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2.能够使用简单实验验证摩擦起电现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物品:塑料棒、毛巾、纸片等;2.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摩擦起电的现象?•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起电吗?•有哪些材料会发生摩擦起电的现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摩擦起电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
第二步: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向学生讲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摩擦起电?2.为什么物体会发生摩擦起电的现象?3.有哪些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和实验验证方法。
第三步:实验操作(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学生分组,每个组准备一根塑料棒和一块毛巾;2.学生用塑料棒轻轻地摩擦毛巾;3.学生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一块纸片,观察纸片的变化。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是哪个材料起到了摩擦起电的作用?第四步:实验展示与总结(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自主发言,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摩擦起电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并进一步扩展相关的知识,比如静电的形成和防止静电的方法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1.实验过程较简单,没有涉及更多的实验内容;2.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缺乏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实验操作环节,同时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合作和分享。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摩擦起电现象的介绍。
2. 摩擦起电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3. 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简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尺、毛皮、玻璃棒等。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入摩擦起电的现象。
2. 讲解: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并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验过程。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的现象。
4.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记录实验过程和感受。
五、作业:1.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尝试摩擦起电的实验,并记录下来。
2. 明天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记录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完成实验的情况。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实验结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在课堂上与幼儿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加深他们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
3. 对于作业的分享,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摩擦起电实验,增进家园合作。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展览或者进行其他相关的科学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3. 通过阅读相关的儿童科普书籍,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摩擦起电现象。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加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3. 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的介绍和准备。
2. 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
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1活动意图:让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现象,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过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活动目标:1.感知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已初步感知摩擦起电。
2、每人一把塑料尺子,碎纸屑,大块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
活动过程:一、搬运小纸屑小纸片怎么被吸起来的?二、尝试与讨论1.塑料尺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
2.有什么新发现?尺子摩擦后为什么会收起小纸屑?3.幼儿操作。
用吹鼓的气球表面、塑料袋表面、塑料笔或塑料梳子等。
活动结束:生活中什么时候感到有静电?活动延伸:1.观察静电,如睡觉前,脱毛衣,看看能否听见“噼啪”的声音,能否看见“火星”。
2.了解如何消除静电,如用水或钥匙。
活动反思: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
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小班《摩擦起电》科学教案2活动意图:小班幼儿平时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很少,对小草的熟悉度也是知之甚少,大自然中小草那新绿、嫩绿、鲜绿、翠绿,的各种开展此次活动。
绿色,温柔着幼儿的视线。
运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草的特征。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摩擦起电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2. 学会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气球,一根塑料棒。
2. 教学PPT。
3. 实验操作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实验操作台上的气球和塑料棒,引导幼儿思考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2. 讲解:通过PPT展示摩擦起电的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摩擦起电的过程。
3.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气球和塑料棒相互摩擦,观察气球是否会产生静电。
4.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和塑料棒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增强亲子互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一个科学探索区,提供各种科学实验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 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生活实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对于幼儿在课后作业中发现的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塑料棒、毛皮、气球、纸屑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光线。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摩擦起电的现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2 主体活动:3.2.1 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感受带电的物体。
3.2.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的现象。
3.2.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结果,探讨摩擦起电的原因。
第四章:活动注意事项4.1 确保实验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4.2 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程度。
5.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评价幼儿的交流能力。
5.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好奇心,评价幼儿的情感态度。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PPT:包含摩擦起电的实验过程、原理讲解和相关的图片动画。
6.2 实验材料:塑料棒、毛皮、气球、纸屑等。
6.3 参考书籍:关于摩擦起电的幼儿科普书籍。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演示实验:教师用塑料棒和毛皮摩擦,使塑料棒带电,吸引纸屑。
7.2 幼儿实验:幼儿分组用塑料棒和毛皮摩擦,观察带电现象。
7.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摩擦起电的现象和感受。
7.5 创意延伸:幼儿发挥想象,画出摩擦起电的应用场景。
第八章:教学策略8.1 直观演示:通过实验和图片动画,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摩擦起电现象。
