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管理日记
《任正非传》读书心得(读后感)1000字
《任正非传》读书心得第一:华为在投入方面相当舍得。
每年的研发经费自不必说,软硬件及流程制度都引用世界最好的,明确分工后将非核心业务都外包出去。
种种措施提升了人均效率,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华为在很多国际战场上攻城略地,成长为一个跨国的明星企业。
延伸到个人层面,千万要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投资自己无疑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种方式,保持持续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理财、学习健身等,投资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才会让自己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彻底摆脱中年危机。
第二:华为培养全能型人才。
书中提到,任正非为了培养高层干部,需要全能型人才,于是将技术部领导调到市场部。
例如李一男,然而李一男的适应能力太差,也没有体会任正非的良苦用心,最终不欢而散。
而正面例子郑宝用,领悟到了任正非的用意,也有意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新领域不断乏力,最终成长为全能型的人才,进而成为华为发展不必可少的顶梁柱。
延伸到个人层面,千万不要害怕改变,改变意味着新的机会,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如果固步自封,不愿改变,吃着老本,总有一天会慢慢被淘汰。
自己也和李一男一样,是技术出身,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改变,例如由A技术转为B技术,或者由技术转为管理,或者由技术转为产品之类的,本人保持着技术人员的傲骨,也有着对未知领域的恐惧,而放弃尝试。
导致工作七八个年头,工资虽然提升了,但职位毫无提升。
第三:华为敢战。
书中关于华为和竞争对手的战斗,例子不胜枚举,情节也异常经常。
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和思科的世纪之讼,最开始为了不得罪思科,主动下架诸多产品,却没有换来思科的退步。
后面通过联合敌人的敌人3COM,让律师参观华为,借助老搭档IBM的能力,和思科打成了平局。
世纪之讼虽然耗费了华为不少精力及金钱,却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提升了华为的品牌知名度。
也是因为世纪之讼,让华为成长为真正的跨国明星企业。
延伸到个人层面,千万不要害怕战斗,要敢战斗,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在工作中,不要畏惧困难,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时候。
2024年任正非《华为执行力》读后感
2024年任正非《华为执行力》读后感2024年,《华为执行力》是我这一年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和震撼力的书籍。
任正非作为华为创始人,他的管理哲学和执行力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对于企业管理和执行力的独特见解。
下面是我读完《华为执行力》后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任正非的管理哲学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他提出的“平行组织”和“狼文化”等理念,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在华为内部,每个员工都被视为一个“领导者”,有着高度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这种平行组织结构使得华为能够快速作出决策和响应市场需求。
而狼文化则强调团队合作、拼搏和激励,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管理哲学,华为能够不断创新和超越竞争对手,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其次,任正非对于执行力的要求极高。
在他的眼里,只有执行力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他强调执行力的四个要素:目标、时间、标准和方法。
任正非强调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要制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和标准,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达到高质量水平。
他还提出了“百倍计划”的概念,即将目标设定为过去的100倍,通过超越自我来激发个人和团队的潜能。
这种高要求和高压力的执行力,让华为成为一家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第三,任正非对于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视让我深受启发。
他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他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他还强调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来激励员工的发展。
这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理念,使得华为能够吸引和留住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一支高效能的团队。
另外,任正非在书中也分享了自己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他认为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和创新来解决社会问题。
在他的眼里,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华为的作文素材实用企业故事优秀作文素材
关于华为的作文素材1.任正非自述: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所有的磨难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967年重庆武斗激烈时,我扒火车回家。
因为没有票,还在火车上挨过上海造反队的打,说我补票也不行,硬把我推下火车。
也挨过车站人员的打,回家还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车,而在前一站青太坡下车,步行十几里回去。
文革时期,我家的经济状况,陷入了比自然灾害时期还困难的境地。
中央文革为了从经济上打垮走资派,下文控制他们的人均标准生活费不得高于15元。
而且各级造反派层层加码,真正到手的平均10元左右。
我有同学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介绍弟妹们到河里挖砂子,修铁路抬土方,弟妹们在我结婚时,大家集在一起,送了我100元。
这都是他们在冰冷的河水中筛砂,修铁路时冒着在土方塌方中被掩埋的危险挣来的。
那时的生活艰苦还能忍受,心痛比身痛要严重得多,由于父亲受审查的背景影响,弟妹们一次又一次的入学录取被否定,那个年代对他们的损失就是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除了我大学读了三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外,其他弟妹有些高中、初中、高小、初小都没读完,他们后来适应人生的技能,都是自学来的。
后来在南油集团做生意,我被人坑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
