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意象(四)

合集下载

语文常考的100个诗词鉴赏意象知识点

语文常考的100个诗词鉴赏意象知识点

语文常考的100个诗词鉴赏意象知识点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2018届高三语文古代诗歌意象最全归纳

2018届高三语文古代诗歌意象最全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象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

3、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四)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四)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四)以下是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的内容:1. 春天的意象:春天常常被描绘成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时节。

与春天相关的意象包括鲜花、绿叶、阳光、清风等。

常考的春天意象有:春蚕吐丝、百花齐放、燕子归巢等。

2. 秋天的意象:秋天通常被描绘成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季节。

与秋天相关的意象有枫叶、丹桂、黄昏等。

常考的秋天意象有:金风送爽、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3. 冬天的意象:冬天常常被描绘成冰天雪地、寒冷刺骨的季节。

与冬天相关的意象有白雪、冰凌、北风等。

常考的冬天意象有:银装素裹、冰封大地等。

4. 水的意象:水的意象多种多样,可表示平静、悠闲、清澈、流动等。

常考的水的意象有:流水潺潺、泉水淙淙、江河滚滚等。

5. 山的意象:山的意象常常表示稳固、高大、庄严等。

常考的山的意象有:高山仰止、云雾缭绕、峰回路转等。

6. 星星的意象:星星常被描绘成明亮、闪耀的小点。

星星的意象可以表示希望、向往和浪漫等。

常考的星星意象有:星光璀璨、繁星点点等。

7. 雨的意象:雨的意象具有多面性,可以表示忧愁、清洁、滋润等。

常考的雨的意象有:细雨蒙蒙、雨后春笋等。

8. 火的意象:火的意象常常表示热情、力量、燃烧等。

常考的火的意象有:烈火熊熊、火红如血等。

9. 花的意象:花的意象多种多样,可以表示美丽、香气、生命等。

常考的花的意象有:花开花谢、花香四溢等。

10. 鸟的意象:鸟的意象常常表示自由、欢快、飞翔等。

常考的鸟的意象有:鸟语花香、鸟儿欢唱等。

以上是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解析(四).doc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解析(四).doc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解析(四)为您整理“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解析(四)”,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解析(四)76、借光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7、物色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79、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2、润色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相传古代一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班马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8、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一、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

(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分)【答案】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首先要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生曾云”:云气在胸中荡漾。

然后再加以想象,把浮现的画面,用连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

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白话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8.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3分)【答案】8.“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古诗中某字的妙处,可从该字的意义所蕴含的情感、所描摹的情态、所描绘的形象等方面去赏析。

比如本题,“偷”本是个带有贬义的动词,可经作者用在此句中,便把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十分逼真的显现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白话译文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

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

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释字、入句、达情——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1.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9.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0.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2.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诗词鉴赏常考的十大意象优秀3篇

诗词鉴赏常考的十大意象优秀3篇

诗词鉴赏常考的十大意象优秀3篇常见古诗意象篇一(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

陆游《书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从军行》)(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宋。

李清照《声声慢》)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夜雨》)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

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

王令《送春》)(三)冰雪、松、菊、梅、竹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宋。

张孝祥《念奴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元稹《菊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

陈亮《梅花》)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

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

例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

(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分)【答案】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首先要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生曾云”:云气在胸中荡漾。

然后再加以想象,把浮现的画面,用连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

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白话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018高考语文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

2018高考语文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

2016高考语文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中考复习:中考古诗中常见意象

中考复习:中考古诗中常见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梧桐: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3、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4、梅花: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

5、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柳”的意象,“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8、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9、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10、芭蕉:孤独与忧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11、兰花:清雅幽香、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明·徐渭《兰》12、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13.诗歌赏析。

(5分)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刘十九①(唐)白居易绿蚁②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刘十九:刘十九乃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两首小诗都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邀请老朋友来倾诉衷肠。

它们无论是写声,还是绘色,都十分精妙,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

细细品读,回答下面问题。

(1)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2分)【答案】雨声、蛙声写景中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看似百无聊赖,实则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雨声、蛙声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衬托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遍布乡村、连绵不断的骤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蛙鼓,本来十分和谐美妙,但令人懊恼的是:这绵绵阴雨,阻挡了友人如约,如鼓的蛙声,扰乱了诗人的心境。

此时此刻,诗人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举棋消愁。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

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 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 蟋蟀怀念征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意象(四)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

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词。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

”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
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因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

《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编辑推荐:2018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的意象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