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语文
《祝福》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祝福》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苏教版高一
必修二)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一(8)班
鲁迅扛着大旗被驱逐出中学语文教学阵地,留下落寞的
背影。是进步还是堕落?究其原因,浮躁,功利作祟。现在
的阅读者借口生活节奏飞快,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骚扰,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迷失,哪能静心、用心、细心的研读。而教者抱着发黄的教参,唱着古老的歌谣,不知这一张旧船
票已经不能登上你的客船。怎样还学生真正的阅读自主,本
教学试图突破。学生自由阅读后,提出了以下问题,学生的
思维是比较活跃的。课前展示
祥林嫂为什么问作者有关有没有灵魂的问题,是否有地狱?(虞玲玲)(陈佳烽)
文章为什么要对鲁四老爷的书房进行描写(王锴)
为什么强调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章斌泉)宣志洋
祥林嫂有工资,可为什么四叔说她是穷死的(桑江涛)(张森)
为什么提到老监生,为什么他要大骂新党?两次祥林嫂
两次微笑,多次描摹眼睛为什么?(王香钱)
为什么祥林嫂最后捐门槛?(徐甜)
祥林嫂为什么愿意一遍又一遍讲阿毛的故事?祥林嫂是
怎么死的,是因为我的话吗?(颜梦飞)
为什么再次帮忙四叔家祭祀的时候,四婶什么事也不让她做?(陈熔)
为什么写一只碗是空的?(陶徐云)
四叔说了两次“然而”到底想说什么?(余钟铟)
对于祥林嫂的死,短工为何漠不关心,淡然的回答鲁迅(黄银伟)
祥林嫂姓卫,为什么叫她祥林嫂(奕永清)
祥林嫂为什么问鲁迅死后有没有灵魂?第二天就死了?(冯焕)
祥林嫂为何要重复她悲惨的故事?(景玲佳)
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是如何反抗的?(董银君)
四叔为何骂祥林嫂是谬种?朱佳能(朱银炳)
多维观照叙事,聚焦核心素养——《祝福》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学生小组间思考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 生: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迫改嫁强烈反抗,家 破人亡再到鲁镇,忍受痛苦惨遭排斥,失魂落魄沦 为乞丐,雪夜惨死横遭辱骂。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 完成“关于祥林嫂的死亡报告”,完成后请代表来发 言。 (学生小组间合作完成死亡报告相关内容) 师:下面哪个小组派代表来填一下死者档案? 生:性别女;年龄四十岁上下;身份有童养媳、 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改嫁的女人、幸福 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寡妇、被赶出自己 家房子的人、女佣人、乞丐,很多身份;亲属无;遗产 有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师:很好,很全面。下面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 下死亡的地点?
yuwen jiaoxue yanjiu
多维观照叙事,聚焦核心素养
———《祝福》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 李立国
(课前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粤语演 讲《治国方针》)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大家刚刚入场的时候看了我们的国父孙 中山先生在上海发表的《救国方针》演讲,仿佛又 回 到 了 100 多 年 前 , 老 师 就 来 自 孙 先 生 的 故 乡———广东省翠亨村,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最 大的贡献就是在 1911 年发动了辛亥革命,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发生 13 年后的 1924 年,当时的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 就跟随鲁迅先生共同回到当时的缩微社会— ——鲁 镇,去参加一下那里的“祝福”。(板书) 小说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是讲故事的艺术。 《祝福》中最主要的是讲了谁的故事? 生(齐答):祥林嫂的故事。 师:对,祥林嫂的故事。(板书)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期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评点鉴赏,写对联概括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第三阶段,针对学习平台中同学们的焦点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机房里展开交流、研讨。
在实体课堂上,我们进行了题为“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一)”的学习活动。第一件事,我们通过比较同学们草拟的三张年表,对祥林嫂这个人物悲惨的一生做了一番整体的感知与梳理;第二件事,对祥林嫂那三幅烙进读者心底的肖像,进行了深入的感知和分析。老师用一副对联,把上节课的内容串连了一下:三张传神照,一世悲苦情。上课前,石儒婧同学交给老师一张纸条,她对祥林嫂肖像做了这样的概括:素面青衫,身似孤舟不系;苍颜白发,心如槁木将朽。怎么样?很不错吧!我觉得同学们比我的概括更形象。(学生们流露出惊讶与佩服神情。)
今天,我们将进行“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二)”的学习,主要内容是根据同学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帖子、争论,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老师梳理出三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以便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体会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研讨内容。(出示PPT。)