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企的铁饭碗丢了。
接着,我的家庭和事业都出了状况。
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我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没有多少油水,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这个家解体了。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
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曾经让我得了抑郁症。
但从现在的回顾来看,物质的艰苦生活以及心灵的磨难成了我后来人生的一种成熟的宝贵财富。
这些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30年。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任正非传》读书心得五篇
《任正非传》读书心得五篇《任正非传》读书心得1这本《任正非传》我认为应该叫《华为传》更为贴切,因为他更多的是在讲华为的由来和成长过程,而非任正非自己写的自传,所以缺少一些对任正非本人内心思想的刻画,稍显遗憾。
但本书对任正非的事迹和华为的前世今生描述的尽致透彻,读后受益颇深,在这里我浅述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近代以来,在世界人眼里,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代加工工厂,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和品牌逐渐做强做大,但是能像任正非的华为一样一边大刀阔斧、开拓市场,一边大力投入、潜心研发,然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领先技术型企业的却屈指可数。
通过研读这本书,我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够持续成功,主要有三个要素,总结如下:1、研发投入华为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每年至少投入销售额的10%用在研发上。
对于华为的销售能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很多中型企业一年的收入都没这么多,而华为却“慷慨”的用每年销售额的10%去做技术研发。
或许正是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如今自信强大的华为,也正因为华为一直不断的潜心研发、蓄能备战,才能在面对今天美国的层层打压下完美过渡,成功蜕变。
我们也可以借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资策略,因为对自身的投资一定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坚持学习、提升自我、开阔眼界、强身健体等等投资,其实都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创造价值,发现更好、更优秀的自己。
2、培养人才书中有讲到,为了给公司培养高层干部,培养全能型人才,任正非提出不定期将部门领导互调岗位,相互学习。
但是实施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能体会任正非的良苦用心,比如技术天才李一男在从技术研发往销售业务转变的过程中,因为无法快速适应,心生怨恨,以至一时不欢而散。
而胡红卫、郑宝用等人则能领悟到任正非的用意,在新领域不断学习,表现出色,最终成长为了全能型的人才,进而成为了华为帝国的中流砥柱。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偏好和擅长的事情,但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多看、多学、多尝试,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反脆弱性,不要惧怕改变,改变意味着新的机会,意味着无限可能,如果一成不变,就有可能会被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淘汰。
任正非的华为管理之道
任正非的华为管理之道提到任正非,行业内人士可能会肃然起敬或是表情复杂。
如果你在大街上向普通市民做调查,很可能对方会非常茫然。
这位低调的华为总裁,改变全球行业规则的人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他,中国企业开始具有了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与洋人一决高下的勇气。
任正非,这个军人出身的IT业总裁,制造了怎样的传奇经历?任正非希望华为的员工要有狼的精神,要有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牺牲精神。
在他的号召下,华为的员工拼命努力。
1998年华为以71.8亿元的销售首次超过上海贝尔。
华为开始在国内城市市场乃至海外拓展,直接蚕食欧美电信商的市场。
在任正非的鼓舞下,华为员工用超出常人的激情在工作,经常在下班后加班加点准备各种资料和产品,一夜不眠的事很常见,星期天也难得休息。
前线的需要就是后方的工作目标,客户经常会被华为内部这种团队精神所激励和感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如果哪天晚上六点钟回家,就觉得很不正常。
”海外市场部秘书许晖因为工作一连几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她向领导请假两个小时,领导询问事由,她大声说:“给我两个小时让我嫁出去,否则就嫁不出去了!”她用这两个小时领了结婚证嫁出去了,但没有休一天婚假。
华为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效率之高让用户惊叹,让对手惊恐,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最短只要四天时间。
华为团结合作的文化有效地弥合了组织的失误,使华为的市场开拓虽然常有错误举措发生,但极少出现整体危机。
华为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推广手段是邀请客户来参观,当客户抵达深圳时即使是深夜,华为负责接待的人员也会耐心地等待;隆重宴请欢迎客户,安排入住宾馆,把诸事安排妥当;房间里会在显眼处摆放着华为送达的果篮与问候卡;当客户被引领到华为的展厅时,展厅内的液晶显示屏会打出欢迎字幕,播放介绍华为的短片,工作人员带领客户参观展厅和华为的设备,进行细致耐心的讲解。
还请其他客户现身说法,提升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使客户对华为获得认同。
2005年4月的一天晚上,华为礼宾调度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到机场接一位年长的客户,谁知航班竟晚点到次日凌晨。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及感想作文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及感想作文任正非,四川人,华为创始人,一个让世界都晓得的名字。
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让人听了心潮澎湃。
任正非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
后来考上了重庆大学,学的是工程技术。
毕业后,他去了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师。
在部队里,他不仅技术过硬,还特别能吃苦,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部队里的技术骨干。
后来,他转业到了深圳,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那个时候,深圳还是个小渔村,但任正非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机遇。
