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物化(下)A卷答案

合集下载

物化下复习-物理化学(下)期终样卷 A卷-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

物化下复习-物理化学(下)期终样卷 A卷-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

物理化学(下)期终样卷 A卷一、选择题 ( 共12题 20分 )1. 2 分 (6957)下面哪点不能用以衡量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程度? ( )(A) 固、液两相相接后物系表面自由能降低的程度(B) 固体在液体中的分散程度(C) 测定接触角的大小(对于固体具有光滑平面时)(D) 测定润湿热的大小(对于固体粉末)2. 2 分 (5258)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的反应机理是:O 3→ O + O2(1)O + O3→ 2O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1.5 级反应3. 2 分 (4583)电池中使用盐桥的作用是:()(A) 使电池变成无液体接界的可逆电池(B) 基本消除电池中的液体接界电势(C) 消除电池中存在的扩散现象(D) 使液体接界电势为零4. 2 分 (4056)浓度为m的Al2(SO4)3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为γ+和γ-,则平均活度系数γ± 等于: ()(A) (108)1/5 m (B) (γ+2γ-3)1/5 m(C) (γ+2γ-3)1/5 (D) (γ+3γ-2)1/55. 2 分 (7117))的解离能为 491.53 kJ·mol-1, 氧原子在清洁的W 表面上进行化学吸已知氧(O2附时放热 543.92 kJ·mol-1, 则氧在 W 表面上发生解离吸附时吸附热为多少? ( ) (A) 491.53 kJ·mol-1 (B) 543.92 kJ·mol-1(C) 596 kJ·mol-1 (D) 721 kJ·mol-1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B) Λ∞(CaCl2) = ½ λm(Ca2+) + λm(Cl-)(C) Λ∞(CaCl2) = λm(Ca2+) + 2λm(Cl-)(D) Λ∞(CaCl2) = 2 [λm(Ca2+) + λm(Cl-)]7. 2 分 (3810)25℃时,Λm (LiI)、λm(H+)、Λm(LiCl) 的值分别为 1.17×10-2,3.50×10-2和 1.15×10-2 S·m2·mol-1。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物体(都可视为质点),用一长为l的轻质刚性细杆相连,系统绕通过杆且与杆垂直的竖直固定轴O转动,已知O轴离质量为2m的质点的距离为l,质量为m的质点的线速度为v且与杆垂直,则该系统对转轴的角动量(动量矩)大小为________。

2、一质点沿半径R=0.4m作圆周运动,其角位置,在t=2s时,它的法向加速度=______,切向加速度=______。

3、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r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

则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由t=0到t=2s内质点的位移矢量______m。

4、如图所示,轴沿水平方向,轴竖直向下,在时刻将质量为的质点由a处静止释放,让它自由下落,则在任意时刻,质点所受的对点的力矩=________ ;在任意时刻,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_____________。

5、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时氦(原子量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曲线(c)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同一种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大于定容摩尔热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SI) ,则t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角加速度=________。

8、设作用在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的力F=6t+3(SI).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 2.0 s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测试(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 填 空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阴极,阳极 2、 相同;不同 (或填“是”“否”)
3、 4、 φ =φΦ- RT/F lnα1 5、 一定温度下,氢气的分压为标准压力,氢离子活度为 1 6、 正,氧化态 7、 红,蓝 8、 ﹦﹥ 9、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相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所必须超过的临界值; Ea=Ec+1/2 RT 10、 一 11、 12、 13、 14、 15、 1:2:3 12.5% k=A exp(-Ea/RT) ;A、Ea 较高 势能;势能面
ln
c A,0 cA
kt
lncA=-kt+lncA,0 (1-0.0979 所以 k=0.0979 h-1 ②t1
2
ln 2 =0.693/0.0979 h-1=7.08 h k
③t=1/k ln
c A,0 cA
=( -0.14 - ln0.37)/ 0.0979 h-1=8.68 h
Λm∞(HAc)= Λm∞(HCl)+ Λm∞(NaAc)- Λm∞(NaCl)
二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6 分 )
C B D CA ABDBB CADBB DCC
三 、 判 断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0 分 )
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对
四 、 解 答 题 ( 每 小 题 6 分 , 共 24 分 )
第 1 页 共 2 页
电池反应 2H2(p1) + O2(p2) = 2H2O(l) - (3)Cd(s)︱Cd2+ (a1)‖I (a2)︱I2(s),Pt - 验证:左边负极氧化 Cd(s)- 2e = Cd2+ (a1) - - 右边正极还原 I2(s)+ 2e = 2 I (a2) - 电池反应 Cd(s) + I2(s) = Cd2+ (a1) + 2I (a2) 2、证:d[CH4]/dt= k2 [CH3][H2] + k3 [C2H6] [H] 由稳态近似,d[H]/dt= k2 [CH3][H2] - k3 [C2H6] [H] =0 (1)+ (2):d[CH4]/dt=2 k2 [CH3][H2] 因为 K=[CH3] 2/ [C2H6] ,即[CH3] =K1/2[C2H6]1/2 代入(3),即得 d[CH4]/dt=2k2K1/2[C2H6]1/2[H2] (1) (2) (3) (1.5 分) (1.5 分) (1 分) (1.5 分) (0.5 分)

