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技术

合集下载

第五章萃取技术.课件

第五章萃取技术.课件
有机溶剂中胶束 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疏水尾部向外,而亲 水头部向内,称为反 胶束。
当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 反胶束时,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线性增大。
通过测定有机相中平衡水浓度的 变化,可以确定形成反胶束的最低 表面活性剂浓度。
反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分子 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是热 力学稳定的体系。
K a AH
(5-3)
其中,Ka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H]和[A-]分别为游离酸和其酸根离 子的浓度。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 仅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 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其分配常数为
Aa
AH
AH
(5-4)
其中,AH 表示有机相中游离酸的
浓度,Aa为游离酸的分配常数。
利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测得的水 相浓度为游离酸和酸根离子的总 浓度,故为方便起见,用水相总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
定义: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两相间 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应用: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 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 青霉素。
化学萃取
定义: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的化 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 向有机相分配。
应用: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 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回收。
液体
双水相萃取
萃取剂
液固萃取(浸取)
固体原料 超临界流体
液体原料
2.反 萃 取
定义: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 转入水相的操作。
作用: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后续 分离操作。
洗涤:常常加在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之间,目 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 质,提高反萃取液中目标产物纯度。

萃取技术的名词解释

萃取技术的名词解释

萃取技术的名词解释萃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提取,将所需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环保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技术基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利用溶剂提取物质。

在萃取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使所需物质在该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到目标物质的特性以及目标溶剂的易得性和成本。

二、常见的萃取方法1. 液液萃取:该方法是将所需物质从混合液中通过溶剂的萃取分离出来。

常见的液液萃取方法有分散溶解法、结晶溶解法以及萃取柱等。

2. 固相萃取:该方法是利用固定相吸附剂或强吸附性树脂对目标物质进行吸附分离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相萃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膜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薄膜的渗透性来实现物质的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纳滤、反渗透、超滤等。

三、萃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化学领域:在化学合成中,萃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例如,有机合成中利用溶剂的选择性萃取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所需产物。

2. 制药领域:制药工业中,萃取技术可用于纯化药物、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效能。

例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药物成分,或者从药物合成中分离纯化所需的中间体或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3. 环保领域:萃取技术在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通过萃取技术可以高效地将目标物质从废水或大气中分离出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萃取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萃取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溶剂的选择和回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到溶质的性质,另一方面,对溶剂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节能环保的问题。

其次,萃取技术在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萃取分离过程需要高投入的设备和设施,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萃取过程,减少成本,并且推动其在工业化应用中的发展。

萃取的概念描述

萃取的概念描述

萃取的概念描述萃取是一种物质分离技术,是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要的成分,通常通过溶剂来进行。

这种技术在化工、生物、食品、药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萃取技术的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得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和处理混合物,提高原料的纯度,提取有用的成分。

萃取技术可以分为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类型。

溶剂萃取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不溶的液体溶剂之间的亲和性差异,使待分离的成分在其中之一中富集,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溶剂萃取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溶质在两种不同亲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相对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通常适用于分离有机物、生物活性物质或金属离子等。

固相萃取是指将待分离的成分吸附在固定在固体载体上的化学吸附剂上,然后通过溶剂的冲提或洗脱把被吸附的物质分离出来。

固相萃取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生物样品前处理、药物分析等领域。

萃取过程中溶剂选择、比例和操作条件均会影响最终的分离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萃取过程中溶剂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萃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石油工业中,可以通过萃取从原油中提取有用的燃料、润滑油和化工产品;在化工工业中,可以通过萃取实现有机合成反应中产物和废物、产物和原料的分离;在生物工程领域,可以通过萃取提取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等;在医药工业中,可以通过萃取获取药物原料、提取中草药成分等。

在食品加工中,也可以利用萃取技术来提取植物油、脂肪、色素等。

萃取技术还在环保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处理废水、处理工业废气等。

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传统的萃取技术通常需要大量的溶剂和能源,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不利于环境保护。

另外,由于溶液中成分的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悬浮物的存在等原因,萃取的过程可能受到干扰,导致分离效果不理想。

因此,如何改进萃取技术,提高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当前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人们尝试研发新的萃取技术。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萃取是指从混合物中提取、分离或浓缩出一种或多种目标化合物。

萃取是化学分离和提纯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化学品等领域。

一、萃取操作萃取操作一般有四个步骤:样品的准备,样品的溶解,萃取操作,提取物的收集。

1. 样品的准备无论是从生物组织、食品、环境样品等都需要精确的称量取一定量的样品,并将其细细地粉碎均匀。

有些样品含有固体颗粒、沉淀,需要先经过过滤、沉淀去除。

2. 样品的溶解将样品放入溶剂中,使得样品全部溶解。

溶剂的选择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以及萃取的目的。

如果样品固态,可采用加热、超声波等方法促进样品的溶解。

3. 萃取操作萃取的原理是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d)不同。

在分配系数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将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摇晃、搅拌等方式接触,使得目标化合物向萃取剂转移。

