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90cf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4.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些重点问题和实际操作。
二、城市规划实务重点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规划实务中的重点之一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这包括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制定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例如,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实务中的另一个重点。
它涉及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以及土地用途的规划布局。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的供应情况、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因素。
例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绿地等,以实现土地的最优配置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实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在制定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等因素,并进行交通摹拟和优化。
例如,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的布局和连接,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4. 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规划实务中的另一个重点。
它涉及到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在制定环境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等因素。
例如,制定城市绿化规划,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5.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实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供给。
在制定公共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人口结构、需求变化、社会服务水平等因素。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7cea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7.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与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实务中,有一些重点问题需要特殊关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城市规划实务的重点。
一、城市环境规划1.1 绿化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化带和景观道路,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 水资源规划:科学规划城市的水资源,包括水源地的保护、水库的建设和供水管网的布局,确保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
1.3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保护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
二、城市交通规划2.1 道路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主干道和支路,确保交通流畅,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要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建设便捷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2.2 公共交通规划: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
2.3 停车规划:合理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和数量,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便利的停车服务。
三、城市土地利用规划3.1 用地结构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设施区,保持用地结构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3.2 保护用地规划:划定城市的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3.3 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浪费,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四、城市设施规划4.1 教育设施规划:合理规划学校的布局和数量,满足城市居民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4.2 医疗设施规划:规划医院和诊所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城市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4.3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规划社区中心、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社会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和文化娱乐场所。
结论:城市规划实务中的重点问题包括城市环境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设施规划。
惟独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才干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城市规划课件:6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课件:6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785838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城市规划实务
例七图
城市规划实务
例八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 见示意图。请你评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问题)。
mi
翩I
■V
.i"ni i !■
:于路
3
®坊九®物业管理 ®商业及配g公建设斿 @地匣停车®迆下厗车出入口矽军行迈⑦步行逬 @住宅(数字为层数) ®琬状保®建筑(小学: ®活动扬地主出入p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
例一___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 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 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及市场、区位等其它因素的 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 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 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 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 交通:考虑到东湾现在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 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请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 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试评析该方案
城市规划实务
图4 域朮总体规财纜埘•改建议示童EH
城市规划买务
例六图2
城市规划实务
例七x X市X X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评析实例基本情况本实例系某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湖滨核心区,面积约40ha。用地范围内 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规划虚拟方案(见图),主要侧重于用地布局,开发 强度、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湖面及外围地段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区,有十分 丰富的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该地区的开发有如下约束条件:1. 核心区开发项目的安排应充分考虑风景区旅游的特点;2. 开发强度不宜过高;3. 为保证湖面的景观,沿湖应设立保护绿带;4. 交通组织要将旅游线路和主要车流分开。
《城市规划实务》课件
![《城市规划实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4c0b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c.png)
监督检查等方面。
城市规划实务的法律法规
01
02
03
国家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 规划法》等,规定了城市 规划的基本原则、程序和 要求。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 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进 行规范。
相关标准和规范
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等,为城 市规划提供了技术指导和 标准。
THANKS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的目的
确保城市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实现城市发展目 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生 活品质。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对 于指导城市建设、规范土地利用、优化资源配置 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流程