物化习题(下)参考答案

物化习题(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答案:1. 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电解质分子中正、负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为 1。

6. 错,当电流通过电解池时,两极将发生电极反应,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

7. 错,强电解质也适用。

8. 错,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9. 错,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10.错,a (CaF 2) = a (Ca 2+)·a 2(F -)。

二、单选题答案:1. B ;2. C ;3. B ;4. A ;5. A ;6. D ;7. B ;8. B ;9. B ; 10.A ; 11.A ; 12.A ; 13.A ; 14.C ; 15.B ; 16.D ; 17.A ; 18.B ; 19.D ; 20.A 。

三、简答题答案 1.柯尔拉乌希经验公式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柯尔拉乌希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重要性何在?答:柯尔拉乌希经验公式:c A -Λ=Λ∞m , 适用于强电解质水溶液,浓度低于0.01mol·dm -3的稀溶液。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以从相关的强电解质的Λ∞来计算弱电解质的Λ∞。

或由离子电导数值计算出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

2.电导率与摩尔电导概念有何不同? 它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电导率κ是:两极面积各为1m 2,并相距1m 时,其间溶液所呈的电导;而摩尔电导是在相距1m 的两电极间含有1mol 溶质的溶液所呈的电导,摩尔电导用Λm 表示Λm =κ/c ,电导率κ与电解质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浓度有关;摩尔电导与电解质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浓度有关。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时,作为溶剂的水电离为 H +、OH -离子,为什么一般不考虑它们的迁移数? 影响离子迁移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因为水中H +与OH -的浓度甚低,K sp =10-14,其迁移数极小,不考虑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离子迁移数与温度及浓度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离子受溶剂化以及形成络离子的影响。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8~ 2009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主考教师: 陈燕青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若298 K 时,反应N O g N O g 2422()()=的-1r m 5398J mol G ∆=⋅$,则当p (N 2O 4)=p (NO 2)=1 kPa 时,反应将 ( A )(A)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 (B)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 (C)反应恰好达到平衡 (D)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2、石墨的燃烧热 ( B )(A) 等于CO 生成热 (B) 等于CO 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3、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A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4、液态苯在一绝热刚性的氧弹中燃烧,其化学反应为:C 6H 6(l)+7.5O 2(g)=6CO 2(g)+3H 2O(g),则下面表示准确的是 ( B )(A )ΔU=0,ΔH<0,Q=0 (B )ΔU=0,ΔH>0,W=0 (C )ΔU=0,ΔH=0,Q=0 (D )ΔU ≠ 0,ΔH ≠ 0,Q=05、 在270K 和大气压力下,一定量的过冷水凝结为同温同压下的冰,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分别为 ( B )(A) ΔS sys <0,ΔS sur <0 (B) ΔS sys <0,ΔS sur >0 (C) ΔS sys >0,ΔS sur <0 (D) ΔS sys >0,ΔS sur >0 6、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A) )(,,B C n p T B C n V ≠⎪⎪⎭⎫⎝⎛∂∂ (B) )(,,B C n p S B C n H ≠⎪⎪⎭⎫⎝⎛∂∂ (C) )(,,B C n V p B C n G ≠⎪⎪⎭⎫⎝⎛∂∂ (D) )(,,B C n H T B C n S ≠⎪⎪⎭⎫⎝⎛∂∂7、已知反应3O 2(g)=2O 3(g),在298 K 时Θ∆m r H =-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8、 在某反应条件下,反应)()(21)(322g SO g O g SO =+的标准平衡常数Θ1K =0.54。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98K ,当H 2SO 4溶液浓度从0.01mol ⋅ kg -1增加到0.1mol ⋅ kg -1时,其电导率 κ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A )κ 减小,Λm 增加 (B )κ 增加,Λm 增加(C )κ 减小,Λm 减小 (D )κ 增加,Λm 减小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C )标准电池 (D )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4、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电动势E 值的正负可以用来说明: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5、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g) + 1/2O 2(g) = H 2O(g),在400K 时的m r H ∆和m r S ∆分别为- 251.6 kJ ⋅ mol -1和- 50 J ⋅ K -1 ⋅ 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6、已知ϕ o ( Fe 2+ / Fe ) = - 0.4402V , ϕ o ( Cd 2+ / Cd ) = - 0.4029V , 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 2+ ( 0.1mol ⋅ kg -1 )和Cd 2+ ( 0.001mol ⋅ kg -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 (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 (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7、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 dm -3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ϕ 1、ϕ 2、ϕ 3,则298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 )(A )ϕ 1 > ϕ 2 > ϕ 3 (B )ϕ 1 < ϕ 2 < ϕ 3(C)ϕ2 > ϕ1 > ϕ3 (D)ϕ3 > ϕ1 = ϕ28、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V,当盐桥拿走,使两溶液接触,这时测得电动势为0.048V,则液接电势值为:()(A)- 0.011 V (B)0.011 V (C)0.107 V (D)- 0.107V9、测定溶液的pH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是()(A)第一类电极(B)第二类电极(C)氧化还原电极(D)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0、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A)析出氧气(B)析出氯气(C)析出铜(D)铜电极溶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_________电源,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新物理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其答案详解