8.2 互动交流:鼓励幼儿提问和分享,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8.3 操作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实验,提高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8.4 创意发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摩擦起电应用场景。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体验到科学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动手操作。
三、教学难点:1. 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气球,毛刷、塑料尺、丝绸等摩擦起电实验材料。
2. 透明胶带、绳子等固定材料。
3. 教学课件、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气球,引导幼儿发现气球的颜色和形状。
2. 讲解摩擦起电现象:通过实验,展示摩擦起电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到气球能吸引轻小物体。
3.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毛刷、塑料尺、丝绸等材料摩擦气球,观察气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4. 探索交流:让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摩擦起电的规律。
6. 拓展活动:邀请幼儿用摩擦起电的原理制作简单的电路,体验科学的乐趣。
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兴趣和参与度,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幼儿难以理解的部分,以及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等品质。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实验,如摩擦起电,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能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如脱衣服时产生的静电,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能遵循实验规则,安全操作。
2. 关注幼儿在探索交流环节的表现,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评估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九、教学拓展: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 邀请家长参与科学讲座,分享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应用,增进家长对科学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通用11篇)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篇1活动目标1、知识:通过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摩擦起电。
2、技能:通过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使用记录的方法。
3、情感: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有探究的兴趣,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活动重点:通过探究探究,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活动难点:知道速度越快,能吸起来的小纸屑就越多。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能力:幼儿知道用完材料后要收好。
2、认知:幼儿已经认识尺子、吸管、小木棒、勺子。
物质准备:1、教具准备:一把尺子、一根吸管、一根小木棒、一个勺子、一盒纸屑、一个操作盘、三块画板、PPT。
2、学具准备:三盒不同材质的纸屑,四个空盒子、三十个操作盘、三十把尺子、便利贴。
3、场地准备:小一班活动室。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的石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小朋友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2、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有礼貌!3、师:今天除了客人老师来到了我们班,还有一位客人也来了,小朋友们看一看他是谁。
(出示装有纸屑的盘子。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把小纸屑放回盒子里。
(1)师:纸屑宝宝迷路了,想要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回到绿色的房子里,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2)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热心!在帮助纸屑宝宝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注意,不要把纸屑宝宝落在地上。
现在请小朋友们到桌子旁用小尺子帮助纸屑宝宝回到他绿色的家里。
(3)幼儿站在桌子旁自由的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纸屑宝宝搬家的。
(4)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帮助纸屑宝宝搬家的方法。
现在有哪位小朋友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5)教师提问两到三个小朋友。
2、小尺子来帮忙。
幼儿初步探索摩擦起电。
(1)师:小朋友们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和你们都不一样的办法。
小朋友们仔细地看哦!(2)教师手拿一把小尺子,在头上摩擦。
幼儿园小班科学《摩擦起电》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摩擦起电》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摩擦起电》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静电,了解摩擦电现象。
2. 发现并感受摩擦运动带来的光、热、声、电、动等现象。
3. 掌握常用摩擦电材料和常见的静电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4.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积累物理学词汇。
三、教学重难点1. 摩擦电现象及应用。
2. 了解静电的产生机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启发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摩擦电现象,学习知识。
2. 教学游戏法将学习过程转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兴趣,增强记忆。
五、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5分钟)老师介绍课程主题,并通过图片等引导幼儿了解摩擦电现象。
2. 学习活动(2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材质的物体,通过感官观察和实践操作,让幼儿发现摩擦电现象。
比如:用毛巾摩擦橡皮擦,再用橡皮擦挤降落伞;用羊毛布摩擦塑料吸铁石,再用吸铁石挤砰!玩玩具车等。
3. 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组织游戏,让幼儿模拟不同的日常场景,了解静电现象的表现形式和解决办法。
比如:站在羽绒衣上却不能流露所想要的,该怎么办?触摸静电,直流电和另一端连接调低的电子琴。
4. 讲解活动(10分钟)老师给幼儿普及学科知识,讲解摩擦电现象的原理和应用,以及静电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比如:处理吸铁石静电,正确处理身体带来的静电等。
5. 结束活动(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收集幼儿感受和体会。
并给幼儿家长贴有关知识的宣传画。
六、反思1. 教学优点:(1)教学主题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2)运用多种活动方法,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学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情感,培养探求、发现、思考、实践的能力。
2. 教学不足:(1)教学内容要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要。
(2)活动时间安排需要统筹,以免过于拖延学习进度。
(3)需要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幼儿学习更加有趣而且更有效率。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教学主题】摩擦起电【教学目标】1.学习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2.掌握摩擦起电实验步骤;3.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教学重点】1.学习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2.掌握摩擦起电实验步骤。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2.掌握摩擦起电实验步骤的正确方法。
【教学流程】1.导入新知:师生一起观察天气的变化,引出静电的概念。
提问:大家知道电是什么吗?静电是什么?2.呈现现象:让学生进行摩擦起电实验。
将金属蜡烛底座置于草稿纸上,将塑胶棒或橡皮棒擦过头发或毛衣,用橡皮棒或塑胶棒的一端轻轻触碰到蜡烛底座,可以看到塑胶棒或橡皮棒与蜡烛底座之间会发生排斥。
再用另外一块草稿纸或其他物品试验,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3.概念讲解:通过实验现象,引入静电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并介绍电的基本概念。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讨论其中涉及到的摩擦起电现象。
5.展示成果: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由老师进行点评。