城市规划实施流程
制定实施计划、组织落实、监督检查、调整优化。
城市详细规划实务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特定 区域或项目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
城市详细规划实务的重要性
城市详细规划实务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指导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 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详细规划实务的原则
城市详细规划实务应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 持续性等原则,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和可实施性。
城市规划管理流程
规划编制审批、规划许可、建设监管、评估调整。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流程的关系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流程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 同构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01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与管理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3fa07428b4daa58da0114a8f.png)
二、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
1.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仸 2. 城乡觃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仸 3. 建设单位或个人的责仸 (1)未取得建设工程觃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觃划许可证的 觃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觃划主管部门责
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觃划实施的影响的,
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 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丌能拆除的, 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 的罚款。
一、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2、主要内容
(2)觃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城镇建设是否严格控制在建设用地范围之内(道路);
实施城乡觃划是否计划合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公共服务设施主市政设施同步配置; 对自然、历史资源是否进行保护;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 “一书两证”核发是否符合觃定。
真题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评析—例题2
真题解析
优点 1、小区总体布局觃整,组团划分合理;
答题要点
2、小区住宅朝向、采光较为合理;
3、小区设置了集中绿地,并丏在每个组团都安排了宅间绿地,绿化系统组 细较为合理。 缺点 1、小区住宅户型面积丌符合国家有关户型比例的觃定; 2、幼儿园和小学的活劢场地丌足,丏幼儿园收到南侧高层住宅日照遮挡 影响; 3、为小区服务的公共配套设施丌足; 4、小区对外出口过多,丌利亍封闭管理;
②明确土地使用强度
•
•
建筑间距:保证日照、消防通道。
容积率
三、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
1、规划条件的下达
③明确市政配套设施要求
• 道路:红线宽度,内外交通组细的要求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e6d3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a.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关于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工作。
本文将重点介绍城市规划实务的几个重点内容。
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它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涵盖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三、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用地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规划。
在城市用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等,以及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布局和交通连接。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交通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
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交通流量、交通方式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交通布局和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五、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它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方案,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在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案,以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七、社区规划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关注城市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社区规划中,需要考虑社区的人口结构、社区设施、社区服务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社区布局和社区发展策略,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9f522c335727a5e9856a612f.png)
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实务主要是指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审核、规划文件的拟定、管理案件的处理、建设工程竣工的规划验收、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实际业务工作,是注册城市规划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并应该掌握的业务。
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规、政策的能力,对规划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评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一一、、城城市市规规划划方方案案的的编编制制1、 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任务的进度要求:◆ 准备与调研阶段◆ 编制与送审阶段◆ 成果报批阶段1) 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阶段:项目准备——现状调查——纲要编制——成果汇编——上报审批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技术关键●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1)本地发展与更高层次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 2) 与其他部门规划的关系(土地利用、江河流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旅游规划等)3) 与周边地区发展规划的关系4) 与各行业规划的关系(交通运输、水利资源利用、通信、燃气输电等)● 研究分析地区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明确工作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 熟悉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五个阶段:项目准备——现场调研——纲要编制——成果编制——上报审批 制定规划编制工作计划要考虑的基本因素项目的规模项目的难易重大问题的影响基础资料的影响不可预见因素项目地区编制时间特大城市1——1.5年大中城市9——12个月小城市6——8个月县城和建制镇3——6个月中心镇或集镇2——3个月成果的内容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规划法》分别由国务院和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技术关键1.确立正确的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方法2.处理好几个关系3.作好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协调●规划小组内部的协调、●与委托方的协调、●与上级规划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当地各专业部门的协调、4.对项目的重点、难点作出判断,提出对策1)与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等宏观规划是否有矛盾2)城市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是否清晰,如地形气候地质水洪水军事高压走廊高速公路、铁路等3)城市发展的特殊要求是否明确4)有无影响城市布局的重大建设项目5)城市的重大污染源或区域6)城市的布局结构与城市的路网系统7)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历史文化街区8)旧城改造9)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等10)当地规划管理部门的现状管理水平3) 掌握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的编制项目准备——现场调查——纲要编制——成果编制——上报审批4)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项目准备——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方案阶段——成果编制——上报审批详细规划编制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市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实施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5b6f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9.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城市规划方案,并通过实施这些方案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实务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城市空间布局1. 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功能需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等。
