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萃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微分萃取-多级逆流萃取过程:
原料液与溶剂中密度较大者从塔顶加入、塔底排出, 密度较小者自塔底加入、塔顶排出。一相经分布器分散成 液滴(分散相),另一相保持连续(连续相)。分散的液 滴在沉降或上浮过程中与分散相接触,进行溶质的转移。
6 .离子对/反应萃取
a.定义:萃取剂与溶质通过配合反应、酸碱反应或离子交 换反应生成可溶的配合物,实现从水相向有机相的转移。 b.主要萃取剂:胺类萃取剂(TOA、DOA)、有机磷类萃 取剂(TBP、TOPO)
Kb 对于弱碱性物质,有: K K 0 K b [H ]
如:青霉素pKa=2.75, 当pH<1.0,K≈K0 当pH>5.0,K随H+浓度的降低而成比例降低 当1.0 >pH < 5.0,由公式计算
4 分离因素(β)
• 如果原来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含有溶质B,则由 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萃取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 就不同于萃余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如A的分配系数 较B大,则萃取相中A的含量(浓度)较B多,这样A 和B就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萃取剂对溶质A和B分离 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素(β )来表征:分配系数 的比值 • a.公式
3、乳化现象和去乳化
3.1乳化定义:
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分散相)的形式分散 在另一互不相容的液体(连续相)中。
如:水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有机相;或有机 溶剂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相中。 在发酵液的溶剂萃取中发生乳化现象后,水 相和有机相分层困难,影响萃取分离操作的进行; 且可能产生夹带:萃余相中夹带溶剂,目标产物 收率降低;萃取相中夹带发酵液,给分离提纯造 成困难。
如:链霉素+月桂酸、青霉素+脂肪碱,柠檬酸+ TBP
第三节 有机溶剂萃取
1.有机溶剂的选择
1.1作为萃取剂的有机溶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萃取容量大(如青霉素) (2)有较高的选择性 (3)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并且与水相不互溶; (4)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差,并且粘度小,表面张力 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 (5)有链烃或芳烃,水溶性低 (6)价廉易得;容易回收和再利用; (7)毒性低,腐蚀性小,使用安全。
3.2 分配定律推导
溶质在互不相容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化学势相等。即
当温度一定时,标准化 学位为常数
如为稀溶液,用浓度代替活度 K C1 萃取相的浓度
C2 萃余相的浓度
3.3 弱电介质的分配系数与pH的关系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仅以单分子形 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分 配系数为:
3 分配定律
3.1 K-分配常数
a.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 到分配平衡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 b.公式:
C1 萃取相的浓度 K C2 萃余相的浓度
c. 应用前提条件 (1) 稀溶液 (2) 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 (3) 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例如:青霉素游离酸(在乙酸戊酯溶解度大于水中45倍 pH2.5);青霉素G钠盐(水中大于乙酸戊酯)
红霉素 (light phase) 红霉素 + H+ = 红霉素+ (water)
第四节 双水相萃取
1.概述 2.双水相体系
3.相图
4.双水相系统的分配理论
5.影响分配的因素
6.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 7.双水相技术应用
(一).概述
1.定义——利用溶质在
两个互不相溶的水相间分配 系数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 种方法。