常用的萃取方法有以下几种:(1)液-液萃取:通过不同的溶剂将萃取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2)固-液萃取:通过溶解固体样品中的化合物,在液相中萃取提取目标化合物。

(3)固相萃取:使用吸附剂作为电子结构相似物质的萃取剂,得到吸附物解吸出的化合物。

(4)气相萃取:使用吸附剂作为气相中化合物的萃取剂,从气相中吸附目标化合物。

4. 提取物的收集将提取物收集在分液漏斗中,通过分离漏斗的分离嘴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与萃取剂。

目标化合物及时转移到下一个工艺步骤继续进行处理。

二、注意事项1. 样品应取自整个样品锅中心,避免采取表面的沉淀和颗粒。

2. 残留溶剂会影响最终分析结果,因此需要充分蒸发掉萃取后溶剂。

3. 萃取过程中应注意萃取剂的使用量,过多会降低分配系数,过少会降低提取效率。

4. 萃取剂的选择应与目标化合物有良好的互溶性、萃取效率高,并尽量避免与样品中其它有害成分相反应。

5. 操作中尽可能避免引入空气,避免漏液或发生爆炸。

6. 对于有毒或易燃易爆物品的萃取操作需要加强安全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操作,并设立有毒气体和火警报警器。

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萃取技术的概述萃取技术是一种通过选择性分离溶解在不同相中的化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相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选择一种合适的溶剂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本文将介绍萃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萃取技术的原理萃取技术的原理依赖于两个基本步骤:提取和分离。

2.1 提取提取是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转移到一个合适的溶剂中的过程。

提取的选择性依赖于目标物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液液萃取:利用两种不溶性液体(通常是水和有机溶剂)的相分离性质,通过溶剂与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

•固相萃取:使用固定的吸附剂将目标物质吸附在表面上,然后通过洗脱剂将目标物质从吸附剂上洗脱出来。

•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具有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作为溶剂,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目标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

2.2 分离分离是将提取到的目标物质与溶剂进行分离的过程。

分离的方法根据溶剂的性质和目标物质的特性而定。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结晶、凝胶过滤、离心和薄层色谱等。

•蒸馏: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沸点的高低逐个蒸馏出来。

•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通过控制温度来使目标物质结晶出来。

•凝胶过滤:利用凝胶过滤材料对颗粒物质的筛选作用,将目标物质与溶剂分离。

•离心:利用旋转离心仪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度不同的颗粒或液体分层沉淀,达到分离的目的。

•薄层色谱:利用固定在薄层上的吸附剂对混合物进行分离,通过溶剂在薄层上的上升作用使混合物中的组分逐渐展开。

3. 萃取技术的应用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化学、制药、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3.1 化学领域在化学领域,萃取技术常用于有机合成中的产物提取和纯化过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萃取方法,可以将目标化合物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减少杂质的干扰,提高产物的纯度。

萃取技术 认识萃取设备

萃取技术 认识萃取设备

填料萃取塔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填料萃取塔的特点: ①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 ② 生产强度小,传质效率较低。填 料萃取塔适用于腐蚀性料液、处理量 较小、工艺要求的理论级数小于3的 场合。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⑶ 转盘萃取塔
1951年,Reman研究开发了转盘萃取塔,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认 识 萃 取 设 备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子任务1 认识萃取设备
萃取设备是溶剂萃取过程中实现两相接触与分离的装置。在液液萃取过程中, 轻重两相在萃取设备内充分接触,呈湍流流动,实现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后, 又能较快地分离,包括混合和分离两个部分。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子任务1 认识萃取设备
一般地,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以F表示)中,易溶于溶剂的组分称为溶质 (以A表示),难溶于溶剂的组分称为原溶剂(以B表示),选定的溶剂为萃取 剂(以S表示)。萃取剂应对原料液中的溶质应具有尽可能大的溶解度,而对 原溶剂应完全不互溶或部分互溶。
(1)若萃取剂对原溶剂完全不互溶,则萃取剂与原料液混合后会成为两相, 其中一相以萃取剂为主,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萃取相(以E表示);另一相 以原溶剂为主,溶有未被萃取的溶质,称为萃余相(以R表示)。
在萃取过程中,轻、重两相分别由塔底和塔顶进入,由塔顶 和塔底排出。萃取时,连续相充满整个填料塔,分散相由分布器 分散成液滴,与连续相逆流接触中进行传质。为了使分散相更好 地分散成液滴,有利于两相接触传质分离,萃取塔宜选用不易被 分散相润湿的填料,通常,陶瓷材料易为水溶液润湿,塑料填料 易被大部分有机液体润湿,而金属材料无论对水或者是对有机溶 剂均能润湿,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以及鞍型等。
筛板萃取塔

萃取的方法

萃取的方法

萃取的方法
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萃取方法:
1. 液-液萃取:这是最常见的萃取方法,涉及两种不互溶的液体(通常是水和有机溶剂)之间的分离。

例如,油和水可以通过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有机溶剂来分离。

2. 液-固萃取:也称为浸提,这种方法用于从固体物质中提取某些成分。

通常是将固体物质浸泡在溶剂中,然后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使溶剂蒸发,从而提取出所需的成分。