每个功能区域都有相应的规划要求,如居住区要满足人口的居住需求,商业区要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等。
2. 城市中心区规划城市中心区规划是指对城市的核心区域进行规划,包括街道布局、建筑高度、公共空间等方面。
城市中心区规划要考虑到交通流量、人口密度、商业活动等因素,打造出一个宜居、宜商的城市中心区。
三、交通规划1. 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规划出一套合理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支路、快速路等。
道路网络规划要考虑到交通流量、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因素,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2.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指规划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轻轨等。
公共交通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分布、交通流量、交通状况等因素,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四、环境保护1. 绿地规划绿地规划是指规划城市的绿化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绿化带等。
绿地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 生态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是指规划城市的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规划要考虑到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因素,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五、土地利用1. 用地分区规划用地分区规划是指将城市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区域,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用地分区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等因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整理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复习要点(一)
![最新整理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复习要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450523a0eff9aef8941e06dd.png)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复习要点(一)1、《实务》的含义:城市规划实务主要是指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审核、规划文件的拟定、管理案件的处理、建设工程的规划验收、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实际业务工作,是注册城市规划师在不同工作岗位承担并应该掌握的业务工作。
2、《实务》在实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中的重要性。
(1)考核规划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规、政策能力,对规划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评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为等。
(2)提高城市规划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3)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师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3、《实务》一书的特点:(1)以结论性条文为主,条条多,论述性较少。
要学习掌握《实务》的内容,必须在学习、理解《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否则难予理解掌握。
(2)由于《实务》的重要性,在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实务》的绝大部分内容被列为应试者应”掌握”的要求,按考试大纲要求,《实务》一书共三部分20项具体内容中,被列为”掌握”要求的有16条,占80%;另4条(占20%)也被列为”熟悉”的要求。
(3)实例、案例、表格较多。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实例和案例加深理解,提高规划师的业务工作能力。
我们学习《实务》一书是。
要下功夫很好理解这些实例、案调、表格,从中掌握要领。
置、学习《城市规划实务》应掌握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国家近年来下发的有关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文件的要求,在全面学习理解《实务》的基础上,我个人体会应掌握以下内容:(一)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与评析1、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本部份应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掌握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和控制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
(1)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方法与工作重点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包括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编制方法与工作要点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阶段划分。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0b15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8.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夸姣生活为目标。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指对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进行规划。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规划应该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布局的规划。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
规划应该明确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密度。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和规划的工作。
在制定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规划应该明确城市的道路网、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提出改善交通状况和减少交通拥堵的措施。
五、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指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和管理的规划。
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和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规划应该明确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绿地覆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
六、社会经济规划社会经济规划是指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的工作。
在制定社会经济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状况和社会服务设施等方面。
规划应该明确城市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措施。
七、总结城市规划实务重点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等方面。
在制定这些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措施。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731cd53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8.png)
城市规划实务规划师——规划实务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