姓名:杜文渊呢称:洛洛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呢?……”多么可悲!当一个人将死亡作为向往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留住她的脚步了。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是柳 妈 告 诉 祥 林 嫂 的 ,看 后来 祥 林 嫂 的 反 应 , “ 她脸 上
5 1 ~ 7段 中,祥 林嫂 询 问 “ ” 关于魂 灵之 事 。 步 我 步 紧逼 的 追 问 , 表 现 出祥 林 嫂 对 阴 曹地 府 团 圆之 事 的
恐惧 也 有 , 凶为 她 先 问 “ 可能 是 有 地狱 _ , 等她 到 了 r” 阴 间 以 后 , 两 个 丈 夫 就 把 她 分 了 … …
二 件 事 , 对 祥 林 嫂 那 三 幅 烙 进 读 者 心 底 的 肖像 , 进 行 有 注 意 到 刘 星 雨 他 们 的 问题 , 我 只 是 直 接 结 合 文 本 ,
艺 点 头 )还 有 哪 位 同 学 想 发 表 见 解 ?
石 儒婧 :我从祥林嫂说话 的语气 中感觉到,她对
这 个 问题 很 关 心 。还 有 下 面 “ 就 有 地 狱 了 ” “ 能 也 , 都
见面 了 ” ,她 的语 气 很 肯 定 , 不容 “ ” 去 反 驳 ,她 是 我
象 与 命 运 ,分 析 作 者 的创 作 意 图, 归 纳 小 说 的 主 题 。 下面 , 我们 进 入第 一个 研 讨 内容 。( 出示 PPT 。 )
姓 名 : 杜 文 渊 昵称 : 洛洛
希 望 死 后 一 家 人 可 以见 面 的, 她 并 不 害 怕被 二 夫 劈 分 。 邓老 师 : 也就 是 说 , 你 是 同意 团圆 的 。 ( 石儒 婧 点 头 )当 我 们 有 争 论 的 时候 , 应 该 怎 么 做 呢? 我们 先 思 考一 下 : 祥 林 嫂 的 这 些 问题 是 怎 么 来 的 呢 ? 关 于 灵 魂 的 问题 , 是 她 自己凭 空 想 出来 的吗 ?
教资面试高中语文《祝福》教案+试讲稿(逐字稿)
《祝福》教案
一、导入:作者+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鲁迅”的照片,从作者角度引出所学过的文章。如:《少年闰土》《故乡》《孔乙已》《藤野先生》《阿Q正传》,进而过渡到他的另一篇课文。
二、初读
1.介绍作家背景
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它反映了辛
亥革命以后,中国黑暗的现实社会。
2.初步朗读
名家范读、同学交叉朗读。
三、析读
小组讨论:深刻分析文中对于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
却还是红的。
1.为什么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死了当家人,是个寡妇。)
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2.能看出祥林嫂的什么形象?(年轻、朴素、勤劳、温顺的新寡妇)
3.朗读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1.为什么再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因为死了第二任丈夫,更是因为死了儿子,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2.与第一次来鲁镇有什么变化?(再次当寡妇,所穿的衣服不变,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受到更大的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内心痛苦又难以表达。3.从这里又能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慈祥的中年妇女,又是有着悲惨命运的妇女。)
4.朗读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祝福》优秀教案8
人教必修三《祝福》优秀教案
《祝福》教学设想:
1、学之难——长达万余字十几页的小说,放在新学期第一课,姑且不说难度大,就是让学生阅读全文一遍,估计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耐心,因此设计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去预习,可以避免课堂上因为预习而出现空白的情形。
2、教之难——另外由于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教学时容易导致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我认为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是学习这课的关键。
第一课时
问题设计:
1、人物——小说涉及的人物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既可以解决本问题,同时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a、祥林嫂
b、鲁四老爷
c、柳妈
d、卫老婆子 e四婶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2、环境描写——找出课文的环境描写段落并朗读
3、故事情节——给祥林嫂列年表
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以前二十六七岁,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春天死了丈夫,年底(冬初)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
到鲁镇十三年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作业:小作文——《祥林嫂个人简历》《祥林嫂的故事》
预习配合:
1、注音:
监(jiàn)生烟霭(ǎi)朱拓(tà)不更(gēng)事
贺家岙(ào)荸荠(bíqí)草窠(kē)渣滓(zǐ)
炮烙(páoluò)惴惴(zhuì)歆(xīn)享牲醴 (lǐ)
异曲同工之妙 有效教学典范
异曲同工之妙有效教学典范——浅评《祝福》“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录案例
用心学完《祝福》“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录,我收益匪浅。该案例在如何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给我的启示颇多,可谓有效教学模式的典范。下面做些评析,敬请辅导老师予以斧正。
