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教育实验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物料搬运实验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说明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机电方向)的必修实践课之一。

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时数和学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开设一学期。

根据该实训环节的特点,建议采取集中方式进行,各办学点根据自己的生源情况和设备情况,总实训周数为4周。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机电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以《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器控制》等课程为理论基础。

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为专业基础;并为《综合实训(机电)》的先行综合实践环节。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3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理解:对与本教学环节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达到理解程度。

运用:对本实训环节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掌握程度。

六、实训条件1、实训场地各办学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按照本实训的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四 物料搬运、传送及分拣机构的组装与调试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四  物料搬运、传送及分拣机构的组装与调试
图4-12 组装传送装置
三、实施任务
3)组装分拣装置。 ① 固定三个起动推料传感器。 ② 固定三个推料气缸。 ③ 固定、调整三个料槽与其对应的推料气缸,使之共用同一中性 线。
图4-13 组装分拣装置
4)装电动机。
三、实施任务
图4-14 安装电动机
5)固定电磁阀阀组。
三、实施任务
图4-15 安装电磁阀
二、施工前准备
表4-4 设备清单
二、施工前准备
(2)工具清点 设备组装工具清单见表4-5,施工人员应清点工具的 数量,并认真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
表4-5 工具清单
三、实施任务
1.机械装配 (1)机械装配前的准备
图4-11 机械装配流程图
三、实施任务
(2)机械装配步骤 1)画线定位。 2)组装传送装置。 ① 安装传送线脚支架。 ② 固定落料口。 ③ 安装落料口传感器。 ④ 固定传送线。
三、实施任务
表4-6 搬运机构静态调试情况记载表
三、实施任务
表4-6 搬运机构静态调试情况记载表
三、实施任务
表4-6 搬运机构静态调试情况记载表
三、实施任务
表4-7 传送及分拣机构静态调试情况记载表
三、实施任务
3)传感器调试。 ① 出料口放置物料,调整、固定物料检测传感器。 ② 手动机械手,调整、固定各限位传感器。 ③ 在落料口中先后放置三类物料,调整、固定落料口物料检测传 感器。 ④ 在A点位置放置金属物料,调整、固定金属传感器。
三、实施任务
6)组装搬运装置。 ① 安装旋转气缸。 ② 组装机械手支架。 ③ 组装机械手臂。 ④ 组装提升臂。
图4-16 组装机械手
三、实施任务
⑤ 安装手爪。 ⑥ 固定磁性传感器。 ⑦ 固定左右限位装置。 ⑧ 固定机械手。调整机械手摆幅、高度等尺寸,使机械手能准确 地将物料放入传送线落料口内,如图4-17所示。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手写)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手写)

实验一四节传送带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传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2.掌握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三、面板图四、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系统由传动电机M1、M2、M3、M4.故障设置开关A、B、C、D组成.完成物料的运送、故障停止等功能。

2.闭合“启动”开关.首先启动最末一条传送带(电机M4).每经过1秒延时.依次启动一条传送带(电机M3、M2、M1)。

3.当某条传送带发生故障时.该传送带及其前面的传送带立即停止.而该传送带以后的待运完货物后方可停止。

例如M2存在故障.则M1、M2立即停.经过1秒延时后.M3停.再过1秒.M4停。

4.排出故障.打开“启动”开关.系统重新启动。

5.关闭“启动”开关.先停止最前一条传送带(电机M1).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M2、M3及M4电机。

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传送指令使用X0000为ON时.将源内容向目标内容传送.X0000为OFF时.数据不变化。

2.程序流程图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2.PLC外部接线图七、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

2.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实验模块之间的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3.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有错误时根据提示信息修改.直至无误.用SC-09通讯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PLC通讯口.打开PLC主机电源开关.下载程序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

4.打开“启动”开关后.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调试四节传送带控制程序并观察四节传送带的工作状态。

5.将A、B、C、D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打开.模拟传送带发生故障.观察电动机M1、M2、M3、M4的工作状态。