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充分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衔接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例评析要点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发挥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8、配套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市场体系等)9、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10、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水资源、地震带、防洪等)1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二、城市用地条件分析1、避免各种灾害区2、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军事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3、城市新建用地要考虑地形,地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不应作为建设用地4、城市新开发的地区应与旧城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5、新开发的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特别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6、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三、总体规划——方案评析要点1、是否与相关规划有较好的衔接,把握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性质的描述是否准确地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职能,论据是否充分3、城市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城市的主要职能相匹配,是否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用地规模是否合适5、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是否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等6、各项建设用地比例的确定是否合理7、道路网络为骨干的综合交通是否构成了良好的体系;路网布局形式是否与用地性质和用地条件有很好的结合;市内交通是否顺畅、便捷、高效;对外交通是否与区域发展相衔接,对外出入口是否通畅8、能源和水源的供应、垃圾及污水处理、环境治理与保护是否落实了保障对策和分期实施措施9、城市防灾和人防是否有明确的系统和分步实施的可能10、上一版规划中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11、是否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12、近期建设的规模、内容、政策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评析要点1、总体布局:是否合理2、居住用地:与工业关系、公共设施配套、绿地配套等3、公共设施用地:城市公共中心合理性;公共中心体系(各片区各等级)是否完整;公共中心与居住用地关系4、工业用地:和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关系;是否占用生活岸线;和仓储关系;和对外交通关系;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间应设防护绿带5、绿地:结构清晰,等级明确,分布要均匀;和公共中心关系;和河流、山体等配合是否协调;工业区、仓库区、市政设施、高压走廊等须留出防护绿地;城市景观塑造是否良好6、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库应置于城市边缘,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7、市政设施用地:和居住、工业、风向、河道等的关系8、山体水体:城市布局结构是否和山体水体协调;城市生活岸线的合理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评析要点1、交通线路:区域性过境公路、铁路是否对城市产生干扰;各类高等级交通线之间或与城市道路是否交叉过多;2、站场设施:公路客运站、铁路客站、客运码头、铁路货站、机场等站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很好地组织水、陆、空三种方式的联运关系;3、区域联系: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及布局与城市功能是否协调、与区域发展是否协调;机场是否有快速路连接;与城市道路网衔接是否合理4、是否有明显的单向交通(与工业区布局有关)总体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评析要点1、城市道路网结构是否明确、道路分级是否合理、路网分布是否均匀2、城市干道功能是否明确,系统是否混乱3、各组团之间联系干道是否畅通4、城市主干道走向是否与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是否形成城市的景观轴线5、道路规划中畸形路口是否过多,是否有利交通组长6、是否留有足够的生活岸线7、港口的货运是否畅通,有快捷的疏港交通道路四、控规——方案评析要点1、用地性质、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规划内容是否与上一层次规划及相邻地段规划相衔接2、规划地段地上地下建筑现状是否调查清楚3、用地功能划分、道路交通组织、空间布局结构、地形地物利用、历史文化保护、河湖绿地系统与周边地块景观环境的协调等方面是否合理及是否体现地方特色4、容积率和绿地率是否有利于优化景观;容积率是否与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管网的容量相协调5、交通是否顺畅便捷,机非的车流是否组织有序,出入口分布是否合理,停车位配置是否均衡、充足6、公共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是否合适7、是否提供了用地兼容性指标8、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控规——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和用地界线2、规定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建设容量、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它控制要求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建设的位置和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控规体系——内容性质、规模、布局、退界、间距、交通、绿化、市政、景观、日照1、用地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2、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3、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4、交通控制指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设施、与周边交通的协调5、城市设计引导:对重要地段地块内建筑的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历史文化保护控制要求6、配套设施体制: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管理要求规定性指标——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后退红线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套的公共设施五、修规——方案评析要点(居住小区)1、是否正确选择住宅类型;进行住宅组团布置,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日照、通风、防止噪音和社区组织等要求2、是否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划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有利于满足休闲、交往、安全防卫等要求,建设完善的社会环境3、是否按照居民的生活特点、起居规律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进行布置,以方便生活、美化环境,有利于经营管理,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4、是否按照定额标准,分级配置绿化用地,合理分布,形成系统,营造健全的生态环境5、是否做到居住区道路既满足居民方便出入,又保证居住区安静与居民安全,分清主次,缩短路程,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建立便捷的交通环境6、是否做到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与景观环境融合到城市环境中,与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相联系,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符合居民的审美心理及行为心理实例评析要点一1、小区整体布局、功能划分、中心绿地位置、组团划分、消极空间的利用2、路网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及布置、公共配套设施、技术经济指标3、其他景观及卫生要求实例评析要点二1、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居住区的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整体空间形态是否优美、有序2、住宅布置:住宅的日照、间距、朝向、消防等是否合理3、配套公建:公共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教育、卫生等设施从位置、内容、面积三方面是否合理幼儿园小学:出入口、位置是否适中、(南向)活动场地是否充足、层数、建筑规模4、道路交通:道路结构、居住区出入口、停车场数量及位置是否合理,与城市道路关系,是否人车分流5、绿化系统:绿地率是否合理;集中绿地位置是否适中;绿地结构和级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景观6、市政设施:公厕、锅炉房、煤气调压站、变电所等是否合适7、管理和安全:物业公司、围墙、组团出入口六、建设用地性质的变更——依据1、《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2、《城市规划法》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调整用地的决定程序1、用地使用单位或开发建设单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审查批准,报市政府备案3、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报市政府审批4、对城市总体布局有重大影响的规划用地性质的变更,需报规划原审批部门审批实例评析要点1、申请改变用地性质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是否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4、受让方申请立项5、办理土地出让手续6、受让方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受让方继续办理有关建设的各项手续8、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七、规划设计条件——内容1、明确用地和建筑性质,具体确定用地面积和范围(含:代征道路及绿地的面积和范围)2、明确土地使用强度(含: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容积率等)3、明确绿地配置(含: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隔