6.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反复摩擦起电实验,加深对观察结果和实验过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摩擦起电的实验作为教学的起点。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对静电有了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电的基本概念。
同时,在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以更加活跃的态度参与到探究中。
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
通过实验现象的呈现,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类似“斥力”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无法直接理解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电荷、电子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多地借助互动方式和实践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循序渐进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幼儿园小班科学《摩擦起电》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摩擦起电》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一、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摩擦的基本特征和现象,了解摩擦起电的实验方法及现象;2.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观察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3.认识铜和塑料条的材质和颜色不同,而且摩擦起电的状况不同,促进感官认识和认知发展。
2.教学过程2.1 热身老师播放有关摩擦起电的视频,让孩子们对摩擦起电有最基本的了解。
2.2 复习老师让孩子们从小动物身上找出有毛、有绒、有刺等不同的材质,通过让孩子们手触,提问孩子们它们的不同,培养孩子们的感官知觉。
2.3 实验1.老师将铜条和塑料条分别放在黑板上,用拉刀分别潜摩共观察:铜条潜摩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再次拉时有些困难;塑料条潜摩后被激起小火花,再次拉时没有困难,问:为什么铜条在潜摩过程中不会产生积累电荷呢?2.老师再分别用手心摩擦铜条和塑料条,然后让孩子们试着将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在一起摩擦利用身上积累的电荷静电现象,观察它们在摩擦时的变化,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实验现象。
2.4 结束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摩擦起电?2.摩擦起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3.不同材质的物品摩擦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二、活动反思1. 教学收获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更加直观地感知理解,掌握了摩擦起电的基本方法和实验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的兴趣,为幼儿探究实验提供了实际经验基础。
2. 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案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孩子对于实验的操作不易掌握,如何引导孩子们认真操作和观察实验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在活动的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针对幼儿的实验材料的安全性,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孩子们观察不同材质的物品在不同的状态下的区别,并不显示地参与操作,避免产生不安全因素。
在设计实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使用多个感官来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到摩擦起电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毛皮、塑料尺、丝绸、铅笔、塑料片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安全的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验操作:a. 教师展示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正常状态。
b. 教师用毛皮摩擦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c. 教师用丝绸摩擦气球,观察气球的另一变化。
d. 教师提问:为什么摩擦后气球会是这样呢?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的现象。
3. 探索与发现:a.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c. 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发现。
b.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还有哪些物体可以通过摩擦起电呢?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幼儿不接触带电物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 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误伤幼儿。
3.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监控,确保幼儿遵守实验规则。
4.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检查实验场地,确保没有遗留危险物品。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记录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分析他们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幼儿的实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对于理解摩擦起电现象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摩擦起电的实验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物体摩擦起电的概念;2.能够观察、发现和描述摩擦起电的现象;3.能够初步探究摩擦起电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1.“小松鼠动手玩”教具盒子;2.磨擦棒、羊毛球、塑料球等实验材料;3.计时器、小黑板等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根塑料棒摩擦在头发上,你发现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可以试着摩擦一下自己的头发,看看是否有静电现象发生。
2. 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摩擦起电的概念,创设多种场景,比如橡胶拖鞋与地面摩擦、玻璃棒摩擦丝绸等等,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
3. 实验探究(3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磨擦棒和羊毛球,问学生谁知道如何产生静电?引导学生摩擦两种材料,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枚塑料球,让学生先握住塑料球,然后用磨擦棒在球的表面擦一下,再将磨擦棒拿开,球上出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老师将羊毛球和磨擦棒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观察发现。
4.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摩擦,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规律探究(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用磨擦棒和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摩擦,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回顾实验结果和规律,帮助学生巩固对“摩擦起电”的概念和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能够观察、发现和描述摩擦起电的现象,并初步探究了摩擦起电的规律。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时间安排紧张,需要更好地平衡时间和内容;实验中需要老师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实验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理解科学知识。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自然资源的宝贵。
二、教学内容:1. 摩擦起电的现象: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到摩擦起电的现象,让他们感受到电的存在。
2. 摩擦起电的原理:简单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摩擦起电现象。
3. 摩擦起电的应用:介绍摩擦起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纸、静电喷雾等。
4. 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避免浪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和原理。
2. 难点: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应用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2. 讲解法: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应用,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塑料尺、毛皮、气球、纸张等。
2. 教学图片:摩擦起电现象的图片。
3. 教学视频:摩擦起电实验的视频。