6.关闭“启动”按钮.系统停止工作八、实验总结1.总结移位寄传器指令的使用方法。

2.总结记录PLC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二数码显示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方法2.掌握LED数码显示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方法三、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触点比较指令使用指令描述:对源数据内容进行BIN比较.对其结果执行后段的运算;如上所示.当D0中的数据“等于”常数K1时.则Y0输出状态“1”。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引言: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整合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现代工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机电一体化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个小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理解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学习机械、电子和控制等相关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方法:1. 系统设计:根据实验要求和目标,设计一个小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械结构、电子元件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考虑到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元件,并进行系统的布置和连接。

2. 搭建实验平台:根据设计方案,搭建机电一体化实验平台。

确保各个组件的正常工作和相互配合,同时注意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

3. 系统调试: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逐步调整各个参数和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的功能。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的设计和调试,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小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并实现了以下功能:1. 机械结构的运动控制:通过电机和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机械结构的精确运动控制。

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指令,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2. 电子元件的监测和控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子元件的参数和工作模式,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3. 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编写程序和算法,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和条件,自动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四、实际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样本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样本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样本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三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和电气控制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技术。

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本次实习报告为实习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在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和经验。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在实习的第三部分中,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一个机械手项目的研发和测试。

这个机械手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和装配任务。

我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设计、调试和测试工作。

1. 项目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我与项目组一起参与了机械手的整体设计工作。

我们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了机械手的结构和功能,并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我负责了机械部分的设计和选型工作,并与电气部分进行了密切的协作。

2. 项目调试在项目调试阶段,我与团队一起搭建了机械手的实际物理系统,并进行了连通性和稳定性的调试。

我们通过编写控制程序,测试了机械手的运动功能和自动化控制。

我负责了机械部分的调试工作,并与电气部分一起进行了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3. 项目测试在项目测试阶段,我参与了机械手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测试工作。

我们通过在工业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和装配任务中使用机械手,验证了机械手的性能和稳定性。

我负责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工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参与这个机械手项目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1. 机械设计能力的提升在项目设计阶段,我学习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升了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

我学会了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部件的设计和装配,理解了机械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电气控制能力的提升在项目调试和测试阶段,我学习了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升了自己的电气控制能力。

我学会了使用PLC和传感器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理解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机电一体化实验内容

机电一体化实验内容

机电一体化实验内容实验一机械手搬运机构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送料机构的组成,顺利安装2.熟悉机械手搬运机构的组成,顺利拆装和安装3.机械手抓取工件的原理4.整个搬运过程完成的自由度二、实验设备亚龙YL-235A 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三、实验内容1. 送料机构的组成1-转盘2-调节支架3-直流电机4-物料5-出料口传感器6-物料检测支架放料转盘:转盘中共放三种物料:金属物料、白色非金属物料、黑色非金属物料。

驱动电机:电机采用24V 直流减速电机,转速6r/min;用于驱动放料转盘旋转。

物料支架:将物料有效定位,并确保每次只上一个物料。

出料口传感器:物料检测为光电漫反射型传感器,主要为PLC 提供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运行中,光电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物料并保持若干秒钟,则应让系统停机然后报警。

2.机械手搬运机构的组成1-旋转气缸2-非标螺丝3-气动手爪4-手爪磁性开关Y59BLS 5-提升气缸6-磁性开关D-C73 7-节流阀8-伸缩气缸9-磁性开关D-Z73 10-左右限位传感器11-缓冲阀12-安装支架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松紧。

手爪提升气缸;提升气缸采用双向电控气阀控制。

磁性传感器:用于气缸的位置检测。

检测气缸伸出和缩回是否到位,为此在前点和后点上各一个,当检测气缸准确到位后将给PLC发出一个信号:(在应用过程中棕色接PLC 主机输入端,蓝色接输入的公共端)手爪:抓取和松开物料有双电控气阀控制,手抓抓紧磁性传感器有信号输出,指示灯亮,在控制过程中不容许两个线圈同时得电。