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等)4、明确市政设施配置(含:道路组织、交通出入口方位、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供应、公交站点、停车场数量和布局)5、明确公共设施配置(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闲、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等要求)6、满足保护古城传统格局、风貌和传统文化地段、保护重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要求7、满足用地和建筑与周围人文和自然环境协调的要求8、满足防火、防爆、防洪、防空、防震、抗震等要求9、符合无线电收发讯区、微波走廊、高压输电走廊、军事和国家安全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10、符合城市对外交通及市政工程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规定性指标——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后退红线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套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1)人口容量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3)建筑色彩要求4)文物、古树名木、历史街区、水体等保护要求5)其他环境要求八、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要点1、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2、图纸是否符合出图手续,方案的说明和图件是否统一3、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红线规定的范围及建筑物后退红线的要求;是否符合建筑间距和消防要求;交通出入口、绿地和室外停车场的布置是否合理4、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条件提出的有关: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规模、建筑层数、高度、室内外停车场数量、绿地率、安全卫生等技术指标的要求5、建筑和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布置是否符合组织交通的要求6、建筑与市政工程接口是否符合规划要求7、建筑的艺术性和周围空间环境的协调8、邻近保密单位的建设项目应征求有关安全部门的意见9、应按用地、性质、规模、布局、日照、交通、绿化、市政的顺序进行核对交叉口间距、停车场出入口九、违法建设检查——依据1、《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14f286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2.png)
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实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实务越发重要。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全面规划,是指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资源条件等方面,通过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规划、管理和指导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实务则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与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等新兴学科和科技的融合,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探索创新,为城市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持和指导。
城市规划实务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实务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细部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规划城市的整体性、战略性、长远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市宏观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等。
城市细部规划则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制定城市规划实施方案的基础。
城市规划实务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实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形态、交通、公共空间、绿化等。
城市形态是指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它是城市的物质基础和城市的功能性结构。
交通是城市规划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城市交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城市交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否的重要因素。
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实务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既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展示自己的场所。
自然环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城市绿化既与城市环境的美化、城市生态的改善有密切联系,同时也对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规划实务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实务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规划概念的引入使得城市规划思路发生了改变,规避了原先城市开发中各种形式的盲目性,为城市设计更加科学、规划更加合理、生态更加和谐等提供了基础。
其次,城市规划实践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枢纽更加顺畅,公共服务设施更加科学,社会繁荣度更加提高。
最后,城市规划实践还使城市建设更加节约、环保、合理,节约城市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城市规划实务的理论与发展城市规划实务的理论与发展主要与城市规划整体思想、城市生态、公共服务、城乡统筹等方面有关。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cc625b102b160b4e767fcf9e.png)
比率。
(二). 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目的: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安排和 设计。
作用: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 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 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 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 .工作阶段及基本要求: 项目准备(P26): 合同、委托书、基础资料、专业人 员组织、工作计划和技术工作方案等;
现场踏勘(P27): 地形、基础设施、建筑状况、周围 环境,拟保留的文物、地段所在城市概貌,防洪、防 火、抗震.以及治安、交通管理等方面情况。
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本要求(六条——P27) 方案阶段:经构思比较、交流、修改、反馈(P27); 成果编制的基本要求:近期建设目的:实施总体规划
手段:综合规划设计城市空间;其成果内容的重点在 于满足进行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确要求。 上报审批的基本要求 (P28)
1 . 工作阶段及基本要求: •项目准备:合同、委托书、基础资料、专业人员组织、工 作计划和技术工作方案; •现场踏勘:了解自然地形、基础设施、建筑状况、周围环 境,拟保留的文物、重点地区、地段与构筑物; •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本要求 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要 求,.收资(人口、土地利用、建筑、道路交通设施、工程 设施、公建设施、经济及自然等资料)、通过分析提出问 题和解决对策; •方案阶段: 经构思比较、交流、修改、反馈; •成果编制的基本要求;
相结合的轻型工业城市;
5)城市规模 预测规划期内的人口规模,,并据此决定 城市用地和建筑规模。
如:深圳1986年编制(中规院)总体规划确定,2000年城市人口规 模为110万人,用地规模为123平方公里,实践证明城市规模大体 符合发展实际。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e7d5a5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c.png)
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将城市规划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工作,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达到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实务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对城市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规划,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为城市后续的各项规划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具体落实,对城市各个空间单元(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进行更加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详细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需求、发展潜力、既得利益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用地布局、建筑规模、建筑高度、绿化率等控制指标,确保城市在不同空间单元上能够发挥最佳的效益和利用率。
城市设计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美感而进行的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注重对城市建筑、道路、公共空间、景观等方面的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手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吸引人才和资金的流入,促进经济的繁荣。