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凑了点钱,成立了华为公司。
那个时候,华为还只是个小作坊,主要做通信设备的销售。
但是任正非有远见,他知道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于是他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发自己的通信设备。
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当时中国的通信技术还比较落后,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谈何容易。
但任正非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产品。
华为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因为价格比国外品牌便宜,性能又好,很快就占领了市场。
华为的生意越做越大,任正非也成了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人物。
任正非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和创新。
他曾经说过:“华为没有秘密,我们只是比别人更努力。
”这句话,道出了华为成功的秘诀。
在华为,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从任正非的故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要有远见,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其次,要有坚持,遇到困难不放弃,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要有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正非的故事,就像是一部励志大片,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人,只要有梦想,有坚持,有创新,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习任正非心得体会
学习任正非心得体会学习任正非心得体会作为部门学华为的组织和领导者,我认为任重而道远,因为不仅仅是要贯彻和落实完成集团和华东大区安排的学华为的组织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让部门员工真正的学到华为,所学以致用,所学有成效。
遂我们在积极响应和落实上级工作的同时,也积极的丰富学习华为形式,比如在部门员工工作汇报时,增加汇报项目,学华为,读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如何应用到工作当中的,成效如何,针对目前业务工作现状,下步的针尖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具体的改善措施等等。
综述,我们在组织部门员工学华为就是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加强和提升部门员工的思想觉悟,消除办公室职业人员中的不好的办公惯性习惯,如等工作,等任务,按部就班,拖延等惰怠思想。
培养他们的拿枪抗炮向前冲的斗志,为自身素质提高,为绩效能够不懈努力。
在上一阶段,我们部门具体组织了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集团会议精神的宣导。
每周组织部门员工读3-5篇华为原著,每周撰写心得体会,每两周组织交流会进行主题讨论和交流,制作KT看板等等,过程中,部门全员参与,整个阶段除请事假员工,无缺勤情况。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体会到学华为受用,学华为能用。
所谓受用:能够在公司转变和发展阶段,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华为,我感到很幸运。
积极的工作才能产生绩效,积极的学以致用才能创造更多的绩效,我想,学习华为最大的受用,就是过程中得到的精神食粮。
所谓能用:就是将所学,所理解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我们研究和学习华为在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上的处理过程中方式方法、精神思路的思维模式,同时也了培养的是员工信心和责任心,使我们在工作中思路更加清晰。
【相关文章】学习华为管理心得体会学习《华为管理纲要》心得体会公司这次下发的《华为管理纲要》,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升管理能力的自我培训的机会。
通过《华为管理纲要》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合格的中层干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感触到了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
关于华为的作文素材实用企业故事优秀作文素材
关于华为的作文素材1.任正非自述: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所有的磨难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967年重庆武斗激烈时,我扒火车回家。
因为没有票,还在火车上挨过上海造反队的打,说我补票也不行,硬把我推下火车。
也挨过车站人员的打,回家还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车,而在前一站青太坡下车,步行十几里回去。
文革时期,我家的经济状况,陷入了比自然灾害时期还困难的境地。
中央文革为了从经济上打垮走资派,下文控制他们的人均标准生活费不得高于15元。
而且各级造反派层层加码,真正到手的平均10元左右。
我有同学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介绍弟妹们到河里挖砂子,修铁路抬土方,弟妹们在我结婚时,大家集在一起,送了我100元。
这都是他们在冰冷的河水中筛砂,修铁路时冒着在土方塌方中被掩埋的危险挣来的。
那时的生活艰苦还能忍受,心痛比身痛要严重得多,由于父亲受审查的背景影响,弟妹们一次又一次的入学录取被否定,那个年代对他们的损失就是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除了我大学读了三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外,其他弟妹有些高中、初中、高小、初小都没读完,他们后来适应人生的技能,都是自学来的。
后来在南油集团做生意,我被人坑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
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企的铁饭碗丢了。
接着,我的家庭和事业都出了状况。
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我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没有多少油水,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这个家解体了。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
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曾经让我得了抑郁症。
但从现在的回顾来看,物质的艰苦生活以及心灵的磨难成了我后来人生的一种成熟的宝贵财富。
