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篇二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有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①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重视认识的反作用。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是有条件的,具有多样性: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政治必修三复习开始了,高中政治必修三有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的一些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包括公 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关系等。
党的基本路线: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 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性等。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3. 党的领导: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包括党的领导地位的法律保障、 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的原则和方式等。
4. 党的建设: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包括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组 织生活制度、党的干部制度等,以及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必修3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3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它是在对于世界的社会变迁和劳动的创造性作用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基本原理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历史进程就是力量与斗争的历史进程。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是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科学构建而产生出来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多数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3.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追求,是对人类幸福的追求。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4. 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并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 社会主义实现过程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它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为了逐渐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二、政治制度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广大人民自觉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和保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依法治国制度;宪政民主制度。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主义法制政治、文化政治和思想政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新发展包括了: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宪政民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党的建设的创新;基层治理的创新。
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1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即传统文化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两面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因此,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产生的积极影响):①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1.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一系列基本观点,如唯物论、辩证法等。
- 科学方法论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实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正确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认识、理论和见解。
- 政治思想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特点,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等,现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
3. 中国的奋斗历程和基本路线-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中国的奋斗历程经历了艰苦奋斗、创业时期、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阶段。
- 中国的基本路线是指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总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坚持和发展的。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的指导思想。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思想发展、中国共产党历程和基本路线,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这些都是高中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关系中的行为和活动。
- 特征包括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2.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其他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3. 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 政治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纳税等。
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1.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实行法治。
2.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 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制民主。
3.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挑战- 民主政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 面临的挑战包括民主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民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三、政治参与与政治决策1. 政治参与的途径- 选举与被选举。
- 参与政治讨论和政治活动。
- 加入政党和社会团体。
2. 政治决策的过程- 政治决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作出重大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 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3. 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 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
- 功能在于形成政治共识,维护政治稳定。
2.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 政治社会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效果。
-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五、政治体制与政治改革1. 政治体制的类型与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的政治学习分为四个模块,必修三的内容属于文化生活,对我们来说,是相对比较简单好学的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1、文化的继承性(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 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学习必修三的政治课本,我们要善于总结精华知识,将其中的重点考点归纳出来,然后再进行巩固和背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高考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 落后的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中学政治必修三学问点汇总中学政治必修三学问点一: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气(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开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此时此刻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此时此刻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安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开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那么对社会的开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必需的文化由必需的经济、政治所确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安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化事业、造就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立的开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须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开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减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洁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经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它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权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旨在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知识点二: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全文共九个章节,涵盖了党的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下面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内容: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要求。
2.推动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重点措施。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旨在加强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均衡。
知识点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它的组织结构主要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地方和基层组织等构成。
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
它的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党章,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篇1: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推动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4.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的融合:随着民主和法制的发展,人们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参与政治生活。
文化与国际政治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 政治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 政治制度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制度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民主政治的挑战与发展4. 非民主政治的形态与特点- 非民主政治的主要类型- 非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 非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与转型二、政治权力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分配- 政治权力的基本概念- 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2. 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 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功能- 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效果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影响-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4. 政治组织与政治领导- 政治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政治领导的作用与影响- 政治组织与领导的互动关系三、政治决策与政治执行1.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机制- 政治决策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步骤-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估2. 政治执行的主体与手段- 政治执行的基本概念- 政治执行的主体构成- 政治执行的手段与效率3. 政策分析与政策评估- 政策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程序- 政策调整与优化的策略4. 政治监督与政治责任- 政治监督的体系与功能- 政治责任的内涵与要求- 政治监督与责任的互动关系四、政治发展与政治变革1. 政治发展的动因与路径- 政治发展的基本概念- 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因- 政治发展的模式与路径2. 政治变革的类型与影响- 政治变革的主要类型- 政治变革的触发因素- 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3. 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 政治稳定的条件与维护- 政治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政治稳定与秩序的关系4.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 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的互动 -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适应性五、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的体系与格局- 国际政治的基本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格局-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2. 全球治理的机制与挑战- 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 全球治理的主要机制- 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3.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互动4.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协同作用以上是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框架,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详细的子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
高一必修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国家是一个具有完整的领土、人民和主权的政治实体,具有统一的政权和法律制度,并通过政府行使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的权力。
2. 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是国家在一定领域内具有合法性和优先性的强制力量,主要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3. 国家的主权: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上独立于其他国家的行使权力的能力和自由,包括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4. 国家的民主:民主是指国家政权由人民通过选举和法律程序来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实现政治权力的公开、平等和合理性。
5. 国家的法治:法治是指国家政权按照法律规范行使职权,依法治国的原则,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6. 国家的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各个方面。
7. 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内部的一系列组织结构、法律规范和行政程序等,以及各种政治机构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政体、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8.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核心,对国家决策、行政管理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党的一元化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9. 共产党员的要求:共产党员应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坚守共产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决策,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0.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取得共同富裕的价值观,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一)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二)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有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一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法治》这本教材中,涵盖了政治生活、法治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的归纳: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o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o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o地位: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o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o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其中,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和重要性o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o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4.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o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o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o性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o内容: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o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o内容: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o意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3.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o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o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o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群众自治的体现。
o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1.法治的意义o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
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①表现: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特点: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生中的意义: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必要性: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遵循的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顺应变动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继承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
丰富。
)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
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
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
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
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
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
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
)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
6.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
8.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
9.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10.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