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电子课本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电子课本文言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本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2020部编版】(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一、《世说新语·咏雪》南朝·刘义庆【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漫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⑦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
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⑧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⑨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刘义庆【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最新2020)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尽:完止:通"只",仅有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紧跟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惧:害怕以:把止:停止从:跟从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复:又而:转折至:到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而:转折,但是之:结构助词,无义并:一起驱:追随故:原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大:非常其:代两狼敌:攻击屠户很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顾:看积薪:堆积柴草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乃:于是奔:跑倚:倚靠其:代柴堆弛:卸下持:拿出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前:名作动,向前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相:动作偏指一方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去:离开其:其中犬:名作状,像狗一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久之:时间长,无义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暇:态度甚:非常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暴:突然以:用数:几毙:杀死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正转:转身洞:挖洞其:代积薪意:打算隧:名作状,从通道以:来其:代屠户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文言文(注释+原文)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起。
峙,挺立。
(9)萧瑟(xiāo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
咏:歌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
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课下注释1.孙权劝学1.节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3.【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Yé)】语气词,通“耶”。
11.【但】只,只是。
12.【涉猎】粗略地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4.【及】到,等到。
15.【过】经过。
16.【寻阳】古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7.【才略】才干和谋略。
18.【非复】不再是。
19.【吴下】泛指吴地。
20.【阿蒙】吕蒙的小名。
21.【更】令,另外。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23.【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24.【见事】知晓事情。
2.《卖油翁》1.选自《归田录》卷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北宋官员。
公,对男子的尊称。
3.【善射】擅长射箭。
4.【自矜】自夸。
5.【圃】园子。
6.【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7.【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8.【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1.《核舟记》原文篇一核舟记[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2.《核舟记》翻译篇二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七年级古诗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古诗文言文阅读七年级古诗文言文阅读,包含原文、注释和译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初:当初,起初。
- 权:指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 谓:告诉。
-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辞。
- 以:用。
- 务:事务。
-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 岂:难道。
-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涉猎:泛览,广泛地阅读。
-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 乃:于是,就。
- 及:到了……的时候。
- 过:经过。
- 寻阳:县名,如今湖北黄梅西南。
-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 非复:不再是。
-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 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相对)。
- 即:就。
- 更:重新。
-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见事:知晓事情。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一、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二、实词列举:1、自度.其足:量长短。
2、置.之其坐.:放置。
同“座”,座位。
3、操.:拿,携带。
4、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5、及反..:到,等到。
同“返”,返回。
6、遂.:终于。
7、宁.:宁可。
8、无.自信:不。
三、虚词列举:1、之①置之.其坐:代词,量好的尺码。
②至之.市:到……去。
③试之.以足:代词,鞋子。
以:用。
2、其①自度其.足:自己。
②置之其.坐:自己。
3、而①而.置之其坐:表承接。
②而.忘操之:表转折,却。
四、文章翻译:郑国有个人将要买鞋子,先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上,却忘记了携带尺码。
鞋子已经拿到手了,就说:“我忘带尺码了。
”就返回家取尺码。
等到返回,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一、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实词列举:①遽契..其舟:立即,匆忙。
雕刻。
②是.吾剑:指示代词,这儿。
③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三、虚词列举:1、之①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入水求之.:剑。
2、其①其.剑:他的,指楚人的。
②遽契其.舟:那。
③从其.所契者:他,指楚人。
3、而①而.剑不行:表转折,但是,却。
4、于①自舟中坠于.水:到。
自:从。
四、文章翻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立即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文言文带注释带翻译
文言文带注释带翻译【论语·为政篇】孔子谈治理国家的四个原则。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舜发于畎畝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盂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風。
而民之所好,则甚于水。
水,载舟亦覆舟。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诗》曰,‘星星之火,可以救赵,可以燎原。