乳化现象
有机相
乳化层 水 相
源自文库
3.2乳状液及其类型
• • 乳状液——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 液体中所构成的分散体系,也称乳浊液。 类型——油包水(W/O )型和水包油(O/W )型两大类
水包油(O/W)型
油包水(W/O)型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 上的定向排列
3.3 乳状液形成的条件
a.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 b.表面活性剂使有机溶剂(油)和水的 表面张力降低
2 萃取的分类:按原理分:
物理萃取: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 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发酵液中的青霉素即属于物理 萃取。 化学萃取: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 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双水相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反胶团萃取
特点:操作简单、 快速,但对分配系 数不大的产物分离 时回收率低
2.多级错流萃取
a.过程: 原料由第1级混合器进,由 第n级分离器出;萃取剂由 每级的混合器加入,由每级 的分离器流出,最后合并所 有萃取相进行产物分离及溶 剂回收 b.萃取率
1 1 E 1
2
1 ( E 1) 2
n
青霉素 (light phase) 青霉素 = 青霉素- + H+(water)
3)红霉素萃取 红霉素是碱性电解质,在 乙酸戊酯和pH9.8的水相 之间分配系数为44.7,而 水相pH降至5.5时, 分配 系数降至14.4。 4)红霉素反萃取 反萃取操作同样可通过调 节pH值实现。如,红霉素 在pH9.4的水相中用醋酸 戊酯萃取,而反萃取则用 pH5.0的水溶液。
1 (E 1) n
1 n 1
1 (E 1) n
c.特点:回收率较高、但溶剂 用量大、产物浓度低、能耗较 大。
3.多级逆流萃取
a.过程:料液和萃取 剂分别从两端加入, 萃取相与萃余相逆向 流动 b.萃取率
L 2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S L 3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L 1 混 合 器 F
•
•
加入表面活性更强的物质,把界面活性剂替代出 来的顶替法 凝聚或絮凝等预处理
4.溶剂萃取应用
1)青霉素萃取 青霉素是有机酸, pH值对其分配 系数有很大影响。很明显, 在较 低pH下有利于青霉素在有机相中 的分配, 当pH大于6.0时,青霉素 几完全分配于水相中。从图中可 知,选择适当的pH, 不仅有利于提 高青霉素的收率, 还可根据共存 杂质的性质和分配系数,提高青霉 素的萃取选择性。 2) 青霉素反萃取
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乙酸戊酯等
2.有机溶剂萃取的影响因素
(1)萃取剂的性质 a.分配系数及选择性-K及β大 b. S与B的互溶度-小(混合相少溶质A在E中浓度高) c. S与B的密度差-大(易分层,分离快) d. 粘度-小(粘度大,传质慢、流动性差;粘度小,传 质快、混合与分离均易进行) (2)原溶剂(B)的 pH值对弱电解质分配系数均具有显 著影响。弱酸性电解质的分配系数随pH降低(即氢离 子浓度增大)而增大,而弱碱性电解质则正相反。 如:青霉素-较强的有机酸 pH2.0时,乙酸丁酯萃取液中青霉素大于水中的 pH大于6.0时青霉素几乎全部在水相
2.特点
(1) 条件温和,保留产物活性 (2) 通用性强(大分子及小分子 萃取) (3) 操作简单,可连续操作(除去 细胞的同时纯化蛋白质)、 易于实现放大和连续操作 (4) 细胞碎片不需要去除 (5) 分相时间短 (6) 成本高
(二)双水相体系形成 1. 双水相体系的类型
1.1 两种都是非离子型高聚物(PEG / DEX、聚丙
AH BH+
解离常数 分别为:
[ A ][ H ] Ka [ AH ]
K [AH]有机相
A-+ H+ B + H+
[B][ H ] Kb [BH ]
表观分配 系数为
[AH]水相 [A ]水相
K0
[AH]有机相 [AH]水相
表观分配系数与pH的关系为
[H ] K K0 K a [H ]
第一节 基本概述
1.概念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
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技术。 液固萃取:用溶剂从固体中抽提物质的过程。
液液萃取:用溶剂从液体中抽提物质的过程。
溶质(A):在萃取操作中,被萃取的物质。 原溶剂(B):在萃取操作中,混合液中溶质以外的组分。 萃取剂(S):用于从原料中提取目标产物的流体(或萃取 过程中加入的第三组分)
b.不同类型分子间斥力大于吸引力 2.2对于聚合物/无机盐双水相系统-主要是由 于盐析作用分相的 盐析作用使聚合物的溶解度降低,同时, 聚合物为亲水性,夺走盐中的水,从而分层.