(一)大胆取舍,巧妙切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两位授课老师都很好地整合小说教材内容,避免一节课面面俱到,大胆取舍,“长文短教”,巧妙切入。海口琼山华侨中学的龙敏老师以“祥林嫂印象剪影”为切入,引领学生赏析祥林嫂的尘世经历。而袁佳老师则以“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丁玲语)为切入,师生共同探讨祥林嫂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从而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妙在切入点好,我很欣赏两位执教老师既高屋建瓴又十分巧妙地设计问题,紧扣了小说文本的核心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也就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翻转课堂”模式新理念龙老师和袁老师课前及时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学案,促成了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因为小说《祝福》篇幅较长,学生课前若不熟悉文本,有限的课堂时间根本无法完成鉴赏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的学习目标。这种课前学案起到了质疑导学的作用,学生对小说大致情节有所了解,如有关祥林嫂印象剪影,烘托祥林嫂的次要人物(柳妈、鲁四老爷等),精彩的环境描写与肖像描写等。纵观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流程,很好地体现了“翻转课堂”模式新理念,也就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有效地达成了“三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板书:“谁是凶手?”)生2:鲁四老爷呗!
生3:还有四婶。
生4:柳妈也是的。
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
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生8:总之,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生9:鲁四老爷肯定是凶手。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他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一句“可恶!然而……”多少带了点支持的味道。祥林嫂再到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他在精神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
生10:这个家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生11:鲁四老爷还有一个帮凶,就是四婶。
生12:我赞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一声喝令,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师:我打断同学们一下。“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个怎样的句式?
生13:感叹句。
师:好。这是从语气上说。从语序上说呢?
生14:倒装句。
鲁迅《祝福》优质教学设计
鲁迅《祝福》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说的把握、品味,概括提炼出鉴赏小说情节美的方法。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生通过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鉴赏,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解读。
二、重、难点
1.从肖像描写、细节描写中把握祥林嫂和祥林嫂周围人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预习作业
1. 找出题目祝福在文中的内容,思考祝福的含义。
2. 熟悉本文情节,理清主人公的遭遇。
第一课时:理情节品肖像读人物。
一、导语设计
鲁迅,1881年(光绪七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南城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1936年病逝于上海山阴路(原施高塔路)寓中。
鲁迅,是差不多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伟大在哪里?《鲁迅的智慧》一书中写到:他善于发现你闻所未闻的真相,也善于推翻你司空见惯的常理。他的智慧最朴实,最平俗,也最雅致;最实用,最真切,也最深沉。今天,我们就以《祝福》来品一品鲁迅的智慧。
二、请同学介绍创作本篇小说的背景,教师补充
中国的二十世纪初经历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1919年的五四运动,倡导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的精神。可是也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这两次复辟的发生,说明了历史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祝福》选自《彷徨》。鲁迅的《彷徨》收录了他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三、理情节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作者:俞珺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01期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评点鉴赏,写对联概括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第三阶段,针对学习平台中同学们的焦点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机房里展开交流、研讨。
在实体课堂上,我们进行了题为“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一)”的学习活动。第一件事,我们通过比较同学们草拟的三张年表,对祥林嫂这个人物悲惨的一生做了一番整体的感知与梳理;第二件事,对祥林嫂那三幅烙进读者心底的肖像,进行了深入的感知和分析。老师用一副对联,把上节课的内容串连了一下:三张传神照,一世悲苦情。上课前,石儒婧同学交给老师一张纸条,她对祥林嫂肖像做了这样的概括:素面青衫,身似孤舟不系;苍颜白发,心如槁木将朽。怎么样?很不错吧!我觉得同学们比我的概括更形象。(学生们流。露出惊讶与佩服神情。)