旋转气缸:机械手臂的正反转,由双电控气阀控制。

接近传感器:机械手臂正转和反转到位后,接近传感器信号输出。

(在应用过程中棕色线接240V电源“+”、蓝色线接240V电源“—”、黑色线接PLC主机的输入端)伸缩气缸:机械手臂的伸出、缩回,由点空气阀控制。

气缸上装有两个磁性传感器,检测气缸伸出和缩回位置。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第一篇: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主要功能: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主要承担《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压传动》、《现代检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的综合实验教学任务。

2、特设实训项目:传感器的应用、PLC、人机接口、机械系统安装、电气控制。

3、特设仪器设备:THWSPX-2A型自动化生产线1台4、服务对象: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实践和教学。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又名机电一体化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向传统机械工业领域迅速发展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力电子、接口、信号转变等技术以及软件编程等群体技术,合理配置机械本体、执行机构、动力驱动单元、传感测试元件、控制元件、微电子技术、加工、处理、生产、线路以及接口元件等硬件元素,并使之在软件程序和微电子电路逻辑的有序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功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的系统功能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现代高技术支持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机械如虎添翼,有可能超越操作机械和动力机械范畴,进入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多功能化、全自动化、微机数字化控制的新时代,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还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脑力劳动,因此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典型产品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航天航空飞机器、新型家电产品、各种现代新兴工业控制系统和装置等等。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是部级重点学科,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实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除了基础课程之外,还系统学习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CAD/CAM/CAPP,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1 建设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立足某省交通行业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建成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和技术先进的开放型教学实践与专业技术研究实训基地,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机电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基地的建设与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求相适应,努力将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成教学效果好,运行效率高,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机电技术训练示范中心。

以现代制造业加工控制技术为导向,以重点核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为龙头,带动辐射专业群内"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发展,重点突出建设金工实训中心,将现代加工技术融进该中心,提升训练技术层次,建立新型校级实验实训共享平台;突出发挥机电实训基地的多功能作用,在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并能为科技开发、产品生产、鉴定与测试等提供基础条件。

1.2建设内容教学实验实训条件主要由金工实训中心、机械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已建)、电气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机电系统实训中心和机电设备及维修实训中心共五个中心组成。

主要改建和新建的实验与实训基地如下:(1)金工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新建、改建的实验(训)室主要有:机械加工实训室、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实训室二个实训分室。

该实训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及时跟踪制造加工业的前沿技术,引入代表先进制造生产核心技术的数控加工设备,使传统的金属加工得以延伸,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在满足教学实训的基础上,还可对外承接机械产品加工,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使学生了解不同机加工技术的层次,在真实的环境下得到技能的锻炼。

通过建设融高技能、高技术为一体的金工实训中心,较好地体现各专业的实验实训的互通与共享。

金工实习车间的布置根据机械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进行工位设置,使学生掌握铸、钳、焊、车、铣等基本生产技能,实训环境既有普通机械零件加工的训练功能,也对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高精度、高复杂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扩充与提升,使学生具有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另外,金工实训中心突出校内生产性实训环境的建设,通过现场教学和综合实训,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但可以对社会承接生产性服务,还可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职业氛围的实训条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子教案 项目十 PLC控制搬运机械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子教案 项目十 PLC控制搬运机械手设计
过程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等要求来确定。目前机器人机械手的最大速度 统计如图10一4所示。 • 3.定位精度 • 机械手机械系统的精度涉及位置精度、重复位置精度和系统分辨率。 位置精度和重复位置精度决定了操作机械臂端的最大位置误差。位置 精度指操作机械臂端定位误差的大小,它是手臂端点实际到达位置分 布曲线中心和日标点之间坐标距离的大小。重复位置精度是指手臂端 点实际到达点分布曲线的宽度。操作机械臂的重复位置精度一般都高 于位置精度,所以定位精度一般指重复定位精度,它取决于位置控制 方式及机器人本体部件的结构刚度与精度,并与抓取质量、运动速度 和定位方式等有关。
• 从本任务的机械手来看,在选用材料时不需要很大的负载力,一也不 需要很高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能力,在综合考虑材料的成本、可加工 性及工作状况等条件下,可初步选用铝合金作为机械臂的构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 1搬运机械手设计案例导入
• 10. 1. 4 PLC模块设计
• 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要全面了解被控对象的机构和运行过程,明确 动作的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同时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护方便,并保证控制系统 安全可靠。
项目十 PLC控制搬运机械手设计
• 10. 1搬运机械手设计案例导入 • 10. 2回转搬运机械手设计
返回
10. 1搬运机械手设计案例导入
• 现引入一个自动搬运零件的机械手设计案例,外形如图10一1所示。 • 此搬运机械手能完成的基本动作顺序如下:垂直气缸向下,抓取零件,
气爪夹子关5s;垂直气缸向上,水平气缸向左;垂直气缸向下,夹子开 5s,放开零件;垂直气缸向上,水平气缸向右。循环。
• (3)纤维增强合金:如硼纤维增强合金、石磨纤维增强镁合金,其(E/P) 比高达11.4 x 107 m2/s和8. 9 x 107 m2/s。这种纤维增强合金属材料 具有非常高的(E/P)比,且没有无机材料的缺点,但价格较昂贵。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方案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方案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方案引言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是为了满足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实验场所。