4. 环保宣传材料: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和展示摩擦起电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验:让幼儿观察摩擦起电的实验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的现象。
3. 讲解: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应用,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意义。
4. 讨论: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明白摩擦起电的现象和原理。
6. 环保教育:通过展示环保宣传材料,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避免浪费。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和团队协作能力,了解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幼儿在环保教育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
摩擦起电教案
摩擦起电教案有关摩擦起电教案四篇摩擦起电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二)教具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一个,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提问(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答:摩擦起电。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
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2.进行新课(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
下面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②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橡胶棒乙通过接触橡胶棒甲而带了电。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教学背景和目标
本教学为小班科学《摩擦起电》的教学,旨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
理解物体摩擦起电的原理,并通过小实验掌握摩擦起电的方法。
教学内容
•摩擦起电的概念介绍
•通过实验感受物体摩擦起电的原理
•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摩擦起电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物体摩擦起电的原理,掌握摩擦起电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物体摩擦起电的原理,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准备工作
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教学用具,并将桌子分成两段,一段涂上黑板粉,另一
段涂上红色粉。
活动一:概念介绍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物体摩擦起电的概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活动二:实验感受
1.教师将一个塑料棒子用皮毛轻轻摩擦,再用这个塑料棒子接触电容器,
让学生感受电容器受到的吸引力。
2.教师将一个相同的塑料棒子放在黑板粉上擦一下,再把这个塑料棒子
靠近涂了红色粉的桌子的那段位置,让学生观察电粉扬起来的情况。
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由搭配实验器材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教师在旁边引导和帮助。
同时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实验结果和心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科学课的教学,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物体的摩擦起电现象,让他们对
科学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教师做适度的引导和掌控班级气氛。
同时如果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自己探究摩擦起电现象等方式,可能会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以及摩擦起电的原理;2.感受摩擦起电的现象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3.培养小班幼儿动手实验的能力,增强实验意识;4.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提高与内外界物体互动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棒;–头发;–紧身棉衣;–带电吸铁石;–木棍;–干巾。
2.学生准备:–水杯;–湿巾。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头发与电棒1.教师用电棒带电,观察幼儿的反应,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思维感悟。
2.让幼儿观察电棒的特性(颜色、形状等),引导他们了解电棒的材料、性质。
3.教师摩擦电棒和头发,让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
4.引导幼儿说出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2. 活动二:摩擦起电的实验1.将纯棉布、头发、木棒等不同材质的物品用湿巾擦拭干净。
2.让幼儿分别试验用手轻轻摩擦纯棉布、头发和木棒,然后再把擦过这些表面的电棒放在上面(约10次左右),观察电棒上是否出现电荷(又称带电)。
3.让幼儿记录下每组的实验结果,并与同伴进行比较。
4.引导幼儿就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探究,找出规律,并进行讨论。
3. 活动三:摩擦起电的应用1.给幼儿展示带电吸铁石,让他们感受一下石头被吸住时的力量。
2.引导幼儿观察带电吸铁石不同的变化(举例:电荷的大小、石头数量、带电时间的长短)。
3.让幼儿进行实验,研究带电吸铁石的吸附规律和能力。
四、教学反思小班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龄段,他们天性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自然和科学。
因此,本次教学中特别重视了实验环节,以引导幼儿通过摩擦起电实验来体验、探究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剖析和研究问题。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例如如何观察、如何测量、如何记录等。
教师需要更多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断地提问、解疑和启发,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共含9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四、讨论: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活动延伸】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探究,了解物体在运动中会产生静电;2.培养幼儿动手、观察的能力;3.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所需材料:皮球、皮毛球、抹布、玻璃棒、塑料棒等;2.准备PPT或图片进行讲解;3.课堂布置:建议开教室门窗保持通风,注意防静电干扰。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游戏教学法、讲解演示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使用PPT或图片示范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幼儿一起观察,询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同?”引出新知。
2. 实验探究1.安排幼儿分组,每组通过实验探究静电现象;2.实验要求:先把手洗净,取两个球进行比较,让一个球先擦一下衣服或抹布,再与另一个球接触,观察是否相互吸引。
3.学生应该注意观察球与球的关系,尝试找到规律,并记录实验结果,写下自己的想法。
3. 深化理解教师会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详细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静电产生的机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认知。
4. 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环节中,通过颜色配对、手拉手过电弧、抓小球等游戏方式,巩固幼儿对“摩擦起电”的理解。
同时,游戏环节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语言和交往能力。
5. 总结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会就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再次确认每个幼儿对“摩擦起电”的理解。
教学反馈1.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和总结报告,对观察、记录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估;2.收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
教学小结本课程通过实验探究法和游戏教学法,让幼儿探究“摩擦起电”的现象,促进幼儿动手、观察、思考和交往的能力发展。
本次教学将《摩擦起电》易懂、接地气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枯燥”科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深受幼儿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活动准备】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rdq【 ___ 】uo;,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
四、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活动延伸】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