今天,我们将进行“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二)”的学习,主要内容是根据同学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帖子、争论、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老师梳理出三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以便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体会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研讨内容。(出示PPT。)
姓名:杜文渊
祝福 课堂实录教案
祝福详细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积累(生字词)
2、识记作者及其作品
3、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4、理清文章结构
5、分析人物形象
6、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作用
一、描绘导入
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枝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
二、课前预习: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正、侧面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1、小说集:
(1)《呐喊》,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
《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2)《彷徨》,收集1922——1926年的小说,《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
(3)《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
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
2、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
忆性散文。
3、散文诗集:《野草》。
一场关于祥林嫂悲剧的激辩——《祝福》课堂实录
一场关于祥林嫂悲剧的激辩——《祝福》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学过《祝福》,大家对祥林嫂这个人物评说不一,对其死因更是众说纷纭。综观大家的课后随笔,对其死因的分析大致可分为两种:“残酷的现实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和“悲剧的性格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下面,请自由组成辩论小组,就“祥林嫂之死”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注意:思考后确定正反方,中途不得改变观点,变换辩论阵营。
(学生快速组成两大阵营。正方:残酷的现实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反方:悲剧的性格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分别确定主要辩手,全体同学参与自由辩论。)
师:关于“祥林嫂之死”的辩论,现在开始。首先请正方一辩陈述观点。
正方一辩(曹亚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方辩题是:残酷的现实,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首先,让我们掀开历史的帷幕,走进那个封建迷雾中的小镇——鲁镇。
鲁镇,就是旧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在辛亥革命已经过了13年之后,在鲁镇,民国规定的阳历仍不通行,人们仍然过旧历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在康有为已变为“保皇派”之后,鲁四老爷仍旧大骂他为“新党”;在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后重回鲁镇,鲁镇人却仍旧称呼她为“祥林嫂”,对她的第二次婚姻丝毫不肯承认,鲁镇人古老的贞洁观念丝毫未变;在祭祀时,准备祝福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而祥林嫂在祭祀时连“沾手”的资格都没有,即使“捐了门槛”也不能得到宽恕……这一切的一切,不是证明了鲁镇就是旧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等级制、妇女压迫制的缩影吗?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邓虹(执教者);俞珺(整理者)
【期刊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评点鉴赏,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邓虹(执教者);俞珺(整理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21
【相关文献】
1.把“虚拟”变为“实在” 把“理念”变为“现实”--专家赏评邓虹老师《我眼中的祥林嫂》一课 [J],
2.《背影》教学实录(节选) [J], 黄厚江;
3.跨界的融会贯通——《议论文评改》教学实录(节选) [J], 张玉新
4.《复活》(节选)教学实录(下) [J], 程翔
5.《复活》(节选)教学实录(上) [J], 程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祝福》优秀教案
《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
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
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课前预习:读准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小标题—理清祥林嫂的一生不幸经历
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不变”的环境及习俗—三次肖像分析“变化"的祥林嫂—个人不幸经历造成的变化—周围接触的人加速了变化(部分若讲不完留在第二课时讲)
第二课时:活动课,学生讨论自主赏析课文第四部分(第二次做工到变为乞丐)
第三课时:课文写作手法总结——标题分析
也可以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三”:祥林嫂命运的三起三落,三次肖像描
写,三次反抗.