(三)双水相系统的相图
a 系线 b
两相区
两相区 系线 双节线 均相区
双节线 均相区
临界点
图a和b分别为PEG/Dx和PEG/KPi(磷酸钾) 系统的典型相图
如:红霉素(碱性电介质),在乙酸戊脂和pH9.8水相 间分配系数44.7,而pH5.5时分配系数为14.4 (3)温度-适宜 a. T升高,溶解度增加,但过高互溶度增加,不易分 层 b. T 过低,溶剂粘度大,不利于传质 (4)盐析 a.降低溶质在水相的溶解度,使溶质从水相向有机相 转移,如:萃取青霉素时加入NaCl,萃取维生素B12 时添加(NH4)2SO4 b.降低萃取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较小互溶度,易分 层 (5)带溶剂-化学萃取剂
第n级加入纯重相(H)。此纯重相除不含溶质外,与进料的组成相同 (如某种缓冲溶液),在进料级(k)的右端起洗涤作用,使萃取相中目标 溶质纯度增加(但浓度下降),因此第k级右侧的各级称为洗涤段,重 相H称为洗涤剂。在第k级的左侧,溶质从重相被萃取进入萃取相。)
b.过程:
c.特点:萃取效率高,目标物纯度高
C1A / C 2 A K A C1B / C 2 B K B
• b.大小:表示选择性的高低 如:β >1 或 β =1
第二节 液液萃取的过程
1.单级萃取
对图中所示的萃取 过程进行物料衡算, 得到
HYF+LXF=HY+LX
X=K0Y
E LX L K0 HY H
1 E 1 E 1 E 1
萃取相 (E ):以萃取剂为主,含有较多溶质的相。
萃余相( R ):以原溶剂为主,且含有少量萃取剂和溶 质的相。 萃取液(E ’):萃取相中除去溶剂后得到的液体。 萃余液(R’):萃余相中除去溶剂后得到的液体。
原料液(F):需处理的混合溶液。
反萃取: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 Eg:以煤气厂或化工厂废水中苯酚回收为例: 苯加入到废水中→混合(苯酚大部分从水相转移到苯相) →分离→ 苯相→回收溶剂 水相
二醇/ DEX等)
1.2非离子型高聚物和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 素钠/葡聚糖DEX)
1.3两种都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羧 甲基葡聚糖钠)
1.4高聚物和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等)
2. 双水相体系形成的原因
2.1聚合物/聚合物体系——高聚物不相容性
a.各聚合物分子都倾向于周围有相同的形状、 大小和极性的分子
1.2溶剂选择方法:
(1)相似相溶的原理-结构相似、极性相似 (2)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查表,介电常数相近,极性 相近 a.溶剂与溶质互溶度好,且与原溶剂不互溶 b.极性液体与极性液体易于混合,且溶解盐类和极性固 体 c.非极性液体易于混合,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低或非级 性液体
1.3常用于生物产物萃取的有机溶剂:
3.4生物类料液引起的乳化现象
a.种类——大多形成O/W型
b.原因——蛋白质是一种天然乳化剂
3.5去乳化方法
• • • • 加热、稀释、吸附 离心或过滤(乳化现象不严重 ) 加强电解质,破坏乳状液双电层 转型:加相反的界面活性剂,促使乳状液转型。(如:对
于o /w乳状液,加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如SDS ,可使o /w向w/o 转化,但由于溶液条件不允许w/o的形成,从而达到破乳目 的,相反对于w/o型乳浊液,加入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可达到 破乳的目的)。
第一级
分 离 器
R3 第二级 第三级
E 1 E n 1 1
E n 1 1 1 n 1 E 1
c.特点:萃取效率高, 萃取相中目标产物浓 度高;溶剂用量少。
4.分馏萃取-多级逆流萃取
a.过程:料液从中间位置引入,进料部位将萃取流程分为 萃取段和洗涤段。(如:萃取剂(L)从左端第一级加入,而从右端
a. TKB为双节线,上方体系分为两相,下方为均一的 单相 b. TMB为系线,在系线上各点处系统的总浓度不同, 但均分成组成相同(T、B)而体积不同的两相。 c. 两相的体积近似服从杠杆规则, d. 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 越长,两相间的性质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系 线长度趋向于零时,即在图b的双节线上K点,两相 差别消失,任何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均为1,因 此K点称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