城市规划实务的核心是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科学性要求城市规划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增长、交通流量等各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可持续性要求城市规划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实务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民意和居民的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要与居民、企业和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实务是将城市规划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过程,它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能够提高城市的品质、改善居民生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ec52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6.png)
城市规划实务重点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
在城市规划实务中,有一些重点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城市规划实务的重点问题。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1 城市定位: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包括城市的主导产业、功能定位和地位。
1.2 区域协调发展:将城市发展纳入区域整体规划,促进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1.3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2.1 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城市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2.2 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等,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2.3 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服务环境。
三、城市建设用地规划3.1 用地类型划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不同用地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
3.2 用地强度控制: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强度,合理安排建筑密度和高度,保障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
3.3 城市更新与改造:对老旧城区进行更新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四、城市生态环境规划4.1 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2 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公园、绿化带、湿地保护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4.3 水资源规划:合理规划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等。
五、城市社会经济规划5.1 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
5.2 社会事业规划:规划城市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发展环境。
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c00477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c.png)
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实务是指一系列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手段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行动。
城市规划实务包含许多方面,例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等。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实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实务中最基础的部分,它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评估来确定城市土地的用途。
城市规划包括用地规划、规划标准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等。
城市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情况、生态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有序的规划和设计。
建筑设计也是城市规划实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娱乐等需要,利用现代科技和建筑艺术知识来设计建筑物。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功能、环境、美学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建筑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建筑物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实务的一部分,它是指通过设计和优化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管理等手段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需求、道路和交通线路的布局、公共交通的优化等问题,并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实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通过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做好废弃物处理、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入手,以确保城市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城市规划实务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手段,才能确保城市的发展是有序和可持续的。
同时,城市规划实务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利益和实际需求,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师——规划实务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
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充分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衔接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例评析要点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发挥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8、配套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市场体系等)9、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10、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水资源、地震带、防洪等)1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二、城市用地条件分析1、避免各种灾害区2、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军事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3、城市新建用地要考虑地形,地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不应作为建设用地4、城市新开发的地区应与旧城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5、新开发的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特别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6、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三、总体规划——方案评析要点1、是否与相关规划有较好的衔接,把握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性质的描述是否准确地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职能,论据是否充分3、城市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城市的主要职能相匹配,是否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用地规模是否合适5、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是否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等6、各项建设用地比例的确定是否合理7、道路网络为骨干的综合交通是否构成了良好的体系;路网布局形式是否与用地性质和用地条件有很好的结合;市内交通是否顺畅、便捷、高效;对外交通是否与区域发展相衔接,对外出入口是否通畅8、能源和水源的供应、垃圾及污水处理、环境治理与保护是否落实了保障对策和分期实施措施9、城市防灾和人防是否有明确的系统和分步实施的可能10、上一版规划中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11、是否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12、近期建设的规模、内容、政策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评析要点1、总体布局:是否合理2、居住用地:与工业关系、公共设施配套、绿地配套等3、公共设施用地:城市公共中心合理性;公共中心体系(各片区各等级)是否完整;公共中心与居住用地关系4、工业用地:和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