新物理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其答案详解

新物理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其答案详解新乡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吉布斯吸附等温式(),若一溶质加入纯水中后使表面张力降低,则该溶质在溶液表面发生(正)吸附。

.不论是电解池或是原电池,极化的结果都是使阳极电势(更高),阴极电势(更低)。

.的水溶液,若,则平均离子活度。

.常见的亚稳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过冷液体),(过热液体),(过饱和蒸气),(过饱和溶液)。

.在下图中画出和。

.振动配分函数计算公式引入的k h Vν=Θ 的量纲为(或者温度)。

.由玻尔兹曼公式可知,任意两个能级的玻兹曼因子之比,等于(该两能级分配的粒子数之比)。

合成氨反应()()→ ()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时,则其反应速率可表示为Υ ( 2H dc dt -;)或Υ ( 3NH dc dt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2H dc dt - : 3NH dc dt :)。

碰撞理论的临界能C E 与Arrhenius 活化能a E 的关系为( a E C E 12RT )在()的条件下,可以认为a E 与温度无关。

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它能相对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

.原电池在恒温、恒压可逆放电,与的大小关系为()。

><无法判断.下列原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无关的是().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相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比表面液面下的附加压力.玻尔兹曼分布,只适用于定域子系统;只适用于离域子系统;只适用于独立子系统;只适用于相依子系统。

.酸碱催化的主要特征是()反应中有酸的存在反应中有碱的存在反应中有电解质存在反应中有质子的转移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所需时间的倍时,该反应是()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反应 1k ??→ ① 2k→ ② 。

(完整word版)武汉工程大学08级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A

(完整word版)武汉工程大学08级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A

2009-2010年第2学期考试试题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下册 任课教师签名 孙雯、向建敏等出题教师签名 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 (闭 )卷 适用专业 08制药、化工等 题号 一 二三 四 五 总分 1 2 3得分 评卷人(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 一、选择填空题(共34分,每空2分) 1、已知E (Ti |Ti)0.34V θ+=-,3E (Ti |Ti)0.72V θ+= 则3E (Ti |Ti )θ++等于( )A. 1.25VB. 2.5VC. 1.06VD. 0.53V2、反应Zn(s)+H 2SO 4(aq)→ZnSO 4(aq)+H 2(p)在298 K 和p ∃压力下,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分别为∆r H m (1),∆r S m (1)和Q 1;若将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在同温同压下,反应进度与上相同,这时各变化值分别为∆r H m (2),∆r S m (2)和Q 2 。