3. 固-液萃取:也称为升华,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从固体物质中提取某些挥发性成分。

通过加热固体物质,使所需的成分从固体中升华出来,然后将其冷凝并收集。

4. 微型萃取技术:微型萃取技术是在实验室规模上应用的微小型化
萃取技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微小的体积上完成样品的处理和分离。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试剂的使用量。

5.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高密度和低粘度。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从固体或液体中提取某些成分。

常用萃取工艺技术

常用萃取工艺技术

常用萃取工艺技术
常用萃取工艺技术是指利用溶剂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分离目标成分的技术方法。

常用的萃取工艺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液-液萃取、浸提、沉淀与过滤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用的萃取工艺技术。

溶剂萃取是指利用溶剂将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目标成分溶解并分离出来的过程。

该工艺技术适用于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值的成分、从天然植物中获取活性成分等。

通常,选择合适的溶剂对混合物进行反复萃取,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来获取目标成分。

液-液萃取是指利用两种或多种互不溶的液体相实现分离的技术。

该工艺技术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有机物、金属离子等。

通常,两种相具有不同的密度,通过调节温度、pH值、溶液浓度等条件可以使目标成分在两相之间分配,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目标成分从有机相中分离出来。

浸提是指将所需成分从原料中萃取出来的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适用于从植物、动物等天然原料中提取有用成分。

通常,将原料与萃取剂浸泡在一起,使有用成分溶解到萃取剂中,然后通过蒸发、蒸馏等方法分离出目标成分。

沉淀与过滤是指利用物料的相容性差异实现分离的技术。

该工艺技术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固体颗粒、脱色等。

通常,通过调节溶液pH值、温度等条件,使固体物质发生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出来。

萃取工艺技术在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工艺条件和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目标成分的分离纯度和产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萃取技术_精品文档

萃取技术_精品文档
0 萃取技术
概述 溶液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其他萃取技术
0.1 概述
一、基本概念及分类
概念: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混溶的两相之间分 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技术。
分类:
参与溶质 分配的两 相不同
液-固萃取 液-液萃取
萃取原理
物理萃取 化学萃取 双水相萃取 超临界萃取
K = 萃取相浓度/萃余相浓度= X/Y 应用条件:(1)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之
互溶度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 型,即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分离因数
若原来的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含有溶 质B,则由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 A和 B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如A的分配系 数较B大,这样萃取剂对溶质A和B分离能 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数β来表征:
常用聚合物: 聚乙二醇-葡聚糖
聚乙二醇-无机盐系统
无毒原则
双水相体系形成的原因
1. 双水相体系的成因是聚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 即聚合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间无法 渗透,从而分为两相。一般认为,只要两种 聚合物水溶液的水溶性有所差异,混合时就 可发生相分离,并且水溶性差别越大,相分 离的倾向越大。
0.2 溶剂萃取技术
就是在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中加入一种与其 基本不相混溶的液体作为溶剂,构成第二相, 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 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选用的溶 剂称为萃取剂,以S表示;原料中容易溶于S 的组分,称为溶质,以A表示;难溶于S的组 分称为原溶剂(或稀释剂),以B表示。
2. pH的影响
pH会影响蛋白质中可离解基团的离解度, 因而改变蛋白质所带电荷和分配系数;另外, pH还影响系统缓冲物质磷酸盐的离解程度, 从而影响分配系数。

第1章 萃取技术

第1章 萃取技术

7、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
(3)超临界流体由于状态的改变,很容易从分离成分中脱除, 超临界流体由于状态的改变,很容易从分离成分中脱除, 不给产品和原料造成污染,因此, 不给产品和原料造成污染,因此,尤其适用于食品和医药等行 业。 (4)特别适用于具有热敏性或易氧化的成分,如食品的香气成 特别适用于具有热敏性或易氧化的成分, 适用于具有热敏性或易氧化的成分 分、生理活性成分以及酶和蛋白质等成分的提取和提纯。 生理活性成分以及酶和蛋白质等成分的提取和提纯。 (5)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属于高压技术,需要相应的高压设备。 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属于高压技术,需要相应的高压设备。 高压设备
萃取技术>> 第1章 萃取技术>>一、概述
2、提取过程活性成分存在的环境
绿色虚线:固体颗粒外围停滞的溶剂膜层; 绿色虚线:固体颗粒外围停滞的溶剂膜层; 线条:大分子骨架; 线条:大分子骨架; 最小圆圈:活性成分;细胞内或细胞外。 最小圆圈:活性成分;细胞内或细胞外。 目标:增大传质推动力、减小阻力? 目标:增大传质推动力、减小阻力?
Hale Waihona Puke 5、常用超临界流体: 、常用超临界流体:
流体种类 氨 水 甲醇 二氧化碳 临界温度(℃) 132.4 347.3 240.5 31.1 临界压力 (×101.33kPa) 112.2 221.1 81 73.8 临界密度(g/cm3) 0.236 0.326 0.272 0.46
6、超临界萃取: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在临界温度和临界 、超临界萃取: 压力附近的条件状态下,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 分。 与萃取和浸提比较,其相同之处均是以溶剂作为萃取剂,实 现相与相之间的传质分离 传质分离;不同的是,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剂是 传质分离 处于稍为超过其临界点状态下,即流体处于一种超临界状态,在 这种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具有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和液体 低粘度、 低粘度 的高密度特性,对许多物质成分均具有很强的分离能力,其分离 的高密度特性 速率远比常规的液体溶剂萃取快,因此其分离效率可大大提高。