本文档将介绍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实验项目、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设备配置1. 仪器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机械加工设备:车床、铣床、钳工工具等。

•电气控制设备:电机、电控板、继电器等。

•传感器与执行器:光电传感器、液压缸、伺服电机等。

2. 实验装置•传感器与执行器接口装置: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和调试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实验平台。

•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包括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和基于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电气控制实验装置:用于学生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机械加工实验装置:包括车床、铣床等,用于学生学习机械加工技术。

•机电系统集成实验装置:通过搭建不同的机电系统,学生可以学习机电系统集成与调试。

实验项目1. 传感器与执行器调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并通过调试光电传感器、液压缸、伺服电机等执行器来验证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2. 控制系统实验模拟控制系统实验学生将使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实验装置,通过搭建控制回路,实现对温度、水位等参数的控制。

数字控制系统实验学生将使用基于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学习如何使用数字控制系统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3. 机械加工实验学生将通过使用车床、铣床等机械加工设备,学习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4. 机电系统集成与调试学生将通过搭建不同的机电系统,学习机电系统的集成与调试方法,并对不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开放时间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到下午5点。

2. 实验室预约与借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实验室的预约和借用,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灭火器等常规消防设备。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导言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制造业的趋势。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

本篇报告将介绍我在实训中的学习与体验。

一、实训目标与背景机电一体化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熟悉各类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并学会解决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实训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理论的学习,包括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PLC编程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设备操作实训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例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了调试设备的参数,掌握了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

3. 项目实施在实验室里,我们分组进行了机电一体化项目的实施。

我们选择了一个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制造项目。

在项目中,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设计装配线的结构与控制系统,并将其实际制造出来。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性。

三、实训体验与收获1. 团队合作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合作完成了项目任务。

通过与队友的充分沟通与协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

2. 实践能力通过接触机电一体化设备和项目实施,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不仅学会了正确操作各类设备,还学会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能力的提升使我更具竞争力,也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3. 创新意识机电一体化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通过实训,我培养了创新意识。

在项目实施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思考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创新能力,并使我更加关注技术变革和创新的机会。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心得体会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业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将机械工程与电气工程相结合,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设备和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参加机电一体化实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

通过实训,我了解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可应用于诸多领域,如汽车制造、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

实际操作中,我使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传感器、伺服驱动器等设备,实现了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明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其次,机电一体化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训中,我亲自进行了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通过编写PLC程序、连接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步骤,我成功地完成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控制。

这使我深刻体验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机械操作,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设备运行的干扰,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

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人力成本的降低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我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在实训中,我所了解到的诸如自动化装配线、无人化运输车等示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帮助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实训使我深入了解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通过实践操作,我亲身体验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性和质量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也体会到了其对人力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1. 实训目的和背景机电一体化是一个融合了机械和电子学的学科领域,它旨在将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相结合,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生产效率。

为了提升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中,学生将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体验真实的机电一体化工程实践。

