有时把虫夹为两段。
B.人们只要遇到子方虫,就用铁棍子打它,有时把虫砸成两段。
C.它们遇到了子方虫,就用钳子抓它,有时把虫弄成两段。
D.它们遇上了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捕斗,子方虫全部都被咬成两段。
(2)人皆伏其精练。
( )A、大家都把自己的精彩隐藏起来。
B.大家都佩服他的高明。
C、大家都屈服于他的高明。
D.大家都在伏天认真锻炼。
4.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方/为秋田之害B、旬日/子方尽皆C.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D.学而时习/之5.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C、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6分)(1)如:A.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像)B.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遵照)(2)钉:A.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用钉子钉)B.钉板上下弥束。
(钉牢)(3)以:A.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用)B.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梦溪笔谈»二那么·综合能力测试〔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生活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钞票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狗蝎〔〕②其喙有钳〔〕3.讲明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生活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区不以下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6.设想一下,假如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如何样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岁以大穰〞的缘故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钞票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钞票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咨询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那么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苏教版 试题
欠风丹州匀乌凤市新城学校<梦溪笔谈>二那么
其一<以虫治虫>
一、默一默
二、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本文中重点实词、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
三、想一想
1.请同学们再次朗朗读课文,想一想“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2.你觉得<以虫治虫>中消灭害虫的文法,对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有何启发?
3.质疑
四、练一练
对照课文把<以虫治虫>译成现代白话文。
<梦溪笔谈>二那么
班级:
其二<梵天寺木塔>
一、默一默
二、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把握本文中重点实词、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
三、想一想
1. 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体会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特点。
2.质疑
四、练一练
熟读两篇短文,识记并整理短文两那么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梦溪笔谈》二则作业 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作业一、积累·整合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喙.()梵.天寺()胠箧..()()岁以大穰.()如土中狗蝎.()殆.以金钗()2.解释列出的字。
(1)宋州界生方子虫界:____________(2)千万蔽地蔽:_______________(3)悉为两段悉:_______________ (4)患其塔动患:_______________ (5)匠师如其言如:_______________(6)乃以瓦布之布:_______________3与“方为秋天之害”的“之”字意义相同的是:()A.以钳搏之B.旧曾有之C.土人谓之D.钱帅登之E.喻皓之妻F.便实钉之4.在《以虫治虫》中,用极其简单的开头介绍了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范围,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形状和消灭虫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应用(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解释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3.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梦溪笔谈》同步速练卷
七年级(上)语文同步速练卷
21、《梦溪笔谈》二则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初级中学 赵俊
A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
1、给加点字注音。(8分)
(1)土中狗蝎()(2)其喙有钳()
(3)岁以大穰()(4)梵天寺()
(5)赵顼()(6)贻以金钗()
(7)布板讫()(8)如胠箧()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故如此
()
③未布瓦()④自不能动
()
⑤盖钉板上下弥束()⑥乃以瓦布之
()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六幕相联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2
分)
。
读《梵天寺木塔》,回答下面问题。(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
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
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
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4、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①悉为两段()②旬日子方皆尽
()
③其喙有钳()④岁以大穰
()
5、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苏教版七上语文《梦溪笔谈》二则非常测练同步卷【推荐】
《梦溪笔谈》二则·非常测练同步卷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注意声调不能标错)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 相联如胠箧( ) 梵天寺( )贻以金钗( ) 人履其板( ) 逐层布板讫( ) 千万蔽地(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1)方为秋田之害(2)千万蔽地(3)悉为两段(4)岁以大穰(5)其虫旧曾有之(6)方两三级(7)乃以瓦布之(8)问塔动之因(9)匠师如其言(10)但逐层布板讫(11)人皆伏其精练(12)六幕相持3.填空。
(1)《梦溪笔谈》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科学家、政治家___________(人名)。
(2)《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消灭“”,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用“”“”来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
二、阅读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4.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悉为两段(成为)B.方为秋田之害(危害)C.土人谓之“傍不肯”(称,叫)D.忽有一虫生(一只)5.文中“之”的用法如下:A.代词,指代子方虫;B.代词,指代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语气助词,无义。
请一一指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其虫旧曾有之( )(2)土人谓之“傍不肯” ( )(3)方为秋田之害( )(4)则以钳搏之( )6.翻译下列各句。