萃取技术

萃取技术

4、根据萃取剂的种类和形式不同
• 溶剂萃取:依靠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 分离的萃取法。
• 双水相萃取:依靠分离物在不相容性的高分子水溶液形成 的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的萃取。
• 反胶团萃取:利用反胶团进行的萃取分离方法。 • 凝胶萃取:将凝胶作为固态萃取剂,用于对溶液中大分子
物质的浓缩和净化 • 超临界萃取:利用某些流体在高于其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
图6-3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三、影响溶剂萃取的主要因素
(一)pH (二)温度 (三)无机盐 (四)萃取剂的选择
(一)pH
• 不论是物理萃取还是化学萃取,水相pH值对弱电解质分 配系数均具有显著影响。物理萃取时,弱酸性电解质的分 配系数随pH降低(即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增大,而弱碱性电 解质则正相反。例如青霉素是较强的有机酸,pH值对其 分配系数有很大影响。图6-4是pH值对青霉素及其他有机 酸分配系数的影响,很明显,在较低pH下有利于青霉素 在有机相中的分配,当pH大6.0时,青霉素几乎完全分配 于水相中。从图中可知,选择适当的pH,不仅有利于提 高青霉素的收率,还可根据共存杂质的性质和分配系数, 提高青霉素的萃取选择性。
二、溶剂萃取工艺流程
(一)单级萃取流程 (二)多级错流萃取流程 (三)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一)单级萃取流程
• 只用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的萃取称为单级萃取。将原 料液与萃取剂一起加入萃取器内,并用搅拌器加以搅拌, 是两种液体充分混合,产物由一相转入另一相。经过萃取 后的溶液,流入分离器分离后得到萃取相和萃余相,最后 将萃取相送入回收器,将溶剂与产物进一步分离,回收得 到的溶剂仍可作萃取剂循环使用。见图6-1
• 多级错流萃取由于溶剂分别加入各级萃取器,故萃取推动 力较大,萃取效果较好,缺点是仍需加入大量的溶剂,因 而产品浓度低,需消耗较多的能量回收溶剂。

萃取技术名词解释

萃取技术名词解释

萃取技术名词解释
萃取技术,也被称为提取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化学、生物、环保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运作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将含有目标成分的物质与另一种溶剂混合,使目标成分从原始溶剂转移到新溶剂中,达到分离目标成分的目的。

萃取技术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包括固液萃取、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其中,固液萃取常用于从固体物料中提取有用成分;液液萃取常用于从液体混合
物中分离出一种或几种具有特定性质的溶质;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从固体或液体物料中将有用的组成成分溶解提取出来。

萃取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生物制药中,萃取技术被用于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环保领域中,萃取技术被用于处理各种废水,以去除其中的有害
物质;在化工产品生产中,萃取技术也是分离和提纯关键组分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萃取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原料性质、萃取剂的选择、操作条件的设置等。

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位,才能达到最优的萃取效果。

例如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就需要考虑目标成分的性质、溶解度特性、可能的副作用等,以选择最适合的萃取方法和萃取剂。

而在环保领域中,除了考虑萃取效果,还需要考虑萃取剂和处理后废水的环境影响等。

总的来说,萃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其广泛性、有效性和环保性使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如何进一步优化萃取技术,提高其效率和环保性,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萃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力,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或溶液中分离出来。

萃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率和纯度,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一、萃取技术的原理萃取技术的原理基于溶液中不同化合物对溶剂的溶解度差异。

原料混合物通常包含多种化合物,而我们只关心其中的目标化合物。

萃取技术通过选择溶剂和调节条件,使目标化合物优先溶解于溶剂中,从而实现其分离和提纯。

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溶剂萃取、溶剂萃取结晶、液液萃取、固液萃取等不同的萃取方法。

其中,液液萃取是最常见的一种。

在液液萃取中,我们将原料混合物与有选择性的溶剂相互接触,然后通过分离溶液和溶剂,从而分离目标化合物。

溶剂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它应具有较高对目标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并且与其他组分的相容性较小。

二、萃取技术的实验操作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萃取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溶液、溶剂和设备。

例如,要提取目标化合物,首先需要将原料样品研磨成细粉;如果原料样品是固体,则需要将其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同时,还需要准备分离漏斗、橡胶塞、移液管等实验器材。