这些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30年。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读书笔记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一、摘抄《管理的真相》被称为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是任正非七十岁亲笔力作,标榜为最适合中国人的管理法则,囊括了任正非30年商业智慧,70你那人生哲学。
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发展到2013年净利润达210亿元,登顶全球电信设备商第一的快速成长之道。
全书以任正非的视角来精彩解读,囊括了华为的成功法则,将任正非的管理精髓逐一解析,直指管理的真相,道破管理的误区。
他的管理的思想已经被华为3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是我们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
当问及华为留给后人的是什么?任正非说:“以前我们就讲过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剩下管理。
为什么,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
因此我们要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的建设,这样我们就会在奋斗中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
”而本书给我最大感醒的一句话,就是: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
思维管理先进武器并不一定代表战斗力,战斗力来自思维。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
华为已处在上升时期,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
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台式,才可能不会灭亡。
繁荣的背后,处处充满危机。
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妥协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方式,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并不是非错即对,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管理中最重要的都是中间的灰色,灰色管理是在黑与白的管理之间寻求平衡。
很多管理者都缺乏灰色管理,任正非早在《华为十大管理要点》中提出:干部要学会灰色管理才行。
所谓灰色管理,就是突破了将一切事物都一分为二看待的简单思维,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看待一个方案、看待一个员工是,不能纯碎地说这个方案是可行不可行,这个员工是优秀不优秀。
任正非至华为合规管理人员的一封信
任正非至华为合规管理人员的一封信华为合规管理人员:首先,我要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于华为合规事务的付出和努力。
作为华为的一份子,我们时刻以合规为先,确保企业在道德、法律和商业伦理方面始终遵循最高标准。
然而,近年来,我们所面临的监管和合规挑战愈发严峻,这对我们的公司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承认现实并迎难而上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第一步。
我们必须正视华为在过去犯下的错误,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篇信旨在为我们的合规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清晰的路线图,帮助我们重新确立合规管理的标准和流程。
首先,我们要从机构层面进行改革。
华为将加强合规事务管理的专业性与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
我们将建立一个强大的合规团队,组建合规委员会,确保合规政策和流程的制定、沟通与执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和法律素养。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合规文化。
合规不仅仅是遵守法律法规的最低标准,更是一种公司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将推动在岗位胜任力评估中纳入合规素养的要求,并将合规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
同时,我们要通过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任何合规违规行为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和纠正。
第三,我们要加强风险管理。
合规管理的核心是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
我们将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全面了解和评估我们所面临的合规风险。
通过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保障措施,我们将降低风险对我们业务的影响。
同时,我们要加强与监管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合作,共同推进合规标准的制定和落实。
第四,我们要加强内部监督和合规审计。
该项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不仅限于合规部门。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确保违规行为的发现和纠正。
合规审计将成为我们公司内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
最后,我们要加强与外部合规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作为全球化企业,我们要了解和遵守各国各地的合规法规和标准。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监管机构、合规机构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合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任正非的背影管理资料
任正非的背影 -管理资料一位网友提醒我,“楼主想搞明白华为,还是矮下身子,去做华为的基层员工,以一个华为员工的身份亲身体验各种变化,各类制度,各种激情和文化,各种作为‘正常人’和‘理性人’及‘企业的本质’上去理解人和企业的关系,理解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吧,任正非的背影。
”其实,我平常也会接触到一些华为员工,我对华为的印象也是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积累下来的。
当然,由于媒体性质的限制,我不可能去做一名华为员工,也许我对华为的了解不如很多工作多年的基层员工那么细致,但是我觉得在大的方面自己还是有点小的心得的。
虽说看庐山确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是如果能够从高处俯瞰,应该会看得全面一点吧?当然,我没有《IT经理世界》前总编郭晋华女士那么幸运,2003年她能够在“不被忽悠”的情况下深入华为总部,与包括任总在内的多名华为高层做深入的交流。
我只是远远地见过任总几回,就谈谈最近一次见到任总的印象吧。
今年3月11日,我只身前往成都参加赛门铁克成都研发中心的成立仪式。
之前我也已经知道华为和赛门铁克的合资公司华赛将会在3月12日于成都揭牌,但是很遗憾的是,华赛只是安排了部分电信和IT行业媒体前去成都采访,并没有安排一家大众和财经类媒体。
当天下去,我参加了赛门铁克的发布会,采访了赛门铁克董事长兼CEO John Thompson,他也是世界500强当中为数不多的黑人CEO。