’”。
【注释】。
北辰,北极星,古代中国认为它是天空中最重要的星,可以指引航行方向。
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和帝王,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奠基者之一。
畎畝,田地的单位。
傅说,古代中国的一位贤人,被认为是治国的能臣。
版筑,一种用木板建造的城墙。
胶鬲,胶盆和鬲,是古代中国的两种容器,用于煮饭和装水。
鱼盂,一种类似于鱼缸的容器,用于养鱼。
管夷吾,古代中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孙叔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船夫,因其勇敢和聪明而被封为国君。
百里奚,古代中国的一位贤人,被认为是治国的能臣。
【翻译】。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谈到了治理国家的四个原则。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意味着,治理国家的首要原则是以德治国,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可以指引人们的方向,让众星围绕着它共同运转。
这说明,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
孔子接着说,“舜发于畎畝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盂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意味着,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苦难和努力获得的。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
孔子接下来说,“为政以德,譬如風。
而民之所好,则甚于水。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说明:古文学习,课下注释的背诵是重点,方便大家编辑整理使用。
目录:一、第八课《世说新语》二、《论语十二章》三、《诫子书》四、《狼》五、《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下注释:一、第八课《世说新语》《咏雪》1、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3、【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4、【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5、【文义】文章的义理。
6、【俄而】不久,一会儿。
7、【骤】急。
8、【何所似】像什么。
9、【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10、【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
【因】,趁、乘。
13、【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摄(yu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14、【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陈太丘与友期》1、【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颖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2、【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5、【乃】才。
6、【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9、【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0、【引】拉,牵拉。
11、【顾】回头看。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文言文课文,下面将为大家提供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孟子·离娄下》离娄,字重耳,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本文讲述了他与朋友们的一次别离。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离娄初行,或暂别离也。
义渠,楚国边境之地名。
言其东行至临安而谢朋友。
篦,梳头用具。
安楚,指留在楚国。
未成就,指还未达到目标。
山城,指楚国都城郢城。
2.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本文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农民在风雨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匪石匪石,一作非石。
指某种树木。
籥,指农具,用来插秧子。
允矣,表示同意或者赞同。
奏矣,指高兴地歌唱。
庐矣矣,指农民的房屋。
軏矣矣,指卧在农田上帮助深耕的农民。
3. 《楚辞·九辩·离骚》本文为楚辞中的名篇,描述了屈原沉浸在离骚之中的悲愤情绪。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引领,引导。
舞厌,以舞蹈来消愁。
困厌,被困扰或痛苦。
九重,指楼台高阁。
似兮若,似兮若,如同。
绸缪,指心思琢磨。
四座,四座,指四周。
欽赏,指沉浸在美景中。
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
一、先秦诸子散文类
1. 死而后已:已,止息,这里指完结的意思。
2. 犹且知之乎:且,还。
3.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存,生存,这里指兴旺的意思。
亡,灭亡。
二、古代诗词类
1. 七里滩中听猿啼:啼,叫。
2.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呈现。
三、其他类
1. 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泛指长辈。
2.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理解。
3.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指示代词,这种做法。
避患,躲避祸患。
总的来说,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中有很多词汇都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这些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
第 1 页共 1 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注释全册
文言文实词翻译1.俄而雪骤2.雪骤3.寒雪日內集4.与儿女讲论5.讲论文义6.白雪纷纷何所似7.公欣然曰()8.撒盐空中差可拟()9.差可拟()10.未若柳絮11.柳絮因风起12.因13.陈太丘与友期行()14.太丘舍去()15.舍16.去17.尊君在否18.门外戏()19.相委而去()20.相委而去21.下车引之()22.元方入门不顾()23.学而时习之()24.时25.不亦说乎()26.人不知而不愠()27.不亦君子乎28.吾日三省吾身()29.吾日三省30.为人谋3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2.传不习乎()33.三十而立34.四十而不惑35.五十而知天命36.六十而耳顺37.从心所欲38.逾矩39.温故而知新()40.学而不思则罔()41.思而不学则殆()42.人不堪其忧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4.择其善者而从之45.逝者如斯夫46.子在川上曰47.三军可夺帅也48.夺帅也49.笃志50.切问而近思51.仁在其中52.静以修身53.非淡泊无以明志54.非淡泊无以明志55.非宁静无以致远()56.非宁静无以致远()57.非学无以广才()58.淫慢则不能励精()59.淫慢则不能励精()60.险躁则不能治性61.险躁则不能治性62.年与时驰63.年与时驰64.意与日去()65.遂成枯落66.多不接世67.悲守穷庐68.将复何及69.一狼径去()70.缀行甚远()71.屠自后断其股()72.苫蔽成丘()73.目似瞑()74.眈眈相向75.少时76.久之77.意暇甚78.意暇甚79.屠暴起80.隧入81.盖以诱敌82.顷刻83.禽兽之变诈84.狼亦黠矣()85.眈眈相向()86.一狼仍从()87.屠大窘()88.顾野有麦场()89.积薪其中()90.一狼洞其中()91.止露尻尾()92.乃悟前狼假寐()93.止有剩骨()94.两狼之并驱.如故()95.两狼之并驱.如故()96.两狼之并驱.如故()97.恐前后受其敌()98.弛担持刀( )99.诫子书。
文言文注释
郑人买履《韩非子》1.欲:想;想要2.度:量尺寸3.其足:自己的脚4.置:放5.之:量好的尺寸6.其:他的7.坐:同“座”,座位8.之:到……去9.操:拿10.之:尺寸11.乃:于是;就是12.度:尺寸13.反:同:“返”,返回14.之:尺寸15.罢:结束16.遂:终于17.宁:宁可18.无:不19.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何不以足试之)20.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1.主旨:讽刺了那些固执,愚蠢,不懂变通的人,明白了做事不可墨守成规,不要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