2. 萃取操作步骤(1)将原料混合物与适量溶剂加入到分离漏斗中,并充分摇匀。

让混合物与溶剂充分接触,使目标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

(2)停止摇匀,静置一段时间,待两相溶液分离为上下两层,并用橡胶塞阻挡。

(3)打开分离漏斗的放液口,将下层不需要的溶液放出。

(4)小心地倒出上层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溶液至干净的容器中。

(5)重复上述步骤,以提高分离和提取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分离漏斗的干净,并避免将沉淀带入到溶液中,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3. 萃取技术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萃取过程的效率和纯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1)调节溶剂的选择和用量。

不同溶剂对目标化合物的溶解能力不同,需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特性进行选择,并适量调整溶剂的用量。

第三章 萃取技术

第三章 萃取技术

水溶剂:亲水化合物进入到水相中。
水相
两种不相溶 的液体
有机溶剂:疏水性化合物将进入有 机相中的程度就越大。
有机相
应用: 可用于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等生物小分子的分离纯化。
液-液萃取步骤
Gas
振荡几次
打开活塞
溶剂体积为样品溶 液的30%-35%。
蒸气逸出(也叫放气)
静置分层 有机相 絮状物 (乳化) 水相
超临界流体 Tc,4Pc 常压液体 15-30℃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MPa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MPa
流体 乙烯
三氟甲烷 三氟-氯甲 烷 二氧化碳
流体 乙烷
一氧化 二氮 丙烯 丙烷
9.25
26.15 28.8 31.04
5.04
4.86 3.87 7.38
32.25
36.5 91.8 96.6



萃取操作示意图
Light phase
杂质
溶质 萃取剂 原溶剂
Heavy phase
萃取、洗涤和反萃取操作过程示意图
分配系数
衡量萃取体系是否合理的 重要参数:
k y/x
y-----平衡时溶质在轻相 中的浓度 X-----平衡时溶质在重 相中的浓度
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
稀溶液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互溶度没有影响 分子类型相同,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举例:
五、反胶束萃取
1. 反胶束和反胶束系统

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自发形成 的纳米尺度的一种聚集体。


本质仍然是液-液有机溶剂萃取。
用途: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反胶束的形成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五章_萃取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五章_萃取技术

1896年Beijerinck观察到当把明胶与琼脂 或把明胶和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时, 先得到一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后分成 两相,上相含有大部分明胶,下相含有 大部分琼脂(或可溶性淀粉)。
2.2%的葡聚糖水溶液与等体积的0.72%甲基 纤维素钠的水溶液相混合并静置后,可得到两 个粘稠的液层。
多级逆流萃取图
L1
L2
S
L3
混 分混 分混 分 合 离合 离合 离 器 器器 器器 器
F
第一级
第二级
R3 第三级
青霉素的多级逆流萃
取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含青霉素乙酸戊酯
青霉素滤液
废液 乙酸戊脂
青(霉含素产发品酵青过霉在三滤素级液)逆进混流入合萃取第 萃装一取置级,中用萃然乙取后酸罐流戊,入酯从在第澄此一清与级的发从分酵第离液二器中级分分离分成青离上霉器下素来层的,萃取相
第一级的萃余液进入第二级作为料液,并加 入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第二级的萃余液再 作为第三级的料液,以此类推。
此法特点在于每级中都加溶剂,故溶剂消耗 量大,而得到的萃取剂平均浓度较稀,但萃 取较完全。
多级错流萃取示意
图 轻

相 入
液重相入Leabharlann 轻相入入口
轻相出
第一级
第二级
轻相出
第三级 萃余液出口
轻相出 重相出
图9-5 转筒式离心萃取器
5.2 双水相萃取
➢ 双水相萃取技术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是近 年来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极具前途的新型分离技 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 生物化工领域。
➢ 用此种方法已提取的酶已达数十种,其分离也达 到了相当的规模,如甲酸脱氢酶的分离已达到了 几十公斤的湿细胞规模,半乳糖苷酶的提取已进 行了中试规模实验,该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萃取的工艺类型

萃取的工艺类型

萃取的工艺类型萃取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离技术,它可以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提取出需要的化合物。

萃取工艺类型包括固液萃取、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多种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类型的工艺流程。

一、固液萃取固液萃取是指将需要提取的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与另一个不相溶的固体(如活性炭)接触,使目标物质从溶液中被吸附到固体上。

其主要流程包括: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当量的溶剂中,并进行均匀搅拌。

2.吸附:将活性炭等固体吸附剂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并进行充分搅拌。

3.过滤:用滤纸或滤膜过滤掉含有吸附剂和目标物质的混合物,得到含有目标物质的吸附剂。

4.洗脱:用适当量的洗脱剂(如乙醇或水)洗脱吸附剂,将目标物质从吸附剂上提取出来。

二、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指将需要提取的物质从一个溶液中转移到另一个不相溶的溶剂中。

其主要流程包括: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当量的有机溶剂中,并进行均匀搅拌。

2.萃取:加入另一种不相容的有机溶剂,并进行充分混合,使目标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