2. 实训内容和步骤本次综合实训的项目是设计并搭建一个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

该系统包括一个机械臂、传感器、控制器和运动部件。

学生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完成实训项目:步骤一:项目规划与设计 - 学生需要了解物料搬运系统的需求,包括搬运物料的种类、重量和数量等信息。

- 学生需要设计机械臂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确保其能够完成物料的搬运任务。

- 学生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准控制。

步骤二:搭建物料搬运系统 -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物料搬运系统的机械结构,并将传感器和控制器安装到系统中。

- 学生需要仔细调试每个部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三:系统测试与改进 - 学生需要进行系统测试,检查机械臂的搬运能力和精度。

- 如果系统存在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3. 实训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学生将收获以下成果和经验:•学生将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

•学生将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加深对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的理解。

•学生将学会运用传感器和控制器对机械臂进行精准控制,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学生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测试和改进,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实训心得和展望在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中,我深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了解了机械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功能和调试方法。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机电一体化设计实验
实验介绍:
机电一体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涵盖了
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等多个方面,旨在将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
无缝地整合起来,实现更好的控制和优化。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自
主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应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1、电机: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
2、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
3、控制器:常见的单片机或工控机
4、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或直流电机驱动器
5、机械连接件:轮胎、轮轴、支架等。

实验步骤:
1、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自主设计一个
机电一体化系统。

2、材料采购:学生购买相应的电机、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
等各类材料。

3、搭建系统: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将电机、传感器等各部分组
装在一起,并进行机械和电气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4、编写控制程序:学生根据实验需要,采用常见的单片机或工
控机等控制器,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机电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5、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试机电系统的性能和控制
效果。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锻炼了
自己的创新设计和操作能力。

完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优化,达到了理论预期效果。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简介1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是适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生开设的实践教学,位于实验楼117室。

主要仪器设备有: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等,设备价值约12万元。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设备整体由铝合金实训平台、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等部件构成。

控制系统采用模块组合式,由PLC模块、变频器模块、触摸屏模块、电源模块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可按实训需要对模块进行灵活组合、安装和调试。

开设的实验项目有:气路的连接及气动实训、PLC控制实训、变频器控制实训、步进控制实训、传感器控制实训、触摸屏控制实训。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是模拟工业现场的流程环境,对不同类型的工件进行识别检测并进行搬运与自动分拣的实训系统,其中大量应用的各种传感器实现对工件的检测识别,然后通过机械手臂和传送机构进行工件搬运,最终由分拣机构对搬运到位的工件完成分拣。

整个装置分为送料单元、皮带传输检测单元、气动机械手搬运单元、分类储存单元。

使用过程中需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气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技术,变频调速等多项应用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系统综合实训环境,使学生掌握的各项专业知识得到全面、综合地加深巩固并灵活应用。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机电一体化是指将机械和电气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的一种技术体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生产和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进行了一次相关实验,并撰写了本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搭建和调试,以及对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通过搭建系统,我们对其进行了调试和运行,观察并记录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搭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了调试和运行。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电气和机械部件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从而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和制造过程。