(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方为秋田之害。
7.文段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的安排为中心服务)8.这篇文言短文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出来,并写出各个层次的大意。
三、作文9.为你感兴趣的人写一篇传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共3套苏教版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共3套苏教版带答案)《梦溪笔谈》二则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贻以金钗如月去世箧布板讫.分别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①中②曾③钉④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①千万蔽地②旬日子方皆尽③岁以大穰④人履其板⑤患其塔动.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①其喙有钳②则以钳搏之③钱帅登之④便实钉之,则不动矣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②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译:填空:《梦溪笔谈》共卷,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科学成就。
作者,字,北宋家、家。
二、同步解读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们“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害虫的方法。
也希望你能从生物防治方面举出其他例子。
《以虫治虫、这篇短文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梦天寺木塔》中“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一句的“动如初”告诉我们什么?0.《梦天寺木塔》中当别人问到塔动之因时,皓笑曰中的“笑”写人物的什么?使我们看到人物的什么心理状态?1.这两则短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三、美文赏析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推敲《刘公嘉话》公: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提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加点的字注意错误的一项是A.一日于驴上得句B.始欲着“推”字c.遂于驴上吟哦D.遂并辔而归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遂于驴上吟哦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D.遂并辔而归把加字的文言文单音节词组成意义相同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①始欲着“推”字②炼之未定③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④与为布衣之交解释加点的词。
①时韩愈吏部权京兆权:②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对:③韩立马良久良久:④作敲字佳矣佳: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为他说出理由。
七年级语文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 苏教版
《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1)一、填空12分1、《梦溪笔谈》共__________卷,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_________时期的科学成就。
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浙江钱塘人,是________ 家________ 家。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狗蝎.()大穰.()喙.()有钳梵.()天寺金钗.()贻.()蔽.地()履.其板()三、解释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10分1、方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旬日..子方皆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岁以大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两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便实.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盖钉板上下弥.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履.其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匠师如.其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贻.以金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虚词 9分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 其.虫旧曾有之 ____________ 以.丛草为林____________之其虫旧曾有之.___________ 其其.喙有钳 ____________ 以以.钳搏之____________ 便实钉之. ____________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__________ 岁以.大穰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溪笔谈》二则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加点字注音。
(8分)(1)土中狗蝎()(2)其喙有钳()(3)岁以大穰()(4)梵天寺()(5)赵顼()(6)贻以金钗()(7)布板讫()(8)如胠箧()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0分)(1)简述《以虫治虫》的主要内容。
(5分)。
(2)用文中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5分)。
(3)简述《梵天寺木塔》的主要内容。
(5分)。
(4)《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3、问题探究。
(15分)(1)《以虫治虫》一文中“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5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5分)。
(3)两则短文在选材上详略得当,试举例加以说明这一特点。
(5分)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7分)(1)向别人介绍一下《梦溪笔谈》。
(4分)。
(2)把你了解的有关沈括的情况写在下面。
(3分)。
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1)中()(2)曾()()()(2)钉()(4)遂()()()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8分)(1)千万蔽地()(2)则以钳搏之()(3)土人谓之()(4)钱氏据两浙时()(5)患其塔动()(6)贻以金钗()(7)人履其板()(8)但逐层布板讫()3、问题探究。
(12分)(1)“以虫治虫”是害虫的天敌起了作用,你知道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吗?(至少说出四组)(4分)。
(2)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4分)(3)《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吗?(不少于四项)(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0分)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4、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①悉为两段()②旬日子方皆尽()③其喙有钳()④岁以大穰()5、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2分)。
读《梵天寺木塔》,回答下面问题。
(12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7、用“||”在文中把本文分成三层,并概括这三层的大意。
(3分)①。
②。
③。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故如此()③未布瓦()④自不能动()⑤盖钉板上下弥束()⑥乃以瓦布之()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①六幕相联胠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2分)。