则其间关系为 ( )A. B.C.D. 3、已知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dm 3·mol -1·s -1 , 则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4、对任意给定的反应12+→A B C 有( )A. B. 反应的级数 n=1.5 C. 反应的分子数为1.5 D. 5、利用反应垐?噲?132A B C −−→合成物质B ,若提高温度对提高产物B 的产率有利,则表明活化能( )A. E 1<E 2,E 1<E 3B. E 1>E 2,E 1>E 3C. E 2>E 1,E 2>E 3D. E 3>E 1,E 3>E 26、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1/2124k k 2k ()k =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A. E a =2E a,2+1/2(E a,1-E a,4)B. E a =E a,2+1 /2(E a,1-E a,4)C. E a =2E a,2+E a,1-E a,4D. E a =E a,2+E a,1-1/2E a,4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1/2A AB dc kc c dt-=CA B dcdc dc 2dt dt dt ⎛⎫-=-= ⎪⎝⎭发生:(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小 8、把NaCl 加入水中后,所产生的结果是 ( ) A.dc d γ<0,正吸附 B. dc d γ>0,正吸附 C. dcd γ>0,负吸附 D.dcd γ<0,负吸附 9、用0.08mo l ﹒dm -3的KI 溶液和0.1mo l ﹒dm -3的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 A . NaCl B. Na 2SO 4 C. MgSO 4 D. K 3[Fe(CN)6]10、今有反应32CaCO (s )CaO(s )CO (g )+ƒ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和CO 2的分压,也不改变CaO (s)的颗粒大小,只降低CaCO 3(s)的颗粒直径,则平衡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发生移动 D. 无法确定11、0.1mol ·kg -1LaCl 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08级物理化学下册A卷.doc

08级物理化学下册A卷.doc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得分评卷人2010-2011修/盛第 二 修朝《物理化法》他修京 08 被 专业 驰%修号 得合主考教师: 石谦 试卷类型:(A 卷)题号一 二三 总分 复核人得分 阅卷人1、 298K,以1.0A 电流电解含Ag+溶液,析出1.0 molAg (s ),需时间为 小时。

2、 若CdCh 溶液的离子强度与KC1溶液的离子强度相等,则KC1溶液的浓度应为CdCl 2 溶液的 倍。

3、用同一个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 和0.1 mol/kg 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 电阻值分别为1500Q 和500Q ,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4、 质量摩尔浓度为m,平均活度系数为Y 土的Na 2SO 4的活度为。

5、 25°C 时,反应2H 2S+SO 2=3S+2H 2O 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是。

oo(%/财=0.1心,中S °2/S =O .45V )6、 已知(p (Cu 2+/Cu ) =0.337 V ,甲(Cu7Cu ) = 0.521 V ,则(p (Cu 2+/Cu +)^ V 。

7、 电极Pt I Cl 2(p°) I Cr (a ))的还原电极电势的Nemst 方程为。

(A)a(KCl) =a(ZnSO4) (C) y±(KCl)=Y(ZnSO) (B)a±(KCl) =a±(ZnSO4) (D) m±(KCl)=m(ZnSO)5、下列电池中,哪个不是可逆电池:(A) ZnlZnSO4IICuSO4l Cu Pt,H2(g)l HCl(aq)l AgCl.Ag (B)ZnlH2SO4IICuSO4l Cu Pb,PbSO4l H2SO4I PbSO,PbO8、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3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3/4的时间是半衰期的1.5倍,则该反应级数为级反应。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何?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增加,导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溶液的电导率。

但是当电解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就会趋于饱和,进一步增加浓度不会显著增加电导率。

2.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它是如何工作的?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来指示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它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指示剂分子本身的结构和电子能级的变化。

当指示剂分子处于酸性条件下时,其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电子能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产生颜色变化。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包括:-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完成氧化和还原的过程。

- 氧化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进行,不能单独发生。

- 原子数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数和电荷数必须守恒,即反应前后原子数和电荷数不变。

4. 什么是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有什么意义?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率相互抵消,反应体系处于稳定状态的过程。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温度和压强等因素。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物理化学08-09下A卷

物理化学08-09下A卷

物理化学08-09下A卷新乡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过程,则系统的ΔS (),环境的ΔS amb ( )。