3.分离:通过离心或沉淀法将两种相分离,得到含有目标物质的有机相。

4.洗涤:用适当量的洗脱剂(如水)洗涤有机相,去除杂质。

5.浓缩:用旋转蒸发器等方法浓缩目标物质,得到纯化后的产物。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指利用高压和高温下的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对样品进行萃取。

其主要流程包括: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当量的溶剂中,并进行均匀搅拌。

2.萃取:将样品混合液加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并进行充分混合,使目标物质从溶液中萃取出来。

3.分离:通过减压法将二氧化碳和目标物质分离,得到含有目标物质的萃取液。

4.洗涤:用适当量的洗脱剂(如水)洗涤萃取液,去除杂质。

5.浓缩:用旋转蒸发器等方法浓缩目标物质,得到纯化后的产物。

四、固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是指利用固相材料(如吸附树脂)对样品进行富集和分离。

其主要流程包括: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当量的溶剂中,并进行均匀搅拌。

萃取技术

萃取技术

分配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果溶质在两相中不是以同一种分子形态存 在,那么分配常数不再是常数,而是随着萃 取体系中组分的浓度、混合液的pH、温度等 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此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浓 度比值则称为分配系数或分配比。 m=c2,t/c1,t或 m=yt/xt

萃取率与萃取比
η=(萃取相中溶质总量/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 ×100% E=(萃取相中溶质的量/萃余相中溶质的量) ×100%
2.破乳化
由蛋白质引起的乳化多为O/ W型,其粒径在2.5—30微 米之间。亲水基团强度大于亲油基团。 破乳方法: 1.过滤或离心沉降破乳法; 2.化学法:加电解质中和乳浊液分散相的电荷; 3.物理法:加热、稀释、吸附等; 4.顶替法:加入表面活性更大,但因其碳链较短难以形成坚 固的保护膜的物质,取代界面上的乳化剂; 5.转型法:如在o/w中加入亲油性乳化刑,使乳化液有生成 w/o的倾向,但又不稳定,从而达到破乳目的。 最好的方法是防止乳化,如蛋白质是乳化起因,就应设 法去除蛋白质。
五、萃取设备简介
1.单级萃取设备 在单级萃取基本完全的情况下,用一 套混合器和分离机即可。混合、萃取和分 离也可在同一台设备(如Alfa—Laval萃取 机)内完成。 2.多级萃取设备 (1)脉动筛板塔 (2)转盘塔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概述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SCF 0.2-0.9 (1-9)*10-4 (0.2-0.7)*10-3 液体 0.6-1.6 (0.2-3)*10-2 (0.2-2)*10-5
气体
(0.6-2)*10-3
(1-4)*10-4

萃取技术

萃取技术
萃取技术
实验目的
• 认知萃取原理 • 掌握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提取的操作
萃取原理
•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 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 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是一种用 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 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 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利用相 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
萃取要求
•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 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 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 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 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 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 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 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 荡。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后进行液漏斗 • 整理桌面
仪器
• 分液漏斗
• 铁架台
• 烧杯
• 装置组合
注意事项
• ①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 以保证操作安全 • ②盖子不能涂润滑剂 加料 振荡 放气 选择较萃取 剂和被萃取溶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泄漏 液总体积大 一倍以上的分 的方法,通常先加入一定液漏斗。 检查分液漏斗的盖量的水,振荡,看是否泄漏和 旋塞是否严密,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 在此溶剂中的 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 将被萃取 溶液和萃取剂分 于和溶质分离开,最好用 液体分 别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 低沸点溶剂。
萃取分类
• 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 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 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 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如用 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 中的烯烃; 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 2.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 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 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 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简介萃取,也称为浸提、萃出、抽提,是一种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性萃取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本文将介绍萃取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萃取的基本原理1.相关概念:–目标物质:待分离的物质,通常是混合物中需要提取或分离的有价值的化合物。

–溶剂:用于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的液体介质。

–相对溶解度:不同物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比较。

通常用分配系数或分配率表示。

–分配系数或分配率:目标物质在两种相互不溶的溶剂之间分配的相对量。

2.基本步骤:–选择合适的溶剂: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和需要分离的混合物的组成,选择一个适宜的溶剂进行萃取。

–混合混合物和溶剂:将混合物与溶剂充分混合,使目标物质与溶剂接触并进行分配。

–疏水与亲水的相分离: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溶剂与目标物质发生相分离。

–分离和回收目标物质:通过物质的相分离,可以得到目标物质的溶液或沉淀,进而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分离和回收。

3.影响因素:–溶剂选择:选择适宜的溶剂可以提高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可以对分配系数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pH 值:溶液的 pH 值可以影响目标物质的离子状态,从而改变其溶解度。

–混合时间和速度:充分混合混合物和溶剂可以提高分离的效率和均匀性。

萃取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1.植物中药物提取: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

通过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条件,可以有效地分离出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2.DNA/RNA提取:在分子生物学中,萃取技术被广泛用于从生物样品中提取DNA或RNA。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纯化方法,可以从细胞或组织中高效地提取核酸,用于研究基因组学、遗传学和分子诊断等领域。