C 新颖考题集萃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后组词。
(8分)(1)博()(2)傍()搏()磅()(3)皓()(4)贻()浩()怡()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0分)(1)其虫旧曾有之古义今义(2)此易耳古义今义(3)但逐层布板讫古义今义(4)盖钉板上下弥束古义今义(5)人皆伏其精练:古义今义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6分)(1)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2)如土中狗蝎()匠师如其言()(3)岁以大穰()乃以瓦布之()贻以金钗()4、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6分)(1)方为秋田之害:(2)则以钳搏之:(3)其虫旧曾有之:(4)土人谓之“傍不肯”:(5)钱帅登之:(6)便实钉之:5、问题探究。
(6分)(1)你对现代农业有什么看法?请简述出来。
(3分)。
(2)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试说出一二。
(3分)。
课外拓展阅读(14分)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事有先后,势有缓急也。
平时富贵之家,求一珠玉犀象①玩好②器物,至发粟出帛,惟恐其不得,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以自乐者,皆是也。
壬辰岁,余在大梁③时,城久被围,公私乏粮,米一升至银二两余,殍死者相望。
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
士庶④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日陈于天津桥⑤市中,惟博⑥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
尝记余家一毳袍⑦,极致密鲜完,博米八斗,金钗易牛肉一肩,趣⑧售之。
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
古人云:“薪如桂,米如珠。
”岂虚言哉!【注】①犀象:指牛角和象牙。
②玩好:供玩赏的珍品。
③大梁:即开封。
④士庶:士大夫和普通民众。
⑤天津桥:在大梁城内。
⑥惟博:只求换取。
⑦毳(cuì)袍:用鸟兽的细毛制作的衣服。
⑧趣:同“促”,意思是赶紧。
6、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殍死者相望()(2)日陈于天津桥市中()(3)尝记余家一毳袍()(4)岂虚言哉()7、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或用法)及意思。
(2分)(1)世人所甚贵()()(2)日陈于天津桥市中()()8、辨析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的不同。
(2分)(1)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以救朝夕()(2)金钗易牛肉一肩();此易耳()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
(2)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
10、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意思。
(2分)。
A 基础储备卷1、(1)xiē(2)huì(3)ráng(4)fàn(5)xū(6)chāi(7)qì(8)qū2、(1)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情况。
(2)形状: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办法: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4)①“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②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3、(1)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2)逐层布板,实钉之。
(3)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较详,而对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略写。
4、(1)《梦溪笔谈》:笔记集。
因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因而得名,共30卷。
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补查、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目,共609则。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有许多沈括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发现。
特别是在药用植物方面的知识更为广泛。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2)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文学家。
字存中。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仁宗嘉祐八年(1063)进士。
曾任扬州司理参军、提举司天监、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龙图阁学士等职,参与王安石变法。
元丰五年(1082)遭打击排斥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
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
平生博学善文。
所著《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分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
B 综合提升卷1、(1)zhōng,中国;zhòng,射中。
(2)céng,曾经;zēng,曾祖。
(3)dīng,钉子;dìng,钉上。
(4)suì,遂心;suí,半身不遂。
2、(1)遮盖(2)就(3)称作,叫做(4)当政(或作官、管理)(5)嫌,担心(6)赠给(7)走,踩踏(8)完3、(1)猫——鼠;青蛙——害虫;蜻蜓——蚊子;壁虎——蚊子;等等。
(2)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
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
“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
(3)航海;印刷;纺织;瓷器;造纸;火药;圆周率等。
4、①全部或都②十天③借指虫子的嘴④庄稼大丰收5、①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②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6、开放性题,只要围绕子方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①“钱氏……而动如初” :讲建塔过程中的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际都未能解决。
②“无可奈何……塔遂定。
”: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③“盖钉板上下弥束……人皆伏其精练。
”: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映。
8、①在②所以③铺排④自然⑤紧密约束⑥于是9、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②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10、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C 新颖考题集萃卷1、(1)bó,渊博;bó,搏斗。
(2)bàng,傍晚;páng,磅礴。
(3)hào,皓月;hào,浩荡。
(4)yí,贻笑大方;yí,心旷神怡2、(1)以前,从前;与“新”相对。
(2)罢了;耳朵。
(3)只;表转折关系。
(4)因为;一般指由上而下的遮掩。
(5)同“服”;一般指趴着。
3、(1)正要;才(2)像;遵照。
(3)因为;把、用;拿。
4、(1)助词,的(2)代词,它,代指“子方虫”(3)语气助词,可不译(4)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
(5)代词,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6)代词,代指木板。
5、(1)可以围绕“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等方面去谈即可。
(2)A:绿色农业;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等。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等。
6、(1)饿死的人(2)陈列、摆放(3)曾经(4)难道7、(1)形容词作动词;认为……贵,看重(2)名词作状语,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