① > 0 ② < 0③ = 0 ④不能确定2. 101.325kPa 时,1dm 3水中溶解氧0.04889dm 3(STP 体积)形成稀溶液1,其凝固点为T f ,1;同样条件下,1dm 3水中溶解氢0.04889dm 3(STP 体积)形成稀溶液2,其凝固点为T f ,2。

则T f ,1( ) T f ,2 。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无法比较 3. 试比较下列几种状态下,水的化学势的大小。

(a) 373.15K 、101.325KPa 、H 2O(l);(b) 373.15K 、101.325KPa 、H 2O(g); (c) 373.15K 、2×101.325KPa 、H 2O(l);(d) 373.15K 、2×101.325KPa 、H 2O(g). (a)()(b), (c)()(d),(a)()(d)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无法比较4. 化学反应A(s)+B(g)=2C(g), Δr H m ﹤0, 反应达平衡时,增加系统压力,平衡将()移动;压力一定时,加入惰性组分, 平衡将()移动;容积一定时,加入惰性组分, 平衡将()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将()移动。

①向左② 向右③ 不移动④ 不确定5. 393.15K 时在抽空容器中装入纯NH 4HCO 3(s),按下式分解并建立平衡: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

则系统的组分数为(),自由度数为()。

① 0 ② 1 ③ 2 ④ 36. 某系统由A 态变到B 态,经历两条不同途径,热、功、热力学能变化、焓变分别为Q 1、W 1、ΔU 1、ΔH 1和Q 2、W 2、ΔU 2、ΔH 2 ;则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有()① Q 1 = Q 2 、W 1 = W 2 ② ΔU 1 =ΔU 2 、ΔH 1 =ΔH 2③ Q 1 + W 1 = Q 2 + W 2 ④ ΔH 1 +ΔU 2 =ΔH 2 +ΔU 17.下列各式,哪个表示偏摩尔量()① (?G/?n B ) V 、P 、n C② (?A/?n B ) V 、T 、n C③ (?H/?n B ) S 、P 、n C ④ (?U/?n B )T 、P 、n C8. 在同一溫度下,反应⑴ NO(g)+1/2O 2(g)=NO 2(g) 与⑵ 2NO(g)+ O 2(g)=2NO 2(g)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Kθ1和K θ2,则两者之间关系为()。

物化下参考答案

物化下参考答案

物化下参考答案物化下参考答案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物化(物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化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

随着物化的不断普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然而,物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物化下的参考答案。

一、物化对生活的影响物化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通过物化技术,我们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灯光、空调、音响等设备的开关和调节。

这样,我们可以在外出时提前打开空调,回到家中时就能享受到舒适的温度。

同时,物化还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化,例如设置定时开关灯光,让我们不再需要手动操作,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物化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

通过物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远程办公,不再需要固定在办公室工作。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物化还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工厂可以通过物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物化带来的挑战然而,物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物化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物化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一旦被黑客攻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个人隐私泄露、金融欺诈等。

因此,保障物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物化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含了个人的隐私信息和商业机密等敏感内容。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应用,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物化下的参考答案针对物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参考答案。

首先,加强物化系统的安全性。

这可以通过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物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加强数据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规则,加强数据的加密和备份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参考答案: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2.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由于模型上的缺陷, 此双电层模型不能说明电泳现象3.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参考答案: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4.1、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参考答案:D、铜电极溶解5.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参考答案: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阈能Ec6.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参考答案: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7.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变短8.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参考答案: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9.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图片】参考答案:曲线110.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参考答案:锌片11.关于光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光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12.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参考答案:浓差极化电极13.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空间的位阻效应14.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参考答案:A、浓差极化电极15. 3. Na2SO4溶液的浓度为0.025 mol kg-1时,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参考答案:(A) 0.075 mol kg-116.将大分子电解质 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 Donnan 平衡时,膜外水的 pH值参考答案:大于 717.胶体粒子的 Zeta 电势是指参考答案: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18.用粘度法求出的相对分子质量称为参考答案:粘均相对分子质量19.一个气泡分散成直径为原来 1/10 的小气泡,则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为原来的参考答案:10倍20.溶胶的电学性质由于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下列不属于电学性质的是参考答案:布朗运动21.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 5 cm,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了3 cm 在水面,试问水在毛细管上端的行为是参考答案: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22.在 298 K 时,已知 A 液的表面张力是 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 B 液的两倍。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A卷 附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A卷 附答案
9、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 ,则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归一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5、一个绕有500匝导线的平均周长50cm的细螺绕环,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600,载有0.3A电流时, 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___________;铁芯中的磁场强度H的大小为___________ 。
6、设在某一过程P中,系统由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程P为可逆过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程P为不可逆过程。
二、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刚体:
2、定压摩尔热容:
3、布郎运动:
4、介质的极化:
5、光的吸收:
6、循环过程: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征半导体是电子与空穴两种载流子同时参予导电,而杂质半导体(n型或p型)只有一种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参予导电,所以本征半导体导电性能比杂质半导体好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A卷 附答案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0809第二学期复习卷2