作为赛门铁克方面请来的记者,当天我们这批记者住在洲际酒店,这也是成都新开的一家非常奢华的五星级酒店。
直到这个时候,我对第二天华赛的揭牌仪式将在哪里举行仍然一无所知。
幸运的是,第二天早上当我在这家酒店瞎逛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临时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五楼成华厅”,禁不住大喜过望。
既然要开董事会,作为董事的任正非想必也会出席吧?我在五楼成华厅对面的沙发守候很久,快到中午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一群老外簇拥着Thompson首先走了出来,向着电梯走去。
任正非传第一章读后感
今天展示在我们眼中的任正非是一个成功者、企业家的形象,但是他的履历却是十分坎坷的,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
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
这期间的艰辛与磨难、绝望与坚持、战斗与拼杀,唯有任正非能切身体悟。
那么,当年只有几间小作坊如今成为堪称称雄全球的华为帝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对于我们员工自身以及企业又有哪些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华为,倾听任正非,反思自己吧!第一:任正非对人才的珍视任正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尽管郑宝用因迫切追求结果导致万门机初次研发失败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在接下来的研发中,任正非仍把他放在“将军”的位置,经过层层波折,华为取得了绝对优势!任正非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他要培养的是全面型人才,招聘员工无须经验,只要有理想、有潜力、有目标即可,任正非认为只擅长一种作战方式的士兵显然不能决胜于沙场,因此公司新人入职均需在销售岗位锻炼三年,干的好的期限到了也要转到新部门。
书中提到的天生禀赋的李一男的确在技术研发方面是天才,但是他适应能力差,在任正非为了把他培养成既懂技术又通市场的人才而将他从技术部调至市场部时,他却感到备受压制,最终不欢而散。
而郑宝用领悟了任正非的用意,在新领域不断发力,最终成长为全能型人才,成为华为发展必不可少的顶梁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千万不要害怕改变,改变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狼”行天下,华为敢战,敢于突破华为敢战,任正非讲究有战略性的战。
在华为拓展了市场、革新了技术、取得了管理真经完善自己之后,在国际巨头在国内攻略之际,任正非拍案而起,主动出击:选用“乱中取胜”战略,在与贝尔之战中大获全胜;利用北电网络公司人力及设备资源落后的软肋将其击败;通过走“客户路线”在客户拉锯战中将令人生畏的朗讯打败;采取毛泽东“打其薄弱环节”原则将李一男的港湾打的上市无望、士气低落,资金吃紧。
读任正非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任正非管理心得体会读任正非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任正非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任正非管理心得体会1以客户为中心顾名思义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因为客户在我们这消费了,花钱了,所以我们要用尽一切办法服务好客户,满足客户所有需求,提供给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服务标准是: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来支撑企业发展。
从本文中深刻意会到华为由始至终主张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
客户需要导向优先于技术导向,不盲目创新,不孤芳自赏,紧贴客户需求,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做出新事物,而是把行业内有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给顾客提供贴切的需求满足,更能成事。
管理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华为的管理是标准化、程序化、模板化。
没有优良的管理难以保持超过竞争对手的速度,未来战胜竞争对手的不是靠资金,不是靠技术,也不是靠人才,而是靠管理。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管理进步是我们企业有待提高的,也是我们向华为学习的重要部分。
注重售后问题,重视质量问题,提升品质,产品质量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本质目的是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当然出现问题不是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并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为关键。
文章中有说到:以客户为中心,反对以长官(老板)为中心。
如果以老板为中心,从上到下逢迎、吹牛、拍马屁、假话之风就盛行。
其实这个观点在每个企业都会有存在的,因为这是人的弱点,很难改变。
但是我们企业目前来说做的还是不错,客观多于主观,就企业文化这件事来说,显然老板也是反对以长官为中心的,也足以说明我们企业已经开始走出一大步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稍有迟疑,就会失之千里,如果故步自封、拒绝批评,就不只是失之千里了。
我们是为了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要活下去,只有超越。
任正非的管理案例
任正非的管理案例任正非的管理案例任正非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也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典范。
他的管理理念和策略使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
以下是一些任正非的管理案例:案例一:全员持股任正非认为,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因此,华为采用了全员持股计划,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了公司的业务合伙人,以鼓励员工创新和创造更好的业绩。
此外,员工也分享公司的财务成果,不仅改善了员工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投入感。
案例二:创新任正非一直强调创新和研发,始终坚持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华为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在公司营收的10%-15%之间。
同时,华为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员工自由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创新想法,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案例三:严格的招聘标准华为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任正非认为,招聘的关键是要找到具有聪明才智并充满热情的人才。
华为注重能力、潜力和适应性,而不是教育背景或工作经验。