也可以片段:为《祝福》中的“我”写日记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饭后,防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小说张力显意蕴--《祝福》教学实录及感言
46
2021.4
•高中本版主持/安秀海
课 堂
小说张力显意蕴
◆案例评品
【教学设想】
这是一节具有探索性质的小说阅读课。有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深入理解《祝福》中祥林嫂之死的悲剧意义;二是把握叙述张力如何给作品带来深刻性和艺术之美。这节课的探索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试图跳出“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的小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从人物形象的“张力”入手,带动对小说各要素的解读,结合小说中祥林嫂覆亡命运不断被延宕所带来的丰富社会内涵,来探讨小说的悲剧意义和艺术之美;二是突破从纯粹读者的视角对作品进行体验和思考,试图从写作者角度作一点尝试性阅读——小说为什么是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当然最终还是指向小说内涵,但也突出了对小说这种文本特征的深入认识和思考。
相较于诗歌、散文等体裁,张力的运用在小说文本中表现得很突出,而鲁迅小说的张力运用更是突出,它赋予了鲁迅小说以无限的深刻性和独特的审美性。从“张力”入手,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别样的审美历险,希望在感受作品深藏的惊心动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实录】
一、引入话题,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我想问一下,你经常读小说吗?你觉得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生1:有时会读一点。我觉得好小说应该情节曲折,有波澜,能抓住人。
生2:好小说应该主题深刻,有意味,让人思考。生3:小说讲故事,语言也要好,要生动,不能枯燥。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都抓住了好小说的基本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深想一下:好小说是怎样做到主题深刻的呢?你是通过什么路径感受到它主题深刻的呢?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谁杀死了祥林嫂——鲁迅《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于海霞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板书课题)。课前已经布置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与印发的材料,想必大家已经产生了很多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个问题,谁杀死了祥林嫂?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1:我觉得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凄惨死去的时候,鲁四老爷没有一句同情话,反而说祥林嫂死得“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并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
师:骂祥林嫂是“谬种”,就是杀害她的凶手?
生1:就这一点当然不能说。鲁四老爷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就对她皱眉头,并告诫鲁四婶,说祥林嫂“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的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鲁四老爷家祭祀的时候,祥林嫂只能烧烧火,没有别的事做,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这无疑在祥林嫂饱受创伤的心灵上又撒了一把盐。最后,鲁家将祥林嫂赶出门,使她流落街头,变成乞丐,死于祝福声中。从这些情况来看,祥林嫂之死是鲁四老爷一手造成的,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
师:那么鲁四老爷是怎样杀害祥林嫂的呢?是用刀枪棍棒杀了她,还是指使人投毒谋害?
生2:不是,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方式很独特,主要是从精神上打击祥林嫂。刚才生1所说的鲁四老爷对待祥林嫂的态度和言行,就是通过对祥林嫂精神的一步步打击,从而杀害祥林嫂的。
师:鲁四老爷怎么会从精神上下手杀害祥林嫂而不直接从肉体上消灭祥林嫂?请大家谈谈对鲁四老爷这个人的认识。
生3: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方式确实很独特,采用的是精神打击,这与鲁四老爷的家庭身世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3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个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做评点鉴赏;写对联概括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第三阶段,针对平台学习中同学们的焦点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机房展开交流、研讨
在实体课堂上,我们进行了题为“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一)”学习活动第一件事,我们通过比较同学们拟的三张年表,对祥林嫂这个人物悲惨的一生做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梳理;第二件事,对祥林嫂那三张烙进读者心底的肖像,进行了深入的感知和分析老师用一副对联,把上节课的内容,串连了一下:三张传神照,一世悲苦情上课前石儒婧同学交给老师一个纸条,她对祥林嫂肖像作了这样的概括的:素面青衫,身似孤舟不系;苍颜白发,心如槁木将朽怎么样?很不错的吧?(同学们流露出惊讶与佩服神情)而且我觉得比老师的概括更形象
今天,我们将进行“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二)”的学习主要内容是根据同学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帖子、争论、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老师梳理出三个比较集中的
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以便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体会、感受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研讨内容
打出PPT:
研讨一:
姓名:杜文渊昵称:洛洛(资料1:P15 )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呢?……?” 多么可悲!当一个人将死亡作向往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留住她的脚步了
姓名:郄艺昵称:冬亦暖(资料2:P1 )
517段祥林嫂询问“我”关于魂灵之事步步紧逼的追问,表现出祥林嫂对阴曹地府团圆之事的热切关注与满心想往
姓名:刘星雨昵称:更吹落
祥林嫂问是否有地狱是怕被二夫劈分还是想念儿子?(同时提问者:刘佩怡、于未央)
邓老师:好,先请杜文渊同学说一下,你坚持帖子上的这个观点是吗?