0809第二学期复习卷2

浙江工业大学2008 /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终复习卷2课程 姓名 班级[一]单选择题(1) 在非等压过程中加热某体系, 使其温度从T 1升至T 2, 吸热Q , 则此过程的焓增量ΔH 为: (a) ΔH =Q (b) ΔH =0(c) ΔH =△U +△(pV ) (d) ΔH 等于别的值(2) 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a) 升华热 (b) 溶解热 (c) 汽化热 (d) 熔化热(3) 下列四种表述(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 相变/T 相变 (2) 隔离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d S > 0(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使隔离体系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 两者都不正确者为:(a) (1),(2) (b) (3),(4) (c) (2),(3) (d) (1),(4)(4) 吉布斯自由能的含义应该是(a) 是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b) 是在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 (c) 是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 (d) 按定义理解 G = H - TS 。

(5) 2 mol 液态苯在其正常沸点(353.2 K)和101.325 kPa 下蒸发为苯蒸气,该过程的ΔvapA等于(a) 23.48 kJ (b) 5.87 kJ(c) 2.94 kJ (d) 1.47 kJ(6) (1) 处于标准态的 CO 2(g) 和 O 2 (g),其标准燃烧焓值为零(2) 因为m ln r p G RT K ∆=-$,而p K是由平衡时的组成表示的,所以m r G ∆$表示平衡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 (3) 水在25℃, p 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m m mS H G T ∆=∆-∆$$$(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应,求算熵变的公式为 r m r m S H T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1 , 2 (b) 2 , 3 (c) 1 , 3 (d) 3 , 4(7) 二组分理想溶液总的蒸气压:(a) 与溶液的组成无关; (b) 介于二纯组分蒸气压之间;(c) 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压; (d) 小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压(8) 2O 在水中的亨利常数(a )因升温而增大 (b )因加压而增大 (c )因降温而增大 (d )因溶入2H 而增大(9) 理想气体反应 M +N =3P ,在某温度下,KP =100 kPa ,现测得在某时刻时,各物质的分压均是100 kPa ,这时系统的化学亲和势 A = -ΣB B μν应该:(a ) 大于零 (b ) 小于零(c ) 等于零 (d ) 无法确定上述关系(10) 设可逆反应M−−→←−−P,由等温式求出某一指定状态时Δr G m <0,可表明在该指定状态: (a ) M能转化成P(b ) M转化成P的同时,P转化成M (c ) 事实上M和P达平衡(d ) 1mol M 转化成 1mol P 后,自由能的变化值(11) 在298K 时,气相反应 H 2+I 2=2HI 的Δr G m $=-16778 J ·mo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a ) 2.0×106 (b ) 5.91×106(c ) 873 (d ) 18.9(12)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N 2(g)+3H 2(g) ==2NH 3(g),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K c =K (RT /p) (b )K = K p (p)2(c )K p = K c (RT )2 (d )K x =K(p/p)-1(13)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测得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值,可以确定该反应的:(a ) m r G ∆,r m H ∆ (b )m r G ∆,r m S ∆(c ) r m H ∆ ,r m S ∆ (d ) m r G ∆(14) 对于反应C(s)+H 2O(g) = CO(g)+H 2(g),298K 时,r m H ∆=131.31kJ ·mol -1,下面哪种情况对正向反应有利:(a ) 增大总压 (b )通入H 2(c )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15) 当反应 C 2H 6(g)===CH 2CH 2(g)+H 2(g) 达到平衡后,向其中加入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则:(a ) 等压时平衡向左移动 (b ) 等容时平衡向右移动(c ) 等压时平衡向右移动 (d ) 等容时平衡向左移动(16) 当反应系统中加入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使平衡常数改变,平衡发生移动(b ) 总压一定时,惰性气体的加入和减小反应系统总压的效果相同 (c ) 对于∑νB >0 的反应,增加惰性气体,反应正向移动 (d ) 对于∑νB <0 的反应,增加惰性气体,反应逆向移动(17) 已知红辰砂α-H g S 与黑辰砂β-H g S 的转化反应α-H g S====β-H g S ,其Δr G m $=980-1.456 T (J),那么常温下判断正确的是:(a ) 黑辰砂稳定 (b ) 红辰砂稳定 (c ) 两种辰砂可互相转化 (d ) 无法判定(18) (1) 处于标准态的 CO 2(g) 和 O 2 (g),其标准燃烧焓值为零(2) 因为Δr G m $= -RT ln K $,而K $是由平衡时的组成表示的,所以Δr G m $表示平衡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3) 水在25℃, p ∃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S m $=(ΔH m $-ΔG m $)/ T(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应,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r S m = Δr H m / T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 1 , 2 (b ) 2 , 3 (c ) 1 , 3 (d ) 3 , 4(19) 巳知反应 CH 3OH(g)=HCHO(g)+H 2(g); r m H ∆=92.0 KJ ·mol -1HCHO(g)= CO(g)+H 2(g); r m H ∆=8.4 KJ ·mol -1若要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HCHO 的含量, 应采取:(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c ) 增加压力 (d )减小压力(20) 对于完美晶体, 在 00ln S k =Ω中, 应当是_______(a) 01S = (b) 00Ω= (c) 01Ω= (d) 01Ω>(21)室温下,10p 的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至 5p 的过程有(1) 0W > (2) 12T T > (3) 0Q = (4) 0S ∆> 其正确的答案应是(a) (3),(4) (b) (2),(3) (c) (1),(3) (d) (1),(2) (22)纯物质单相系统的下列各量中不可能大于零的是(a )(/)p H S ∂∂ (b )(/)p G T ∂∂ (c )(/)V U S ∂∂ (d )(/)S H p ∂∂[二]计算题有一气体反抗外压202.65kPa 使其体积从10L 膨胀到20L ,从环境吸收了1255J 的热量,求此气体内能的变化?[三]计算题0.1kg C 6H 6(l)在Op ,沸点353.35K 下蒸发,已知66(C H )gl m H ∆=30.80 kJ mol -1。