3.蛋白质纯化:蛋白质的萃取和纯化是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体系物性和分离要求选择萃取设备
萃取时物性参数: 1.两相密度差:两相流 动的推动力
2.界面张力:影响两相 混合和分散
3.粘度:影响分散相液 滴稳定性,传质系数大 小
分离工程
萃取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


液-液相平衡 萃取平衡理论级数和萃取过程的计算 液-液两相的流动特征 液-液相际传质 轴向混和(返混) 萃取设备的设计
Raffinate RN 198kg ( x A ) RN 0.025 ( xC ) RN 0.900 ( xS ) RN 0.075
乙二醇(A)-糠醛(S)-水(C)
S/F = 0.4,对于 (xA)Rn = 0.025
分离工程
操作点和操作线
F E1 Rn1 En RN S P
Raffinate (C)
( x S ) II ( S ) I (K S ) D I ( xS ) ( S ) II
VS S R VF F
选择性系数(分离系数)
AC
分离工程
( K A ) D ( xA ) II /( x A ) I ( KC ) D ( xC ) II /( xC ) I
分离工程
通常在以下数种情况下,采用萃取作为分离方法比蒸 馏更有效或有利:


对有机或水溶液中的无机物质的分离; 被分离物质的浓度很低(如油脂中色素和激素); 高沸点低含量的物质的回收; 热敏性物质的回收; 对于依据混合物体系的化学性质而不是挥发度 而进行分离的情况; 对于非常接近于冰点或沸点的液体的分离(可 利用此时溶解度差异的增加); 共沸体系的分离。
分离工程
对萃取技术的大规模研究和开发始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当时,由于原子能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对于铀、 钍、钚等放射性元素的萃取提取和分离进行了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了具有良好分离性能的萃取剂(溶剂),并发展 了相应的萃取设备如脉动塔和混和澄清槽等,使萃取技术 迅速走向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当时萃取技术应用的另一 个重要进展是青霉素的提取,它与青霉素的深层发酵技术 一起,使青霉素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得以实现,成为二十 世纪医药工业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
液-液三元体系的等温相图
(a)一对部分互溶组分(溶质与溶剂完全互溶),为大部分体系的 情况; (b)两对部分互溶组分(溶质与溶剂部分互溶),例如:正庚烷-苯 胺-甲基环己烷、苯乙烯-乙苯-二甘醇、氯苯-水-甲乙酮等。
分离工程
三角相图的解读
A
G F R E M
100 S
´ Ó Mµ ã × ÷Æ ½ Ð ß Ï AF £ ­ xC EF £ ­ xS CE £ ­ xA
Q
C
´ Ó Mµ ã × ÷´ ¹ Ö ±ß Ï MP £ ­ xA MQ £ ­ xC MR £ ­ xS
20 D P40 H 60
80
分离工程
共轭曲线:
对平衡结线的图解关联
分离工程
逆流萃取过程的平衡级数的计算
F = 料液的质量流率 S = 溶剂的质量流率 En = 离开第 n级萃取相流率 Rn = 离开第 n级的萃余相流率 (yi)n = 离开第n级的萃取相中组分 i的质量分率 (xi)n = 离开第n级的萃余相中组分i的质量分率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
转盘塔
转盘塔(RDC)是一种 常用的搅拌萃取塔。它的搅 拌组件是由装在中心轴上的 一系列圆盘组成,依靠转动 时转盘对流体的剪切力分散 液滴。装在塔壁处的一系列 定环起限制返混的作用。
转盘塔操作稳定、通量 大,在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是最常用的萃取 设备之一。
分离工程
开式涡轮转盘塔



最小溶剂流量、操作相 比、回流比等 平衡级数 乳化和生成界面污物的 倾向 界面张力、两相密度差、 流体的粘度 是否有表面活性物质的 存在 萃取设备的类型 萃取设备的几何尺寸和 搅拌功率等
分离工程
溶剂的选择: 理想的萃取溶剂的特点