因此,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背景、专业和文化,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并且都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案例四:地域和市场战略任正非认为,市场战略和本地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华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研发团队之一,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点,以方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以及本地的文化差异。
华为在不同的国家开展本地化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法律、文化和商业模式。
结论:华为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任正非的创新管理理念和着重于员工、创新、本土化的战略。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仍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
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第一篇: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华为时间管理课程》——读后感我所知道的的“华为”在没有读《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之前,我早已听说华为老总任正非的“狼性管理”,以及华为在it软硬件、服务器端有着老大哥的地位。
之所以,华为能走在同僚的前列,乃至拓展全球市场,必不可少的是管理者怀揣着独特的远见以及科学的管理。
在读完《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之后,感触华为的成功必定与科学的管理,特别是对时间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华为时间管理课程内容该课程内容并没有提及华为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将其对时间管理的体系和科学的方法介绍给读者,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用思维导图归纳出该课程主要内容以及对我颇有感触和影响的地方(如下图:)以上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红色字迹是对我颇有感触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自我实践运用时间管理《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中已介绍实践和运用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使用方法,对我们读者来说是切实有用的,我不会在此累赘的重复的叙述,去实践才是硬道理?下面是我自己看完该课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了解时间的概念”“了解”并不代表着有“意识,甚至理解,所以,当我翻看到作者对时间管理概念的理解。
和我们日常不易重视、经常性忽略时间,这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我自身以前对时间模糊的概念,并且引起了我注意。
在了解到时间的特性,特别是“它毫无弹性”,“一天有24小时,折合8.64万秒永远固定不变”,并且它不会堆砌,用一秒是一秒,而不可失而复得。
且“8.64”万秒这个数字对我印象很深,大多数人不会在意每天的时间是如何的浪费,而是考虑时间是如何打发。
更不会去计算一天的时间具体是多少秒。
当作者真真正正的计算出一天的时间是8.64万秒的时候,是非常巨大和震撼人心的,一天有这么多时间,都在我们指尖滑过,而我却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作者用每天银行打款到自己账户8.64万,一天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是不能堆砌到第二天,且第二天又有8.64万到你的账户,这个例子形象的说明了时间,以及时间重要的特性。
任正非华为无生命的管理体系
任正非讲话:无生命的大质量管理体系前言:华为任总说,华为最伟大的一点是建立了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技术会随着时代发展被淘汰,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管理体系不会。
任总说,公司没有流程IT支持的时候,我们就是健忘型组织,因为依靠人来固化一个东西,可能上个厕所就忘了。
我们现在有了流程IT支持,那肯定是一步步改进。
以规则、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任何不确定性,逐渐走上正路。
我相信这些无生命的管理,会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死去而更加丰富完善,同时又充满活力,这就是企业的生命。
华为活下来,才能使管理体系存在下去,这是宝贵财富。
只要公司不垮,就能无敌天下,如果公司垮了,这个管理体系也没用了。
领导者的职责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无生命的管理体系,简化说,管理就是一个无人化过程。
这个无人化过程就是五去:去手,去心,去情,去脑,去德。
用机器手代替人手,用机器人代替人,用IT流程代替基于人心、人情的指挥命令,用AI代替人脑记忆、思维和道德规则。
既然人和人的生命那么珍贵,还是不用为好!二十年前我去阿联酋,当飞机降落时,西亚非洲司司长告诉我,下去就是中东的香港。
当时我不相信,下去一看,然后就写了一篇文章。
迪拜是没有一滴油的沙漠,现在比阿联酋还出名,这就是文化造就沙漠上的井喷。
华为公司也要加强质量文化的建设。
目前公司在质量问题上的认识,仍然聚焦在产品、技术、工程质量……这些领域,而我认为质量应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我们沿着现在的这条路,要走向新领域的研究,建立起大质量管理体系。
1什么是大质量管理体系?第一,大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介入到公司的思想建设、哲学建设、管理理论建设等方面,形成华为的质量文化。
你们讲了很多“术”,我想讲讲“道”。
你们看,法国波尔多产区只有名质红酒,从种子、土壤、种植……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化,这就是产品文化,没有这种文化就不可能有好产品。
瑞士的钟表为什么能做到世界第一?法国大革命时要杀掉那些有钱人和能干人,这些人都跑去了瑞士,所以瑞士的钟表主要是在法语区,其中很多精密机件是德语区的。
任正非传记读后感
读完任正非的传记,我深受启发和震撼。
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坚韧和毅力,他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困难的无畏。
首先,任正非的成功故事让我明白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其次,任正非的领导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员工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他认为,只有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推动公司的发展。
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我深感赞同。
最后,任正非的创新精神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始终坚持技术创新,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公司的竞争力。