关系;是否占用生活岸线;和仓储关系;和对外交通关系;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间应设防护绿带5、绿地:结构清晰,等级明确,分布要均匀;和公共中心关系;和河流、山体等配合是否协调;工业区、仓库区、市政设施、高压走廊等须留出防护绿地;城市景观塑造是否良好6、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库应置于城市边缘,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7、市政设施用地:和居住、工业、风向、河道等的关系8、山体水体:城市布局结构是否和山体水体协调;城市生活岸线的合理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评析要点1、交通线路:区域性过境公路、铁路是否对城市产生干扰;各类高等级交通线之间或与城市道路是否交叉过多;2、站场设施:公路客运站、铁路客站、客运码头、铁路货站、机场等站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很好地组织水、陆、空三种方式的联运关系;3、区域联系: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及布局与城市功能是否协调、与区域发展是否协调;机场是否有快速路连接;与城市道路网衔接是否合理4、是否有明显的单向交通(与工业区布局有关)总体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评析要点1、城市道路网结构是否明确、道路分级是否合理、路网分布是否均匀2、城市干道功能是否明确,系统是否混乱3、各组团之间联系干道是否畅通4、城市主干道走向是否与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是否形成城市的景观轴线5、道路规划中畸形路口是否过多,是否有利交通组长6、是否留有足够的生活岸线7、港口的货运是否畅通,有快捷的疏港交通道路四、控规——方案评析要点1、用地性质、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规划内容是否与上一层次规划及相邻地段规划相衔接2、规划地段地上地下建筑现状是否调查清楚3、用地功能划分、道路交通组织、空间布局结构、地形地物利用、历史文化保护、河湖绿地系统与周边地块景观环境的协调等方面是否合理及是否体现地方特色4、容积率和绿地率是否有利于优化景观;容积率是否与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管网的容量相协调5、交通是否顺畅便捷,机非的车流是否组织有序,出入口分布是否合理,停车位配置是否均衡、充足6、公共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是否合适7、是否提供了用地兼容性指标8、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控规——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和用地界线2、规定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建设容量、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它控制要求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建设的位置和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控规体系——内容性质、规模、布局、退界、间距、交通、绿化、市政、景观、日照1、用地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2、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3、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4、交通控制指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设施、与周边交通的协调5、城市设计引导:对重要地段地块内建筑的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历史文化保护控制要求6、配套设施体制: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管理要求•规定性指标——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后退红线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套的公共设施五、修规——方案评析要点(居住小区)1、是否正确选择住宅类型;进行住宅组团布置,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日照、通风、防止噪音和社区组织等要求2、是否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划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有利于满足休闲、交往、安全防卫等要求,建设完善的社会环境3、是否按照居民的生活特点、起居规律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进行布置,以方便生活、美化环境,有利于经营管理,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4、是否按照定额标准,分级配置绿化用地,合理分布,形成系统,营造健全的生态环境5、是否做到居住区道路既满足居民方便出入,又保证居住区安静与居民安全,分清主次,缩短路程,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建立便捷的交通环境6、是否做到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与景观环境融合到城市环境中,与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相联系,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符合居民的审美心理及行为心理•实例评析要点一1、小区整体布局、功能划分、中心绿地位置、组团划分、消极空间的利用2、路网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及布置、公共配套设施、技术经济指标3、其他景观及卫生要求•实例评析要点二1、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居住区的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整体空间形态是否优美、有序2、住宅布置:住宅的日照、间距、朝向、消防等是否合理3、配套公建:公共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教育、卫生等设施从位置、内容、面积三方面是否合理幼儿园小学:出入口、位置是否适中、(南向)活动场地是否充足、层数、建筑规模4、道路交通:道路结构、居住区出入口、停车场数量及位置是否合理,与城市道路关系,是否人车分流5、绿化系统:绿地率是否合理;集中绿地位置是否适中;绿地结构和级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景观6、市政设施:公厕、锅炉房、煤气调压站、变电所等是否合适7、管理和安全:物业公司、围墙、组团出入口六、建设用地性质的变更——依据1、《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2、《城市规划法》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调整用地的决定•程序1、用地使用单位或开发建设单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审查批准,报市政府备案3、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报市政府审批4、对城市总体布局有重大影响的规划用地性质的变更,需报规划原审批部门审批•实例评析要点1、申请改变用地性质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是否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4、受让方申请立项5、办理土地出让手续6、受让方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受让方继续办理有关建设的各项手续8、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七、规划设计条件——内容1、明确用地和建筑性质,具体确定用地面积和范围(含:代征道路及绿地的面积和范围)2、明确土地使用强度(含: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容积率等)3、明确绿地配置(含: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隔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等)4、明确市政设施配置(含:道路组织、交通出入口方位、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供应、公交站点、停车场数量和布局)5、明确公共设施配置(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闲、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等要求)6、满足保护古城传统格局、风貌和传统文化地段、保护重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要求7、满足用地和建筑与周围人文和自然环境协调的要求8、满足防火、防爆、防洪、防空、防震、抗震等要求9、符合无线电收发讯区、微波走廊、高压输电走廊、军事和国家安全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10、符合城市对外交通及市政工程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规定性指标——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后退红线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套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1)人口容量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3)建筑色彩要求4)文物、古树名木、历史街区、水体等保护要求5)其他环境要求八、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要点1、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2、图纸是否符合出图手续,方案的说明和图件是否统一3、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红线规定的范围及建筑物后退红线的要求;是否符合建筑间距和消防要求;交通出入口、绿地和室外停车场的布置是否合理4、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条件提出的有关: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规模、建筑层数、高度、室内外停车场数量、绿地率、安全卫生等技术指标的要求5、建筑和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布置是否符合组织交通的要求6、建筑与市政工程接口是否符合规划要求7、建筑的艺术性和周围空间环境的协调8、邻近保密单位的建设项目应征求有关安全部门的意见9、应按用地、性质、规模、布局、日照、交通、绿化、市政的顺序进行核对交叉口间距、停车场出入口九、违法建设检查——依据1、《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