我们还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为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研究,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与程序设计课件05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与程序设计课件05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执行A (机械手流程)
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四、任务实施
(四)程序设计步骤
2、绘制主程序和SFC的程序流程图
1 主程序中必须包含SFC驱动条件,最好将启停程序
放到主程序中。
Text
SFC流程图需要注意每一步的转移条件和执行步。
Text
2 选择分支的条件和条件汇合需要按照要求给定。
Text
Text
是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才停止工作的。
如果每一步都符合任务要求,则说明程序完全符合工作过程要 求。如有不满足控制要求的现象,则查明原因,修改后重新调试。
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四、任务实施
(五)检查评估
1、展示 2、任务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配分
皮带输送机安装 10分
工艺
皮带输送机运行 5分
接线
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三、知识链接
(一)安全须知
3、操作时注意事项:
(4) 布线或检查,请在断开电源,经过 10 分钟以后,用万用表
等检测剩余电压消失以后进行。
(5) 请不要用湿手操作开关,以防止触电。
(6)
对于电缆, 请不要损伤它,对它加上过重的应力,使它承载 重物或对它钳压。否则会导致触电。
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四)程序设计步骤
3、编写程序
四、任务实施
程序的编写包括两部分:主程序和SFC程 序。同学们根据上述程序分析以及SFC流程图, 自行编写程序。
供料与搬运装置的调试与程序设计
(四)程序设计步骤
四、任务实施
4、下载调试程序
检查电路正确无误后,将程序写入PLC。 程序功能的调试要根据工作过程要求,一步一步的进行,逐项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设备
数控机床
伺服电机
用于加工和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具备高精 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用于精确控制机械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具有高动态响应和高精度的特点。
传感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 力、位移和速度等,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 信息。
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能够实 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逻辑控制。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目标达成
实验不足之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机电 一体化系统的搭建和测试,验证了系 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 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硬件设备的兼 容性、软件控制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仍 需改进。
系统性能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机电一体化 系统在速度、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达 到了预期要求,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 需求。
拓展实验内容与范围
为了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效 果,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与 范围,引入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实验的实 用性和针对性。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学术书籍
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专利
申请人,专利名称,专利号,授权日期。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 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例如,在电机性 能测试中,我们发现随着电流的增加, 电机的转速和力矩也相应增加。这表明 电流对电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VS
结果验证
除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还通过对比 已知的理论公式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机电综合实训模拟实验报告

机电综合实训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本实验模拟了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部分。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平台: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验平台2.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3. 控制器:PLC控制器4. 执行器:电机5. 被控对象: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6. 其他:电源、连接线、编程软件等四、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按照实验平台说明书,连接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确保各部分电路连接正确。

2. 系统调试:通过编程软件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温度和位移的检测与控制。

调试过程中,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

3. 实验操作:a. 温度控制:设定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工作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b. 位移控制:设定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移动距离,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当位移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实现对位移的精确控制。

4. 数据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和位移的变化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控制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地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满足实验要求。

2. 位移控制实验:实验过程中,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当位移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实现对位移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地控制位移在设定范围内,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教育实验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物料搬运实验Hany Bassily a, Rajat Sekhon a, David E. Butts b,1, John Wagner a,*A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lemson University, Clemson, SC 29634,United StatesB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and Engineering Transfer Midlands Technical College, Columbia, SC29202, USAReceived 13 February 2006; accepted 19 June 2007摘要在制造业和物料运输流程系统中,机器、传输带、传感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的集成需要工程师的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

对于成功的系统开发,协调好装配操作以及管理控制需要熟悉机械和电气设计、仪表、执行器、计算机编程等相关知识。

本文提出的教育机电一体化实验室,鼓励多学科、实践性以及具有团队性的工程项目系统集成。

并重点叙述了三个渐进的实验,允许学生编程以及操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传统的输送机系统,分布式伺服马达的基础输送机。

学生们还计划和实现两个机械手材料处理应用程序。

设备,学习目标,每个实验室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以及洞察问题。

一个协同设计方案的研究出现在能够创造智能物料搬运系统的学生团队中。

总的来说,工程毕业生一般都要求学习物料搬运和其他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因此,一个丰富的工程课程应包含机电一体化的教室和实验室。

2007爱思唯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送机;机器人;传感器1.介绍消费产品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多学科的合作开发技术系统,经常会涉及电气、机械和工业工程领域。

设计和生产的工程师们常常被组织成一个跨功能团队,他们给团队带来了决定性的技能。

为了促进多学科的团队,工程师必须发展他们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协同设计,和沟通技巧以及传统的技术能力[2、3]。

进一步假设,越来越多的工程毕业生将各司其职并能很好地第一时刻为团队做出贡献[4]。

本质上,在所有工程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数字控制器的广泛使用要求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的视角[5] ,这个视角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去发展他们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具有工程学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有效性,可以为全球职场培养人才。

在过去的十年间,机电一体化在全球各地受到广泛的关注。

为了适应大量的工程学生,Ranaweera等人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讨论所需的介绍性机电实验室课程,侧重于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讨论研究。