他的这种创新精神,让我明白了在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正非文集》读后感
《任正非文集》读后感华为从一家小公司,一家代销通信产品的公司成长为誉满天下的通信巨头,这样一个成长是惊人的,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华为儿女的心血,也表达了任正非的管理才智。
简洁的读了一部分任正非文集,今日先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一下感悟。
第一点就是,科学的管理就是要通过科学的体系和规章制度代替人,将个人的作用不断的弱化,最终到达公司的治理完全根据流程制度进行。
在文集的前几章中,华为还是一个年产值几亿的小公司,但这个时候,任正非在管理上已经预见到了公司的将来,他始终强调向国外的优秀大公司学习,就是要让制度代替人,要尽量做到公司的管理标准化,比方人员考核的标准化、公司内部文档的标准化、只有整个公司形成了高的标准化,才能真正成为一家大公司,真正的摆脱了组织对个人的依靠。
甚至,对于许多工作,任正非始终坚持管理者自己要培育接班人,要保证组织的任何一个部门离开了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正常运行。
其次点就是剧烈的危机意识,我想从华为公司的创建开头,任老就已经意识到通信这个行业是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这个行业中要么成长为跨国巨头,要么就是被市场淘汰,不存在中庸的.选项。
所以,在创业的开头阶段,面对强手如林的环境,公司只能夹缝中求生存,一开头的战略是集中优势力气进行单点突破,即使取得了一点成果,任老还是坚持要艰苦奋斗,由于一点点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公司的灭亡,要想公司始终保持一个向上的状态,就肯定要不停的进行危机教育,任老在公司始终坚持优胜劣汰制度,没有人可以在岗位上高枕无忧,要想生存就必需努力拼搏。
引入这样一种制度,保证了华为公司可以始终有活力。
不得不说任老早就看穿了人性,人性都是懒散的,假如不进行强力的刺激,大部分人终将陷入懈怠,很简单在公司取得一点点成果时就沾沾自喜。
任老常常在内部发文中提示,任何一个领导干部只要消失了懈怠,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降职下台。
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励志故事
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励志故事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励志故事励志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
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偏执狂才能生存”,华为就是偏执地认为,研发就是生命,自己的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于是,华为的偏执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任正非已经成为业界的传奇,最让记者头疼不己的是任正非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由于处世低调,任正非被媒体称为神秘人物,其个人公开资料甚少,有关任正非的故事更多地是来源于《华为人报》,这个华为的窗口。
关于华为,说得已经太多了,但是,有一个细节却是业界很少提及的。
那就是,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故事也颇为奇特。
从军队离开后,任正非无所事事地漫步在深圳的街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任正非感到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但是,故事该怎么开始呢?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于是“偶然”地做起了程控交换机的代理。
当时,任正非连程控交换机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时中国的通信业刚起步,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是,通信线路资源却很紧销,大家想必都还记得为了装一部电话机排队等半年的故事吧,那时就是这样。
任正非很有商业头脑,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那时只有这一家运营商)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于是,他拉起队伍开始踏踏实实搞研发。
当时的中国交换机市场,大型局用机和用户机基本上都来自国外的电信企业和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合资企业,在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性。
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华为公司为何放着轻而易得的钱不赚,却去劳神费财地搞科研。
任正非不乏商人的精明,但更有军事家的雄才大略。
任正非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
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
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正非华为管理日记》读后感
对于华为,对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说实话,我并不了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民营企业——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这多多少少引起了自己的一点好奇心。
一个民营企业,如何在短短的25年间,从1987年注册资本2.1万,到2010年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支撑着它在短短10年间,已经甩开西门子、诺基亚和阿尔卡特等全球通讯巨头,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通讯系统供应商?好奇让我找来了有关华为和任正非的有关介绍和书籍,好奇也让我找来了《任正非华为管理日记》,认真拜读之后,感受颇深,特别是任正非读“毛选”,管企业;用兵法,带队伍,其独到的思想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
任正非当年曾经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现在,他将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到华为的营销市场上。
在电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心城市被众多洋巨头围剿的情形下,他选择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占领国际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农村市场,步步为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得手后再依次转移。
任正非正
是运用“农村包围城市”营销策略,完成了对农村市场的开创和巩固、对城市市场的歼灭和占领、对海外市场的蚕食和拓展(先后在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建立了合资厂,分别在当地实现了产品本地化)、对欧美市场的挤占和取代,逐步建立其牢不可破的市场优势,其销售策略及手法,堪称经典。