物理化学测试A卷和答案

物理化学测试A卷和答案

3.金属活性排在 H2 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 M Z+ 能优先于 H+在汞阴极上析出 , 这是由 于…… ( ) (B ) (M) < (H 2)
(A)φ○ (MZ+/ M) <φ○ (H +/ H2) (C)φ(MZ+/ M) <φ(H +/ H2)
(D)H2 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MZ+/ M) >φ(H +/ H2) 4.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 其中表示电解池阳极的 是…… ( ) B.曲线 2 D.曲线 4
第 4 页 共 6 页
2.(8 分) 计算溶液浓度为 0.025 mol ·kg- 1 时 CuSO4、 MgCl 2、 LaCl 3 的离子强度 I; 并用德拜-休格尔极限公式计算它们的平均活度系数 。 已知: A = 0.509 (mol ·kg-1 )-1/2
3. (12 分)某气相反应 A—→2B,半衰期与初始压力成反比(设始时只有 A) ,在 518○C 下,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的压力变化有如下数据: 初始压力为 40 KPa,100 秒后总压力为 50 KPa。 (1) 判断该反应的级数,简述理由。 (2)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及初始反应速率。 (3) 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90.4 KJ·mol -1,问在什么温度下其速率常数为 518○C 时的 2 倍。
3. (2 分)电解含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时,若要实现金属离子的分离,需满足的条件 是 一般顺序为: 。电解含 Ag +、Zn 2+、Cu2+、H+的溶液,析出的 。
4. (2 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以__________衡量, 当_________时称为不润湿。 5.(2 分)反应 A+B AB ; AB +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 第二 学期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A 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升高温度;减小总压力;加入惰性组分;增加水蒸汽分压;(及时移走产物)
2、 3
)
(274θ
p
p 分解
3、 0.095
4、 -206kJ ;-206kJ ;-200kJ
5、 定向移动;电极反应
6、 ∆r G m (1)=∆r G m (2) ;E 1=2E 2
7、 )()()()()(42224
1s Ag s SO Ag a SO a Ag
s Ag -
+
8、 3;3;6 9、
0.352
10、 4:3:2 11、
n e t q q q q =
12、 √ ⨯ ⨯ √ ⨯ ⨯ √ ⨯ ⨯ √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B
3、B
4、B
5、B
6、B
7、C
8、C
9、B 10、D 11、D 12、D 13、B 14、B 15、B
三、(满分10分)
解:(1)设反应前COCl 2物质的量为n 0,解离度为α
COCl 2(g) = CO(g) + Cl 2(g)
平衡时: (1-α)n 0 α n 0 α n 0
α
α+-1)1(p
α
α+1p
α
α+1p
----------------------------------1分
θ
θθ
θ
θ
ααp
p
p COCl
p p Cl p p CO p K
)1(]/)([]
/)(][/)([2
2
2
2-=
=
-----------------------------------------------------1分
代入数据有: 8.0⨯10-9
=
100
)1(200
2
2
⨯-⨯αα 得 510364.6-⨯=α--------------------------1分
(2)1
491078.5)101.8ln(15.373314.8ln --⋅⨯=⨯⨯⨯-=-=∆mol
J K RT G m r θθ-------------2分 1
4
67.104)6.12515.37310
78.5(-⋅=⨯+⨯=∆+∆=∆mol
kJ S T G H m r m r m r θθθ-------------2分
(3)%1.0=α时的平衡常数为6
2
2
2
2
210
0.2100
)001.01(200001.0)1(-⨯=⨯-⨯=
-=
θ
θ
ααp
p
K ---------1分
)11(
ln 1
2
1
2T T R
H K K m
r -
∆-