Grimheden[7]在KIH 大学机电一体化课程所做的报告,并指出通过全球协作来为全球职场准备工程师。

Surgenor等人使用主动学习策略包括讲座、教程、实验室、和在皇后大学的机电一体化选修课程中关于集成传感器的合作设计项目方案。

学生团队应用电子和微控制器设计的移动机器人。

Minor M, Meek G在犹他大学关于集成化系统的开放性问题中强调机电一体化课程必须分为两个学期的学习。

巴克内尔大学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强调跨学科学生团队和主动学习策略[10]。

Bushnell and Crick[11]在华盛顿大学通过三个自制机器人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最后,马里兰大学[12]建立了一个特色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拥有一个工业机器人铰接式手臂,在机器臂上带有机器视觉,可起到引导和检查的功能。

在克莱姆森大学机械工程系已经发展了教育机电一体化实验室[13]。

这些实验是学生团队基于指定的设计项目设计,装配,实现,和演示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自主完成实验室的创建过程。

注意,一些设计项目可能持续多个学期由于其复杂性。

实验室功能工作站的机电、气动和液压系统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个人电脑运行的虚拟仪器(LabVIEW)控制。

这些系统包括一个基本的“工业光堆栈”实验,气动执行机构、电机控制与转矩测量,液压缸/马达控制、车辆悬架系统、机器人手臂,牵链输送机系统,和“智能”MicroRollerTM2建立输送机部分。

学生拥有基本的编程技能,只是没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经验,但是能很快的学会怎样组成控制体系。

机电一体化的一个子类,值得关注是物料搬运系统,包括机器臂对象位置、输送机运输,和过程控制(参见图1)。

传统的输送机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料搬运系统多年。

在标准配置中,一个单电机驱动一个滑轮,该滑轮是轮流带动重力滚轮和惰轮上的橡胶传输带(如。

[14])。

然而,传统的输送带系统技术有一个缺点,带上的每一个点只能以同样的时间和速度运动。

因此,个人装配步骤并不存在一些优势。

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将输送带系统划分为更小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依靠以下的因素可以被独立控制,如:地区产品流动率;产品缓冲的需要;流程不一致。

一个构建输送带系统的方案需要用到单独的机构滚轴,如小型的滚轴,包括集成的直流电机以及驱动模块,这样能很好的被PLC所控制。

本文组织如下。

第二节介绍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灯堆栈实验。

第三节讨论了传统的和智能的输送机系统实验。

第四节给出教育和工业机器手臂运动以及操作部分。

第五节提供一个学生设计项目的案例研究;在这个案例中,两个设计团队设计了一个智能搬运系统。

最后,第六节包含摘要。

2.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实验在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学生学习编写plc程序[15],然后应用于控制设备的机电和气动系统。

尽管其他PLC编程语言(如。

、顺序功能图、功能框图,结构化文本,和指令表),除了梯形图以外已经被标准化,但是实验室更注重后者。

PLC在工业过程中的广泛运用证实了实验室以及讲座关于PLC硬件系统和程序编写的地位。

实验室突出让多种多样的学生组合实验,其中有五个是利用llen–Bradley PLCs (MicroLogixTM3 1000 and 1500)控制的。

个人电脑使用软件包RSLogix 500来对PLC进行编程,它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来创建梯子逻辑“梯级”。

第一个PLC实验是对Allen–Bradley industrial light stack (855E)控制,包括红、黄、绿24V直流灯具以及一个声音报警器。

在制造过程中,这些设备常常被用来发出信号,如:系统正准备工作、忙碌或者出错。

对于第一个“开/关”实验,这些灯被编程为交通灯的顺序。

图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光堆栈:(一)外部视图,(b)电气布局。

见图2,电器柜包含了MicroLogix 1000 PLC,一个SOLA2.5A,24V直流电压源,以及各种供用户选择的面板和指示灯。

为读者提供接线原理图。

使用基本的梯形图,学生编写PLC程序让灯按照顺序点亮。

步骤0:程序开始于塔1的红色灯和塔2的绿色灯。

步骤1:塔2切换到黄色,塔1仍然是红色的。

步骤2:塔1转化为绿,塔2切换到红色。

步骤3:塔1转化到黄色,塔2仍然是红色的。

按照上述步骤重复,直至用户停止。

交通灯实验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PLC系统结构、控制器内部线路、以及外部设备的接口;(2)掌握基本PLC的I/O口操作;(3)设计一个控制算法来编写“交通灯”的程序,并设置程序时间。