感悟之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明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更离不开扎扎实实步骤与措施。
既要有战略,也要有战术,而身体力行的贯彻落实则是关键,否则,一切如空中楼阁,似水中月,镜中花……
二、“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
企业需要能为之卖命的员工,但是,员工凭什么要把命卖给你?使别人为你卖命的动力在哪里?任正非始终倡导“不让雷锋吃亏”的经营理念,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在薪酬待遇等方面,建立起了一整套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努力付出的人获得相应的激励和回报。
任正非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表述的:当年,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最终将国民党赶到台湾,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土地运动。
土改政策使千千万万的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些农民参军的动机就是要“保卫自己分到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激励农民去扛枪打仗最基本、最原始的理由。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很多企业管理者习惯于“加班前空许诺,加班后讲奉献”,不愿或不善于激励
员工。
华为秉承“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不让生活和工
作中的雷锋吃亏……在薪酬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让所有奉献者都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从而为公司积聚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使华为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确立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感悟之二,企业应当努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使那些不事张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员工得到褒奖;作为领导,对默默无闻工作的员工,不能默默无闻地看,要发现雷锋、善待雷锋、大张旗鼓地宣传雷锋,努力倡导一种“使雷锋式的员工不吃亏”的氛围。
只有这样,企业雷锋才会越来越多,企业正气才会越来越浓,企业氛围才会越来越好,企业发展才会越来越顺。
三、“永远自我否定”的精神。
任正非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几乎打造了一个东方的神话,但是,当他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保持着异常的冷静。
对于华为的发展,他坚持和倡导辨证思维,保持着强烈的“永远自我否定”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
他多次强调“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并多次在内部会议上说:我考虑华为明天就可能死亡,但正是因为我们建立起了这种危机意识,也许华为才不会死亡。
“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任正非在公司大力强调自我批判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并通过自
我批判,优化组织改造和组织活动。
他借鉴了毛泽东治党的做法——如民主生活会。
每季度召开华为的民主生活会,主题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精神的人才能成长;企业只有在“否定之否定中”才能创造性地前进。
他身体力行,要求自我批判要从公司高层做起,并将这种精神一直往下传。
在华为,提升录用干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考虑这个人是不是经受过重大挫折,并且已经改进,他用“凤凰涅槃”来揭示年轻人必须经过挫折、磨难和洗礼,才能走向“更生”的道理。
感悟之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历来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曾几何时,党的优良传统,被当着过时的东西,逐步被忽视了,遗忘了……而一个民营企业家,却能将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到极至,这多少留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自我批判的过程?是否存在着一个对毛泽东思想再学习、再认识、再深化的过程?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优化,化危机为转机这么一个过程呢?
四、提拔任用干部的标准。
在华为,提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和顺序是——业绩、品德和素质。
业绩是基本门槛,是纳入干部考核的先决条件;品德是一票否决的条件,不好的,坚决不用;素质是决定性依据,良好的素质是干部受到重视和提拔的依据。
在华为有这么几个规矩:一是干部必须从基
层干起,没有基层经验的人,不能做领导;二是接班人培养制度。
规定主管只有在培养出可以接替自己的人选后,本人才能得到提拔,否则工作再出色也要继续留任;三是中高级干部的岗位轮换制度,目的是防止中高级主管形成个人权力圈或是工作经验局限,造成工作发展不平衡,尤其为防止销售骨干独霸一方客户资源搞割据,规定销售人员定期轮岗。
任正非认为,“对人的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曾经感叹道“中国人太聪明,所以5000年来都受穷”,而做好企业的关键是“要把聪明的人规范起来”,只有提拔富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有责任心、使命感的员工进干部队伍,只有严格要求高级干部,企业才能管理好,才能良性发展。
感悟之四,管理干部,一要管,二要理。
管,要建立一些针对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管理制度:——如最基本的任职资格条件,经历、资历、学历;理,要理清和发现干部队伍倾向性问题,对干部的考核要重业绩、重品德、重素质,其关键在于考核科学、评价合理、激活组织活力。
任正非的成功给我们的感悟是:当西方在研究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毛泽东思想”时,中国企业的芸芸管理者,却似乎忽略了养育中华民族的文化国粹和精神财富,少有将“孙子兵法”有效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案例,“毛泽东思想”则更多地成为一个思想标签和政治口号。
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与任正非作为的同类例证。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国家从最初的“科学管理”到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体系引入中国后,给中国企业注入了管理能量。
然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我们既能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理念,同时又能继承并发扬中国的先进文化,只有荟聚中西文化的精粹,中国企业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