杜文渊:我认为通过第17段作者对于祥林嫂精神、动作、语言的描写,作者还是把死亡当做一种向往来写的,因为对她来说,这个地狱不是恐怖的地方,而是一个能与自己家人团聚的地方而这个真正的世间,却没有她的容身之地所以我
认为她是把死亡当做向往
邓老师:郄艺同学呢?
郄艺:我觉得可能都有吧,其实我刚开始没有注意到刘星雨他们的问题,我只是直接结合文本,包括看课文其他部分,祥林嫂遭受那么悲惨的境遇,已经是遭遇一波又一波的打击,希望之后不断的绝望,已经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生活下去的愿望了,所以她对于人世间的东西绝望了,所以他对鬼神有向往我看了刘星雨的问题,又觉得恐惧也有因为她先问“可能是有地狱了”,等她到了阴间以后,两个丈夫就把她分了……
邓老师:也就是说,你现在看了同学的提问后,促使你有了新的想法,认为两方面内容都有对吗?(郄艺点头)还有哪个同学想说?
石儒婧:我是从她的语气给我的感觉说的,“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觉得她问这个问题问的很迫切还有下面“也就有地狱了”,“都能见面了”,她语气很肯定的,不容我去反驳,她是希望死后一家人可以见面的她并不害怕被二夫劈分
邓老师:也就是说,你是同意团圆的(石儒婧点头)当我们有争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思考一下,祥林嫂的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呢?关于灵魂的问题?是她自己凭空想
出来的吗?
林意:在后面,柳妈跟她说的,22页,最后一段……(读原文)这是柳妈告诉祥林嫂,看后来祥林嫂的反应,她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说明她以前是不知道这种事的
邓老师:那么你觉得,祥林嫂向“我”询问的目的是什么呢?
林意:我觉得,她首先是要确认一下柳妈说的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呢,她听到“我”说“有”的时候,她紧接着就问:“那么,也就有地狱了”我觉得这话体现了她希望有地狱,她希望到地狱去,和她的家人团聚
邓老师:让我们看一下原文,刚才林意读到:“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害怕什么?
刘星雨:我觉得她害怕的是二夫劈分从字面来看,能不能把“那么”、“那么”理解成极度的恐惧?她到地狱后可能面临两个结果,一个是二夫劈分,一个是见到儿子,见到儿子是她唯一的希望,或许二夫劈分也不那么可怕了所以我比较纠结
邓老师:比较什么?纠结?很有意思哦,刘睿要说
刘睿:我觉得对地狱的恐怖占多数,因为“她显出恐怖的神色,”她当时没有回答,但是非常苦闷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都黑着眼圈说明这个话在她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随即她就去捐门槛,她把一年所有的积蓄都用在门槛上,她想避免到阴司被锯开这件事情后来她捐了门槛,四婶还是不
让她祭祀,“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得灰黑,再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眼睛窈陷下去了,……简直是一个木偶人”从这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对她内心,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她意识到自己避免不了到阴司被锯开联系一系列心理活动,她更多的是害怕,是为迷信所迫的
邓老师:有没有道理?我看很多同学在频频点头刘睿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把相关的描写阐释得非常清楚,都是从课本里相关的词挑出来深入分析理解,最后形成自己的答案:祥林嫂是恐惧地狱沦为乞丐以后,看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回来了,便想弄清这个问题说明这种恐惧多年一直在她的内心深处萦绕着,挥之不去另外,我们看看人物对话里面,有没有符合刘睿同学刚才分析的呢,他说,那种对阴间的恐惧一直困扰着她,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她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那个词特关键?对,是“究竟”!改一下,去掉它,句子有何变化?
毛瑞九:我觉得加了“究竟”语气更强烈,表现她对这个问题想了很长很长时间,迫切想知道答案
邓老师:嗯,由此可见刚才刘睿同学分析得真好这段文字又有没有一些同学所说的“盼望团圆”的意思呢?
学生读书:“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