3.物料搬运系统的输送机两道工序之间的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在工厂地面上是常见的过程。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正在研究两个不同的传输系统。

第一个是一个常见的双线式牵引链输送机系统,该系统提供统一的运动路径,沿着外边沿的胶带运动。

第二个是一个分布式电动滚筒输送机系统,并提供基于多种双向滚轴可用性的包装运动。

另一方面,物料运输系统可以单独的与平台上的传感器配合使用。

3.1传统的输送机实验一个自定义的按比例缩小的输送带系统,如图3所示,工程学生能够运用集成的执行器,传感器以及PLC来控制。

工业级的双链拉输送机系统在电脑的控制下由208V AC单向电机以及连续的皮带带动。

这样的电机由电气继电器操作,而继电器则由PLC来控制开合。

一个光电距离传感器(Square D PE8TANSS),拥有50mm的检测范围,并能检测皮带上铝制托盘的位置。

一个检测范围为3mm的感应式接近开关(Square D PJD312N)为气阀门提供其检测到的信息。

系统还有一个垂直安装的SMC启动装置(NCDMW-075-0605),它的汽缸依附于一个“钩子”,并使它能从皮带表面上升。

这款型号为MicroLogix 1000 的PLC被编程来控制皮带直到托盘被放置到正确的位置以及启动装置恢复。

一个气动分配阀箱,包含一系列的plc控制的24伏直流电SMC电磁阀(VQ2101-5),调节空气供给的致动器。

一个气动分配阀箱,包含一系列的plc控制的24伏直流SMC电磁阀(VQ2101-5),并调节空气供给各执行器。

用于交通信号控制实验的Allen–Bradley光堆栈和报警器给系统提供视觉以及声音的反馈。

图3、阻力带式输送机系统与气动执行机构:(一)布局,和(b)信号原理。

在本科课程中,这是第一次与实际工业化系统相结合。

灵活的输送机系统设计允许学生团队去整合不同的传感器来获取托盘的运动以及探索不同的控制策略。

输送机的基本功能是将一些小托盘按照顺序排列并用气动装置来驱动它们。

学习这个实验室实验的目标是:(1)了解光电传感器以及感应式传感器的操作和应用;(2)探索传感器、执行器以及PLC控制器的集成问题;(3)设计梯形图来控制托盘控制;(4)创建测试场景来验证控制器的功能。

3.2智能输送机系统第二个输送机系统,如图4所示,是一个智能的系统,相比较传统的牵连输送机而言,它有不同的原则。

这个输送机包括三个MicroRollers(24 v直流无刷电机,直径4.8厘米, 长35.6厘米),每个带有13个常见的非机动惰辊。

各种各样的可操作配置都是很有可能的。

例如,每个机动的和相邻的非机动滚轴,都可以用橡胶皮带连接起来并创建独立的控制单元,使得输送机系统得以延长。

每个MicroRoller都有对应的控制开关命令、方向命令、并且有24V 直流电源供电。

滚轴的速度可调,但是驱动卡并没有为电子控制做当前配置。

传输带是由MicroLogix 1500 PLC所控制的。

与型号为MicroLogix 1000不同的是,MicroLogix 1500 PLC可以扩充其硬件接口,能够适应大量的数据和模拟设备。

目前,一个24V直流电压源为PLC以及运动滚轴MicroRoller提供电源。

这个实验系统还包括了一个Allen–Bradley灯光堆栈、声音警报器(类似于第二章提及的),以及在输送带边沿上的可移动式光电传感器,以及一组可以被学生编程的控制面板按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