而是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1.涉:搭船渡过2.其:他的3.自:从4.于:到5.遽契:立即6.其:那;那个7.是:这儿8.其:他9.契:雕刻10.之:他的剑11.若此:像这样12.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1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14.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5.主旨:讽刺了那些愚昧,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人,明白了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幼时记趣沈复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藐:小必细察其.纹理:它的纹理:花纹故:所以私:私下拟:比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之.所向:助词,无意义心之所向:心中想象的景观则:那么昂首观之.:代词,代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之这一动作强:同“僵”,僵硬于:在素:白色的徐:慢慢的徐喷以烟:用烟慢慢地喷他们使其.冲烟飞鸣:代词,代蚊子作.青云白鹤观.:当……看唳:高亢的鸣叫怡然.:……的样子怡然:喜悦的样子称快:喊痛快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以.虫蚁为.兽:把……当做……邱:同“丘”,土山壑:山沟神游:在想象中神游其.中:代词,代山林神游其中:想像在那里面游历的情景观之.正浓:代词。
代二虫斗草间的情景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盖:原来是尽:全,都为所:被余:我方:正神定:心神安定数十:几十驱之.别院: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不尊君在不通否表示询问待君久不至副词,表示否定去离开:待君久不至,已去到……去学校距离:相去甚远《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不)若(如)柳絮因(凭,乘)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说):“学(学习)而(并且)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不亦(也)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吗)?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却)不愠(生气),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每天)三省吾(我)身——为(替)人谋而不忠(竭尽全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习(温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及时温习呢?”3、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立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四十而不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旨意),六十而耳顺(听从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跟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规矩,法规)。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的理解),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语气词)。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学习)而(却)不思(思考)则(就)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贤德)哉(语气词啊),回(颜回)也!一箪(盛饭的工具)食,一瓢(盛水的工具)饮(水),在陋(简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代词指颜回)乐(快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知道)之(代词)者(···的人)不如好(喜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快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疏食(粗糙的饭食)饮(喝)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快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合乎法度)而富(财富)且贵(地位),于(对)我如(像)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几个人)行必(一定)有我师(老师)焉(于之,在里面);择(选择)其善者(优点)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不好的方面)而改(改正)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者(流逝的时光)如斯(代词,这)夫(语气词),不舍(放弃)昼夜。
”——<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军队的总称)可夺(改变)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意志)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地)学(学习)而(并列)笃(忠实,坚守)志(志向),切(恳切的)问(发问)而近(当前的)思(思考),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诫子书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之行(指操守、品德、品行),静以(连词,表目的)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俭以养德。
非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无以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非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无以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立志)无以成(达成,成就)学。
淫慢(放纵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则不能治性(修养,陶冶性情)。
年与(跟随)时驰(疾行,这里快速逝去),意与日(时间)去(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成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凋落),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悲守穷庐(破房子),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放纵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轻薄浮躁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狼《聊斋志异》一屠(宰杀畜牲,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的人)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假字,通“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缀,连接。
这里有紧跟的意思)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并(一起)驱如故(故,旧、原来)。
屠大窘(j iǒn g紧张为难),恐(担心)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堆积柴草)其中,苫s hàn蔽(覆盖,遮蔽)成丘。
屠乃(于是,就)奔倚(靠)其下,弛(放松,这里指卸下)担持刀。
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s hǎo时(一会儿),一狼径去,其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坐(蹲坐)于前(在前面)。
久(很久)之(没有实在意义),目似瞑(闭眼),意(神情)暇(空闲)甚。
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杀死)之。
方(正,刚)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打洞。
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指柴堆)中,意将隧(s uì:从隧道过去,名词活用为动词)入以攻其(指屠户)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屁股)尾。
屠自后断其(指狼)股(大腿),亦毙之。
乃(才)悟(明白)前狼假寐(睡觉),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以诱敌。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一会儿)两毙,禽兽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哉?止增笑(笑料,动词活用为名词)耳(罢了)。
本文主旨: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