θ
θ ------------------------------------------------------------------1分
代入数据得 K T 0.4462=----------------------------------------------------------------------1分 四、(满分10分)
解:(1)132,0121.010001.01021.13
3
3
--⋅=⨯⨯⨯=⨯Λ=m S c NaNO NaNO m NaNO κ-----------------3分
(2)1297.1916501021.13
3
--=⨯⨯=⨯=K m R NaNO NaNO cell κ-------------------------------------3分
(3)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NaCl m NaNO m HCl m HNO m ,,,,3
3
Λ-Λ+Λ=Λ ---------------------1分
由于它们的浓度都相同:NaCl m NaNO m HCl m HNO m ,,,,3
3
κκκκ-+=
1
0427.0468
97.19-⋅==
K =
m
S R
cell HCl κ 1
0126.01580
97.19-⋅==
K =
m
S R
cell NaCl κ
NaCl
m NaNO
m HCl m HNO
m ,,,,3
3
κκκκ-+==0.0
- 0.0126 = 0.0422 S ⋅m -1------- ------1分
Ω==
K =
2.4730422
.097.193
3HNO
cell
HNO R κ ------------------------------------------------------- 1分
1
23
,0422.010
001.00422.03
3-⋅⋅=⨯=
=
Λmol
m S c
HNO
HNO m κ---------------------------------------------1分
五、(满分10分)
(1)阳极:+=-H e H 222---------------------------------------------------------------------------1分 阴极:-+=+Cl Ag e AgCl 2222--------------------------------------------------------------1分 电池反应:)(2)(2)(2)(2aq HCl s Ag s AgCl g H +=+----------------------------------------------1分 (2))/ln(2)(ln 2θ
θ
θγb b F
RT E
HCl a zF
RT
E E ±±-
=-
=-----------------------------------------2

V
E
2224.0)]1.0798.0ln(96500
15
.298314.823522.0[=⨯⨯⨯+

-------------------------------------1分
7
10304.3)15
.298314.82224.0965002exp(
)2exp(
⨯=⨯⨯⨯==RT
FE K
θ
θ
----------------------------------------2分
1
4
10797.63522.0965002-⋅⨯-=⨯⨯-=-=∆mol
kJ zFE G m r ------------------------------------2分
六、(满分10分) (1)2
47
202
1212010
28.3)(
m kg R m m m m R I ⋅⨯=+==-μ---------------------------------------------------2分
K k
I h
r 2.1282
2==
Θπ----------------------------------- ---------------------------------------------2分
(2)4.242
.12298==
Θ=
r
r T
q σ----------------------------------------------------------------------------3分
(3)1
1.9.34ln --⋅⋅=+=mol
K J R q R S r m r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