与被萃取相不互溶或只有很小的互溶度 对被萃取组分(溶质)具有大的饱和溶解度,对 溶质和被萃取相中的其它组分有高的选择性 必须考虑萃取后萃取相中的溶质的回收的难易 大的两相密度差、适中的界面张力、小的粘度以 及在操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无毒、不燃或不易燃、无腐蚀性、成本低廉
分离工程
Karr 式振动筛板塔
分离工程
离心萃取机
Podbielniak 离心萃取机
离心萃取机特别适 用于两相密度差很小或 易乳化的物系,由于物 料在机内的停留时间很 短,因而也适用于化学 和物理性质不稳定的物 质的萃取,如从发酵液 中提取青霉素等抗生素。
分离工程
用于青霉素萃取的离心萃取机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
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
Feed (C+A) Solvent (S) 分配系数(分配比)
( x A ) II ( A ) I (K A ) D I (xA ) ( A ) II ( xC ) II ( C ) I (K C ) D I ( xC ) ( C ) II
Extract (S+A) 相比
分离工程
平衡级数的确定
对于S/F = 0.4,和(xA)RN = 0.025,约需2.8平衡级。
分离工程
直角三角图解法
分离工程
多级逆流萃取的实验模拟
以四级模拟为例
F R3 R4
R1
R2
1
E1 E2
2
E3
3
E4
4
S
分离工程
液-液两相接触的流动特征和传质
液 - 液两相接触过程中,一个液相为连续 相,另一个液相为分散相,分散成液滴与连续 相接触。因此,液 - 液两相的流动特征与液滴 (或液滴群)的运动密切相关;相际传质即为 液滴与连续相之间的传质。
开式涡轮转盘塔是对 转盘塔改进而成。主要是 在转盘面向分散相流动方 向的一面加上三片窄的泵 式叶片,造成同一隔室内 上、下部分搅拌强度的差 异。其总的效果是在全塔 内形成较均匀的液滴分布 (较大的传质比表面)、 较强的液体湍动和较小的 返混。因而传质效率较转 盘塔有较大的提高。
分离工程
开式涡轮转盘塔与转盘塔的传质性能的比较
分离工程
第四章 萃取
分离工程
目录


简介 萃取设备 萃取过程的基本原理 萃取设备的设计 应用实例
分离工程
简介
液-液萃取也称为溶剂萃取。是一个重要的传质分离 过程。在液-液萃取过程中,含有待分离组分(溶质A) 的液相(料液F,为溶质 A溶解于载体 C的溶液,萃取后 成为萃余相),与另一个与之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相 (溶剂S)接触,由于溶剂S也能溶解溶质A,但不能或极 少溶解C,溶质A通过相际传质进入溶剂S,成为萃取相E ,从而实现了对溶质 A的提取,即A和C的分离。这是一 个包含A、C和S的三元体系的萃取过程。 如果料液中含有多种溶质,由于溶剂S对它们的溶解度 不同,也可实现对它们的分离。
1.萃取级数很少时,如单级操作,简单易行。 2.级数很多时,几十甚至几百级,分离要求很 精细,要求保证稳定的级效率。 缺点: 1.占地面积大; 2.动力消耗大(电机传动阻力); 3.密闭性差:萃取剂挥发损失,同时污染环境
分离工程
箱式混和澄清槽用于稀土萃取
分离工程
喷淋塔、填料塔和筛板塔
这三种萃取塔是 由常见的气液接触设 备发展而来。用喷嘴 实现其中一个液相 (分散相)在另一个 液相(连续相)中的 分散,靠两相的密度 差实现逆流流动。这 类塔的传质效率不是 很高。
分离工程
机械搅拌塔
如果界面张力较大、两相密度差较小、液体 粘度较大,单靠重力不足于使一个液相很好地分 散到另一个液相中,产生足够的传质相界面和湍 动。这些情况在液-液萃取中是常见的。这时,需 要通过外加机械能量的方法来促进液-液分散和流 体湍动,增加传质相界面,以及减少传质阻力。
分离工程
对于填料塔和筛板塔,可以通过使流体脉动的方法 来进行搅拌。脉动塔在核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 而,更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某种形式的转动搅拌(转盘塔) 或振动搅拌(振动板塔)的形式。 在 1947 年以前,如果要进行需要很多平衡级的萃取 过程,可以选择的设备主要是混和澄清槽,这需要大量 的马达、泵和复杂的管道。而各种搅拌塔的发明,使得 采用结构简单、效率高而成本低的萃取设备成为可能。
分离工程
现在萃取技术已在各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炼油和石化工业中石油馏分的分离和精制,如 烷烃和芳烃的分离、润滑油精制等; 湿法冶金,铀、钍、钚等放射性元素、稀土、 铜等有色金属、金等贵金属的分离和提取; 磷和硼等无机资源的提取和净化; 医药工业中多种抗生素和生物碱的分离提取; 食品工业中有机酸的分离和净化; 环保处理中有害物质的脱除等。
分离工程
F(C+A)
Feed C - Carrier
S
Solvent
Í ¡ Ý È Ï à E (S+A)
Extract
Ý Ó Í à à Ï R (C+É Ù Á ¿ A)
Raffinate
分离工程
由于溶质在两个液相中的分配平衡的限制, 通常通过一次液 - 液平衡接触不能完全达到分 离或提取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 多级逆流接触才能达到要求。
分离工程
萃取设备



混和澄清槽 非机械搅拌塔 机械搅拌塔 离心萃取机
分离工程
不同的萃取体系的物性(粘度、密度差和界面张力等) 的变化范围很广,分离要求也不同。为此,萃取设备的种 类很多,以适应各种要求。有些萃取设备和汽液接触设备 (蒸馏、吸收、汽提等)很相似,如喷淋塔、填料塔、筛 板塔等,但这些设备通常只能用在物系粘度很小、密度差 较大、界面张力适中以及分离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由于 液-液系统的特殊性,需要选择适合其特点的设备。 大部 分萃取设备都需外加机械能促进分散或两相分离,如机械 搅拌式萃取设备和离心式萃取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